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今年挽回电信诈骗受害者损失上亿元是真的吗?

上海今年挽回电信诈骗受害者损失上亿元是真的吗?,第1张

上海警方13日表示,今年以来,上海警方为电信诈骗受害人挽回损失149亿元(人民币,下同),破案同比上升587%。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11月30日,上海全市接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同比下降2003%,涉案金额同比下降55%,破案同比上升587%,并劝阻潜在被害人132万人次。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同比上升122%。共冻结涉案银行账户2842个,挽回民众经济损失折合人民币149亿元。

“仅今年11月就成功挽回群众损失6000余万。”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九支队探长范华介绍,自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2016年7月挂牌成立以来,经过一系列针对性措施,电信诈骗犯罪分子的电话拨通率已下降很多,但一些新的诈骗特点也在不断显现。

警方表示,电信网络诈骗除了犯罪侵害面大、骗术花样繁多,手法更新迅速等特点外,犯罪团伙更呈现出“产业化”发展、“企业化”运作趋势。警方介绍,诈骗团伙内人员分工明确,一般分为“金主”、“话务员”、“技术支撑”、“财务”等,其中“技术支撑”与“财务”为多个诈骗团伙服务,已逐渐演变成一种专业化、职业化的犯罪团体。

虽然电信诈骗犯罪案发数量在沪呈下降趋势,但犯罪分子持续更新犯罪手法与话术,导致仍有大量受害人被犯罪分子“深度洗脑”。为此,上海警方推进落实事前预警拦截、事中发现劝阻、事后封堵侦查在内的多项工作机制,对受害人进行“深度唤醒”。

上海警方表示,警方不仅对社会影响大、作案手法新、团伙人数多等重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加大打击力度;更加大对买卖公民个人信息、开贩银行卡、第三方支付平台洗钱、POS机套现、为诈骗团伙提供通讯线路、开发网络改号平台、虚假交易软件、制作手机木马程序等一系列灰色产业团伙的打击力度。

最近有一条消息引发了大家的关注,那就是宁夏银川在一天内发生了19起的电信诈骗案件,那么我们普通民众应该如何提高防范意识呢?今天我们就着这个问题来一起聊一下。

随着现代社会互联网和电信业的不断发展,在这几年来利用短信,网络电话等方式进行虚拟信息诈骗犯罪的人十分猖獗,而且在近几年以来,全国范围电信诈骗金额达到了7,000亿人民币诈骗名目繁多,涉案的人员非常多。

那么今天我们来提高一下自己的防骗意识。

首先我们不能有一夜暴富,天上掉馅饼,贪图小便宜的心理,一定要注重保护个人的资料信息,不能随便的去注册一些手机软件,更不能随便填写自己的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还有手机号等私人的信息,而且在做好自身的防范的时候,也要积极向好朋友亲人做好这方面的宣传,如果发现了电信诈骗犯罪的行为,一定要及时联系警方报警处理,而且如果一旦已经陷入了不法分子说设置的陷阱那么要及时采取措施,尽量的减少损失,并且保留相应的涉案证据,及时报案处理。

其实电信诈骗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虽然照片不是每个人都遇过,但是在一些校园生活中,一些学生经常会遇到电信诈骗的情况,而且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或多或少的都会遇到一些短信或者娱乐节目告知你中奖了,或者骗子冒充朋友跟事主借钱,甚至还有骗子冒充执法部门让事主进行转账等等一些进行诈骗的方式。

很多大学生上片的原因,其实主要是因为防范意识比较差,贪慕虚荣而且思想单纯,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不够理智,有求于人,急功近利,贪图小便宜。所以学生除了自己的学习之外,应该还要试着去接触社会,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并且有不清楚的事,要及时向学校里的老师咨询,增加自己的心理素质。

最后也请大家牢记一个“三不一要”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手机短信,还有电话也不要因为小小的利益就受到诱惑,更不要随便向别人透露自己的家人信息银行卡,还有存款等一些隐私情况更不要像不认识的人进行转账,还有汇款,而且遇到一些可疑的电话要拨打报警电话咨询。如果大家可以把上面这几个事情做到的话,那么基本就不会有电信诈骗的事情发生到我们的身上。

法律分析:电信诈骗犯罪的量刑标准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规定: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二年内多次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未经处理,诈骗数额累计计算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定罪处罚。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手机电脑普及率已经相当高了,同时很多不法分子也借助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向群众精准投放虚假信息以达到一定的犯罪目的。

      电信诈骗是犯罪分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移动电话、固定电话、互联网等通讯工具,采取远程、非接触的方式,通过虚构事实诱使受害人往指定的账号打款或转账,骗取他人财物的一种犯罪行为。电信诈骗集团内部有明确分工,有专人结合时事热点针对不同人群编写诈骗剧本,以实施点对点的精准打击,给受害者来一次沉浸式的“剧本杀”,其犯罪类型之多,手段变化之快让普通群众防不胜防。也正因为如此,尽管公安机关开展了持续不断的打击,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活动仍然快速发展蔓延,形势严峻,危害突出。

      其实政府一直以来都在不遗余力地通过各类方式提醒群众谨防电信诈骗,包括开发国家反诈中心APP、组织社区防诈教育宣讲、派发防诈知识宣传手册等,但电信诈骗依然防不胜防,给群众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甚至健康损害。

      电信诈骗难以预防以及危害极大其实是由电信诈骗行为特点所决定。电信诈骗行为有五大特点:

1、覆盖面广,发展迅速。骗子常利用人们贪小便宜以及恐惧心理通过编造虚假电话、短信地毯式地给群众发布虚假信息,在极短的时间里在较大范围内进行诈骗。

2、诈骗手段翻新速度快。现在不法分子常用网上任意显号软件,冒用号码或以虚拟号码给消费者发送不实信息、虚假链接,如群众经常接到的以“85”“00”等开头的号码即为虚拟号码或境外号码,应谨慎接听。

3、团伙作案,反侦察能力强。诈骗团伙内部分工明确,职级分明,往往警方盯住了下游,上游就会有所察觉,趁机脱逃。

4、跨境犯罪突出。境内外勾结连锁作案,隐蔽性很强,打击难度大。

5、社会危害巨大化。深陷诈骗漩涡的受害者往往对实施者深信不疑,即使有所怀疑,也会因逃避心理而选择自我说服。由于电信诈骗对象具有广泛性,诈骗数额动辄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使受害者蒙受巨大的损失,严重扰乱经济秩序,对社会的危害极大。公安部刑侦局归纳出了48种常见的电信诈骗犯罪案件,其中,使用电话类、短信类、网络类分别占633%、148%、196%。

      分享几个常见的诈骗手段的案例:

一、冒充QQ好友进行诈骗。利用木马程序**对方QQ密码,截取对方聊天视频资料,熟悉对方情况后,冒充该QQ账号主人对其QQ好友进行联络,热络后再以亲朋好友突遇不测等紧急事情为由实施诈骗。

二、微信伪装身份诈骗。犯罪分子利用微信“附近的人”查看周围朋友情况,伪装成“高富帅”或“白富美”,加为好友骗取感情和信任后,随即以资金紧张、家人有难等各种理由骗取钱财。这种行为往往会演变成“杀猪盘”婚恋交友诱导赌博诈骗,这是婚恋交友型诈骗、网络赌博型诈骗的结合。犯罪嫌疑人以网恋为幌子,用套路与受害者培养感情,建立信任后,诱导受害者到钓鱼网站赌博、博彩或投资等虚假平台“赚快钱”,前期会通过后台控制让受害者尝到各种甜头,吸引受害者进一步投资,待资金投入较大时,嫌疑人卷走资金,拉黑名单走人。

三、微信假冒代购诈骗。犯罪分子在微信朋友圈假冒正规代购,待买家付款后,以“商品被海关扣下,要加缴关税”等为由要求加付款项,一旦获取货款则失去联系。

四、刷单诈骗。犯罪分子以网络兼职为噱头,发布 “帮助淘宝卖家刷信誉,可从中赚取佣金”的招聘消息。受害人按照对方要求多次购物刷信誉,后发现上当受骗。

五、快递签收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快递人员拨打事主电话,称其有快递需要签收但看不清具体地址、姓名,需提供详细信息便于送货上门。随后,快递公司人员将送上物品(假烟或假酒),一旦事主签收后,犯罪分子再拨打电话称其已签收必须付款,否则讨债公司或黑社会将找麻烦。

六、虚构车祸诈骗。犯罪分子虚构受害人亲属或朋友遭遇车祸,需要紧急处理交通事故为由,要求对方立即转账。当事人因情况紧急便按照嫌疑人指示将钱款打入指定账户。

七、冒充公检法电话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拨打受害人电话,以事主身份信息被盗用涉嫌洗钱等犯罪为由,要求将其资金转入国家账户配合调查。

      我们经常在新闻了解到的虚构手术诈骗,犯罪分子虚构受害人子女或老人突发疾病需紧急手术为由,要求事主转账方可治疗。遇此情况,受害人往往心急如焚,按照嫌疑人指示转款。还有退款诈骗,犯罪分子冒充淘宝等公司客服拨打电话或者发送短信谎称受害人拍下的货品缺货,需要退款,要求购买者提供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实施诈骗。另外,现在市场经济不景气的情形下,导致存在不少的贷款诈骗,犯罪分子通过群发信息,称其可为资金短缺者提供贷款,月息低,无需担保。一旦事主信以为真,对方即以预付利息、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又一种新型诈骗方式,二维码诈骗,犯罪分子以降价、奖励为诱饵,要求受害人扫描二维码加入会员,实则附带木马病毒。一旦扫描安装,木马就会**受害人的银行账号、密码等个人隐私信息。

电信诈骗行为通常会涉及什么罪名

      当电信诈骗数额达到较大的,按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除了诈骗罪,实施电信诈骗往往是以个人信息为基础,电信诈骗的上游犯罪往往指向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即行为人在非法取得公民个人信息后,实施诈骗行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被电信诈骗后为什么难以拿回被骗的钱

      电信诈骗除了前面提到的五个特点,电信诈骗还有一个突出特点,也是当下执法难点,就是追赃难。当前电信网络诈骗基本上已经形成职业化、专业化,多为团伙作案,采取跨国跨境、企业化的运作,远程、非接触式犯罪,打击难度很大,往往人抓到了但是钱已流往境外,很难追回。

      分享一个跨境电信诈骗典型案例

      2018年以来,黄某某组织数百人在柬埔寨、蒙古国等地实施跨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并形成犯罪集团。该诈骗集团根据职能设立业务、技术、后勤、后台服务等多个部门。其中,业务部门负责寻找有意向炒股的股民(潜在被害人)并拉进微信聊天群,按照预设的诈骗话术发送信息、开设直播平台,由诈骗集团成员在微信群内扮演“老师”讲授股票知识、扮演“股民”虚构投资获利情况,骗取被害人信任,进而诱骗被害人在诈骗集团控制的虚假平台进行投资。后台服务部门根据业务部门发来的被害人转账截图等信息,核查钱款到账情况,并通过地下钱庄将钱款非法占有。为隐瞒真相,后台服务部门根据被害人汇款情况将对应数据录入虚假平台,使被害人误以为钱款已注入自己在投资平台上的账户;根据被害人的提款申请,后台服务部门还会视情返还少量款项。待被害人大量投进钱款后,由技术部门调整虚假投资平台的参数,制造行情下跌、被害人在平台的钱款全部亏损的假象,让被害人误以为系投资失败造成亏损。该犯罪集团使用上述手段共诈骗被害人6亿余元。

      2019年3月至10月,被告人罗某、王某、施某等19人先后加入该犯罪集团下设的后台服务部门。被告人罗某系后台服务部门的负责人,负责全面工作,被告人王某系后台服务部门的骨干成员,负责安排代理和接单人员对接等工作,被告人施某等17人根据安排分别负责钱款统计、客服、接单等工作。另有两名被告人系地下钱庄人员,明知罗某等人实施诈骗,仍将银行卡提供给罗某等人使用,并将诈骗所得钱款进行转移。

      2019年5月至9月,被告人罗某、王某在柬埔寨接受诈骗集团相关上级人员安排实施网络诈骗活动;同年10月16日至10月29日,被告人罗某、王某等人同样接受安排在蒙古国继续实施网络诈骗活动,后被蒙古国警方查获。被告人罗某、王某共参与诈骗一亿七千四百多万元,其他被告人参与诈骗数额几十万元至九千多万元不等。

      在电信诈骗特别是跨境电信诈骗案件中,追缴赃款工作相比取证、追捕等工作难度更大。犯罪集团在诈骗得手后会立即通知转账组成员通过网上银行对一级账户内的钱款实施闪电式的层层转账,分散到多个二级、三级境内外账户,再由提款组成员在短时间内前往不同地区的ATM机上提款取现,并按照以大额现金形式转存至诈骗团伙指定账户,或通过地下钱庄、国际汇兑等途径将赃款“洗白”转移到境外。公安机关在实际工作中常因现行银行业务办理制度的严重滞后,而贻误拦截赃款转移的最佳时机,因此在接报此类案件时相对被动。破案后,抓获的常常也只是犯罪链条最末端、对诈骗犯罪组织情况几乎不知情的、只负责转账取款的犯罪集团成员,而诈骗集团主犯又躲在境外遥控指挥,这给核实、追查、追缴具体的涉案资金带来了巨大困难。此外,对于被冻结的赃款,需要法院出具判决书才能返还受害人。跨境电信诈骗案件中,相当部分犯罪嫌疑人潜逃境外,未能被抓捕到案,难以进入审判程序,受害人就一直拿不到钱。

      那么老百姓应该如何预防电信诈骗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做到“四不一常”:

不贪婪。世界没有免费的午餐,对于对方提出的明显不符合常理的优惠条件,一定多了解和分析识别真伪,以免上当受骗。

不轻信。对于各类亲朋好友发来的各种急需用钱的短信、电话,要仔细核对,多方核实,不要着急恐慌,更不要上当将“急用款”汇入犯罪分子指定的银行账户。

不盲从。接到声称是银行、公检法等机构的电话、短信,不要恐慌,首先应通过门户网站的预留电话及时向本地的相关单位或亲临其办公地点进行咨询、核对,不要轻信陌生电话和信息;对于来电声称是机关政府单位的,务必多方求证,尝试回拨政府门户网站的官方电话核实,防止犯罪分子利用改号软件等手法冒认电话号码。

不上当。到银行自动柜员机(ATM、CRS等)存取遇到银行卡被堵、被吞等意外情况,最好拨打所属银行的客服电话或前往客服中心了解查证,严格按照银行工作人员给出的建议和处理方式解决问题。

常提醒。老人、小孩通常相对缺乏电信诈骗的防范意识、也更情绪化,往往是犯罪分子进行电信诈骗的主要目标,作为子女或者父母,除了自己注意防范电信诈骗外,应积极主动向家中老人、未成年人传递防诈骗的知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25418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25
下一篇2023-12-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