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的风土人情及历史文化,地理环境?

温州的风土人情及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第1张

温州位于中国东南部,瓯江下游南岸,是浙江省下属的地级市,为沿海港口城市,简称瓯,别称鹿城。拥有面积11784平方千米,辖海域11000平方千米。地理位置:东经119°37′-121°18′、北纬27°03′-28°36′ 温州市是浙江省的地级市 东南丘陵,为沿海港口城市,浙江的三大经济中心之一,位于中国黄金海岸线中段,浙江东南部,东濒东海,南接福建宁德福鼎市,西与丽水市相连,北与台州市毗邻,是我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浙江省地级市,浙南经济、文化中心。温州2009年GDP突破2527亿元,浙江省内排第三,2009年温州GDP比上年增长85%,增幅与上年持平,2009年全年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36072亿元。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21元,增长7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100元,增长71%。 全市总面积11784平方千米,其中市区1082平方千米。总人口7998万人(2008年)。辖3个市辖区、6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共有30个街道、119个镇(包括2个民族镇)、143个乡(包括5个民族乡)。 温州古为瓯地,也称东瓯,简称“瓯”。瓯是一种陶制器皿的名称。约在新石器时代,温州居住着原始瓯人并制作陶器。留学海外的温州学子在看到香港被称作HONGKONG的时候根据温州的瓯语(温州话)发明了YUJEU这个称呼。 温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沿海城市。温州古城建于东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因地在温峤岭南,“虽隆冬而恒燠”,四季温和湿润,故名温州。 温州,是一座充满活力与激情的城市,一座充满魅力与梦幻的城市,一座充满智慧与故事的城市。温州人以“智行天下”、“善行天下”、“商行天下”而遐迩闻名。 温州文化灿烂,史称“东南邹鲁”。温州是中国数学家的摇篮、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中国南戏的故乡、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温州的市花是茶花,市树是榕树,市鸟是海鸥,市歌是《会飞的家乡》。 还有一本描写温州的小说《温州别恋》,作者是六百里。历史文化   温州五马街 温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温州古代称瓯越。还在五六千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先民在这里劳动生息。战国时属越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置闽中郡。汉惠帝三年封越王勾践后裔驺摇为东海王,建都东瓯,俗称东瓯王。汉顺帝永和三年置永宁县,东晋明帝太宁元年设永嘉郡,唐高宗上元二年改置州,因气候温暖,"虽隆冬而恒燠",故名温州。 据《温州府志》载,当年建城时,太守郭璞登上西山,瞭望周围诸山,错立如斗,便对当地百姓说:城饶山外,当聚富盛,然不免兵戈水火城建于山,则寇不入斗,可长保安逸。于是他仿照北斗星体位置,围绕诸山筑城,故称斗城。传说在筑城时,有只白鹿衔花疾奔而来把花吐在城墙上,然后化作一团样云冉冉飞入天际,白鹿跑过的地方,一片鸟语花香。人们为取吉利,将这座城市称为白鹿城或鹿城,也把郭璞登上的这座山称为“郭公山”。 温州历史上以手工业发达著称,是青瓷发源地之一,造纸、造船、丝绸、绣品、漆器、鞋革等在我国历史上均有一定地位。南宋时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有“一片繁荣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之称。温州是南戏故乡,14世纪中叶温州著名剧作家高明的《琵琶记》被译为多国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温州历代人才辈出,在学术、文学艺术和科技方面都取得卓著成就。在南宋时期,学术上形成了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在我国学术史有着很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文学方面,诗坛上出现了"永嘉四灵"诗派;戏曲上首创了"南戏"这种民间戏剧形式。南宋熙祐年间,医学家陈元择以《三因方》为理论基础创立了永嘉医派;两宋及元明清各代也都有不少杰出人才,如黄公望、刘基、孙诒让等等。当代文化教育界更是群星灿璀璨:夏鼐、夏承焘、苏步青、谷超豪、刘旦宅、孟庆江、林曦明、林剑丹、陈忠康、张素、张如元、马亦钊、汪廷汉、戴宏海…… 温州历代鼎甲:温州自唐宣宗大中十三年至清末废科举(公元859-1905年)的1050年间,共有文科状元7人,进士1416人,其中唐代2人,两宋1228人(北宋81人,南宋1147人)元代12人,明代139人,清代35。历代共有武状元19人,武进士近400人,其中两宋310人(北宋1人,南宋309人),明代3人,清代约70-80人。 温州历代状元、榜眼、探花 1、文科状元(7人): 徐?、王十朋、木待问、赵建大、周坦、徐俨夫、周旋 2、文科榜眼(9人): 叶适、陈栋、陈求鲁、林公一、陈宜中、邹臻、周仁勇(文武榜眼)、卓敬、王瓒 3、文科探花(3人): 陈桷、黄中、孙希旦 4、武科状元(20人):潘文虎、陈鳌、陈鹗、蔡必胜、黄裦然、林管、薛贽、朱嗣宗、林梦新、朱熠、赵国华、项桂发、章梦飞、侯畐、张宗德、朱应举、蔡起辛、翁[木鄂]、林时中、王名世 5、武科榜眼(4人): 林景衡、戴应发、林景新、周仁勇 6、武科探花(6人): 林武子、陈元普、孔元圭、叶宗泽、薛应龙、陈龙发 古文化遗址 首次于1952年在永嘉上塘正门山发现,后在许多地点又陆续发现。 80年代以来通过全市范围内的文物普查和专题调查,查明境内二区九县(市)均遗有古文化遗址,计达百余处,主要分布在瓯江、飞云江及其支流两岸,大多依山傍水。 温州古文化遗址大致可分前后两个阶段,前阶段,除少数早期石器磨制欠精、器面留有锤击痕迹外,大多数石器磨制精致,已采用打、磨、琢兼施技术;陶器主要有夹炭陶。与河姆渡中晚期文化、良渚文化的一些石器、陶器特征相似,以乐清白石遗址为代表。后阶段,石器表面略粗糙,形制较简单,其锛类石器横剖面大多呈三角形、梯形;陶器有泥质陶、彩绘陶和印纹硬陶等。与福建闽侯昙石山文化的一些石器、陶器特征相似。目前这类遗址的发现约占总数百分之九十以上,以瑞安陶山山前山、马屿牛头颈等遗址为代表。 ①白石遗址:在乐清白石镇白石溪杨柳滩溪床下二三米深处。系冲积形成的遗址。 ②大坪遗址:在瑞安北龙乡大岙村北龙山北麓。北龙乡在飞云江口外一岛屿上。 ③下湖墩遗址:在泰顺百丈镇交溪洋村北下湖墩山上,范围约1500平方米,1988年11月发现。 ④山前山遗址:在瑞安碧山镇街路村,南临飞云江,面积约250×50米,遗物多裸露在地表,以山坪和东南山坡最为丰富。 ⑤牛头颈遗址:在瑞安马屿荆谷乡山头上村牛头颈山中段,北眺飞云江,1961年发现,范围约6000平方米。遗物多分布在山坡地表。 ⑥鹤屿山遗址:在瑞安仙降镇下社村,与山前山遗址隔江相对,1971年发现,面积约10000平方米。 ⑦狮子岗遗址:在泰顺司前镇前村,1986年发现,面积约8000平方米。山顶-壕沟断面和东面山坡遗物较丰富。 ⑧仙堂山遗址: 在苍南桥墩镇仙堂村北海拔40余米山坪上,1985年发现,面积约3500 平方米。 温州旅游景点: http://wwwlvmamacom/place/dest/330300 温州网: http://www66wzcom/

《蝶葬》(林静宜)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cx24

书名:蝶葬

作者:林静宜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0-1

页数:309

内容简介:

慕林是F城繁华市区中的一片无人问津的小树林,考古学家在此发掘出一方清末古墓。大二女生林曦媛亲眼目睹了古墓的出土过程,古墓冢壁上的三五只蝴蝶和木棺中躺着的女干尸令她产生某种不详的预感。与此同时,曦媛无意中发生的一首七言诗暗含着蝶殇的预言和解密方法,但这并没有引起她的注意。从此,一场借蝶杀人的人间灾难一发不可收拾。从此,同一个关于蝶的怪梦开始干扰着曦媛的注意力和判断力,令曦媛寝食难安形容憔悴。从此,掺杂着蝴蝶鳞粉的冰霜每夜在F城放肆地飞舞。ARDS病症流传人间,引发了一系列难以用科学解释的惨案,整个F城时时处在险象环生的异境之中……

一次偶然的机会,曦媛来到长平坊尽头的四水归堂过夜,不经意间遇到了一个名叫曼莎的民国女子。曼莎在亡魂冒着永世不得超生的危险,向曦媛透露了一手策划这场蝶殇的凶手高崎舞的秘密。为何高崎舞会从一个温柔贤淑善良智慧的天才女子变成茶毒人类的恶灵?为何深爱着林京道的曼莎会把自己的亡魂寄居在高崎舞的冥所——那个通往长平坊尽头古宅院的八音盒里?为何在混有毒鳞粉的白雾消散之后,《映蝶阁》剧组的工作人员却又相继死亡?八音合,维系一段浪漫曲折的爱情故事,从而引发另一段哀婉凄美的爱恨情仇。两代人的爱恋,在两界之间纠缠。灾难来临,人性都被赤裸裸地展现出来。恩爱而生的恨,因嫉妒而蓄谋的诡计,一些不为人知的事,令这个荒唐的世间本末倒置。

作者简介:

林静宜,狮子座,B型血。教师。生于福州,长于福州。

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作协巴金文学院新苗工程重点青年作者。已出版长篇小说处女座《逆时钟》。2002年在网络发表《当心情透明的时候》,引起强烈凡响,该文在《萌芽》刊登之后,以深入人心的语言博得高涨的人气。怀旧主义,唯美精神,向往自由,自诩懒人。十一岁起迷恋台湾插画家陈淑芬画上的女子,十六岁起发表文章和画。写作的灵感一半来自陈淑芬的画,一半来自稀奇古怪的梦。

懒人虽懒,却没闲过。懒人学文学,但偶尔会心猿意马恋着绘画。懒人不曾学过画画,却热爱瞎涂乱后与想入非非。懒人曾用过若干笔名,均被中学语文老师否定。懒人高兴透着窗棂看外边的风景。懒人习惯在梦中泪湿枕巾。懒人乐章阴雨天躺在摇椅上看书。懒人喜欢用手指轻拨东南海岸旧旧的风。

《蝶葬》(林静宜)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kweu

作者:林静宜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0-1

页数:309

内容简介:

慕林是F城繁华市区中的一片无人问津的小树林,考古学家在此发掘出一方清末古墓。大二女生林曦媛亲眼目睹了古墓的出土过程,古墓冢壁上的三五只蝴蝶和木棺中躺着的女干尸令她产生某种不详的预感。与此同时,曦媛无意中发生的一首七言诗暗含着蝶殇的预言和解密方法,但这并没有引起她的注意。从此,一场借蝶杀人的人间灾难一发不可收拾。从此,同一个关于蝶的怪梦开始干扰着曦媛的注意力和判断力,令曦媛寝食难安形容憔悴。从此,掺杂着蝴蝶鳞粉的冰霜每夜在F城放肆地飞舞。ARDS病症流传人间,引发了一系列难以用科学解释的惨案,整个F城时时处在险象环生的异境之中……

一次偶然的机会,曦媛来到长平坊尽头的四水归堂过夜,不经意间遇到了一个名叫曼莎的民国女子。曼莎在亡魂冒着永世不得超生的危险,向曦媛透露了一手策划这场蝶殇的凶手高崎舞的秘密。为何高崎舞会从一个温柔贤淑善良智慧的天才女子变成茶毒人类的恶灵?为何深爱着林京道的曼莎会把自己的亡魂寄居在高崎舞的冥所——那个通往长平坊尽头古宅院的八音盒里?为何在混有毒鳞粉的白雾消散之后,《映蝶阁》剧组的工作人员却又相继死亡?八音合,维系一段浪漫曲折的爱情故事,从而引发另一段哀婉凄美的爱恨情仇。两代人的爱恋,在两界之间纠缠。灾难来临,人性都被赤裸裸地展现出来。恩爱而生的恨,因嫉妒而蓄谋的诡计,一些不为人知的事,令这个荒唐的世间本末倒置。

作者简介:

林静宜,狮子座,B型血。教师。生于福州,长于福州。

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作协巴金文学院新苗工程重点青年作者。已出版长篇小说处女座《逆时钟》。2002年在网络发表《当心情透明的时候》,引起强烈凡响,该文在《萌芽》刊登之后,以深入人心的语言博得高涨的人气。怀旧主义,唯美精神,向往自由,自诩懒人。十一岁起迷恋台湾插画家陈淑芬画上的女子,十六岁起发表文章和画。写作的灵感一半来自陈淑芬的画,一半来自稀奇古怪的梦。

懒人虽懒,却没闲过。懒人学文学,但偶尔会心猿意马恋着绘画。懒人不曾学过画画,却热爱瞎涂乱后与想入非非。懒人曾用过若干笔名,均被中学语文老师否定。懒人高兴透着窗棂看外边的风景。懒人习惯在梦中泪湿枕巾。懒人乐章阴雨天躺在摇椅上看书。懒人喜欢用手指轻拨东南海岸旧旧的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30118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27
下一篇2024-01-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