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广州的道道居在哪里?

二战时广州的道道居在哪里?,第1张

您说的应该是"陶陶居"

---------------------

陶陶居现址在第十甫,是广州饮食业中的老字号之一,主营茶点、月饼、菜肴。其创办时间一说是清光绪六年(1880年),一说是光绪十九年(1893年)。陶陶居被誉为“月饼泰斗”,其“陶陶居上月”更获“金鼎奖”及“中国名牌月饼”称号。1993年被国内贸易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 1998年经国内贸易局批准为“国家特级酒家”。 

其名

  陶陶居开业于清代光绪年间,原址在广州西关第十甫。当时那个地方河汊纵横,丛树成荫,稻畦飘香,是个田园风景区。一个叫黄澄波的人,见此地没有茶楼酒肆,便盖了一间近百平方米的老式大屋,开了个茶室。据说黄的妻子名葡萄,便以此为字号,叫“葡萄居”。经营姑苏式清茶细点,生意很好。后来黄老板去世,曾一度停业。1927年,茶楼大王谭杰接手“葡萄居”,招股集资,筹资6万银元,大兴土木,在此重新建店。后因规模过大超支,又向关恒昌银号求助,总股金遂达81600元。新股东嫌“葡萄居”这名不雅又从一间茶室买来了“陶陶居”的匾额,寓意来此品茗乐也陶陶。陶陶居是广州最有名气的茶楼之一,主要经营名茶、茶点、茶食及酒菜餐饮。

  据传,“陶陶居”这三个字是康有为写的,用的是“石门铭”碑法。康有为当初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时。常去一间茶室喝茶,便为那个茶室题写了“陶陶居”这一牌匾。戊戌维新失败后,“康党”被追查,陶陶居主人怕受牵连,将招牌上康有为的名款除去,“陶陶居”遂成为一块没名款的招牌。可是,还有人说“陶陶居”三个字不一定是康有为的手笔。可能是别人伪托的,当时学康体的人并不少。[1]

[编辑本段]品茶

  好茶还需好水沏泡。陶陶居初创时,雇用十多名小和尚专门去白云山九龙泉挑水烹茶。小和尚每天凌晨开始工作,行走路线、在何处歇息,都比较固定,其水桶加盖,盖上加锁骑缝处贴着“九龙泉”水砂纸条,担子插小旗,招摇过市,吸引路人注意。

  陶陶居备有大缸储水,大厅的茶位每位五仙,小厅每位15毫。在小厅门口旁放着一个已点燃的红泥小火炉,旁边用竹篱搁着烧起来无杂色无味的半截榄核作炭,瓦茶煲内沸腾着九龙泉水,专人侍候在侧,相当讲究。

  在南方,茶坊附生于所有的酒楼餐馆、美食广场,在这些地方喝茶,有机会品尝到式样缤纷、口味众多的面点小吃。要是你兴致高昂,还可以叫上一碟炒菜,呷上一口米酒,还有琵琶鸡、炭烧乳鸽、雷州白切狗肉——你就慢慢地品尝这南粤福地的美味佳肴吧![1]

[编辑本段]月饼

  陶陶居月饼中秋节吃月饼是传统习俗,但关于它的来历却众说不一。一说起源于唐朝,传说唐高祖李渊有一年欢度中秋佳节,与属下共尝吐蕃商人献的圆饼。高祖兴致很高,望着天上明月吟道:“应将圆饼邀蟾蜍。”从此,赏月吃饼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内容。随后,唐代长安城设了月饼铺子,只是那时月饼不叫月饼,而是叫“小饼”或“甜饼”,多用于供奉月神。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月饼是明初大臣刘伯温所创,也有说是元末江浙农民起义首领张士诚发明的。当时为了将反元的日期串通起来,他们就利用中秋节互赠麦饼之机,把写有起义日期的纸条藏于饼中,约定八月造反。从此每年此日,家家户户就留下吃月饼的习俗。

  陶陶居酒家制作广式月饼技术力量雄厚,已有百年经验,尤以生产月饼著称,最著名的是“陶陶居上月”。其被誉为"月饼泰斗",是与其制作的广式月饼包装精美、品质优良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分不开的。"陶陶居"获"金鼎奖"及"中国名牌月饼"称号。

  “陶陶居上月”创制于清末民初,饼馅由火腿、烧鸭、上肉、钩虾、花生仁、冬菇、莲子等20多种配料和蛋黄拌成,咸甜适中,皮薄松软,是民间最喜爱的月饼之一。它的传统用料主要有烧鸭、蛋黄、虾米、芝麻、榄仁、冬菇、柠檬叶等18种,而每种原料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比如蛋黄,产这种蛋的鸭放养在水排上,吃的多是鱼虾,营养丰富,其蛋黄黄里透红,制出的月饼特别精美。

  在配制馅料和烘制月饼时,也十分讲究原料数量的搭配和火候。据说,当时陶陶居聘请名厨制的这种月饼尚无人赏识,茶楼主人便用一玻璃盒装一霸饼,上书“陶陶居上月,售卖一百大洋”,挂在店堂门梁。这件事吸引了不少路人围观,却无人敢买。日近晌午,有个人称“陈秀才”的先生踱步门前,拿出一张百元银票,取下这块精装月饼。掌柜问其故,老秀才慢条斯理地说: “陶陶居乃大号,又有康圣人题匾,这个月饼里一定有文章。”于是当众打开包装盒,切开月饼,众人顿时大哗,原来月饼内藏有金银手镯各一对、珍珠八粒、翠玉两块,可谓金银珠宝满堂彩了。消息传开,不少人慕名前来,“陶陶居上月”立马成了抢手货,从此销路大开。

  获得国家商业部优质产品金鼎奖的品种有“陶陶居上月”、“龙凤礼饼”、“裱花蛋糕”,其中“五仁咸肉月”及“五仁白绫酥”曾获1989年商业部优质食品评比金鼎奖。该店还与旅游机构挂钩,经常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现著名的厨师点心师有:号称“月饼泰斗”的陈大惠,绰号“百花强”的崔强,以及廖柏、廖国喜等。[1]

[编辑本段]其他食品

  麻皮乳猪:多次获国家表扬的乳猪,脆而不硬,咬落很松化。

  奶皇包:有甜香的椰子味,当把包皮掰开时,鲜**的奶皇满溢的漏出来。奶和蛋黄的比例适中。

  另外陶陶居的其他名菜名点也很多,著名的如猪脑鱼羹、五彩鲜虾仁、姜葱炒肉蟹、西湖菊花鱼、手撕盐焗鸡、片皮挂炉鸭、云腿爽肚、雪里藏珍、红烧鸡鲍翅、薄皮鲜虾饺等。[1]

[编辑本段]文化

  历史上陶陶居酒家曾以其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和优质的菜点倾倒无数文人墨客。鲁迅、巴金、陈残云、刘海粟等名人曾到该店饮过茶。百多年来,历经几代人刻苦经营的陶陶居,现已是一家可同时接待1300多人进餐的广州最著名的大型酒家之一。酒家楼高4层,外观为红墙绿瓦、雕梁画栋的民族建筑形式,厅房宽敞明亮,陈设雅致,古色古香。

  酒楼门面更加富丽堂皇,马路门前柱上仍刻着当代书法家秦咢生手书民国时征取的典雅长联,还有栩栩如生的浮雕显出这广州饮食“老字号”的大家气派。20世纪90年代三楼的霜华小苑还继续举办“书画展”,体现出陶陶居所固有的传统文化品味。[1]

[编辑本段]建筑

  陶陶居充满著岭南建筑风格。在该店于1933年重新营业时改建一番,当中大楼为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上盖置有六角亭,所选的彩画灰饰等极富岭南风格。内设卡座正厢、大观园、濂溪清舍、八卦图形等卡位,别具匠心。为了添上文人的清雅,室内墙壁更挂上名人字画、诗词对联,尤其是七彩玻屏风上刻有诗画,供茶客欣赏。

  当幸福楼集团收购陶陶居后,曾经大事粉饰一番,幸好古旧的家具保留得好,不失其旧式茶楼的风韵。[1]

[编辑本段]历程

  陶陶居现址在第十甫,是广州饮食业中的老字号之一。其创办时间一说是清光绪六年(1880年),一说是公元1893年(光绪十九年)。但后来因经营不善,后继无人,曾经在1927年(民国16年)因巨债而倒闭。直至1933年(民国22年)重开。 

  中国***接管广州后,陶陶居从公私合营企业过渡到国营企业。从容不迫1958年到1964年,多次评为广东省、市红旗单位。“文化大革命”初期,陶陶居一度易名为“东风楼”,至1973年才复原名。1983年,与港商合作经营。1987年重新转为国营企业,不断拓展经营。1988年,在四楼增设广东音乐荼座,融娱乐于饮食之中。1989年初,在一楼增开超级饼屋,设有可供路人透视的生日蛋糕裱花间,增加顾客自选贺词与图案的服务。经历三十多年,到1990年代,国家市场经济改革,陶陶居亦是从众多国企中变革求生的一员,约于2000年被港资幸福楼集团收购,从老国企转为股份制筹集资金,并引进香港模式的管理。陶陶居亦被中国有关当局颁发“中华老字号”、“国家特级酒家”等称号。2005年6月被公布为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几经装修后的陶陶居,门面更加富丽堂皇,马路边的柱上刻着当代书法家秦咢生手书民国时征联的典雅长联,还有栩栩如生的浮雕显出这老字号的大家气派。[

陶陶居开业于清代光绪年间,原址在广州西关第十甫。当时那个地方河汊纵横,丛树成荫,稻畦飘香,是个田园风景区。一个叫黄澄波的人,见此地没有茶楼酒肆,便盖了一间近百平方米的老式大屋,开了个茶室。据说黄的妻子名葡萄,便以此为字号,叫“葡萄居”。经营姑苏式清茶细点,生意很好。后来黄老板去世,曾一度停业。1927年,茶楼大王谭杰接手“葡萄居”,招股集资,筹资6万银元,大兴土木,在此重新建店。后因规模过大超支,又向关恒昌银号求助,总股金遂达81600元。新股东嫌“葡萄居”这名不雅又从一间茶室买来了“陶陶居”的匾额,寓意来此品茗乐也陶陶。陶陶居是广州最有名气的茶楼之一,主要经营名茶、茶点、茶食及酒菜餐饮。

据传,“陶陶居”这三个字是康有为写的,用的是“石门铭”碑法。康有为当初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时。常去一间茶室喝茶,便为那个茶室题写了“陶陶居”这一牌匾。戊戌维新失败后,“康党”被追查,陶陶居主人怕受牵连,将招牌上康有为的名款除去,“陶陶居”遂成为一块没名款的招牌。可是,还有人说“陶陶居”三个字不一定是康有为的手笔。可能是别人伪托的,当时学康体的人并不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31997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2
下一篇2024-02-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