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姆斯科伊做什么的

克拉姆斯科伊做什么的,第1张

克拉姆斯科伊

克拉姆斯科伊是俄国著名画家,巡回展览画派的发起人与组织者。其主要作品有《无名女郎》、《希施金像》、《护林人》、《月夜少女》又名《月夜》、《无法慰藉的悲痛》等。分藏于列宁格勒俄罗斯博物馆和莫斯科特列恰可夫画廊,他对俄罗斯乃至世界艺术都有巨大的影响。

中文名:克拉姆斯科伊

外文名:Kramskoi,IvanNikolaevich

国籍:俄国

出生地:沃罗涅日省

出生日期:1837年5月27日

逝世日期:1887年3月25日

职业:画家

代表作品:《无名女郎》、《希施金像》、《护林人》

个人履历

个人信息

姓名:克拉姆斯科伊(1837~1887)

英文名字:Kramskoi,IvanNikolaevich

职业:俄国画家,巡回展览画派的发起人和组织者。

人物生平

1837年5月27日生于沃罗涅日省奥斯特罗戈日斯克城一个小市民之家,1887年3月25日卒于彼得堡(今列宁格勒)。16岁以前当过乡里的记事员。

1853年起,跟随一个流动的照相师修理底版。1857年到彼得堡,考进了皇家美术学院。

1863年,学院公布了绘画系的毕业创作命题,内容是斯堪的纳维亚古代神话中死神聚宴的场面。这个远离19世纪俄国社会生活的命题,引起了学生们的不满。而学院对毕业生提出自由命题的合理要求严加拒绝。克拉姆斯科伊和同班12名同学并1名雕塑系的学生一起退出了皇家美术学院,组织了彼得堡自由美术家协会。1870年,克拉姆斯科伊又和莫斯科的几位画家一起,建立了巡回展览画派。他在这个画派中担任领导工作达15年之久,对俄罗斯19世纪后期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理论和艺术实践,作出了贡献。在1871年第1次巡回展览画派的展览上,克拉姆斯科伊的《五月之夜》获得了好评。这幅画和HB果戈理的同名小说一样,描绘了乌克兰的五月之夜,表现一群在爱情上受到农奴制摧残而溺水自尽的姑娘的幽灵。画面上月色朦胧,充满了哀伤之情。

克拉姆斯科伊虽长于抒情,但在艺术素质上是一位有深度的肖像画家。在70年代和80年代初,他为作家ЛН托尔斯泰、НА涅克拉索夫、□Е萨尔蒂科夫、画家ИИ希什金、雕刻家□□安托科尔斯基等画了肖像。准确地再现了他们的外貌特征,对他们的内心活动也进行了细致的刻画。

1883年克拉姆斯科伊创作的《无名女郎》(PortraitofaWoman,1883),是一幅有时代感和高度美学价值的作品。而《山林看守人》等则是描写劳动者的组画,他们正直朴实,是一群正在逐渐觉悟的俄国农民的形象。

1883年克拉姆斯科伊创作的《无名女郎》,是一幅有时代感和高度美学价值的作品。而《山林看守人》等则是描写劳动者的组画,他们正直朴实,是一群正在逐渐觉悟的俄国农民的形象。

克拉姆斯科伊从19世纪的社会道德观出发,画了几张具有寓意特征的作品。如《沙漠中的基督》(1872),借用基督的形象和故事,影射当时知识分子在真理与诱惑两者之间抉择的思想斗争。又如《无法慰藉的悲痛》(1884),则以一个失去了儿女的母亲的形象,象征在沙皇统治下的19世纪80年代,俄国进步青年遭到的迫害与摧残。

1880年左右,克拉姆斯科伊已是一位闻名的肖像画家,创作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月夜》,这幅画与他10年前的《五月之夜》在构思和表现手法上十分接近,堪称姊妹之作。画面上恬静的月色中,一个穿着白色衣裙的姑娘坐在池塘边的长椅上,忧伤地回忆着什么,情调接近屠格涅夫的小说《僻静的乡村》。这幅画由于引入文学情节,委婉细腻,深得当时人们的喜爱,流传极广。

1887年3月25日上午,克拉姆斯科伊正在给一位医生画肖像,在他们相当活跃的闲谈中,画家巧妙地勾出了医生的头像。突然间,医生发现克拉姆斯科伊的眼睛老是看着他不动,接着踉跄了几步,跌倒在地上,等医生过去扶他时,他已离开了人世。

克拉姆斯科伊的艺术见解和创作活动,曾对巡回展览画派有过重要影响,他认为绘画必须具有民族性和思想性。他在《俄罗斯艺术之命运》一文中,阐述了他的艺术观点。他说:“我认为艺术不可能是别样的,它只能是民族的。”他认为艺术作品中最主要的是思想内容,他说:“我们要在表达光、色、气氛方面不断努力,然而要做到不失去艺术家最宝贵的品质──良心。”他告诫青年画家不要因为迷恋形式而有损于内容。俄罗斯19世纪后期有名的艺术家如ИЕ列宾、НА亚罗申科等,都称克拉姆斯科伊为老师,对他十分尊重。列宾在他的回忆录《抚今追昔》中,有专章对克拉姆斯科伊的评述。

克拉姆斯科伊的主要作品,分藏于列宁格勒俄罗斯博物馆和莫斯科特列恰可夫画廊。

个人作品

作品有《带马勒的农民》、《涅克拉索夫在写作“最后之歌”》、《希施金像》、《护林人》、《月夜少女》又名《月夜》、《无法慰藉的悲痛》等。

希施金像

这幅希施金肖像,不仅真实地再现了这位俄罗斯大自然“歌手”的外貌特征,而且深入到这位风景大师的内心世界。希施金长着一副胳腮胡须,性格幽默开朗,总喜欢两手插在上衣口袋里。为了展示其精神气质,画家采用半身特写构图,使形体语言更为集中,表现出希施金朴实得就像俄国的农民一样。他冷眼看着这个世界,思索着自然和人生的奥秘,再用他的画笔传达给人民大众。

护林人

克拉姆斯柯依是一位出色的肖像画大师,他最善于揭示人物的心理状态,注重人物性格刻画。画家以不露笔痕的细腻笔触,描绘镶在面孔上那双晶亮透明、炯炯有神的眼睛,透过这双眼睛,可以窥探到他的内心,坚毅、果敢与责任心。克拉姆斯柯依在给收藏家特列恰柯夫的信中这样写道:“像山林看护者这样的人,是有头脑的,是对社会抱有不满情绪,不向暴力和蛮横妥协,为了正义可随时站出来的人。”是的,他那锐利的目光和非凡的气质,正是这样的人。

月夜少女

《月夜少女》是一首恬静美丽的人生诗篇。画家运用银灰色调来渲染月光笼罩下的夏夜:林木丛丛,万籁无声,参天的菩提树伸向夜幕,蔷薇花散发出迷人的幽香,草虫在低声吟唱,池边有阵阵蛙鸣,在这寂寞的长椅上,斜靠着一位身着白色衣裙的少女,正陷入沉思遐想。路边杂草丛生,如镜的池塘里漂浮着洁白的睡莲,它与墨绿色的菖蒲相映成趣。迷朦的月光洒在大地上,透过林木空隙又散落在美丽姑娘的身上,使她显得格外皎洁明亮,这诗一般的境界令人陶醉,令人神往。

无法慰藉的悲痛

画家47岁那年儿子不幸夭折,丧子之苦久久折磨着他,于是构思创作这幅悲剧性的画。他曾先后三易其稿,最后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因失掉儿子而悲痛欲绝的母亲形象。画中的母亲身着及地黑色长裙,肃穆凝重,增加了画面的悲剧气氛,黑色衣裙与背后墙围横向黑色正好形成一个十字形结构,这在构图上更具有视觉的悲剧感。无数为民主革命而献身的先烈,使母亲饱尝失子的痛苦。这幅《无法慰藉的悲痛》是画家为丧子的母亲创作的一首挽歌。

1959年,她应聘在不来梅饰演威尔第《茶花女》中的薇奥列塔,并成功演唱了德沃夏克的《阿尔米达》和《水仙女》。1960年首次在斯卡拉歌剧院饰演瓦格纳的《帕西发尔》中的花卉少女。1961年与男高音歌唱家玛尔蒂结婚。1964年在墨西哥城参加《曼侬》的演出。但她的真正成名是1965年4月20日在美国纽约的卡内基音乐厅,临时代替美国女高音歌唱家霍恩演唱多尼采蒂的《卢克雷齐亚·博尔贾》,一夜之间使她名震全球。

奇迹暖暖克拉芮尔手中萨耶王的作品名叫欧若拉之泪。暖暖一行人前往海登参加一位私人收藏家的展览会,展品中萨耶王的作品欧若拉之泪,引发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故事。

解析:该问题出自《奇迹暖暖》中的奇迹大陆知识问答,奇迹大陆知识问答是游戏中的一个问答环节,该环节会从游戏中的细节处寻找问题对玩家进行提问,当玩家答对问题到一定数量后可以获得相对应的奖励。

《奇迹暖暖》背景故事

新历672年,大设计师萨耶王逝世,留下了三件传世遗作。为争夺三件遗作的归属权,各国濒临战争边缘。最终,大家都同意通过搭配赛的形式决定三件遗作的归属搭配赛在苹果联邦与信鸽王国的边境城市鲁尔特丹举行,持续九日。

一场场PK焦灼地进行,不断有设计师惨败退场或者奋勇上阵。比赛之激烈超乎后人想象,史称“九日战争”。最后的巅峰对决后,大赛的结果出人意料,被各国寄予厚望的大搭配师都没有赢得比赛。最后的胜者是两位新人——信鸽帝国的公主艾莉和一位粉色头发的平民女子。

时年十六岁的信鸽帝国公主艾莉,一人赢得了两件遗作,被称作“再生的女神”。一名自称“家庭主妇L”的平民女子,赢得了剩下的一件遗作,她在大赛结束后便好像人间蒸发一样,世人再也没有找到她的行踪。

新历676年,二十岁的艾莉继承皇位。“铁血女皇”艾莉的时代来临。艾莉女皇下令组建“铁蔷薇”搭配师团,搭配师团的十名搭配师都有绝高的实力。她们开始在全大陆范围内搜寻与争夺衣服部件。一日,莉莉斯王国的女王娜娜莉召唤暖暖来到奇迹大陆,希望她能改变这个世界的命运。

拉菲精选系列:拉菲法莱干红、拉菲福格斯干红、拉菲福瑞可干红、拉菲圣卢西亚干红;神之水滴—勒庞庄园;

卡罗斯系列:卡罗斯凯洛红、卡罗斯莱威尔红、卡罗斯美乐红、卡罗斯杜拉斯红、卡罗斯波尔多红、卡罗斯优级波尔多红。

波尔多卫·卓家族庄园系列:布伦堡酒庄优级波尔多干红、布伦堡酒庄波尔多干红、方嘉堡红葡萄酒、嘉蒂庄园、浩特庄园、莫裴勒酒庄红;

xo系列:奥古斯xo、艾德华xo;

德科斯酒庄黑酒系列:科斯桃红葡萄酒、田园圣母黑葡萄酒、拉朗德黑葡萄酒、卡奥尔经典黑葡萄酒;

纳达尔·爱诺庄园有机葡萄酒系列:卡昂干红葡萄酒、皮卢干红葡萄酒、拉古干红葡萄酒、天然甜白葡萄酒,亚历山大榭香干白、桃红葡萄酒;

克拉薇酒庄星座系列:织女星红、狮子座红、天狼星红、乐红;(属于罗纳河谷)

教皇新堡葡萄酒:枫丹酒庄;

卡斯特庄园系列:卡梅拉美乐干红、克洛斯干白、威尔瑞干红、凯罗尔干红、康奈安杜拉斯干红、卡莱尔优级波尔多干红、凯玛上梅多克干红;

餐酒系列:康瑞尔干红、克里斯干红、达多尼干红;

新西兰涛浪湾庄园系列:涛浪湾黑皮诺干红、涛浪湾长相思白葡萄酒、涛浪湾莎当妮白葡萄酒;

西班牙佩雷斯·巴克罗酒庄系列:卡瑞龙红葡萄酒、科尔多瓦红葡萄酒、科尔多瓦白葡萄酒;

德国葡萄酒系类:尚德桃红起泡酒、诺伦·艾伯雷司令白、事百达草莓鸡尾酒、诺伦·艾伯桃红冰酒。

知名庄酒:拉菲古堡、玛歌庄园、白马庄园、奥松庄园、奥比昂酒庄、木桐酒庄、拉图酒庄、作品一号、龙船酒庄、金钟庄、雄狮庄、靓次伯、宝马庄。凯隆世家、飞卓庄、玫瑰山庄、爱士图尔堡等。

  拉菲精选系列:拉菲法莱干红、拉菲福格斯干红、拉菲福瑞可干红、拉菲圣卢西亚干红;神之水滴—勒庞庄园;

卡罗斯系列:卡罗斯凯洛红、卡罗斯莱威尔红、卡罗斯美乐红、卡罗斯杜拉斯红、卡罗斯波尔多红、卡罗斯优级波尔多红。

波尔多卫·卓家族庄园系列:布伦堡酒庄优级波尔多干红、布伦堡酒庄波尔多干红、方嘉堡红葡萄酒、嘉蒂庄园、浩特庄园、莫裴勒酒庄红;

XO系列:奥古斯XO、艾德华XO;

德科斯酒庄黑酒系列:科斯桃红葡萄酒、田园圣母黑葡萄酒、拉朗德黑葡萄酒、卡奥尔经典黑葡萄酒;

纳达尔·爱诺庄园有机葡萄酒系列:卡昂干红葡萄酒、皮卢干红葡萄酒、拉古干红葡萄酒、天然甜白葡萄酒,亚历山大榭香干白、桃红葡萄酒;

克拉薇酒庄星座系列:织女星红、狮子座红、天狼星红、乐红;(属于罗纳河谷)

教皇新堡葡萄酒:枫丹酒庄;

卡斯特庄园系列:卡梅拉美乐干红、克洛斯干白、威尔瑞干红、凯罗尔干红、康奈安杜拉斯干红、卡莱尔优级波尔多干红、凯玛上梅多克干红;

餐酒系列:康瑞尔干红、克里斯干红、达多尼干红;

新西兰涛浪湾庄园系列:涛浪湾黑皮诺干红、涛浪湾长相思白葡萄酒、涛浪湾莎当妮白葡萄酒;

西班牙佩雷斯·巴克罗酒庄系列:卡瑞龙红葡萄酒、科尔多瓦红葡萄酒、科尔多瓦白葡萄酒;

德国葡萄酒系类:尚德桃红起泡酒、诺伦·艾伯雷司令白、事百达草莓鸡尾酒、诺伦·艾伯桃红冰酒。

知名庄酒:拉菲古堡、玛歌庄园、白马庄园、奥松庄园、奥比昂酒庄、木桐酒庄、拉图酒庄、作品一号、龙船酒庄、金钟庄、雄狮庄、靓次伯、宝马庄。凯隆世家、飞卓庄、玫瑰山庄、爱士图尔堡等。

画作名称:《月夜》又译《月夜少女》

作者:伊万·尼古拉耶维奇·克拉姆斯柯依 Ivan Kramskoy,(俄国)

创作年代: 1871 年

风格: 现实主义

题材: 风俗

规格:179cm×135cm

质地: 布 油彩

收藏地: 莫斯科 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

《月夜》是克拉姆斯柯依的成名作,也是他本人艺术生涯的最高峰,亦是巡回画派中最优秀的人物画。

《月夜》这是一幅被人誉为“爱情诗”的油画,它继承了俄罗斯艺术的民族性与文学性,叙述了一个美丽的故事。画家用银灰色的调子,来渲染恬静的夏夜,没有微风,参天的菩提树显得神秘幽邃,夜色中的蔷薇花散发出清香。这样的时刻,一个穿白色衣裙的美丽少女,独坐池塘边的长椅上,她面前的池塘中漂浮着睡莲和菖蒲。人物与环境处理得十分和谐,迷蒙的月光洒满林中,恍若仙境,令人向往,使人陶醉。 画作名称: 《荒野中的基督》

作者: 伊万·尼古拉耶维奇·克拉姆斯柯依 Ivan Kramskoy,(俄国)

创作年代: 1872年

风格: 现实主义题材: 宗教

规格: 180cm×210cm

质地: 布面油画

收藏地: 莫斯科 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

《荒野中的基督》画家借用基督的形象,影射当时的知识分子在真理与名利诱惑之下难以抉择的境况。这个基督身处荒野的孤立之中,他在四十天断食期间,受到恶魔的诱惑,思想十分深沉,百思难解的困惑,压得他透不过气来。画家通过陷入苦苦思索的基督姿态,表现了一个思想家愿献身于社会的精神和毅力,同时也流露出他对罪恶社会的万般无奈,这正是当时进步知识分子的心理状态。画面近景乱石铺陈,远景空旷无垠。黎明时光,地平线上升起一抹朝霞。这清冷的色调,烘托出基督的内心的痛苦与孤独,同时也隐含着俄国社会的黑暗与没落。画家正是用宗教人物来体现俄国进步知识分子的悲剧性。 画作名称: 《护林人》

又译《山林看护者》

作者: 伊万·尼古拉耶维奇·克拉姆斯柯依 Ivan Kramskoy,(俄国) 创作年代: 1874 年

风格: 现实主义题材: 肖像

规格: 84x62cm

质地: 布 油彩

收藏地: 莫斯科 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

克拉姆斯柯依是一位出色的肖像画大师,他最善于揭示人物的心理状态,注重人物性格刻画。画家以不露笔痕的细腻笔触,描绘镶在面孔上那双晶亮透明、炯炯有神的眼睛,透过这双眼睛,可以窥探到他的内心,坚毅、果敢与责任心。克拉姆斯柯依在给收藏家特列恰柯夫的信中这样写道:“像山林看护者这样的人,是有头脑的,是对社会抱有不满情绪,不向暴力和蛮横妥协,为了正义可随时站出来的人。”是的,他那锐利的目光和非凡的气质,正是这样的人。 画作名称: 《希施金像》

作者: 伊万·尼古拉耶维奇·克拉姆斯柯依 Ivan Kramskoy,(俄国) 创作年代: 1880 年

风格: 现实主义

题材: 肖像

规格: 1155x835cm

质地: 布面油画

收藏地: 圣彼得堡 俄罗斯博物馆

这幅希施金肖像,不仅真实地再现了这位俄罗斯大自然“歌手”的外貌特征,而且深入到这位风景大师的内心世界。希施金长着一副胳腮胡须,性格幽默开朗,总喜欢两手插在上衣口袋里。为了展示其精神气质,画家采用半身特写构图,使形体语言更为集中,表现出希施金朴实得就像俄国的农民一样。他冷眼看着这个世界,思索着自然和人生的奥秘,再用他的画笔传达给人民大众。 画作名称:《手持马勒的农夫》

作者: 伊万·尼古拉耶维奇·克拉姆斯柯依( Ivan Kramskoy),(俄国)

创作年代: 1882 年

风格: 现实主义

题材: 肖像规格: 质地: 布面油画

收藏地: 圣彼得堡 俄罗斯博物馆

画中人是一位典型的俄罗斯农民,朴实憨厚,勇敢勤劳,艰难的生活没有压倒他自尊、自强和乐观的个性。画中形象毫无修饰,如同一位真实的农民站在身旁,仿佛能嗅到他身上的泥土气息与芬芳。 油画名称: 《无名女郎》

创作者: 伊万·尼古拉耶维奇·克拉姆斯柯依 (Ivan Kramskoy), (1837-1887) 俄国

创作年代:1883年

风格: 现实主义题材: 肖像

规格: 755cm×99cm

材料: 画布 、油彩

现在存藏处:莫斯科 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

《无名女郎》是画家晚年最得意的作品。这是一幅颇具美学价值的性格肖像画,画家以精湛的技艺表现出对象的精神气质。画中的无名女郎她侧身端坐,转首俯视着这个冷酷无情的世界,显得高傲而又自尊。这种姿式语言表明画中人物与这个世道格格不入,冷眼审视,不屑一顾,又不愿与之合流的神情,这隐含着当时一部分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对社会的态度。这幅女子肖像显示的美在于性格表现,也体现画家的美学观。我们面前这位女子没有华丽服饰和贵夫人的打扮,而是入时得体,是上流社会有文化、有修养、品位极高的知识女性打扮。色调浓重且有变化,冷漠、深沉、俊秀的面孔鲜明突出,格外庄重、典雅而高尚。画家以现实主义思想,古典造型手法塑造了一位19世纪俄国新时代女性的完美形象。克拉姆斯柯依创作的这幅肖像,与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是同一时期,因此有人说他画的这位无名女郎就是安娜·卡列尼娜。也有人说她是位演员。画家在肖像画中展示的是一位刚毅、果断、满怀思绪、散发着青春活力的俄国女性典型,形象塑造具有极大的感染力,是世界美术史上肖像画杰作。 画作名称: 《无法慰藉的悲痛》

作者: 伊万·尼古拉耶维奇·克拉姆斯柯依 Ivan Kramskoy,(俄国) 创作年代: 1884 年

风格: 现实主义题材: 肖像

规格: 228x141cm

质地: 布 油彩

收藏地: 莫斯科 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

画家47岁那年儿子不幸夭折,丧子之苦久久折磨着他,于是构思创作这幅悲剧性的画。他曾先后三易其稿,最后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因失掉儿子而悲痛欲绝的母亲形象。画中的母亲身着及地黑色长裙,肃穆凝重,增加了画面的悲剧气氛,黑色衣裙与背后墙围横向黑色正好形成一个十字形结构,这在构图上更具有视觉的悲剧感。无数为民主革命而献身的先烈,使母亲饱尝失子的痛苦。这幅《无法慰藉的悲痛》是画家为丧子的母亲创作的一首挽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38127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3-26
下一篇2024-03-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