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石狮子教案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石狮子教案,第1张

狮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定位及妙用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被称为四大神兽,它们分别镇守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也被称为方位神;而龙、麒麟、凤凰、龟被称为四大灵兽,是祥瑞仁和的象征。很多人会奇怪了,为什么在中国传统的瑞兽中没有狮子的身影呢?而狮子又的确经常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从传统节日的舞狮子到遍布很多建筑门前的石狮子,各种造型的狮子随处可见,它们头披卷毛,张嘴扬颈,爪子强劲有力,神态盛气凌人……这都反映了人们对它的喜爱程度,它们也时刻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每次在看到这种情景时,我都会想到这样一个问题,既然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着相当高的知名度,它到底有着怎样的身世?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其实体型矫健、姿态威猛的狮子老家并不在中国,它的故乡在非洲、印度、南美等地。那么,它是怎样来到中国的呢?说起来,这还是中外文化交流中一段佳话呢。当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时,一下打通了中国与西域各国交往的通道,后来西亚的安息国派使臣给当时的汉章帝刘桓送来了一份罕见的礼品,这就是神秘的狮子。从此以后,这个外来的动物客人,带着特殊的使命到了中国的土地上,开始了它的异乡生涯。可以说,这个特殊的使者从一开始就赢得了中国人的好感,它很快就走入了中国人的生活中,不仅受到种种礼遇,还被尊之为瑞兽,几乎取代了老虎兽中之王的地位。

狮子为什么能在中国交上如此好运呢?这还得益于汉代时佛教传入中国的经历。传说佛祖初生时,有五百只狮子从雪山上走下来,侍列门前迎接佛的诞生,后来狮子又成了文殊菩萨的坐骑。而《灯下录》中也有这样的记载:佛祖释迦牟尼在降生时,曾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发出狮子一样的大吼:“天上地下,惟我独尊”。后来当佛祖在印度讲道时,大群狮子都汇聚前来听道,由于狮子拥有了这样先天的能量,这使它具备了强大的力量,因而佛教徒将狮子视为庄严吉祥的神灵之兽而倍加崇拜。

狮子拥有如此显赫的身份,又有了这样的威严,因而逐步具备了瑞兽的人文品格,首先得到了人间帝王的尊崇。早在汉唐时的帝王陵墓、贵族坟宅前,就出现了石狮的踪迹,不过当时仅限于摆放在帝王的陵墓坟宅前。而作为神道上的神兽,它常常与石马、石羊等石像生排放在一起,用来震慑万物,使人产生一种敬畏的心理。

那么,石狮子什么时候开始走入民间,并成为守卫大门的神兽呢?据考证,这种习俗大致开始于唐宋时期。在唐朝的时候,京城的居民大多居住于由政府划定的有围墙、有坊门的住宅区中,它的坊门一般制成牌楼的样式,在每根坊柱的柱脚上,都夹放著一对大石块,用来防风抗震。当时工匠们在这些大石块上,分别雕刻出狮子、麒麟、海兽等动物,这样既美观又有了纳福招瑞吉祥的寓意,从这个时候开始,民间有了用石狮子等瑞兽来护卫大门的习惯。

在大门前摆放石狮子,到底会发挥什么作用呢?在民间一直流传著这样几种说法:

第一,石狮子可以避邪纳吉。古人最早用它来镇守陵墓,就是认为这种灵兽能够护卫死者并避邪,而用它来护卫大门,这与在门口设立泰山石敢当有着同样的功效,同样会达到镇宅、避邪、禁压不祥和保护平安的目的。因为狮子凶猛威武,所以,用石狮子把守大门可以避凶纳吉,抵御妖魔鬼怪之类的侵害,这表现了人们祈求平安的心理。可以说,狮子从一开始就迎合了中国先民的审美理念,而后来又把它上升为龙生九子中的一个,这就是狮子状的狻猊,从宁波三国、晋代出土的青瓷器物中,就可以见到与狮子相似的神兽,它已经具备了吉祥辟邪的含义。门口的狮子其实名叫椒图,是龙的第九子,这个椒图性敏锐好闭,所以常被人们用来看守门户。在台湾,石狮常是以“风狮爷”的身份出现的,它常被人们安置在村口或屋顶上。由于台湾人民深受风害之苦,因此就将神兽狮子请来,用它来克制邪魔、辟邪招福。这里有一点要注意,我们平常见到的石狮子,它都以须弥座为基座,上有锦铺,这有什么寓意?原来这是佛教的标志,它预示著狮子是一种有神力的灵兽。

第二,狮子与麒麟一样,它们都有着充足的灵性,在民间的传说中,它甚至有能够预卜洪涝等灾害的功能。比如在遇到洪水氾滥或者陆地沉没等自然灾害时,石狮子的眼睛就会变成红色或流出血来,这预示著灾害即将来临了,它提醒人们赶紧采取应急措施避难,这时候的石狮子就成了预言灾难的象征。

第三,石狮子也是权力和富贵的象征。在古代的宫殿、王府、官衙、豪门大宅前,往往由石狮子来守门,这既显示了主人的权势和尊贵,又增加了建筑的气势。比如,在北京天安门前金水河畔,那两对守卫皇城大门的石狮子,就是守护国门的“门卫”,它就体现了皇权至尊、神圣不可侵犯的意境。

第四,石狮子还是古代建筑物上一种重要的装饰品。像北京卢沟桥的一端,就用两只大石狮镇守栏杆,它们既增强了建筑的美感,也提升了建筑的层次。后来民间大量出现了狮子滚绣球的绘画和图案,其中也表现出了歌舞升平的欢乐意义,表达了人们向往太平追求祥和的美好愿望。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石狮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得到了延续。

有的朋友要问了,为什么有的石狮子爪子下面踏着一个绣球,而有的脚下却踩着一个幼狮呢?这其中又有什么讲究?在古代中国人的观念中,万物都是分阴阳的,作为吉祥物的石狮子当然也不例外,它也要分公母,这是维系阴阳平衡的关键所在。那么怎样区分雌雄呢?首先从表情上看,雄狮一般张著大嘴,而雌狮则闭着嘴;从形态上看,雄狮有很大的鬃毛,而母狮却没有那样的鬃毛;再从摆放的规矩上看,石狮子都是一雄一雌成双成对出现的,而且根据中国男左女右的传统阴阳哲学来看,放在门口左侧的是雄狮,它的右前爪或者两前爪之间放著一个绣球;而放在门口右侧的雌狮,它的左前爪或者两前爪之间,抚摸著一个幼狮。雄狮爪下放著一个绣球,寓意着脚踏环球,拥有权力和统一,还有权定乾坤、国泰民安、有球必应的含义;而雌狮爪下踩着幼狮,则象征著母仪天下、子孙后代绵延万世,二者都是为了表达吉利和辟邪的。可以说,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石狮子目睹著每个朝代的兴衰更替,它们已经成为中国建筑中一种不可替代的装饰物。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雄狮被称为“太师”,而雌狮被称为“少师”,它们都是能够驱除邪恶的吉祥动物。如果说龙与凤是中国本土理想化的动物,那么狮子却是一个地道的外来动物,它后来为什么会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呢?石狮子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大行其道,主要原因还是它顺应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石者实也,狮者思也。”它说明了前人创业的艰难和后人守业的不易,也寄托了一种对先人的无尽思念。在民间流传至今的传统舞狮活动,同样表达了人们期盼镇宅旺宅、安抚鬼神,保证合境安宁、五谷丰收的强烈愿望。这样一来就不难理解了,为什么在中国的吉祥物中,除了龙、凤之外,狮子也得到了很高的排名,这就是根源所在。千百年来,狮子除了镇守官署、寺庙、墓园之外,今天它还承担著守护银行、关隘、城堡等大门的重任。

从狮子的经历来看,人们更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任何文化艺术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本来狮子出产于西方,那里最早产生了狮子文化,像印度、埃及、希腊等国家也有十二生肖,但是里面有狮子却没有老虎,在距今5000年前的古埃及神庙入口,就有巨大的狮身人面神做守卫,而威尼斯城的守护神也是狮子。令人关注的是,本来不产狮子的中国,竟然也会出现特有的狮子文化,这分明是东、西方多种文化交融的结果,尤其是在龙凤崇拜成为风尚的中国,狮子民俗文化仍然表现得如此丰富灿烂,这就足以看出中国的狮子文化早已深植在民族和地域文化的沃土中。

可以说,中国狮文化的形成与繁荣,带有浓厚的中华民族特色,而这种特色的构成,又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作为地位与力量象征的狮子,为什么会成为最受中国人喜爱的动物之一?与中国龙不同,狮子在东西方的文化中,都代表着勇敢、自信、光明和威严,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众所周知,古代埃及人最崇拜太阳神,而所有圆形光芒四射的图案,都被视为神的符号,狮子的面孔恰好与太阳的形状相吻合,它展现了一种超自然的强大生命力。因此狮子不仅是神秘地方的守护者,也成为地下世界大门的保护神。而至今被人津津乐道的黄道十二宫中的狮子座,更是巴比伦人的创举。此外,无论在印度还是罗马文明中,狮子始终都是一个重要的角色。有了这种浓厚的文化积淀,当狮子传入中国后,很快就被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所吸收,它融入了中华民族的理想和情操,也开始承担起新的使命。故宫、卢沟桥的石狮以及闻名中外的沧州大铁狮,成为狮文化在中国的杰出代表。

北京市中学生网上天文知识竞赛试卷

Part 1 选择题 (每题一分,共40分)

01、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 ( )A、金星B、水星C、火星

02、太阳系中质量最大的行星是( )A、火星B、土星C、木星 D、天王星

03、太阳系中自转最快的行星是( )A、木星B、土星C、天王星D、海王星

04、太阳系中自转最慢的行星是( )A、水星B、金星C、地球 D、火星

05、太阳黑子位于太阳大气的( )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D、对流层

06、太阳耀斑位于太阳大气的( )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D、对流层

07、太阳的能量来自于(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核聚变D、核裂

08、太阳系行星中在地球上看起来最明亮的是( )A、水星B、金星C、火星D、木星

09、下列卫星中,哪一个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 )A、冥卫一B、木卫一C、土卫一D、月球

10、太阳系中最大的火山是( )A、维苏威火山B、五大连池C、奥林匹斯火山D、马特峰

11、伽利略号探测器(Galileo)探测的目标为 ( )A 金星 B 木星 C 土星 D 火星

12、1997年10月15日,有一颗探测器飞向土星,将于2004年飞临土星,这个探测器是( )A、旅行者1号B、卡西尼号C、奥德赛D、旅行者2号

13、太阳系中大气活动最猛烈、表面风速最快的行星是( )A、天王星 B、海王星C、冥王星D、水星

14、下列行星中,会发生凌日现象的是A、金星B、火星C木星D、土星

15、下列行星中,会发生冲日现象的是A、水星B、金星C、地球D、木星

16、近地小行星中,穿越地球轨道的称为A、阿莫尔型B、阿波罗型C、阿姆斯特朗型D、阿耆尼型

17、1994年撞击木星的彗星名叫A、百武彗星B、哈雷彗星C、海尔-波普彗星D、苏梅克-列维9号

18、下列行星中,卫星最多的是A、木星B、土星C、火星D、海王星

19、长庚是中国古代对哪一颗行星的称呼A 水星B 金星C 火星

20、狮子座流星雨与哪颗彗星有关A 谭普-塔特尔彗星 (Comet Temple-Tuttle)B 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 (Comet Swift-Tuttle)C池-谷关彗星 (Comet Ikeya-Saki)

21、内行星在哪一个时候最适宜观察A 东大距B 上合C 西大距D冲

22、第一颗小行星是谁发现的A 皮亚齐B 奥伯斯C 基普索恩

23、人们日常所用的时间是()A 恒星时,B 真太阳时, C 平太阳时

24、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24节气中的()A春分,B秋分,C夏至,D冬至

25、肉眼看来,星空中最亮的恒星是_______。A大角星B织女星C天狼星

26、冬夜星空中最具代表性的星座是A大犬座B猎户座C双子座D金牛座

27、春夜星空最突出的星座是_______。A狮子座B室女座C天蝎座

28、轩辕十四位于哪一个星座A仙王座B大熊座C狮子座

29、以下哪颗星与冬季大三角无关A参宿四B心宿二C南河三

30、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请问织女星位于哪一个星座A仙女座B室女座C天琴座

31、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______。A 阿姆斯特朗B加加林C 查理杜克

32.通常说某个天体的视差是多少,视差表示所观测天体的_____。A角度B距离C天体大小

33、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是_______的反映。A地球公转B地球自转C太阳公转

34、按星区划分,全天共有_____个星座。A 28,B 68,C 88

35、某地的地理纬度和北极星的地平高度之间有____的关系。A两者相等B前者大于后者C前者小于后者D不确定

36、埃及人利用哪一颗天体制定365日的历法A 太阳 B 月球 C 天狼

37、中子星的密度高达10亿吨/立方厘米,它主要是由___组成。A 质子B 中子C 电子

38、猎犬座中的星系M51(NGC5194)是_______。A旋涡星系B椭圆星系C不规则星系

39、M1蟹状星云(Crab Nebula)位于哪个星座A巨蟹座B金牛座C天蝎座

40、17白矮星的质量不能超过钱德拉塞卡极限,钱德拉塞卡极限大约是多少个太阳质量A144 B30 C24

Part2 填空(每空一分,共40分)

01、和狮子座流星雨相关的彗星的回归周期约为____年。

02、通过特殊望远镜可以看到太阳光球层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颗粒状结构,这种结构称为太阳的_____结构。

03、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称为

04、月食分为月全食和______两种,它只能发生在农历的_____。

05、月全食包括五个阶段,即 。

08、日食只能发生在 日,即农历的 。

09、近年来,用远紫外和X射线观测,发现日冕的某些特殊位置上出现暗区,称为 。

10、太阳系的大多数行星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同,例外的有 和 ;另外, 的自转轴和公转轴几乎垂直,差不多是"躺"在轨道上自转。

11、已知北京的地理纬度为北纬40度,那么在春分日、秋分日、冬至日及夏至日北京正午时太阳的地平高度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风霜雨雪主要发生在地球大气的_____层;臭氧层位于地面上空大约____ 千米的______层内。

13、北斗七星属于___星座,古书上说:"斗柄东指,天下皆_______"。

14、天狼星和它附近的一颗暗星组成一对_______,天狼星伴星是一颗_______。

15、20世纪60年代发现的射电脉冲星被证明是高速自转的_______,它的半径为_____千米左右。

16、星系是由几十亿至几千亿颗恒星以及星际气体和尘埃物质等构成、占据几千光年至几十万光年空间的天体系统。按形状,星系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大类。

17、晴朗无月的夜晚,在仙女座可见一模糊的椭圆形小光斑,习惯上称为仙女座大星云;实际上它是银河系之外的另一个星系,称为_______,距离我们约______光年。

18、宇宙地心说是公元140年前后由_______天文学家_______在发展前人学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19、1990年升空的空间望远镜又叫_______望远镜,它的口径为_______米。

20、历法的种类有 、 、 等三种。

21、中国古代在魏晋时期已形成了 、 、 三种宇宙结构学说。

Part3、计算 (20分)

1、已知一个类星体光谱的静止波长为3200埃,现观测它红移到15000埃。请估算

(1)这个类星体的退行速度是多少?(2)根据哈勃定律,它到我们的距离是多少?(哈勃常数H=75km s/Mpc)

2、请分别用光年和秒差距为单位算出太阳和我们地球之间的距离。已知太阳的视星等为-2678,请计算它的绝对星等

ACABA BCBDC BBBAD BDBBA AACCC BACBC BBACA CBABA

01、33 02、米粒 03、 白道 04、月偏食、十五 05、 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 08、朔、初一 9、 冕洞 10、 金星 和天王星;天王星 11、50、50、265、765。 12、对流; 20-30、平流 13、大熊,春 14、双星、白矮星。 15、中子星、10。 16、椭圆、旋涡和不规则。 17、仙女座星系、220万 18、古希腊、托勒密、19、哈勃、24。 20、阴历 、阳历 、阴阳历 等三种。 21、盖天说 、浑天说 、宣夜说。

Part3、计算 (20分)

1、已知一个类星体光谱的静止波长为3200埃,现观测它红移到15000埃。请估算

(1) 这个类星体的退行速度是多少?

(2) 根据哈勃定律,它到我们的距离是多少?

(哈勃常数H=75km s/Mpc)

(1)z=(l-l0)/l0=(15000-3200)/3200=36875

z=[(c+V)/(c-V)]1/2-1

V=2739105km/s

(2) V=HD

D=V/H=36517MPc

2、分别用光年和秒差距为单位算出太阳和我们地球之间的距离。已知太阳的视星等为-2678,请计算它的绝对星等。

日地平均距离为:

(1) L=15108km

1光年=3652436003105=9461012km

1秒差距=326光年

L=15108/9461012=15910-5光年=48810-6Pc

im=-2678

M=m+5-5lgr

=-2678+5-5lg48810-6=477

1、 绿色食品指什么食品?(C)

A,蔬菜,水果 B、绿颜色的食品 C安全无污染食品 D有丰富营养价值的食品

2,下列哪一项是可以分类回收,循环再生的垃圾。(C)

A回收废塑料 B回收剩饭 C回收废纸 D回收生物垃圾

3、我国环境保护事业是那一位***的 倡导下开创起来的?(D)

A、毛泽东 B、刘少奇 C、邓小平 D、周恩来

4、下列哪项不属于环境污染?(A)

A,生物污染 B。食品污染 C,噪音污染 D,土壤污染

5,环境现状评价包括那三方面?

A,环境污染评价 B、生态评价 C、美学评价。 D土地质量评价

6、我国酸雨面积区占国土面积的(B)

A 20% B40% C 30%

7、选无磷洗衣粉( B )。

A保护衣物 B 防止污染 C保护双手

8、湿地保护是环境保护的重要领域,是国际自然保护的一个热点;世界湿地日为每年的:( C )。

A 3月12日 B 5月2日 C 2月2日

9、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C)。

A喀纳斯湖保护区 B天池保护区 C 阿尔金山保护区

10、巴音布鲁克天鹅国家级保护区是(B)大天鹅最集中的繁殖地。

A我国 B世界 C亚洲

11一节1号电池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永远失去利用价值,一粒扣式电池可污染(C)A1立方米水 B1000立方米水 C6万立方米水

12、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会徽是( B )

A丹顶鹤 B 大熊猫 C骆驼

13、新疆的动植物王国,被称为神秘莫测的仙境的是( A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A哈纳斯 B天池 C阿尔金山

14、以下说那种是错误的:( C )

A 三个废餐盒可以做一把学生用尺

B 废易拉罐溶解后可以100%的无数次循环再造成新罐

C 废玻璃无法回收利用

15、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 A )。

A.一、二两级 B.重点非重点两级 C.一、二、三级

16、为保护蓝天,我们在出门时,应该(C)。

A 尽量选择乘坐舒适的交通工具B使用私人车C 尽量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17、减少“白色污染”我们应该(A)

A 自觉地不用、少用难降解的塑料包装袋B 乱扔塑料垃圾

C 尽量使用塑料制品

18、因环境因素而导致的环境变化是指(A)

A环境影响 B环境改善 C环境改造

19、使用复印机时,复印机的带高电压的部件与空气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的臭氧(B)

A 没有影响 B 对人体健康有害 C 对人体健康有益

20、环境监测的对象有:(A)

A 大气、水体、土壤、生物、噪声

B 大气、市容、土壤、生物、噪声

C 大气、交通、土壤、生物、噪声

21、当前人类社会面临六方面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B)

A 生态环境恶化问题 B 生态环境恶化与新资源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

C 新资源开发的问题

22、我国确立(C)为一项基本国策。

A民族团结 B扶贫 C环境保护

23、生物圈一般是指包括(B)所形成生物系统的边界圈与大自然边界圈相互关系、影响。

A 人类、动物 B 人类、动物、植物 C 动物、植物

24、21世纪是(C)世纪。

A 科技 B经济 C环保

25、随着绿色消费运动的发展,全球已逐渐形成一种(B)的生活风尚。

A追求时尚 破坏环境 B 保护环境 崇尚自然 C保护环境 盲目消费

餐厅、饭店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餐具利弊谈

答:利:卫生,不易传染各种疾病。

弊:塑料餐具不易处理,造成“白色污染”。一次性筷子浪费大量木材,长此以往,将会破坏森林,破坏生态环境。

结论:弊大于利、应停止使用

(四)、问答题抢答

1、工业“三废“和生活”三废“各指什么?

答:工业”三废“是指废气、废水、废渣;

生活”三废“是制粪便、垃圾、污水。

2、你知道食品污染按其污染性质大致可分为哪两类?

答:A、生物污染 B、化学性污染

3、通过污染食品对人体造成危害的农药主要有那些?

答:A、有机氯农药 B、有机磷农药 C、有机汞农药

4、我国土壤污染物主要是什么?(全班同学举手抢答)

答:农药和重金属(尤其是镉)

5、水污染中常说的“五毒”物质是什么?

答:酚、 氰、 汞、 铬、 砷。

6、现在世界约有18亿人因为饮用了受生物污染的水而致病,你知道饮用这些受污染的水主要会得那些病吗?(至少答对4种)

答:有痢疾、伤害、副伤害、霍乱、小儿麻痹、传染性肝炎、血吸虫病、姜片虫病等。

7、水体被污染的途径有那些?(至少答3种以上)

答: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含有农药、化肥、有机物的农田,大气沉降物,放射性散落物及酸雨等。

8、对绿色植物损伤最大的五种气体是什么?

答:氧化氮、乙烯、氯气、氟化物和二氧化硫。

9、环境污染主要有哪几种?

答(1)大气污染(2)水污染 (3)土壤污染 (4)食品污染(5)放射性污染 (6)噪音污染

10、吸烟危害健康,你知道香烟中含那种主要致癌物质和放射性物质?

答:尼古丁;钋-210,

11、环境噪音主要来源于那四个方面?

答:交通、工业生产、建筑工业、社会生活

青少年参与城市环境保护

环境毫无保留地奉献它的一切,人类就是靠它的给养而诞生,繁衍并发展的。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是我们为环境做点什么的时候了。

中国古代哲学家反复强调说与环境和谐是至高的美德。高尔基也曾说过“给予比得到好。”这些话都含有深刻的哲理。人类要发展,就一定要保护环境。否则环境污染就会成为阻碍人类进步的绊脚石。我们只有在向环境索取时,报以双倍的回赠,让我们与环境和谐相处,互利互助。

我们可以总结出城市的七大污染。

一、大气污染

二、水体污染

三、噪声污染

四、固体废物污染

五、电磁辐射污染

六、热污染

七、居室环境污染

另外还兼有绿地面积小,城市“拥挤症”等问题。

其实这些污染的存在我们城市居民是有目共睹并深受其害的,我们青少年必须做的就是参与到城市环境保护中。我觉得可分为二步,意识与行动。

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意识指导人们行动。我们必须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因为环境与人类夕夕相关,若是我们过分地向环境索取而一点儿不爱惜它,我们必将受到环境的惩罚。而有的灾难与破坏一旦造成,就很难弥补了;环境一旦已严重污染,再将它恢复原貌比现在保护它要难得多。所以说,若现在不保护环境,待将来失去它的时候就会懂得珍惜,就会追悔与绝望。太迟了!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当把环保付诸实践。

保护环境的行动需要每个人的参与,无论力量大小,人人都应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

像爱护自己的家,自己的财富一样爱护环境。

青少年应从切实可行的小事做起,如下:

1. 定期宣传环保知识

2. 每年植一棵树

3. 节约草稿纸,不用一次性餐具

4. 轻声慢步,不乱扔废弃物

5. 坚决支持环保型产品

6. 回收有利用的废物,处理有毒害的垃圾

环保任重而道远,决非朝夕之功,青少年应该坚持环保,让环境伴着我们的成长而更好地、稳定地发展。

保护地球,从我做起

古往今来,地球妈妈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无数代子孙。原来的她被小辈们装饰得楚楚动人。可是,现在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将她折磨得天昏地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危机。“救救地球”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最强烈的呼声。

我为周围环境的恶化而感到心痛,我想:作为未来接班人的青少年,如果不了解人类环境的构成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无视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的话,我们的生命将毁在自己的手中,老天将对我们作出严厉的惩罚。为此我下定决心要从我做起爱护环境,保护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家园,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卫士。

在刚过去的一年中,我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植树活动,带领我们初一(6)中队的班干部创立了“绿色天使”植绿护绿小组,鼓励队员们在校园里认养了一棵小树苗,利用课余时间给它梳妆打扮,为它长成参天大树打下了基础。在学校组织的“让地球充满生机”的签字活动中,我郑重地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并写下了自己对环保的决心和期望,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我积极参加学校在世界环境日举行的有奖征稿,认真查阅、收集各类资料,进行社会调查,撰写有关环境治理设想方面的文章,我经常去参加学校组织的环保讲座,观看环保方面的录相带,积极参预环保知识问答调查活动,认真填写每一项提问。我参与了“红领巾植绿护绿队”的网站建设,在上面发布大量的环保和环保知识,以及关于环保的各方面的法律知识,我国在环保方面发展动向、世界各国的环境保护情况;每个月我都利用网络、报纸,查找一些最新的不同的专题和板块“环保资讯”来告诉大家;还定期制作一些宣传板来宣传环保知识和生活中的环保常识。提高了大家的环保意识;号召同学们从不同的方面来关爱自己的家园,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周围的环境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积极动员身边的人一起来依法保护和建设人类共有的同样也是仅有的家园,为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的文明做出贡献。我还和同学们共同发起“养一盆花,认养一棵树、爱惜每一片绿地,让我们周围充满绿色”和“小用塑料袋不使用泡沫饭盒和一次性筷子,让我们远离白色污染”的倡议。让我们放下方便袋,拿起菜篮子,让我们共同走向美好的绿色的明天,走向辉煌、灿烂的未来!

据我收集到的一份报告说:“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源所造成的。触目惊心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食品污染、不适当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这五大类。”一个个铁一样的事实告诉我们,它们像恶魔般无情地吞噬着人类的生命。它威胁着生态平衡,危害着人体健康,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让人类陷入了困境。为此我作出宣告:“只要我们——人类有时刻不忘保护环境的意识,有依法治理环境的意识,地球村将成为美好的乐园”。未来的天空一定是碧蓝的,水是清澈的,绿树成荫鲜花遍地,人类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幸福。

“真正检验我们对环境的贡献不是言辞,而是行动。”虽然我现在做得只不过是一些微小的事,但是我坚信要是我们人人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心,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携手保护我们的家园,自然会给人类应有的回报。在温暖的摇篮——草原上小憩;在慈祥的笑脸——天空下成长,在爱的源泉——河流中沐浴

#一年级#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五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26页例题及做一做,第27页练习三第5、6、7、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2、通过对比练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差和减数之间的关系,同时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3、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减法的含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在波光粼粼、美丽的小湖里有3只美丽的鹤在快乐地歌唱,过了一会儿,1只鹤展开翅膀飞走了,湖面上还有几只鹤?

 教师出示3只纸鹤,再慢慢移走1只纸鹤)。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交流体会。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3-1

 1、(教师出示3只纸鹤,再慢慢移走1只纸鹤)。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交流体会。

 2。学生跟随教师拿出自己折好的3只纸鹤,动手操作演示,3只鹤飞走1只鹤,就是从3只里面去掉1只,要用减法计算,用“-”号表示去掉,去掉后剩下是几就用数字几表示,也就是得数是几。教师边说明边板书等式:3-1=2。(学生体验减法的含义,也可用摆操作,并表述含义。)

 3、学生试读算式。教师启发学生说出其他能用3-1=2表示的事例。学生举例说说其他能用减法表示的事例。

 设计意图:在教师语言描述的优美情境中,用纸鹤实物演示,学生感觉更直观亲切,并能亲自参与演示,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加深了学生对减法的认识。

 (二)4-2

 1、教师出示4只气球,慢慢放走2只气球,还剩下几只气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尝试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说出4-2=2的含义,齐读算式。

 (三)动手操作,体验减法含义。

 (1)做一做的左图

 ①教师示范,边操作边说明含义。

 ②学生操作,表述含义。

 ③说明图中表示去掉的方法。(虚线、划线)

 (2)做一做的右图(2、3)

 学生独立看图操作,表述含义。

 (四)5-2

 1、创设情境、生成问题:草地上雨后长出5只蘑菇,小白兔采走了2只。让学生叙述情景,并试着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提出“草地上还有几只蘑菇?”的问题。学生提问题时教师应多给与鼓励。接着问: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5-2=?教师提问:5减2得几?你是怎样算的?

 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2)学生分组交流想法,教师巡视指导。然后让不同想法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算的过程。

 (3)汇报、展示、交流。不论是点数法还是用数的组成计算,教师都给与鼓励。接着提问:如果不看图,不数指头,你会算吗?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可以分成2和3,所以5-2=3。

 设计意图:采用学生喜欢的小白兔采蘑菇的形象,这样学生很高兴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教师启发引导下,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独立思考初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再在小组内交流,形成集体的智慧。最后在全班展示交流,共同优化。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动探究故事中的数学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多种算法都给与鼓励,保护了学生思维的多样性,然后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发现用数的组成计算减法较简单。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第26页做一做让学生说出减法算式的含义

 2、出示课件1,动态显示:荷叶上原来有4只青蛙,“扑通”跳到水里1只。草地上原来有4只羊,一会儿跑走2只,草地上还剩下几只羊?

 学生说说题意,再列式,交流算法。

 3、出示课件2,学生说图意:1、架上原来有4只丝瓜,摘下2只,架上还有几只?2、消防池里有5把铁楸然后学生列式完成,小组交流订正。

 4、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5只纸鹤,你能用这5只纸鹤,摆出几种不同的减法算式吗?摆摆试试,看谁摆的多。

 5、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减法算式表示。

 设计意图:巩固练习中的第1题,是基本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减法的认识。第2、3题采用课件演示,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练习第4题发挥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让学生尝试用5只纸鹤摆不同的算式,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对减法的认识。第5题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棒,说一说这节你都学到了什么?

 教师结合学生表现对本课作小结。回家想一想,看一看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减法 

2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试验本)P15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对星空中的一些星座(由7颗星组成的)的星星计数。

 2、按给出的数在方格纸上画星图。

 3、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初步了解常见的星座知识。

 能力目标

 1、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2、在画点图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在情境创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宇宙奥秘的欲 望。

 重点难点:

 按给出的数在纸上画出星图。

 教学准备:

 1、教师方面的准备:多媒体课件、方格纸、小圆片

 2、学生方面的准备:课前有关星座的知识探究、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播放歌曲《一闪一闪亮晶晶》

 师:夜晚悄悄地来临了,美丽的月亮散发着淡淡的光芒,可爱的小星星在对你调皮地闪动着大眼睛,这些星星用直线连接起来,就形成很多的星座。请学生分组交流介绍收集到的有关星座的知识。

 2、个别回答:你知道有哪些星座吗?星座对于我们人类有什么作用呢?

 3、出示课题:美丽的星座。

 二、新授实施

 1、教师边操作多媒体课件,边介绍:天鹅座、狮子座、猎户座,北斗七星座。

 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小结:同样是7颗星星,可是由于排列的位置不一样,所以就形成了不同的星座。

 2、请你用7个小圆片模仿摆出以上的四个星座,教师巡视辅导。

 3、你还能用7个小圆片摆出其他的形状,并取个合适的名字吗?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组织评比:谁的星座最可爱、最美丽?

 4、小结:奥妙无穷的宇宙世界等着小朋友长大以后去探索、去求知。

 三、练习尝试

 1、我们可以把这些星星看作是一个小圆点,然后我们可以在方格纸上画出星座。你们想不想也来动手画画看呢?(教师选择其中的一个星座带领小朋友尝试画)

 师:先画4个圆点,将点与点用线联系起来,这样就能形成一幅星座图。

 生:选择喜欢的颜色画4个圆点来画出星座。

 2、想一想,画一画:用4个圆点、5个圆点创作出其他的星座,小组内交流评比。

 3、教师指导写数:7的写法

 四、探究巩固

 1、比一比,赛一赛:我是小小天文家。让学生展开想象自己来发明星座,并展示学生作品,给予一定的奖励。

 2、总结:今天学习了什么本领?你还想了解什么知识呢?

3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1、录像。

 (1)商场外景镜头。

 (2)商场物品远景镜头(依次播放食品类、家电类、鞋类、文具类、服装类)。

 (3)商场物品近景镜头。

 ①柜台物品;②售货员正在摆放文具;③显示摆放结果。

 2、商品柜台及相应物品。

 3、学具袋(6袋不同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求新知

 1、感知分类。

 (1)播放录像①:商场外景镜头。

 (2)播放录像②:商场物品远景镜头。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通过看录像,使学生明确商场物品有很多种。引导学生说出,商场是把一样的物品放在了一起。

 2、明确分类。

 (1)播放录像③:商场物品近景镜头(文具柜台第一层是文具盒;第二层是练习本;第三层是笔。一位售货员阿姨正在往柜台里分类摆放文具。)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阿姨是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了一起。

 揭示概念:像阿姨这样,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板书课题)

 学生结合所看录像说说什么是分类。

 (2)猜一猜。

 继续观看录像从而猜测阿姨拿的物品会放到哪一层,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把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

 二、巩固发展,体验分类

 1、摆一摆。

 出示商品柜台,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相应物品分类摆放在柜台里。学生汇报物品是如何摆放的,教师指明分类的必要性──通过分类使每种物品看得更清楚了,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方便。

 2、完成“做一做”的题目。

 (1)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类活动。

 (2)小组活动,组内互相交流是怎样分的,体验分类的方法。通过分一分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分类的作用。

 (3)汇报交流。

 教师在巡视中指导,同时注意学生中分类的不同方法。

 3、完成练习六第1~3题。

 (1)第1题,启发学生在书上圈一圈,并说一说是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

 (2)第2题,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启发说出:4辆车是同一类的。

 (3)第3题,教师说明题意,学生互相交流,使学生明确其中一个与其他三个不是同类。

 4、补充练习。

 每组一袋物品,明确要求:先讨论一下应该怎样分,哪一组分得又快又准确。然后汇报说明。

4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一、学生情况分析

 今年我带一年级三班和四班的数学课。一年级学生入学不久,大部分孩子聪明可爱,活泼好动。刚入学的孩子年龄小,他们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有很强的可塑性。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都不了解,心中集体主义观念还未形成,对学习更说不上什么“勤奋、钻研、细心”的精神,学习目的还未明确,还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但一年级孩子学习习惯正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在本学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我把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建设良好的班集体作为主要目标。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够:

 1、熟练的数出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并能认、读、写0——1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名称,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减法;会解决一些实问题。

 3、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这些图形的特征和名称,并能进行设别。

 4、初步认识钟面,会认读整时和半时。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进位加法,用数学实践活动。

 1、根据《标准》调整了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更丰富的知识。

 2、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3、认数和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的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数感。

 5、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6、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四、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要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要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自己去探索数学,独立思考,并会产生与同伴交流的。愿望,达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

 2、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求难、求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尽量注意使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获得信息,加深知识的理解。

 3、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投影片等教学辅助手段创设生动的情境提供了方便,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习惯。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

5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要求:

 1、在观察人民币以及换币、取币等活动中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3、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勤俭节约的教育。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

 1、出示例题第一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2、提问:你们从图中看到些什么?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什么?各个国家的钱都有不同的名称,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主探究

 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你们认识人民币吗?请你从盒子里找出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本组的小朋友听。分组活动。

 组汇报: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逐一介绍面值不同的人民币,教师随机补充,并把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分别展示出来。

 认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让学生辨认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的思想教育。

 提问:小朋友,你们能把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吗?请学生拿出盒子里的人民币,小组合作分类。

 学生汇报分类情况,并说说分类的依据。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出人民币的种类有:硬币、纸币;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2、例题第二幅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提问:图中的小朋友想买什么?(手表)

 买手表该付多少钱?(1元)

 请学生从盒子里拿出1元钱,比一比谁的拿法多。

 学生汇报拿1元钱的不同方法。当出现拿一个1元的和10个1角的时候,引导学生建立“元”与“角”之间的进率关系:1元=10角

 提问:我们已经知道“1元=10角”,那么1角等于几分呢?(1角=10分)

 完成填空:

 1元=()角

 1角=()分

 3、试一试:一张1元的人民币可以换几张5角的?几张2角的可以换1张1元的?同桌互换。

 请学生说说互换的结果,以及为什么要这样换。

 三、应用拓展

 1、连一连。(“想想做做”第1题)观察并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每种物品的价钱是多少?有几种面值的人民币?分别是多少?

 请学生把要买的物品和对应的人民币连起来。

 2、填一填。(“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每个题目的意思,再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拿一拿。

 (1)“想想做做”第3题。

 (2)“想想做做”第4题

 思考:用一种人民币怎么拿?两种呢?三种呢?

 游戏:购物。(“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货架:橡皮(每块4角),美工刀(每把9角5分),铅笔(每枝4角),自动铅笔(每枝7角),尺(每把3角)。

 请小朋友用1元钱购物,想一想,说一说,可以买哪几样东西?应找回多少钱?

 四、总结延伸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认识元角分)知道了什么?(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1元=10角、1角=10分)关于人民币,小朋友们还知道什么呢?这些面值更大的人民币,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数星星的孩子》讲述了童年时的张衡在数星星时发现了星星不是像奶奶说的乱动,而是在有规律地动。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 一年级语文 《数星星的孩子》教案设计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一年级语文《数星星的孩子》教案设计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并了解它们在本课中的意思。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正确回答课后练习1的三个问题。

 3能按要求完成课后练习2,能说出课后练习3每组中的两个 句子 有什么不同。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了解张衡能成为的天文学家,是因为他从小就 爱好 天文,长大以后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培养自己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12个生字。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掌握它们的音形义。

 2能正确认读本课生词并理解词意。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4指导书写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会本课12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写出课题。

 提示“数”sh( )的读音。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并标出自然段。

 2指名三人读课文,分别读1~3自然段,4~5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 说说 这课主要讲了谁的什么事。

 (这课讲了张衡数星星的事。)

 3老师简介张衡生平 事迹 。

 张衡(公元78年~139年),是我国汉朝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河南南阳人。他在天文学方面表现了非凡的才能,创制了世界上最早用水力推动的观测天体的浑天仪和观测气象的候风仪。他创制了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向的地动仪。他还是东汉六大画家之一。

 由于张衡在天文、地理、历法、地震、器械等许多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学者和科学家,政府于1956年重修了他的坟墓,科学院院长为墓碑题词: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属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敬仰。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张衡小时候的一件事。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1自学生字,了解音形义。

 2检查自学效果。

 (1)字音

 数:它是一个多音字,在“无数”中读sh),在“数星星”中读sh(。

 斗:它是一个多音字,在“北斗星”中读d%u,在“斗争”中读d^u。

 (2)字形

 最后一横略短些。

 楚:上半部分是一个“林”,注意两个捺都改成点,下边的笔顺是

 (3)词意

 一闪一闪:本课形容星星的光,忽明忽暗。

 之间:表示在两个事物或时间的中间。

 距离:在空间或时间上的相隔。在本课是指两颗星相隔。

 北斗星:由七颗明亮的星星组成的,分布呈勺子的形状。

 无数:难计算出数,形容非常多。

 清楚:事物容易让人辨认、了解。在本课中是“明白”的意思。

 3读生字,口头给生字 组词 。然后再读字词,记忆字音、字形、词意。

 4指导书写,让学生写字头。

 四、作业。

 1写生字各一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正确回答课后练习1中的三个问题。

 2了解张衡从小爱好天文,喜欢研究,长大以后才成为的天文学家。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第一至五自然段的内容,了解张衡在小时候是怎样爱好天文,喜欢研究的。

 2启发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先学第6自然段,知道这段主要内容。

 1课文的哪段直接告诉我们这个数星星的孩子是谁(第6自然段直接告诉我们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叫张衡。)

 2读了这段你还知道了些什么

 (张衡是汉朝人,后来成了的天文学家。)

 3齐读第6自然段。

 二、学习1、2、3自然段。

 1学习第1自然段,体会夜空的美丽。

 (1)出示投影。(课文第一幅插图,即夜空的美景。)

 (2)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夜空的美丽。然后再读书里写夜空的话。

 (3)出投影,比较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这两句话的意思基本一样,但第二句更具体、生动,因为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星星比作了珍珠那么美丽。)

 (4)范读这句,自己练读,齐读。

 2出示投影。(课文第二幅图。)

 (1)找书上有关的句子,说说谁在干什么

 (2)指名有语气地读第1自然段。

 3学习2、3自然段。

 (1)指名读奶奶的话,说说为什么奶奶叫张衡“傻孩子”,“又”说明了什么

 (“傻孩子”说明奶奶对张衡很疼爱,“又”说明了张衡是经常数星星的,他从小就对天体现象有浓厚的兴趣,所以他不止一次这样做。)

 (2)指名读张衡的话,说说他说了几句话。再指三人每人读一句并说出句意。(共说了三句话。第一句说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第二句说星星不是乱动。第三句说两颗星之间总隔那么远。)

 问:从张衡说的这三句话中,你看出什么(张衡不仅数星星,也注意到了星星的运行规律。)

 (3)指名分角色读奶奶和张衡的话,说说奶奶和张衡对星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奶奶认为那么多星星乱动,根本数不清。张衡认为星星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所以可以数得清。)

 三、学习4、5自然段。

 1默读第4自然段,看看爷爷说了几次话。

 2指名读爷爷的第一次话,说说爷爷同意谁的观点,他告诉了张衡什么知识(天上的星星是在动,它们之间的距离好像是不变的。)

 3指名读爷爷的第二次话,出示北极星和北斗星的投影。

 让学生根据爷爷的话找出北斗星和北极星。

 4出示投影,说说这组句子有什么不同。

 (第二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北斗星比作勺子,使句子更生动、具体了。)

 5齐读第4自然段,再说说北斗星和北极星的运行规律。

 6张衡听了爷爷的话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从书上找出有关的句子读读。

 7张衡观察的结果是什么“果然”说明了什么

 8如有条件,用投影演示北斗星、北极星运转的情况。

 四、 总结 全文。

 1指名分角色读全文,说说为什么张衡长大以后成了的天文学家。

 2总结

 张衡长大以后之所以能成为的天文学家,是因为他从小就爱好天文,具有刻苦钻研精神。我们要学习张衡这种精神,提高自己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长大才能成为有所作为的人。

 五、作业。

 1写字词各三遍。

 2抄写课后作业(3)的句子。

 3读课文两遍。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并听写本课生字词。

 2完成课后练习(2)。

 3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巩固本课所学生字新词,能看拼音填词语,完成课后练习2。

 教学过程:

 一、分角色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按小组读,全班读)

 再说说张衡为什么能成为天文学家。

 二、巩固字词的训练。

 1看拼音写词语。

 (出示小黑板,指名一人到前边做,其他同学做在书上。)

 做完检查对一对这些词,再齐读两遍。

 2给下面的宇换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语。

 锤( )________ 祖( )________

 棵( )________ 炬( )________

 3用多音字组词语。

 4选字填空。

 棵  颗  组  祖  斗  抖

 一( )星星  小( )发( )

 一( )树苗( )国  一( )米

 一( )小草( )合  北( )星

 一( )珠子( )传  烟( )

 一( )红豆( )先( )动

 (填空之前,老师先带领学生查字典,说说每组字的字意,区别一下用法的不同。)

 三、进行句子训练的设计。

 1照样子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例:蜜蜂采了蜜。蜜蜂飞进了蜂房。

 蜜蜂采了蜜飞进了蜂房。

 (1)张衡坐在院子里。

 张衡指着天空数星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

 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课文原句填空。

 (1)满天的星星像( )撒在( )里。

 (2)那七颗星,连起来像( )叫( )。

 (3)北斗星总是绕着( )转。

 四、听写字词。

 五、作业。

 1订正错字,各改三遍。

 2把课上没做完的练习题做完。

  小学一年级语文《数星星的孩子》教案设计二

 教学目标:

 1认识“撒、玉”等9个生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 故事 的情趣和蕴含的道理。

 3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张衡从小善于思考观察的好品质。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张衡的头饰。

 教法过程:

 一、课前游戏

 同学们这节课由我跟同学们一块上,那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好吗听说咱们班同学知道的词语特别多,是真的吗那咱们都来说带星的词语看谁说出的词语多,现在大家先准备一分钟,快速搜集头脑中带星字的词语。(星星、星光、明星、球星等)准备好了吗开始!(学生说带星的词语)

 咱们班同学积累的词语真多,真不简单,由于时间的关系,咱们先玩到这里,准备上课吧!

 二、导入新课

 课前我们说了那么多带“星”字的词语,今天我们就来学一 篇和星星有关的课文,讲的是一个孩子数星星的故事。 板书课题:数星星的孩子(指名读、齐读)师指出多音字shu。

 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同学们咱们课文比较长,先听老师给同学们范读一遍,不认识的生字注上拼音。(放老师范读课件)

 2同学们本课呀,有9个星星生字等着同学们认识它们呢同学们默读课文快去认一认吧!(教师放星星生字课件)

 谁来说说你认识了那个星星生字(请几位同学认生字,并组词)

 3星星生字同学们都认识了,我们把它们放入课文中看同学们还认不认识,请同学们翻到课本133页,谁愿意接读课文(请5位同学读,每人一段。)同学们端起书来仔细听他们读得怎么样

 4请几生评价朗读情况。(从语气、错字方面)

 四、朗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在一个晴朗的夜晚,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落在碧玉盘里,一个孩子做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起头,指着天空数星星,就让我们仰起头,指着天空跟孩子一起来数星星行吧!(课件出示满天繁星,同学们和老师一起仰起头,指着天空一颗一颗的数)

 2咦,你们怎么不数了(学生说说数星星的感受:星星太多了,数也数不清)你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课件出示: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通过“满天”和”无数”两个词语来体会星星之多,指导学生读出星星多的语气。)是啊,星星一闪一闪的,真是太难数了。可是这个孩子就这样数呀数呀,一直数了几百颗,多么有耐心的孩子呀!你佩服他妈谁愿意读读这句话(课件出示: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指名读、师范读、加动作读)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这个孩子多么有耐心啊!看到孩子数星星,奶奶是怎么说的孩子又是怎么回答的呢请你们同位两个一人当奶奶,一人当孩子,读读他们的对话吧!

 2(课件出示奶奶和孩子的对话)谁愿意当奶奶谁愿意当孩子(师指两名学生读对话、并给孩子戴头饰)

 3我想来采访采访这位奶奶。(走到奶奶身边)

 (1)奶奶,您好!您为什么说自己的孩子是傻孩子呢(因为天上的星星太多了,是很难数清的。)

 他数星星时你感到心疼了吗(是)真是位疼爱孙子的奶奶。谁愿意再来当奶奶劝劝自己的孙子(指导学生朗读奶奶的话,读出奶奶和蔼的语气)

 4让我再来问问孩子。(老师走到孩子身边)

 (1) 孩子你好!奶奶心疼你了。劝你不要数星星了,你觉得奶奶说的对吗(不对,因为能看得见就能数的清。)

 (2) 这些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平时很多次观察得来的)你数过多少次星星(很多次,无数次)

 (3) 这是一个多么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孩子啊!谁还愿意当孩子,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指导朗读孩子的话,读出孩子好学、求知数语气)

 学习第四自然段。

 1奶奶和孩子的话被爷爷听到了,他走过来对孩子说了些什么呢同学们听(课件放录音爷爷说的话)

 2 爷爷的话是什么意思呢请你默读课文后和同位交流交流吧!(课件出示爷爷的话)

 3你们读懂爷爷的话了吗那你能从湛蓝的夜空中找到北斗七星和北极星吗(出示星空课件请一名同学找北斗七星和北极星)

 4大家看,这位同学找的对吗(对)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

 5爷爷还告诉孩子:“北斗七星总是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听了这句话孩子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请你自己读读这句话。(课件出示“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吗这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他看清楚了北斗七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

 6 现在我想再来采访采访孩子,哪个孩子愿意接受我的采访(戴头饰)

 (1)听了爷爷的话,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吗我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

 (2)你晚上起来几次(四次或五次)你不觉得累吗(不累)

 (3)你最后看到结果是怎样的(北斗七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祝贺你又有了新的收获!

 7为了证实爷爷的话,这个孩子能一夜起来看星星,真是个不怕吃苦、肯钻研的孩子!谁能读读这三句话,夸夸孩子(指名读、齐读,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吗······读出孩子爱钻研的语气)

 学习第五自然段。

 这个数星星的孩子长大后怎样了呢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生齐读)数星星的孩子叫张衡,是汉朝人,他长大以后刻苦钻研天文,成了的天文学家。(板书:汉·张衡。天文学家)同学们张衡生活的年代离我们现在有很久很久,很远很远,但这个故事却留给了我们,更重要的是张衡成为天文学家做出的贡献留给了我们。同学们谁了解张衡长大后的情况(生:1发明地动仪;2发明浑天仪;3是杰出的文学家)同学们你喜欢小张衡吗(喜欢)说说你的原因吧!(指几名学生说)

 五、拓展延伸

 同学们,张衡从小就刻苦钻研天文,长大后成了天文学家,在我们身边也时有科学,处处有科学,如果我们也像张衡那样,用心去观察,去思考,去钻研,也许未来的科学家就在我们中间。

 六、随堂检测。

 按课文内容天空。

 1天上的星星像( )撒在( )里。

 2那期颗星连起来像( ),叫( )。

 3( )果然绕着( )慢慢地转动。

 板书设计:

 数星星的孩子

 (汉·张衡)

 天文学家

  小学一年级语文《数星星的孩子》教案设计三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会认9个字,会写12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和 方法 :通过集体读、指名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蕴含的道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悟张衡从小勤于思考、善于观察、乐于探究的精神。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在愉快轻松的学习中掌握生字,记忆字形,并能正确、美观的书写生字;能正确、流利、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通过细读品味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和思考,热爱科学的好品质。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一、板书课题,指导读题。

 1、1900多年前,就在这美丽的星空下(课件出示星空图)有一个数星星的孩子。

 2、板书课题,指导写“数”

 3、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测学情,初识张衡。

 1、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名叫——(生:张衡。),指名读词语,注意“衡”是后鼻音

 2、张衡是汉朝人,(卡片出示:汉朝)生齐读

 汉朝是一个朝代,距离现在已经1900多年了,再读。(生齐读)

 三、自由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找一找下面的拼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件出示“我会认”中的生字)同桌间你读给我听听,我读给你听听,读不对的,帮他纠正。

 3、生提示哪些字音需要特别注意的。

 “傻”是翘舌音 “撒”是平舌音

 4、去拼音,学生当小老师代读生字

 5、指导读句,学习字词。

 a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卡片出示:无数)师提示“数”是多音字

 比喻句,把星星比作珍珠

 感受“撒”这个动作

 (课件出示:繁星图)师范读句子,生美美地读句子

 b天上的星星是在动,可是看起来它们之间的距离好像是不变的。

 学习词语“距离”,理解 词语意思

 距是形声字

 c他看清楚了,北斗七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

 指名读句子

 依次出示:楚、清楚、清清楚楚,指名读、齐读

 四、学习课文

 (一)第一自然段,读好句子。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词语“仰起头”

 3、师带着孩子一起数星星,体会星星很难数

 4、课件出示: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指名读、齐读)

 (二)第二自然段,纠正读音。

 1、指名读课文,奶奶叫张衡傻孩子什么呀(出示卡片:傻孩子) 你觉得奶奶为什么这样叫小张衡呢那奶奶是怎么叫张衡的呢

 2、女生读奶奶说的话

 (三)第三自然段,理解“距离”,识记“距”字。

 1、男生读课文。

 2、小张衡发现,这颗星和那颗星总是隔那么远,就是它们之间的什么没有变(生:距离。)

 (四)第四自然段,识记“勺”“组”,理解“一组一组的”。

 1、爷爷听了奶奶和小张衡的对话,他又说了什么呢 (生齐读)

 (课件出示:孩子,你看得很仔细……)

 2、我们的祖先把天上的星星分成一组一组的,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几组星,瞧,这还有一组——(课件出示:天鹅座。)这里呢(课件出示: 狮子座 。)

 师:我们的祖先就这样把它们分成——(生齐:一组一组的。)还给起了名字。天上的星星是——(生:一组一组的。)

 3、识记“组”字

 “绞丝旁”加一个“且”。

 “祖先”的“祖”,“示字旁”换成“绞丝旁”。

 (字卡出示)有丝便是“组”,有女便是“姐”,有米便是“粗”,有示便是“祖”。

 4、爷爷也给大家介绍了一组星(课件出示:你看,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生齐读

 (生动手画)。

 5、 (课件出示:北斗图)仔细看,这北斗七星多像一把勺子啊!

 (课件出示:那七颗星,连起来( )叫( )。

 (课件出示:“勺”字的演变过程)我们的祖先是这样写“勺”字的,现在我们这样写——(师范写)

 6、爷爷说的话张衡相信了吗(课件出示: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吗——(生读)

 7、(课件出示:这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他看清楚了,北斗七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生齐读

 (五)师生合作读最后一段。

 这个孩子名叫——(生:张衡。)是——(生:汉朝人。)他长大以后,刻苦钻研天文,成了的——(生齐:天文学家。)

 五、指导写字

 下面我们好好写字,一定要把字写正确,写规范。这节课我们要写这些字。(课件出示“我会写”的字词)

 (师指导书写)

 师:请小朋友认认真真地把“睡”和“距离”在书上描一遍,写一遍。记住:一看二写三对照,一个要比一个好。(学生写字)

 小结:张衡为什么能成为的天文学家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28、数星星的孩子

 张衡 汉朝 天文学家

相关 文章 :

1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29课课文数星星的孩子

2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3 《桃花源记》优秀教案设计(2)

4 数星星的孩子教案及反思

5 s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26668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03
下一篇2024-01-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