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谁说的?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谁说的?,第1张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作者:海子 

从明天起, 做一个幸福的人 ,

喂马, 劈柴, 周游世界 。

从明天起, 关心粮食和蔬菜 ,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

从明天起, 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 我也为你祝福 ,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

而我只愿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

扩展资料:

海子的这首抒情短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语言质朴,意象本色,思路飘逸,形式工整,读后令人感到意犹未尽。撇开海子的身世,以及令人触目惊心的写作时间,将欣赏的着眼点主要放在这首诗的语言及意蕴揭示上。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表达的“在尘世获得幸福”的憧憬,反映的是海子面临的生命中两难的心境。诗人海子的生命是脆弱的,脆弱得他没有勇气将自己的生命献给自己面朝的大海;诗人海子的生命是悲伤的,悲伤得他舍不得将自己冰冷的躯体,掩藏在一片春暖花开之中。

“从明天起”表示时间上的断裂,和过去、现在形成间隔,似乎意味着姿态和目光的转移;“从明天起”,语气的断然,像一个单纯的少年在下决心 。

大海也罢,春暖花开也罢,诗人在结束生命前,一定都没有见到。我不知道当诗人躺在铁轨上,想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八个字的时候,是否掉下了眼泪?当火车即将压过他身躯的时候,诗人的脑子里是否有一片春暖花开的情景? 

冰冷的铁轨,温暖的花,这是怎样一种悲恸人心的对比啊!就在这样悲恸人心的对比当中,我们却无法寻得哪怕是一滴眼泪的痕迹。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死去的诗人为我们留下的。

参考资料:

_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文案出自现代诗人海子的《歌与哭》,全文是:

我把包裹埋在果树下

我是在马厩里歌唱

是在歌唱

木床上病中的亲属

我只为你歌唱

你坐在拖鞋上

象一只白羊默念拖着尾巴的

另一只白羊

你说你孤独

就象很久以前

火星照耀十三个州府

的那样孤独

你在夜里哭着

象一只木头一样哭着

象花色的土散着香气

孤独就是,我明明是自由的,我也备好了行李和马车,可是我不知道要去哪里,我也不想远去。我是茫茫大地上的小小一个;我只是小小的一个;我只是一个。我只是一个旁观者,世界也在旁观我。

作为伟大诗人的海子,其精神世界是十分矛盾的。现实与理想、物质与精神,在他的诗歌中,呈现出一种不和谐的对抗状态。这位天才的诗人,在他的穷天极地的探寻中,不时有一道道智慧的闪电划过心灵的沉重之门,亮出了一道道奇异的色彩。而又有谁能想到,海子是在肩负着多么沉重的黑暗的闸门呀!对绝对理想的追求,让海子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在智慧的痛苦中,他曾想逃脱,想直面尘世生活,拥抱尘世,“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想过尘世的生活。但是,诗人是矛盾的,他那特立独行的艺术家气质总是改不了。他说:“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他的心灵深处,是如此地渴望着面对大海,这里春暖花开,美丽无比。这里,未尝不可以把它理解为是海子的绝对理想,为诗歌献身的一种精神追求。在海子的大量诗作中,我们可以读到“麦子”这一独特的语词,在诗中,它是由天、地、人三者合作创造的精品。作为一种意象,“麦子”给我们以无穷的启迪,连结这一语词的还有“家园”、“土地”、“太阳”、“大海”等一系列意象。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中,大海显然寄托着海子的理想。大海,浩淼而单纯,伟大而清澈,各种闪光的理想都可以在它的上面自由地翱翔。大海,一次次给海子以信心、以力量,以形而上思辩的广阔的空间。面朝大海,事实上就是面对理想。诗人以诗歌的方式生存并燃烧自己,是痛苦的。因此,海子希望自己能回到尘世生活中来,“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要把自己在思维的过程中享受到的瞬间的巨大喜悦,让朋友和亲人分享,让每一个人分享。然而,每一个人是否又能读懂海子,理解海子呢?海子希望自己融入这个尘世之中,让自己也享受一下尘世的幸福,然而,他发现,他是不可能融入滚滚红尘中了。他默默地为他人祝福:“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而他自己,“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人发现自己只能选择这一种诗歌的生存方式,并且固守自己最后一块精神的家园,扛起黑暗的闸门,为自己的灵魂的铁笼子透进丝丝亮光。

海子在穷天极地的思考中,常常有巨大的痛苦来袭。当他对生存的意义感到虚空的时候,他选择了自杀,留给我们一连串沉重的思考。而这一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歌,永远在大海的彼岸,向我们微笑。

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的“劈柴喂马”意思是用斧子劈柴,用草来喂马。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于1989年所写的一首抒情诗。全诗共三节,第一节表现了诗人对质朴、单纯而自由的人生境界的向往,对“永恒”、未知世界的探寻精神。第二节写诗人找到幸福后无法抑制的喜悦之情。第三节写诗人对世界的祝福。

诗人将直抒胸臆与暗示、象征手法结合起来,使全诗既清澈又深厚,既明朗又含蓄,畅快淋漓而又凝重、丰富,抒发了诗人的向往幸福而又孤独凄凉之情。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作者:海子

原文: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扩展资料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989年1月13日,距诗人在同年3月卧轨自杀只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作者是属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的“一代人”,亲身经历了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扼杀物欲、只讲精神,到80年代末期的摒弃精神、物欲横流的社会转型过程。

面对现实,理想主义者的作者困惑了,希望破灭了,觉得不能“诗意地栖居于世”了。同别人盲目沉醉于物质生活享受的幸福感比较起来,他更多地感到来自内心分裂矛盾的痛苦。这篇诗歌便是他人生痛苦体验的结晶。 

这首诗的创作契机也有可能包含”情诗“的成分,“大海”也可能有具体所指。海子在去世之前一段时间里,与已经分手并移居深圳,还打算移民海外的初恋女友保持着友情性质的通信。据此推测,这一“大海”意象,应与对海边的深圳或太平洋彼岸的初恋女友的想象有关。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作者简介:

海子,原名査海生,出生于1964年3月24日,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査湾人,从小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在后来被称为“北大三诗人”之一。

1989年3月26日他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年仅25岁。在他作为诗人的短暂的生命里,海子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他曾长期不被世人理解,但是他是中国上世纪8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莫泊桑: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曾拜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为师。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0多篇中短篇小说,游记三部。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1893年,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用裁纸刀割开了喉咙。

杰克·伦敦:(Jack London,1876年1月12日~1916年11月22日),原名为约翰·格利菲斯·伦敦(John Griffith London),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共创作了约50卷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有《野性的呼唤》《海狼》《白牙》《马丁·伊登》和一系列优秀短篇小说《热爱生命》《老头子同盟》《北方的奥德赛》《马普希的房子》《沉寂的雪原》等。1916年,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病债交迫精神空虚,在自已的卧室注入过量的吗啡自杀,年仅40岁。

王国维(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汉族,浙江海宁盐官镇人。清末秀才。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1927年,诗人兼学者王国维投湖自杀。

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 l899~1961)美国小说家。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1926年发表成名作《太阳照样升起》,作品表现战后青年人的幻灭感,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生于美国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1954年度(第五十四届)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1961年7月2日,蜚声世界文坛的海明威用自己的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整个世界都为此震惊,人们纷纷叹息这位巨人的悲剧。美国人民更是悲悼这位美国重要作家的陨落。

三岛由纪夫日本小说家,剧作家,记者,**制作人,**演员,是日本战后文学的大师之一,不仅在日本文坛拥有高度声誉,在西方世界也有崇高的评价,甚至有人誉称他为“日本的海明威”,曾二度入围诺贝尔文学奖,也是著作被翻译成英文等外国语版最多的当代作家。后为极端激进政治目的自杀谏世。在日本自卫队总监室剖腹自杀

川端康成日本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1899年6月14日生于大阪,代表作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千只鹤》等。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72年4月16日在工作室自杀身亡。已有多部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含煤气管自杀

梵高,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是19世纪人类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他热爱生活,但在生活中屡遭挫折,艰辛倍尝。他献身艺术,大胆创新,在广泛学习前辈画家伦勃朗等人的基础上,吸收印象派画家在色彩方面的经验,并受到东方艺术,特别是日本版画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创作出许多洋溢着生活激情、富于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品,表现了他心中的苦闷、哀伤、同情和希望,至今享誉世界。1890年 梵高走进一片金色的麦田,对着太阳自杀。

海子(1964年3月26日~1989年3月26日),原名查海生。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查湾,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他生日这一天)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年仅25岁。在诗人短暂的生命里,他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他曾长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国7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

1890年 梵高走进一片金色的麦田,对着太阳自杀。

1893年 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用裁纸刀割开了喉咙。

1905年 中国近代作家陈天华于12月8日蹈海自杀。

1914年 奥地利诗人乔治·特拉克尔服药过量自杀。

1916年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注入过量吗啡自杀,年仅40岁。

1923年 日本著名作家有岛武郎与波多野秋子一同自缢。

1925年 俄国诗人叶塞宁于因精神抑郁在一家旅馆自杀。

1927年 叶塞宁的情人、现代舞之母邓肯在汽车上用围巾勒死自己。

1927年 诗人兼学者王国维投湖自杀。

1927年 日本小说家芥川龙之介服安眠药自杀,时年35岁。

1930年 前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4月14日开枪自杀。

1932年 美国诗人哈特·克莱恩跳海自杀。

1933年 朱湘于12月5日在安徽马鞍山采石矶投水自杀。

1933年 美国女诗人莎拉·蒂斯代尔自溺在寓所的浴缸里。

1937年 拉丁美洲短篇小说家基罗加自杀。

1937年 匈牙利诗人尤若夫·阿蒂拉卧轨自杀,年仅32岁。

1938年 意大利女诗人安东尼亚·波齐自杀。

1941年 俄国女诗人茨维塔耶娃偏远的小镇叶拉步加自杀。

1941年 俄罗斯诗人勃洛克不堪忍受黑暗的世界自杀。

1941年 英国女作家伍尔夫在3月28日投入马斯河自杀

1942年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寓所与妻子一起服毒自杀。

1948年 日本小说家太宰治在东京西郊与情人山崎富荣投河自尽。

1950年 意大利作家塞何里·帕维泽自杀。

1956年 前苏联革命作家法捷耶夫于5月13日自杀。

1961年 美国作家海明威在海边用双筒猎枪击碎自己喉咙。

1963年 美国女诗人普拉斯拧开煤气在厨房自杀。

1965年 南非女诗人英格丽德·乔科自杀。

1965年 美国诗人伦德尔·加雷尔撞车自杀。

1966年 中国现代作家老舍投太平湖自杀。

1966年 傅雷和夫人朱梅馥在上海寓所双双自缢。

1966年 新月派诗人陈梦家不堪文革迫害自杀。

1967年 智利女诗人维沃莱塔·帕拉自杀。

1968年 作家杨朔文革中不堪迫害服安眠药自杀。

1968年 诗人远千里用刀片割颈动脉而死。

1970年 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在日本自卫队总监室剖腹自杀。

1971年 诗人闻捷不堪与戴厚英的“跨阶级恋爱”饮煤气自杀。

1974年 美国女诗人安妮·塞克斯顿吸一氧化碳辞世。

1972年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含煤气管自杀。

1991年 台湾作家三毛在寓所卫生间里用丝袜上吊自杀。

1972年 美国诗人约翰·伯利曼在明尼苏大学自桥上跳下自杀。

1987年 3月3日女诗人蝌蚪用手术刀割断大腿静脉自杀。

1989年 3月26日诗人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

1990年 诗人方向服毒自杀。

1991年 诗人戈麦在圆明园附近投水自杀。

1993年 诗人顾城利斧劈妻,继而在一棵树上吊颈而死。

1996年 诗人及报告文学家徐迟从六楼病房阳台上跳楼而亡。

2000年 中青报文化记者、诗人王长安在寓所中自缢。

2004年 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用手枪自杀于汽车之内。

2004年 中国作家殷谦在肯德基服毒自杀。

2005年 美国作家崔斯坦·伊格夫宾州的家乡自杀。

2006年 日本女作家鹭泽萌前在家中自杀。

这么多艺术家自杀,真的很震撼!也很惋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8319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1
下一篇2023-08-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