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为什么丧失了十三朝古都的地位?

西安为什么丧失了十三朝古都的地位?,第1张

  城市由来 历史上的西安在唐时称为长安,后来又有许多称谓,正式称西安是在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明朝后,次年春大将军徐达攻下奉元路(即现西安),把奉元路更名为西安至今,西安一名取安定大西北之意。

  市 花 石榴花

  气 候 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雨量适中,四季分明。

  文化符号 世界四大古都之一 古城墙 秦腔 唐三彩 羊肉泡馍 半坡氏族社会遗址 书院路古玩街 西安事变 《女友》杂志 贾平凹 国际书法年会 闹元宵

  经济符号 西高新开发区 旅游业 杨森药业 海星集团

  城市定位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城 西北地区文化旅游中心 西北地区最大城市

  主要高校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西安音乐学院 西安美术学院

  旅游去处 明城墙 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陵 碑林 大雁塔 小雁塔 钟楼 鼓楼 半坡遗址博物馆 黄帝陵 华山 华清池

  喜欢西安的N个理由 消费低 民风淳朴 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城墙 市区和周边名胜古迹多

  讨厌西安的N个理由 土气 粗糙 经济落后 空气干燥

  英雄老了 还是用大碗喝酒

  拼着老命喊一嗓豪迈的秦腔

  就已气喘吁吁

  昔日长安,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是当时欧洲人心目中的东方天堂。那时的巴黎、伦敦、威尼斯都还只是弹丸小城。曾经最让西安人感到骄傲的是,1998年克林顿总统访华首站就选择了西安,在西安古老的钟楼上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说,并撂下一句"要了解一个民族就要了解这个民族从哪儿来"的名言,让西安人再次感受到了西安的大度和非凡。

  激动和兴奋是短暂的,失落和伤感却是永久的。光阴荏苒,岁月轮回,随着大唐王朝的寿终正寝,西安的无限辉煌和荣光也随风飘逝。

  名声在外的西安总是没有人们想象中那样古香古色,那样深沉和浑厚。走在西安的大街小巷,总给人一种灰头灰脸的感觉,整个城市是一副破落贵族的表情,让人提不起精神。西安的问题出在一个"太"字上,太古老,太悠久,太沉重,太深厚,太土气,太四平八稳,自然就太保守,太缺乏活力。在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大潮中,西安这头"老牛"一直是拉着一辆"破车"在八百里秦川艰难地跋涉,老英雄无法再现当年的英雄气概,直喘粗气。

  古老的西安,历史悠久但并非灿烂,犹如一幅早已过期并发黄了的挂历;沧桑的西安,一个正在熟睡、早已迟暮的老英雄,沉醉于往日叱咤风云的岁月之中。西安沦落了,已经沦落为中国落后城市的代表,这对于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西安来说,无异于讽刺和嘲弄。如今,是西安在历史上地位最差的时期,作为中国"老十大城市"之一的西安,内心肯定深藏着巨大的隐痛。

  西安,中国地理意义上的中心,是闻名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在鼎盛的汉唐时期,是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起点;西安有3100年的建城史,曾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1100多年,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史最久的城市;唐时的西安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大都市,曾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中心;西安地处关中平原,是中国中、西两大经济地域的结合部,是西北各省通往西南、中原及华东的门户和交通枢纽,目前又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这一切都不是虚构和假设的,而是铁的事实,在这些铁的事实面前,西安强咽着满肚子苦水,张口结舌,无以言表。

  如果说中国是一棵参天大树,到了北京看到了大树的树冠,到了西安就看到了深埋在地底下的树根。还有人说,万年历史看西安,千年历史看北京,百年历史看上海,十年历史看深圳。作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有一半发生在这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阅兵时,近半数的兵器都出自陕西。西安自古以来都是英雄形象,但英雄的西安已经有些苍老了,大唐帝国的辉煌早已灰飞烟灭,僵化保守的思想根深蒂固,积极进取的锐气和磅礴的创造力日益丧失,知足常乐、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心态在古城西安的城墙头上升腾、弥漫,经久不散。

  西安历史的影子太长了,以致西安人永远走不出来。西安人爱收藏书画,见了上好的字画,是不惜重金甚至"不择手段"也要弄到手的,西安人的怀古心态是国内其它任何城市都无与伦比的。毕竟声色犬马、歌舞升平是唐时的长安,如今的西安已经远离了唐诗更接近钞票,西安人应该从故纸堆里走出来。

  最能反映西安人生存状态的是古老的城墙,封闭而保守,而最能折射西安人内在精神的是南城门进去呈左右布局的德福巷酒吧街和书院路古玩街,这两条街像两条并行的轨道,又像是支撑西安人前行的两根拐杖。德福巷代表现代时尚,书院街代表传统文化,许多年来,这两种文化在西安并行不悖,相安无恙,这就是西安的城市常态,解读西安必须从这里开始。

  西安是中国文化真正的发源地,周礼、秦制、儒学、法术都是在西安诞生并逐步发扬光大的,了解和理解中国,西安的确无法绕过。西安的历史太厚重了,这厚重的历史既是西安人的"定心丸",又是西安人心头沉重的包袱。在发展与保护的二难中,西安犹豫徘徊的时间太长了,以致于错过了许多发展和突围的机会。作为文化古都的西安,辉煌属于过去的事情,现在它更多的是个农村一样的城市,没有情调缺少格调,许多西安人感叹北京的大气、上海的繁华、广州的灯红酒绿和深圳的年轻时尚,从外地回到西安,觉得西安更像是一个县城或者说是村庄。这不仅是一种现实的矛盾,更重要的是与西安恢弘的文化背景极不协调。

  有城墙的西安才叫西安,西安城墙全长1374公里,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城墙,但巨大的遗憾却不可挽回地存在着。解放后,为修建西安火车站,西安居然把古城东北角的城墙剖开了一个巨大的永远都不可能愈合的"伤口"。近年来,海内外专家、学者要求连接修复西安城墙的呼声越来越高,城墙连接修复工作已于2003年12月30日正式动工,工程总投资15亿元,工程完工后,西安城墙将成为世界上唯一的完全环绕的古城墙。本次修复工程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这不仅是对城墙的修复,更多的是对城市历史的修复、对城市文化的修复、对城市尊严的修复,同时也是对人们保护意识的修复。全面修复后的西安城,就像一枚巨大的印章,沉重地盖在中华大地的重心上。

  在西安,除了西高新(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地区还算清爽,老城区到处都是灰朦朦的。西安著名学者肖云儒说,他的书架上常年是霰雪一样均匀的灰尘,读书像下地干活,满手全是土,这话挺有寓意的。在西安,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工人阶级,统统都像农民,农民意识非常重,说好听点就是都保持着农民的本色。虽然今天住在西安的几乎都不是土著居民,但西安作为一个移民城市的活力由于历史太长而早已丧失贻尽。唐代中期之前,关中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八百里秦川群山叠翠,水脉纵横,适应农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千多年来,随着工业社会的慢慢到来以及通商的需要,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开始东移,西安随之衰落,西安及周边环境也逐渐恶化。从西安到黄陵的公路两旁有许多水泥厂和石灰厂,由于这些厂常年开山取石,对环境的破坏触目惊心。在西安,随处可见的烤羊肉串和烙大饼摊点,使用的燃料几乎全部是木炭,烧制一吨木炭需要十吨木材,对自然森林的破坏可想而知。生态破坏了,水土流失了,空气变差了,整个城市的"元气"就会大伤。10年前,站在钟楼,可以清楚地看见西安南面的南山,现在连高高耸立的西安电视塔都看不清了。如今,西部生态破坏行为在无力的保护状态下还再继续,西安的未来令人深深担忧。

  西安的文学艺术成就在全国独树一帜。文学上有柳青、杜鹏程先辈,有路遥、贾平凹、陈忠实等当代中坚作家,还有诗坛"西北王"伊沙;绘画上有赵望云、后鲁、何海霞为代表的长安画派;**上有吴天明和张艺谋,另外还有17家出版社,60多家报刊杂志,这一切构成了文化的西安,艺术的西安,人文的西安。在西安,最让人心动的时候,是偶尔在古城墙根儿听到有人吼起秦腔,那种凄厉,那种苍凉,那种悲壮,那种具有肃杀之气的生命"底音",像是在拼命地撕扯着绵长的历史,十分感人。在唱腔风格上,豫剧虽然也很硬朗,但好歹它是"唱"出来的,而秦腔却是"吼"出来的。作家高亚平也说得好:"秦腔的境界在于吼。"无法想象"八百里秦川黄土飞扬,三千万人民吼唱秦腔",那是一种怎样恢弘的气势和场面,肯定一点也不比世界杯足球赛逊色。

  西安是一个粗犷豪放的城市,这不仅体现在西安人的性格上,更体现在西安城的吃食上。首先是羊肉泡馍,没开始吃之前,外地人就被那深不见底的大海碗吓饱了。还有那"黄河面",在北京三联韬奋书店旁边有一家经营"黄河面"的小店,我每次逛罢书店就去那里吃面,所谓的"小碗"就跟小盆子一样大,听服务**介绍大碗相当于四小碗,我想那肯定是跟锅一样。我没这饭量,但我欣赏这豪情,大概一千多年前的李白和两千多年前的刘邦就是专用那大碗喝酒吃肉的。

  西安人真正的个性集中体现在声嘶力竭、像黄河一样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的秦腔里面。但在日益市场化的陕北大地上,尽管历经了二十多年的改革,秦腔作为一门艺术还是无可挽回地衰落了,毫无疑问这是西安人"陕北精神"的沉重衰落。其实,对秦腔的改革是有着极大的风险的,事实证明改革后的秦腔是不伦不类的。作为古老艺术的秦腔,我们要做的是像保护兵马俑一样地保护秦腔的本色,大可不必把秦腔配上西洋乐器搬上交响舞台,离开了母体的秦腔是不敢想象的。著名导演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秋菊打官司》、《英雄》等获奖影片无不受惠于秦腔的滋养。据说西安出名和没出名的摇滚乐队就超过100支,从西安走向全国的优秀歌者张楚、郑钧、许巍,都是秦腔文化的精神再现,同时也是西安这座不擅张扬的城市内在精神的泄露。值得思考的是,在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中,西安人并没有把秦腔作为一项艺术工程来开发,而在国家"振兴东北"的大好形势下,沈阳人肯定会把已经做了深度开发的"东北二人转"继续发扬光大,这就是沈阳人跟西安人的区别,东北人和西北人这种人文精神的区别还没有引起西安人的高度重视。

  西安人太自尊了,所以才常常表现出一种不服气的作派,但常常搞得更加没有面子。2002年发生在西安的那场著名的球迷骚乱事件,第二天西安的各大媒体似乎是不约而同地没有刊发任何消息。震惊全国的西安麦当劳爆炸案第二天最先播发消息的是中央电视台《午间新闻》,在网络化的信息时代,这些掩耳盗铃式的做法肯定是愚蠢的。在西安,市民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非常差,什么红灯绿灯?许多行人跟没看见一样,横穿马路的人比比皆是。西安人鲁莽好斗,甚至连一些被认为儒雅的知识分子也有强烈的好斗意识。两个男人在大街上因自行车挂了一下,就开始连吵带骂,希望有人解围,忽然一教授模样的人上前说:"这哪里是吵嘴的事儿,应该动手打呀!"。西安人好斗,但又都善跟自己的同胞斗,2003年8月,在西安,一位刚刚大学毕业的女孩在大街上被陌生男子狂砍24刀,20多位西安市民围观而无人劝阻和援手,西安人好斗,为什么不敢跟犯罪分子斗?西安人赢得起输不起,缺少度量和气节,有本地西安人和外地人(特别是外国人)比赛,若胜了还好说,若输了,西安的球迷就会失去理智,做出过激行为,西安就曾因球迷闹事被足协取消了主场比赛权。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10月29日晚,发生在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4名日本师生的下流表演事件而引起的西安5万大学生长达3天的反日大,尽管有其过激的一面,但再次展现了当代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也再次展现了西安城市文化中雄性和英雄的一面。

  健全的人才机制始终是西安城市发展的"瓶颈",让我们先从发生在西安的"孔雀东南飞"事件走进西安古老的城门。那是发生在2000年年初的事情,浙江温州市委书记和市长率领由500人组成的庞大招贤团到西安招兵买马,200多家企业狮子大张口,要一次性招聘1700多人。这次招聘事件,与其说使西安承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精神地震",不如说是给西安上了一堂刻骨铭心的人才管理课。西安好像突然从梦中惊醒,一下子意识到西安原来遍地都是让外地垂涎三尺的人才,这些人才却从来没有引起过西安的高度重视。

  西安高校林立,人才济济。西安拥有近50所高校和国内重点科研院所30多家,这是西安向世界发言的资本,加之为数不少的民办高校,西安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接近10万人。然而,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西安国民生产总值只有600多个亿,排名倒数第二。每个人才都在寻找自己的事业坐标点,经过数年培养出的人才如果得不到重用,得不到应该得到的报酬,离开就成了最后的必然选择。西部大开发最重要的保证就是人力资源,而户口问题一直是制约西安人力资源配置的"瓶颈",在国内许多大、中城市都相继对户口进行开放的今日,西安在这方面显得太保守,几乎没有什么动作,不知有多少雄心勃勃的学子因为户口问题而寒心地离开西安。

  在以工农业生产总值为"门票"的"千亿富豪俱乐部"中,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十大城市"西安榜上无名,并且是轻易地被一些东南沿海的地级城市甩到身后,西安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没落"贵族"。让国人尤其是西安人不安也不解的是,古老而悠久的西安,如今居然成了一个落后城市的代表。西安,古称长安,肯定是长治久安之意,为何让我们感受到的总是"长期安逸"的现状。著名作家贾平凹说西安是一座"废都",青年作家摩罗干脆就说西安是一座"墓都"。"废都"加"墓都"难道就是今日的西安?西安的城墙厚实而完好,莫非正是这厚厚的封闭的城墙把西安隔绝在黄土高原之上,挡在了市场竞争的洪流之外?对以西安为龙头的陕西来说,特色产品多,知名产品少。相比羊肉泡馍、凉皮等特色产品,杨森、505等品牌形象显得如此孤单。如今保存完好的西安城墙内早已拔地而起了许多中高层建筑,令体现西安古城特色的钟楼、鼓楼、城门楼以及城外的大小雁塔"相形见绌",如此这般,所谓保存完好的城墙还有什么意义?

  西安高等教育发达,科技人才荟萃,在重大尖端科学技术尤其是国防科技产业方面最具竞争力,曾经创造过许多‘全国第一',现在正着手建设中国西部科技创新城,建成后将成为中国最大的科研基地。西安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各大城市前列,但科技转化能力不强是西安发展的软肋。西安是一个农本主义的城市,崇农尚耕,这是西安的纯朴所在,也是西安发展的局限。鲁迅笔下的阿Q喜欢说"我们从前如何如何",如今西安人的文化性格中,这种心理依然普遍存在。西部大开发是西安千载难逢的大机遇,可雷声大雨点小,没有给西安带来多少活力和生机,西安好像没有折腾几下就失去了斗志和信心。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之后,许多企业家雄心勃勃,准备大干一番,但总是事与愿违。目前,西安高校的科研单位自我封闭状态非常严重,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严重不平衡,甚至有经济学家把这种不平衡现象称为"陕西现象",究其原因,西安发达的高科技并不是这块落后地区自然衍生出来的,而是国家政治权利空降到那里而形成的,也就是著名城市研究专家倪鹏飞先生所说的"飞地效应"。长期以来,它的军工、科研和高校一直是自成一体,是国家政治的需要,而不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资本、文化、管理、开放等竞争力共同构成一个城市的投资"软"环境,低效的投资"软"环境大大制约了西安的科技转化能力。

  皇城的背影愈行愈远,老英雄西安老泪纵横。让西安感到异常苦恼的是,外界一直抱怨西安步子迈得太稳、发展得太慢,西安何尝不想加快步伐呢?在西安的精神轮回里,对传统与现代的思考始终是终点回到起点,百思不得其解。西安信利网络系统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军的观点一语道破全部的秘密,他认为,西安没有整体发展起来,好像在一个高压锅里,蒸汽很足,在里面好像活得很热烈,但盖子始终未开。也许盖子一开,西安的能力就会"哗"地一下升腾起来。韩军同时认为,盖子的揭开有赖于本地公司和外地公司的合力,一旦西安的市场力量在某一领域得到巨大突破,西安这个老英雄就会焕发出迷人的光彩,这也许是西安长期的发展方向。韩军的公司从1996年创办时的3人已经发展到现在的135人,无论是技术力量和产值在西高新地区都名列前茅,韩军也坦言,随着公司的发展,在西安发展的局限性越来越大,从长计议,他已在北京、上海、深圳分别建立了新的营销和研发基地。其实何止是韩军,赫赫有名的西安杨森早就把总部搬到了北京。陆陆续续被沿海地区和海外挖走的高科技人才更是数不胜数。在深圳高级人才中,"陕军"位居众乡党之首,流传甚广的"孔雀东南飞"的说法就是从西安说起的。西安这个在怀古悠思中认命的城市,能够培养充满创业激情的高级人才,但如何留住他们,仅靠热爱故乡的激情是远远不够的。

  无庸置疑,西安的西北中心城市的地位目前还无法动摇,但从长远来看,就很难说了。著名的渭水三国蜀汉交兵时,能够阻挡军队前进,而现在连三岁小孩都可以趟过,西安周围环境的恶化可想而知。中国西部大开发刚开始时热热闹闹,很多投资商都看好西安,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望,海内外许多投资商还是选择了离开。中国西线调水工程的实施,使青海东部、甘肃中部、宁夏北部及内蒙古西部,形成了具有重要地位的连绵的农业经济带,农业经济地位的回暖,大工业格局的逐步形成,将使河套平原、河西走廊甚至陕甘高原经济一体化格局得以确立,加之东进西出、南下北上西部交通枢纽地位的强化,无疑会动摇西安在西部的中心地位。历史悠久的省府城市兰州已被国家确定为西北商贸中心,兰州的"西控河湟,北扼朔方"的地理位置优势,西夏国都银川"天下黄河富宁夏"的自信,都会成为未来西安的中心地位的威胁。

  西安东郊的纺织城,南郊的大学城,西郊的电子城以及西高新开发区,身着唐装的历史巨人与身着西服的现代巨人正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进行前所未有的对话。现在,西安"合纵咸阳"的宏大计划已经出台并将逐步实施,西安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把西安建成中国西部的科技创新城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西安市政府设立了两个高新开发区:城西南的工业高新开发区和城西北渭河农业开发区,这两个经济开发区是西安起飞的平台,更是西安人的骄傲。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挑战,西安出台了"合纵咸阳"的重点规划,全力打造"大西安都市经济圈",借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各项大手笔的运作已经开始。西安应首先发挥旅游大省的优势,把旅游做大做强。目前西安的西高新开发区已初具规模,西安向西的发展计划正在连接咸阳。香港政务司司长曾荫权2003年视察西安后感慨地说,西安两年后就可以赶上香港。这当然是一种充满善意的鼓励和希望。西安独具特色的历史注定了西安不是要赶超谁的问题,而是要把自己沉重的历史包袱卸下来,不要去怀念早已过气的盛唐大都,要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西部龙头,把西安的沉沉暮气甩在身后。

  西安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西安的天空真像一张没有洗干净的脸,这就是西安的土气。西安人说,这是一张古老的脸,洗干净了,就不是西安了。周恩来总理早就有过指示,西安只能动一步看一步,看一步动一步,从此西安人在城市改造上不敢轻举妄动。几十年来,西安人对周总理的指示一直没有领会透,不能乱动不等于不动,保护和开发始终是矛盾而又统一的。

  高楼大厦可以克隆,广场公园可以模仿,而历经几百几千年而留下来的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却无法复制,许多城市都在打这张牌,杭州对西湖、武汉对东湖、兰州对沿黄河沿岸景观等等的开发和利用,都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在西安,民间有一句流传甚广的顺口溜:"翻身靠***,致富靠秦始皇。"旅游业是西安的支柱产业,对西安旅游业贡献最大的景点就是兵马俑和以秦始皇陵为首的巨大陵墓群,然而西安并没有经营好自己的旅游资源。西安值得开发利用的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在国内城市中只有北京可比,但西安对此并没有清醒的认识,给人以"捧着金碗要饭"的感觉。西安的城墙根下到处可见搭建的又低又矮的房子和摆摊设点的帐篷,有的甚至把钉子或木楔钉进城墙的砖缝,护城河里污水横流,臭气熏天。西安不仅对旅游景点保护不够,而且配套服务设施和旅游服务质量都不敢恭维。旅游景点采取诱惑甚至欺骗手段吸引游客消费的现象时有发生,几乎每年旅游旺季都要发生扯皮闹事甚至打官司事件,服务质量一直是"五·一"、"十·一"黄金周游客投诉的核心内容。今日西安人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老祖先留下来的一代又一代人保护下来的名胜古迹,是一张牢牢握在手中的"硬牌",如果不打好这张牌,全盘就会输掉。

  古老的城墙充满了歧义,它是权利的象征、等级的象征,也是封闭保守的象征,但同时又具有保护传统文化不受侵害的重大意义。我们已经听见了三秦儿女的心愿:西安这位沉睡的老英雄,何时再叱咤风云,重振盛唐的雄风。我们看好西安,我们用西安球迷的热情为西安扼腕鼓劲。

  西安是一座空气干燥的城市,这座干燥的城市随时都会被激情点燃。

1.中国古代的桥(潘洪萱)

根据史料和考察,在原始社会,我国就有了独木桥和数根圆木排拼而成的木梁桥。早在战国时期,单跨和多跨的木、石梁桥已普遍在黄河流域及其他地区建造。公元前三百多年建于陕西省蓝田县蓝峪水上的蓝桥,就是多跨木梁木柱桥的一个代表。《诗经·大雅·大明》第一次记叙周文王娶妻,在渭河上造了座专供帝王使用的浮桥。长江、黄河上曾设过近二十座浮桥。第一座黄河浮桥建于公元前541年临晋关附近,是秦景公的母弟后子,怕被景公杀害,乘车逃奔晋国途中所建。第一座长江浮桥是公元35年东汉光武帝建造的,桥址在宜昌至宜都之间的江上。

吊桥首创于我国,吊索由藤索、竹索发展到铁链。在唐朝中期,就有了铁链吊桥,比西方早八百年以上。拱桥始建于东汉中期,其形式之多,造型之美,为世界少有。

灞桥、洛阳桥、安平桥、虎渡桥、绍兴八字桥、阴平桥、程阳桥等是木、石梁桥的代表。西安灞桥建于汉代,是座木梁石柱墩桥,它用四段圆形石柱卯榫相接(中间还加石柱)形成一根石柱,由六根石柱组成一座轻型桥墩,墩台上加木梁并铺设灰土石板桥面。是石柱墩的首创者。

“闽中桥梁甲天下”是宋朝(特别是南宋)闽中地区大量建造石梁桥的真实写照。南宋一百五十年中,建成七十余座石梁桥,其中五公里以上的长桥就有四五座。被誉为“天下无桥长此桥”的安平桥,宋绍兴八年到二十一年(1138—1151)建造,长约2.5公里,故又名五里桥,用花岗石砌筑,为我国现存最长古桥。1240年建成的虎渡桥(又名江东桥),它最大的石梁长23.7米,宽1.7米,高1.9米,重二百余吨,即使在今天要开采、运输、架设这样的石梁,也是十分困难的。1979年5月,我国有关部门发现现存最古老的石梁桥——晋江县大桥和小桥,这两座桥均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绍兴八字桥是座宋代城市石梁桥,布局十分巧妙,既保证了水陆交通,在建造中又不拆房屋,不改街道。程阳桥坐落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河上,是一座四跨石墩伸臂的木梁桥,建于1916年,全长64.4米,分四个桥孔,每孔净跨12.2米,宽3.4米,高16米。五个桥墩之上各有民族形式的宝塔型、宫殿型桥亭,桥亭檐层层而上,如翼欲飞,宏伟壮观。整座桥梁建筑不用一颗铁钉或其他铁件,均采用榫槽结合或竹木梢钉,但结构联系却十分牢固。程阳桥精湛的建桥技术充分显示我国侗族人民杰出的智慧和创造力。

四川灌县的珠浦桥是竹索桥的代表,它位于著名的都江堰口,横跨岷江的内外两桥,长340米,8孔,最大一孔跨径为61米,它的24根粗5寸的竹索由细竹篾编织而成,桥的两端和中间石室中,安放绞竹索和木绞车等设备,桥始建于宋代以前,历代时毁时修。泸定县的大渡河铁索桥建成于1706年4月,净跨100米,净宽2.8米,桥面距枯水位14.5米。用了13根铁链9根底索承重,两边各放二根作为扶手缆。每根铁链平均由890个扁环扣联而成,重约一吨半。1935年红军长征中,飞夺泸定桥,创造了震惊世界的奇迹。它在国际桥梁展览活动中多次展出。据调查,跨径不小于泸定桥的铁链桥或铁眼杆桥,在四川、云南山区不止一座。由于它结构简单、用料节约,当地人民又有世代相传的建造经验,因此解放后这种桥型不仅没有淘汰,还有所发展。

赵州桥、宝带桥、卢沟桥、枫桥以及北京颐和园的玉带桥、十七孔桥等都是拱桥的杰出的代表。河北赵县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弓形拱的敞肩拱桥,欧洲在赵州桥建成七百余年后才采用弓形拱。

解放后,桥梁建筑事业取得巨大的成就,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胜利建成,标志着我国桥梁建设事业达到了先进的水平。

(选自《旅游天地》1980年第3期)

2.桥梁审美观(樊凡)

桥梁主要用于交通负荷、跨越障碍,这是它的基本功能,所以桥首先要符合此要求。如果是一座不堪使用的危桥,摇摇欲坠,也就没有什么美可谈了。因此,桥梁结构的造型应表现出有力量、稳定、连续和有跨越能力等等,以显示功能的保证性。这也就自然地引起人们的美感。对于不同用途的桥梁,如园林、城市、公路、铁路桥梁等,或同一用途而其所在环境条件不同时,其结构及各项附属设施的造型都应准确鲜明地表现出符合使用要求,并能恰如其分。这也就是一种美的因素。就所有桥梁而论,交通使用功能要求和鉴赏要求在其重要性上,并不是等量齐观的,它随着建桥目的和建桥环境等因素而有所差异,并通过造型表现出来为人们所理解。如荒漠原野上的公路桥和繁华城市中的园林桥应当各自“量体裁衣”地选择适合的型式。

正确的桥梁审美观是功能、技术、经济与美观融合一体,共同作用,美寓其中。

3.桥梁美十则(樊凡)

关于桥梁美,很多人早就关心了,并提出过很多设想和措施,关于桥梁美的形态规律、审美标准等等,从一些文献资料中披露出其看法、分类多不一致,可以说是众说纷纭。现参考这些资料,并结合我国桥梁工程中习用的一些原则,以简单明了的形式拟以下桥梁美十则,并列举桥例分别论述。这十则是:1.环境的协调;2.主从与对称;3.韵律;4.均衡与稳定;5.统一;6.比例与尺度;7.连续与明暗搭配;8.力线明快;9.色彩;10.风格。这些法则也可以说是达到“协调”的法则。

(以上两则资料均选自《桥梁美学》,人民交通出版社1987年版)

4.桥名谈往(茅以升)

万物皆有名,有的还要有专名,就像人有名字一样。既然是名,就要起得好。我国近代桥梁,受了西方影响,题名时,总是从地理观点出发的。只要能指出它的所在地,使人一望而知,就行了。铁路公路上,更是用里程标记作名字,如同某某路上的“345,678公里桥”,那才真是确切不移的。然而我国古时桥名,不是这样。它总要有些文学气息,使人见了,不由地发生情感,念念不忘。或是纪事抒情,引起深思遐想;或有诗情画意,为之心旷神怡。这样,通过慎重题名,一座桥的历史、作用或影响,就立刻表现出来,因而容易流传。桥的“身价”,也因此而抬高。一座桥出了名,它的名字还会跟着多起来,除了正名,还有俗名、别名等等,就像人名,除了学名,还有别号、小字等等。有的是在民间自然而然地逐渐形成的,有的却是文人学士,要借此而为自己题名的。总之,桥成就要题名,成为风气,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个特色。

桥的题名,字不在多,如同人名一样,一般都是两个字,有时只有一个字。就只这一两个字,而能显示出桥的特征,正是我国文字的妙用。这是由于我国历史上的典故多和文学里的成语丰富的缘故。文史里的财富,大为桥名增光。然而桥多了,关于它的典故和成语也反过来为文史服务。比如,《史记》里“信如尾生”一辞来自桥的典故,《阿房宫赋》里,“长桥卧波”一辞来自桥的成语。桥的名字题得好,它对文史就可有贡献了。桥名的重要,有如此者。

现在来介绍一些桥名,借以窥知我国桥梁文学的丰富,它也许是世界无双的。先谈单名。较著名的有:“蓝桥”,在陕西蓝田县蓝溪上,“传其地有仙窟,即唐裴航遇云英处”;“枫桥”在苏州,唐张继有《枫桥夜泊》诗;“断桥”在杭州西湖,唐张祜诗:“断桥荒藓合”,明朝莫仲有《断桥残雪》词等。但单名之桥往往系泛指,而又可能是专名,其中有的以材料为名,如“石桥”,梁简文帝即有《石桥》诗:“写虹便欲饮,图星逼似真”;“铁桥”,明朝吴兆元有《渡铁桥》诗:“宝筏群生渡,金绳八道开”;“竹桥”,杜甫有《观造竹桥》诗等。有的指明桥的所在,如“山桥”,梁简文帝诗:“卧石藤为缆,山桥树作梁”;“江桥”,唐杜甫诗:“山县早休市,江桥春聚船”;“野桥”,唐刘长卿诗:“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等。有的指明桥的形状,如“方桥”,唐韩愈诗:“君欲问方桥,方桥如此作”;“斜桥”,宋朝欧阳修诗:“波光柳色碧溟蒙,曲渚斜桥画舸通”;“画桥”,宋朝范与求诗:“画桥依约垂杨外,映带残阳一抹红”;“朱桥”,唐朝郑谷诗:“朱桥直抵金门路,粉堞高连玉垒云”;“天桥”,山西太原保德州及云南大理都有,大理的“下断上连,石梁跨之,两岩激水溅珠,宛如梅绽,人呼为不谢梅”等。有的与桥畔景物有关,如“花桥”,福建宁德县、湖北长阳县及广西桂林都有,桂林的有“花桥烟雨”之称;“柳桥”,在杭州西湖,宋周邦彦词:“水涨鱼天拍柳桥”等。有的比较特殊,如“草桥”,在北京右安门外;“席桥”,在山东东平县,“相传宋真宗东封泰山,车驾经行,以席铺藉”;“瓜桥”,浙江富阳县,“世传孙钟设瓜于此桥”;“鸭桥”在陕西陕城。“金桥”在山西上党,唐潘炎有《金桥赋》。更有事涉怪诞的,如“暗桥”,在安徽建平县,“旧传伍员奔吴,避于山中,追者至此,云气护之,员及桥而天暗”;“鬼桥”,《初学记》“上方有鬼桥”;“赤桥”,在山西太原晋水北渠上,“宋太宗凿卧龙山,血出成河,因更今名”等。

桥名用两个字是最普遍而又标准化的,单名的桥已经不少,双名的更是多得多。试思每桥皆有名,在我们古老的大国,该有多少桥名啊!然而在这成千上万的单名和双名中,重复的究竟不多,如果把这所有的桥名都搜集起来,编成一部《中国桥名录》,该是够洋洋大观的了。

现在再来举一些双名的例,说明桥名的丰富多彩。根据反映内容,一部“桥名录”可分为五章。

第一章是“表扬”。首先是表扬桥的功用的,如“安济桥”,即“赵州桥”,在河北赵县南河上,一名“大石桥”,制造奇特,“隋匠李春之迹也”;“万安桥”,即“洛阳桥”,在福建泉州,为渡海用,“去舟而徒,易危以安,民莫不利。”“灭渡桥”,在江苏吴县,桥成“南北往来者踊跃称庆,名灭渡,志平横暴也。”“安平桥”,在福建晋江,建成于宋绍兴二十二年,全长2070米,俗名“五里桥”,旧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传说。其次是表扬造桥人物的,如“绩麻桥”,在湖北孝感县,“世传居民女绩麻所建”;“夫妇桥”,即四川灌县竹索桥,清何先德造,未完,其妻续成之;“葛镜桥”,在贵州平越,明万历间葛镜建,“屡为水决,三建乃成,靡金巨万,悉罄家资”。

第二章是“纪事”,记载有关桥的流传下来的故事。如“万里桥”,在四川成都南门外,“昔孔明于此饯费聘吴,曰万里之行,始于此矣”。唐陆肱有《万里桥赋》,宋吕大防有《万里桥》诗,杜甫诗:“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唐张籍诗:“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宋苏轼诗:“我欲归寻万里桥,水花风叶暮萧萧”,宋陆游诗:“雕鞍送客双流驿,银烛看花万里桥”。“马桥”,即“升仙桥”,在四川成都北,西汉司马相如不甘贫贱,立志做官,“尝题柱云,大丈夫不乘马车,不复过此桥”,唐岑参有《升仙桥》诗:“及乘马车,却从桥上归”,宋京镗有《马桥记》云:“兹建桥以马名,自是长卿之遗踪亦不泯矣。”“兰亭桥”,在浙江绍兴,“晋王右军修禊处,桥下细石浅濑(lài赖),水声昼夜不绝”。“洗耳桥”,在河南汝州,相传尧要将天下让给许由,许由自命清高,认为听了这话污了自己的耳朵,此桥所在“即许由洗耳处”。“虎渡桥”,在福建漳州,亦名江东桥,“江南桥梁,虎渡第一,昔欲修桥,有虎负子渡江,息于中流……乃因垒址为桥”。“宵市桥”,在江苏扬州,即“小市桥”,“相传隋炀帝时于此开夜市”。

第三章是“抒情”,通过桥名,来表达思想感情。如“销魂桥”,即“灞桥”,在陕西西安,“东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因“取江淹别赋句,又呼为销魂桥”。唐王之涣诗:“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明葛一龙词:“桥上飞花桥下水,断肠人是过桥人。”“思乡桥”,在河北丰润,“宋徽宗北辕过桥,驻马四顾,泫然曰,吾过此向大漠,安得似此水还乡矣……人乃谓思乡桥也”。“至喜桥”,在四川广安,“昔欧阳修自吴入蜀,喜路险至此始平”。“情尽桥”,在四川简阳,唐雍陶《题情尽桥》诗有序云:“阳安送客至情尽桥,问其故,左右曰送迎之地止此。”“忘恩桥”,在陕西西安,“中官初入选,进东华门,门内有桥曰皇恩桥……俗呼曰忘恩桥,以中官既富贵,必仇所生,盖耻之也”。

第四章是“写景”,美化桥身及四周景物。如“垂虹桥”,在江苏吴江,桥身环如半月,长若垂虹,宋王安石《垂虹桥》诗云:“颇夸九州物,壮丽无此敌。”“春波桥”,在浙江绍兴,贺知章诗云:“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鉴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故取此名桥。“海棠桥”,在湖北黄州,“宋时桥侧海棠丛开,秦观尝醉卧于此,明日题其柱”。“胭脂桥”,在江西饶州,鄱阳王萧俨生活奢华,宅中宫人,洗胭脂水流出,把桥下水都染红了,故名。“月样桥”,在山东青州,“采石凝结如天成”。“绿杨桥”,在湖北蕲水,“因东坡醉卧桥上,有‘解鞍欹枕绿杨桥’之句,遂名”。按苏轼《西江月》词自序云:“春夜行蕲水中……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书此语桥柱上”,即是桥也。

第五章是“神异”,把神仙和桥梁联系起来,大多与道教有关。如“圣女桥”,在陕西白水,传说为三神女一夜成之。“白鹤桥”,在江苏句容,“汉永元间茅氏兄弟三人,乘鹤至此,有白鹤桥,大茅君驾白鹤会群仙处”。“集仙桥”,在江西安福,“相传居人夜闻桥上仙乐缭绕,旦往视之,惟见书吕洞宾字于桥柱”。“乘鱼桥”,在江苏苏州,“昔琴高乘鲤升仙之地”。“照影桥”,在湖北石首,“相传有仙人于此照影”。

以上是单字和双字的桥名录。三字、四字或更多字的桥名,当然也有,但为数极少。三字桥名中著名的有二十四桥,在江苏扬州。唐杜牧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中的“二十四桥”,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云是二十四座桥,并列举其名,但据南宋姜白石的《扬州慢》词:“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则又似一座桥。后来清朝梁章巨在《浪迹丛谈》中更提到在孟毓森所居宅旁之桥上,有“二十四桥”的题名榜,可见“二十四”已成为一座桥的专名。不过这种用数目字当专名的桥,并无他例,有的只是以数为序而已,如杜甫诗“不识南塘路,今知第五桥”。四字或以上的如“旧浣花桥”、“杨柳河桥”、“德阳王桥”(以上均在成都)、“新学前桥”、“建富木桥”(以上均在南昌)、“新饭店石桥”(四川温江县)等等,有的是地名或人名关系,其余都是把单名或双名的桥加以解释,并非完整的专名。因此,中国桥名,基本上只有单名和双名两种,在《桥名录》中把这两种搜集齐全,所余就无几了。

但是,我国古桥并非个个都有专名。有的本来并无名称,后来有人随便叫它一下,逐渐也就成了名字,如“大桥”“小桥”“新桥”“旧桥”“长桥”“短桥”“南桥”“北桥”等等。这些“俗名”,时间一久,就成为“正名”了,如福州的“小桥”,因在“万寿桥”的大桥附近而得名,就此成为专名。有的“桥”,名气非常之大,但实际上并无此桥,如“陈桥”,在河南开封%

求黄鹤楼英文导游词阿!

Not far from Rizegou Guesthouse is the Swan Lake It is said that swans used to reside here At the present time, the lake remains semi-marsh land eith waterweeds fully covered on the surface In spring the lake resembles a carpet of green grass; in summer the lake is splendidly decorated with blossomed flowers; in autumn the yelliwness in the lake meets the eye in every side; in winter the lake remains a world of ice and snow Near the upper end of the lake is an another lake called Fangchaohai The lake leads to hills where the hill peaks raise one higher than another However, among the hills there is a pealk that obviously towers It is named the Sword Rock because it looks sharp on the top and wide at lower part Passing the foot of the towering peak, you start to walk into a dense primeval forwst, where you find yourselves deep in the boundless expanse of trdds and plants, feeling as light as if you had left the world of men and became immortal beings There are an abundance of trees that looking up you hardly see the sunshine Some of the trees curves down like awnings; some loom up like obelisks; some stand erect like men; some recline like dragons Beneath your feet are soft mosses that grow in a thick furry mass on wet soil When you walk through the forest, cool greenery rests your eyes, gentle breeze sooths your ears and the utter quietness refreshes your heart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

pwd=hwjg 提取码: hwjg

用英语介绍随州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的导游词

山水名胜与文物古迹二者兼备。长江三峡驰名世界。七十二峰朝大顶,二十四涧水长流,人誉“第一山”的道教名山武当山为道教圣地。武汉黄鹤楼公园、宜昌三峡大坝旅游区 、宜昌三峡人家风景区、十堰武当山风景区、恩施巴东神农溪纤夫文化旅游区是湖北省的五个国家5A级风景名胜旅游景点。 黄石矿冶文化历史悠久,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为我国首座国家矿山公园,拥有“亚洲第一天坑”。

黄鹤归来铜像 一览亭 仙枣亭 受降纪念碑 松月轩

落虹桥 日晷台遗址 迎辉亭 棋盘山 鸽子坪

大门楼 映霞亭 双龙桥 胜利广场 武汉受降堂

中山公园茹冰园 四顾轩 武汉剧院 武汉月湖 武汉民族村

武汉科教大厦 武汉抗洪纪念碑 湖北剧场 武汉广播电视塔 武汉佛教协会

顺风洋行旧址 彭刘杨三烈士塑像 石门峰名人公园 施洋烈士纪念碑 施洋烈士纪念馆

辛亥革命炮台旧址 孙中山铜像 孙中山纪念碑 诗碑廊 落梅轩

古铜顶 蛇山鹅池 金猴岭原始森林 神龙燕子洞 吕仙洞

毛泽东词亭 奇章亭 石照亭 首义枪声纪念雕塑 武汉大学樱花大道

武汉铁门关 汉口道胜银行旧址 郢州城垣遗址 月湖知音桥 中山公园张公亭

中山舰纪念馆 白沙洲长江大桥 三皇殿 长江二桥 藏经阁

东湖寓言园 二七纪念碑 印心石屋 双面观音塑像 武汉大学法学院旧址

武汉大学体育馆旧址 国立武汉大学文学院旧址 汉江口 马沧湖 抱冰堂旧址

抱膝亭 警钟楼 同治黄鹤楼 胜像宝塔 奥略楼

蛇山桥 三国诗碑 俄租界工部局旧址 俄国领事馆旧址 法界宫

落雁风景区 长江大桥桥头堡 中华基督教信义大楼旧址 中国***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遗址 汉口路伽碑路高级住宅区旧址

汉口美国领事馆旧址 汉口英国汇丰银行旧址 武汉英国领事馆旧址 武汉宋庆龄旧居 武汉市革命博物馆

武汉大学科技会堂 武汉动物园水族苑 岳飞亭 一揽亭 黄鹤楼景区搁笔亭

高峡平湖 龙门河国家森林公园 高山平原 古犀牛洞 燕子垭

张飞擂鼓 长阳人遗址 白羊寨 白马洞 石门洞

麦城 兴文塔 金狮洞 古龙溪漂流风景区 宜昌南津关

下牢溪 灯影峡 大水井建筑群 晴川阁三楚胜境 晴川阁禹碑亭

蛇山乖崖亭 蛇山‘洞天别境' 晴川阁景区朝宗亭 黄鹤楼景区归鹤浮雕 昭化寺

磨山景区庄王出征雕塑 黎元洪墓 江汉路步行街雕塑 崔颢题诗图 青岛路景明大厦

汇丰银行旧址 花旗银行旧址 国立武汉大学学生宿舍旧址 国立武汉大学学生俱乐部旧址 国立武汉大学图书馆旧址

龟山向警予烈士墓 龟山三国城三国鼎立大鼎 龟山三国城群英道 龟山三国城鲁肃墓 龟山三国城赤壁大战全景画馆

龟山黄兴铜像 龟山红色战士公墓 龟山高山仰止牌坊 古琴台景区知音浮雕 古琴台知音亭

东湖景区鲁迅广场 东湖濒湖画廊 德国领事馆旧址 陈潭秋纪念馆 长春观太清殿

巴公房子旧址 白鲫豚馆 磨山朱碑 翠帷蕴谊 常春花苑

磨山杜鹃园 磨山樱花园 磨山景区雕塑 东湖楚风一条街 沙市中山公园

荆州市荆州碑苑 荆州春秋阁 荆州樊妃冢 荆州盆景园 十堰市人民公园

三峡国家地质公园(湖北段) 刁汊湖 昭仁寺 洪山寺 剑口景区

洪山仙人洞 洪山坪落湖村 大洪山 麋鹿岛 陆水湖

长江三峡工程坛子岭旅游区 白雉山风景区 东汉一条街 偃月湖广场 武圣广场

关公文化园 二七烈士纪念碑施洋烈士墓 孟浩然纪念馆 路易·艾黎旧居修复暨纪念馆 曹禺纪念馆

董必武纪念馆 楚文化馆 龙王庙文化墙 兴山明妃村 马铃岩风景区

三峡人家风景区 万里长江第一阁 李时珍墓 鄂州梁子岛生态旅游度假区 鄂州市博物馆

天堂湖景区 甘泉洞风景区 空山洞丽人湖 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 曾侯乙墓景区

黑龙潭景区 元明塔 大冶雷山风景区 中华山景区 大洪山风景区

能仁寺 白潭湖风景区 莲花山旅游区 古金山寺 照面井

读书洞 秭归屈原故里 中原突围的策源地 锦绣园高新农业观光园 青龙山熊河风景区

楚皇城城址 襄阳城 太乙洞风景区 鄂南龙潭 虎伏天门

铜鼓绝顶 闯王陵墓 九宫山森林公园 炎帝神农烈山风景名胜区 浠水三角山风景区

黄冈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 坛子岭景区 昭君台 玉泉风景区 汤池旅游风景区

车溪民俗风景区 宜城张自忠将军纪念馆 湖北谷城县薤山旅游度假区 渔梁洲 李曾伯纪功铭摩崖

咸宁潜山国家森林公园 奥陶纪地质公园 双峰山风景区 米芾纪念馆 保康野花谷自然风景区

老塔山 战国长城遗迹 襄樊襄王府绿影壁 湖北保康县汤池峡温泉度假区 湖北保康县五道峡自然风景区

多宝佛塔话珍奇 澄水洞旅游区 仙人石 罗汉肚 长春谷

钵盂揽胜 筲箕兜 珍珠湖 珍珠泉 三眼桥

九峰律寺 山下游览区 北海近代建筑 湖泗瓷窑址群 武汉九峰国家森林公园

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 蛇山风景区 赤壁遗址 龙泉山楚王陵王妃墓 中山舰

木兰湖风景区 大智门火车站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 首义园 鹦鹉洲

九峰山摩崖 沔城风景名胜区 湖北武汉华泰汤逊湖旅游度假区 江汉关大楼 明楚王墓

施洋墓 汉正街 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 荆州关公馆 荆州石首糜鹿自然保护区

_水湖 梨园 拜将台 “一·三”惨案遗址 房县神农峡景区

赛武当自然风景保护区 红坪峡自然保护区 神农顶风景区 大九湖景区 张居正故居

荆州长江天鹅洲白暨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观鱼台 “六·一”惨案遗址 十八里长峡自然保护区 伏龙山自然风景区

温泉寺 荆州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区 八岭山国家森林公园 桃花岛 滨湖公园

大岳太和宫 华阳崖 凌虚崖与诵经台 南岩宫 文昌祠

唐崖土司城遗址 连珠塔 龙麟宫水利风景区 土王城遗址 太平塘摩崖

八宝山 黄金洞 仙佛寺石窟 石柱观 满山红烈士陵园

凌虚岩 龙麟宫 水镜湖风景区 雕龙遗址 武汉国民政府旧址

玉泉寺景区 玉泉铁塔 巴东垭 古德寺 洪山公园

“八七”会议会址 咸宁温泉 卓刀泉 天津桥 琼台三观

古梭罗树 神农架自然博物馆 星斗山自然保护区 紫宵殿 古隆中

夔门 马渡河小小三峡 西陵峡 瞿塘峡 大宁河小三峡

中华鲟鱼馆 报恩寺 仙人桥-仙女像 三楚名山--玉泉山 大峡谷

白云剑迹 睿功圣德碑楼 高吊脚群楼成楚市 楚祖祝融遥观星 荆州古城朝宗楼

“惟楚有材”楚才园 石宝寨 “长阳人”遗址景区_ 巴山峡至伴峡景区 百岛湖景区_

隔河岩景区 丹水景区 九湾景区 龙舟坪景区 天柱山景区

武落钟离山景区 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五峰山 兴文塔 界头

关门峡 七娘山 独岭佛光 河心石 姊妹杉

象鼻山 后河原始森林 白溢寨 长生洞 柴埠溪大峡谷风景区

沧海泛舟 白云晓月 回龙晨钟 农家社火 万兽朝圣

古寨烽烟 青龙洞 环城公园 九龙渊公园 凤凰广场

荆江分洪工程纪念碑亭 文星楼 张居正墓 樊姬墓 大禹息壤

鸡公山旧石器时代遗址 张飞一担土 春秋阁 关庙 得胜街与洗马池

卸甲山与掷甲山 关公刮骨疗毒地 马跑泉与落帽冢 点将台与拍马山 公安门

_水水库 颜将军洞 洪湖 乌林古战场 生态旅游在洪湖

狮子山 杨林山 华容古道 庞公渡 救曹田

放曹坡 葫芦口 子龙岗 仓库垸 汉寿祠

报国寺 三闾寺 濯缨台 荆台 章华台

三江口 内荆河 东荆河 洪湖风光 护国仙山真武祖师庙

南廓古梅 泮宫翠柏 离湖读骚 鹤泽观渔 璇台涌月

锦水晴岚 狮子山 章台晓霁 糜鹿自然保护区 黑狗渊

万里长江第一兽 江陵抗战纪念园 走马岭遗址 刘郎浦 照影桥

绣林山公园 望夫台 南岳山森林公园 烈士纪念碑 三千年古银杏

仙人洞 红军树烈士陵园 傅家竹园 鹿角峰 鸡头脑

哑口水库 龙泉寺 三菱湖风光 桃花山风景区 天鹅洲生态风景区

胡家花园 石家河遗址 温峡漂流 太平寨 尚书墓

忘归岛 花山夜明珠 龙门吐珠 大坝齐天 温峡水库

莫愁乡 磨棋观 三泉湖 间歇泉 鸳鸯柳

通天洞 绿林古寨 天河度假村 屈家岭文化遗址 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

虎爪山森林公园 掇刀开发区 大洪山风景名胜区 娘娘寨 白云楼

龙泉公园 温泉山庄 荆门市博物馆 空山洞风景区 姑嫂桥

十里水画廊 吞天门 美人潭 骆驼峰 鸳鸯溪

象山风景区 漳河水库 文峰塔 元佑宫 文峰塔

大口国家森林公园 莫愁湖 黄仙洞 新、旧红门 内外明塘

九曲御河 碑亭 琉璃影壁 龙鳞神道 内、外罗城

一陵两冢 玄妙观 封江生态旅游区 古乐编钟 中华山

大洪山风景名胜区 炎帝神农故里--随州厉山 黑龙潭风景区 徐家河旅游度假区 三潭风景区

李汉俊陈列室 曹禺著作陈列馆 南门河游园 章华台 汉江民俗风景区

田关河旅游风景区 借粮湖 潜江市森林公园 返湾湖风景区 汤池

鄂中革命烈士纪念馆 陶家湖古城遗址 战国墓群 三冢 门板湾遗址

周恩来总理纪念馆 应城人民公园 蒲骚故城遗址 孔庙 应城市革命烈士纪念馆

文峰塔 霍城 南河溶洞 观音泉 仙女山 仙女庙

神灵台 马城台 西畈麦秋 南岗梧雨 _水晴波 凤山春晓

樱桃古渡 车盖名亭 谪仙桃岩 碧霞台 司马书室

凤凰台 紫金台 白兆山 太平寨 解放山水上游览区

李白纪念馆 钱冲古银杏群落 太白公园 槎山双泉寺 梁代古刹泗洲寺

高山铺战役遗址 仙人台风景区 云界寺 卧龙松 太阳神庙

舍身崖 龙头石雕 龟驮经书 龙门资教寺 横岗山风景区

达城庙 望夫石 碧仙洞 老龙仙洞 三角庙

石门 千年茶花 三角山风景区 雷劈石 观音泉

铁索桥 火焰洞 烈士墓 凉亭洞 双峰尖

财神洞 赛老寺庙 云丹山水库 太平水库 线粉槽瀑布

烂 泥 滩 云丹山日出 太平避暑山庄 太平森林公园 四祖正觉禅寺

雨湖 玄妙观 李时珍纪念馆 白莲河斗方山旅游风景区 闻一多纪念馆

浠水县博物馆 三角山旅游风景区 浠水洗马太平寨风景区 麻桥金桥月山生态公园 桃花胜景

天堂明珠 悬崖风雨 仙人壁立 麻姑仙踪 羊角嵯峨

岘山 鱼梁洲 大洪山名泉 南岳寺 杉树坪秦岭冷杉林原始群落

双峰山旅游度假区 鸳鸯溪 娘娘寨 显陵双茔城城墙 钟祥少司马坊

明显陵 南岩 三峡大坝 野人谷 柴埠溪

“洞天福地 ”太清洞 英国领事馆 鱼泉河漂流 保康九路寨 南岸咀

杨家溪漂流 情人泉 黄龙洞 天台山 白潭风景区

平湖天堂河 高岚风景区 桃花冲森林公园 保康温泉 高贵三潭/徐家河

抱璞岩 习家池 炎帝神农故里 九宫山 既济水电公司宗关水厂旧址

仁济医院 汉口慈善会 唐生智公馆旧址 保安洋行(英)旧址 广东银行旧址

东方汇理银行(法)旧址 格非堂 文华大学学生宿舍 第一纱厂旧址 夏斗寅、徐源泉别墅

瞿雅各健身所旧址 文华大学文学院 三佛阁山门 中华循道公会弘道会 基督教救世堂

圣若瑟女子中学 宁波会馆 江苏会馆 民权路清真寺 汉口电灯公司旧址(英)

金城里 洞庭村 江汉村、六也村 同兴里 大陆坊

杨森花园 上海村 周苍柏公馆 中央信托局旧址 武汉卫戍司令部

平汉铁路南局 新泰大楼旧址 华商赛马公会 华商总会 信义公所

俄国巡捕房旧址 美国领事馆旧址 德国工部巡捕房 安利英洋行旧址 日信洋行旧址

聚兴诚银行 大孚银行旧址 浙江实业银行旧址 汉口横滨正金银行旧址 交通银行旧址

首善堂 湖北省图书馆 汉口水塔旧址 四明银行大楼旧址 怡合村

季凡诺夫公馆 咸安坊 日租界军官宿舍 江汉关监督公署 亚细亚火油公司(英)旧址

日清洋行旧址 中国实业银行 盐业银行旧址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旧址

金城银行旧址 大清银行 台湾银行(日) 旧址 汉口美国海军青年会旧址 圣若瑟天主堂

上海街教堂 四祖寺塔 军民合作饭店 东山宝塔 升天塔

象山四泉 新四军鄂豫挺进纵队司令部驻地旧址 中共鄂豫边区委员会旧址 十里古墓群 马家垸遗址

纪山古墓群 荆家城遗址 黄歇冢 铁鞭古祠 舍利宝塔

普山遗址 寨山遗址 砚池山 陶谷墓 大成殿

斗方禅林 碧玉流石刻群 灵润桥 释迦多宝如来石塔 塞墩遗址

高塔寺塔 黄梅焦墩遗址 百二河景区 大余湾 百年钟楼

楚波亭 禹柏 江夏楚王陵寝群 珞珈山18栋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

永利银行 博学中学钟楼 文华大学礼拜堂———罕见的希腊神庙式建筑 翟雅阁健身所 博学中学教堂

汉阳共勉街牌坊———弥足珍贵的明代建筑 李凡洛夫公馆———俄罗斯民居之经典 国货商场旧址 萧耀南公馆 珞珈碑路房子

涂_山公馆 大冶鄂王城 楚天第一大夫第 美最时洋行(德) 三教街公寓

“百年洋店”——德明饭店 天主教鄂东代牧区主教公署 立兴洋行(法) 英文楚报馆 麦加利银行(英)旧址

荆州古城墙的英文名

荆州古城墙

Ancient city wall of Jingzhou

荆州古城墙

Ancient city wall of Jingzhou

四川成都旅游景点介绍

四川成都旅游景点介绍

这里是旅游的天堂,无法拒绝她火辣辣的美食,无法拒绝她惊艳的自然风光,更无法拒绝她的古蜀文化。下面是我整理的四川成都旅游景点介绍。

四川旅游景点介绍

一. 成都

成都附近有都江堰、青城山、武侯祠、杜甫草堂、锦里、春熙路、宽窄巷子、二王庙、文君井、文殊院、宝光寺、石经寺、 琴台路、永陵、金沙遗址,三圣花乡,合江亭·安顺廊桥,活水公园,成都东区音乐公园,峨眉1958园林式**博物馆等。 观音寺的壁画、塑像以及花置寺的摩岩造像具有极高艺术观赏价值。中山景、洞景、水景、生景、气景五景俱全,九峰山、石象湖、西岭雪山极具吸引力。拥有25个国家级、四川省、成都市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以及地质公园。

这里主要说说都江堰、青城山、春熙路。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灌口镇,是中国建设于古代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通常认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城山为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属道教名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古称“丈人山”,东距成都市68公里,处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处。主峰老霄顶海拔1260米。在四川名山中与剑门之险、峨嵋之秀、夔门之雄齐名,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誉。青城山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名山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并于2000年同都江堰共同作为一项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虽然有“百年春熙”一说,但春熙路是由军阀杨森于1924年建成。最初,成都市春熙路因杨森头衔“森威将军”而命名为“森威路”,后取老子《道德经》中:“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的典故,改名为春熙路。美女如织让春熙路不同于其他城市步行街的杂驳、无趣,说其“一街独秀”并不过分。

二. 峨眉山、乐山

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峨眉山市境内,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地势陡峭,风景秀丽,有“秀甲天下”之美誉。气候多样,植被丰富,共有3000多种植物,其中包括世界上稀有的树种。山路沿途有较多猴群,常结队向游人讨食,胜为峨眉一大特色。它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寺庙约26座,重要的有八大寺庙,佛事频繁。1996年12月6日,峨眉山乐山大佛作为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峨眉山层峦叠嶂、山势雄伟,景色秀丽,气象万千,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清代诗人谭钟岳将峨眉山佳景概括为十种:“金顶

祥光”、“象池月夜”、“九老仙府”、“洪椿晓雨”、“白水秋风”、“双桥清音”、“大坪霁雪”、“灵岩叠翠”、“罗峰晴云”、“圣积晚钟”。现在人们又不断发现和创造了许多新景观,如红珠拥翠、虎溪听泉、龙江栈道、龙门飞瀑、雷洞烟云、接引飞虹、卧云浮舟、冷杉幽林等。峨眉新十景为:金顶金佛、万佛朝宗、小平情缘、清音平湖、幽谷灵猴、第一山亭、摩崖石刻、秀甲瀑布、迎宾滩、名山起点。无不引人入胜。进入山中,重峦叠嶂,古木参天;峰回路转,云断桥连;涧深谷幽,天光一线;万壑飞流,水声潺潺;仙雀鸣唱,彩蝶翩翩;灵猴嬉戏,琴蛙奏弹;奇花铺径,别有洞天。春季万物萌动,郁郁葱葱;夏季百花争艳,姹紫嫣红;秋季红叶满山,五彩缤纷;冬季银装素裹,白雪皑皑。登临金顶极目远望,视野宽阔无比,景色十分壮丽。观日出、云海、佛光、晚霞,令人心旷神怡;西眺皑皑雪峰、贡嘎山、瓦屋山,山连天际;南望万佛顶,云涛滚滚,气势恢弘;北瞰百里平川,如铺锦绣,大渡河、青衣江尽收眼底。置身峨眉之巅,真有“一览众山小”之感叹。

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摩崖石刻并非是石窟艺术)。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大佛两侧断崖和登山道上,有许多石龛造像,多是盛唐作品。凌云寺右灵宝峰上,现存一座砖塔,塔高十三层,造型与西安小雁塔相似。寺左江中一孤峰卓立,名乌尤,即秦所凿乐山离堆,上有唐创建乌尤寺,以及相传汉郭舍人注《尔雅》处。 乐山大佛景区由凌云山、麻浩岩墓、乌龙山、巨形卧佛景观等组成,面积约8平方公里。景区属峨眉山风景名胜区范围,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闻名遐迩的风景旅游胜地。古有“上朝峨眉、下朝凌云”之说。

三. 九寨沟、黄龙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是白水沟上游白河的支沟,以有九个藏族村寨(所以又称何药九寨)而得名。九寨沟海拔在2千米以上,遍布原始森林,沟内分布一百零八个湖泊,有“童话世界”之誉。九寨沟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旅游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九寨沟黄龙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区,是我国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0年,九寨沟被列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首,1991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风景名录》,1992年12月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从此登上世界旅游的宝座,成为中外游客向往的神奇的“梦幻世界”。

九寨沟是白水沟上游白河的支沟,以有九个藏族村寨(所以又称何药九寨)而得名。黄龙风景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由黄龙本部和牟尼沟两部分组成。主景区黄龙沟位于岷山主峰雪宝顶下,以彩池、雪山、峡谷、森林“四绝”著称于世,是中国唯一的保护完好的

高原湿地。“人间仙境”、“童话世界”是形容九寨与黄龙最合适词汇。“九寨归来不看水”,水是九寨沟的精灵,湖、泉、瀑、滩连缀一体,飞动与静谧结合,刚烈与温柔相济。 “人间瑶池”黄龙沟位于松潘县东约35千米处,是玉翠山中一条南北向的沟谷,长约75公里。与九寨沟一山之隔,但因雪山阻隔,需经公路绕行100公里方可到达。这条沟的奇妙之处是沟底的岩石,晶莹光滑,类似石灰岩溶洞中的钟乳石,岩石跌宕起伏,顺着山沟,曲折蜿蜒,犹如一条黄龙盘旋而上。黄龙奇异的景色,使它拥有“黄龙天下绝”的美称。

四. 四姑娘山、康定、稻城

四姑娘山位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由四座长年被冰雪覆盖的山峰组成。如同头披白纱,姿容俊俏的四位少女。其中幺妹身材苗条、体态婀娜,常说的“四姑娘”就是指这座最高最美的雪峰。

四姑娘山被当地藏民崇敬为神仙。相传为四位美丽善良的姑娘,为了消灭杀害父母和残害村民的恶魔墨尔多拉,保护人民难得的和平与凶猛的妖魔作英勇斗争,最后变成了四座挺拔秀美的山峰,即四姑娘山。它由海拔6250米、5664米、5279米、5038米的四座毗连的山峰组成,坐落在横断山脉的东北部,邛崃山脉的最峰区。主峰幺妹峰,海拔6250米,位于东经1029°,北纬311°,是邛崃山的最高峰,山峰主要由石灰岩构成,由于大自然常年的风化剥蚀,使山体十分陡峻,刃脊上多悬崖峭壁。主峰南坡飞挂数条冰川,冰川舌直指山脚。西坡和北坡是令人望而生畏的数百米高的陡岩,然而,陡岩之下则是绿草茵茵,森林繁茂,谷溪清澈的高山被带。四姑娘山地处川西高原向东急速过渡到成都平原交接带。自中生代以来,以三叠纪的印支运动为主,经历了多次构造变动。区内褶皱强烈,山体抬升,地层变质,老断裂复活,河流下切。这一切内外力的作用,造成了四姑娘山岭谷高差悬殊的复杂地形特征。

;

成都旅游景点介绍 快快来了解吧

1、成都动物园:如果你是和家人一起来的,千万不要错过动物种类繁多的成都动物园,这里常年展出各种两栖类爬行动物、还有多种兽类和鸟类,在这里除了凶猛的老虎、活泼可爱的金丝猴等动物以外,人们还能看到备受瞩目的的国宝熊猫。

2、都江堰景区:2000多年前的李冰父子抛家舍业的为成都人民建立了一座伟大的水利工程,而且也是迄今为止中国保留最完善的古代遗迹,如果有机会前往,一定要感受一下古人的伟大智慧。

3、文殊院:它建立于隋朝时期,期间被战火损毁,又在清朝重新修建,目前大小佛像300多,其中较为珍贵的是一尊来自缅甸的玉佛。

4、金沙遗址博物馆:是由陈列馆、遗迹馆、金沙剧场组成,其中最值得一说的就是陈列馆分为了五个展厅和一个4D的影院,人们可以在影院看《梦回金沙》,让人可以对这里的展品有一个更充分的了解。

5、青城山:如果你对道家有所研究,那么,我建议你来到这里充分的了解。这里的山区分为前山和后山,前山是主体,有着非常众多的文物古迹,后山还为完全开发,主要是自然风光,很适合休闲度假。

成都旅游景点介绍

●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先后在此居住3年多,创作诗篇240多首,很多诗都是以草堂为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为后人推崇的千古绝唱。

草堂建筑朴素典雅,楠木参天,带有浓郁的文化气息,是成都游客最集中的观光胜地之一。

●武侯祠

武侯祠是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始建于蜀汉末年,明朝初年重建时将武侯祠搬进了祭祀刘备的“汉昭烈庙”内,成为君臣合祀的祠庙。

由三绝碑、刘备殿、武侯祠、刘备墓、三国文化博物馆等景点组成,全面展示了三国蜀汉文化。

●都江堰

都江堰水利工程建于公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惟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都江堰附近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和灵岩寺等。

都江堰—青城山一线是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由都江堰水利工程和青城山组成。

●青城山

青城山是道教发祥地,处处藏幽纳翠,四季风光各不相同。公元143年“天师”张陵来此结茅传道,著道书24篇。至今仍完好地保存有数十座宫殿和大量的文物古迹。

成都动物园

成都动物园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北郊,与川西名寺昭觉寺隅墙相望,距城区4公里。园内绿树成荫、湖光潋滟、鸟语花香、风景诱人。30余组各种造型新颖别致的动物馆舍散落于17342公顷的绿树、翠竹、花丛之中。当您漫步于其中,定会感受到自然、动物、人类的和谐氛围。如果时机合适,您还可以体验到饲喂野生动物的乐趣,您还可以抱着小狮子和小老虎合影。

始建于1953年,在1976年迁到现址的成都动物园。经过近50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常年展出各种兽类、两栖爬行、鸟类以及观赏金鱼等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300余种、3000余只(头)的专类公园。年接待游人150万人次,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动物园,位列北京、上海、广州等十大动物园之第4位。

1、青城后山(很漂亮的自然景观)(青城山——都江堰)(都江堰很值得去)

2、杜甫草堂(更偏重于文化氛围,如果不了解杜甫的生平的话,很难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3、金沙博物馆(金沙遗址出土的金器玉器,看完后还是很震撼的)

4、黄龙溪古镇(比较热闹的古镇,还不错,好歹也是国家4A景区,在里面会很想买东西,不过很近)

5、锦里和武侯祠(锦里的酒吧挺多的,晚上比较好玩,不过小吃不好吃,武侯祠在旅游界是很出名的)

6、春熙路(程度很出名的购物景点,主要是购物,顺便可以看看帅哥美女)

7、成都动物园(没什么特点,不过有熊猫)

8、成都欢乐谷,梦幻岛,国色天香(主题公园,设施的话欢乐谷是最好的,玩的时候很刺激,但是人多的时候要等很长时间)

9、青羊宫(好像是日本临济宗的祖庭,是成都最大的古老道观什么的)

10 、三圣花乡(农家乐很出名,不过最好挑时间去,不然也没什么可看的)

11、望江楼

12、永陵(王建墓,前蜀皇帝的墓)

湖南省岳阳市东部是由一系列东北——西南走向的中山、中低山和低山组成的山岳地带,统属罗霄山脉,海拔500米以上的…有141座,著名的有:

连云山, 古名纯山。属罗霄山脉,北坡面平江县,南坡向浏阳、修水2县,主峰海拔1600.3米,相对高度1400米,为境内第一高峰。全脉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十八折、黄花尖、下小尖、连云山、轿顶山、福寿山、白水坪、甑盖山、十八盘、寒婆坳等10座。三面群山起伏,一面平川蜿蜒,山间林深竹茂,主峰常见云雾缭绕,故名连云山。山脉面积为639平方公里,占平江县总面积的15.5%。山有胜景“连云翠壁”,为“平江八景”之一。

幕阜山, 古名恒山,又名天柱山、天岳山、昌山。属江西大庾岭山系,跨湖南省平江、江西省修水、湖北省通城3县。三国吴太史慈任建昌都尉时,置营幕于此拒刘表从子刘磐,故名。主峰海拔1 595.6米。全脉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一峰尖、九龙池、云腾寺、黄龙山、只角楼、丘池塘、秋水塘、流水庵、凤凰山、燕子岩、冬桃山、凤凰翅等12座。被湖南省定为省级森林公园。山上名胜古迹甚多,著名的有洞天幕阜石刻、葛艾二仙坛、石床、石井、青竹扫台、幕阜丹岩、沸沙池、棋盘石、观音岩、系船石;东坡天岳关,扼湘、鄂、赣要冲,系抗日战争重要纪念地。山脉总面积1232.5平方公里,占平江县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岩石抗风化能力弱,水土流失较严重。

福寿山,地跨平江县、浏阳县,主峰海拔1571.1米。山上树木葱茏。

梧桐山,又名亚武当。位于平江县中部的梅仙乡、团山乡交界处。主峰海拔578.8米,山顶有真武祖师庙。山上名胜古迹有五龙捧圣、三星伴月、龙井泉、九坳亭、三宝岩、修仙洞、楼梯峰、平顶古松、千山螃、七丘田、百级石梯等。“梧桐暮雨”为“平江八景”之一。山顶有栓皮栎,为珍稀树种。

龙窖山,地跨湖南省临湘市和湖北省崇阳、通城、蒲圻县。清同治后称药姑山,北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载:“期间居民谓之‘鸟乡’,语言侏离,以耕畲为业。非市盐茶,不人城市;邑亦无贡赋。盖山徭人也。”南宋马子严《岳阳甲志》、王象之《舆地纪胜》。亦有此类记载。它很可能是瑶族历史上早期的千家峒。其山主峰大药姑高1261.1米。山脉由七尖、十岭、十一山组成,总面积200多平方公里。山峦雄伟峻峭,迂回重迭,烟霏雾结,沟壑幽深,飞瀑流泉,耸翠拱黛,风光秀丽;林木密集,药材多达450余种,人称“天然药库”。

大云山,地跨湖南省临湘市、岳阳县和湖北省通城县。山体呈东西走向,绵亘72峰,主峰海拔909.7米,总面积161.44平方公里。山峦险峻挺拔,北麓陡峭,南麓稍缓,因峰多山大、云雾笼罩,故名大云山。山峦别具一格,群峰、怪石、云海、岩窦、清泉、溪流、林涛、路卡,相映成趣。春季繁花似锦,落英缤纷;夏季蝉呜雀噪,清凉宜人;秋季山果飘香,菊花遍野;冬季林海雪原,银装素裹。唐宋以后,山上先后修建真武殿、皇经殿、永乐宫、隆兴宫、无极殿、玄母殿、玉皇营、玉清宫、着衣亭、望江亭、土地堂、新云山庙、道峰庵等庙宇28处,并有诸多碑刻,是湘北鄂南著名的风景胜地、道教胜地,亦是重要的抗日战争纪念地,山巅有国民政府第二十七集团军司令杨森的“三战三捷”刻石和临湘市人民树立的“大云山抗战胜利纪念碑”。1996年8月,定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五尖山,距临湘市城关3公里,山麓与公路107国道、京广复线以南北方向平行延伸,地处五岭山系幕阜山脉与江汉平原过渡地带,突起于丘陵,由轿顶山、鹰嘴山、周家山、祖师殿、黎家坳等五山组成,故名。山体面积46平方公里,海拔568.1米。森林覆盖率达68.6%,一年四季,风光绮丽,长约3公里的柴家冲尤富原始野味;两旁密布着200多公顷天然阔叶林,大小瀑布多达10余处,飞禽走兽随处可见。1993年11月,被湖南省定为省级森林公园。

相思山,原名白云山。传说张良携赤松子隐居于此。汉高祖刘邦思念张良,曾来山寻找。故改白云山为相思山。地跨湖南省岳阳县、湖北省通城县。山势南北广延,峰峦起伏。主峰眉毛尖,海拔957.2米。山上有“彦安瀑布”、“金猫捕鼠”等八景。

玉池大山,原名坍山。相传晋太尉陶侃之孙陶澹及其侄陶烜,为避举从长沙临湘山迁来,有白鹿和两白鹤相随,遂改坍山为白鹤山:地跨汨罗市、长沙县,由玉池山、明月山、达摩岭、大龙山、生梅嘴、猫公寨、玉山等山组成,主峰达摩岭海拔777.5米,面积6.12千公顷。峰岭相连,山势嵯峨,突兀峥嵘,竹木苍翠,清泉幽邃,瀑布垂帘,风景诱人。昔日名胜古迹甚多,著名的有白鹤观、白鹤井、珍珠岩、鹤泉庙、玉山庙、古驾庙、黄石滩、斋身滩、龙头滩、垂钟石等。在“文化大革命” 中,全被当作“四旧”破除。1958年后,全山除岩石峭壁外,均已栽上竹木,现已披苍着翠。

智丰山, 位于汨罗市八景乡、智丰乡,面积8.53千公顷,主峰乌石尖海拔.590.8米。由智丰山、南岭、米家寨、老山尖、苦岭、乌石尖、冷水尖、从毛山、汉峰山组成。群峰拱黛,岭峦盘结,沟谷回环,犬牙交错,地势险峻。古为军事重地,亦是风景胜地。

隐居山,地跨汨罗市铜盆乡、长沙县,最高点海拔509.4米,面积1.2千公顷,分东、西隐居山。相传晋代陶澹曾隐居其山,故得名。山上曾建宏济寺、九龙庵,并有诸多刻石,惜已毁坏。抗日战争中,是四次湘北会战的重要争夺地之一。

黄陵山,又名湘山,位于湘阴县三塘乡。由仰交山、遗爱山、石街山、万寿山、河街石山、东家山、南祥山、青竹山、桃花山、万福山组成,主峰青山庵海拔554.2米。古代建有黄陵庙、湘夫人祠,杜甫《湘夫人祠》、《祠南文望》即写于此。山麓有娥皇、女英墓,俗称“二妃墓”、“娘娘墓”。山多斑竹。

青山庵,古名仙坛岭。旧时建有草庵,故名。位于湘阴县金龙乡,海拔552.4米。山多巨石,如大小牯牛石、大小半篷石、猴子石,宛肖其形。石壁书“杨鼎峰读书处”六个大字,上有龙潭、霞峰台,山坡有回龙寺。

鹅形山,其状似鹅,故名。在湘阴县玉华乡。东北有湖鼻寨,山峦重迭,群峰环绕,主峰海拔523米,面积213.33公顷,树木青翠。山腰悬有巨石,名日福寿岩,上刻“福寿”二字,龙飞凤舞,其大如盘,壁上瀑布垂飞,人称“水石壁”。山上还有石洞,据清光绪《湘阴县图志》称:“其洞深出险曲,渐人渐宽,阴气逼人,土人以石板掩于洞口,山花丛映石坞间,故名花石岩”。

另有一些山脉在海拔500米以下,有的海拔甚至只有几十米,有的古代是山、今天只是高于周围的山包了。但它们自古迄今。名闻遐迩,多为历代文献所载,如:

君山,又称洞庭山、湘山,位于洞庭湖中,距岳阳城15公里,与岳阳楼相对而望,总面积0.9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55米左右,最高的喉咙乓山海拔也只76.8米,实为小岛。然而,它却是天下名山。秦皇汉武也曾登临,曾有5井、4台、36亭、48庙,其二妃墓、湘妃祠、柳毅井、朗吟亭是蜚声中外的胜迹;斑竹0君山银针更是世上珍品。位于龙口有传为秦始皇“封山印”的摩岩石刻。

巴丘山,在岳阳城内,一说在岳阳楼一带,一说在天岳坡一带。清宣统《湖南乡土地理参考书》引《一统志》载:“巴丘山,在府城西南隅,亦名巴陵,又名天岳”;又引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湘水又北至巴丘山入于江,山在湘水右岸”;又引唐《元和郡县志》载:“昔羿屠巴蛇于洞庭,其骨若陵,又日巴陵”;又引《山海经·海内经》载:“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又引明《一统志》载:“吴鲁肃以万人屯巴丘,即此”。

金鹗山,位于岳阳城区中心,大小10多个山头,盘旋起伏,主峰海拔97.2米,总面积58公顷。1976年,设立金鹗公园,1994年被评为“岳阳十景”之一,命名“金鹗叠翠”。

艑山,太湖的船和艑山相似,故名艑山。在君山东北七八里处的洞庭湖中,全岛面积3.13公顷左右,海拔44米,好象孤影在雪浪银波里飘浮。《山海经》载:“艑山多篪竹。山上有塔叫哑女塔,传说有一位商人的女儿因遭神鬼之灾而成了哑巴,其父携女四处奔走,一日到此,忽然开口说话,因而建塔酬神。明隆庆《岳州府志》载,艑山“上有神人迹,下有龙窟,旧有洞庭神祠。”清光绪《巴陵县志》和民间传说还称:唐大历五年,杜甫“南征”而返,客死湘江,曾停柩此岛。旧时人们为了纪念杜甫,在山上建有洞庭庙,定期祭祀。惜庙已废毁,只有遗址可认。据地质考察,此山甚古,是在7000万年前燕山地质构造运动中形成的,当年洞庭湖区发生洞庭凹陷,而艑山四周断裂,故成为一座小小的残留山,突兀于浩瀚的洞庭湖中。它的地层及其形成,与君山一样。

鹿角山,在岳阳县鹿角镇,历代诗人吟咏甚众。清宣统《湖南乡土地理参考书》载:鹿角山在县南六十里洞庭湖滨。上下船泊,望此为标识。岳忠武将台在鹿角山右,与湖西石承山遥对,宽平可容千人。忠武讨杨幺登此命将,今道观岭营垒、沟堑遗址犹存。<BR>&nbsp;&nbsp;&nbsp; <B>荆竹山</B>&nbsp; 距临湘市城关8公里,与五尖山相对而望。原名金竹山,清同治《临湘县志》载:“金竹山产小竹,干如黄金,故名。”主峰海拔490.09米。山势险峻,森林茂密,群峰滴翠,风景优美。山上历代修建庙宇甚多,民国时期,外国人在此建有别墅,至今屋其界碑尚在。现存歇沟岭、梓木岭、佛坳、黄泥凼、萧家殿5处古凉亭

麻布大山,原名霖雾山,位于岳阳县麻塘乡,沿京广铁路南北延伸,有峰10余座,主峰鹰嘴山海拔352.7米。山上原有麻布大仙庙,故名,庙毁于抗日战争的炮火中;山有东风洞、响风窝、木鱼山、罗汉桥、不冰池、莲花井、犀月陵,象鼻嘴等自然景观,古称“八景”。山近岳阳古城,又控扼京广复线,山势险峻,系抗日战争重要纪念地。

天井山,位于东洞庭湖西岸,地跨岳阳、华容2县。从西南向东北,由墨山、四照庵、天井山、云雾山、珠目山、狮子山、果子山等山峰组成,长达25公里,主峰四照庵海拔314.8米。明末,岳阳、华容2县在山巅曾各建一座武当庙。峰下有石井,人称龙眼井,又称天井,山以此得名;山腰并列两石洞,人称“仙人洞”。

桃花山, 地跨湖南省华容县、湖北省石首县。相传山中多桃花,春来桃花成霞。以此得名。其山西起桃花山乡臣子山,东北至塔市驿镇马鞍山,山中有人字尖、昂头山、望夫山、雷打岩、龙山岭、七女峰、桃岭尖,山势蜿蜒起伏,连绵34公里,主峰雷打岩海拔379.7米;东部排岭尖,海拔177米,距长江2公里,为“江防要塞”;西部“七女峰”,海拔218米,长约2公里、宽1公里,在抗日战争中曾重创日军,名载史册。山峦总面积38.61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81.8%,植被覆盖率92%,有野生珍稀动物190余种;山水相依,古树林立,景观秀险雄奇,号称“长江岸上一璞玉”。1996年,被华容县定为县级森林公园。

禹山,位于华容县南,滨临洞庭湖。长2公里、宽1.22公里,主峰海拔157.4米。据清道光《洞庭湖志》载:“(禹山)相传禹治水至此,登其巅”。上有禹王庙,下有后功寺。抗日战争中,被日军飞机投弹炸毁,砖木被其用以构筑工事。

墨山,位于华容、岳阳2县交界处。长1.4公里,宽0.5公里,平均海拔103米,主峰高195.7米。山石灰黑,故名墨山,又名玄石山。据清任鹗《行舟要览》载,此山曾是洞庭湖旧岸。《太平寰宇记》载:“玄石山,《楚词》云‘驰余车于玄石’,又云“步余马于洞庭,是也”。

神鼎山 ,在汨罗市黄柏镇。主峰海拔464.3米,面积1.6千公顷。山体呈南北走向,鸟瞰如棱形,蜿蜒起伏,峰岭参差,山间林木翠绿,花草斑烂,自然景色十分秀丽。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建崇圣寺,前有五山环护,后人传为五龙捧圣;清朝多次扩建寺宇,愈加宏伟富丽。楼台亭阁,结构精巧,雕刻雅致;有经书万卷,僧100余人。据清《神鼎山志》载,山有祖印池、罗汉洞、万松岭、双虹桥、仙人石、七星园、猴子石、烟霞仑等“八景”,还有万人床、千人锅、石炉等古物。1962年,修建神鼎山水库,寺宇、古物全被毁坏。

飘峰山,地跨汨罗市飞长沙县,海拔447.1米,面积800公顷。山上曾建湘峰寺、碧云庵(现已毁)。松杉郁郁葱葱,野草簇生如发,问有清溪、瀑布、乱石,景观奇绝。与麻石山相对,两山峡谷称关山口,地势险峻。飘峰山岩壁峥嵘,峰顶昂霄逼汉,有“飘峰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卸鞍”之说。抗日战争中,是四次湘北会战的重要战地之一。

  兄弟

  看山海经吧

  夔—— 出生于东海流波山,其形状如牛,无角,身形巨大,昏黑色,但只有一只脚支撑,也叫独脚夔夔是一种恶兽,能放出如同日月般的光芒和雷鸣般的叫声。

  东海流波中有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黄鸟--《山海经·大荒南经·巫山黄鸟》:有巫山者,西有黄鸟。帝药,八斋。黄鸟于巫山,司此玄蛇。

  另注:帝即天帝,药指神仙药,即长生不死药。

  上古神兽——白泽

  昆仑山上的神兽,著名的神兽,浑身雪白,能说人话,通万物之情,很少出没,除非当时有圣人治理天下,才奉书而至。

  《轩辕本纪》有神兽白泽的故事:“(黄)帝巡狩,东至海,登桓山,于海滨得白泽神兽,能言,达于万物之情。因问天下鬼神之事。自古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者凡万一千五百二十种,白泽言之;帝令以图写之,以示天下。”

  梼杌

  原本只是令人害怕厌恶的恶人,根据《左传》文公十八年:“颛顼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诎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嚣,傲狠明德,以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梼杌。”这个不可教训的恶人死后最终演化成上古著名的魔兽,《神异经•西荒经》记“西方荒中,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犬毛,长二尺,人面,虎足,猪口牙,尾长一丈八尺,搅乱荒中,名梼杌。”已然是一派怪异扭曲的形象,与其说是魔兽不如说是生化实验失败核泄漏的产物。

  重明鸟

  在《拾遗记》中说,尧在位七十年,有积支之国,献明鸟,一名双晴言在目。状如鸡,鸣似凤。解落毛羽,用肉翅而飞。能抟逐兽狼,使妖灾群恶不能为害。或一年来数次,或数年都不来。国人都全洒扫门户,以留重明。如重明鸟未到的时候,国人或刻木,或造铜像,为此鸟的形象,放在明户之间,则魑魅之类,自然退伏。所以到了现在,都刻木像、造铜像或画图像,故现在画鸡于门上。

  华方

  在《山海经.西次三经》中,有在章峨之山,有一种鸟,型状如鹤,一足,有红色的纹和白喙。就是叫做华方。《海外南经》:「华方鸟在东方,青水西,只有一只脚。」而《淮南子.汜论训》中说,木生毕方。因而有说毕方是木精所变的,而形状是鸟、一足、不食五谷。《在文选.张衡〔东京赋〕》中说:「华方...老父神,如鸟,两足一翼,常衔火在人家作怪灾也。」而《韩非子.十过》中说:「昔者黄帝合鬼神于西秦山之上,驾象车而蛟龙,毕方并害。袁珂说华方是凤,凤为太阳鸟,故「见则其吧有讹火」。《骈雅》:「毕方,

  青龙

  龙是神物、是至高无上的,也是皇帝的象征。也是东方的代表、五行中是属木的,也因青色是属木的,故此有左青龙、右白虎的说法。星宿的是用廿八星宿中,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古人把它们想象成为龙的形象,因位于东方,按阴阳五行给五方配色之说,东方色青,故名「青龙」。又有龙性*旳说法,和牛交时生麒麟、和猪交时生象。又有龙生九子,都不像龙的说法,是这样的:大儿是叫囚牛:它平身喜爱音乐,故常立在琴头上。如汉族的胡琴,白族的三弦琴等。而蒙古的马头琴也可能是囚牛的变种。二儿子是睚毗:它平身爱杀所以多被安在兵器上,用以威摄敌军。同时又用在仪仗上,以显得更加威严。三儿是嘲风:是只兽形龙,样子有点像狗,它善于了望,故多安在殿角上。据说可以威摄妖魔、消灭灾祸。第四儿是蒲牢:喜欢吼叫,人们就把它安在钟上,大多是蒲牢的形象。据说它是住在海滨的,但却十分怕鲸鱼,一但鲸鱼发起攻击,它就会吓得乱叫。故人们把木杵造成鲸的形状,以令铜钟格外响亮。第五儿是狻猊:形似狮子。是外来品,随佛教传入中国的,所以性格有点像佛。它好安静、又爱烟火。所以往往把它安在佛位上或香炉上,让它为佛门护法。第六儿是霸下:又名赑屃,样子似龟。相传上古时它常背起三山五岳来兴风作浪。后被夏禹收服,为夏禹立下不少汗马功劳。治水成攻后,夏禹就把它的功绩,让它自己背起。故中国的石碑多由它背起的。第七儿是狴犴:又名宪章,样子像虎。相传它主持正义,而且能明是非,因此它被安在狱门上下、衙门大堂两则、以及官员出巡时肃静回避的牌上端,以维护公堂的肃然之气。第八儿是负屃:因它喜爱文学,故多安在石碑的两则。么子是螭吻:又名鸱尾,鱼形的龙。相传是大约在南北朝时,由印度「摩竭鱼」随佛教传入的。它是佛经中,雨神座下之物,能够灭火。故此,螭吻由此变化出来,所以它多安在屋脊两头,作消灾灭火的功效。 中国古代传说:龙生九子。

  李东阳《怀麓堂集》:“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

  囚牛,平生好音乐,今胡琴头上刻兽是其遗像;

  睚眦(音:牙字),平生好杀,今刀柄上龙吞口是其遗像;

  嘲凤,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遗像;

  蒲牢,平生好鸣,今钟上兽钮是其遗像;

  狻猊(音:酸尼),平生好坐,今佛座狮子是其遗像;

  霸下,平生好负重,今碑座兽是其遗像;

  狴犴(音:毕案),平生好讼,今狱门上狮子头是其遗像;

  赑屃(音:毕戏),平生好文,今碑两旁文龙是其遗像;

  鸱吻,平生好吞,今殿脊兽头是其遗像。

  白虎

  战神、杀伐之神。虎具有避邪、禳灾、祈丰及惩恶的扬善、发财致富、喜结良缘等多种神力。而它是四灵之一,当然也|是由星宿变成的。是由二十八星宿中,西方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所以是西方的代表,而它的白,是因是西方,西方在五行中属金,色是白的。所以它叫白虎不是因它是白色,而是从五行中说的了。

  注:《长阳县志》记载:“廪君之生也,出于赤穴,死也化为白虎。迹涉怪诞,异人异事,理有固然。廪君望岩而叹,山崖为崩;其有功于夷水,必多生;而廪君之死,神之白虎,有陇宜也。”“巴人廪君化白虎处:白虎陇,在长阳西渔峡口东村,与村左青龙寺相对,维石岩岩,虎视耽耽,旧志谓廪君化白虎处指此,故渔峡口东村称白虎陇。”正如鲧、禹化为黄熊的传说一样,巴人的酋长廪君死后也不可能化为白虎,化为白虎之说反映的是巴人对白虎的崇拜。巴人崇拜白虎,也是动物地理的真实反映。古代确实存在白虎这种稀有动物,《山海经·西山经》载:“盂山……其山多白狼、白虎。”古籍上曾有两次捕获白虎的记载,一是始皇二年,二是汉宣帝元年,其他皆在南郡

  朱雀

  凤凰在中国来说,是一种代表幸福的灵物。它的原形有很多种。如锦鸡、孔雀、鹰鹫、鹄、玄鸟(燕子)等等...又有说是佛教大鹏金翅鸟变成的。凤凰神话中说的凤凰是有鸡的脑袋、燕子的下巴、蛇的颈、鱼的尾、有五色纹。又请凤是有五种品种,以颜色来分的:红是凤、青是鸾鸟、白是天鹅、另有黄和紫的凤凰又可说是朱雀或玄鸟。朱雀是四灵之一,也和其它三种一样,它是出自星宿的,是南方七宿的总称:井、鬼、柳、星、张、翼、轸。联想起来就是朱雀了。朱为赤色,像火,南方属火,故名凤凰。它也有从火里重身的特性,和西方的不死鸟一样,故又叫火凤凰。

  注:《太平御览》卷881《河图》载:“南方赤帝,神名赤[火票]怒,精为朱鸟。”《楚辞借誓》:“飞朱鸟使先驱兮”王逸注:“朱雀神鸟,为我先导”。据此,朱雀为引导死者灵魂升天之神鸟。《山海经南次山经》:“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彩而文,名曰凤凰。首文蚋德,翼文曰义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可见朱雀为祥瑞之鸟

  玄武

  玄武是一种由龟和蛇组合成的一种灵物。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武、冥古音是相通的。武,是黑色的意思;冥,就是阴的意思。玄冥起初是对龟卜的形容:龟背是黑色的,龟卜就是请龟到冥间去诣问袓先,将答案带回来,以卜兆的形式显给世人。因此,最早的玄武就是乌龟。以后,玄冥的含义不断地扩大。龟生活在江河湖海(包括海龟),因而玄冥成了水神;乌龟长寿,玄冥成了长生不老的象征;最初的冥间在北方,殷商的甲骨占卜即「其卜必北向」,所以玄冥又成了北方神

  玄武是一种由龟和蛇组合成的一种灵物。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武、冥古音是相通的。武,是黑色的意思;冥,就是阴的意思。玄冥起初是对龟卜的形容:龟背是黑色的,龟卜就是请龟到冥间去诣问袓先,将答案带回来,以卜兆的形式显给世人。因此,最早的玄武就是乌龟。以后,玄冥的含义不断地扩大。龟生活在江河湖海(包括海龟),因而玄冥成了水神;乌龟长寿,玄冥成了长生不老的象徵;最初的冥间在北方,殷商的甲骨占卜即「其卜必北向」,所以玄冥又成了北方神。

  它和其他三灵一样,也由星宿变成的:斗、牛、女、虚、危、室、壁。

  而古人对玄武的解释有以下的数种,1/「玄武」即龟。《礼记.曲礼上》云:「行,前朱鸟而后玄武...」2/「玄武」乃龟蛇。《楚辞.远游》洪兴祖补注:「玄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3/「玄武」为蛇合体、龟与蛇交。《文选》卷十五张衡《思玄赋》曰:「玄武宿於壳中兮,腾蛇蜿蜒而自纠。」李善注云:「龟与蛇交曰玄武。」《后汉书.王梁传》:「《赤伏符》曰:「王梁主衡作玄武。」」李贤注云:「亡武,北方之神,龟蛇合体。」4/「玄武」为水神、北方之神。《后汉书.王梁传》:「玄武,水神之名。」《重修纬书集成》卷六<河图帝览嬉>:「北方玄武所生,...镇北方,主风雨。」

  但玄武被后世的道士们升级做北方的大帝--真武大帝。有别於其他三灵。其他的青龙和白虎,只做了山庙的门神,而朱鸟就成了又天玄女。

  玄武在宋代身价培增,并被人格化。这与宋代各帝推波助澜分不开。宋初太祖时,即有真武、天蓬等为天之大将的传说。未真宗天禧元年,在军营中发生了一件事。在《事物纪原》卷七载:「营卒有见蛇者,军士因其建真武堂。二年闰四月,泉涌堂侧,汲不竭,民疾疫者,饮之多愈。」真宗听说此事,下诏就地建观,赐名「祥源」。这大约是中国最早的真武庙。

  真武大帝的身世,后人多说是在隋炀帝时,玉帝将自己的三魂之一,化身投胎於挣乐国皇后,厌恶尘世,舍位入武当山上修行,成功飞升,镇守北方,号曰玄武

  饕餮

  《神异经•西南荒经》:“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头上戴豕。贪如狠恶,积财而不用,善夺人谷物(上二句原作“好自积财,而不食人谷”,据《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改)。强者夺老弱者,畏强而击单,名曰饕餮。《春秋》饕餮者,缙云氏之不才子也。”

  《左传•文公十八年》云:“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神异经》所谓“《春秋》言”,即此。

  《吕氏春秋•先识》云:“周期着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宋罗泌《路史•蚩尤传》注云:“蚩尤天符之神,状类不常,三代彝器,多者蚩尤之像,为贪虐者之戒。其像率为兽形,傅以肉翅。”揆其所说,殆亦饕餮。

  《左传》谓饕餮是“缙云氏不才子”,而《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贾玄曰:“缙云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当黄帝时在缙云之官也。”蚩尤姜姓,亦为炎帝之苗裔(《路史•蚩尤传》),故蚩尤很可能即此缙云氏之“不才子”饕餮。又《山海经•北次二经》所记“狍(号鸟)”,郭璞注以为即《左传》之饕餮。

  附:狍(号鸟):《山海经•北次三经》:“钩吾之山有兽焉,其状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号鸟),是食人。”郭璞注:“为物贪(忄林),食人未尽,还害其身,像在夏鼎,《左传所谓》饕餮是也。”

  兕

    (南次三经)祷过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犀、兕,多象。海内南经亦云“兕在舜葬东,湘水南。其状如牛,苍黑,一角。”

    郭璞注云:犀似水牛,兕亦似水牛,青色,一角,重千斤。

  暗麒麟:

  麒麟,中国传统文化中著名的四灵兽之一。是吉祥神兽,主太平、长寿。

  “麒麟”以“鹿”为偏旁,古人造这个词的时候,便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麒麟由鹿演化而来,但它又决不是鹿,比鹿多了一些零件和装备。麒麟的额头长着像龙一样的肉质的角、鹿的身体、马的腿、牛的尾巴,身上五彩斑斓,腹部是褐色的,行走时不会踩花和草,素食。

  麒麟在古代很多典籍中均有记载,如《山海经》、《史记》、《论衡》等等。“十四年庚申,鲁西狩获麟,孔子作春秋。”便是十分有名的传说。其中麒麟不但会被发现,被箭射中还会死显然不是信仰的产物。似乎在上古,麒麟虽少见,却也不算是“妖怪”之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麒麟的本来面目,也逐渐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开明兽

    (海内西经)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而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赤水出东南隅,以行其东北。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洋水、黑水出西北隅,以东,东行,又东北,南入海,羽民南。弱水、青水出西南隅,以东,又北,又西南,过毕方鸟东。 昆仑南渊深三百仞。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东向立昆仑上。

    开明兽是轩四和网轩里面出现的动物,未见于天之痕。身大类虎九头人面,对于3D游戏来说,表现好颇为不易。开明兽是把守昆仑神山的天兽。根据某些说法,开明兽和陆吾实为同一种东西。有考证说此处的“弱水”实为今日青海省境内的倒淌河。

  英招

    (西次三经)槐江之山。丘时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泑水。其中多蠃其上金青雄黄,多藏琅玕、黄金、玉,其阳多丹粟。其了有多采黄金银。实惟帝之平圃,神英招司之,其状马身而人面,虎文而鸟翼,徇于四海,其音如榴。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魂魂。

    英招是在天上界迷宫出现的怪兽,是马,人,虎,鸟的组合,样子基本吻合经中的描写。山海经中英招是看守黄帝牧场的神兽,出现在天上界也算合适。

  神仙也分等级的。有:天仙、地仙、鬼仙之分。

  天仙:可不是刘天仙或天仙妹妹。我自己估计,大概相当于玉帝龙王之类的,生来就是神仙,能长生不老,又有实权的。奇怪的是造神运动弄出个玉皇大帝,弄出个西王母,把女娲后羿都给扔了。结果女娲不知到哪里修炼了,后羿的老婆嫦娥因为他没凭上职称,跑月亮上养小白脸去了。

  地仙:大概是由人,或什么妖精之类修炼而成,蜕去肉体凡胎。能长生不老,但没什么权力。镇元子(就是后院长了棵人参果树的西游记里的小气神仙)不就是地仙之祖么。还有更小气的太上老君。孙悟空如果一直在菩提老祖那里修炼,最后也是个地仙。

  鬼仙:人死后,作恶多端的,下油锅,上刀山。好人怎么办?就让他当个小鬼仙。就是山神、土地、城隍那些了。也就是神仙里当差的。最可怜。西游记里净是被妖怪欺负的山神土地。红孩儿用移山术压孙悟空,就对泰山神许愿要给他重修庙宇,再塑金身。可怜五岳之尊的泰山神,就被房子,衣服给收买了。可见,下层神仙的生活是很可怜的。

光荣的任务

五月二十五日,红一师第一团在安顺场胜利地渡过了大渡河。但是这里水流太急,不能架桥,渡口又只有几只小船,往返一次需要数十分钟,数万大军如果只靠这几只小船来渡河,不知要花费多少时日。同时,蒋介石正在命令四川军阀杨森等部坚堵大渡河,并命令薛岳、周浑元部衔尾猛追。太平天国石达开就是在安顺场被清兵最后消灭的。蒋介石也梦想着把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当时,很多爱国进步的人们也都在忧虑:红军会不会走石达开的道路

为了迅速渡过大渡河,粉碎反革命前后夹击合围的阴谋,必须火速夺下泸定桥。我们左路军前卫红四团,就是在这紧急的情况下,迅速接受夺取泸定桥的任务的。红一师为右路军,渡过大渡河后沿东岸北进,策应我二师四团夺取泸定桥。

胜利的第一天

二十七日清晨,我团从安顺场出发,沿大渡河西岸,奔向泸定桥。全程三百二十里,命令规定三天赶到,路,是婉蜒曲折、忽起忽伏的单边羊肠小路,左边是高入云霄刀劈一样的峭壁,山腰上是终年不化的积雪,银光耀眼,寒气袭人;右边是深达数丈、波涛汹涌的大渡河,稍不小心就有掉下去的危险。但大家并没有把这危险放在心上,只有一个想法:加速前进,快些拿下沪定桥。

大概走了三十多里路的光景,河对岸的敌军便开始向我们射击了。为了避免无谓伤亡,只得绕路爬山,绕出十多里。这样花费了不少时间。

走了约六十里路,前面隆起了一座大山。先头连忽然和敌人一个连遭遇,勇土们好象猛虎见了群羊,只一个锰冲,就把敌人打垮了。这山有十多里高,翻过山是一条小河,桥已被敌人毁掉了。河虽然不宽,但很深,徒涉不能过去。一营立刻组织部队砍树架桥。

打了胜仗,跑路更有劲了。我们迎着零星的枪声,继续爬山。突然,侦察员飞奔回来报告:在我左前方的一个大山场里,发现约有一个营的敌人把守,堵住了我们的去路。我和团长王开湘同志领着干部跑步前进,去侦察地形。这座山中间只有一条小路,陡得象座天梯,仰头向上看,这帽子都要掉下来。山顶和隘口上,筑了碉堡。右边靠河,无路可绕。看样子,正面和右面是无论如何冲不上去的。左面也是凌空直立的悬崖,崖壁上稀落地长着一些小树和荆棘。崖顶连接着更高的山峰。经过仔细侦察后断定:爬上左面的悬崖定可抄到敌人的侧背,从敌人的屁股后面袭取这个隘口。我们立即命令三营长曾庆林和总支书记罗华生同志带一个连坚决从左边爬上去,并组织其他两个连从正面佯攻。

敌人疯狂地打着机枪,封锁着路口。不到一个钟头,就从敌人后面传来了枪声。我们乘势从正面发起猛攻,前后来击,敌人很快便被打下去了。接着一个猛追,敌人三个连完全被消灭在山崖脚下,活捉营、连长各一,俘虏二百多人。敌人本想凭险坚守,阻挡我们前进,但我们发起猛追以后,前进的速度反而加快了。

一天二百四十里

第二天,我们比原来命令规定的时间提前一小时吃饭,五点钟就出发了。才走了几里地,军委又来了命令,限我们二十九日夺下泸定桥。

“二十九号!”二十九号就是明天!从这里到泸定桥还有二百四十里,也就是说两天的路我们必须一天走完。谁也没料到任务会变得这样紧急二百四十里路就是一个大难题!路,是要人走的,少一步都不行啊!而且还要突破敌人的重重堵击。但这关系全军的重大任务,一定要坚决执行,不容许一分钟、一秒钟的迟疑。

泸定桥那里,本来有敌人两个团防守,现在又有两个旅正向泸定桥增援。他们以一部兵力阻止我红一师前进,大部分沿河东岸北上,跟我们隔河齐头前进。如果我们比敌人早到泸定桥,胜利就有希望,不然,要想通过泸定桥就很困难,甚至不可能了。我们要和敌人抢时间!要和敌人赛跑!我们边行军边召集营、连干部和司令部、政治处干部,共同研究怎样完成这一紧急任务。我们提出的动员口号是:“红四团有光荣的战斗历史,坚决完成这一光荣任务,保持光荣传统!”“向夺取安顺场的红一团学习,和红一团比赛,坚决拿下泸定桥!”“任务是光荣的,又是十分艰巨的,我们要经得起考验!”要求部队在明天六时前赶到泸定桥。会后,大家便分头深入连队进行动员。

我和总支书记罗华生同志,飞跑到行军队伍的最前头,站在一个小土墩上,向急行军的队伍进行政治鼓动。队伍象一阵风一样迎面卷来,又象一阵风一样从我们身边刮过去。但每一张脸,每一双眼睛,我都看得非常清楚。在走过的队伍中,“坚决完成任务,拿下泸定桥”的口号声,此伏彼起。这声音压倒了大渡河的怒涛,震撼山岳。队伍前进的速度更快了。

在行军纵队中,忽然一族人凑拢在一起:这群人刚散开、接着出现了更多人群,他们一面跑,一面在激动地说着什么。这是连队的党支部委员会和党小组在一边行军,一边开会啊!时间逼得我们不可能停下来开会,必须在急行军中来讨论怎样完成党的任务了。

紧急任务的动员工作刚做完,部队已接近猛虎岗。

猛虎岗是一座上三、四十里下三、四十里的险恶高山,右傍大渡河,左面是更高酌山峰,中间只有一条羊肠小道。这是从安顺场到沪定桥的咽喉,山顶的隘口上有一个营的敌人扼守。这时候,正是大雾迷蒙,五步以外什么也看不见。敌人看不清我们在哪里,只是在工事里恐慌地、盲目地向我们前进方向乱放枪。我们利用大雾掩护着,组织部队摸上山去,并命令他们:不许放一枪,接近敌人后,用刺刀、手榴弹解决敌人。不多时,只听得“轰隆、轰隆……”一连串的手榴弹爆炸声,接着便杀声四起。吓破了胆的敌人,只好向后溃逃了。我先头营即向溃敌猛追,一直追击到接近摩西面村时,又同驻在该村的敌人一个营和一个团部遭遇。在我胜利矛头的冲击下,又把敌人打垮了,我们又占领了摩西面村。可恶的敌人又将村东河上的大桥破坏了,这使我们的行动增加了新的困难,耽误了两小时才架起桥。继续前进,一口气又跑了四、五十里。等我们赶到大渡河岸一个约有十多户人家的村子时,已是傍晚七点了。从这里到泸定桥还有一百一十里。

困难一个接一个地来了。天不由人,突然大雨倾盆,电闪雷鸣,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部队一天没有吃上饭,肚子饿得实难支持。道路泥泞,更是走不快,牲口、行李都跟不上。在下猛虎岗的时候,我们已清楚地看见对岸的敌人仍然还和我们并肩前进。

困难越是严重,越需要加强政治工作。我们向党支部,向所有***员、共青团员和积极分子说明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切困难,也说明了必须争取明天六时前赶到泸定桥。号召每人准备一个拐杖,走不动的扶着拐杖走;来不及做饭了,要大家嚼生米、喝凉水充饥。这号召,象一把火点燃起部队炽烈的战斗情绪。看样子,哪怕前面尽是刀山,他们都可以闯过去。然而,在这伸手不见掌的黑夜里,怎能走完这泥泞油滑的一百一十里路呢?这个问题象一块千斤重石压在我的心头。

忽然,对岸山坳上出现了几点火光,刹那间变成了一长串的火炬。是敌人在点着火把赶路。敌人的火把给了我们启示。“我们也点火把走”,我脑子里闪出这样的想法,打算立即去同团长、参谋长、总支书记研究,但又一转念“敌我仅一河之隔, 如果敌人向我们联络,暴露了我们是红军,跟我们干起来,如何是好?”

“事到万难须放胆”,我们决定利用今昨两天被消灭和打垮的三个营敌人的番号伪装自己,欺骗敌人。立即命令部队将全村老乡家的篱笆全部买下,每人绑一个火把,一班点一个,不许浪费,争取每小时走十里以上;并布置司号员先熟悉缴获的敌人的联络信号,准备在必要时同敌人“联络”;故人的部队都是四川人,我们也选出四川籍的同志和刚捉来的俘虏,准备来回答敌人的问话。为了加快行军速度,把所有牲口、行李、重武器连同团长和我的乘马在内,一律留下,由管理处长何敬之、副官邓光汉带一个排掩护,随后跟进。

当时,我腿上的伤口还没有全好,走路有些不大方便,同志们——特别是团长都劝我骑着马走。这正是需要干部起模范作用的时候,哪能再骑马我以挑战的口吻向大家说:“同志们,咱们一块走吧!看看论走的快!谁先走到泸定桥!”

部队兴高采烈地高举火把向前挺进。两岸敌我的火把,交相辉映,远远望去,象两条飞舞的火龙把大渡河的河水映得通红。透过大渡河的波涛声,从对岸传来了清脆的军号声和微弱的喊声。“啥子部队啊!”敌人在向我们联络了。我们的司号员按敌人的联络信号,吹起了嘹亮的军号;四川籍的同志和俘虏也吊起嗓子大声作答。蠢猪似的敌人万想不到,大摇大摆地跟他们并排走的,就是他们所日夜梦想着要消灭的英雄红军,糊里糊涂地同我们一道走了二、三十里。后来,雨下的更大,到深夜十二点钟,对岸的那条火龙不见了,他们大概是怕苦不走了。这一情况立刻传遍全团,同志们纷纷议论着:抓紧好机会啊!快走,快走啊!一个跟着一个拼命地向前赶路。

暴雨冲打着战士,山洪从峰顶宜泻大渡河,本来已经难走的羊肠小道,此刻被雨水冲洗得象浇上了一层油,滑的实在厉害。拐杖也不灵了,一不留神就来个倒栽葱,真说得上是三步一摔,五步一跌,队伍简直是在滚进。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不断有人打瞪睡。有的人走着走着就站住了,后面的推他:“走呀!前面的走远了!”这才恍然惊醒,又赶快跟上去。后来,大家干脆解下了绑腿,一条一条的接起来,前后拉着走。

经过整夜的急行军,在第二天早晨六点多钟胜利地赶到了泸定桥,并占领了西岸及西桥头。这一天,除了打仗、架桥外整整赶了二百四十里路,真是飞毛腿呀!

要桥不要枪

我们占领了桥西的几座建筑物和一座天主教堂。战士们忙着做战斗准备,王团长和我领着营、连干部去察看地形。

泸定桥真是个险要所在。就连我们这些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见关夺关的人,都不禁要倒吸一口凉气。往下看,褐红色的流水象瀑布一样从上游山峡间倾泻下来,冲击着河底参差耸立的恶石,溅起丈多高的白色浪花,流水声震耳欲聋。在这样的河里,就是一条小鱼,也休想停留片刻,徒涉、船渡都是完全不可能的。

再看看桥吧。既不是石桥,也不是木桥,而是一条铁索桥。从东岸到西岸扯了十三根用粗铁环一个套一个联成的长铁索,每根有普通的饭碗粗。两边各两根,做成桥栏,底下并排九根,作为桥面。原来桥面上横铺着木板,现在,木板已被敌人搬到城里去了。只剩下悬挂着的铁索。在桥头的一块石碑上刻着两行诗句:“泸定桥边万重山,高峰入云千里长。”

泸定桥东端就是泸定城。这座城一半在东山上,一半贴着大渡河岸,城墙高两丈余,西城门正堵住桥头,过了桥,必须通过城门,别无他路。城里驻着两个团的敌人,山坡上修筑了严密的工事,机枪集中在桥头附近,不断地向我们扫射,迫击炮弹也连珠般地飞过来。敌人凭着这样的天险,疯狂地向我们大声喊叫:“你们飞过来吧!我们交枪啦!”我们的战士则大声回答:“不要你们的枪,只要你们的桥。”

看完地形以后,我们立即组织了一个营的火力,封锁河东岸敌人增援的道路。因为东岸和西岸一样,也只有一条依山傍水的小道,敌人只有经过那条路才能到泸定桥。

紧按着,我们分头到连队进行夺桥的战斗动员。部队掀起了争取当夺桥突击队的热潮。各连都送来了突击队的名单,要求批准他们担任突击任务。

中午,我们在天主教堂召开了全团干部会议,研究、批准突击队。会议刚开始,对岸打过来一排迫击炮弹,天主堂的屋顶被炸开了一个大窟窿,弹片、瓦片宜泻而下。大家却一动不动。我乘机进行鼓动:“敌人来给我们动员了,我们必须立即打过桥去。现在大家说说法让哪个连担任突击。”我刚说完,平时不爱说话的二连长廖大珠刷地站起来,他那矮而结实的身子激动得有点发抖,黝黑的脸一下子红到耳根,吃力地说:“一连过乌江立了功,成为渡乌江模范连, 我们要向一连学习,争取当夺取沪定桥的英雄连。”

“夺桥任务非给我们三连不可,”急性子的三连长王有才没等廖大珠说完,就站了起来,他站在那里象座小铁塔,嘴巴象打机关枪:“我们三连哪一次战斗都没落后过,这次保证把桥拿下来。”最后,他又说:“不叫我们当突击队,我这个连长没法向战士们交代。”往后是一场激烈的争论,看样子谁也不愿意把这个任务让给别人,需要我们领导上指定了。我和团长研究后,王团长向干部们交代了夺桥的任务并指定二连任突击队。接着我站起来补充说:“要打仗有的是,咱们轮着干,上次接乌江是一连打头,这次轮到二连,由二连的二十二个***员和积极分子组成突击队,廖大珠同志任突击队长,我看很好,看大家有没有意见”会场上响起了一片掌声,廖大珠高兴地跳起来。只有王有才垂着头,嘴里在叨咕着什么。“三连的任务也不轻,”我指着王有才说:“你连担任二梯队,跟着突击队冲,还要担任铺桥面的任务,让后续部队迅速冲进城去,看你还有什么意见?”这时候王有才才露出笑容。最后我们命令各连,让部队吃饱饭好打仗。会后,总支书记罗华生又亲自到二连去帮助进行突击准备工作。

总攻在下午四点开始。团长和我在桥头指挥战斗。全团的司号员集中起来吹起冲锋号;所有的武器一齐向对岸敌人开火,军号声、枪炮声、喊杀声震撼山谷。二十二位突击英雄手持冲锋枪或短枪,背挂马刀,腰缠十二颗手榴弹,在廖大珠连长的率领下,冒着密集的枪弹,攀着桥栏,踏着铁索向对岸冲去。跟着他们前进的是三连长王有才率领的第三连。他们除携带的武器外,每人扛一块木板,边铺桥,边冲锋。

当突击队刚冲到对面桥头,西城门突然烧起冲天大火。敌人企图用火把我们挡在桥上,用火力消灭我们。火光照红了半边天,桥头被熊熊大火包围住了。

这正是千钧一发的时刻。二十二位英雄看到城门口漫天大火,似乎愣了一下,站在我和团长身边的人一齐大声喊道:“同志们!这是胜利的关键!冲进去呀!不怕火呀!迟疑不得!冲啊!敌人垮了。”这喊声给了英雄们勇气、决心和力量,在宏亮的冲锋号声中,他们神速地向着火里冲去了。冲在前面的廖大珠的帽子着了火,他扔掉了帽子,光着头继续往前冲,其余的突击队员们也紧跟着廖连长穿过火焰一直冲进街去。巷战在街口展开了。敌人集中全力反扑过来,二十二位英雄的子弹、手榴弹都打光了,形势万分紧急,眼看支持不住了。正在这个严重关头,王有才连长带着三连冲进去了,接着团长和我率领着后续部队也迅速过桥进了城。经过两小时的激战,两个团的敌人被消灭大半,剩下的狼狈逃窜。黄昏,我全部占领沪定城,牢靠地控制了泸定桥。

当前的首要任务是防止敌人的反扑,确保泸定桥的安全。我们立即派出配属我团指挥的军团教导营向打箭炉方向警戒,因为那里尚有敌人的几个团。为了对付向泸定桥增援的两旅敌人,我们派出一个营沿河向南发展。

晚上十时,尖兵排打响了,当时,我们估计是敌人的援兵赶到,准备再作一场苦战。该营一部分部队占领了阵地,组织了一个冲锋,遇到了一个伤兵,一问却是我红一师三团的同志,这才知道一师已经赶到。准备同敌人作殊死战的紧张心情,顿时轻松下来。原来敌人的两个旅被我红一师追上,在城南六十里竹林坪地区打了一仗,后来敌人怕我们两面夹攻,慌张地向化林坪方向跑了。我们立即派人迎接随红一师前进的刘伯承总参谋长和聂荣臻政委进入沪定城,大家见了面,十分欢喜。

已经是下半夜两点钟了,刘伯承总参谋长仍兴致勃勃地要我带他和聂政委去看泸定桥。我提着马灯,陪着他们从桥东走向桥西。刘伯承总参谋长对每根铁索甚至铁环都看的十分仔细,好象要把整座泸定桥印在自己的脑海里。从桥西折回桥中央的时候,他停住脚步,扶住桥栏,俯视大渡河的急流,着力地在桥板上连蹬三脚,感慨地说:“泸定桥!泸定桥! 我们为你花了多少精力,费了多少心血现在我们胜利了!我们胜利了!”

从缴获到的敌人文件中,蹈出了一份刘文辉拍发的紧急通报。这份通报说,我军己面临石达开第二的危境;说前有大渡河,后有金沙江,消灭共军,在此一举。敌人的这种幻想,很快就彻底破灭了。我们走的虽然是石达开走过的旧路,但我们不会陷入历史的覆辙。因为我们是中国***、毛主席领导的人民武装。

第三天,军团的主力来到了。

接着,伟大领袖毛主席和周恩来副主席、朱德总司令带着中央机关上来了。

千军万马从这英雄的泸定桥渡过了天险大渡河。

 民国26年(1937)11—12月,上海、南京、芜湖相继失守后,安庆成为日本侵略军进攻的重点目标。是年底,第二十七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二十军军长杨森率部进驻安庆。次年5月,杨森以第一三三师开往巢县、无为、庐江等地阻击日军南下,第一三四师在安庆、枞阳沿江布防。

  27年(1938)3—5月,日空军多次空袭安庆城区和东郊机场。5月29日,日本大本营下达大陆令第一○一号命令:“华中派遣军司令长官应以一部部队占领安庆附近”。6月3日,日军海军下达大海令第一二○命令:“中国方面舰队司令长官应协助陆军占领安庆附近”。根据这两个命令,日华中派遣军司令长官官火田俊六迅速制订水陆两路并进、海陆空三军协同作战攻占安庆的方案。

  6月1日,日华中派遣军命令第六师团坂井支队从合肥南下,波田支队由海军中国方面舰队第三舰队协同沿长江西上,同时进攻安庆。7日,波田支队自镇江乘船在芜湖下游集结。波田支队是日军攻占安庆的主力部队,由台湾步兵第一联队、第二联队和台湾山炮兵联队等组成。10日夜,日舰40余艘、商船13艘、汽艇80余艘、木船数百艘,载波田支队向安庆进攻。日舰队在大通江面遭到国民党军队炮击,但在空军掩护下强行通过。日军企图在枞阳登陆,因遭江防部队激烈抵抗而退回。11日午夜,波田支队进入安庆下游20公里停泊地。12日凌晨3时,其主力在马窝一带登陆,大雨中搜索前进。第二十七集团军总司令杨森未与日军交锋即率守城的第一四六师向潜山方向撤退。下午6时日军攻占安庆机场,接着占领安庆城。在攻占安庆的过程中,日海军陆战队有3个中队参与登陆作战行动。在登陆前,日军航空兵团第三飞行团的侦察机、战斗机、轰炸机50余架对安庆狂轰滥炸。

  日军第六师团坂井支队6月2日在合肥集结,以步兵第十三联队、步兵第四十七联队、独立山炮第二联队等为先头部队,沿安合公路南下。因遭到第二十军等部队阻击,8日方占领舒城;又遇到新四军第四支队第九团等的伏击,13日才占领桐城。后由高河埠向潜山进犯。

  日军侵占安庆后,在百子山、大龙山、集贤关、狮子山等处修建工事,设立哨卡。同时整修飞机场,在各城门安置岗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27813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11
下一篇2024-01-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