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花月季品种是怎么介绍的?

切花月季品种是怎么介绍的?,第1张

(1)荷兰、日本、美国切花月季主力品种把该三国当前的切花月季的主力品种列于表1,以供参考。

表1切花月季主要生产国的主栽品种

表1切花月季主要生产国的主栽品种(续)-1

(2)适合我国生产的切花月季品种根据近年来各地的栽培经验,选出部分适合广州及珠江三角洲的主栽品种列于表2;另有部分适合上海、南京等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品种列于表3,以供参考。

从事月季生产,必须注意到由于各地区风俗习惯不同,人们对花形、花色的喜好程度和消费习惯存在差异,这种差异还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荷兰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以大花型品种为主,占50%;80年代,小花型品种占大壁江山,达70%,大花型品种下降为26%。在美国,红色、白色和粉色月季受欢迎,其中红色大花品种始终占80%。在英国和法国南部,桃红色很受欢迎。德国人则喜欢红色、**、橙色、铜色、绿色以及香槟色等颜色的月季。在意大利米兰,人们喜欢大花、长支的红色和紫红色的月季。在俄罗斯**的月季没人买。中国人民也是偏爱红色的民族,认为红色象征热烈、爱情和喜庆,因而红色品种的销量一直占50%以上,近年来,粉色品种所占的比例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表2适合珠江三角洲等温暖地区的切花月季品种

表2适合珠江三角洲等温暖地区的切花月季品种(续)-1

表3适合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切花月季品种

切花月季是世界四大切花之一,世界各地培育的品种多达8000种以上,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切花月季的繁殖管理技巧吧!

切花月季是蔷薇科蔷薇属灌木。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叶面平整,有光泽。花单生茎顶,花重瓣,花形、花色丰富。喜温暖湿润、光线充足的环境,生长适温为15-25℃,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湿润土壤。

以扡插、嫁接与组织培养法繁殖。嫁接以蔷薇属的野生种为砧木。栽培前要进行土壤改良与深,加入草炭土、稻糠等使土壤疏松、通透性好,另外加入麻酱渣、骨粉、厩肥等作基肥。养护过程及时剪除多余的花芽和侧枝。

温室栽培切花月季的温度控制很重要,一般为白天20-28℃,因此夏季注意通风、遮光,这样既降低了温度,又减少了光照,植株在通透的环境中也不容易感病。

生长期保证土壤略湿润,休眠期减少至1周1次。为了保证花的数量与品质,

生长期要及时追肥,可以追施液态的氮磷钾。冬季除保持温度外,还需要适当补光。

温度管理

月季切花生产最适宜的生长发育温度白天24-26℃,夜间14-16℃。冬季当夜间低于8℃时,许多品种生长缓慢,枝条变短,畸形花增多。夜间温度长期低于5℃时,大多数月季品种不能发出新枝,或者发出的新枝较短,盲枝增多。因此,冬季低温严重影响切花的枝条长度、发芽及花芽分化,从而影响产量和品质;夏季当夜间温度高于18℃、白天温度高于28℃时,大多数月季品种生育缩短,切花的花瓣数减少,花朵变小,瓶插寿命变短,对切花的品质有较大的影响;理想的昼夜温差是10-12℃,温差过大导致花瓣黑边。在滇中地区生产实际中,夏季将大棚内的白天温度控制在26-28℃,冬季将大棚内的夜间温度控制在14-16℃,

就可保障出口月季切花的高产、优质周年生产。

土壤水分管理

月季是喜水又怕涝的作物,土壤水分不足时会影响月季的切花产量和品质;相反,土壤水分过多又会造成根系通气不足而影响根系发育。因此,必须进行科学的水分管理。选择无污染的河水、泉水或井水作为月季切花灌溉用水,宜采用滴灌系统。月季切花的浇水时间、浇水次数和浇水量受季节、天气、土壤和植株生长状况的影响,生产者主要根据生产经验或仪器不断观察、检测土壤水分含量、植株生长情况等确定。仪器可使用快速测定土壤水分的土壤张力计,用张力计监测土壤水分,并作浇水参考依据。

施肥管理

月季切花在营养生长期对大量元素氮、磷、钾的需求为N:P:K比例3:1:2,

开花期为3:1:3,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可以每月定期施用。施肥量应根据土壤肥力、植株生长状况及其产量等因素考虑;施肥方法应根据设施条件进行。在实际生产中,要注意增施有机肥。土壤种植每年需要添加1次腐熟的有机肥料,保证月季切花生长对土壤有机肥的需要。每年添加总量一般为8-10吨/亩,以补充有机质的分解,使土壤有机质达到5%以上,添加时间以每年秋季和冬末为佳。添加有机肥时在畦面的中部(行间)挖开30厘米深、25-30厘米宽的浅沟,然后直接添加有机肥,最后同土壤均匀混合。

切花月季栽培时间一般要长达5年至8年之久,因此在栽培时首先要施足基肥,可施入腐熟的家畜粪及氮、磷、钾肥等。

嫁接或扡插成活后的小苗以株行距45cmx30cm定植于栽培室内。栽植时将根向四方撒开,苗木的嫁接部位埋入土下3cm,比周围土层高2cm左右。栽后在根周围灌透水,加强水肥管理。小苗营养生长期需水量较大,2-3天浇一次,腋芽萌动前要适当控水,腋芽萌动到新梢长出要逐渐增加浇水量,以促进发枝。

花蕾形成后到开花期,是整个生育期的需水高峰,尽量1天浇1次水。8月上旬及9-10月,可适当进行中耕施肥,在株间施以油渣、骨粉、化肥和草木灰等。

小苗营养生长前期,要及时摘除一切花蕾,以利于培养开花母枝,让枝条生长健壮。而一些品种有时会在枝梢上长出2个或3个花蕾,此时要保留中间的主蕾,摘除旁边的副蕾,

以免养分分散,影响开花品质。盛夏气候炎热时形成的花蕾会受高温影响发育不好即开花,无商品价值,因此这时可见蕾就摘,促使枝条发育。

玫瑰修剪一年可进行两次,秋剪和冬剪。秋季生长期,花蕾尚未形成前,可将枝条重剪到60-80cm高度,以更新老枝条,控制开花期,促进枝条发育。进入休眠期后至次年发芽之前,可进行冬剪,控制植株高度,整修树型。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可以继续关注一号家居网。

1、养殖切花的时候,需要选择已经消毒后的干净土壤,土壤要满足疏松且透气等要求。土中的水分要维持湿润,浇水要见干见湿,在春秋季节的时候可以间隔4-5天浇水一次,夏季可以2-3天浇水一次。

2、日常修剪主要针对弱枝、病枝、短枝等不合格的花枝进行修剪,修剪方式依照从地面往上保留三到四根叶枝即可。

3、盛花期修剪主要针对成花枝,起到避免营养分散的作用,从而达到促进花枝成熟的效果,修剪方式可以进行灵活运用,保持株型美观即可。

4、保持相对湿度百分之七十左右即可,盆里的土壤不能出现积水与过湿,每次感到干燥时再浇透水,同时通过叶片喷水来提高湿度。

5、肥料追加十分讲究,氮、磷、钾等三种元素不可少,春秋两季使用营养全面的腐熟饼肥水养护即可,但是需要使用清水兑开,以及需要间隔20天左右进行一次。

6、光照可以促进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也是切花月季生殖器官生长、成熟的主要阶段。如果修剪、肥水到位之后,没有提供充足的阳光照射,那么就会出现枝叶徒长、花蕾不现的情况。

广义来说,月季包括月季、蔷薇和玫瑰,用于切花的主要是现代月季。月季以绚丽的色彩、硕大的花朵、千姿百态的花型,以及香味吸引着众人。近百年来,不少国家的园艺工作者培育出了数以千计的优秀品种。有粉红、红、黄、橙、紫、白、复色七大色系,色相种类数不胜数,品种多达万种,居世界花坛之首,所以有“花中皇后”之美称。

“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此乃古人赞美月季的著名诗句。中国传统月季,具有花型大、瓣数多、色泽丰富的特点,而且一年四季花开不断。18世纪末叶以后,欧洲人将中国月季作为主要亲本进行有性反复杂交,使中国月季和欧洲玫瑰、蔷薇的优点融合到一起,育成婀娜多姿的现代月季。现在,多数国家月季栽培十分普遍,亦能做到月季常年供应。

长期以来,月季被视为幸福、富贵、爱情的象征,因此,月季非常适合用于喜庆、礼仪场合的插花装饰,也是最常用的赠送花束及婚车上的花材。不管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月季都是最受欢迎的大众花卉。 切花月季的栽培,至今不过200多年的历史。1867年法国人育出了一个现代月季的新系统—杂种香水月季,后成为现代月季的主要品种群。由现代月季进行杂交,培育出适于作切花用的品种群,便是当今广为流行的切花月季品种。

当前我国应用的切花品种,但绝大多数由国外引入,主要来自法国、意大利、德国、美国、荷兰等国家。 适应性强,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的微带酸性沙壤土最好。喜欢阳光,但是过多的强光直射又对花蕾发育不利,花瓣容易焦祜,喜欢温暖,一般气温在22--25℃最为花生长的适宜温度,夏季高温对开花不利。

喜日照充足,空气流通,排水良好而避风的环境,盛夏需适当遮荫。多数品种最适温度白昼15~26℃夜间10~15℃。较耐寒,冬季气温低于5℃即进入休眠。如夏季高温持续30℃以上,则多数品种开花减少,品质降低,进入半休状态。一般品种可耐-15℃低温。要求富含有机质、肥沃、疏松之微酸性土壤,但对土壤的适应范围较宽。空气相对湿度宜75%~80%,但稍干、稍湿也可。有连续开花的特性。需要保持空气流通,无污染,若通气不良易发生白粉病,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氯,氟化物等均对月季花有毒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31628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0
下一篇2024-02-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