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孤独的灯塔,消失在海岸线”的是电视剧《欢乐颂2》插曲《失明的城市》
作词:付豪
作曲:付豪
演唱:付豪
歌词:
嘿 你听得见吗
风 一直在吹
嘿 你看得见吗
我 偷偷掉泪
我梦见 一只蝴蝶在飞
飞过那 高高的谷堆
远处的炊烟 那风景好美
想再看一眼
失明的城市
用灯光遮住影子
我视而不见
那灯光下的黑暗
美丽的月光 已经被隐藏
天空下起雨 淋湿了梦想
巨人的肩膀
也撑托不起感伤
许下的诺言
何时才能兑现
泛黄的照片 还清晰可见
孤独的灯塔 消失在海岸线
看雨点 飘在冷冷的天
像寂寞 落在无声的夜
多希望世界 给我一点美
陪伴在我周围
失明的城市
用灯光遮住影子
我视而不见
那灯光下的黑暗
美丽的月光 已经被隐藏
天空下起雨 淋湿了梦想
巨人的肩膀
也撑托不起感伤
许下的诺言
何时才能兑现
泛黄的照片 还清晰可见
孤独的灯塔 消失在海岸线
灯塔看守员不需要学历。
要求年龄18-55周岁,志愿者工作为期10-20天,主要工作:协助灯塔工作人员做好灯塔日常维护工作。
灯塔看守员的工作可不是人人都能胜任的。同意做灯塔看守员,就意味着要过隐居式的生活。岛上既没有商店,也没有路,还没有医院。有临时看守员值班的时候才能离开。
19世纪初之前,灯塔是木质,为船只指引方向用的是普通蜡烛,1810年才改成现在的样子。当时在填筑岛上建造了砖塔工事、警卫室和澡堂。以前海上起雾时,灯塔的灯光是看不见的,当时看守员敲钟,船只上的人就知道方向了。
岛上并不常来人,所以储备要多一些。每年需要运两次食品过来,只有亲戚和朋友才能来做客。灯塔看守员还有一项职责,就是守护灯塔禁止外人进入,因为这是战略设施。
首先你要买火柴 打火机也可以注意要防风的灯塔上风大不容易点着,然后就是买一大桶油(最好是煤油,汽油挥发太快)然后就可以去灯塔了浇上油 点之前一定要看好有没有110 OK了然后就可以点火了!恭喜你任务完成!注以上物品可在杂货点买到,平5438此序列号在幽暗城商店可享受8折优惠!
写在前面:第二季木雕收集攻略简而言之就三个字
随便做。
第二季更新后25小时就收集齐了18个木雕,用了15个沙漏,三个小星泪,只重一次,也是很幸运了,我的第6个和第15个木雕之后是主线木雕。
这一次主线剧情和一个神秘组织有关,只有两个主线木雕,但故事还没完,而且图鉴上有蜂蜜的木雕代表这个木雕和主线有关系,这是一个小彩蛋。
第二季支线木雕有两三个是跟第一季的支线木雕有联系的,你发现了吗
另外注意历史之翼只能倒茶,哭泣之人只能不倒茶。只有这俩有一封信,其他人都是双回信,可以参考下面的图对应木雕(来源tap用户:扩森)
下面这个是我的记录,仅供参考。其他详细配方可以在这个帖子看到第二季木雕配方,攻略里的季节不是说必须这个季节才能出,而是我在这个季节出过,是一个记录,第二季不像第一季那样有季节限定木雕。
综合看下来,第二季没有季节限定的木雕,重复率也很低,大家随便做做就能出新木雕,这一季特殊木雕跟装饰品的关系不像第一季是一一对应的,经常出现爪尖出枷锁木雕之类的情况,所以装饰品建议用爪尖和枷锁随缘做吧,这两个爆特殊木雕概率比较高。
又一个腊八,母亲离开转眼十六个年头了。记得相声演员贾玲在接受采访时说,她的母亲在她上大学时因车祸意外去逝,虽然她是个喜剧演员,但是母亲离开后,她就没有真正的快乐过,我感同身受。
常常觉得,母亲就像安全的避风港,而父亲则像是指路的灯塔。如果一个人在没成人(以心智衡量)时失去了母亲,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找不到港湾的游船。若失去与父亲的链接,就可能导致对人生的迷茫。
可这个世界就是世事无常,很多人还没等拿到接力棒,就被迫离开安全港,被推入了茫茫大海。
有的人在迷茫中风雨飘摇,一生都在不安中活着;有的人化悲痛为力量,乘风破浪后发现新大陆;还有一部分人不愿再受港湾和灯塔的束缚,将自己变成了一艘航母,自在地体验着星辰大海…大海还是大海,因为我们的不同选择,所以它有了不同的意义。
我们无法改变也无需改变外部的环境,体会真正的快乐,要改变的是自己那颗奇妙的心,你变了,世界就神奇的变了。
王小波曾经说过:
“如果我会发光,就不必害怕黑暗。如果我自己是那么美好,那么一切恐惧就可以烟消云散。”
自身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不要想着去依靠谁,做自己的靠山才永远不会倒。
读大学的时候,特别羡慕那些有男朋友的女生。饿了,有人给她送餐;渴了,有人给她买水;累了,有人给她肩膀依靠;哭了,有人心疼呵护。
刚工作那一两年,听到某个女生嫁给一个有车有房,衣食无忧,家底丰厚的男生时,也非常向往和憧憬,心里也暗暗地下决心,自己也要找到这样经济条件好的男生。
工作了几年之后,自己的经济水平逐渐提高,眼界也变得开阔,思维认知水平在升级时,自己就没有再轻易羡慕过任何人,尤其是那些要依靠别人才能提高身份地位的人。
因为经过几年的社会磨炼,见识了一些人情世故后,就会发现任何依靠别人的人,都不会长久好运下去,只有那些通过自己的努力得来的尊重和荣誉,才会更有底气和持续性。
往后余生,没想着依靠着谁,自己想要的,就去争取,就去奋斗,要做自己的灯塔,永远照亮自己漫长的人生。
1波特兰灯塔游玩攻略图
第一个是北昆斯费里灯塔。北昆斯费里灯塔是世界上最小的建筑。这是苏格兰的一座灯塔。它建于1817年。灯塔只有11英尺高,只能容纳两个人。虽然面积小,但功能多样。这座灯塔过去是船只航行时的指路明灯。
第二座建筑是波特兰钢铁大厦。钢铁大厦位于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中心的三角路口。这座建筑建于1916年,占地不到一英亩。即使在今天,它也是一座商业建筑。它受到国家历史遗迹注册处的保护,所以每隔几年就要进行维修和粉刷。它看起来像新的。
最后一栋楼是都灵小学。都灵小学,位于意大利都灵,是意大利最小的学校。教学楼里只有一个学生,却有15个工作人员。这个学生可以说是资源配置很好。
2波特兰灯塔游玩攻略图文
灯塔是一种高层建筑结构或包含用于在海中引导船只的烽火台。灯塔有类似的意思:火山之巅;在古代,水手引导水手发现他们是被火建在山顶上的。由于现代一代的各种设备和产品质量,灯塔建在山顶上,并发射。以下是世界上8座美丽的灯塔。
1-美国俄勒冈州Coquille河灯塔
2-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号科维黑德港灯塔
3-北威尔士海岸照明灯塔
4-缅因州,伊丽莎白角,波特兰头灯
5-基北码头灯塔是密歇根湖典型的红塔。
古巴哈瓦那港的灯塔
7-俄勒冈中部海岸的亚奎纳灯塔
8-乙醇点灯塔——位于西雅图南入口的埃利奥特湾。
3波特兰景点
278公里左右。
开车去一般只要3个小时。波特兰是美国最大的玫瑰城市。它是美国西北部紧邻西雅图的一个城市。由于海洋性气候,波特兰美国的气候非常适合种植玫瑰,这也是波特兰被称为玫瑰之城。
正因为西雅图和波特兰之间的距离只需要几个小时,所以世界各地来西雅图旅游的游客都会把波特兰列入旅行计划。这就是为什么波特兰美国的旅游业一直走在美国的前列。
波特兰和西雅图(别墅)可以说是美国西北部最重要的两个城市。他们的经济发展迅速,在旅游业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所以有很多游客去西雅图和波特兰旅游。而且西雅图和波特兰的距离也不是特别远。许多来到西雅图的人会游览波特兰,欣赏波特兰独特的玫瑰风景。
西雅图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城市,海拔很低。正是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西雅图的古老冰川和活火山相得益彰。西雅图有美丽的绿色山丘和湖泊,这里的气候异常湿润宜人,几乎四季如春。这样的风景在美国或者其他地方是很难看到的,在西雅图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方。
4波特兰旅游景点介绍
在宽阔的哥伦比亚河口,我们尽情观赏太平洋。(刘易斯和克拉布克的日记这也是美国政府第一次完成一次远航到太平洋的探险。)
俄勒冈州的美不仅仅在波特兰市中心。这次美国西北之行,让我印象深刻、叹为观止的景点是哥伦比亚峡谷沿岸的瀑布风光。哥伦比亚的另一个别名是大河、西河或俄勒冈河。也是北美西北太平洋最长的河流,全长2000多公里,在美国河流中排名第四。哥伦比亚河沿岸的主要公路是84号公路,但与这条公路平行的小公路30号公路是著名的观瀑公路。这次我们和包书一起去旅行,花了将近一天的时间看了六个瀑布和两个景点(一个给你看哥伦比亚峡谷,一个给你看胡德山的胡德山),让我们对哥伦比亚峡谷记忆犹新。下面为您介绍从东到西的八个景点。文章最后,我还会分享我没有的其他珍珠因为我的树宝,我没有机会看。
5金丝波特灯塔
罗伯特帕丁森,1986年5月13日出生于英国伦敦,英国演员。
2004年,罗伯特帕丁森在电视**《尼伯龙根的指环》中饰演配角。2005年,他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中饰演塞德里克迪戈里。2008年起在**《暮光之城》中饰演吸血鬼爱德华卡伦。2010年,罗伯特帕丁森出演了他的第一部制片人**《记住我》。2011年,他与瑞茜威瑟斯彭的合作作品《大象的眼泪》上映。2012年,他与乌玛瑟曼合作的《漂亮朋友》和大卫柯南伯格执导的《大都会》相继上映。
2015年主演**《沙漠女王》。2016年主演**《迷失Z城》。主演**《好时光》。2000年,他是第75届金球奖的嘉宾。2005年,她主演了**《灯塔》。2005年,她主演了**《信条》。2008年9月4日,罗伯特帕丁森被诊断为新冠肺炎阳性。
6波特兰灯塔的外观
结构工程是人类文明的脊梁。人类最早的构造大概是在自然条件下筑巢打洞,后来发展到给自己造房子。早在3000年前的中国,《周礼》这本书就已经记载了各种建筑的形制。在汉朝,王延寿s《考工记》说,所以我们检查了它的建筑和结构。出现了特殊的结构术语。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建造的各种结构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房屋结构之后是道路桥梁、车船、水利、机器、飞机、火箭、武器、化工设备、电力输送等各种结构。
位于雅典卫城的雅典女神神庙建于438年。c,这是古希腊建筑的典型例子。
随着结构类型的多样化和复杂化,结构的概念也在扩大。目前所谓的结构是指其系统中所有能承受一定载荷的固体构件和人工制品。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一切固体构件及其承受一定荷载的系统自然物,如植物的根、茎、叶,动物的骨骼、血管、地壳、岩体等,也可视为结构。
结构的发展与结构材料和结构力学密切相关。前者可视为结构工程的硬件,后者可视为结构工程开发的软件。
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在钢铁和混凝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之前,石头、木头和砖作为建筑材料的时间最长。具体来说,西方使用石头作为建筑材料,而中国和其他东方国家使用砖和木材作为建筑材料。木结构既不耐火也不耐腐蚀,所以中国的古建筑历史很长。
县迎佛宫寺释迦牟尼塔(公元1056年)
1774年,英国工程师J斯米顿在建造海上灯塔时用了石灰。用粘土砂混合物做地基,效果很好。1824年,英国石匠建造者JAspdim(1779-1885)获得了一项燃烧水泥的专利,这种水泥被称为波特兰水泥,因为它与波特兰当地的石头非常相似。1840年法国和1855年德国建立了水泥厂。1970年,全世界每人每年使用156公斤水泥。
19世纪中叶以后,炼钢技术普及,所以钢被广泛应用于结构中。1859年,英国建造了世界这是第一艘钢船。1846年,英国在北威尔士修建了布列塔尼铁路桥(1846,铁管)。1873年,英国建造了横跨泰晤士河的阿尔伯特吊桥,最大跨度为384英尺。
布列塔尼亚桥(1846年,铁管)
继水泥、钢铁等现代材料之后。对人类来说,结构的形式和速度是复杂的。
结构力学一直是结构设计的理论基础。它以经典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弹性体振动与波动理论、弹性体平衡稳定性理论为基础。
19世纪及以前的结构力学研究
在结构力学研究史上,最早的研究是静力学,因为在砖石和木材为主要结构材料的年代,遇到的主要问题是结构平衡。后来发展成对力量的研究。
人类最早研究的结构元素是梁。列奥纳多达芬奇在他的手稿中研究和讨论了柱子所能承受的负荷。伽利略在他的公元《鲁灵光殿赋》年(1638年)提到并考察了固定端悬臂梁的承载能力。埃德姆马略特成就了伽利略结果的系数是不正确的,因为它们的横截面平衡条件是不正确的。雅各布伯努利(1654-1705)研究了现在被称为伯努利s光束理论。
结构力学的第二个重要元素。古斯塔夫罗伯特基尔霍夫1824-1887)于1850年发表了一篇关于平板问题的重要论文,纠正了以前关于平板问题边界条件的错误。基尔霍夫利用虚位移原理推导了板的边界条件,指出求解板问题只需两个边界条件即可。他正确地解决了圆板的振动问题。在建立板问题的方程时,他假设:
变形时垂直于中平面的直线保持直线,变形后也垂直于中平面;
曲面中的元素在变形时不会拉伸。
这种简化板问题的假设沿用至今,被称为直正态假设,也称为基尔霍夫假设。1888年,英国人奥古斯都爱德华霍夫洛夫(1863-1940)用基尔霍夫s假设,导出弹性薄壳的平衡方程。到目前为止,这个假说被称为基尔霍夫-洛夫假说。
实际的工程结构往往不是单一的构件,而是一个复杂的构件系统。早期的精密固体力学是在单个构件上研究的,比如梁的弯曲,柱的扭转。后来,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需要对复杂结构系统进行越来越多的研究。当早期静力学发展成熟后,就有了对多分量静平衡的研究。现在借助于变形力学,变形固体的多组分内力和变形分析自然被提上日程。
结构力学的内容非常广泛,如悬索桥、拱、桁架、梁、弹性基础、挡土墙等。他的应用涉及铁路、公路、造船、机械、水利等多个工程部门。因此,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其内容逐渐丰富。
1连续梁理论
纳维尔是最早真正研究连续梁的学者。在他1825年的论文中,他首先给出了处理这个问题的三弯矩方程。但是它它不是现在的形式。目前形式的真实三弯矩方程是由克拉珀龙(1799-1864)于1849年在巴黎附近重建一座桥时提出的,直到1857年才作为论文发表。1855年伯陶的论文首先提到了三弯矩方程。
2麦克斯韦sear及其对桁架的研究
1864年,麦克斯韦总结了他关于桁架研究的一般结论。他已经能区分超静定桁架和超静定桁架。对于静定桁架,马克斯韦尔在前人的基础上简化了用图形计算桁架内力的方法。对于超静定桁架,Maxwell从能量法导出了求解超静定结构的一般方法。大约10年后,他的方法被OMohr(1835-1918)整理出来,并给出了标准形式。这是目前通用的力法,也叫Maxw
3卡斯蒂利亚诺定理
A卡斯蒂利亚诺(1847-1884)是意大利工程师。1873年,他的工程师论文于1875年正式发表。本文包含了结构力学的经典内容,如卡氏定理和单位载荷法。
他的定理是,如果变形能写成广义力的函数
Pi(I=1,2,n)是广义外力,则有
20世纪结构力学的进展
求解超静定结构的力法建立于19世纪末。用变形法求解超静定刚架结构是20世纪初由AxelBendixen于1914年首先提出的。当这种方法被用来解决许多未知问题时,HardyCross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一种叫做松弛法的逐次逼近法。这种方法很快在美国推广开来。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本世纪以来,从建筑、造船、航空、桥梁、车辆、起重机械、大坝、隧道和地下结构等方面提出了越来越复杂的结构问题。他们的实力需要分析。
为了分析这些复杂的结构,人们不得不引入一系列的假设来简化结构。这种简化在目前看来过于粗糙,但却是处理简单结构和迎来计算机时代之间的一种过渡手段。
例如,拱坝是一种复杂的结构,要对其进行精确分析,就需要求解变厚度壳体的方程,这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计算工作。1929年,美国采用了一种叫做拱梁。该方法将大坝分为水平方向的若干拱和垂直方向的若干梁,然后用荷载分配法逐步逼近求解。计算机问世后,拱梁法已被淘汰,但它确实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结构的复杂性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构件很简单,比如梁、杆,但是用它们组成了越来越复杂的系统,有上百个未知数。另一方面,发展了复杂的构件、板、壳及其组合系统。壳理论在乐福时期已经建立,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又有一个大发展阶段。这时,一批新的问题被提出并得到解决,如稳定性问题、非线性板壳问题、板壳的一般理论问题等。
杰出的俄罗斯工程师帕帕科维奇(,1887-1946)于1947年出版的两卷本《关于两种新学科的对话》是20世纪初复杂结构研究成果的总结。
计算力学的发展
人类对计算工具的研究历史悠久,从数芯片、算盘、手摇电脑、电动电脑到现在已经有几千年了。1945年在美国诞生的电子计算机,不仅仅是计算工具的革命,更是影响整个科学技术的伟大革命。
电子计算机ENIAC最早的设计方案是由JWMauchly(1907-1980)提出的。研究小组的总工程师是埃克特(JPEckert,1919-)。1945年底,ENIAC宣布完工。
计算机一经问世,就受到人们的热情关注和不断改进。它经历了四代:1945年到1958年,第一代是电子管,1959年到1963年,第二代是晶体管,1964年到70年代初,第三代是集成电路,70年代以后,第四代是大规模集成电路。特别是70年代中期以来,微处理器大大提高了计算机的性能,计算机因价格低廉而普及。据统计,自1945年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以来,计算机的性能每18个月翻一番,价格每18个月降一半。
人类有史以来发明的各种工具都是为了拉长人体器官,比如望远镜,显微镜,拉长人的眼睛。计算机是人脑的延伸。所以人们称电脑为计算机。计算机从原理、设计、制造到应用,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庞大的学科群体,这就是计算机科学。
20世纪初,英国著名力学家贾在其名著《船舶结构力学》开篇就总结了力学发展的规律,说:定理越来越少,计算越来越复杂。意味着一些狭义的定理被一些广义的定理所包含,计算公式越来越复杂。所以力学研究的巨大困难在于计算速度慢。刀具计算过慢成为机械研发的瓶颈。
美国人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初衷是为了解决计算弹道这种典型的复杂力学问题。计算机的出现给力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结构分析、轨迹计算、空气动力计算、数值天气预报、渗流和地下水运动规律、天体力学中的轨道计算等越来越复杂的问题。可以交给计算机进行计算。
计算机出现后,力学的研究方法从理论和实验增加到理论、实验和计算。计算机的强大力量淘汰了一些过时的不适合计算机的方法,发展了新的适应计算机特点的计算方法,在计算机的帮助下发现了许多新的现象,如奇异吸引子、混沌等。
计算力学这个术语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末。它是研究借助计算机解决力学问题、探索力学规律和处理力学数据的一门新学科。计算力学是力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交叉学科。
在计算机发明后的早期,用计算机解决机械问题或其他问题,只是利用了计算机的速度。下一个问题是程序的工作量会我不适应计算机的高速度。一台计算机需要数百名工作人员编写程序来输入数据。所以写程序成了合理使用电脑的瓶颈。人们想出了许多办法来解决这个困难。符号汇编语言、FORTRAN语言、ALGOL语言等。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相继出现,随之迅速发展起来的软件产业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产生的。
有限元法的产生和发展是用计算机解决力学问题和节省程序人力的最成功的方法。它的出现也标志着计算力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力学分支的形成。
虽然有限元法的思想可以追溯到更早,比如有人说有限元的思想是40年代美国人RCourant提出的,有人说有限元是40年代加拿大人JLSynge提出的,甚至有人说有限元包含在欧拉折线法,也有人说刘辉s圆切割法是东汉时期的有限元法。当然,这些说法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因为有限元法的思想确实和上述人士的工作有部分联系。但是,要知道有限元法是和计算机密切相关的。
事实上,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全世界都有一群人在考虑用计算机解决结构力学和连续统问题。比如1956年在英国和德国工作的希腊人argyris,1956年美国的MJTurner,RWClough和Martin,苏联的vlaSOV()所以很难说有限元的思想是一个人的发明,它是一种世界性思潮的产物。
然而有限元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ELWilson(1930-)在50年代末的博士论文《数学弹性理论》,该论文于1963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求解平面弹性问题的通用程序。这个程序的目的是用它来解决任何平面弹性问题,而不需要编程。只要按照指令输入必要的描述问题的几何、材料和载荷数据,机器就能按要求计算并输出计算结果。
有限元法的程序一经投产,立即显示出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弹性力学领域,只有复变函数法和平面光弹性法被用来处理平面问题。与有限元法相比,这两种方法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威尔逊后来对有限元程序系统做了很多有意义的研究。他为有限元的各种元素编制了程序SAP(结构分析程序)。在他的指导下,他的研究生编写了非线性结构分析程序NONSAP。1981年,他第一个为微处理器编写了程序SAP81。
SAP程序由屈胜年、邓成光、吴良智移植修改,SAP81程序由袁扩充改造,形成SAP84的独立版本。这两个项目在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s工程建设。非SAP经过美国Bathe的改进,形成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非线性分析程序ADINA。
随后,结构分析的有限元软件迅速发展起来。软件和软件系统,包括二维单元、三维单元、梁单元、杆单元、板单元、壳单元和流体单元,能够解决各种复杂的弹性、塑性、流变、流体、温度场和电磁场的耦合问题,不断出现。在10多年的时间里,有限元软件的生产和销售已经形成了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新的社会产业,利用有限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在工程技术部门得到了迅速的普及。
《二维结构的有限元分析》在1960年匹兹堡举行的美国公民社会电子计算会议上是第一篇提到有限元的论文。之后涌现出大量的有限元论文、文集和专著,并不断召开专题学术会议。新的单元和求解器不断被提出,包括等参单元、高维单元、非协调单元、拟协调单元、杂交单元、样条单元、边界单元、罚单元等。有带宽和变带宽消元法、超矩阵法、波前法、子结构法、子空间迭代法等解决方案,也有网格自动生成等前后处理研究。这些工作大大加强了有限元法的解题能力,使有限元法解题成为可能。1988年出版的《平面应力分析中的有限元法》是有限元法发展的总结。
应注意的几个研究方向
随着计算力学的迅速发展,并受到他的成功的鼓舞,一些学者对计算力学的成就作了过分乐观的估计。比如20年前,美国有人说再过10年,风洞将被计算机取代。20年后,计算机无法取代任何风洞。一般来说,大部分可以用线性理论近似的问题都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但是对于那些本质上是非线性的力学问题,目前计算机几乎无能为力。
钱学森老师说力学是用计算机计算来回答一切宏观问题的世纪科技难题,计算方法很重要;另一个辅助手段是巧妙的实验。如果说,目前90%的线性问题可以用计算机解决,10%可以用实验解决,那么在非线性领域情况正好相反。因此,计算力学这门学科自产生以来,在两个方面做出了努力。一方面,对于线性问题,主要是扩大解题规模;另一方面,对于非线性问题,正在努力寻找计算方法。
近年来,求解非线性问题已成为计算力学发展的主要方向。看来钱学森s的观点对于宏观问题中的线性问题已经是现实,但是对于宏观问题中的非线性问题,这只能算是计算力学这门学科的方向,我们必须做好走很长一段路的准备。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非线性项逐渐被纳入结构分析的有限元程序中。比如讨论结构材料的塑性性质叫物理非线性问题,讨论结构大变形引起的修正叫几何非线性问题。初始计算方案均采用荷载增量法
大约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人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当负载达到最大时,计算机总是溢出并停止。这个问题困扰了人们很多年,直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得到解决。1971年,美国学者GAWempner和荷兰学者ERiks分别从理论上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80年代初,人们程序化地实现了这种方法。这种方法后来被称为弧长法。
计算机登上历史舞台后,首先与力学中的结构分析相结合,形成了计算力学。这时候就提出了结构优化和结构控制的问题。也就是说,在给定的荷载和功能要求下,可以借助计算机找到最优的结构形式和结构参数,或者在一定的外力条件下找到最优的控制力,使结构的内力或位移满足要求。近年来,出现了一种在电信号的激励下能快速产生应变响应的材料,称为电流变材料或智能材料。当这种材料应用于结构时,给它一定的电信号,结构就能迅速做出所需的响应。这种结构也被称为智能结构。智能结构的研究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结构优化设计是计算力学中一个重要的非线性研究领域。它的主要目的是在一系列条件下(这些条件也叫约束)寻找结构的最优参数。通常这类问题是非线性的,计算量很大,只能借助计算机求解。在钱灵犀教授(1916-)的大力倡导、组织和推动下,大连理工大学的程耿东、钟万燮等人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结构优化研究在国内有了很好的发展。
解决非线性问题之后是分歧问题。在有限元通用程序中,结构稳定性问题通常归结为一个特征值问题,这个问题是基于线性理论的。用非线性程序求解时,往往会因为分叉而无法前进。这是因为分叉点处结构整体刚度矩阵的退化会再也解决不了了。
为了克服这一困难,人们发展了一系列高维系统平衡解的静态分支和hopf分支方法,但它们不能不能说在实践中已经完全解决了。有关概要,请参阅吴和苏贤合著的《有限元法手册》(科学出版社,1994年)。到目前为止,计算高维系统的同宿轨道和异宿轨道以及高维系统向混沌的转化仍然是一个难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