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发钗和发簪有何区别

古代发钗和发簪有何区别,第1张

  发钗:

  隋代发钗作双股形,有的一股长一股短,以利方便插戴,湖南长沙隋墓曾出土银质镶玉的发钗,钗首作花朵形,名为钗朵。中晚唐以后,安插发髻的发钗钗首花饰简单,另有专供装饰用的发钗,钗首花饰近于鬓花。

  简介

  隋代发钗作双股形,有的一股长一股短,以利方便插戴,湖南长沙隋墓曾出土银质镶玉的发钗,钗首作花朵形,名为钗朵。中晚唐以后,安插发髻的发钗钗首花饰简单,另有专供装饰用的发钗,钗首花饰近于鬓花。晚唐适应高髻的实用出现长达30厘米至40厘米的长钗,仅江苏丹徒就出土700多件,陕西西安、浙江长兴等地也有发现。西安南郊惠家村唐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墓出土双凤纹鎏金银钗长37厘米,钗头有镂空的双凤及卷草纹。另有镂空穿枝菊花纹钗,形象丰美。广州皇帝岗唐代木椁墓出土金银首饰中有花鸟钗、花穗钗、缠枝钗、圆锥钗等,用模压、雕刻、剪凿等工艺做成,每式钗朵都是一式两件,花纹相同而方向相反,可知是左右分插的。

  钗,由两股簪子交叉组合成的一种首饰。用来绾住头发,也有用它把帽子别在头发上。五代五缟《中华古今注钗子》:“钗子,盖古笄之遗象也,至秦穆公以象牙为之,敬王以玳瑁为之,始皇又金银作凤头,以玳瑁为脚,号曰凤钗。”钗与簪是有区别的,发簪作成一股,而发钗一般作成两股。

  发簪:

  发簪,古代汉族用来固定和装饰头发的一种首饰。对于现代女性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古老的名词了,但是当我们在看古装剧时,却总是能被它们点缀出的精致效果所折服。将长发松松挽起,插上一枚别致的发簪,再配上典雅的长裙,即便性格再外放的女性,也可以成为让人眼前一亮的古典美人。发簪金属的光泽闪耀在发间,加上小而巧的坠饰,长发的风情便又是一种不一样的感受了。

  典故

  五千年的中华民族的发展史里,早就有了关于发簪的记录,发簪是指用来固定和装饰头发的一种首饰。《辞海》里有这样的解释:簪,古人用来插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后来专指妇女插髻的首饰。《史记·滑稽列传》里说:“前有堕珥,后有遗簪”。杜甫《春望》中也有“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之句。中国少数民族有传统的用簪来固发、美发之俗,其发簪种类繁多,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唐宋时期及以后各代,是发簪流行的盛世。唐代敦煌壁画中的众多妇女就是插满花簪的形象。唐代画迹中也有众多满头插簪的妇女形象。《宋书·行志》记载:“宋代元嘉六年民间妇女结发者,……头上有花插簪梳等饰”。宋代陆游《入蜀记》记载当时西南一带的女子头饰为“插银钗至六只,后插大象牙梳,如手大”。 发簪古代男女发式,以挽髻为主,发髻挽成之后,就要设法将其固定,最常用的绾髻之具是发簪。在上古时期,发簪被称作“笄(ji)”。在男子盛行带冠之时,发笄还有固冠作用,以免滑坠。古代妇女所插的发笄,在考古发掘中也常有出土。如1978年秋,从山西襄汾新石器时代的古墓中出土一具人骨,在人骨的头顶,即插有一根骨笄。

  在中国封建时代,汉族女子插笄是长大成人的一种标志,到时还要举行仪式,行“笄礼”。笄礼源于周代。

  据《仪礼》等书记载,女子年满15岁就被看作成人。在此之前,她们的发式大多做成丫髻,还没有插笄的必要。到15岁时,如果已经许嫁,便可梳挽作成人的发髻了,这时就需要使用发笄。古时称女子成年为“及笄”,就是这个意思。至于还没有许嫁或年龄不满15岁的女子,则仍然保持原来的发式,两者区别十分显著。女子行过笄礼之后,不仅要学着成年妇女的样子,挽髻插笄,还要在发髻上缠缚一根五彩缨线,表示其身有所系。从此以后,她的言行举止都要严加检点,在一般情况下,必须深居闺房,不与外界接触。一直到成亲之日,方能由她的丈夫把这根缨线解下,因为她已经成为妇人,不再需要这种标志了。凡是举行过笄礼的女子,不论其成婚与否,都可享受成人的待遇,甚至连去世之后的丧事,也可按成人的规定办理。

簪,古人用来插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后来专指妇女插髻的首饰。古代男女发式,以挽髻为主,发髻挽成之后,就要设法将其固定,最常用的绾髻之具是发簪。明清时期,发簪式样十分丰富,主要变化多集中在簪首。它有各种各样的形状,还爱用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作簪首形状。常见的花种有梅花、莲花、菊花、桃花、牡丹花和芙蓉花等。以动物为簪首的发簪,常见的有龙凤、麒麟、燕雀及游鱼等,其中以凤簪最多,制作也最为精致。

商簪

2笄,在上古时期,发簪被称作“笄(ji)”。笄,簪也。《说文》在男子盛行带冠之时,发笄还有固冠作用,以免滑坠。在中国封建时代,女子插笄是长大成人的一种标志,到时还要举行仪式,行“笄礼”。笄礼源于周代。据《仪礼》等书记载,女子年满15岁就被看作成人。古代女子到了成年的时候就用笄将头发绾起,因此笄也指女子的成年礼。在此之前,她们的发式大多做成丫髻,还没有插笄的必要。到15岁时,如果已经许嫁,便可梳挽作成人的发髻了,这时就需要使用发笄。古时称女子成年为“及笄”,就是这个意思。至于还没有许嫁或年龄不满15岁的女子,则仍然保持原来的发式,两者区别十分显著。女子行过笄礼之后,不仅要学着成年妇女的样子,挽髻插笄,还要在发髻上缠缚一根五彩缨线,表示其身有所系。从此以后,她的言行举止都要严加检点,在一般情况下,必须深居闺房,不与外界接触。一直到成亲之日,方能由她的丈夫把这根缨线解下,因为她已经成为妇人,不再需要这种标志了。凡是举行过笄礼的女子,不论其成婚与否,都可享受成人的待遇,甚至连去世之后的丧事,也可按成人的规定办理。古代发笄形式繁多,仅以质料上看,就有骨、石、陶、蚌、荆、竹、木、玉、铜、金、象牙、牛角及玳瑁等多种。

3发钗,发钗和发簪都用于插发,但两者的结构有所不同:发簪通常做成一股,而发钗则做成双股;另外在用途上也有一些区别。发钗除了在质料及长短上有所区别外,更主要的特点还在于钗首上的不同装饰。如在钗首雕凿蟠龙之形,即为“蟠龙钗”。晋崔豹《古今注》中就有“蟠龙钗,梁冀妇所制”的记载;在钗首装饰鸾鸟,也为历代妇女所崇尚。尤其在结婚首饰中,更为常见,因为鸾鸟在民间一直被视为吉祥之禽。饰有鸾鸟的发钗,被称为“鸾钗”。发钗的安插也有多种方法,有的横插,有的竖插,有的斜插,也有自下而上倒插的。所插数量也不尽一致,既可安插两支,左右各一支;也可插上数支,视发髻需要而定,最多的在两鬓各插六支,合为十二支。

4步摇,如果在发钗上装缀一个可以活动的花枝,并在花枝上垂以珠玉等饰物,这就成了另一种首饰,名为“步摇”。一般形式为凤凰、蝴蝶、带有翅膀类的,或垂有旒苏或坠子,走路的时候,金饰会随走路的摆动而动,栩栩如生。取其行步则动摇,故名。《释名释首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曳。”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其制作多以黄金屈曲成龙凤等形,其上缀以珠玉。六朝而下,花式愈繁,或伏成鸟兽花枝等,晶莹辉耀,与钗细相混杂,簪于发上5`(zh),簪股,将头部做成可搔头的簪子,所以俗称为搔头。

6华胜,即花胜。古代妇女的一种花形首饰,通常制成花草的形状插于髻上或缀于额前。《释名释首饰》:“华胜,华,象草木之华也;胜,言人形容正等,一人著之则胜,蔽发前为饰也。”《汉书司马相如传下》:“比话资状魇ざù,狻!碧蒲帐抛弧笆ぃ救酥资我玻捍街ぁ!/p>

7篦(b),一种比梳子密的梳头工具。亦指用篦梳头剔除发垢。唐李贺《秦宫》诗:“鸾篦夺得不还人醉睡氍毹满堂月。”王琦汇解:“篦,所以去发垢,以竹为之,鸾篦必鸾形象之也。”中国自古便注重礼仪,人们对自己的仪容装饰十分重视,梳篦在古时是人手必备之物。尤其是妇女,几乎梳不离身,时间一久,便形成插梳的风气。

8钿花,用金,银,玉,贝等做成的花朵状装饰品。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玉》:“凡玉器琢余碎,取入钿花用。”钟广言注:“钿花:用贵重物品做成花朵状的装饰品,如金钿,螺钿,宝钿,翠钿,玉钿等。”簪钗是用来绾住头发的,而花钿直接插入绾好的发髻起装饰的作用。

1、发簪轻摇 古代妇女将头发挽成髻鬟,还要以簪钗贯连固定,以免髻鬟松散坠落。簪的本名叫“笄”。“簪”是秦汉以后的叫法,在秦、汉以前称之为“笄”(ji1),实际上是同一样东西的两个名称。历代遗留下来的发簪样式十分丰富,其变化主要集中在簪首。常见的有:(1)圆顶形:簪身为圆柱体,顶端作球体或半球体,少数刻有旋纹;(2)花顶形:簪身与上相类,惟于顶端镂凿梅、莲、菊、桃等花纹;(3)耳挖形:以金属或玉制成,簪身略扁,上端宽阔,至颈部明显收束,并朝正面弯转,形成耳挖,使一物具两种功用;(4)如意形:簪身作圆形或扁形,簪首朝前弯转,呈如意头状;(5)动物形:簪首饰以飞禽走兽,常见的有龙凤、麒麟、燕雀及游鱼等。 2、发钗顾盼 发钗和作用与发簪一样,都用来插发,但发簪作成一股,发钗则作成双股。另外在用途上也有一些区别。发钗除了在质料及长短上有所区别外,更主要的特点还在于钗首上的不同装饰。如在钗首雕凿蟠龙之形,即为“蟠龙钗”。在钗首装饰鸾鸟,也为历代妇女所崇尚。尤其在结婚首饰中,更为常见,因为鸾鸟在民间一直被视为吉祥之禽。饰有鸾鸟的发钗,被称为“鸾钗。发钗的安插也有多种方法,有的横插,有的竖插,有的斜插,也有自下而上倒插的。所插数量也不尽一致,既可安插两支,左右各一支;也可插上数支,视发髻需要而定,最多的在两鬓各插六支,合为十二支。 3、花钿添彩 对花钿的解释有两种情况,其一:“用金翠珠宝制成花朵形的首饰”;其二:“一种额饰 ,用胶贴在额头上的小饰物 ”,第二种说法较为常见。花钿有许多复杂多变的图案,如牛角形、扇面状、桃子样等,而更多的是描绘成各类抽象图案,疏密相间,匀称得当。这种花钿贴在额上,宛如一朵朵绚丽鲜艳的奇葩,把女子妆扮得雍容华丽。 4、步摇生姿 步摇是古代女子的重要首饰之一,是在笄(簪)上加以饰物而来。其制法是先以金银丝编成枝,再往上缀满珠宝花饰,并有五彩珠玉垂下,使用时插于发际。因为行走时随着脚步的移动,那些垂挂着的珠玉便会不停的摇动,固而称为“步摇”。 5、凤冠威仪 在妇女的冠饰中,最贵重者当推凤冠。所谓凤冠,就是在冠上缀以凤凰。以凤凰饰首的风气,早在汉代已经形成,汉以后沿袭不衰。正式将凤冠确定为礼冠,并将其收入冠服制度的,是宋以后的事情。 6、发梳绰态 栉(zhi4):栉下面有齿、上面有背,齿有疏密,疏者称梳,用以梳理头发,密者称篦,用以篦除发垢。栉也可以直接戴在头上作为装饰。隋唐五代的梳篦,多做成梯形,高度明显降低,其质料及装饰视用途而别。宋朝以后,梳子的形状趋于扁平,一般多做成半月形。明清时期的梳篦样式,基本保持宋制。

首饰,是人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装饰品之一。又因它对发量的要求较高,所以它也被认为是女子的专属物品之一。

我国女子佩戴首饰,是一项传统,有着悠久 历史 。而从某种角度来看,古代女子佩戴首饰的背后,也包含了颇为厚重的传统文化底蕴。如发簪、发钗与步摇,都曾是传统礼俗文化与美学工艺的承载品。

发簪,在古代首饰中占据重要地位。它的字面意思较为简单:是古人用来插定发髻或将头发与冠连接起来的一种长针。随着时代的演变,它逐渐发展为古代女性用来固定发髻的专用首饰之一。

单从这一层解释来看,发簪的作用便很明显了,它是用来固定男女发型的,属于功能型首饰。话虽如此,发簪的背后还有更为广泛的内蕴。

(一)簪与及笄的礼俗需求

发簪的"簪",本名为"笄"。没错,就是女子行及笄礼这个"笄",所以发簪的背后,是传统礼俗文化的承载。

既然说到礼俗文化,自然要提到礼乐昌盛的西周时期。对于男子来说,有句话叫"二十弱冠",意思是说男子在二十岁的时候,需要加冠行礼,然后便意味着他成年了。

冠同男子的意义,便相当于簪(笄)同女子。在周代,当女子年满15周岁的时候,便需要举办成人礼了。在这一天,家中的女性长辈会为适龄女孩盘发,然后用簪子将其固定住。

待礼仪完成之后,女子便意味着成年,然后有资格嫁人,并履行作为女子的义务和使命。在有些特殊场合下,比如女子需要守孝时,及笄礼的日子便需要往后推迟,但最迟一般不超过二十岁。

从相关记载来看,不少礼俗文化,包括年轻男女的成年礼在内,都主要流行在贵族之家中。正因如此,贵族女性在接受过及笄礼之后,还需要入宫或到宗室里面学习相关礼仪。

显而易见,这种传统礼俗文化有它明显的优缺点:

就缺点而言,古代女子行及笄礼的过程没有男子加冠这样繁琐,这便暗含了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换言之,女子行及笄礼,虽然是 社会 对于传统礼仪的重视,但也是约束女子的必要保障之一。

通过及笄礼,女子的命运与权利,就这么随意地被固定在了较为狭小的范围之内。当然,女子行及笄礼也有一些好处。

及笄礼是对女性的体型,帮助她们认清自己的人生责任与义务。虽说其目的不算多友好,但它对于个人成长起到了一定的激励和鼓舞作用。

(2) 簪的款式随着时代发展不断进步

早在新石器时代,簪便已经出现了。它最初的作用,自然不是为了迎合所谓的礼仪需求。而是插在女子的发髻之上,使其不散。不过,远古时期的发簪,还显得有些粗糙。

直到商朝以后,用骨头制作而成的骨簪便成了常见首饰。在它的尾部,还刻有鸟兽、饕餮与人形图案。由此可见,从商代开始,爱美的女性便已经意识到在发簪身上花费功夫,来彰显其美感。

到了秦汉时期,发展的材质、样式得到进一步发展。贵族女子头上的发簪,多用金玉制作而成,而且其花样也日益繁多。说明此时的发簪,已经同时兼顾了实用性与装饰性。

在这时候,发簪还有了一个新的别称,叫做"玉搔头"。据《西京杂记》记载,汉武帝曾盛宠李夫人,后者经常在头上佩戴一些华贵的玉簪。有一次,汉武帝便将李夫人头上的玉簪取下,然后拿来搔头。自此以后,玉簪便有了"玉搔头"的称呼。

与汉代相比,魏晋时期的发簪,也同样在材质上有了更为广泛的选择,比如玳瑁玛瑙翡翠这样的稀罕品,都被加到了发簪之上,来显示主人的华贵美丽。

唐代是难得一见的盛世王朝,也同样是古代服饰文化发展的高峰期。在此期间,发簪的形式、款式与佩戴方式,都逐渐有了一套新的流程。后世发簪的诸多讲究与样式,也大多来源于此。

可见此时的发簪,在兼顾实用性与美观性的基础上,也有了相应的美学价值。到宋明之后,贵妇开始将一些珍贵珠宝放在发簪之上。此时的发簪上面的工艺水平,也达到了新高度。

发钗的作用,与发簪类似,都起到了固定头发的作用。而到了后世,两者也同样被用作装饰品。前面提到的宋代贵妇,便经常是簪钗满头。但发簪与发钗,还是有明显区别的。

二者最初的区分依据便是:发簪是一根长针,而发钗则是双股长针,它也是在发簪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一)发钗的区分

发钗的样式、材质也十分丰富。而从材质来看,发钗将贵妇与平常女子做了一个简单划分:

富贵女子的钗,通常有宝钗与玉钗的叫法。例如"春气暄妍御夹纱,玉钗双袅绿云",便能体现出佩戴玉钗女子的清丽脱俗。宝钗是一种较为笼统的说法,如翡翠钗、珊瑚钗、玳瑁钗、琥珀钗。

这其中,玳瑁制作而成的宝钗,其价值往往颇为重要。据《华阳国志》记载:"涪陵山有大龟,其甲可卜,其缘可作钗,世号灵钗。"其实,古代发钗最讨喜的寓意,便是它上面的各种吉祥图案。而玳瑁在当时,正是一种名贵的宝石。

玳瑁,原本是一种大海龟,由这种海龟龟壳制作而成的宝石,是非常受欢迎的。因为古人眼中的乌龟,有辟邪、吉祥、长寿、纳福的含义,所以玳瑁宝石便经常被安置在发钗之上。《续汉书》提到:"贵人助蚕,戴玳瑁钗。"可见玳瑁发钗,是贵人的一种象征。

与宝钗相对应的,则是平民女子佩戴的荆钗。从考古学发现来看,制作发钗最初的材料,便是树枝、荆条与骨头。这其中,荆钗便是用荆条制造而来的。

可在《烈女传》中,举案齐眉的女人公孟光,她在嫁给梁鸿之后,便穿着"荆钗布裙"。正因这个典故,荆钗便逐渐成为了平民女子的代称。后来的铁钗、铜钗这种相对于宝钗玉钗的廉价发钗,被统称为荆钗。

古人喜欢自谦,因为荆钗的说法,不少男子在外称呼自己的妻子时,除了叫她们贱内以外,也经常会以荆妇代称。

(二)发钗是一种定情信物

前面提到,钗与簪的最大区别,便是它的双股构造。也正因如此,钗也经常被女子当成是定情信物。

"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古代女子在与心爱的男子分离之时,便会将自己佩戴的发钗一分为二,其中一半交给心仪男子。白居易《长恨歌》中便有类似记载: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前一句诗,便是说明了钗一分为二,起到了定情信物的作用;后一句话说合钗,便是有希望有情男女之间能团团圆圆。

而在汤显祖的《紫钗记》,将发钗的寓意描绘地淋漓尽致。唐代小书生李益,与名门之女霍小玉,便是因为一支紫钗而结缘。两人一见钟情,后来经过多番坎坷与磨难,最终终成眷属。

玉钗一开始出现,其实便暗示李益与霍小玉将有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后来玉钗失而复得,也揭示了两人最后苦尽甘来的团圆结局。

严格意义上来说,步摇不是一种基础的发饰,它是簪子的一种特殊形式。正因如此,步摇的价值更多体现在它的美学意义与装饰价值。至于实用性与功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说到这,就不难理解,步摇为什么会首先出现在古代王后的发饰上。据《中华古今注》记载:"殷后服盘龙步摇,梳流苏,珠翠三服,服龙盘步摇,若侍,去梳苏,以其步步而摇,故曰步摇。"这处记载为我们提供了两个必要信息:

其一,步摇到底是什么?作为一种头饰,它根据女子行走而摇晃,给人以一种颇为直观的美感。

其二,步摇的形成颇为古老,而且是商周时期王后的标配之一。作为一种装饰性很强的首饰,步摇随着 社会 风气的开明,也变得愈发流行。

上行下效, 历史 一次次证明,不少在贵族之间流行的东西,总能流传到民间。在魏晋以后,步摇便已经开始下移。

到了唐代以后,步摇便已经颇为普遍,成为寻常女子的常见首饰了。如《唐语林》中便有载:"长庆中,京城妇人首饰,有以金碧珠翠,笄栉步摇,无不具美,谓之'百不知'。"

从介绍可以看出,步摇是颇有"攻击性"的一种首饰。它虽然以钗或簪为基座,但随着古代女子爱美天性的逐渐释放,步摇也成了很多贵族女子最喜爱的首饰之一。

不仅如此,步摇虽然下移到民间,但它依旧是宫廷女子用来点缀自己的常胜法宝之一。它的材质,多趋向于华贵,如金、玉石、松石、琥珀、珊瑚、琉璃等。再加上它繁琐的工艺,导致步摇一度成为女子妆饰的一道标杆。

杨贵妃得宠之时,便酷爱金步摇,"云鬓花颜金步摇",看上去颇有魅力,引得无数宫人争相效仿。

发簪、发钗与步摇,算是古代女子装饰美发的三大法宝。但仔细区分一下,便能发现这三种首饰背后的寓意却大不相同。

发簪与发钗都是功能型的首饰,但随着礼乐文化的兴起,它们也因为不同的构造,从而衍变出了新的含义。发簪是礼俗文化的代表之一,而发钗又是男女之间的定情信物。

至于装饰性更强的步摇,一开始与发簪相关联,是礼俗文化中的身份体现。随着 社会 风气的开明,它才逐渐下移到民间。

当然,除了以上这三大法宝之外,古代女子的首饰还有其他种类。

比如"胜",也是一种较为古老的头饰。如华胜、方胜、人胜等,分别都有各自独特的寓意。由此可见,古代女子的首饰,是因为它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这才有了各种丰富的表达形式。

最近,一部名为《梦华录》的古装剧可以说是爆火。这部剧已经宋朝为背景,讲述了三个女子在东京打拼事业的故事。可以说,这也算是一个群像剧了。再加上主演刘亦菲和陈晓的颜值加持,吸引不少的观众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除了剧中主角们的高颜值之外,这部剧的许多地方也是十分值得推敲的。比如他的服化道还有一些小细节,也都做的非常好。既然是古装剧,那么其中自然就离不开一些首饰了。那么,今天就通过《梦华录》这部古装剧,和大家来讲一下发簪,发钗,和步摇的区别。

1 发簪

发簪在剧中的出场是比较早的哦,相信大家在看剧的时候不难发现。在剧的前几集,顾千帆就为赵盼儿买了发簪,虽然迟迟没有送出去,但顾千帆也是非常在意这个发簪的。其实,在古代,发簪是定情信物的象征,所以古代的男子大多都会给心爱的女子送发簪。就连“前夫哥”,也是给盼儿准备过发簪的呢。

所谓发簪,一般就只有一根簪棍,在上面会有一些用来点缀的装饰。比如剧中顾千帆给赵盼儿送的发簪,上面就有鲜艳的红珊瑚。另一种说法是,发簪在古代也有正妻之礼的意思。

2 发钗

与发簪不同的是,发钗一般有两根簪棍。在剧中,大家一定也是见过发钗的。盼儿头上经常会带有一些类似于珍珠的发饰,其实,它就是一种发钗哦。这种如同扇形一般分开的发钗,叫做金花筒桥梁钗。上面珍珠的股数,就是花筒的数目了。

在古代,这样的发钗有五头花钗,六头花钗,甚至还有九头和十五头等等。数量越多,整个扇形看上去也就越大。发钗一般是两股的形式,当然也有一些发钗是多股的。不得不说,古代的饰品还是比较有意思。

3 步摇

说到步摇的时候,大家一定也不陌生。步摇步摇,一步一摇。这样的说法大家一定也听过。所以步摇它是有流苏的。在剧中,赵盼儿扮成青楼女子骗周舍的时候,头上就是有佩戴步摇。

在许多古装剧中,步摇也被作为身份的象征。发饰整体的形状,以及垂下的流苏等等,都会因为身份的不同而有一些差异。虽说步摇带有一个摇字,但它的本意并不是为了让大家在佩戴的时候胡乱晃动哦。一开始,步摇也是用来归正礼仪的。

三月十三日是什么日子 农历三月初三,古称“上巳日”,是古人出门踏青的日子,也是去年男女在野外相会,表达爱意的好时机。 在古代,三月三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唐代杜甫的《丽人行》就是写这个节日的盛况的: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可惜,宋代以后礼教渐严,男女私会不被容许,这个节日也日趋没落,最终被人们遗忘。踏青也改在清明进行。 不过,幸好西南少数民族仍然保持了三月三这一节日风俗。 在这一天,阖族男女全体盛装出动,举行歌会,狂欢终日,其盛况颇似唐代。 “三月三”是黎族最盛大的传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的时候各县、镇、乡、村都要举行隆重的欢庆活动。会场一般设在开阔的橡胶林里,头上绿叶蔽天,脚下“叶毯”铺地,幽邃、凉爽、安谧。难怪“三月三”就成了当地人自由选择配偶而被称为“爱情节”。 传说远古时 代,聚居于昌化江畔的黎族百姓遭受了一次大洪灾。只有一对恋人坐在大葫芦瓢里幸免于难,被漂流到燕窝岭边。三月初三,洪水退去,俩人结为夫妻。男耕女织, 生儿育女,相濡以沫,辛勤劳作,又渐渐使黎族繁衍发展起来。后人奉他们为祖先,每逢三月三便隆重纪念。 节日里男女老少身着盛装,带着糕点、粽子,小伙子们 捕鱼,姑娘们做饭烤鱼,然后把祭品供于有天妃和观音 化石的岩洞口。拜祭毕,青年们来到活动会场,进行射 箭、爬竿、摔跤、拔河、荡秋千等。夜幕降临,岸边燃 起堆堆篝火,小伙子撑开花伞,姑娘们的银饰及贝壳饰物在火光下闪闪烁烁。男女青年都会饮酒对歌跳舞狂欢至深夜。情歌婉转,舞蹈渐起,由平缓抒情而进入欢乐奔放。 有时一对对情人悄悄离开篝火旁, 小伙子把耳铃挂在姑娘耳朵上,把鹿骨做的发钗插在姑 娘的发髻上,姑娘把自己亲手精心编织的七彩腰带系于情郎腰间,双方信誓旦旦,相约明年三月三不见不散。 因三月三从其来历和主要活动内容来说,都与婚恋有关,故而也称为爱情节。 三月三歌节 壮族传统节日。亦称三月歌圩。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 ,其中以农历三月初三为隆重。这一天,家家户户制作五色糯饭,染红彩蛋,欢度节日,有的持续二三天。各地歌节有特定的聚会场地。一般为峒场坡地。有的以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参加者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老人小孩亦来游乐助兴。在歌圩场四周,摊贩云集,民间贸易活跃。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著名的歌圩有巴马的盘阳河畔、都安的棉山、田阳的乔业、田东的仰岩、宜山的下涧、柳州的鱼峰山等处。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对歌交情,情投意合者便互赠信物,以为定情。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演壮戏等娱乐活动。歌节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盛会,亦是民族经济交流的盛会。为弘扬民族文化,1984年自治区人民 组织了“三月三”歌节活动,全广西各地歌手云集南宁,全国各兄弟民族和港澳同胞、外国友人也前来观光,盛况空前。198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 把“三月三”定为文化艺术节。

阳历三月十三是什么星座 双鱼座

农历三月十三出生的人属于什么星座? 10分 星座是按出生那年的阳历(新历,公历)生日划分的,具体哪一年出生或者阳历生日是多少

下面是星座日期划分表,把阳历生日对照下面的就可以知道是什么星座啦

白羊座 ( 03/21 - 04/20 )

金牛座 ( 04/21 - 05/20)

双子座 ( 05/21 - 06/21)

巨蟹座 ( 06/22- 07/22)

狮子座 ( 07/23 - 08/22)

处女座 ( 08/23 - 09/22)

天秤座 ( 09/23 - 10/23)

天蝎座 ( 10/24 - 11/22)

射手座 ( 11/23 - 12/21)

魔羯座 ( 12/22 - 01/19)

水瓶座 ( 01/ 20- 02/18)

双鱼座 ( 02/19- 03/20)

农历三月十三是什么日子 农历三月十三是2014-04-12 星期六 世界航天日 世界航天节即载人空间飞行国际日。联合国大会宣布4月12日为载人空间飞行国际日,以每年在国际一级庆祝人类空间时代的开始,同时重申空间科学和技术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增加国家和人民福祉,并确保实现其为和平目的维护外层空间的愿望方面所作重要贡献。

农历三月十三是什么节日 农历三月十三日隆莲法师生日

2015阴历三月十三是阳历的几月几日 2015阴历三月十三那天的阳历日期是2015年5月1日 星期五。

农历:一五年 三月 十三

干支:乙未 庚辰 丁丑

公历:2015年5月1日星期五金牛座

信息来源:华・・・网

三月十三号是什么星座 三月十三:双鱼座

白羊321~420金牛 421~520双子 521~621巨蟹622~722狮子723~822处女 823~922天秤 923~1023天蝎 1024~112俯 射手1122~1221摩羯1222~119水瓶 120~218双鱼219~320

三月十三是什么日子 3月13日是什么日子

3月13日是阳历年的第72天(闰年是73天),离今年的结束还有293天。

2015年3月13日的农历,黄历及星座

农历 : 2015年正月廿三 , 星期五

黄历 : 生肖羊 乙未年 己卯月 戊子日

星座 : 双鱼座

3月13日是什么节日

3月13日出生的名人

1733年:约瑟夫・普利斯特里

1741年:约瑟夫二世

1855年:帕西瓦尔・罗威尔

1939年:李国宝

1945年:吉永小百合

1947年:萧芳芳

1955年:何厚铧

1968年:奥井雅美

1973年:黄金宝

1974年:李慧琼

1977年:谢安琪

1979年:尤汉・山塔纳

1979年:陈怡蓉

1982年:羽多野涉

1983年:樱井良太

1984年:南里侑香

1991年:何杰

1994年:中岛健人

3月13日去世的名人

1901年:本杰明・哈里森

1906年:苏珊・安东尼

1983年:陶三姑

1987年:谭兰卿

2010年:何平平

3月13日历史上的今天

1639年:为纪念约翰・哈佛,哈佛大学正式得名。

1781年: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用自制的望远镜发现一颗新的行星――天王星。

188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遇刺身亡。

1884年:马赫迪起义

1900年:第二次布尔战争

1920年:柏林发生保皇党未遂政变,史称卡普政变 (Kapp-Lüttwitz-Putsch) 。

1921年:蒙古在罗曼・冯・恩琴的领导下,宣布脱离中华民国而独立。

1926年:英国人亚兰高汉由伦敦附近的机场出发,只靠简单的导航仪器,横越海洋和沙漠,抵达南非,成为由英国飞往南非的第一个人。

1938年:奥地利并入德国。

1943年:纳粹德国党卫军进入克拉科夫犹太人区,将犹太人送往集中营强制劳动或杀害。

1947年:延安保卫战开始。

1954年:越南独立同盟会的军队在武元甲的领导下向奠边府的法国军队发动进攻,奠边府战役爆发。

1979年:欧洲共同体内部开始使用欧洲货币单位作为计价结算的一种货币单位。

1982年:中国将计划生育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1984年:台湾宣布实施“自由经济政策”。

1988年:连接日本本州岛与北海道岛的青函隧道正式通车,成为世界最长的海底隧道。

1991年:香港 公布社会福利白皮书。

1997年:当天晚上,V字型不明飞行物飞过凤凰城,此不明飞行物称为凤凰城光点。

1997年:当天晚上,V字型不明飞行物飞过凤凰城,此不明飞行物称为凤凰城光点。

2000年:美国国防部长威廉・科恩访问越南,成为越战结束25年来首位访问越南的美国国防部长。

2011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厂1号机组受三陆冲大地震影响发生冷却系统故障,导致反应炉心温度无法控制,在日本时间下午3时36分4左右,冒出白烟後传出爆炸声响,有4人受伤,并造成辐射外泄。

2012年:自初版面世以来历时244年的大英百科全书将不再出版印刷版。

三月十三是什么星座的 阳历3月13日是双鱼座,

下面为你介绍十二星座,供你对照,

星座名,星座英文名, 星座日期,星座属性 , 幸运数字,辛运颜色,

白羊座,aries, 03/21 - 04/19 火象星座 6,7,鲜红色,血红色,

金牛座,taurus,04/20- 0520 土象星座 1,9,紫色,

双子座,gemini,05/21 - 06/20 风象星座 3,5,7,淡粉色,

巨蟹座,cancer, 06/21- 07/22 水象星座 8,3,大地色,

狮子座,leo, 07/23 - 08/22 火象星座 5,9,褐色,深红色,

处女座,virgo, 08/23 - 09/22 土象星座 4,8,**,

天秤座,libra, 09/23 - 10/22风象星座 6,9,橙色,

天蝎座,scorpio, 10/23 - 11/21 水象星座 3,5,暗灰色,深红色,

射手座,sagittayius, 11/22 - 12/21 火象星座 9,黑色,白色,灰色,

摩羯座,capri, 12/22 - 01/19 土象星座 3,7,深红色,

水瓶座,aquarius, 01/ 20- 02/18风象星座4,8,金**,

双鱼座,pisces,02/19-03/20水象星座5,8,紫色,

三月十三是什么星座 阳历的话就是双鱼座

双鱼座属于水象星座,受到守护星海王星的影响,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宽容的心,性情温驯,喜欢沉缅于梦幻的世界里。双鱼座的人,由于拥有水一般的高度适应力,感情相当丰富,而且有正直感、洞察力,但容易受到外界人事物所左右,行为思考模式非常善变,习惯以自己的想法来从事,欠缺理性的判断。

在双鱼座出生的人,个温和善良,有梦幻的心思和神秘性,不会加害他人,有很好的慈悲心肠。但双鱼座的人却存在两种极端的个情,精神方面与肉体方面的共存,就爱与恨共存一样,在这种纠葛难解的感情相互交错下,双鱼座的心绪也就变得复杂难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5148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1
下一篇2023-07-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