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众汽车、雪佛兰汽车、斯柯达汽车、比亚迪、丰田、本田汽车等等,首先推荐的是雪佛兰汽车品牌。作为一个全球性的汽车品牌,雪佛兰在美国的地位其实比别克还要高,但到了中国就不得不扭转这种现象,这也是通用汽车在国内外的定位不同。在汽车质量方面,雪佛兰品牌在每百辆汽车的故障数量上也低于别克。每100辆车的故障数仅为115次,比别克低3个,因此雪佛兰品牌的整体质量还是很不错的。
其次推荐的是比亚迪汽车品牌。无论各国进行碰撞测试还是质量评估,始终走在前列,绝不落后。它体现了真正了解汽车的真正实力。百年品牌,百年沉淀,非凡实力。不愧是国产车三驾马车之首。买任何比亚迪车都没有错,唯一的错误就是中外价格差距太大。
再者推荐的是丰田汽车品牌。作为高端轿车雷克萨斯的母公司,丰田汽车公司的造车实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其单车利润率也做到了全球第一,这是大众汽车集团无法企及的。从百车故障数来看,丰田整体百车故障数仅为108次,与保时捷处于同一水平。所以,不得不说丰田真的很厉害。作为仅次于大众的全球第二大汽车品牌,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销量都非常可观,而丰田这次的质量排名前三名当之无愧。
另外推荐的是大众汽车品牌。大众经营多年,用时间和技术理念造就了神。现在是大丰收的时候了,收获多年播下的果实。大众买家对新款大众速腾帕萨特B6的一系列降价和黑心视而不见。先天残疾还在烧机油,DSG变速箱,中外油分离器超小。还有省马尾防撞梁,偷途观车顶梁。
首先来说批评一类。持批评意见的人,对景程的意见主要有:1,提速慢;2,费油;3,韩系车,血统不够高贵;4,小毛病多,等等。这些都是事实。但我觉得如果换个角度来看这些问题,可能结论又会不同。 1,提速慢。这是因为景程车重和发动机排量不够宽裕造成的。但从另外的角度来说,车重又有车重的好处,就是安全,行驶感觉稳定。本人车龄超过20年,欧系、日系、美系都用过多年,最突出的一点感受就是:欧系、美系车,底盘扎实稳重,用料实惠、讲究,同级别车,车身重量都要超过日系,驾驶感受非常好,不像日系车,总是发飘的感觉。车重,加上排量稍微小一些,自然提速就会慢一些。当然所谓慢,也不是慢得很过分,看跟什末车比了。跟跑车比是慢,作为乘用车,我认为很正常。各位可以认真想一想,在城市路况中,快1、2秒和慢1、2秒,又有什末实际意义呢?又不是比赛,只是平时的代步工具,1、2秒的差距真的没有什末好计较的。(君不见,在二、三、四环上,保时捷跟夏利同样都得维持一个速度吗? 2,费油是费了点,还是那句话,看跟谁比。跟夏利比,是费,可是也比夏利舒服阿。有所失必有所得,有所得也必有所失,天底下没有那末好的事,都让我们赶上了。又宽大舒服又省油,上哪找这样的车呢?我相信没有。所以,你的心态要平衡,不能什末都想要。如果你很看重省油,那我建议你别买这个级别的车,你应该买夏历或QQ,或者摩托车也行。如果你觉得百公里只是比夏利多烧了二两油,无所谓,那也不用再斤斤计较。反正,少抽一盒烟,或者少兜一圈风,多的这点油就全省出来了,多抽一盒烟你都不计较(那还对健康有害呢),何苦跟一个像马一样天天载着自己,辛辛苦苦的车较劲呢? 3,血统问题。有些人可能喜欢带有色眼镜,骨子里总有一种血统论根深蒂固的存在,欧美的,再烂也是好,亚洲的,再好也不够高贵。我敢打赌,如果景程不是韩系的原型车,而是美系、欧系车,就算毛病再多些,有些人也不会说那末多怪话,反而可能会出面替景程打圆场。 韩系的东西就一定不好吗?我看不一定。韩国的半导体、电子工业、不好吗?手机、液晶电视、MP3、服装、电视剧、、、、好东西很多,不是有“哈韩”一说吗?从另外的角度来说,日本车刚出来的时候,也没人看得起,卖到美国的时候,美国人哪里能看得起小日本的车?后来怎末样呢?结果大家都看到了,现在是美国人反过来跟日本人学造车。日本车素以廉价、耐用著称,实际情况是怎末样呢?在美国市场上,日本车仍然是耐用的代名词,但是,“廉价“的说法早就被改变了。日本车的售价普遍比美国车要贵。凌志、无限比卡迪、林肯贵,佳美比金牛座贵,巡洋舰比探路者贵,等等。为什末?就是因为日本车故障率低、耐用,在二手市场上比美国车保值。 所以,那些人因为景程脱胎于韩系车,就对此很不屑,我觉得有失偏颇,不够公道。 再说,景程虽说脱胎于韩系,但是,它也是全球化的产物,发动机、变速箱、车身等等这些大件,都分别来自于全球各地,根本看不到多少韩系的影子,你不能因为它使用了一根韩国造的安全带,就据此下定义它不好。 4,毛病多。这一点我一点都不否认。跟日系车比,所有的欧系、美系车都毛病多。奔驰是全球汽车业科技和制造水平的顶尖作品,本人开过7年。我要告诉你的就是:毛病更多!你随便问问开奔驰的人,这车毛病多不多,只要他说真话,那肯定跟我的答案一致。君不闻“怒砸大奔”一事乎?美国每年的汽车故障率排行榜上,欧系车永远排在前几名,美国车原来也靠前,这几年,发奋图强了一把,故障率下来了,比欧系车低了,但还是排在日系车前面。没办法,这不是朝夕能改的事。 我这莫说,并没有要替景程开脱的意思。我想说的是,天底下就没有完美的事,你只能选择接受。光发牢骚没有用。日本车毛病少,可是日本车不安全,用料不讲究,净糊弄中国人,用纸壳做车厢板的事都能干出来(这一点,日本人有光荣传统。二战时,日本缺金属,所以,制造的飞机除了发动机等是金属的以外,其余翅膀什末的,都是布或纸做的)。 再说,咱们宁肯忍受一点老美车的小毛病,总比买日本车,帮日本人提升GDP,反过来去参拜靖国神社,瞧不起中国人要好吧?至少我觉得值。
在国内汽车市场上,总有一些叫好不叫座的车型,始终无法打动消费者为其买单,逐步退回到市场边缘。长安福特金牛座上市以来,销量表现一直不愠不火,受市场大环境影响,市场表现更是降至“冰点”。金牛座把中期改款,把目光瞄准事业刚刚起步的年轻人,用年轻化的外观设计,更全面的配置来打动消费者。新款金牛座做了哪些改进?能否一举扭转低迷的市场表现?售价:配置车型价差增加
新款金牛座的指导价区间与老款车型基本持平,入手门槛进一步降低。推出的配置车型从原先5款缩减至3款,各配置车型之间的价差被拉大。搭载新款20T发动机,匹配全新8挡手自一体变速箱,车型保留“EcoBoots 245”命名方式。为确保新老款车型对比的公平性,我们排除老款金牛座的顶配限量版车型,选择市场主销的中配车型进行对比,两车指导价非常接近,对比更具参考意义。
外观:新款略显年轻
新款金牛座前脸的变化较为明显,特别是气质方面,比起老款车型显年轻一些。参照老款车型,我们发现新车针对格栅、前大灯和雾灯区域均做了调整,而车头整体变得更薄,削弱了稳重与厚重的感觉,这些调整无疑更符合年轻消费者的审美喜好。
新款金牛座格栅延续对称造型与镀铬条幅设计,横向视觉宽度得以拉伸,边缘倒角处的设计变圆润。前大灯改用开眼角设计,灯腔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灯源升级为LED。新款金牛座外观风格不再那么保守,向着时尚、年轻迈进了一大步。
外观配置方面,新款金牛座将前大灯升级为全LED光源,比卤素大灯照射能力更强,从车外看也会显得高级不少。另外新增了转向头灯配置,随着方向盘转动,灯光照射更有指向性。感应后备箱、全车无钥匙进入和远程启动为日常使用提供方便,主动进气格栅有助于减小风阻。
车身尺寸方面,新款金牛座除了轴距长度与老款车型一致之外,长宽高均有不同程度提升。车身长度增加22mm,车身宽度增加6mm,车身高度增加3mm。整体变化幅度不大,对车内空间的影响可以忽略。轮圈尺寸变化显著,新款车型配备19英寸的轮圈,比老款车型17英寸的轮圈看着更大气、也更运动。另外,新款金牛座轮胎的胎壁较薄,路感变得比之前清晰,但舒适性有所下降。
车尾方面,新款金牛座同样削弱了视觉厚重感,整体风格变得凌厉。牌照架两侧线条隆起,组成“八字胡”样式。尾灯造型设计时尚,灯腔内的布局很有立体感,黑色轮廓显得格外运动。双边单出方形镀铬排气管口更加雄壮,运动感十分强烈。
内饰:大屏营造科技感
内饰方面,新款金牛座中控台延续规整的T字型设计,视觉效果非常不错,表面使用软皮材料包裹,在同级车型里很显档次。新内饰的中控区域变化明显,被大尺寸液晶屏完全覆盖,交互方式与老款内饰不同,这块屏幕让美式风格的豪华内饰更具科技感,这些改变已经成为福特家族化设计。
新车多功能方向盘与老款造型一致,使用上没有任何差别。新款金牛座终于配备了101英寸全液晶仪表,显示效果不错,与时代主流同步。中控液晶屏的尺寸达到128英寸,搭载SYNC+车载系统,几乎全部功能都集中在内,支持语音控制,车联网等功能。新系统界面美观不少,模块化布局非常直观,操作体验全面超越老版本系统。
新老两款金牛座价格相近,新车配置有很大提升,产品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强化。真皮方向盘握感舒适,真皮座椅高档不少。手机无线充电、老板键、后排USB接口、前排多层隔音玻璃、后排私密玻璃、车载空气净化器、PM25过滤都非常实用。车载系统支持GPS导航、导航路况信息显示和车联网,比老版本系统功能更全。标配14个扬声器的B&O音响,车内乘客从此能够享受到更为美妙的音乐。
动力:性能全面提升
动力方面,新款金牛座搭载新款20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达到180kW(245Ps)/5500rpm,最大输出扭矩达到390N·m/2500-3500rpm,比老款20T涡轮增压发动机分别多出8kW和40 N·m。传动系统,与发动机匹配8挡手自一体变速箱。在巡航时,更多的档位数有着更好的燃油经济性。悬架方面,新款金牛座继续使用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独立悬架结构,转向助力依旧为电动助力。
车内储物空间方面,新老两款车型储物槽布局完全相同,实用性表现不会存在差异。前排手套箱和中央扶手箱内部容积宽敞,日常使用不会有任何不便,新款金牛座的手机无线充电功能被设计在中央扶手箱前端。前排杯架为纵置布局,面积利用合理,杯架配备了盖板,内部带有限位器。后排杯架采用横向排列,位于中央扶手前端,内部同样带有限位器,放入其中的水瓶会比较稳固。
新老两款车型后备箱容积差别不大,新车仅比老款车型少了16L,对实际影响很小。老款金牛座后排座椅靠背不支持放倒,新款金牛座没有做出改进,因此后备箱空间不具备延展性,无法放入更大件的物品,但对于日常来说绝对够用。
安全:配置全面提升
安全方面,新款金牛座配置有较大提升,比同价位老款车型多了不少主动安全配置,而这些安全配置都非常实用,例如并线辅助、车道偏离预警、车道保持辅助、道路交通标识识别、主动安全系统、前车雷达。胎压监测从报警改为了显示,用户需不定期多注意胎压情况,巡航系统升级为全速自适应巡航,功能更加完善。
总结:想让金牛座成为市场热门车型,并不是件一蹴而就的事,长安福特未来任重而道远。不过就这次中期改款来看,长安福特确实是拿出了足够多的诚意。新款金牛座有着巨大的变化,设计、配置及安全做了全面升级。128英寸中控屏是内饰最大的亮点,交互方式变得新潮。此外,新款金牛座在实用性配置方面有所完善,安全配置进行了全面补强,产品力有很大提升。同时,新款车型的入手门槛有所降低,,相比老款车型更容易打动消费者,未来的市场表现依然可以期待。
入手一辆落地30万的非豪华品牌轿车说实话还是挺有压力的,一方面的压力来自于外部,在中国品牌就等于一切,黑多女生甚至愿意坐一辆裸车不过15,16万的国产宝马1系都不愿意看落地25万的雅阁一眼。30万可以选择的豪华品牌车型很多,奥迪的A4,英菲尼迪Q50甚至凯迪拉克ATSL。另一方面的压力来自于自己,顶配车型真的值得入手吗?它的那些配置会在今后日常用车中真的会有勇武之地吗?销售强烈推荐的中配尊享版是不是更值得选择?其实我是带着疑虑提的车,神奇的是我在提车的那一刻之前所有的顾虑都烟消云散了。
究竟是怎样的原因让我最终入手了顶配金牛座,我觉得这算是新的开始吧,结婚了婚生了娃,生活越趋于平淡,但我觉得折腾才能让生活变得更好,自己也才会有更好的状态。所以我有时间去就附近的4S店,试驾下自己感兴趣的车,也陪着领导试驾过几次豪车,告诉自己还需要更加努力的赚钱。有了目标才能有挣钱的动力。今年下半年的时候就开始准备将服七八年的雪佛兰乐风做一次升级。算是很早的一批美国车,那时候质量真的不行,这车换过大灯,换过水箱。内部的镀铬装饰也脱落大半。不过三大件确实还不错,14L发动机搭配手动变速箱,动力一个人在市区开一点问题也没有。而想要换的理由也很简单,现在这车已经不敢再跑长途,就怕随时坏在路上。而且确实各方面都比较糟糕,特别是乘坐方面毫无舒适性可言。 之前看了宝马的老款三系,那个时候正好面临换代,老款清库存厉害,优惠幅度在25个点还能往上走。说实话上代三系在机械素质方面真的很强,就是内饰辣眼睛,乘坐舒适度应该算BBA三强中最差的,去试驾过两次虽然开着很满意,但并不符合我的选车要求,慢慢也就没再关注了。今年9月份的时候全新金牛座上市,非常喜欢它的外观,简单了解了一下发现比较符合我对新车的要求,就把它列入了我的备选名单。后面工作很忙,各种出差,就又把买车的事情给耽搁了下来,第一次去试驾都已经又过了三月,好在呢对金牛座还是十分满意的,开起来在前驱车当中算是操控比较出色的车型了,乘坐舒适度方面给了我很大的惊喜,本来考虑的是尊享版+科技舒享包,后面觉得干脆一步到位所以提了vignale版。
外观就是我的菜!首先它尺寸很大,特别是高度要比别的车稍高那么一点,特别有气势。
开眼角的全LED大灯,说起来也是缘分,上一辆我比较满意的车F35的老三系也是开眼角。车长超过5米的车前雷达还是非常有必要的配置。
Vignale版的中网是我的菜,不得不可谓外观点睛之笔。
19寸大脚提气不少,马牌的轮胎保证品质。
锁车自动折叠,自动防炫目非常实用。
四门无钥匙进入。
车尾没有任何动力相关的徽标,实际上金牛座使用的是一套全新的动力总成,20T+8AT,动力没得说推背感杠杠的,坐满了4个人还开着空调感觉动力丝毫没有疲软的感觉。这个8AT感觉是不舒爱信的8AT的,做得相当平顺,换挡速度也很快。
尾灯不错,和大灯一样也是LED的。
顶配的真皮都是档次比较高的那种,反正和中配的能一眼看出差别,皮质非常的细腻,也没有什么异味。
门板也被大面积皮质包裹,经常触碰到的地方都是软软的,B&O的音响效果不错,门板的震动也抑制的不错,听音乐很爽。
副驾驶的老板键
全液晶的仪表安排上。
慢慢适应这款超大的中控屏,以前觉得用语音控制很蠢,用了几次之后发现确实比用手要方便,还更安全。
后排中央扶手密密麻麻的按钮,空调,多媒体,座椅按摩通风加热都可以调节。气囊式的安全带也是只有顶配vignale版才有的配置。
全景天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