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的特点400字的作文 谢谢!请快点!!!

民风民俗的特点400字的作文 谢谢!请快点!!!,第1张

傣族服饰,男子着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黑色或白色长管裤,冷天披毛毡,多用白布或青布包头。纹身的习俗很普遍,男孩到十一、二岁时,即请人在胸、背、腹、腰及四肢刺上各种动物、花卉、几何纹图案或傣文等花纹以为装饰。妇女传统着窄袖短衣和筒裙。傣族妇女的服饰以美观大方著称,民族特点浓郁,而且各地不同。但束发、筒裙和短衫这三样则是相同的。西双版纳傣族妇女,着白色或绯色内衣,腰身细小,下摆宽,下着各色筒裙。芒市等地妇女,婚前着浅色大襟短衫,长裤,束小围腰,婚后改羊对襟短衫,黑色筒裙。傣族妇女的束发不同于苗、瑶等族的束发,她们是将头发打成发髻顶于脑后,或稍偏于脑的一侧,这种发髻一般不束带,有的仅鹎 梳子或顶块花头巾。傣族妇女的筒裙,式样象水桶一样,与景颇族、佤族、布朗族等族不同的是,以长到脚背为特点。傣族妇女的短衫,尤其是西双版的窄袖短衫,更独具民族风格,袖管又长又细,仅够穿进一只胳膊;衫身,除紧身外,长仅及腰部,后摆还不及腰部,少许脊背外露,时隐时现,为整个服装增色不少。内地傣族妇女服装与边疆大体相同,但有地区性特点,往往被其他民族呼为“花腰傣”、“大袖傣”等。

染齿,将牙齿用黑烟染成黑色,被傣族妇女认为是一种美,如同男女纹身一样。在西双版纳外,随处可见黑齿的老年妇女,但在青年人中已不见了。

傣族妇女的穿着打扮,是全世界最美丽的,它就像孔雀开屏一样,五彩缤纷,美不胜收,令人叹为观止。只要了解情况的人,都觉得这话一点也不算夸张。傣族妇女一般都长得身材苗条,面目清纯娇美,看上去婷婷玉立,仪态万方,因此素有“金孔雀”的美称。她们不仅长得美,而且还善于打扮,用独具特色的服饰把自己装扮得一个个如花似玉。傣族妇女一般喜欢穿窄袖短衣和统裙,把她们那修长苗条的身材充分展示出来。上面穿一件白色或绯色内衣,外面是紧身短上衣,园领窄袖,有大襟,也有对襟,有水红、淡黄、浅绿、雪白、天蓝等多种色彩。现在多是用乔其纱、丝绸、的确良等料子缝制。窄袖短衫紧紧地套着胳膊,几乎没有一点空隙,有不少人还喜欢用肉色衣料缝制,若不仔细看,还看不出袖管,前后衣襟刚好齐腰,紧紧裹住身子,再用一根银腰带系着短袖衫和统裙口,下着长至脚踝的统裙,腰身纤巧细小,下摆宽大。傣族妇女的这种装束,充分展示了女性的胸、腰、臀“三围”之美,加上所采用的布料经柔,色彩鲜艳明快,无论走路或做事,都给人一种婀娜多姿、潇洒飘逸的感觉。

傣族男子一般都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衫,下穿长管裤,用白布、青布或绯布包头,有的戴呢礼帽,显得潇洒大方。

傣族无论男女,出门总喜欢在肩上挎一个用织绵做成的挎包(筒帕)。挎包色调鲜艳,风格淳朴,具有浓厚的生活色彩和民族特色。图案有珍禽异兽,树木花卉或几何图形,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每一种图案都含有具体的内容,如:红、绿色是为了纪念祖先;孔雀图案表示吉祥如意;大象图案象征着五谷丰登,生活美好;充分表现了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云浮好玩的旅游景点

云浮好玩的旅游景点?云浮市盛产大理石( 云石),主要是加工大理石。 [1] 素有“石材王国”,“硫都”和“石都”之称;此外还有“ 沙糖桔之乡”的称誉。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云浮好玩的旅游景点资料,欢迎阅读!

云浮好玩的旅游景点

龙山温泉

龙山温泉度假区地处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以南12公里的集成镇龙山温泉度假区就坐落在国恩寺下,因温泉水之泉水口与六祖慧能化身时的“藏佛炕”相距不远,故又有“神仙水”之誉,它是广东独一无二的稀有的硫氢化合物温泉,水温高达728℃,含有硫酸盐、钙、镁、钠等矿物质。这里的泉水因含有“氡”等放射性微量元素,比一般泉水轻软,对皮肤病、风湿性关节炎、多种心血管病有特殊疗效。温泉水采自地岩深处的隙缝,是一种具有特殊功效的天然地下高温泉水。 泉水中稀有的硫氢化合物、郁郁葱葱的山林景色、赏心悦目的田园风光,构成了度假区的独特风韵,龙山温泉度假村被批准为省级旅游度假区。除了泡温泉,由新兴龙山温泉、龙山国恩寺、市区蟠龙洞、蟠龙天湖旅游风景区和罗定“龙龛岩”与肇庆七星岩、星湖、鼎湖、龙母庙构成的“龙之旅”正成为旅游热线。

金水台漂流

金水台漂流,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杨和镇与鹤山市交界的佛山第一峰皂幕山山下的'金龙峡生态风景区内。景区四面山峦跌宕、雾绕群峰、鸟语花香、曲水回环、瀑泻千尺、碧波幻影,谷深通幽处,风光无限好!到此漂流,如入仙境博舟,似在画中畅游,激流险滩迭起,刺激、逍遥,不亦乐乎!

蟠龙洞属典型的喀斯特溶洞,是地下水在大理岩的石缝中流动,经漫长年代不断侵蚀扩大而成的,因其洞体迂回典折,形若蛟龙,故取名“蟠龙洞”。洞分三层,上层“天堂”通天洞,下层龙泉地下河,中层九龙长廊,层层相连,曲折迷人。洞内石花高挂,钟乳低垂,石笋石柱如林;洞中有洞,处处有景,景景皆奇,景物天成,形形式式的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千姿百态,拟人拟物,栩栩如生,各景物更与家喻户晓的“龙母智斗赖布衣”的神话传说紧密相连。置身洞中仿如进入瑶池仙景、水族龙宫的世界。而最为奇特的是在洞内岩壁上长出的晶莹洁白、剔透玲珑的“宝石花”和神似玉石的华丽宫廷蚊帐“玉罗伞帐”。蟠龙洞旅游风景区和龙山温泉旅游度假区与罗定聚龙洞、龙龛岩,肇庆星湖、德庆龙母庙连成一线的“龙之旅”,成为闻名海内外的旅游热线。

蔡廷锴将军

蔡廷锴将军故里,位于广东云浮罗定市罗镜龙岩村双轮角。距广州市265公里,从广云高速转324国道,到罗定机场路口转S280省道可达。将军故里龙岩村山清水秀,有广东南粤百景之称的龙岩曲涧和抗日名将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将军故居。这里乡村田园风光秀丽,将军自幼游玩的地方帝瓮飞瀑就座落在群山环抱之间,一条曲折回旋的溪流,颇有气势,从数丈高的山涧飞流直下,连击三瓮,每瓮数丈宽,水深数尺,水天一色,宛如三个群山烘托的圆形天然泳池,周围绿树成荫,山花烂漫,凉风习习。蔡将军生前在帝瓮山涧修建避暑亭,名为“退避贤庐”,抗日战争曾回“退避贤庐”养伤,并在帝瓮正面岩石上题书石刻“东南一景”抒发他对帝瓮风光的情怀、家乡的恋念,此后前来避暑,领略帝瓮风光的人络绎不绝。其故居是一座具有粤西典型农户带有客家特色大屋,大屋为三进院落式布局,“富”字型青砖瓦木结构,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省、市、县政府拨款修缮主屋两进,作为蔡廷锴将军故居纪念馆,开放供游客参观,故居正面大门由吴南生题书匾额,故居内布置展出将军生平事迹,“一二八”凇沪抗战重要史料、照片、实物等,分六个部分陈列十九路军抗日英雄事迹。 蔡廷锴将军故居乡村变化巨大,有新型的桑农新村,有将军生平前捐建的廷锴小学,有改革开放后新农村景象气势万千,处处体现将军故里旧貌换新颜,是云浮市、罗定市革命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东红色之旅旅游景点。

大湾古民居建筑群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云浮市郁南县大湾镇五星村,省道德珠线直达。距云浮市区65公里。是展示岭南古代建筑艺术特色和粤西民族风格的艺术精品。 古民居建筑群景区面积2平方公里,保存完好的古宅有46座,其中古民居大屋27座,祠堂19座,庙宇1座,有14座2002年7月17日被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古民居经历悠悠岁月的洗礼,至今依然散发出迷人的风采,大屋、祠堂、庙宇设计独特,造型美观,气象辉煌壮丽,深具岭南特色。各座建筑巧饰石雕,楹联,匾额,锅耳等,雕梁画栋,龙脊飞檐,工艺十分精巧,惟妙惟肖。绘画、雕塑、建筑三种艺术因子共治一炉,交相辉映。特别是那些斑驳的牌匾,无言袒露出这方水土曾蜂涌而出的各类人文景观。祺波大屋、峻峰李公祠、其昌大屋、李氏大宗祠、芳裕家塾、狮子名山(关帝庙)等数十座古建筑皆结构独特,造工精美,俱属文化和艺术精品。大湾特色小食有钵仔糍、豆鼓鸡、脆皮鸡、油窄棕、烩豆腐,纯绿色天然食品,味美肉鲜。

连滩古建

位于云浮市郁南县连滩镇西坝、思和等村,省道德珠线直达,距云浮市区105公里。是文物旅游景点和游览胜地。光二大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占地面积10亩,建筑面积8亩。该屋呈四方形,全部青砖灰瓦,屋脊上为飞檐灰塑,四周是又高又厚的围墙,把大屋严密包围起来,在远处看象一座巨大的古城堡,又称“清朝古堡”,该屋具有防火、防盗、防洪三重功能。全屋共有大小房间136间,内有水井、仓储、春磨等等设施,灰塑艺术特色突出,画面生动,造型千姿百态,是粤西民居建筑一座艺术精品。张公庙位于连滩镇城区东面,始建于明朝万历6年(1578)间,是为纪念明朝抗倭名将广东总兵官张元勋而建。庙宇占地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庙内壁上有各种彩画诗词,工艺绝伦的雕该图案,玲珑别致的雀鸟、花草、动物。

云浮美食攻略

新兴裹蒸粽——岭南一绝:

新兴裹蒸粽,以软、香、滑取胜,尤其是味道,在广东裹蒸粽中无出其右者!其炮制方法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但主流是大同小异。新兴裹蒸粽用当地冬叶包裹糯米、绿豆、猪肉、腊味等配料,精工包制后,置大锅中用猛火、高温煮8小时左右而成。

新兴裹蒸粽分为三种:糯米粽、粘米粽、灰水粽;以冬叶包裹的为常见,而以芒叶包制的,味道尤其清香。水粽在每年的端午节最盛行,因为灰水粽色泽金黄,晶莹透明,适合冷吃,在夏季可做清凉解渴的食品。每逢新春佳节,各家各户以裹蒸粽作为赠品给亲友品尝。远在外地的人,到新兴来,忘不了搜罗裹蒸粽,带着浓郁的乡亲,满载而归。

勒竹田螺

勒竹田螺是力竹镇“好好餐厅”的一道名茶,其选料上乘,味道鲜美,配料独特,驰名县内外。力竹田螺的原料田螺来料来自于力竹沙涌纯粹的无污染的本地产螺类。螺体螺纹清晰,螺壳满而透明,螺肉肉质肥美。力竹田螺的烹制方法多用猛火干炒,配以紫苏、蒜米、蚝油等炒至螺壳红方可下锅上桌。新兴人食螺多于中秋前后,因为此时的螺肉最为肥美,螺籽少,吃起来比较方便。力竹田螺现已发展成以田螺为主打的河鲜宴。除田螺以外,河鲜宴会有当地河涌盛产的鱼类、肝鱼、山斑、河虾、黄骨鱼等。

六祖素斋之罗汉斋

主要原料:三茹、六耳、豆制品、面筋、瓜果。

主要制法:水发冬茹,水发木耳,用刀批成片,莲子切去两头。用竹捅去芯,枣泥做成圆球,发菜入开水汆一下,捞挤净水,锅内放入素汤,发菜烧一下捞入盘内晾凉,再将发菜缠绕在泥圆球码入碗内,浇上菜汤备用,锅置上,下下花生油烧至温热,放入粟子略炸一下,捞入小盆内撒上白糖,精盐少许搅拌均匀上屉干蒸好后取出,油锅再烧七成热,下之面筋煨至面盘回软,汤汁将及时下火,腐竹放另一锅内,下入开烧15分钟取出,挤净水备用,冬茹片,冬笋片。菜花入水汆烫后捞出控净水,炒锅烧热,下入芝麻油和姜末炒出香味,冲入素汤下放入冬茹片,冬笋片、面筋块、口蘑片、腐竹段、胡椒面,白糖调味,改用小火焖烧,枣泥球上屉略蒸,扣在盘的中间,将蒸好的粟子均匀迫不及待在碗的四周,将煮好的素菜用水淀粉勾浓汁,再均匀地盛在碗的四周,然后将扣枣泥的碗取下,浇上涂汁即成。特色是爽滑软料,多香融合。

云浮美食连滩酿豆腐

豆腐,古称黎祁。据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载:始于淮南王刘安(公元前179~122)。豆腐一词见于文字记载,则始于宋朝。十一世纪末,寇宗《本草衍义》中有“生大豆又可 为腐,食之。”宋代大诗人苏东坡亦有“煮豆为乳脂为”句,诗人陆游有 “拭盘推进食,洗釜煮黎祁。”翻开菜谱看,中国民间豆腐吃法竟有400种之多,可谓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郁南各地普通百姓人家逢年过节或贵宾来临都习惯酿豆腐,连滩的水豆腐以嫩、滑、白、可口驰名西江及海外。

云浮周围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有“石材之乡”称誉的云浮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居西江中游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为215摄氏度,系著名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名城。云浮历史悠久,先郡后县。唐天宝元年(公元274年)设云浮郡,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建置东安县,1914年改为云浮县,1992年撤县建市。1994年4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调整肇庆市行政区划,设立地级云浮市,管辖云浮区、城东区、新兴县、郁南县、云安县、代管罗定市。全市旅游资源丰富、古迹文物众多,有蟠龙洞、西江金鱼沙、卧龙湖、国恩寺、龙山温泉、文塔、唐代摩岩石刻“龙龛道场铭”,以及云城邓发故居、罗定蔡廷锴故居和新兴六祖故居。

云浮以盛产云石和硫铁矿而闻名天下。黛白相间乃云石之特有石色也。石纹清晰可掬,纹彩如云海、飞瀑、群峰、千姿百态,宛如一幅天然山水图画。云石可界成石片作建材之用,亦可雕刻成云石工艺品供人赏用。位于云城区内的世界第一硫铁矿,无论其含量品位均居世界前茅。目前,旅游部门根据全市及邻近旅游景点的特色,以市区为中心,推出有本地特色的“龙之旅”——蟠龙洞、新兴龙山寺(即国恩寺)、龙山温泉、罗定龙龛岩、德兴悦城龙母祖庙。因为每个景点均含有龙的故事,故名。系集观赏、疗养、考古、宗教于一体的旅游新路线,并以此推动第三产业的逢勃发展。

二、景点推荐:

⒈龙山温泉旅游度假区:

龙山温泉旅游度假区,面积871平方米。这里有中国佛教禅宗六祖惠能的故居及圆寂之所——国恩寺。稀有的硫氢化物温泉水,新颖别致的宾馆楼字,郁郁葱葱的山林景色,赏心悦目的田园风光,构成了度假区的独特风韵。被人誉为是旅游观光、朝拜圣贤、度假疗养、商务会议的最佳场所。全国政协副主席、原广东省省长叶选平欣然为之题词:龙山圣地,一九九四年六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评为省级旅游度假区。

龙山温泉和国恩寺位于新兴县城镇龙山下,距县城12公里。龙山温泉是广东省内稀有的硫氢化物泉,泉口出水温度高达728摄氏度,水含硫磺、氡、二氧化钠等矿物质,比一般泉水轻软,因含有“氡”这种放射性微量元素,故对皮肤病、风湿性关节炎、多种心血管病有特殊之疗效。龙山温泉水,采自地岩深处的隙缝,是一种具有特殊功效的天然地下高温泉水,经专家勘探鉴定为硫氢化物泉,在广东省二百三十多个矿泉中是独一无二的,在世界上也是稀奇的,该温泉近年测定,水温达68摄氏度,水量充足,目前日供量3500—4000吨,水中含有20多种对人体生理有良好作用的矿物成份,特别对皮肤病、关节炎、风湿病、高血压等30多种疾病有显著疗效,且有解毒脱敏、舒筋活络、消除疲劳、强身健体等特殊功效,被人喻为神仙水。1984年建成规模颇大的,龙山温泉宾馆,宾馆环境优雅、设备齐全,系疗养渡假胜地。1994年5月7日旅游部门根据当地旅游业的发展需要,龙山温泉被批准为(省级)旅游渡假区。

国恩寺位于龙山温泉(省级)旅游渡假区的东侧,总占地面积为六千平方米。寺院四周古林参天,环境无尘幽静,系修行、念经、养性的好道场。国恩寺始建于唐高宗弘道六年(公元683年),到唐中宗神龙二年(公元705年)赐名为国恩寺。系皇帝为表彰六祖慧能弘扬佛法有功而赐。 国恩寺依山而筑,系由半山亭、山门牌坊、金刚殿、大雄宝殿、六祖殿、方丈室,两旁回廊有诸天佛殿、禅房、斋堂,以及寺侧观音堂、五百罗汉堂、报恩塔等建筑群组成,建筑面积有九千二百平方米。寺侧有六祖父母坟、龙山碑林、卓锡泉、六祖手植千年荔枝树,以及五祖亲传的袈裟衣钵、武则天手书的“钦赐国恩寺”题匾等文物古迹。

现在,旅游区已颇具规模,并展示出十分喜人的发展前景;区内各项基础设施完善,配套设备先进,道路交通方便。近几年来,前来投资的省市单位和外商共34家,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宾馆19家,拥有客房760多间,床位1900多个。同时,度假区内娱乐、健身、商务等设施齐全,这种名寺与名泉相连的独特风韵及良好的服务的素质,使龙山温泉旅游度假区成为名负其实的度假胜地。

⒉蟠龙洞:

位于云浮市城区内,蟠龙洞是一个经历了一亿七千多万年逐渐形成的次生溶洞,游程528米。洞分三屡,上为天堂通天洞,下为龙泉地下河,中为丸龙长廊。洞内石花高挂,钟乳低垂,石笋石柱如林;山中有洞,洞中有洞,处处有景,景景皆奇。洞体迂迥曲折,形若蛟龙,故得名“蟠龙洞”。

蟠龙洞中最为奇特的是洞内岩壁上长出的簇簇石花。此景全世界三个国家仅有,中国云浮蟠龙洞就是其中之一。蟠龙洞内的石花剔透玲珑,晶莹如玉。洁自无暇,形态万千,有针形、球形、卷曲形、放射形等。经研究初步认为它是由三种洞穴化学沉积物——方解石、文石和卷曲石以花卉状组合构成,在特定的物化条件下形成的。开始形成时间约为35万年前,至今仍在缓慢生长,分布贯穿全洞,附着岩壁之上,见气成石,变幻无穷,生长不为重力所约,其形成和保存仍是当今学术界需作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玉罗伞帐”又是蟠龙洞内另一个世界级洞穴奇观。“玉罗伞帐”由两部分组成,顶部的盾形板面叫石盾,也叫调色板从盾顶坠下来的部分叫盾坠,也就是石幕式石幔的一种,两部分结合起来,便是一顶神似玉石的华丽宫廷蚊帐,故被称为“玉罗伞帐”。其成因目前仍是一个迷。“玉罗伞帐”后部色泽较暗,生成较早,据测定已有24200年了,而前半部洁白如玉,生成较晚,估计其生成年仅在数千年之内。“神龟朝圣”、“龙母浴池”等景观,唯妙唯俏,栩栩如生,引人入胜,纯属自然形成。

宝洞中还有不少极为匀薄的钟乳石,一页页上挂壁间,轻轻弹扣,铿铿有声,悦耳悦心。石宝洞有上下两个斜洞,上斜洞攀援登天云梯,便可“遨游天堂”。下斜洞约走20米,便是地下河,婉蜒潜行,长不可量,深不可测,不见河道,但闻水声。其神秘之面纱待揭。“邀游天堂”是洞内57个景观最集中的地方。这里顶如苍穹,气势非凡,钟乳倒悬,宛如繁星,富丽堂皇。较著名的景观有:如来宝座、莲花宝座、南海观音、天书神笔、玉柱擎空、太君献宝、牛郎会妻等等。

蟠龙洞既有极强的美学观赏游览价值,又有较高的科研考古和科普价值,是国内仅有世界军见的稀世瑰宝。1987年蟠龙洞代表南中国出席有48个国家参加的《国际洞穴年会》在会上放映了录像,深受各国专家赞赏,被誉为世界三大石花洞之一。1991年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会成立暨广东省云浮旅游洞穴现场研讨会在云浮召开,来自全国14个省、市及香港、澳门、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中外洞穴专家对蟠龙洞,尤其对洞内宝石花给予极高的评价,一致认为洞体玲珑奇特,石花晶莹如雪,形态优美,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位置之方便于观赏,在国内均属罕见,世界少有,对游入具有很大的吸引力。1993年5月,广东省人民政府以[1993]66号文,正式批准蟠龙洞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⒊宝石花:

“宝石花”被誉为“世界十大洞穴奇景””之一,蟠龙洞被海外誉为“世界三大宝石花洞”之一。在世界上只有美国、土耳其及中国仅有。有关洞穴专家认为,蟠龙洞的宝石花乃世之瑰宝,蟋龙洞的石花比国外那两处更为瑰丽壮观。一般溶洞的景观,无非是石柱、石笋、石幔之类,而这里的宝石花,却是一簇簇、一丛丛地在岩壁上喷射而出,或状若银针,或状若玉笛;或貌似秋菊,或貌似珊瑚,无不晶莹剔透,皓如冰雪,冷艳迫人,坚硬如玉。在光线的反射和折射下,簇簇宝石花怒放,熠熠生辉,倾倒了多少游人。一位外国游客说得妙:“我们在漫游童话世界。”

石花是由非重量力水,即毛细管水形成的水溶液在温度、湿度比较稳定条件下逐步结晶而成。洞穴石花主要有三种矿物成分,即方解石、石膏和岩盐,故又可分别叫做方解石石花、石膏花和岩盐花。蟠龙洞的石花是树枝状的方解石石花,其化学成分是碳酸钙,结晶而成的矿物叫文石、方解石和卷曲石。石花开始形成于35万年前,至今仍在节节生长,每年约长一厘米,石花的生长就像我们的头发一样不断自很部向外推出生长一样,折断了还会再长出来。

蟠龙洞“宝石花”有三大特点:(1)剔透玲球,晶莹如玉洁自无暇,冰肌玉质。(2)千姿百态,奇特瑰丽,集世界石花之大成:针状、球状、塔状、卷曲状、放射状、灵芝状。应有尽有。(3)附着于岩壁之上,不按重力方向生长而向四面节节开花,见气成石,继续生长,变幻无穷。据说一年“长”出几毫米,其发育、形态之完美,保存之完好,观察之易,在国内外洞穴中居于首位。

⒋玉罗伞帐:

蟠龙洞内的另一个世界级洞穴奇观,玉罗伞帐悬挂在石宝洞中,形同豪华客房里的一顶垂下待张的罗帐。玉罗帐厚薄匀称,厚若凝脂,薄如轻沙;褶纹下垂、线条优美,色泽高雅,白里透黄。玉罗伞帐由两部分组成。顶部的盾形板面叫石盾,也叫调色板。从盾顶坠下来的部分叫盾坠,也就是石幕式石幔的一种,两部分结合起来,便是一顶神似玉石的华丽宫廷蚊帐。其成因目前仍是一个迷,既非滴水形成,亦非地上长起。玉罗伞帐后部色泽较暗,生成较早,据测定已有24200年了。而前半部洁白如玉,生成较晚,估计其生成年代在数千年之内。像蟠龙洞这样由上下部组成的盾帐,色泽纯净自加玉,而尺寸大小又如此形同人们使用的宫廷蚊帐,其形态之优美。是极其罕有的。

5天堂大厅:

这是蟠龙洞最宽阔、最深遂的大厅,从洞顶到洞壁完全被各式各样、琳琅满目、多姿多彩的沉积覆盖。确是壁流石和滴水石的天下。这里有蟠龙洞中最牡丽的石爆布,最宏大的石幕,最粗大高耸的石柱,最神奇的石钟乳、石荀、石旗和水母,而最具神韵的神龟则又是一世界级的洞穴奇观。而这里又是蟠龙洞洞景集中最神奇的地方,如:邀游天堂、第一天门、天犬守门、玉液琼浆、仙山琼阁、玉母瑶池、第二天门、凌宵金钟、悟空放马、如来宝座、南海观音、彩云呈祥、玉拄擎空、仙人炼丹、银河繁星、神龟朝圣、牛郎会织女、双狮献瑞、太君献宝、天书神笔等等奇景多不胜数。大概就是人们向往的,被装饰得灿烂辉煌的人间天堂吧。

⒍智人洞:

距蟠龙洞入口40米处,有一支洞,曰“妖魔洞”,由于近期发现了古人类化石,故改称“智人洞”。在出土的3000多件化石中,除大量的大熊猫、剑齿象、犀牛、猩猩、狗熊等哺乳动物化石外,最珍贵的还是两枚智人牙齿化石,一枚为左第三下日齿,一枚为第四臼齿。据专家鉴定为:其化石程度较浅,所产层位较新,为全新世(距今1万年左右)的古人类牙齿化石。从这可证实1万年前,云浮人的祖先就在这里生长繁衍了。

云浮有哪些著名的旅游景点?

有着1400年建城史的广东云浮,是一座著名的 历史 文化、 旅游 风景名城,境内因盛产大理石,又有“石材王国”之美誉,如果您打算前往云浮 旅游 ,以下景点最值得推荐:

南江第一湾:宛如世外桃源般的“南江第一湾”全长25公里,位于南江口镇的深湾村、河_村与古蓬村交汇处,景区两岸奇峰秀水,自然风光秀美,素有“南江香格里拉”之称。唐代著名诗人宋之问曾在此写下了千古佳作《过蛮洞》。到达方式:建议自驾,起点—世纪大道东—广昆高速公路—S352—终点

国恩寺:素有“岭南第一圣域”、“中国禅宗祖庭”之称的国恩寺始建于唐弘道元年(683年),相传为唐代禅宗六祖慧能的故居与肉身圆寂之地,寺庙千年来香火长盛不衰,并被日韩佛教信徒奉为“祖庭之祖庭”,寺庙至今仍保留唐代建筑特色,门票免费,值得一提的是寺外香火不可以带入。

长岗坡渡槽:素有“广东红旗渠”之称的长岗坡渡槽是金银河水库枢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5200米,凌空飞架横跨在长岗坡上,宛如巨龙游动,气势壮观雄伟。这座世界最长的引水渡槽于1981年1月竣工通水至今没出现过一次渗漏,也从未大修过。桥下还种植了美丽的紫云英,非常值得一游。

蟠龙洞:形成于17亿年前的狮子山蟠龙洞,全长约520米。景区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洞身曲折蜿蜒,共分三层,上为天堂通天洞,下为龙泉地下河,中为九龙长廊,洞内奇峰异石层出不穷,堪称云浮市的一大奇观,非常适合夏季游览。到达方式:公交1、5、18、22路至云浮中学站,沿蟠龙路向西步行约15分钟可到。

说几个我去过的云浮好玩的地方。

第一个是国恩寺。 国恩寺在整个广东都挺出名的,在云浮新兴县六祖镇,是六祖惠能的旧居和园寂之地,始建于唐代高宗弘道元年683年, 历史 悠久,寺内有大雄空殿、六祖殿、半山亭、钟鼓楼等等,可以逛的地方很多。

第二个是曹田村赏梅 。曹田村在云浮新兴县大朗镇,是个赏梅的好地方,每年冬天那里的梅花开始盛开,花期大概在12月底到1月初左右,我之前在一月份去,花很多,但是天气不好,遇上了下雨和大雾,所以没那么好看,如果在晴天,漫山遍野的梅花肯定是很美的。

曹田村不仅可以赏梅,还可以逛逛小村子,买些当地村民们的特产等等,或者吃顿农家菜,大家乐呵下,都是非常有意思的。

对了,云浮新兴县的温泉也很出名,如果是冬天去国恩寺或者去赏梅,时间多的话一定要试试那里的温泉。

第三个要推荐云浮的各种山。 云浮有很多爬山的好去处,例如天露山,春天看杜鹃花最合适,又例如八排山,有“小武功山”之称,夏天草绿的时候很好看。反正这些山,一年四季都可以去,最适合平时周末徒步了。

广东云浮, 历史 悠久,景点众多。这里只就主要的景点作一些介绍:

云浮市六祖故里 旅游 度假区

始建于唐高宗弘道元年(706),是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出生和圆寂之所,也是《六祖法宝坛经》辑录之地。是集 旅游 ,观光,会议,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 旅游 度假区,区内的国恩寺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霞山 旅游 度假区

天霞山是粤中南部最高峰,海拔1251米,山上终年云雾缭绕,奇石遍布,山花烂漫,鸟雀齐鸣,环境清幽,让人流连忘返。

云浮市罗定龙湾生态 旅游 区

龙湾,是集雄,奇,秀,雅,险,幽于一体的自然山水迷宫,一年四季风景多变,“春山妖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经绿而如洗,冬山寒雪而如玉”。是人们领略名山大川和自然风光的仙境胜地。

大王山国家森林公园

地处粤桂交界的风光秀丽的西江南岸,具有典型的南方丘陵山地地貌特征。地形优美自然,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密集,森林覆盖率达到百分之八十七。

云浮市大云雾山 旅游 区

大云雾山高下千米,纵横万亩,十兄弟麒麟洞是天然岩洞,内有天花世界,宫灯展馆,壁画宝库和肖石经典四大奇观。

云浮市罗定蔡廷锴将军故居 旅游 区

蔡廷锴将军是我国著名的民主人士,爱国将领,抗日民族英雄,被称为一代名将。曾以少胜多,战败日军。

另外还有金水台温泉景区,罗定八排山,蟠龙洞省级风景名胜区,蒲垌自然生态依 旅游 区等。

郁南河口镇盘古山 旅游 景点可以说全云浮市第一,“神仙公龙真穴真,盘龙古更加。无论 旅游 、风水参考景点”

云浮罗定_感岛,风境如画,有座千年古楼叫彭华楼,传说是彭祖的古居,现在还很完整,游人不断,绿水青山,树荫闭日,不远处有个席塘,种植席草,编织肇庆草席的主要材料,塘中鱼类很多,好钓者日夜于塘边垂钓,

腰古市场乱一大特色,

舞狮,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子”,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舞狮历史久远,《汉书·礼乐志》中记载的“象人”便是舞狮的前身。唐宋诗文中多有对舞狮的生动描写。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在世界华人的传播下,舞狮已经走向世界,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舞狮表演与比赛。舞狮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体育艺术。 舞狮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

最早的传说认为,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子的活动也在中国逐渐兴起。因此,舞狮是中国与西亚、南亚国家之间文化交流的产物。

更多的传说认为,舞狮本来就起源中国。由于狮子体型威武,被誉为百兽之王,而中国一般不受狮患所害,因此,民间对狮子有亲切感,把它当成威武与吉祥的象征,并希望用狮子威猛的形象驱魔赶邪。中国社会历来以农为本,配合节气变更与农事生活,各种节日或迎神喜典应运而生。在这些节庆中,人们为了祈求生活平安详宁,就以神或瑞兽来驱鬼娱神,这种形式便渐渐具有娱乐民间的意义。随着人们对狮子的喜爱,人们已不满足于门墩、屋檐、石栏、印章、年画上静止的狮子形象,他们要让狮子活起来,于是创造了模拟狮子行为的舞蹈,再加以改进和发展,就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门独特艺术。 主要有以下的起源说:

汉代起源说。有关舞狮子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汉书·乐志》,其中提到“象人”,按照三国时魏国人孟康的解释,“象人”就是扮演鱼、虾、狮子的艺人。由此可见,三国时已有舞狮子了。相传汉章帝时,西域大月氏国向汉朝进贡了一头金毛雄狮子。使者扬言,若有人能驯服此狮,便继续向汉朝进贡,否则便断绝邦交。在大月氏使者走后,汉章帝先后选了三人驯狮,均未成功。后来金毛雄狮狂性发作,被宫人乱棒打死,宫人为逃避章帝降罪,就将狮皮剥下,由兄弟俩装扮成金毛狮子,一人逗引起舞,此举不但骗过了大月氏使臣,连章帝也信以为真。此事后来传出汉宫,老百姓认为舞狮子是为国争光、吉祥的象征,于是仿造狮子,表演狮子舞。舞狮从此流行。

南北朝起源说。南北朝时,民间也流行舞狮子。相传北魏时屡受匈奴侵扰。有一次,匈奴特制木雕狮头并用金丝麻缝成狮身,派善舞者到北魏进贡,意图在舞狮时行刺魏帝,幸亏被忠臣识破,匈奴使者才知难而退。但是,北魏皇帝喜爱上了舞狮,命令仿制,舞狮得以流传后世。也有说法认为,舞狮的起源与宗教活动有关。其中,最具代表性和说服力的是南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446),交州(今广东、广西一带)刺史檀和之奉命征讨林邑,林邑王范阳指挥士兵,操着长矛,骑在又高又大的象背上,使宋兵无可奈何。宋先锋官想到百兽害怕狮子,想必大象也不例外,于是命士兵做了很多假狮子。每只假狮子由两个士兵披挂着,一人舞狮头,一人舞狮尾,隐伏于草丛中。双方交战,宋军放出了许多张开血口的假狮子,张牙舞爪直奔大象,大象吓得掉头乱窜,林邑军全军败退。从此,舞狮在军队里流传开来,后来又流传到民间。五代之后从中原流传至岭南一带。

唐代起源说。传说唐明皇有一天做梦,梦见一只五彩缤纷、阔口大鼻的独角兽对着自己。这只怪兽没有恶意,在台阶前滚球,姿态威武。唐明皇醒后想重睹这一现象,于是要近臣照他梦境中的瑞兽模样制造出来,同时让乐部用雄壮的锣鼓配乐编成舞蹈。自此之后,舞狮便流入民间。在唐朝,舞狮子已发展为上百人集体表演的大型歌舞,还作为燕乐舞蹈在宫廷表演,称为“太平乐”,又叫“五方舞狮子”。当时的舞狮子还流传到了日本。日本的一幅《信西古乐图》中,就画有古代日本奏乐舞的场面,与唐代的相似,只是规模小得多。

唐代以后,舞狮子在民间广为流传。宋代的《东京梦华录》记载,有的佛寺在节日开狮子会,僧人坐在狮子上做法事、讲经。明人张岱在《陶庵梦忆》中,介绍了在浙江举行的灯节上,大街小巷,锣鼓声声,处处有人聚集观看舞狮子的盛况。 南粤大地,以其北隔五岭,南接大海的特殊地理位置,孕育出敢于拼搏进取,务实致用等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岭南文化。

受岭南文化的熏陶,岭南地区的舞狮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南狮由北方的黄狮子(北狮)脱胎而来,与北狮相近,南狮头上扎有一只角,威猛粗犷,讲究神似,鼓乐激昂,令人警醒,故南狮又被称为醒狮。

传说,在远古时候,广东南海出现奇兽,身长八尺,头大身小,眼若铜铃,青面獠牙,头生一独角。这头奇兽于除夕晚出现,来去如风,专门破坏农作物,包括稻米,蔬菜等等,村民乡众不胜其烦。因他每逢过年时就出现,于是人们称之为“年兽”,乡民们就商议消灭“年兽”。

有智者献计,用竹篾及纸,扎成奇兽的形状并染上颜色,以各种形状的布织成兽身,再集勇士十数人,持锅等打得响的器具,并由一人手持双菜刀,立于一圆砧旁准备敲打。大家依计而行,他们埋伏于“年兽”必经之地。

当“年兽”出现时,众勇士一涌而出,击打乐器发出“锵锵”、“咚咚”之声,如雷贯耳。“年兽”听见,吓坏了,落荒而逃,从此销声匿迹,不复出现。为了庆祝驱赶奇兽成功并纪念纸扎兽头的功劳,村民便于春节将它拿出来舞动。有的人们建议把它命名为舞狮:因为狮是兽中之王、勇猛的代表和吉祥的象征。后来,乡民除了在新年期间舞狮,也在庆典上表演舞狮,以增加热闹的气氛。

相关史料也记载,广东南海是南狮最早最正宗的发源地。明代初期,南海便有专门制作舞狮和锣、鼓、钹的能工巧匠。附近墟集、村落、逢年过节或遇到重大喜庆必定出动舞狮助兴,成为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四乡和相邻郡县多有到佛山采购狮子和锣鼓,这使南海的舞狮技艺得到流传和推广。

经过多年的发展,南狮就种类而言分为四大流派,有南海大头狮、鹤山鸭嘴狮、清远英德鸡公狮、雷州半岛的鹦雄狮。各地方的不同特点:广州、佛山的大头狮俗称“佛庄、笑狮”,它的外形取唐代石雕狮子的精华,特点是额高、眉精、眼大、口宽带笑。鹤山的鸭嘴狮头稍长,俗称“鹤庄、画形、禽形或豹仔”,特点是眼企、吊眉、嘴形有鸭嘴和青蛙嘴两种。清远英德的鸡公狮和雷州的鹦雄狮等,其狮头有大号、二号和三号之分,外貌是以色彩来表现其性格。

关于南狮最大的特点就是神似,南狮突出一个“醒”字,就必须在“跃”、“扑”、“扎”三方面下功夫,功夫老练的舞狮手舞起狮来,已经达到睡狮已醒,动静分明,刚柔相济,形神俱备,人狮一体。

传承与创新 南狮文化与技艺

在广东,每逢节庆或有重大活动,舞狮助兴是必不可少的节目。各个自然村落每年都会舞狮游行,鸣放鞭炮,耍武比艺,共祝万事顺意,人乐年丰。脱胎于唐代宫廷狮子舞的广东南狮,在广东田野的自娱自乐中轻松过滤掉宫廷艺术的迟缓慵懒,注入草根的积极爽朗。

明清以来,随着珠江三角洲人到南洋谋生,南狮也像对家人的牵挂一样,被人们带着漂洋过海,成为今天维系华人世界的重要文化纽带,也成为世界认识中华文化最生动的一个样本。现在,“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舞狮活动”,日本横滨中华街的华人学校里,舞狮是男生们的必练功夫。2007年,“舞狮”被马来西亚官方列为本国50大国家文物遗产,得到政府固定拨款支持发展,成为维系大马华人社会的又一纽带。

反过来,流传到海外的舞狮也在推动中国舞狮的更新。20世纪末,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的华人舞狮界经过精研中国舞狮,创出动作惊险、更具观赏性的高桩舞狮。脱胎于广东南狮的高桩舞狮回流中国,诞生了现在的“竞技南狮”。如今,各种舞狮大赛的竞技场上,在25米-3米的高桩上演绎惊心动魄的动作场面,已然成为夺取锦标的最有力法宝。湛江的许屋、太平镇等舞狮团,甚至已经开发出高桩单狮“飞跃穿火圈”的绝活。提起这些,湛江市群众艺术馆馆长朱卫国总是心潮澎湃,因为他知道这是舞狮发展历程中一次了不起的跨越。

南狮文化是岭南文化的优秀代表,距今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历代相传,鼎盛不衰,是我国众多民族体育中的一朵亮丽的奇葩。舞狮文化内涵丰富,狮是一种雄健、威武、勇敢和力量的象征,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这项运动集武术、舞蹈、编织、刺绣、绘画和音乐等多种艺术于一身,通过人体之间的搭配连接、密切合作,模仿狮的各种形态动物,来表现体意,是最能体现我国民俗民风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

南狮深厚的文化底蕴决定了其不愧为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不但能烘托节日热闹气氛,而且显示出我国人民尚武、爱国的精神,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内涵是当代流行的西方体育无法比拟的。

南狮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南狮文化也是岭南文化的有机构成,寄托了岭南先民勇于创新,坚持不懈的精神,我们甚至可以从南狮演变与发展轨迹中看出岭南文明不断进步、冲突、融合的轨迹。在发展过程中,南狮文化广泛地吸纳了各个文化特质,形成了岭南文化先进而鲜明的文化性格,成为岭南文化的缩影。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南狮文化被广大华侨带到了东南亚、欧美地区,代表华夏民族的文化内核,成为凝聚海内外华人、华侨的“黏合剂”,对推动民族认同、民族和解、跨文化交流与互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丰富世界文化多样性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南狮蕴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民族情结,当前,以南狮为代表的文化建设受到冲击的趋势正在日益加大,抢救与维护已经刻不容缓,保护与传承南狮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我们要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保护该运动,要建立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专门的南狮研究与保护机构,逐步实现南狮文化保护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使我国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共存共荣,交相辉映,永葆中华文明的灿烂多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29556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23
下一篇2024-01-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