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雨 是在 夜空 中有许多的 流星 从天空中一个 辐射点 发射出来的 天文现象 。这些流星是宇宙中被称为 流星体 的碎片,在平行的轨道上运行时以极高速度投射进入 地球大气层 的 流束 。大部分的流星体都比沙砾还要小,因此几乎所有的流星体都会在大气层内被销毁,不会击中地球的表面;能够撞击到地球表面的碎片称为 陨石 。数量格外庞大或表现不寻常的流星雨会被称为 流星突出 或 流星暴 ,可能会 每小时出现 的流星会超过 1000颗以上 。
因为流星雨的粒子在天空中运行的路径是平行的,而且速度也是相同的,因此在观测者的眼中它们似乎都是由天空中一个相同的点辐射出来的,这个点就称为 流星的辐射点 。辐射点的产生类似于路径上的铁轨在地平线上消逝点前会聚合在一起,是一种图形上透视的效果。流星雨也总是以辐射点所在的 星座 来命名,这个点在天空中并不是固定不动的点,会在夜晚逐渐移动,由于地球也绕着轴自转,天上的星星一样也会逐渐的移动(每日的东升西没)。辐射点也会因为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在背景的星星之间每日产生些微的移动(辐射点漂移),可以参考 国际流星组织 的辐射点漂移图。
国际天文联会在2007年定下命名规则,2009年开始确认流星雨的名字。单独来源的流星雨和复合来源的流星群是按照高峰期最靠近辐射点的 星座 ,如有需要,加上希腊或罗马字母名称的亮星、方向、月份等其它因素来标定流星雨和流星群的名字。
在国际天文联会对流星的定义中,流星雨和流星群的组合不同,所以名称不可以互换,它们所属的 星座 命名方式也不能相同。国际天文联会有一个专责的任务工作小组负责追踪流星和建立流星资料中心,并为已经确认的流星雨命名。 目前国际天文联会将流星区分成为24个流星群,112 个确定流星雨,1个等候确定流星雨,722个普通流星雨,共有835个命名了的流星雨。 此外还有157个曾经出现,但因为各种原因,现在已经除名的流星雨。
流星雨是行星和彗星的碎片流交互作用造成的结果。
彗星的瓦解和水蒸气的喷发可以拖曳和产生碎片 ,因此发展出彗星的 脏雪球理论 :环绕太阳的彗星是冰中嵌入岩石的小天体,这些冰可能是水、甲烷、氨、或其它的挥发物单独或混合著的组合;岩石可以如同灰尘般的大小,也可以有其他如同卵石般不同的尺寸。尘粒大小的固体在数量级上是最普遍的,它们比常见的沙粒和卵石大小的颗粒更为常见。当这些冰因为温暖而升华时,他们的蒸发会拖曳出灰尘、沙粒、和卵石等固体。彗星在轨道上每接近太阳一次,就会有一些冰被蒸发和倾泄出一些流星体。这些流星体散开成为一个流星体流,也就是尘埃尾,沿着整个的彗星轨道周围散布着(非常小的颗粒会受到太阳的辐射压力快速的膨胀和远离,而有别于一般彗星的尘埃尾)。
近年来,罕见地已经休眠的彗星大量瓦解和溃散。这种例子包括 象限仪座流星雨 和 双子座流星雨 ,它们是来自小行星2003 EH1和法厄同,分别在 500和1000年前 产生的碎片形成的。这些碎片倾向于快速的形成尘埃、沙粒和卵石,并且沿着彗星的轨道快速形成流星体密集的溪流,随后沿着地球的轨道发展。
在很长时间里,尘埃痕迹的发展是很复杂的。 一种效果 是彗星重复的经过轨道,而流星体会离开它们,或是与木星或其他的大行星在共振轨道上——其中一颗多次公转的次数与另一颗的公转次数相匹配。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每经历相同的时间,将与木星 (或大行星) 有相同的位置关系,这种间歇性的相对位置,往往会将流星体保持在固定的相对位置上。这将创造出称为 灯丝(filamen) 的流星雨成分。
第二种效果 是与一颗行星密切的接触。当流星体经过地球附近时,有些会被加速 (轨道增长),有些会被减速 (轨道缩短),结果是在下次回来时造成尘埃痕迹中的缝隙 (像打开一个窗帘,尘埃粒子的堆积会有开始和结束的空隙)。同样的,木星的摄动可以对尘埃的轨迹造成极大的改变,特别是对短周期彗星,当这些颗粒接近大行星时,通常是在远离太阳的位置上,移动得最慢的时段。结果是,痕迹会形成 丛集 (clumping) 、 编结 (braiding) 或 月牙形 的 纠结 (tangling) ,而每个都拥有自己的材料。
第三种效果 是辐射压,这会将质量较小的粒子推入离太阳较远的轨道,而质量较大的物体 (能成为火流星或火球的流星体) 受到辐射压力的影响则较小。这会使在遭遇时尘埃痕迹有一些有明亮的流星,而有些只有黯淡的流星。 随着时间流逝,这些影响会使流星体散布成更广泛的流束。因为地球每年绕行轨道一周,因此这些流星流束会成为 年·流星雨 ,每年定期出现相同的流星雨。
当这些流星体与在黄道尘内的其他流星体相互碰撞,就会失去与流束的关联性,并成为出现在背景中的 散在流星 。这些与流束失联的流星体可以来自任何的流束或尘埃痕迹,但它们已经孤立不属于任何的流星雨。这些随机出现的流星不会来自流星雨的辐射点。
世界上最早关于流星雨的记载是中国关于天琴座流星雨的记载 , 《左传》 云,鲁庄公七年(前687年)“ 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 ”。更早的古书 《竹书纪年》 中写道:“ 夏帝癸(桀)十五年,夜中星陨如雨 。”
从成因上和现象上流星雨与偶发流星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偶发流星每天都会产生,发生的天区和时间都具有随机性,流星雨具有时间上的周期性,有些可以科学地预测,因此流星雨也被称作 周期流星 。另外, 所有流星的反向延长线都相交于辐射点是流星雨的重要特征 。
在绝大部分的年份中,最主要的流星雨是 英仙座流星雨 ,它的高峰期出现在每年的 8月中旬 ,每分钟至少会出现一颗流星。
最壮观的流星雨应该是 狮子座流星雨 ,被称为 流星雨之王 ,它的高峰期大约在11月下旬,大约间隔33年就会出现高峰期每小时有数千颗流星的 流星暴 。1833年11月出现的狮子座流星暴使人类首度意识到流星雨的辐射点,它是从明亮的轩辕十二(狮子座γ星)附近辐射出来的。 上次的狮子座流星暴出现在1999、2001和2002年。在这之前曾经在1767、1799、1833、1866、1867和1966年出现过。在狮子座流星暴未出现的年份中,狮子座流星雨的活动远低于英仙座流星雨。
(图文资料源于网络,侵删)
可以看看。
狮子座流星雨(11月10日——11月21日,极大11月17日,ZHR100+?) 还记得2001年的大爆发吗?那年的狮子座流星雨一定给广大爱好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查版更是印象深刻,流星雨当晚,我连续睡眠16小时,创婴儿以来连续睡眠的最高纪录,以绝对NB的方式放了狮子座流星雨一个鸽子。唉,我只想对狮子座流星雨说:想见我的帅姿吗?再等33年吧……
俗话说得好,有个词叫“七年之痒”,什么意思呢,就是痒了7年了,第八年肯定忍不住,要爆发了!这个词形容今年的狮子座流星雨那是正好。
根据多位资深老外专家的分析,今年的狮子座流星雨可能正好经过1466年和1533年彗星回归留下的尘埃。因此,估计ZHR会上100,尤其是11月17日21H前后(中国境内18日凌晨5点左右)可以期待一个ZHR1000左右的短暂小爆发。而且这次狮子座流星雨是完全不受月光干扰的。
根据数值,查版分析11月17日午夜至18日凌晨,流星的流量应该和2007年的股市走势相仿,逐级攀升,最终在凌晨天亮前后达到高潮中的高潮。
关键词:老外玩忽悠,很黄很暴力,俺们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据悉,7月12日至8月19日,是南宝瓶座流星雨活跃期,到7月28日流星雨将达到极盛。流星雨极盛时辐射点的赤道坐标为赤经339°(22时36分)、赤纬-16°,在这一天区可看见很多流星;摩羯座流星雨,活跃期在7月3日至8月15日,7月30日该流星雨将达到极大。与南宝瓶座流星雨相比,摩羯座流星雨极盛期将持续数天,极盛时辐射点的坐标为赤经307°(20时28分)、赤纬-10°。
7月28日 南宝瓶座δ流星雨极盛
7月12日~8月19日为南宝瓶座δ流星雨活跃期。7月28日流星雨达到极盛。流星雨极盛时辐射点的赤道坐标为赤经339°(22时36分)、赤经-16°,近宝瓶座δ。ZHR(当辐射点位于天顶时,每小时的流量数)最大值达到20。7月28日月龄为29。7月~8月期间同时还是南宝瓶座ι和摩羯座α流星雨的活跃期。因此在这一天可能看到很多流星。
7月30日 摩羯座α流星雨极盛
摩羯座α流星雨的活跃期为7月3日~8 月15日,7月30日该流星雨达到极盛。极盛时辐射点的坐标为赤经307°(20时28分)赤纬—10°,在摩羯座α附近。ZHR最大值为4。极盛期持续数天,火流星比例大,速度较慢。
2006年重大流星雨表
1月4日
象限仪流星雨ZHR=120,月相有利。
4月23日
天琴座流星雨ZHR=18(~90),流量多变,月相有利。
5月6日
宝瓶座流星雨ZHR=60(变),月相有利。
6月27日22时
六月牧夫座流星雨ZHR=0~100(变),月相有利。
7月28日
南宝瓶座流星雨ZHR=20,暗流星多,适合低纬度地区,月相有利。
8月13日
英仙座流星雨ZHR=100~120,月光干扰强烈。
10月8~9日天龙座流星雨周期性,月相极为不利。
11月18日
狮子座流星雨ZHR=10~100+,无月光干扰。
12月14日晚
双子座流星雨ZHR=120,多个极大,后半夜有少许月光干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