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将周瑜生平简介 周瑜是个怎么样的人

三国大将周瑜生平简介 周瑜是个怎么样的人,第1张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汉末名将,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人。 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江东孙氏集团军队与刘备军队联合,赤壁之战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病逝于巴丘(今湖南岳阳),年仅36岁。

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宋徽宗时追尊其为平虏伯。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周瑜生平简介

汉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孙策借故脱离表术归取江东之时,周瑜即由丹杨(今安徽宣城)其叔父处率兵迎策,帮助孙策渡江东下,击败当时的杨州刺史刘繇,为孙策平定江东起了重要作用。当时周瑜年方21岁。周瑜跟孙策同年,早先孙策父亲孙坚起兵讨董卓迁家至舒县时,周瑜曾空出自家的一所大宅院让给孙策居住,两人交情十分深厚。所以当孙策归取江东时周瑜前往相助,孙策对此非常高兴,对周瑜说能得到你的帮助,事业一定能成功了。

孙策击败刘繇后已有数万人马,认为平定吴郡、会稽郡已不成问题,让周瑜回去与叔父共同镇守丹杨,不久袁术派他的堂弟来代替周瑜叔父做丹杨太守,周瑜便和他叔父来到了寿春(今安徽寿县)。寿春是当时盘踞江淮的大军阀袁术的老巢,袁术看中了周瑜,想要任命周瑜为部将。周瑜认为袁术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借故离开寿春,于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回到吴郡孙策身边。孙策亲自前去迎接,并授予他建威中郎将的官职。当时孙策本身也只是个将军身份,这个中郎将是孙策私自署置的,其地位次于将军。当时周瑜为24岁。

年纪轻轻的周瑜,一到东吴便被封为中郎将,吴郡的人都称呼他为周郎。孙策因为周瑜是庐江郡人,在那里很有威望,于是派他到庐江郡驻守长江下游的重要渡口牛渚(位于今安徽当涂县北,又名采石),后又兼任春谷(今安徽繁昌县西南)县长。不久,孙策想夺取荆州,任命周瑜为中护军(与中领军同为重要军事长官),兼江夏太守(实际上此时的江夏郡为刘表所有,孙策任命周瑜此职意在进讨江夏取荆州)。周瑜随孙策取荆州攻克皖县(今安徽潜山县),得到汉末大臣桥公(桥玄,官至太尉)两个女儿。桥公二女皆天姿国色,有倾城之貌。孙策自己娶了大桥,周瑜娶了小桥。接着又攻下寻阳(今湖北黄梅县西南),并进讨江夏郡,但未能得手。在回兵之时向南平定了豫章(今江西南昌)、庐陵(孙策从豫章郡中分出,治所在今江西吉安西南)两郡,周瑜留下来镇守庐陵郡的巴丘(今吉安市北的峡江县)。

从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年)到建安五年(200年)孙策被刺身亡之前,周瑜在汉末军阀割据混战之初即崭露头角,成为帮助孙策奠定江东基业的第一功臣。孙策其时已据有丹阳、吴、会稽、庐江、豫章、庐陵六郡,其中只有征取吴郡、会稽郡时周瑜未参与,但也有他的功劳,因为若不是他协助孙策渡江,打败扬州刺史刘繇,吴郡、会稽就不可能为孙策所得。

当周瑜名震江东成为孙氏政权开国元勋之时,诸葛亮还远远没有出道。孔明14岁那年(公元194年),离家随其叔父去豫章任太守,逢变故又随叔父到荆州投靠刘表。17岁时(公元197年)叔父病故,孔明转到襄阳以西20里的隆中(当时隆中属荆州南阳郡)定居,开始过起长达十年的隐居生涯。所以当周瑜协助孙策开创江东(长江以南苏、浙、皖一带)基业之时,诸葛亮正在流寓和躬耕吟读之中。此时的瑜、亮自然无法相比,也不好去比。瑜、亮的真正相比要从公元207年冬诸葛亮出山之后才能谈起。

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孙策遇刺后不治身亡,孙权承父兄之业继为江东之主。周瑜由巴丘率兵赴吴奔丧,遂留吴(今江苏苏州),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一同执掌军政大事。其时,孙权才19岁,周瑜尽心辅佐,为树立孙权威望和巩固六郡作出了很大贡献,并击败了刘表江夏太守黄祖对柴桑(今江西九江)的进攻。建安十三年(208年)春,孙权再次讨伐黄祖,周瑜为前部大督(先队部队的统帅),率诸将取得了击刺黄祖的重大胜利。征讨黄祖后,周瑜受命镇守鄱阳(今江西波阳县,鄱阳湖东侧)。

其年农历七月,曹操南取荆州,曹、刘、孙三方围绕荆州归属展开全面争夺,随后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在赤壁之战过程中,诸葛亮方与周瑜各展才能,但唱主角的是周瑜,孔明只是个配角,所起作用无法跟周瑜相比。 在促成孙、刘结成联盟共同抵抗曹操方面,诸葛亮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这只是属于赤壁之战前的外交斡旋,而且就是在外交斡旋上,东吴鲁肃所起的作用比孔明要更大一些。是鲁肃促成了刘备东下联吴抗曹之后,才有孔明智激孙权联刘抗曹之事。诸葛亮在曹操大军东下的紧要关头,赴吴劝说尚在犹豫之中的孙权联刘抗曹,首次实地展示了他的智慧才能,这是历史所充分肯定的。但此时的诸葛亮毕竟刚出山,年纪又轻,名声不大,加之当时刘备方面力量薄弱,需要依靠东吴的帮助,孙、刘联合抗曹的主导方面是东吴,刘备集团处于从属地位,孔明所能起的作用是有限的。而周瑜则不然,从决策到军事行动都是举足轻重的关键人物。

当时,曹操取得荆州后由江陵沿江东下,水陆并进,声势浩大。曹操致信孙权,扬言“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这是玩的外交辞令,意思是劝孙权早早归顺。孙权得书让郡臣传阅,东吴群臣莫不震惊失色,张昭等都主张迎降,独鲁肃悄悄跟孙权说,主张迎降的都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不该听从,建议孙权迅即召回周瑜。周瑜从鄱阳归还后,严辞驳斥投降派,力主抗曹,并向孙权分析曹军实际兵力和弊端,促使孙权最后作出了联刘抗曹的决定。这就是说,在促成孙、刘联合抗曹方面,鲁肃、诸葛亮、周瑜都发挥了各自的作用,而促使孙权下决心抗曹起关键作用的是周瑜。也只有周瑜出来鲜明表态,才压得住以张昭为首的投降派。周瑜在关键时刻表现出他的政治头脑非一般人所比。

在军事行动方面,周瑜既是吴军都督,又是联军统帅,是赤壁之战的指挥者,而诸葛亮只是参与者。孙刘联军所以能取胜,固然有多种原因,功劳不是哪一个人能独享的,但作为主帅的周瑜,无疑是赤壁破曹的第一功臣。要说第二功臣,应是黄盖。因为诈降、火攻是他提出的,并在周瑜指挥下,由他具体实施的。诸葛亮在这次战役中到底发挥了哪些作用,史无所载。诸葛亮本传只是记述他与吴军一起出发,到刘备处后与东吴方面“并力拒曹公”。《演义》里,孔明在赤壁之战中非常活跃,神计妙算莫出其右,又是用奇谋草船借箭(其实是孙权后来在合肥与曹军对抗时所为),又是七星坛祭天借东风,连用火攻也有了他的份,好象成了破曹的关键人物,只是所有这些描述仅是文学创造而已。

周瑜当时肩负统帅重任,治军严整,令刘备也肃然起敬。当刘备从樊口往见周瑜,得知周瑜只率领了三万人马时,提出叫鲁肃等前来一起商议。周瑜说他接受了军令,不得随意委托人代理,如果你要见鲁肃,改日可以去拜访。一番话说得刘备既惭愧又高兴,高兴者就因为看到周瑜治军的整肃。曹操兵败后,曾致信孙权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江表传》)。这是曹操要面子的说法,也反衬出周瑜是赤壁之战的主要功臣。

周瑜是个怎么样的人

《三国演义》把周瑜描绘成心胸狭窄、妒贤忌能的典型,当他一发现诸葛亮的才智超过自己,便想方设法谋害,必欲除掉孔明而后快,结果他的计谋被诸葛亮一一识破,自己反中了诸葛亮的谋算,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气得吐血身亡,临到绝命之时仍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仰天长叹。小说对瑜、亮二人在赤壁之战前后一连串的斗智、斗法写得丝丝入扣,极为生动,从人物塑造的角度讲是相当成功的,但从历史的真实性讲,则全属子虚乌有,纯粹是小说家的文艺创造。

历史上的周瑜,当然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也根本不存在“三气周瑜”的任何蛛丝马迹。若从周瑜与孔明在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以及他们俩在赤壁之战前后的政治地位、历史作用看,真正的赢家倒是周瑜而不是孔明。才华横溢、精明老到的周瑜,实际上远远盖过了初出茅芦的孔明。

三国周瑜外号是什么大将军周瑜字什么_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周瑜外号

周瑜,生于公元175年,是东汉末年东吴的著名将领,著名战例就是威振天下的赤壁之战,他的外号是和他的外貌有关系的,历史有记载周瑜,风流倜傥,谋略过人,而且还精通韵律,当时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的美谈,周郎就是当时人们对这样一个内外兼修,气宇轩昂的周瑜起的外号。

三国演义周瑜剧照

在古代的诗词中都能看到周郎这个别称,郎在古代是对青年男子的美称,还有丈夫之意,而周郎这个外号就是对周瑜最好的形容,他自从21岁时便跟随东吴的孙策东征西讨,立下赫赫战功,名副其实的青年才俊,而且他和三国的著名美女小乔的爱情故事,也是对郎才女貌最好的体现。周瑜还有好儿郎的英雄气概,为人重义重义,谦虚有度,他和孙策同年,听闻孙策尚义,和他结拜并辅助孙策建立了东吴政权,是东吴的柱国之石,而且他还积极推荐有才之人为东吴效力,鲁肃,程普等人就是周瑜推荐的。

孙策遇刺后,周瑜悲痛万分,凭周瑜的实力和能力,他完全可以自立一派,但是他没有这样做,因为周瑜是一个忠义之人,连孙权都感慨,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如果不是器量大,是不会久为人下的!可见周瑜的气度非凡,可惜就是这样一个内外完美的人,英年早逝,在三国演义的误导下,被世人误解是心胸狭隘,气急攻心而亡,历史的真相却不是如此这般简单明了,后人研究,从周瑜的遗书来看,可能他的死是东吴内部政权斗争的一个阴谋。

周瑜字什么

周瑜,字公瑾,出身世家,周瑜生的身材高大,相貌俊美,可以称得上是江东第一美男子,并且周瑜还志向远大,江东人称周郎,据说周瑜精通音律,喜欢一边喝酒一边奏乐,每当奏乐的人出一点小的差错周瑜都能够听出来,于是就会向出错的人看去,所以有曲有误,周郎顾的说法。

周瑜剧照

周瑜非常倾慕孙策的威名,周瑜与孙策同岁,比孙策小一个月,两个人志趣相投,非常的要好,公元190年,孙坚讨伐董卓的时候就曾经住在周瑜的家里,周瑜与孙策两个人一起与江东的才俊交好,非常的有名望。

公元191年,孙坚死后,孙策继承父志,率兵进入历阳,向周瑜借兵,周瑜率兵去迎接孙策,给与了孙策非常大的支持,两个人转战各地,攻取了很多的地方,奠定了孙策的霸业基础,之后周瑜回到丹阳,袁术看中了周瑜,觉得周瑜是一个人才,于是想要让周瑜跟从自己,但是周瑜觉得袁术不会有什么成就拒绝了。

公元198年,周瑜去找孙策,孙策对周瑜委以重任,给与了很多的赏赐,后来孙策得到了大小乔,孙策娶了大乔,周瑜娶了小乔。公元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位,周瑜从外地回来奔丧,与张昭共同管理军政大事。

公元202年,曹操要孙权将儿子送去曹操处做人质,周瑜坚决反对,最总孙权采纳了周瑜的意见。公元208年,曹操大举南下,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后来曹军大败而归。赤壁之战后,周瑜与曹仁隔江相持,周瑜在骑马督战的时候被流失射中,伤势严重,但是仍然奋勇激励士兵杀敌,逼退曹仁。

赤壁之战后周瑜向孙权献策让孙权软禁刘备,孙权没有采纳,公元210年,孙权批准了周瑜攻打益州的方案,周瑜在赶回江陵的路上患上重病去世。周瑜死后孙权亲自穿上丧服为周瑜举哀,并且为周瑜举行了国葬,这一年周瑜年仅36岁。

周瑜官职

周瑜,世家出身,父亲是洛阳县令,祖辈多人官职太尉。

周瑜像

公元195年,周瑜帮助孙策赶走刘繇,周瑜一无所求回到丹阳,不久丹阳太守就被袁术的堂弟取代,周瑜跟随父亲到寿春,袁术听说周瑜很有才能,就派人来请他去做大将,周瑜看出袁术的狂妄和无能,又不好拒绝,只答应做居巢县长。所以周瑜的第一个官职是居巢县长,他一生为孙策和孙权效力,但是第一个官职不是他们封的。

公元198年,周瑜回到吴郡,孙策亲自出来迎接,授予他建威中郎,还赏给他士兵两千、战马五十,赐予府邸和乐队。之后孙策派他驻守牛渚,因受百姓和当地士兵信服,兼任春谷长。后来,孙策发兵攻打荆州,封他中护军,兼任江夏太守。战争结束后,周瑜驻守巴丘。

公元200年,孙策意外身亡,把军国大事交给孙权,周瑜从巴丘赶回吴郡,孙权任命他为中护军,孙权非常信任他,他和张昭一起掌握军事大权。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周瑜采用火攻之计,火烧曹营,曹操惨败,奠定三分天下的局面。之后他和凌统、甘宁等将领一同打败曹仁的军队。孙权封他为偏将军,同时是南郡太守。

公元210年,孙权准备攻打益州,周瑜的军队在江陵,他回到江陵,在出征的路上生了病死巴丘。

周瑜最后一个官衔、最大的官衔就是偏将军,这基本上是孙氏政权里最高的军衔。

周瑜曹操

周瑜是东汉末年名将,二十一岁起就随着孙策平定江东,孙策被刺死之后,孙策的儿子孙权接手他父亲的事务,周瑜领兵前去奔丧,一方面是为了吊唁已死的孙策,更多的是为了向江东各方势力展示他是支持孙权的信息。

曹操是东汉末年乱世中发展起来的势力首领,三国时期建立了自己的曹魏政权,他也曾经也是一个正直的汉朝好官员,后来因为汉朝的腐败实在是太严重了,他也向皇帝反映过这一个情况,可是皇帝对此并不理会,于是随着汉朝进一步的腐败加剧,曹操开始建立自己的军队,并逐步壮大。

曹操曾经两次向孙权的东吴地区发过兵,第一次他率兵二十万想要一举将东吴拿下,但是弱点早已被周瑜掌握,他只用了五万的兵力就将曹军击败,这次大战,让东吴的军队彻底在东汉末、三国初奠定了稳定的基础,天下被三大势力分割的情况基本已经确定,但是,这位打败了曹操的将才却并没有在历史上继续书写他的辉煌,赤壁之战过去仅仅三年,他就重病离世,去世时的年龄仅三十六岁。

第二次曹操讨伐孙权的时候,当他看见孙权部队依旧还是那么强悍之后,意识到自己这次也是不会成功的,所以他再次率军返回了,曹操的一生曾经有过刚正的一面,也曾有过小人夺权的一面,或许他称不上是英雄,但绝对算得上是个枭雄,当时的他已经和皇帝没有什么区别了,但在他活着的时候却并没有废掉皇帝自己登基,直到他去世,职位还是汉朝的丞相。

周瑜妙计安天下

周瑜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将领,为孙权夺得一分天下付出了毕生心血。

赤壁周瑜剧照

公元208年,孙权的大军和刘备的军队一同对付曹军,在赤壁将其打败。战争胜利后,荆州作为兵家必争之地,被瓜分。刘备只分的南部最小的四个郡县,他当然不甘心。

刘备多次向孙权借地,说是地方小,不够屯兵。孙权听从鲁肃等人的建议把地借给了刘备,可是孙权想要回的时候就没那么容易了,孙权多次要回所借之地都没有成功,周瑜建议孙权以和刘备结秦晋之好为由,把刘备骗过来,趁机把他软禁起来或者杀掉。

周瑜的诱骗之计,骗不过诸葛亮,诸葛亮没有拆穿周瑜的计谋,仍然让刘备娶孙权的妹妹,刘备和孙尚香结婚后,没有表现出要走的意思,让孙权放松警惕,所以孙权并没有依照周瑜的计策软禁他。时机成熟,刘备依照诸葛亮的计策逃走,周瑜知道后,亲自带兵去追,不仅没有抓到刘备,还被提前做好准备的刘军将领反追,周瑜的士兵损失惨重,自己的之前的箭伤也复发,最主要的是刘备走的时候,还带走了孙尚香,孙尚香可谓是当时的女英雄,才能和哥哥孙权有得一比,刘备不仅没损失,还抱得美人归。

因为这个事情,周瑜被说成是心胸狭隘,容不得他人的人。如今,这句话含有讽刺的意思,指的是付出了人力、物力,却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

周瑜成语

大家一提起三国的周瑜,首先脑海里想到的就是那句著名的既生瑜,何生亮了,但是,除了这句经过三国演义艺术加工的名句外,还有很多有关周瑜的成语,比如周郎顾曲,安营扎寨,不习水土,周瑜打黄盖等等,周瑜这样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历史人物,身上有太多的典故,在后代的诗词中经常能见到。

新三国周瑜剧照

周郎顾曲这个成语,原本是从当时江东一带的民谚曲有误,周郎顾里提炼的,本意是指,周瑜的音乐造诣十分了得,精通音律,能听音辩曲,哪个曲调音节不对,他都能听出来,后来就用指对音乐十分精通的人,是个很有故事背景的成语。

安营扎寨,不习水土,都两个成语都是来自周瑜在领导赤壁之战中,遇到的实际情况,用语言精炼出来的,是来自于实战经验的语言理论化,安营扎寨,用来形容军队原地休整,建造营房,进行长期战斗的准备,而不习水土,是指在赤壁之战中,曹操率领的北方将士,相比东吴的士兵,不善水战,就是不习水土,后世多指异乡人不习惯本地的风土习俗,这两个成语的使用率在日常生活中非常高,非常实用。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是当时周瑜给曹操使的苦肉计,让黄盖诈降,打入曹操内部,和周瑜里应外合,非常出名的一个计策,后世多用来形容两厢情愿的情景,对于成语的背景苦肉计到没有涉及。也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成语。

孙策和周瑜是连襟、挚友的关系。

据《三国志·周瑜传》记载,建安三年,江东小霸王孙策在智囊周瑜的辅佐下攻陷皖城。当时孙策与周瑜都是二十来岁的未婚青年,正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时节,两人情同手足,又逢战胜,志得意满,颇有些“气吞万里如虎”的气概。

孙策听说皖城乔公有两个女儿,都是国色天香的大美人,于是和周瑜一起上门求亲,孙策娶了大乔,周瑜娶了小乔,两人成了连襟。周瑜与孙策是挚友,当年孙坚兵讨董卓时移居舒县。孙策和周瑜同岁,交往甚密。周瑜让出路南的大宅院供孙家居住,且登堂拜见孙策的母亲,两家有无通共。周瑜和孙策在此广交江南名士,很有声誉。

孙策和周瑜个人介绍

1、孙策

孙策,字伯符,吴郡富春人。破虏将军孙坚长子、吴大帝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孙吴政权的奠基者之一。《三国演义》称其武勇犹如霸王项羽,绰号“小霸王”。孙坚在北方参与平定黄巾、董卓之乱等军事活动,年少的孙策携母迁居舒,与当地豪族名士周瑜等交友,收合士大夫,深得江、淮人心,颇有声誉。

2、周瑜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县。东汉末年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东吴名将。出身庐江周氏,洛阳令周异之子,从祖周景、从父周忠,都官至太尉,位列三公。周瑜身材高大,容貌俊美,精音律,当时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周瑜少与孙策交好,兴平二年,助孙策于曲阿之战中击败刘繇。

-孙策

-周瑜

 周瑜人物生平简介

 周瑜字公瑾,扬州庐江郡舒县人。孙策的结义兄弟,在孙策占领江东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擅长观察天象水势,被称为“水战无人能敌”。

 曾用计牵制袁术和刘表,令两方和江东各势力互斗,施计不费兵力取下东安,让孙家轻易收复江东各郡。在攻取庐江郡时,利用暴雨使三万尸体顺长江洪流东去,令下城风声鹤唳,尸体屯积下游。其后为避免疫病,庐江太守刘勋被逼出城,周瑜令吕蒙用兵以寡敌众大败刘勋,夺得庐江。赤壁之战统领孙军与曹军于水上决战,设计连败荀攸的水军和贾诩的陆军。

 周瑜无扶汉之心,且所作所为只为使孙家卷土重来,连玉玺也可当为筹码,所以诸葛亮不喜与之为伍。又因长相酷似司马懿,甚至曾被太史慈及其家仆误认。统兵之能获水镜先生评为最强,却不擅长内政。在八奇中只有他与袁方是武将出身。

 在正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宋徽宗时追尊其为平虏伯。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汉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孙策借故脱离表术归取江东之时,周瑜便从丹杨(今安徽宣城)和叔父一起率兵接应孙策,帮助孙策渡江东下,击败当时的杨州刺史刘繇,为孙策平定江东起了重要作用。当时周瑜年方21岁。

 周瑜跟孙策同年,早先孙策父亲孙坚起兵讨董卓迁家至舒县时,周瑜曾空出自家的一所大宅院让给孙策居住,两人交情十分深厚。所以当孙策归取江东时周瑜前往相助,孙策对此非常高兴,对周瑜说能得到你的帮助,事业一定能成功了。

 孙策击败刘繇后已有数万人马,认为平定吴郡、会稽郡已不成问题,让周瑜回去与叔父共同镇守丹杨,不久袁术派他的堂弟来代替周瑜叔父做丹杨太守,周瑜便和他叔父来到了寿春(今安徽寿县)。寿春是当时盘踞江淮的大军阀袁术的老巢,袁术看中了周瑜,想要任命周瑜为部将。周瑜认为袁术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借故离开寿春,于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回到吴郡孙策身边。孙策亲自前去迎接,并授予他建威中郎将的官职。当时孙策本身也只是个将军身份,这个中郎将是孙策私自署置的,其地位次于将军。当时周瑜为24岁。

 年纪轻轻的周瑜,一到东吴便被封为中郎将,吴郡的人都称呼他为周郎。孙策因为周瑜是庐江郡人,在那里很有威望,于是派他到庐江郡驻守长江下游的重要渡口牛渚(位于今安徽当涂县北),后来又兼任春谷(今安徽繁昌县西南)县长。

 周瑜随孙策取荆州攻克皖县(今安徽潜山县),得到汉末大臣桥公桥玄的两个女儿。桥公二女皆天姿国色,又有倾城之貌。孙策自己娶了大桥,周瑜娶了小桥。

 赤壁之战时,在军事行动方面,周瑜既是吴军的都督,又是联军的统帅,可以说是赤壁之战的指挥者,而诸葛亮只是参与者。孙刘联军所以能取胜,固然有多种原因,功劳不是哪一个人能独享的,但作为主帅的周瑜,无疑是赤壁破曹的第一功臣。要说第二功臣,应是黄盖。因为诈降、火攻是他提出的,并在周瑜指挥下,由他具体实施的。诸葛亮在这次战役中到底发挥了哪些作用,史无所载实际上并没有记载下来。

 诸葛亮本传只是记述他与吴军一起出发,到刘备处后与东吴方面“并力拒曹公”。《演义》里,孔明在赤壁之战中非常活跃,神计妙算莫出其右,又是用奇谋草船借箭(其实是孙权后来在合肥与曹军对抗时所为),又是七星坛祭天借东风,连用火攻也有了他的份,好象成了破曹的关键人物,只是所有这些描述仅是文学创造而已。

 历史上周瑜到底是怎么死的

 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批准了周瑜提出征伐益州的方案,就在周瑜准备赶回江陵的时候,在返回途中得了重病,最后不幸死于巴丘。时年三十六岁。孙权在得知周瑜病死的消息不忍大声哭泣道:"公瑾有王佐之资,然而寿命短促,我还能依赖什么呢”随后又亲自穿上丧服为周瑜举哀,感动左右。周瑜的灵柩在运回吴郡时,孙权到芜湖亲迎,各项丧葬费用,全部都由国家支付。在孙权称帝后,曾对诸位大臣说:“如果没有公瑾,我是当不上皇帝的。”

别被演义迷失了双眼,历史上真实的周瑜远没有被诸葛亮气死的那般狭小器量,相反的,历史上的周瑜性格宽容,文略胆识皆不亚于诸葛亮。

根据《三国志周瑜传》记载,周瑜长相俊美,文韬武略,胆识过人,不仅是个大帅哥,性格极好,而且非常有才。

周瑜是个官二代

周瑜,字公瑾,东汉名将,一生致力于东吴崛起,是奠定东汉末年三分天下的主要人物。

周瑜出身宦官世家,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官二代,他的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居汉朝太尉之职,他的父亲是洛阳令,比起官二代诸葛亮,家庭背景深厚的多了,如果把周瑜放到现代,绝对是当代女性的理想对象。

《三国志·周瑜传》: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从祖父景,景子忠,皆为汉太尉。父异,洛阳令。瑜长壮有姿貌。

程普曾经说过,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连程普这个老油条都能自醉,由此可以看出周瑜的人格魅力有多大。

公元190年,周瑜与今生最重要的人,也是最好的朋友知己孙策相遇了,孙策与周瑜同年生,并且孙策为人豪爽,在当地很有名气。周瑜慕名而来,并且拜见了孙策的母亲,从此周瑜与孙策交好,并且一生致力于帮助东吴一统天下。

可以说周瑜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孙策的江东事业,在知己孙策遇刺身亡后,周瑜又按照孙策的遗嘱辅佐年龄尚小的孙权,在当时,可以说如果没有周瑜,就没有孙权的成就。

周瑜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帮助孙策开拓江东基业和帮助孙权联刘抗曹,三分天下,但是在《三国演义》中,联刘抗曹则成了周瑜一生最大的耻辱,可怜周公瑾一生为人宽厚,待人如诚,竟然被演义黑成如此模样。

在《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最大功臣是诸葛亮,已经近似于妖了,什么舌战群儒,什么设坛借风等等,其实这些大部分都是周瑜的功劳,周瑜也压根没有被诸葛亮气死,根据《三国志》记载,火烧赤壁的计策实际上是周瑜的部下黄盖出的。

《三国志·周瑜传》: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在联刘抗曹成功后,周瑜曾劝说孙权软禁刘备,以解后顾之忧,可惜孙权没有同意。从此三分天下已成定局,这其中的功劳周瑜功不可没。

公元210年,周瑜病逝于行旅途中,年仅三十六岁,至于是得什么病去世的,史料上面没有记载。在周瑜去世后,孙权亲自为周瑜披麻,后来孙权称帝后曾说过,如果没有周公瑾,他是不会有今天的成就的,由此可以看出周瑜为东吴所做出的贡献。

谈起三国,并非只有乱世、战争、瘟疫,也有美女、美男,在三国正史中,能被史书记载容貌的男人,那基本上是帅哥了,要知道史书原本就是记载正史的,对于主人公的容貌描述,整个三国几百人的传记,只有那么寥寥几人,而被记载的人,都有相当的形容词来描述,这就是美男。

谈起三国美男,第一个想起来的人肯定就是周瑜,《三国志》对周瑜容貌有六个字的描述:

瑜长壮有姿貌。

这话的意思就是说:周瑜身体修长健壮、相貌俊美。这不仅仅表示周瑜作为男人的身材好,而且还说周瑜的容貌俊美,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身材有身材,要相貌有相貌,放到现在就是像那健美运动员一样帅哥了,这样的身材长相也难怪是女人追求的对象了。

周瑜

但周瑜可并不是花瓶一样的美男,而且是个文、武、乐三方面的全才,熟读诗书、颇有武艺、精通音乐是周瑜的三大特长,周瑜出身官宦世家,读了不少书,军事方面也很有能力,协助孙策打过江东,同时还在赤壁之战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曹操,并在南郡之战击败了曹仁,周瑜还在音乐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能听出音乐中错误的地方,还能回过头纠正对方的错误,说他是音乐家也不为过。

周瑜在当时被称为周郎,“郎”在三国时期就是帅哥的意思,周郎就是周帅哥,这在当时都是公认的了,也难怪被称为三国第一美男,所以,周瑜的形象是:身材好、文武双全、精通音乐的大美男。

孙策与周瑜

与周瑜同时被称为郎的还有孙策,孙策在当时被称为孙郎,与周瑜齐名,但孙策在容貌上显然不如周瑜,孙策的容貌《三国志》是这样记载的:

策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于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

这话的意思是说:孙策为人相貌英俊,善于谈笑,性格豁达开朗乐于接受意见,又善于用人,所以兵士和百姓对待他,没有不尽心尽力的,都愿意效死于他。这段话只有“美姿颜”三个字是形容孙策相貌的,周瑜有既有身材又有相貌,而孙策则只描述了有相貌,至于身材,应该是不如周瑜了,否则史书会记载的,根据记载,孙策的形象应该是:豁达开朗的美男。

诸葛亮

孙策是江东六郡地盘的奠基人,是孙权的长兄,虽然人长得英俊,对于带兵作战可是一点也不含糊,而且非常年轻有为,孙策从20岁左右开始在江东创业,到26岁时拿下了江东六郡,还与周瑜一起迎娶了大乔和小乔这两个当时有名的美女,算是三国的一段佳话,这可是帅哥配美女啊。

三国时期的帅哥美男,除了周瑜和孙策之外,还有诸葛亮、荀彧、袁绍、刘表、赵云、关羽、何晏、程昱等人。

比如诸葛亮,也是公认的美男,史书对于诸葛亮外貌的描述是:

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气,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

这是说:诸葛亮年轻的时候就才华超群,有宏伟的气势,而且身高有八尺,长得是相貌堂堂一表人才,当时的人都认为他卓越不凡。诸葛亮不仅被描述为帅哥美男,而且清楚地记载了诸葛亮的身高,八尺换算成现在的单位就是8尺231cm=184cm,也就是一米八四的身高,这个身高长相即使放在今天也是标准的帅哥吧,诸葛亮是山东人,这也是当时北方人的平均身高吧。

荀彧

从史书的记载来看,诸葛亮除了是帅哥,还很有才华,专门用了七个字:“亮有逸群之才”。这就是才貌双全,诸葛亮的形象应该就是高大英俊、才貌双全的美男子。

荀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其人伟岸,风姿奇美,彧有仪容。

这是说:荀彧清雅俊秀,温文尔雅,有辅佐帝王的风范,他的身材高大,容貌很美,仪表不凡。由此可以看出荀彧同样是身体高大的帅哥,对于荀彧的容貌,史书反复强调,不仅有“清秀通雅”的描述,还有“风姿奇美”和“彧有仪容”的描述,对于荀彧的外貌描述包括身材,用到了16个字,是三国中所有描述外貌字数最多的人。

袁绍

别小看这个字数,字数越多,说明情况越真实,也就是荀彧是真的长得帅,除了这些形容和描述,发生在荀彧身上表达荀彧确实帅还有一个故事,是荀彧与祢衡的故事,祢衡是一个狂妄自大,很有才华的人,而且喜欢讽刺人和骂人,祢衡谁都敢骂,一次有人问祢衡觉得荀彧这个人怎么样?

祢衡回答说:荀彧可以借他的脸去吊丧。这个话的言外之意就是:荀彧的脸长得漂亮。而且是公认的,连祢衡这样的狂人都这么认为,那么在当时就是公认的,所以荀彧的形象就是:清雅俊秀、温文尔雅、高大英俊的美男。

三国其他的美男,比如袁绍的描述是:绍有姿貌威容。袁绍是英俊威武类型的美男。

刘表的描述是:长八尺馀,姿貌甚伟。刘表也是高大英俊的美男,而且是这些美男中最高的,他的身高超过了184米。

赵云的描述是: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赵云也是高大英俊的美男。

而关羽和程昱则是胡子很漂亮,何晏则是仪容俊美,喜欢涂脂粉,有一种女人似的美。

赵云

如果要论三国第一美男的话,个人认为周瑜与荀彧并列三国第一,周瑜就不必说了,公认的,而荀彧更是三字描述外貌字数最多的人,荀彧不仅身材高大,而且相貌英俊,更有一种清雅俊秀、温文尔雅的形象在其中,类似于现在的气质出众的美男,人有时候气质很重要,而荀彧的气质显然是三国最好的,史书上记载,荀彧还喜欢佩戴香囊,身上有一种淡淡的香气,这更增添了荀彧的气质,想想那种场景,当一身清香的荀彧上场,走过所有大臣的时候,那种气质和清香结合在一起,简直是帅呆了的感觉,在当时估计是人人都喜欢的类型吧。

周瑜幼年与孙策相识,结为生死之交。后孙策脱离袁术自立后,周瑜主动投奔孙策。在孙策平定江东的战争中起到了谋士和武将的双重作用,用计谋收服了太史慈。孙策平定江东后,周瑜任水军都督。200年,孙策早逝,临死前对孙权说“外事不决问周瑜”。孙权继位后,也十分信任周瑜。208年,孙权西征黄祖,周瑜立下了大功。208年,曹操南下,目标直指江东,孙权战和未定。周瑜及时从鄱阳湖赶回,正确分析了曹操远来的种种弊端,使孙权决定与曹操一战。周瑜身为水军大都督,用火攻之计大破曹操,这就是有名的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后,周瑜攻打南郡时中毒箭,但还是拼死取下了南郡。随后周瑜割长江南岸给刘备,但刘备至京口见孙权,要求得到整个荆州,孙权同意,因此周瑜只得退往柴桑郡养伤,在生病期间周瑜提醒孙权要提防刘备。210年,周瑜领兵攻打西川,行至巴丘城时箭伤发作,英年早逝,年仅36岁。孙权闻讯后,立即素服迎接周瑜灵柩回柴桑。

历史上的周瑜风姿英发,心胸广阔。东吴老将程普,早年跟随孙坚,自以功高,瞧不起年轻的周瑜。但周瑜并不与程普计较,最后使程普自己折服,程普说道:“与周公瑾交,如饮醇缪,不觉自醉。”到宋代时,世人还是很喜欢周瑜,这一点从苏轼的《念奴娇》一词中就可以看出。但到了元代以后,人们就逐渐对周瑜进行丑化,至到《三国演义》成书时,周瑜就完全成了另一个人了。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周瑜和刘备的关系,周瑜一方面主动割长江南岸地给刘备,但这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外交行为;另一方面周瑜又看出刘备的枭雄本色,不愿刘备一天天壮大,因此上书孙权,要求孙权将刘备软禁在京口(这就是《三国演义》中美人计的由来,但其实周瑜本人并未施美人计,孙尚香也是由孙权主动嫁给刘备的),但孙权不愿。在对刘备一方的态度上,周瑜和鲁肃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方法,周瑜是激进派,而鲁肃则眼光看得更远。遗憾的是,千百年之后,这两个人都成为了当时还默默无闻的诸葛亮的垫背人,周瑜成了心胸狭窄的代名词,而鲁肃则变成了一个老实得笨得出奇的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38702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3-30
下一篇2024-03-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