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星座、月亮星座、上升星座分别是代表什么的

太阳星座、月亮星座、上升星座分别是代表什么的,第1张

  太阳:

  自我,你的基本性格,你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怎么和男性相处,你和父亲的关系。如果太阳的力量强大,你往往会待人友善,有威严,可能有一点喜欢搞怪,更需要他人的关注。守护着狮子座。在白羊座为旺相,在宝瓶座为失势、在天枰座则为落陷。

  月亮:

  公转周期:27天。直觉,习惯,下意识的行动,你最喜欢的家庭模式,你怎么和女性相处,你和母亲的关系。如果月亮的力量强大,你可能会有很明显的情绪波动,而且往往你只凭预感就做出决定。守护着巨蟹座。在金牛座是旺势,在摩羯座是失势,在天蝎座则是落陷。

  月亮:

  公转周期:27天。直觉,习惯,下意识的行动,你最喜欢的家庭模式,你怎么和女性相处,你和母亲的关系。如果月亮的力量强大,你可能会有很明显的情绪波动,而且往往你只凭预感就做出决定。守护着巨蟹座。在金牛座是旺势,在摩羯座是失势,在天蝎座则是落陷。

  上升星座——你的人格面具

  上升星座即是你出生时,东方地平线与黄道交界处升起的第一个星座。上升星座是我们的的外在表现,是外界所觉知到的你。因此由上升星座也可得知你表达自我的方式。

  通常一个人的太阳及上升星座都不会一样,而这就是我们之所以称上升星座为我们的“人格面具”。大部分时候,我们的太阳是隐藏在上升星座背后的。

  在为期二十四小时的每一天中,十二星座依序从地平面升起,因此我们可得知,每个上升星座更替的时间约为两个小时。另外,你的太阳星座就是你出生当天日出时升起的星座。也就是说,唯有日出时分出生的人方是太阳星座与上升星座相同的幸运儿,这种人的外在表现与内在本质是相符合的。

  上升星座会影响一个人持有某种特定想法,认为要怎么表现才能被人所接受。由于上升星座也是每个人星盘中的第一宫,意味著我们的童年环境,因此我们可以得知上升星座(也就是自我期许)是当我们还小的时候,父母给予肯定、鼓励我们表现出来的。

  上升星座所透露的不只是我们言谈、行为的模式,我们的穿著、发型、外表等等皆受其影响。

  上升星座〔命宫/本命星座〕 上升星座是出生时,东方所升起的星座。其重要性在其他任何星座之上。 字诀是『内在的自我』。 主宰『真正和完整的自我』、生命的开端及人生未来的方向与发展。 影响计有:人格型态、外貌气质、自我认同、外在形象及个人的独特性。

  影响一个人至少有22个星座,平常所说星座是太阳星座,也就是日座,而上升星座是人的第一徽征

  算上升星座,需要出生年月日,出生时间精确到分,出生地的经纬度。

  两个人出生年月日都不相同,却有可能有同样的上升星座。

写在前面

对我而言,每天一杯豆浆已是每日必须,豆浆不光能提供机体优质蛋白质,还能补充钙磷异黄酮等,更能补充水分预防皮肤干燥,不知道像我这样的豆浆党多不多。尤其在我了解豆浆粉和现磨豆浆的区别后,便走上了自做豆浆的道路。只是在料理机如何选择这个问题上犯了难,尤其我还是个繁忙的通勤族,便携也成了一大需求,关键还可以DIY自制各种五谷粥、水果汁、降暑饮品等等。能把这几大优势都集于一身的产品真的存在么?到底是便携豆浆机符合我的要求,还是迷你破壁机更胜一筹呢?我准备研究一下。

开启搜货模式后,发现市面上的料理机主要有三种:豆浆机、破壁机、便携料理机。豆浆机传统稳定,适合大众家用;破壁机价格偏高,性能强劲;便携料理机,也称迷你破壁机,便携实用性强。根据我的需求,那么只有便携料理机深得我意。但便携料理机市面上也有多款,侧重点不同,又该如何选呢?哪款值得买呢?

温柔如水的我居然选择了最粗暴的方式,一次性买了五款机器,累计花费148479元,对,就是这么土豪(半个月的砖白搬了)。如果你也跟我一样傻傻分不清楚这几款便携料理机的区别,那么这篇文章可能会解答你的所有疑问,变身魔王大BOSS的我准备对这五款机器进行史上最为严格的测试和对比,12项测试和27组数据告诉你想知道的一切,Lets go go go~

本文大纲

一、基础对比

参数对比/拆箱对比

二、便携性对比

体积对比/容量对比/重量对比/细节对比

三、现打豆浆对比

四、体验对比

口感/实际出浆量/豆渣重量/豆渣细腻度/刀组设计/操作体验对比/清洁便捷度/安全性

五、总结

数据汇总表格/体验汇总表格

六、建议

一、基础对比

11、参数对比

首先我对五款便携式破壁料理机的基础参数进行了梳理,当所有数据摆在同一个表格的时候,才能够更直观的对比出各个型号之间的性能差异和功能异同。

这五台机器里,磨客的容量最大,达到了350ml,而九阳魔法豆的重量最轻,仅有076kg;功率方面除了九阳魔法豆,四款机器都达到了400W以上,大宇迷你甚至达到了620W,而九阳魔法豆因为不具备加热功能,所以只有70W的纯搅拌功率;破壁方式上,东菱轻食杯、大宇迷你和九阳魔法豆均采用了上置刀片,这样带来的好处是清洗更加方便;配备了搅拌加热盖和便携保温盖机器只有东菱轻食杯和九阳魔法豆,这样双盖可以切换,将保温杯和料理机做到了合二为一;颜色的选择上,九阳魔法豆和东菱轻食杯提供了更多颜色可选,尤其是九阳魔法豆的棕色布朗熊和**莎莉鸡,卡哇伊的造型很是惹人喜爱;价格上这五款机器的档位集中在200~300元档,如果赶上促销或者优惠,肯定比我的购入价格要低的。

22、拆箱对比

221、东菱轻食杯

东菱轻食杯的包装采用了类似挑色的设计,也是五款里唯一横向的设计包装,主机整体看上去与普通保温杯区别不大,但却迷你宇宙大有乾坤,细节上精美全彩的说明书让人印象深刻,配置也是五款中最齐全的:主机、搅拌加热盖,便携保温盖、量杯、清洁刷,要啥有啥,一样不缺。

222、九阳迷你豆浆机

这款九阳迷你豆浆机不是忘记拍包装了,而是没有内包装盒,打开瓦楞纸的包装箱就是泡沫包裹的产品和配件了,属于非常传统的豆浆机,粗看让人印象不够深刻,但细节做工还是颇有大厂风范,基本配件自然是一样不缺,但清洁刷和量杯的造型总让人有种怪怪的感觉。

223、大宇迷你豆浆机

大宇虽是韩国品牌但却是国内生产,包装盒的设计中规中矩,但总有一种廉价感,而整机小鸟般的灵动造型可谓是最大的亮点了,能让一台豆浆机都能显得颇有设计美感,实属难得,配件是标配的四件套:主机、电源线、清洁刷、量杯。

224、磨客魔食杯

磨客魔食杯从里到位都很有品质感,造型简约简单,尤其是一体式的把手,很有一种互联网品牌的感觉,个人感觉跟宜家的风格很配搭很契合,配件依然是传统四件套,这里看到就连小小的刷子和量杯的造型,都在处处彰显着这个品牌的调性。

225、九阳魔法豆浆机

无论从包装还是产品,个人都觉得这款产品的颜值是最高的,尤其融入了布朗熊的卡通角色后,将刻板的豆浆机玩出了时尚的潮流味,配置与东菱轻食杯类似,都是双盖的设计,但是不知为什么没有清洁刷和量杯,这让人有点不理解。

二、初体验对比

21、体积对比

体积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日常或出勤携带是否随意方便,在此我将最常见的饮品作为参照物,这样就能更直观形象地去对比各款产品的大小和区别了。

从体积上来看,最迷你最便携的就是东菱轻食杯和九阳魔法豆了,两者都配备了密封的便携保温杯盖,方便打完豆浆后直接整杯带走,是真正意义上的便携豆浆机;中间三款体积稍大,而且壶身不密封,无论收纳还是携带可能都会带来诸多不便。这里我准备了我日常的背包对上面五款豆浆机进行收纳整理的体验模拟,有图有真相:

通过上面的照片可以看出东菱轻食杯和九阳魔法豆可以轻松装进包包里的,跟普通的保温杯相差无几,其他几款因为不是便携式的,所以在收纳测试里可能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22、容量对比

即便各个产品都已经标注了容量信息,但本着专业严谨负责任的态度,我依然进行了看似意义不大的实际容量测试。测试的过程为首先将各个产品灌满水,然后再分别倒入玻璃量杯中,最后观察实际水量与产品标注信息是否一致。

通过容量测试可以发现,各个产品实测的容量数据跟标注的容量数据还是存在一定出入的,这里我把记录的数据进行了统计,表格如下:

通过上面的表格可以发现,各个机器的实测容量跟标注容量还是有所差别的,其中九阳迷你和大宇豆浆机相差比较大,有虚标的嫌疑,其他三款则跟标注容量相差不大,属于合理误差范围内。

23、重量对比

人们对重量的感知是十分敏感的,重量也是影响便携性的最直接因素,尤其是长时间外出携带时,我们会不由自主地选择较轻的产品,而这段旅程也会变得更加轻松惬意。下面我分别对这五款产品进行重量的测试,测试结果精度为01克。

通过重量测试可以发现,五款产品的重量差别还是比较大的,这里我同样将最常见的饮品作为参照物,这样大家就能更直观对重量感同身受了。

通过上面表格可以发现九阳魔法豆和东菱轻食杯的重量最轻,尤其是切换了便携保温盖后,重量跟我们平时喝的饮品几乎差不多,而大宇豆浆机的整机重量竟然达到了最高的1316g,可能是内部用料扎实吧,这一点将会在后面的章节具体验证的。

24、细节对比

作为一个八月初狮子座的我,不光有着狮子座的感性去感受产品的人文关怀,更有着处女座的理性去探究产品的细节工艺,在看似矛盾的角度上,去挖掘产品更深维度的设计初衷和工艺坚持。

241、东菱轻食杯

双盖设计,一个搅拌加热盖,一个便携保温盖,双盖切换,轻松出行。

杯体中间的硅胶套,方便抓握,不易滑落。

杯盖一体式提手,拎取自如,随心所欲。

底部防滑胶垫,增大产品稳定性,减少掉落的风险。

242、九阳迷你豆浆杯

整机圆润弧角,造型柔和唯美。

橘黄亮圈控制面板,画龙点睛。

底部硅胶垫加散热孔,提高产品耐用度。

杯盖对准点,方便操作,轻松到位。

243、大宇豆浆机

整机小鸟造型,轻松活泼。

把手圆润过渡,进一步提高整机品质感。

顶部易拉硅胶带,方便提取。

底部硅胶垫加散热孔,长时间使用无忧。

244、磨客魔食机

出水口与外壳一体式导流,不易飞溅。

把手与杯身一体式圆角过渡,宜家简约风。

底部硅胶垫加密集散热孔,考虑周全。

顶部机盖锁止键,安全保护又一道。

245、九阳魔法豆

双盖切换设计,一个搅拌加热盖,一个便携保温盖,合二为一轻松出行。

整机布朗熊造型,憨态可掬印象深刻。

杯顶一键按钮,设计简约,可以盲操作。

杯盖拉绳拉手,易抓易拎。

三、现打豆浆对比

如果说上面章节只是对产品有了基本的了解,那么接下来的打豆浆环节可谓激烈的正面PK了,首先现打豆浆是我购买这类机器的最直接的需求;其次黄豆其实并不好打,可以全面地反映出机器的各方面表现。所以接下来我要做的就是利用黄豆战争,抽丝剥茧,破解真相。

本场五款产品现打豆浆的实战PK主要记录以下方面的表现:1、出浆耗时,2、出浆温度,3、工作噪音。测完之后再将所有结果整理成表格,本次测试的工具如下:计时器、干黄豆、液温仪、噪音仪、纱布。

31、东菱轻食杯

7:34,准备工作已就绪。

7:36,现打豆浆开始。

机器在破豆过程中,机器运转平稳,无共振,轻微抖动,噪音在77分贝左右。

7:55,打豆浆结束,用液温计测得出液的温度为948℃。

东菱轻食杯现打豆浆测试结束,豆浆用纱布过滤豆渣后装杯,玻璃杯把手颜色为粉色。

32、九阳迷你豆浆机

11:10,准备工作已就绪。

11:13,现打豆浆开始。

机器在破豆过程中,机器运转平稳,无共振,明显抖动,噪音在84分贝左右。

11:30,打豆浆结束,用液温计测得出液的温度为943℃。

九阳迷你豆浆机现打豆浆测试结束,豆浆用纱布过滤豆渣后装杯,玻璃杯把手颜色为**。

33、大宇迷你豆浆机

11:32,准备工作已就绪。

11:35,现打豆浆开始。

机器在破豆过程中,机器运转不平稳,明显共振,明显抖动,并偶尔夹带尖锐的电流声,机器甚至在桌面发生了不断地移动,噪音在71分贝左右。

12:00,打豆浆结束,用液温计测得出液的温度为919℃。

大宇迷你豆浆机现打豆浆测试结束,豆浆用纱布过滤豆渣后装杯,玻璃杯把手颜色为浅绿色。

34、磨客魔食杯

12:04,准备工作已就绪。

12:07,现打豆浆开始。

机器在破豆过程中,机器运转平稳,无共振,轻微抖动,噪音在88分贝左右。

12:34,打豆浆结束,用液温计测得出液的温度为896℃。

磨客魔食杯现打豆浆测试结束,豆浆用纱布过滤豆渣后装杯,玻璃杯把手颜色为深绿色。

35、九阳魔法豆

14:38,准备工作已就绪。

16:45,现打豆浆开始。期间延误的2个多小时为给搅拌机盖的充电时间。而且不能有干黄豆,必须煮熟至少2小时的熟豆才可以。

机器在破豆过程中,机器运转平稳,无共振,轻微抖动,噪音在63分贝左右。

12:49,现打豆浆结束,用液温计测得出液的温度为355℃。

九阳魔法豆现打豆浆测试结束,豆浆用纱布过滤豆渣后装杯,玻璃杯把手颜色为蓝色。

至此,五款便携式破壁料理机的现打豆浆测试已全部结束,接下来需要花些时间将对上面的测试数据进行整理了,整理后发现出浆耗时最短的是九阳迷你豆浆机,仅仅用了17分钟而已;噪音最小的是九阳魔法豆,毕竟只有70W的功率也是情理之中。出浆温度方面最让我意外的是东菱轻食杯,采用上盖加热的方式居然能达到948℃,有点黑科技的感觉。磨客魔食杯的工作噪音是五款里最大的,感觉跟双主双辅不平衡的刀组设计有关。

四、体验对比

一说产品,谈论的最多的可能就是体验了,但什么是体验呢?体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却可以轻松感觉到,只有产品一点一滴用心的不断积累,最终的产品体验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正所谓你所有的努力,最终都将回报于你。

上一章节的豆浆对比可以说明很多问题了,所以这里我要探究产品的体验,因为抛开体验,只谈机器的性能参数在某种意义上是伪命题,而体验对比环节就是对五款产品进行如下方面的对比:1、实际出浆量,2、豆渣重量,3、豆渣细腻度,4、刀头对比,5、操作体验对比,6、清洗便捷度对比,7,安全性对比。

41、口感

说到口感可能更多的是主观感受的评价,影响口感的因素大概有浓稠度、细腻度、混合度等,这些因素都综合影响了豆浆的最后口感,个人根据口感的喜好排序如下:东菱轻食杯、九阳迷你>磨客>大宇>九阳魔法豆。其中九阳魔法豆的口感有生豆的夹生感,甚至混有豆碎,难以入口。

42、实际出浆量

这里我把打出的豆浆进行豆渣过滤后留下纯豆浆液,可以看到磨客魔食杯出浆量最多,东菱轻食杯和九阳魔法豆出浆量最少。但是如果考虑到东菱轻食杯和九阳魔法豆以最小的体积,却能与体积较大的产品出浆量基本一致,只能说明体积大小并不能决定出浆量的多少,可能是产品的优化设计不如东菱轻食杯和九阳魔法豆来的优秀。

43、豆渣重量

其实很多人不怎么关心豆渣重量,因为平时喝的时候也不会把豆渣过滤出来,而在此以黄豆利用率的高低来反应机器机能的水平,即豆渣越少,说明黄豆打得越碎,从而豆浆中就有更多的豆含量。大宇豆浆机最少为164克、其次是东菱轻食杯172克,接下来就是磨客魔食杯187克、九阳魔法豆193克、九阳迷你194克。

44、豆渣细腻度

豆渣的细腻度可以一定程度上反应机器破壁的完整性,而豆渣越细腻,越容易抱团,反之亦然,通过照片粗略观察可以发现九阳迷你和东菱轻食杯的豆渣抱团性最佳,其次是磨客魔食杯,然后是大宇豆浆机,最差是九阳魔法豆。

为了确认上一步的结果,这里我又用了手来揉捏豆渣,感受如下,东菱轻食杯如泥,九阳迷你如泥,大宇豆浆机如泥沙,磨客魔食杯如泥,九阳魔法豆如混着石子的沙,因为这里面唯独九阳魔法豆出现了没有打碎的黄豆颗粒。

45、刀组设计

刀组的设计直接影响切割破壁率,按照从高到低的排序为:九阳迷你采用4刀片刀组>东菱轻食杯和大宇豆浆机采用的3刀片刀组>磨客魔食杯采用的二主二辅刀组>九阳魔法豆采用的是2刀片刀组。

刀组的材质主要分为SUS 301和SUS 304,两者硬度接近,但SUS 301具有无磁的特性,其回弹性和延伸性更佳,价格也比SUS 304要贵一些,按照从高到低的排序为:东菱轻食杯、九阳迷你>大宇豆浆机、磨客豆浆机、九阳魔法豆。

46、操作体验对比,

461、东菱轻食杯

两个按键配合指示灯的设计,左键选择功能,右键开始取消,菜单隐入杯盖中浑然一体,断电状态下菜单灯不可见,整体简约简单,一体感很强。

462、九阳迷你豆浆机

个人比较喜欢这种挑色的设计,橘**的选择功能圈有一种画龙点睛的感觉,操作起来也很方便,按键选择对应的菜单后,静置几秒就会自动默认启动相应程序了。

463、大宇迷你豆浆机

其实大宇这款豆浆机的操控面板是所有机器里最有设计感和科技感的,按键也是采用了跟东菱轻食杯类似的双键设计,即一个功能按钮一个启动/取消按钮,而且主键会切换红白背光提醒机器的反馈。

464 磨客

不得不说,磨客从包装到配件、从主机一体式圆润设计到操作操控,完全统一地贯彻了极简之美,而这款的操控面板却精巧的镶嵌在了把手的侧面,一键点按直达,应该是五款里面操控体验最好的了。

465 九阳魔法豆

其实写到这我对这款机器不得不带有一些主观情绪了,从开箱时的赞美溢出,到打豆浆时的种种尴尬,这是来自天堂的魔鬼么?这款机器只有一个顶部按键,但功能的选择是靠连续点按的次数来判定的,灯光的颜色和闪烁次数来反馈的,虽然是五款机器里最简约的设计,但实际使用体验经常让人抓不到头绪。

47、清洗便捷度

清洗的便捷度也是用户体验的重要一环,越容易清洗给使用者带来的负担和心理压力也就越轻松,下面这张图是五款机器打完豆浆后的状态。相对来说只清洗杯盖的东菱轻食杯、大宇豆浆机、九阳魔法豆比较省时省力,而九阳迷你和磨客魔食杯清洗杯底时就不得不用清洁刷了。

48、安全性

机器的密封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安全性,这里只有东菱轻食杯和九阳魔法豆可以使用杯盖密封起来,而其他三款可能因为产品定位的区别,均无法密封保温,所以在使用的时候还要多加注意,避免被蒸汽灼伤。

五、最后的总结

51、数据汇总表格

上面对五款料理机的方方面面进行了12项测试,27组测试数据分散在各个章节中,为了可以更直观的做全局的对比,而这个自制的汇总表格就是把上述各项测试进行了数据的归纳汇总,方便更直观的进行横向对比。

52、体验汇总表格

正如之前所说的,单纯的数据并一定能够代表实际体验,在选购的时候参数固然重要,但体验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抛开体验只讲参数也未免有些生硬,这里的体验汇总表格就是把机器各项测试的细小项目体验进行了评分,然后将所有体验分累加最终得到产品评价分。

六、哪款值得买

只有亲身体验过,才能对各个机器有充分的了解,在进行了多达12项测试和体验之后,我终于有一定的发言权对各个机器进行一波总结了,这里我将结合客观数据和使用体验,对各个产品的优缺点进行最终总结。

最后就是我的选购建议了。

首先推荐的是东菱轻食杯,因为东菱轻食杯在现打豆浆的测试环节表现让人有点惊喜,加上随身携带的迷你造型,还有双盖切换豆浆机+保温杯的模式,做好豆浆喝不完,可以换盖带出去,保温12小时。除了容量小这个遗憾之外,整体实用性还是不错的。

磨客魔食杯在现打豆浆的环节其实表现一般,尤其因为非对称刀组设计而产生的工作噪音有很大的提高空间。但它却是五款里容量最大的,可以满足全家人的分享量,关键是颜值完全符合我的胃口,尤其是整机一体化的设计理念,摆放在家里任何一个角落都显得独有品质感。

九阳迷你豆浆机绝对是大众之选,经过所有测试后,几乎挑不出来什么毛病。这与九阳多年积攒的豆浆机制造经验密不可分,如果正在纠结不知道买哪款的时候,选它绝对的中庸之选,建议大众家庭可以选购这款豆浆机。

九阳魔法豆是五款机器里唯一一款可以让我一见钟情的机器,九阳的品牌加上萌到化的造型,简直让我爱不释手。但是到了现打豆浆环节,这款九阳魔法豆给我带来的困扰确实有点多了,首先冲电4个小时才勉强能用,熟豆又煮了2个多小时,最后打出来的豆浆还有一种夹生的涩感,豆浆里还夹杂着黄豆碎和黄豆渣。这是一款让我觉得当做保温杯比豆浆机更合适的一款豆浆机~

最后说大宇豆浆机,其实我对它的期待一直都是最高的,可是到了现打豆浆的测试环节,这款豆浆机在工作时共振明显,甚至不停移动,直接把我劝退。还有一个弊端就是没有把手,必须双手捧着才可以,取放都很不方便,尤其是打完豆浆后很容易被烫伤。

好了,这篇文章到此终于要画上句号了,Very very very感谢大家能耐心看到这儿哦,觉得文章还不错的奶粉们记得一键三连,这次一定、这次一定、这次一定,因为你们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太阳星座

我们一般所谈论的[星座](SIGN),指的是[太阳星座](SUN SIGN);亦即以人(当然是地球上的人)为中心,同时间在太阳运行的轨道(希腊文即ZODIAC:意即——动物绕成的圈圈,又称“黄道”)上所运行到相对的星座位置。

而古代的占星学家们,将他们所发现的--在地球360度界面延伸出太阳系外,恰好约各三十度等份各有一个,总计为十二星群。在地球运转到每个等份(星群)时所出生的婴儿,长大后总有若干相似的特徵,包括行为特质等。这些思潮和联想(丰富的想像和创造力)串联起来,便将这些星群给人性的具像化了;并加饰了若干神话的色彩,成为文化(主要指希腊和罗马神话)的重要部份。

这套命理演进、流传至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它们以这十二个星座为代表。但这些星座并非是某一个“星星”的意思,只能视为[名称相同的一种代表标记而已]。

由春分点(春分日),即黄道零度起算,十二个星座依次排列的顺序是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处女座、天秤座、天蝎座、射手座、摩羯座、水瓶座、双鱼座。

月亮星座

太阳影响了人类人格的表里,就像是在太阳光之下,除了我们看到的实体,同时也有一个影子;而太阳星座就是一个给他人看到的实体,上升星座便是那个影子。但这个实体的形成,却是因为月亮星座。

月亮星座不会影响外在人格的表现,却会影响人格的形成;如果说太阳代表真正的自我,而月亮所象徵的就是围绕着自我的感情与意识。相对于太阳的火热,月亮较属阴柔面,它强烈影响到一个人的潜在特质,在内心深处一直忽略,却时时左右着所有的行为,及一些无法言喻、又切实存在的特性。

月亮星座虽存在于潜意识,但它有一段时期会表现在外,那就是幼年及小学阶段。有点像是触角的作用,这种人生的触角,在幼年及少年阶段伸出来感觉生命,并且毫不隐藏;当对生命有所回应之后,便收藏起来不再为他人目睹。若是在感知的过程中遭遇到伤害,那人格将会受到影响,而伤害则可以从太阳与月亮的角度,以及上升星座和月亮的角度中探知。当然其它各星曜也有其对月亮的影响力,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只有太阳及上升星座。

月亮亦主宰个人与母亲的关系。母亲是最初照顾我们的人,婴儿与母亲间的关系,直接会影响到日后个人与情人交往的模式。对女性而言,月亮是当她成为妻子时,所将扮演的角色,会看到母亲对她的影响。月亮星座对男性而言,尤其重要。月亮代表母亲的特质、心目中理想太太的模样;也会影响所接触的女性关系,决定他们的性格倾向,和对个人一生的影响。

月亮位置的富于变化,影响个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或者对新奇事物的接受程度。

人际关系的好坏,是否受人欢迎、受人赞赏,对外在事物的直觉力;再加上男性的一生中和周遭女生相处的情况,全部都是受月亮星座所支配的。

从月亮星座,可以一个人的家庭生活方式,与感情模式,了解了月亮星座,也就掌握了个人的感情世界。

上升星座——你的人格面具

上升星座即是你出生时,东方地平线与黄道交界处升起的第一个星座。上升星座是我们的的外在表现,是外界所觉知到的你。因此由上升星座也可得知你表达自我的方式。

通常一个人的太阳及上升星座都不会一样,而这就是我们之所以称上升星座为我们的“人格面具”。大部分时候,我们的太阳是隐藏在上升星座背后的。

在为期二十四小时的每一天中,十二星座依序从地平面升起,因此我们可得知,每个上升星座更替的时间约为两个小时。另外,你的太阳星座就是你出生当天日出时升起的星座。也就是说,唯有日出时分出生的人方是太阳星座与上升星座相同的幸运儿,这种人的外在表现与内在本质是相符合的。

上升星座会影响一个人持有某种特定想法,认为要怎么表现才能被人所接受。由于上升星座也是每个人星盘中的第一宫,意味著我们的童年环境,因此我们可以得知上升星座(也就是自我期许)是当我们还小的时候,父母给予肯定、鼓励我们表现出来的。

上升星座所透露的不只是我们言谈、行为的模式,我们的穿著、发型、外表等等皆受其影响。

上升星座〔命宫/本命星座〕 上升星座是出生时,东方所升起的星座。其重要性在其他任何星座之上。 字诀是『内在的自我』。 主宰『真正和完整的自我』、生命的开端及人生未来的方向与发展。 影响计有:人格型态、外貌气质、自我认同、外在形象及个人的独特性。

影响一个人至少有22个星座,平常所说星座是太阳星座,也就是日座,而上升星座是人的第一徽征

算上升星座,需要出生年月日,出生时间精确到分,出生地的经纬度。

两个人出生年月日都不相同,却有可能有同样的上升星座。

你的上升星座是白羊

下面是月亮星座:

简易月亮星座换算表

农历出生时 白羊 金牛 双子 巨蟹 狮子 处女 天秤 天蝎 射手 摩羯 水瓶 双鱼

29日18时30分-02日17时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02日17时30分-05日04时30分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05日04时30分-07日15时30分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07日15时30分-10日02时30分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10日02时30分-12日13时30分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12日13时30分-15日00时30分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15日00时30分-17日11时30分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17日11时30分-19日22时30分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19日22时30分-22日09时30分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22日09时30分-24日20时30分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24日20时30分-27日07时30分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27日07时30分-29日18时30分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使用说明:

上表的日期都是以农历来计算,举例来说:mavis为天蝎座,代码为8(按表中第一行顺序依次代码为白羊:一、金牛:二、双子:三),农历生日为10/1912:00,所以再找17日11时30分-19日22时30分那一栏,对照得"3",而"3"为双子座,可知mavis的月亮星座为双子。就这麽简单!以上资料出自大成报预言周刊。基本上,算是个粗略的估计,它等于是把每个月当作29天来算,但实际上,大月是30日。而且每年的情况也应不同。因此最详细的计算,必须再查更详细的表。但星座这个东西,若你算出来的介于两者边界地带,本来就是会受两者的影响。因此若你在查表时,发现你是在界线附近几个小时,那说不定会出问题。又从太阳星座的查表,我们也发现每年的时间不同,而你的太阳星座若正好在边界上,查本表也可能较易发生误差。

自己查哦,你给我的资料不够。。。。

上面是月亮星座的算法,不懂可以在告诉我

你的太阳星座是射手

吉祥物:星形物

吉祥金属:青铜

吉祥宝石:绿松石

吉祥日:星期四

吉祥颜色:蓝色和紫色

吉祥数字:3、12、21、30

写在前面

对我而言,每天一杯豆浆已是每日必须,豆浆不光能提供机体优质蛋白质,还能补充钙磷异黄酮等,更能补充水分预防皮肤干燥,不知道像我这样的豆浆党多不多。尤其在我了解豆浆粉和现磨豆浆的区别后,便走上了自做豆浆的道路。只是在料理机如何选择这个问题上犯了难,尤其我还是个繁忙的通勤族,便携也成了一大需求,关键还可以DIY自制各种五谷粥、水果汁、降暑饮品等等。能把这几大优势都集于一身的产品真的存在么?到底是便携豆浆机符合我的要求,还是迷你破壁机更胜一筹呢?我准备研究一下。

开启搜货模式后,发现市面上的料理机主要有三种:豆浆机、破壁机、便携料理机。豆浆机传统稳定,适合大众家用;破壁机价格偏高,性能强劲;便携料理机,也称迷你破壁机,便携实用性强。根据我的需求,那么只有便携料理机深得我意。但便携料理机市面上也有多款,侧重点不同,又该如何选呢?哪款值得买呢?

温柔如水的我居然选择了最粗暴的方式,一次性买了五款机器,累计花费148479元,对,就是这么土豪(半个月的砖白搬了)。如果你也跟我一样傻傻分不清楚这几款便携料理机的区别,那么这篇文章可能会解答你的所有疑问,变身魔王大BOSS的我准备对这五款机器进行史上最为严格的测试和对比,12项测试和27组数据告诉你想知道的一切,Lets go go go~

本文大纲

一、基础对比

参数对比/拆箱对比

二、便携性对比

体积对比/容量对比/重量对比/细节对比

三、现打豆浆对比

四、体验对比

口感/实际出浆量/豆渣重量/豆渣细腻度/刀组设计/操作体验对比/清洁便捷度/安全性

五、总结

数据汇总表格/体验汇总表格

六、建议

一、基础对比

11、参数对比

首先我对五款便携式破壁料理机的基础参数进行了梳理,当所有数据摆在同一个表格的时候,才能够更直观的对比出各个型号之间的性能差异和功能异同。

这五台机器里,磨客的容量最大,达到了350ml,而九阳魔法豆的重量最轻,仅有076kg;功率方面除了九阳魔法豆,四款机器都达到了400W以上,大宇迷你甚至达到了620W,而九阳魔法豆因为不具备加热功能,所以只有70W的纯搅拌功率;破壁方式上,东菱轻食杯、大宇迷你和九阳魔法豆均采用了上置刀片,这样带来的好处是清洗更加方便;配备了搅拌加热盖和便携保温盖机器只有东菱轻食杯和九阳魔法豆,这样双盖可以切换,将保温杯和料理机做到了合二为一;颜色的选择上,九阳魔法豆和东菱轻食杯提供了更多颜色可选,尤其是九阳魔法豆的棕色布朗熊和**莎莉鸡,卡哇伊的造型很是惹人喜爱;价格上这五款机器的档位集中在200~300元档,如果赶上促销或者优惠,肯定比我的购入价格要低的。

22、拆箱对比

221、东菱轻食杯

东菱轻食杯的包装采用了类似挑色的设计,也是五款里唯一横向的设计包装,主机整体看上去与普通保温杯区别不大,但却迷你宇宙大有乾坤,细节上精美全彩的说明书让人印象深刻,配置也是五款中最齐全的:主机、搅拌加热盖,便携保温盖、量杯、清洁刷,要啥有啥,一样不缺。

222、九阳迷你豆浆机

这款九阳迷你豆浆机不是忘记拍包装了,而是没有内包装盒,打开瓦楞纸的包装箱就是泡沫包裹的产品和配件了,属于非常传统的豆浆机,粗看让人印象不够深刻,但细节做工还是颇有大厂风范,基本配件自然是一样不缺,但清洁刷和量杯的造型总让人有种怪怪的感觉。

223、大宇迷你豆浆机

大宇虽是韩国品牌但却是国内生产,包装盒的设计中规中矩,但总有一种廉价感,而整机小鸟般的灵动造型可谓是最大的亮点了,能让一台豆浆机都能显得颇有设计美感,实属难得,配件是标配的四件套:主机、电源线、清洁刷、量杯。

224、磨客魔食杯

磨客魔食杯从里到位都很有品质感,造型简约简单,尤其是一体式的把手,很有一种互联网品牌的感觉,个人感觉跟宜家的风格很配搭很契合,配件依然是传统四件套,这里看到就连小小的刷子和量杯的造型,都在处处彰显着这个品牌的调性。

225、九阳魔法豆浆机

无论从包装还是产品,个人都觉得这款产品的颜值是最高的,尤其融入了布朗熊的卡通角色后,将刻板的豆浆机玩出了时尚的潮流味,配置与东菱轻食杯类似,都是双盖的设计,但是不知为什么没有清洁刷和量杯,这让人有点不理解。

二、初体验对比

21、体积对比

体积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日常或出勤携带是否随意方便,在此我将最常见的饮品作为参照物,这样就能更直观形象地去对比各款产品的大小和区别了。

从体积上来看,最迷你最便携的就是东菱轻食杯和九阳魔法豆了,两者都配备了密封的便携保温杯盖,方便打完豆浆后直接整杯带走,是真正意义上的便携豆浆机;中间三款体积稍大,而且壶身不密封,无论收纳还是携带可能都会带来诸多不便。这里我准备了我日常的背包对上面五款豆浆机进行收纳整理的体验模拟,有图有真相:

通过上面的照片可以看出东菱轻食杯和九阳魔法豆可以轻松装进包包里的,跟普通的保温杯相差无几,其他几款因为不是便携式的,所以在收纳测试里可能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22、容量对比

即便各个产品都已经标注了容量信息,但本着专业严谨负责任的态度,我依然进行了看似意义不大的实际容量测试。测试的过程为首先将各个产品灌满水,然后再分别倒入玻璃量杯中,最后观察实际水量与产品标注信息是否一致。

通过容量测试可以发现,各个产品实测的容量数据跟标注的容量数据还是存在一定出入的,这里我把记录的数据进行了统计,表格如下:

通过上面的表格可以发现,各个机器的实测容量跟标注容量还是有所差别的,其中九阳迷你和大宇豆浆机相差比较大,有虚标的嫌疑,其他三款则跟标注容量相差不大,属于合理误差范围内。

23、重量对比

人们对重量的感知是十分敏感的,重量也是影响便携性的最直接因素,尤其是长时间外出携带时,我们会不由自主地选择较轻的产品,而这段旅程也会变得更加轻松惬意。下面我分别对这五款产品进行重量的测试,测试结果精度为01克。

通过重量测试可以发现,五款产品的重量差别还是比较大的,这里我同样将最常见的饮品作为参照物,这样大家就能更直观对重量感同身受了。

通过上面表格可以发现九阳魔法豆和东菱轻食杯的重量最轻,尤其是切换了便携保温盖后,重量跟我们平时喝的饮品几乎差不多,而大宇豆浆机的整机重量竟然达到了最高的1316g,可能是内部用料扎实吧,这一点将会在后面的章节具体验证的。

24、细节对比

作为一个八月初狮子座的我,不光有着狮子座的感性去感受产品的人文关怀,更有着处女座的理性去探究产品的细节工艺,在看似矛盾的角度上,去挖掘产品更深维度的设计初衷和工艺坚持。

241、东菱轻食杯

双盖设计,一个搅拌加热盖,一个便携保温盖,双盖切换,轻松出行。

杯体中间的硅胶套,方便抓握,不易滑落。

杯盖一体式提手,拎取自如,随心所欲。

底部防滑胶垫,增大产品稳定性,减少掉落的风险。

242、九阳迷你豆浆杯

整机圆润弧角,造型柔和唯美。

橘黄亮圈控制面板,画龙点睛。

底部硅胶垫加散热孔,提高产品耐用度。

杯盖对准点,方便操作,轻松到位。

243、大宇豆浆机

整机小鸟造型,轻松活泼。

把手圆润过渡,进一步提高整机品质感。

顶部易拉硅胶带,方便提取。

底部硅胶垫加散热孔,长时间使用无忧。

244、磨客魔食机

出水口与外壳一体式导流,不易飞溅。

把手与杯身一体式圆角过渡,宜家简约风。

底部硅胶垫加密集散热孔,考虑周全。

顶部机盖锁止键,安全保护又一道。

245、九阳魔法豆

双盖切换设计,一个搅拌加热盖,一个便携保温盖,合二为一轻松出行。

整机布朗熊造型,憨态可掬印象深刻。

杯顶一键按钮,设计简约,可以盲操作。

杯盖拉绳拉手,易抓易拎。

三、现打豆浆对比

如果说上面章节只是对产品有了基本的了解,那么接下来的打豆浆环节可谓激烈的正面PK了,首先现打豆浆是我购买这类机器的最直接的需求;其次黄豆其实并不好打,可以全面地反映出机器的各方面表现。所以接下来我要做的就是利用黄豆战争,抽丝剥茧,破解真相。

本场五款产品现打豆浆的实战PK主要记录以下方面的表现:1、出浆耗时,2、出浆温度,3、工作噪音。测完之后再将所有结果整理成表格,本次测试的工具如下:计时器、干黄豆、液温仪、噪音仪、纱布。

31、东菱轻食杯

7:34,准备工作已就绪。

7:36,现打豆浆开始。

机器在破豆过程中,机器运转平稳,无共振,轻微抖动,噪音在77分贝左右。

7:55,打豆浆结束,用液温计测得出液的温度为948℃。

东菱轻食杯现打豆浆测试结束,豆浆用纱布过滤豆渣后装杯,玻璃杯把手颜色为粉色。

32、九阳迷你豆浆机

11:10,准备工作已就绪。

11:13,现打豆浆开始。

机器在破豆过程中,机器运转平稳,无共振,明显抖动,噪音在84分贝左右。

11:30,打豆浆结束,用液温计测得出液的温度为943℃。

九阳迷你豆浆机现打豆浆测试结束,豆浆用纱布过滤豆渣后装杯,玻璃杯把手颜色为**。

33、大宇迷你豆浆机

11:32,准备工作已就绪。

11:35,现打豆浆开始。

机器在破豆过程中,机器运转不平稳,明显共振,明显抖动,并偶尔夹带尖锐的电流声,机器甚至在桌面发生了不断地移动,噪音在71分贝左右。

12:00,打豆浆结束,用液温计测得出液的温度为919℃。

大宇迷你豆浆机现打豆浆测试结束,豆浆用纱布过滤豆渣后装杯,玻璃杯把手颜色为浅绿色。

34、磨客魔食杯

12:04,准备工作已就绪。

12:07,现打豆浆开始。

机器在破豆过程中,机器运转平稳,无共振,轻微抖动,噪音在88分贝左右。

12:34,打豆浆结束,用液温计测得出液的温度为896℃。

磨客魔食杯现打豆浆测试结束,豆浆用纱布过滤豆渣后装杯,玻璃杯把手颜色为深绿色。

35、九阳魔法豆

14:38,准备工作已就绪。

16:45,现打豆浆开始。期间延误的2个多小时为给搅拌机盖的充电时间。而且不能有干黄豆,必须煮熟至少2小时的熟豆才可以。

机器在破豆过程中,机器运转平稳,无共振,轻微抖动,噪音在63分贝左右。

12:49,现打豆浆结束,用液温计测得出液的温度为355℃。

九阳魔法豆现打豆浆测试结束,豆浆用纱布过滤豆渣后装杯,玻璃杯把手颜色为蓝色。

至此,五款便携式破壁料理机的现打豆浆测试已全部结束,接下来需要花些时间将对上面的测试数据进行整理了,整理后发现出浆耗时最短的是九阳迷你豆浆机,仅仅用了17分钟而已;噪音最小的是九阳魔法豆,毕竟只有70W的功率也是情理之中。出浆温度方面最让我意外的是东菱轻食杯,采用上盖加热的方式居然能达到948℃,有点黑科技的感觉。磨客魔食杯的工作噪音是五款里最大的,感觉跟双主双辅不平衡的刀组设计有关。

四、体验对比

一说产品,谈论的最多的可能就是体验了,但什么是体验呢?体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却可以轻松感觉到,只有产品一点一滴用心的不断积累,最终的产品体验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正所谓你所有的努力,最终都将回报于你。

上一章节的豆浆对比可以说明很多问题了,所以这里我要探究产品的体验,因为抛开体验,只谈机器的性能参数在某种意义上是伪命题,而体验对比环节就是对五款产品进行如下方面的对比:1、实际出浆量,2、豆渣重量,3、豆渣细腻度,4、刀头对比,5、操作体验对比,6、清洗便捷度对比,7,安全性对比。

41、口感

说到口感可能更多的是主观感受的评价,影响口感的因素大概有浓稠度、细腻度、混合度等,这些因素都综合影响了豆浆的最后口感,个人根据口感的喜好排序如下:东菱轻食杯、九阳迷你>磨客>大宇>九阳魔法豆。其中九阳魔法豆的口感有生豆的夹生感,甚至混有豆碎,难以入口。

42、实际出浆量

这里我把打出的豆浆进行豆渣过滤后留下纯豆浆液,可以看到磨客魔食杯出浆量最多,东菱轻食杯和九阳魔法豆出浆量最少。但是如果考虑到东菱轻食杯和九阳魔法豆以最小的体积,却能与体积较大的产品出浆量基本一致,只能说明体积大小并不能决定出浆量的多少,可能是产品的优化设计不如东菱轻食杯和九阳魔法豆来的优秀。

43、豆渣重量

其实很多人不怎么关心豆渣重量,因为平时喝的时候也不会把豆渣过滤出来,而在此以黄豆利用率的高低来反应机器机能的水平,即豆渣越少,说明黄豆打得越碎,从而豆浆中就有更多的豆含量。大宇豆浆机最少为164克、其次是东菱轻食杯172克,接下来就是磨客魔食杯187克、九阳魔法豆193克、九阳迷你194克。

44、豆渣细腻度

豆渣的细腻度可以一定程度上反应机器破壁的完整性,而豆渣越细腻,越容易抱团,反之亦然,通过照片粗略观察可以发现九阳迷你和东菱轻食杯的豆渣抱团性最佳,其次是磨客魔食杯,然后是大宇豆浆机,最差是九阳魔法豆。

为了确认上一步的结果,这里我又用了手来揉捏豆渣,感受如下,东菱轻食杯如泥,九阳迷你如泥,大宇豆浆机如泥沙,磨客魔食杯如泥,九阳魔法豆如混着石子的沙,因为这里面唯独九阳魔法豆出现了没有打碎的黄豆颗粒。

45、刀组设计

刀组的设计直接影响切割破壁率,按照从高到低的排序为:九阳迷你采用4刀片刀组>东菱轻食杯和大宇豆浆机采用的3刀片刀组>磨客魔食杯采用的二主二辅刀组>九阳魔法豆采用的是2刀片刀组。

刀组的材质主要分为SUS 301和SUS 304,两者硬度接近,但SUS 301具有无磁的特性,其回弹性和延伸性更佳,价格也比SUS 304要贵一些,按照从高到低的排序为:东菱轻食杯、九阳迷你>大宇豆浆机、磨客豆浆机、九阳魔法豆。

46、操作体验对比,

461、东菱轻食杯

两个按键配合指示灯的设计,左键选择功能,右键开始取消,菜单隐入杯盖中浑然一体,断电状态下菜单灯不可见,整体简约简单,一体感很强。

462、九阳迷你豆浆机

个人比较喜欢这种挑色的设计,橘**的选择功能圈有一种画龙点睛的感觉,操作起来也很方便,按键选择对应的菜单后,静置几秒就会自动默认启动相应程序了。

463、大宇迷你豆浆机

其实大宇这款豆浆机的操控面板是所有机器里最有设计感和科技感的,按键也是采用了跟东菱轻食杯类似的双键设计,即一个功能按钮一个启动/取消按钮,而且主键会切换红白背光提醒机器的反馈。

464 磨客

不得不说,磨客从包装到配件、从主机一体式圆润设计到操作操控,完全统一地贯彻了极简之美,而这款的操控面板却精巧的镶嵌在了把手的侧面,一键点按直达,应该是五款里面操控体验最好的了。

465 九阳魔法豆

其实写到这我对这款机器不得不带有一些主观情绪了,从开箱时的赞美溢出,到打豆浆时的种种尴尬,这是来自天堂的魔鬼么?这款机器只有一个顶部按键,但功能的选择是靠连续点按的次数来判定的,灯光的颜色和闪烁次数来反馈的,虽然是五款机器里最简约的设计,但实际使用体验经常让人抓不到头绪。

47、清洗便捷度

清洗的便捷度也是用户体验的重要一环,越容易清洗给使用者带来的负担和心理压力也就越轻松,下面这张图是五款机器打完豆浆后的状态。相对来说只清洗杯盖的东菱轻食杯、大宇豆浆机、九阳魔法豆比较省时省力,而九阳迷你和磨客魔食杯清洗杯底时就不得不用清洁刷了。

48、安全性

机器的密封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安全性,这里只有东菱轻食杯和九阳魔法豆可以使用杯盖密封起来,而其他三款可能因为产品定位的区别,均无法密封保温,所以在使用的时候还要多加注意,避免被蒸汽灼伤。

五、最后的总结

51、数据汇总表格

上面对五款料理机的方方面面进行了12项测试,27组测试数据分散在各个章节中,为了可以更直观的做全局的对比,而这个自制的汇总表格就是把上述各项测试进行了数据的归纳汇总,方便更直观的进行横向对比。

52、体验汇总表格

正如之前所说的,单纯的数据并一定能够代表实际体验,在选购的时候参数固然重要,但体验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抛开体验只讲参数也未免有些生硬,这里的体验汇总表格就是把机器各项测试的细小项目体验进行了评分,然后将所有体验分累加最终得到产品评价分。

六、哪款值得买

只有亲身体验过,才能对各个机器有充分的了解,在进行了多达12项测试和体验之后,我终于有一定的发言权对各个机器进行一波总结了,这里我将结合客观数据和使用体验,对各个产品的优缺点进行最终总结。

最后就是我的选购建议了。

首先推荐的是东菱轻食杯,因为东菱轻食杯在现打豆浆的测试环节表现让人有点惊喜,加上随身携带的迷你造型,还有双盖切换豆浆机+保温杯的模式,做好豆浆喝不完,可以换盖带出去,保温12小时。除了容量小这个遗憾之外,整体实用性还是不错的。

磨客魔食杯在现打豆浆的环节其实表现一般,尤其因为非对称刀组设计而产生的工作噪音有很大的提高空间。但它却是五款里容量最大的,可以满足全家人的分享量,关键是颜值完全符合我的胃口,尤其是整机一体化的设计理念,摆放在家里任何一个角落都显得独有品质感。

九阳迷你豆浆机绝对是大众之选,经过所有测试后,几乎挑不出来什么毛病。这与九阳多年积攒的豆浆机制造经验密不可分,如果正在纠结不知道买哪款的时候,选它绝对的中庸之选,建议大众家庭可以选购这款豆浆机。

九阳魔法豆是五款机器里唯一一款可以让我一见钟情的机器,九阳的品牌加上萌到化的造型,简直让我爱不释手。但是到了现打豆浆环节,这款九阳魔法豆给我带来的困扰确实有点多了,首先冲电4个小时才勉强能用,熟豆又煮了2个多小时,最后打出来的豆浆还有一种夹生的涩感,豆浆里还夹杂着黄豆碎和黄豆渣。这是一款让我觉得当做保温杯比豆浆机更合适的一款豆浆机~

最后说大宇豆浆机,其实我对它的期待一直都是最高的,可是到了现打豆浆的测试环节,这款豆浆机在工作时共振明显,甚至不停移动,直接把我劝退。还有一个弊端就是没有把手,必须双手捧着才可以,取放都很不方便,尤其是打完豆浆后很容易被烫伤。

好了,这篇文章到此终于要画上句号了,Very very very感谢大家能耐心看到这儿哦,觉得文章还不错的奶粉们记得一键三连,这次一定、这次一定、这次一定,因为你们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29497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23
下一篇2024-01-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