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吕布 151,兔
三国人物属相
根据184年为甲子年即鼠年计算(人物资料来自辞海和三国志)
王允:生于137年,牛
吕布:151,兔
曹操:155,羊
曹丕:187,兔
曹植:192,猴
曹髦:241,鸡
曹奂:246,虎
曹仁:168,猴
司马懿:179,羊
司马师:208,鼠
司马昭:211,兔
司马炎:236,龙
荀攸:157,鸡
荀Yu:163,兔
郭嘉:170,狗
张辽:169,鸡
锺会:225,蛇
邓艾:197,牛
羊祜:221,牛
杜预:222,虎
王浚:206,狗
刘备:161,牛
刘禅:207,猪
诸葛亮:181,鸡
诸葛瞻:227,猴
庞统:179,羊
法正:176,龙
马超:176,龙
姜维:202,马
马良:187,兔
马谡:190,马
谯周:201,蛇
陈寿:233,牛
孙坚:155,羊
孙策:175,兔
周瑜:175,兔
鲁肃:172,鼠
吕蒙:178,马
陆逊:183,猪
陆抗:226,马
孙权:182,狗
孙皓:242,狗
诸葛谨:174,虎
诸葛恪:203,羊
张昭:156,猴
还有一些人正史上只有卒年,出生年不详,但三国演义里有死时年龄,经过推算得到属相
关羽:死于220年,58岁,推算生于162,虎
张飞:死于221年,55岁,马
黄忠:死于220年,75岁,鸡
徐晃:死于227年,59岁,猴
太史慈:死于206年,41岁,蛇
赵云: 死于229年,71岁,狗
一个人的性格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做事风格,如果性格比较迷茫,并且特别的高傲,可能在处理一些事情的时候也会莽撞行事,这不仅仅不能够将一件事情处理好,同时也可能会引来一定的祸害。曾经有很多历史人物都是如此,比如我们特别熟悉的关羽,看着他豪情仗义,但是却由于自负又很自大的性格,最终被孙权手下的吕蒙杀掉。
除了有关羽是这样之外,吕布也是如此,我们都知道吕布拥有着马中赤兔的称号,而且也被称为三国第一武将,但是最后却惨死在曹操的手下,并且一生都没有获得过太大的成就,仅仅是和刘关张对战的过程当中用着一些名气,在三国的有名战争当中,他都没有立下太大的功绩,然而最后却惨遭杀害,其实小编详细了解吕布的曾经一些作为之后,发现这和他的性格有着很大的关系。
反复无常,见利忘义
看似吕布有着特别强大的能力,但是他的性格却反复无常见利忘义,这也是为什么他在去世之后让人觉得不可惜的原因。由于他的出身特别的贫寒,所以在长大之后一切都以利益为中心,无论什么事情都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由于拥有英勇奋战的精神,所以受到了丁原的赏识,并且也把他收为义子。一次在丁原和董卓打战的时候,吕布凭借着英勇善战的能力将董卓打的特别狼狈。
也就是因为这一战让董卓对吕布特别的佩服,并且也希望吕布能够来投靠自己,最终董卓找了一个说客利用很多珍贵的东西以及较高的官员,将吕布招揽到名下。然而当时的他不仅仅只是跳槽,同时也将自己的义父头颅砍了下来,并且也认董卓为义父。也就是因为这一件事情让大家对他都纷纷吐槽,让人们觉得这确实是一个见利忘义的人。
忠奸部分
在投靠董卓之后,由于王允一直都想要找机会除掉董卓,然而又知道吕布有着这样的性格,并且也知道吕布特别的好色,所以就和貂蝉一起设下了一个计策,安排了貂蝉和吕布见面就这样吕布被对方的才貌所吸引。接着王允让貂蝉和董卓在一起并且告诉吕布说貂蝉已经被董卓霸占当时的吕布特别的冲动,并且下定决心一定要将董卓杀掉,王允轻松的用他人之手,将一直对自己威胁较大的董卓杀掉了。
也就是因为拥有这两起事件,所以让大家认为吕布就是一个见利忘义,背信弃义的人,也就是因为他拥有着这样的性格,所以最后才死在曹操的手下。虽然曹操生性狡猾,但是也是一个特别爱惜人才的人,曾经一度特别看好吕布,但是经历了这些事情之后,曹操也认为这样的人留不得,不然会引来很大的祸害。历史人物,吕布也给我们世人带来了警醒,做人千万不要过于高傲,也不要过于自负,更不要目中无人或者是背信弃义,不然最后没有好的下场。
1吕布勇猛
这一点没什么好说的。经常有人质疑赵云的武力,但是没有人质疑吕布的武力。正史上记载了不少临阵单挑和身先士卒的冲杀,基本是无敌状态。还有辕门射戟那种半神话记录,武力100要比诸葛亮那个智力100令人信服的多。
2吕布的文化水准
基本上大家印象里吕布的文化水平跟张飞是一个档次的。其实我估计吕布和张飞确实在一个档次——两个人文化水平都是满不错的。
张飞就不多说了,吕布一开始投靠丁原的时候,是做主簿的!主簿有点帐房先生性质,杨修就做过,至少说明吕布绝对能写会算。
其实想想也不难明白。当时是乱世,并州那里又是多出猛男的地方(内蒙古),弓马娴熟,能征善战的不要太多,但是能写会算的却很可能缺乏。吕布就是仗这一点才被重用的。
3吕布的政治
政治这个东西蛮麻烦。光荣《三国志》中经常把政治能力等同于种地能力。比如三国志8中张概同学那个高的吓人的政治力,引得无数人唾骂。
吕布是并州人,估计那地方没有农耕,种地能力一定是0,也没有看出来他有什么治理才能。就种地那一方面来说,吕布的能力一定是很低的。
4吕布的政谋
区别于政治,我还是把有关政治的谋略性问题单列了一项,就叫政谋。个人感觉吕布作为一个政客的谋略并不算低。
首先,杀丁原投董卓。不义是自然的,但是从吕布自身来考量是有很大利益的。首先,那时的董卓还不是不可救药的,相反初进京城的时候还是蛮得人心得。如果之后不是董卓倒行逆施,像曹操一样好好利用手中的兵权和天子,吕布说不定还成了良臣择主而侍的典型呢。其次,丁原是并州刺史,董卓是当朝太师,从名分上说,董卓要定丁原一个叛逆的罪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董卓毕竟代表的是中央,只要百姓心中还有汉朝的存在,中央比起诸侯有不可取代的号召力。
所以说,当时情况吕布要投靠董卓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明智的。
然后再看吕布反董卓。初看上去是吕布和董卓的小妾私通(也不知道是不是貂禅),事情败露。但这只是诱因,本质的问题有两点:一董卓完全失去了民心,天怒人怨,跟着他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了。二吕布的并州系军人受到董卓手下凉州系军人的排挤。吕布再受董卓重用,逼近还是外来人,所谓疏不间亲,关键时刻董卓多半会偏向他的凉州嫡系,更何况还出了私通小妾的事情。
而这是吕布一旦反了,首先可以摆脱凉州派排挤,并且掌握朝廷大权,其次在天下也有个好名声。事实上吕布后来是掌了权,后来诸侯征伐中许多人还是提起吕布当年除董卓的功劳。虽然由于能力问题,吕布最终没有成大事,但此番谋略的思路是完全正确的。
后来吕布投袁术、投袁绍,去留之间也是见机的不错。最后投张扬,更是很深谋远虑的。上党属于并州,那里是他和部下的老家。在家乡万事都方便,守家时候士兵也会尽全力。同时张扬的实力也不像2袁一样强,不会随便轻视他甚至想卸磨杀驴。再者上党的地方离关东、关中、河北都比较近,这些地方是当时局势的要点。如果有什么变故,吕布都可立刻发动。设想一下吕布要是跑远一点,后来也就没取衮州的机会了。另外,李郭二人假托朝廷的名义,通缉吕布,让张扬很为难的时候,吕布非常机智的用计让他和张扬都能脱身。
由上可见,比起许多人,吕布还是非常有政治眼光的。
5吕布的用兵
在战略层面上,吕布的水准相当一般。在战术层面上,是一流武将。这点大家有共识。
6吕布的用人
这点上吕布非常有眼光。他手下的第一大将高顺,作战能力绝对是三国顶尖高手,又能约束士兵不为非作歹,也能劝柬主公,忠义更是没得说。
八彪将之首的张辽也是不用说了。臧霸是将才,最后山穷水尽才投了曹操,不算不义了。其它候成、曹性之辈作战还是相当有一套的,最后虽然不少背弃了他,也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了。
设想一下吕布如果不能用人,为何能聚集这么多良将呢?
有两件事情也能反映一下吕布用人的情况。一是徐州时候刘备推荐给他一个文官,后来吕、刘二人不和了,吕布让那文官写书辱骂刘备,那文官坚决不肯。最后吕布也没有和他计较,认为那文官的做法也是值得肯定的。
二是部将成廉谋反的时候,半夜吕布带着家眷逃到高顺的营里。当时情况一片混乱,但是吕布还是作出了正确的判断——高顺不会反,高顺有能力平叛。后来平定叛乱,成廉招供是他和陈宫一起勾结袁术反叛,当时陈宫就在堂上,满脸涨的通红。不过吕布也没有深揪下去。他知道当时情况陈宫是他手下不多的谋臣,如果杀了不但折损大将,人心也会散了。后来陈宫还是为吕布尽了忠,可见当时的选择还是很对的。
吕布对手下的意见还是很重视的,采纳了不少正确的意见。至于最后为什么不采纳陈宫的建议,出城和城里成犄角之势,相信上面说明白了:吕布已经不能放心把城交给城宫了,他背叛了别人,也被别人背叛过。
7吕布的治军
常看到吕布纵兵劫掠的事情。但也不能说是吕布一心为恶,故意纵兵为祸。自古兵匪就是一家亲,更别说乱世了。***之所以得民心,很大程度就是因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兵管的比老百姓好,老百姓更信任兵。吕布和他手下的将领大多是军班或是土匪出身,而且大多是并州这个比较蛮荒的地方出来的,对士卒劫掠也就睁眼闭眼了。
还有一个原因。吕布到处颠沛流离,将士既绝望,又缺乏补给,很容易干出劫掠的事情。如果阻止劫掠,恐怕兵败以后根本收拢不起败兵了。
其实曹操、刘备、的士兵都干过劫掠的事情。三国志中记载吕布军入徐州的时候,百姓还夹道欢迎,扣除逼迫的成分,可见吕布的队伍还不算太匪性。
8吕布的信义
我无意像某些人一样替吕布粉饰,只是实事求是说话。吕布是三姓家奴,没错。他没有高顺那种从一而终的忠心,也没有刘表不弃黄祖那种妇人之仁,也不会像刘备几个兄弟之间那样仗义。他是非常贪图名利地位的,也非常贪财物(还和臧霸为了钱粮内讧过),对人也没有多大义气可言。他的野心也不大,并没有纵横天下的志向,只是割据一方以求富贵。从杀掉董卓后掌权的时间和最后对曹操所说的话可以看出来。
吕布也有一些有信义的行为。基本上可以划归两种:一种是顺水人情、或者装出点仁义来,或者自己良心有点过不去。一种是在并州军里多少会感染些士兵的江湖义气。这些都不能改变其人缺乏信义的本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