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瞄准5个月内发射两次全民用载人航天,又将刷新多项纪录

SpaceX瞄准5个月内发射两次全民用载人航天,又将刷新多项纪录,第1张

全球首次纯商业化往返国际空间站载人之旅——Ax-1任务,最近正式获批。目前瞄准2022年1月发射升空。承运商正是开启美国/全球商业载人航天时代的太空先锋:SpaceX。

美东时间5月10日本周一,NASA宣布这一消息,由Axiom Space公理号太空公司与SpaceX合作推出的Ax-1飞行任务获得批准。

先来看看任务简介——

任务名称: Ax-1(全称Axiom Mission 1 ),即公理号太空公司载人飞行一号任务

发射日期: 目前计划2022年1月

任务期限: 10天

停靠国际空间站: 8天

着陆点: 佛罗里达外海大西洋海域,与DM-2、Crew-1任务返回类似

发射承运商: SpaceX

搭乘飞船: 三手载人龙飞船(C2073 飞船呼号Resilience恢复号或称复兴号)

任务人数: 4人,全部属于非官方的私人宇航员(或称太空游客/太空飞行参与者)

乘员构成:

①飞船指挥官,由公理号太空公司副总裁迈克尔·洛佩兹-阿雷格里亚担任,前NASA资深宇航员,拥有5次太空飞行经验,太空飞行时长215天、搭乘三次航天飞机、执行舱外任务十次,此次任务将是他第6次太空之旅;

② 任务飞行员拉里·康纳,美国富商,现年71岁,康纳房地产投资集团创始人,这将是他首次太空飞行;

③特派专家马克·帕西,加拿大投资家及慈善家,现年52岁,加拿大私人投资公司Mavrik首席执行官,这也是他首次太空飞行;

④特派专家埃坦·斯蒂贝,以色列富商,现年63岁,生命资本基金创始人,曾是以色列王牌飞行员。这将是他第一次太空之旅,他也将成为以色列第二位太空人。

任务费用:

约5500万美元/人,具体金额公理号太空公司尚未披露。这几乎与承运官方宇航员费用相同,但远高于21世纪第一个十年太空探险公司推出的2000万美元全程旅费。这些费用包括:SpaceX发射承运费、太空飞行任务培训费、保险费、NASA收取到访国际空间站的相关费用,比如飞行任务管理费480万美元/次,用于任务规划与执行、天地通信费用等;官方宇航员时间占用费520万美元/人,用于官方宇航员陪同太空游客所需时间成本;国际空间站生活费用,每人每天88万 164万美元。NASA这些收费标准于今年4月29日发布,较比2019年6月最初定价有不同程度提价。

任务标签:

①这是全球第一次造访国际空间站的纯商业化载人之旅;②载人航天史上第二次全民用飞行任务(首次全民用载人航天是Inspiration4激励4任务,计划于今年9月15日发射二手载人龙飞船恢复号C2072);③全球载人航天史上首次使用同艘载人飞船执行三次航天任务(恢复号C2071、C2072、C2073)

特别说明:

①快速增多的太空游客: 迄今为止全球仅有9人属于非官方太空游客(NASA称之为Space Flight Participant太空飞行参与者)短期造访过国际空间站,而Ax-1任务一次多至4人,他们将成为第10 13位到访国际空间站的太空游客,并将成为载人航天史上第14 17位太空游客(今年9月激励4任务中的4位乘员率先成为第10 13位太空游客,计划3天自由飞行、但不造访国际空间站)。随着Ax-1后续任务等私人太空之旅项目不断新增,无论是自由太空行、到访国际空间站的太空游客名单都会快速拉出,载人航天常态化、商业化、民用性等特点势必日益凸显。

②原定的阿汤哥缺席: Ax-1飞行任务乘员名单最初圈定:迈克尔·洛佩兹-阿雷格里亚、汤姆·克鲁斯、道格·里曼、埃坦·斯蒂布4人组团。其中好莱坞巨星阿汤哥、著名导演道格·里曼,为了拍摄史上首部太空真实取景大片而来。后来因筹备工作、档期安排等原因而推迟。据悉,有望排在Ax-2或者Ax-3任务实现这一 历史 性事件。

③太空游客的预备动作: 所谓全世界首次全民用任务,原文为the world’s first all-civilian mission,由于这4名龙飞船乘员全部是平民身份,全都属于非官方、非职业宇航员或者称太空游客,而不同于官派的职业宇航员。因此会统一接受SpaceX培训,包括商业宇航员培训、轨道力学、微重力、零重力以及其他形式的压力测试,并经历应急准备训练、宇航服使用与飞船进出演练,以及部分或全部太空任务模拟训练。受训达标后才会最终坐进龙飞船,飞向太空。

④门槛要求大大降低: 因为载人龙飞船采用新一代全自动驾驶模式,必要时辅以地面飞控中心操作,所以这4名乘员更像是飞船乘客,而不是驾驶员,不必像职业宇航员那样接受全面而严格的训练和考核才行。相反,飞行门槛远低于以往官派宇航员要求。毕竟他们只是到此一游的太空游客,不需要也没必要掌握太多飞船驾驶技能,好好享受几天绕地飞行,好好欣赏蓝色星球,才是最爱。

商业太空之旅不止于此,事实上,正如前面多次提及Inspiration4(激励4任务),很快率先开启一个常态化、商业化、民用化的全新载人航天时代。

来看看任务简介——

任务名称 :Inspiration4,直译为激励4,以此激励更多人参与其中、飞向太空。

按照SpaceX官方说法:「激励4是为了实现一种终生梦想,是迈向未来的第一步,未来任何人都可以去勇于 探索 星空。」公关语背后确实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激励之举」。这次飞行任务属于一次公益善举,由SpaceX与美国著名支付服务商Shift4 Payments联手策划,旨在为圣裘德儿童研究医院筹集资金,这笔善款主要为儿童治疗癌症。

发射日期 :瞄准2021年9月15日

着陆日期 :预计2021年9月18日

着陆点 :佛罗里达外海大西洋海域,与DM-2、Crew-1任务返回类似

任务期限 :3天

飞行任务 :自由太空飞行,不造访国际空间站,540公里近地轨道

发射承运商 :SpaceX

搭乘飞船 :二手载人龙飞船(C2072恢复号今年5月2日海上溅落墨西哥湾,目前正在德州火箭测试基地进行翻新检修)

任务人数 :4人,全部属于非官方私人宇航员(太空游客/太空飞行参与者)

乘员构成: Inspiration4(激励4)代表此次飞行搭载4名乘员,分别象征领导、希望、慷慨、成功。

①领导:Shift4 Payments创始人兼CEO贾里德·艾萨克曼(Jared Isaacman),作为飞船指挥官;

②希望:海利·阿塞诺(Hayley Arceneaux),作为圣裘德基金大使,既是圣裘德儿童研究医院首席医师,也是现年29岁的前骨癌患者,代表着抗癌群体的希望;

③慷慨:克里斯托弗·森布罗斯基(Christopher Sembroski),既是这次善款捐助者之一,也是十足的幸运儿,由于朋友抽中此奖却因故不能参加而让位给他;

④成功:西恩·普洛克特(Sian Proctor),既是Shift4 Payments电子商务平台的老客户,又是一位成功企业家,在她身上充满启发性的创业故事,于是被选中。

任务标签:

①SpaceX作为全球首家私营太空公司有能力承运商业载人航天任务以来,首次推出非官方、纯民用的载人航天项目。②这次任务属于自由太空飞行,不造访国际空间站,540公里高度的近地轨道略高于400公里轨道高度的国际空间站。

另有计划2022年,SpaceX与太空探险公司联合推出全新路径的私人太空游第一飞,实现4名太空游客搭乘载人龙飞船、为期3 5天的自由太空飞行,不造访国际空间站,而是飞到1000公里的更高轨道,相当于空间站轨道高度的两三倍。这将打破私人太空飞行新纪录:最高飞行高度/最远飞行距离;这将开创双子座时代、阿波罗时代之后人类最远飞行距离;这将开启全球商业载人航天新时代、私人太空旅行新航线!

看得出来,载人龙飞船不仅是在恢复美国载人航天原力,更是以商业运营模式开启美国乃至全球商业载人航天新时代。高效、复用、低价正成为SpaceX最大利器,横扫商业发射市场,从卫星发射,到货运补给,再到载人航天。

浩瀚的茫茫宇宙和璀璨星空,数千年来就一直吸引着我们仰望的目光。

对于神秘的外太空,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 探索 的步伐。

1961年4月12日,苏联研制的东方1号飞船升空。

宇航员加加林乘坐其上,在绕地球飞行了108分钟后返回地面,标志着人类向宇宙踏出的第一步。

从此,世界载人航天的 历史 进入崭新的时代。

然而,在人类 探索 宇宙的 历史 进程中,也有不少宇航员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这其中, 大部分人都是在飞船起飞或者返航的过程中死亡的 ,只有三位苏联的宇航员是在外太空出的意外。

他们的生命终止在宇宙,灵魂长眠在太空。

而另外有一个人,也是世上仅有的一人,其骨灰被送入太空,漂流到了由他发现的遥远的冥王星,并且仍将继续漂流下去,飞出太阳系。

冷战时期,作为引领世界的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在各个领域展开了全方位的军备竞争,其中当然也包括了太空领域。

1957年10月,苏联成功发射了人类航天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

1958年1月,美国紧随其后,发射了他们的第一颗卫星。

1959年,苏联成功发射月球无人探测器,成为全球第一个到达月球表面的人造物体。

当时正值联合国大会召开期间 ,赫鲁晓夫特意把探测器模型送给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 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此后,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于1961年乘坐东方1号飞船绕地球飞行,成为世界太空第一人。

作为全球领先的 科技 大国,美国政府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NASA发起了“阿波罗登月计划”, 并最终于1969年7月20日登陆月球。

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迈出了“个人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成功实现了肯尼迪总统宣称的在1970年以前“把一个航天员送到月球上并把他安全带回来”的宏伟目标。

至此,在太空竞争中一直落于下风的美国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现在轮到苏联坐不住了。

虽然在载人登月竞赛中落败, 但苏联还有另一个重要的航天计划,就是建立空间站。

而联盟号飞船则肩负起宇航员往返空间站,以及为空间站运输物资的任务。

1971年4月,苏联的礼炮1号发射升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站。

随后,联盟10号航天飞船升空,与礼炮1号实现了软对接,不过始终未能实现硬对接。

在宇航员数次努力之后,对接任务还是失败了。

由于飞船携带的燃料不足,宇航员被迫放弃任务,返回地球。

调查组在分析了对接失败的原因之后,对飞船作出了相应调整。

1971年6月6日,联盟11号飞向太空。

其中搭载了三名宇航员:指令长乔治·多勃罗沃利斯基、实验工程师维克托·帕查耶夫,和飞行工程师乌拉迪斯拉夫·沃尔科夫。

6月7日,联盟11号与礼炮1号在空间轨道上成功对接。

在检查就绪了飞船的密封系统后 ,三名宇航员在失重状态下,缓缓飘进了礼炮1号空间站。

这是航天史上具有非凡意义的一项壮举——人类首次登上了自己在太空中的“领地”。

进入空间站之后,三名宇航员在里面停留了20多天,进行了一系列此前从未在太空中进行过的实验,其中包括应用力学、生物化学、工艺学等领域。

6月20日,帕查耶夫还在太空中迎来了他38岁的生日。

当时,礼炮1号恰好绕地球飞行了整整一千圈。

6月29日,三名宇航员离开空间站,回到航天飞船上。

随后,联盟11号脱离了礼炮1号。

指令长多勃罗沃利斯基向地面指挥中心报告,脱离工作一切顺利,所有系统运行正常,航天员身体状况良好。

在绕地球运行到第三圈时,联盟11号准备返回地球。

多勃罗沃利斯基报告说: “地面上见,我们开始进入下降轨道。”

谁也没有想到,这竟是来自联盟11号最后的声音。

制动火箭关闭,联盟11号按预定计划在大气层中分离为三部分之后,地面指挥站突然失去了与飞船的联系信号。

一切变得那么寂静,没有话语,没有呼吸声,没有心跳声,联盟11号仿佛忽然之间销声匿迹了,又或者从来没有存在过。

此时,距离预定的着陆时间还有三十分钟。

根据塔斯社后来的报道,当时联盟11号的返回舱,按部就班地自动执行了重返地球的任务:

在大气层中,空气制动系统正常发挥了作用。

随后,降落伞系统也开始如预定程序工作,软着陆发动机自动点火,飞船开始减速,最终在预定地点顺利着陆。

联盟11号毫发无伤,一切看起来都很圆满。

然而, 当人们打开返回舱的舱门,看到的却是再也醒不过来的三名宇航员。

他们坐在座椅里,就像沉沉入睡了一样。

医务人员立即进行了抢救工作,却已经无力回天了。

苏联全国上下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悼念这三名以生命为代价做出了卓越贡献的航天英雄。

联盟11号的航天任务创下了航天史上的多项纪录:首次实现三人同时航天;航天员首次进入空间站;当时那个年代,航天员逗留太空的时间最长。

这本来是人类航天史的一次壮举,然而, 航天员的意外离世,为这次任务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悲哀色彩

事后,苏联成立了专门委员会,对事故进行调查。

最后的结论是:由于飞船的密封系统故障,导致返回舱里的气压发生异常的急剧下降。

关于事故细节的还原,大致情况是:飞船轨道舱、工作舱与返回舱分离的时候,本来应该按照顺序引爆的12个爆破螺栓异常地同时爆炸了,由此造成的巨大冲击力使得返回舱的一个压力平衡阀过早地打开了。

由于返回舱内外的气压差过大,导致舱内的空气急速向外涌出,宇航员窒息身亡。

人们发现, 帕查耶夫的头上有一道伤痕。

于是有人猜想,事故发生的时候,帕查耶夫作出过自救的努力,试图通过一个内置式手动装置来关上阀门。

而这根本是不可能做到的事。

一般认为,返回舱内的空气消失殆尽只需要大约45秒,区区这段时间,手动操控连阀门的一半都关不上。

在事故发生的瞬间,联盟11号的返回舱内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永远也无法知道了。

然而, 悲剧留给世人的惨痛教训是,这一切本来可以避免。

事发当时,如果宇航员们穿着压力航天服,而不仅仅是毛纺织品,就有可能在灾难中幸存。

荒唐的是,当时的苏联为了同美国竞争三人同时航天的创举,强行在原本设计的两人座舱内硬塞进第三个座椅。

受空间所限,设计师不得不放弃让宇航员穿着压力航天服,最终导致三名宇航员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此后, 苏联设计师对联盟号飞船进行了大幅度修改, 并明确规定宇航员在飞船上升和返回期间都必须穿着航天服。

而灵魂长眠于太空的三名宇航员遗体,则被安葬在了人类首位航天员加加林的身边。

与灵魂长眠于太空的三名宇航员不同,有一个美国人的骨灰被送入了太空,在茫茫宇宙间飘荡,漂流到了冥王星。

这个人,就是冥王星的发现者:克莱德·汤博。

汤博临终前留下遗言,表示希望自己的骨灰,能在将来的某一天跟随探测器前往冥王星。

为了纪念他发现冥王星这一杰出的贡献,人们依照他的遗愿,将他的一半骨灰放在了于2006年1月由美国发射的“新视野号”探测器上,去往冥王星。

2015年7月14日,经过近十年漫长的飞行,“新视野号”掠过冥王星。

汤博完成了他的遗愿,并成为迄今为止飞得最远的“太空人”。

在冥王星的发现 历史 上,有两个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

一位是冥王星的直接发现者克莱德·汤博,另一位是对冥王星的存在作出了理论研究和轨道预测,并为冥王星的发现准备了物质条件的美国天文学家洛韦尔。

洛韦尔生于美国一个富豪家庭中,二十一岁毕业于哈佛大学,曾经是一名颇有成就和名望的富商。

1877年,一名意大利天文学家观测到火星上有“运河”的痕迹,经过媒体的渲染,在国际范围内引起了轰动。

当时, 三十八岁的业余天文爱好者洛韦尔被此事深深地震撼了 ,最终决定结束前半生成功的经商和从政的生涯,把所有的精力都投注到天文学研究当中去。

洛韦尔出售了自己的商行,用这笔钱筹建了一座私人天文台,也就是后来举世闻名的洛韦尔天文台。

二十世纪初,通过对天王星受到的微量残余摄动的观测和理论研究,洛韦尔大胆地提出,在海王星之外还有一颗未知行星。

1915年1月,洛韦尔在一次学术会议上宣读了论文《海王星外行星的研究报告》,预测了这颗未知行星的轨道和在天空中的可能位置。

随后,洛韦尔天文台对相关天区进行了照相搜索和校核。

很可惜,最终并没有找到洛韦尔所预测存在的那颗行星。

1916年,洛韦尔怀着巨大的遗憾与世长辞。

洛韦尔去世后,他一手筹建的洛韦尔天文台继承了他的遗志。

1929年,一名年轻人来到天文台担任观测手的工作,他就是克莱德·汤博。

汤博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受到的正规教育并不多。

但这并没有妨碍少年的他对天文学的深深着迷。

12岁的时候,汤博就自制了一架小望远镜来观测星空。

20岁时,他自己研制的望远镜已经能够用来观测火星和寻找新的彗星了。

随后,他根据观测而绘制成的火星表面图毛遂自荐,成功地打动了台长,成为了梦寐以求的洛韦尔天文台的一名观测手。

汤博从事的工作,正是洛韦尔的遗愿:巡天搜索海王星外未知行星。

比如仔细判断星象宁静度、天空透明度和天光,采用相同的露光时间,避开月光的影响,尽可能选用灵敏度和出厂时间相同的底片等等。

事实证明,这些看似细微的措施,对于搜索工作的最终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过近一年艰苦而细致的工作,汤博沿黄道带拍摄并校核了两百多万颗星数。

经历了无数次期望和一无所获的失落之后,终于在1930年2月18日这天,汤博在校核1月23日和29日拍摄的一对底片时,发现 在双子座δ星附近的天区有一颗微微跳动的星点, 不像之前观测到的小行星跳动得那么厉害。

汤博激动不已,这样的情况在以往一年观测的两百多万颗星中还是首次出现。

2月19日,汤博对着双子座δ星附近天区拍摄了许多张照片。

通过校核,迅速找到了这颗新的行星,正好位于运动三个星期后所预期的正确位置上。

不久之后,洛韦尔天文台用大口径反射望远镜对这个天区拍摄了大量照片,清晰地证实了汤博的发现。

至此, 海王星外的这颗未知行星终于被找到了。

1930年3月13日,洛韦尔诞辰75周年纪念日,洛韦尔天文台向全世界宣布了这个重大发现,并采纳了英国一名11岁小女孩的建议,将其命名为Pluto。

在希腊神话中, Pluto是冥王的名字 ,而作为太阳系九大行星最外围的这颗新行星,能接收到的太阳光微乎其微。

这样一个暗无天日的世界,正好贴切地对应了冥王统治的那个幽暗王国。

巧合的是,Pluto的前两个字母又正好是洛韦尔全名Percival Lowell的两个首字母。

由此,这颗新行星被正式命名为Pluto,中文译名冥王星。

当汤博发现冥王星的时候,还只是一个24岁的年轻人。

冥王星的发现,让他声名鹊起,康萨斯大学为他提供了奖学金,供他深造。

毕业后,汤博回到了洛韦尔天文台工作。

随后,汤博先后任职加利福利亚大学副教授,和新墨西哥州州立大学天文学教授。

退休以后,他仍然致力于天文学研究,直到1997年离世。

汤博去世后,按照遗愿,他的部分骨灰随“新视野号”探测器飞掠了冥王星,并将继续往太空深处飞去,直至飞出太阳系。

人类从未停止过 探索 外太空的步伐,从理论天文学家,到航天飞船的研究设计人员,再到亲身去往太空的宇航员,都为人类伟大的航空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这其中有振奋人心的壮举,也有令人悲痛惋惜的牺牲。

而这个进程仍将千百年地继续下去,对于浩瀚的宇宙,人类正在并且将一直锲而不舍地一点点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1、2003年10月15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型火箭发射成功,中国首位航天员被顺利送上太空。这是中国进行的首次载人航天飞行,38岁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杨利伟成为中国第一位“太空使者”。

2、1961年5月5日,美国第一位进行亚轨道飞行的航天员艾伦·B·谢泼德驾驶美国“水星”MR3飞船进行首次载人亚轨道飞行,美国因此成为继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二个具有载人航天能力的国家。

3、2005年10月12至17日,我国成功进行了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第一次将我国两名航天员同时送上太空。

4、1965年12月15日,美国发射“双子星座”6号飞船,飞船载有希拉中校和斯坦福尔德上尉。飞船绕地球飞行16圈,历时25小时51分钟。此次飞行是与12月4日发射的“双子星座”7号交会,并保持近距离编队飞行,相距约03米。这是美国载人飞船第一次空间交会飞行。

5、1964年10月12日,苏联成功发射载3人的第二代载人飞船“上升”1号。航天员科马罗夫、耶戈洛夫和费捷斯托夫驾驶飞船绕地球飞行16圈,历时24小时17分,返回于库斯塔奈地区。这是苏联、也是世界航天史上第一次载3人飞行。

人民网-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精神的特别故事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 于 2017 年打开了其图像和视频库网站的数字大门,允许公众访问超过 140,000 个图像、视频和音频文件。该系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景观。我们回顾了该系列,从中选出了 30 幅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图像,在此精心挑选了有关捕捉到的场景的更多信息。

NASA 于 1958 年 10 月 1 日正式开始运营,作为美国民用航空航天研究和开发的主要组织。在短短的 11 年时间里,美国宇航局于 1969 年将第一个人类登上了月球。在 1970 年代,重点转移到开发空间站。Skylab 于1973 年 5 月发射,无人值守。在接下来的七个月中,三项载人任务随后修复了空间站并进行了实验。第一个国际空间站合作伙伴关系是1975 年的阿波罗-联盟测试项目,它将美国和苏联的宇航员聚集在一起。

1981 年 4 月,随着哥伦比亚号载人发射,航天飞机计划完全实现。在使用五架航天飞机执行的 135 次任务中,发生了两起灾难性事故——挑战者号和哥伦比亚号。发现号将哈勃太空望远镜送入轨道。为期 30 年的航天飞机计划对于为未来的地对轨运输和持续太空停留奠定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航天飞机技术促成了国际空间站的建设,这是人类投入太空的最大结构。自 2000 年以来,来自 18 个国家的 230 人住在那里,进行实验并记录太空生活。

像这样的成就构成了 NASA 图像和视频库的实质内容,展示了该机构在航空、天体物理学、地球科学、载人航天等领域的最佳工作。

继续阅读以查看其中 30 张令人惊叹的图像。

1969 年 7 月 20 日,阿波罗 11 号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埃德温奥尔德林登陆月球创造了 历史 ,而飞行员迈克尔柯林斯则留在月球轨道上。7 月 21 日返回家中时,船员们拍下了这张满月的照片。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它从平均 238,900 英里外环绕我们。

国际空间站上的一名宇航员从澳大利亚上空 250 英里处拍摄了一张地球照片。气辉——橙色色调——包含由原子在地球和空间界面附近的大气中碰撞产生的漫射光带。研究气辉有助于科学家了解地球天气和太空天气之间的联系。

2017 年 9 月,大西洋正在酝酿几场大型飓风。 通过将可见红外成像辐射计套件在一天内拍摄的多张图像组合在一起,美国宇航局可以对这种天气模式进行生动的观察。此类观点有助于社区做出有关灾难准备、响应和恢复的决策。

2006 年,NASA 宇航员 Robert L Curbeam Jr 和欧洲航天局宇航员 Christer Fuglesang 继续在国际空间站 (ISS) 上进行建设。在它们下面是太平洋的新西兰和库克海峡。国际空间站必须定期维护和维修,以便其居民至少可以在 2024 年之前完成任务和实验。

一名国际空间站机组人员在 2010 年 2 月接近对接时拍摄了奋进号航天飞机的照片。这是奋进号第 10次飞往国际空间站的飞行任务,其任务是提供宁静(停泊、生命支持和锻炼模块)和冲天炉(机器人技术)工作站)。

美国宇航局的太阳动力学天文台记录了 2012 年 3 月 2 日发生的戏剧性太阳事件。这次爆炸出现在照片中太阳的右侧,被称为“日珥爆发”。突出部分由等离子体组成——处于超高能状态的物质甚至比气体更易挥发——并且可以循环进入太空数千英里。

莱科克火山位于太平洋偏远的千岛群岛上。2019 年 6 月 22 日,国际空间站的一名机组人员拍摄了莱科克近一百年来首次喷发的火山羽流图像。美国宇航局的卫星跟踪可能影响航空和气候的活动的羽流。

作为2015 年 8 月 5日第1,065天工作的一部分,好奇号火星探测器提供了一张自拍照。这张照片是由手持镜头成像仪拍摄的多张照片组合而成的,照片显示了好奇号在夏普山上一块名为“Buckskin”的岩石上。钻入鹿皮并收集样本进行分析的任务发现了二氧化硅,这可能表明火星上曾经存在液态水。

2018 年 11 月,无人驾驶的天鹅座货运飞船——SS John Young——被拍到将自己连接到国际空间站,运送了 7,400 磅的补给品。该航天器以美国宇航局服役时间最长的宇航员约翰·杨的名字命名,他是登月任务和航天飞机计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其任务的首次舱外活动的一部分,1972 年 4 月,阿波罗 16 号指挥官约翰·W·杨在向美国国旗致敬时跳下月球表面。阿波罗 16 号在月球表面停留了 20 多个小时,在月球车上行驶了 166 英里,并带回了 210 磅样品。

在这张 2012 年 2 月的照片中,星星、月亮和北极光照亮了魁北克白雪皑皑的风景。从国际空间站拍摄的图像还显示了沿地平线的气辉。右下角的马尼科根陨石坑是由大约 214 亿年前的小行星撞击形成的。

美国宇航局斯皮策太空望远镜于 2003 年发射升空,在地球上空 353 英里处运行。2007 年,它拍摄了螺旋星云(有时被称为“上帝之眼”)的红外图像。这个星云位于 650 光年外的宝瓶座。

2019 年 1 月,美国宇航局拍摄了一张南极洲布伦特冰架的图像,因为它接近一个实质性的断裂,这将释放出一个两倍于纽约市大小的冰山。图像右上角的裂缝被称为“万圣节裂缝”,因为它于 2016 年 10 月首次出现。

卡西尼号在太空中待了 20 年,执行 探索 土星及其光环和卫星的任务。2016 年,它用广角相机拍摄了多张照片,将这些照片结合起来,创造出对地球的完整描绘。卡西尼号坠入土星大气层,完成了它的工作,提供了图像和科学成果。

2018 年马达加斯加中心的一张照片显示了该地区巨大的景观变化,这是由美国宇航局宇航员瑞奇阿诺德从国际空间站拍摄的。由于对其独特资源的需求,世界第四大岛屿正在经历热带雨林的毁灭。

2011 年,随着亚特兰蒂斯号在美国宇航局肯尼迪航天中心着陆,为期 30 年的航天飞机计划结束。该计划有 5 架航天飞机和 355 架航天飞机,完成了 135 次任务。今天,亚特兰蒂斯号在肯尼迪航天中心游客中心展出。

国际空间站于 2018 年 9 月捕捉到了 4 级飓风的风眼。飓风穿过大西洋向卡罗来纳州移动,其风速达到每小时 130 英里。佛罗伦萨于 9 月 14 日登陆,风暴潮和降雨量破纪录。

在他们于 2011 年 7 月 19 日分离期间,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拍下了这张国际空间站的照片。俄罗斯宇航员安德烈·鲍里森科、谢尔盖·沃尔科夫和亚历山大·萨莫库佳耶夫,日本航天 探索 宇航员古川聪,以及美国宇航局宇航员迈克·福萨姆和罗恩·加兰都登上了国际空间站。航天飞机的宇航员是克里斯·弗格森、道格·赫尔利、桑迪·马格努斯和雷克斯·沃尔海姆。

这张楚科奇海图像于 2018 年 6 月从观测卫星 Landsat-8 拍摄,照亮了五颜六色的浮游植物花朵。来自白令海的营养丰富的凉爽水与温暖、咸度较低的阿拉斯加沿海水相遇,形成了这些图案。即使穿过深邃的北极冰盖,也能看到花朵。

2019 年 2 月,在近距离掠过木星时,美国宇航局的朱诺号航天器捕获了这颗气态巨行星及其大红斑,这是木星表面大规模风暴的所在地。该视图是由公民科学家 Kevin M Gill 通过编译来自 JunoCam 的多个图像和数据创建的。朱诺号于 2011 年发射升空,并于 2016 年到达木星。它的唯一任务是 探索 、研究和绘制这颗行星。

在亚利桑那州和犹他州交界处的纳瓦霍部落公园中,纪念碑谷是美国西部最知名的地区之一。红色岩层和砂岩塔高出沙地数百英尺。Landsat-8 上的操作陆地成像仪于 2016 年 11 月捕获了山谷的高程差异。

飞越地球 200 英里,让国际空间站的机组人员有机会从空间站的独特角度记录他们家乡星球上的变化和事件。2014 年 8 月,国际空间站飞越了绿色的极光。当来自太阳风的带电电子与地球大气相互作用时,就会观察到极光。

创世之柱是鹰状星云的一部分,距地球约 5,700 光年。这张合成图像使用来自美国宇航局钱德拉 X 射线天文台和哈勃太空望远镜的数据。星云的柱子区是一个活跃的恒星形成区。

2017 年 8 月 21 日发生的日全食为 NASA 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来收集有关地日连接的数据。从拍摄这张照片的俄勒冈海岸开始,它在陆地上的漫长而不间断的路径为科学家们提供了更多的时间来研究太阳的日冕。

1984 年,任务专家 Bruce McCandless II 进行了 历史 性的第一次无绳太空行走。他漂浮在离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几米远的地方,在载人机动装置 (MMU) 中度过了四个小时。麦坎德利斯在美国宇航局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在太空停留了 300 多个小时。

冥王星的颜色变化是由美国宇航局的新视野号太空探测器于 2015 年拍摄的。增强的图像显示了这颗矮行星多样化地貌的大理石花纹效果。冥王星有山脉和平原,有蓝天,也有冰雪和红雪。

这张由欧洲航天局宇航员 Thomas Pesquet 于 2017 年拍摄,展示了 1,400 英里长的第聂伯河在 2 月下雪、结冰的情况下。这条河从俄罗斯流向黑海。国际空间站每天绕地球运行 16 次,并保存着我们不断变化的星球的视觉记录。

这张计算机模拟图像显示了一个重达 170 亿个太阳的超大质量黑洞,它是由美国宇航局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和夏威夷的双子座望远镜在宇宙中一个人烟稀少的地区发现的。以前人们认为黑洞位于人口稠密的星系团中的非常大的星系中。中心的黑色区域是事件视界,任何光线都无法从黑洞强大的引力中逸出。

2019 年 3 月,宇航员尼克·黑格 (Nick Hague) 在为维护国际空间站而进行的太空行走中自拍。在记录他的第一次太空行走时,海牙距离地球 250 英里。不过,这并不是第一张太空自拍。巴兹奥尔德林在 1969 年的月球漫步中宣称了这一成就。

NASA 的太空发射系统(SLS) 是一种强大的火箭系统,旨在实现对太阳系的 探索 。该火箭计划在 2024 年将阿尔忒弥斯 1 号和第一位女性月球探险家送上月球。

哈勃“继任者”韦伯太空望远镜终于成功发射

 哈勃“继任者”韦伯太空望远镜终于成功发射,20个国家持续25年的投入和数万名科学家的倾力合作,造就了这个史上制造单价最贵的航天器。哈勃“继任者”韦伯太空望远镜终于成功发射。

哈勃“继任者”韦伯太空望远镜终于成功发射1

 2021年12月25号,晚7:20,詹姆斯·韦伯望远镜在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由阿里亚娜火箭发射升空。

 韦伯望远镜,在推迟了N次发射以后,终于升空了。

 这个望远镜实在是太难搞了,研制复杂,组装复杂,轨道维持都不容易。

 望远镜最重要的两个指标,一个就是看得清楚,还有一个就是看得远。

 但是呢,测量距离要两个点三角测量,望远镜一个点没有办法分辨物体的远近,只能看到一个视张角。

 就比如说,太阳跟地球的距离是15亿公里,但是月亮距离地球只有38万公里,两个看起来是一样大,就是因为视张角是一样的。

 用视张角表示的望远镜分辨率,又被称为角分辨率。

 哈勃望远镜,它的角分辨率就是50角秒。

  望远镜的角分辨率。

 望远镜的角主要是望远镜的口径所决定的。

 在科学计量上,角度的划分是这样的,一个圆周360角度,1角度等于60角分,1角分等于60角秒,1角秒等于1000毫角秒。

 天文学家用来计算望远镜分辨率的道斯极限公式,R=116/D。

 116是一个和观测光线波长有关的值,R是角分辨率,单位是角秒;D是望远镜镜头直径,单位为厘米。

 韦伯望远镜主镜张开直径有65米,如果按照这个公式,比哈勃望远镜的分辨率要高了三倍。

 但是,实际上望远镜的光线聚焦方式,也会影响望远镜的清晰度。

  为什么詹姆斯韦伯望远镜长得很奇怪,像一把大伞?

 我们知道,光线聚焦有两种方式,一种就是通过透镜来折射,还有一种是通过镜片反光聚焦。

 所以望远镜分成折射式望远镜,以及反射式望远镜。

 折射式望远镜,镜片有一定厚度,对光线有一定的衰减,所以对清晰度有影响。

 反射式望远镜不会造成光线的衰减,是比折射式望远镜更好的一种望远镜。

 詹姆斯·韦伯望远镜就是一个反射视望远镜,它张开以后像那个伞面一样的,就是它的反射镜。

  屡次推迟发射到底是为什么?

 詹姆斯韦伯望远镜从1996年开始研制,原定于2007年发射。

 因为整个研制过程太复杂了,中间出了很多问题,所以一直推迟到现在。

 原定研制计划预算是5亿美元,后来屡次增加投资,最终完成时耗资96亿美元。

 为了降低望远镜主体的重量,它的主反射镜使用的材料是金属铍。

 为了完美反射光线,抛光精度要达到10纳米。而且为了控制主镜在工作时产生的畸变,在主镜的背后还有7个电子仪器来测量、调控组镜的曲率。

 铍的价格非常昂贵而且有剧毒,所以在制造的过程中必须有防护,而且要非常仔细操作。

 但铍的物理性质很好,密度只有185,比强度是所有金属材料中最高的。比强度的排名来说,铍第一,其次才是钛,再次才是铝,最后才是钢。

 为了把这个反射镜装进卫星的整流罩里,设计成了18块可以折叠的形式,到太空中以后再张开。

 但是在地面上的时候它是18块分开测试的,由于没有办法完全模拟在太空中展开的情况,所以这个测试也用了很久。

 原定今年10月份就要发射的,后来屡次推迟。

 原因就是这次发射必须慎之又慎,必须一次性成功,如果再出问题就没有办法维修了。

 詹姆斯·韦伯望远镜定点位置在地球和太阳之间的拉格朗日二点,这个点距离地球有150万公里。

 哈勃望远镜就是因为出了点问题,第1次发射到太空上的时候,看星星是模糊的,变成了一个近视眼。

 后来派航天飞机去修了几次,才把它修好,但是哈勃望远镜距离地球只有570公里。

 载人宇宙飞船目前还没有办法飞到距离地球150万公里的地方。

  为什么要距离地球这么远?

 詹姆斯·韦伯望远镜有两大主要任务,一个是观测宇宙的边缘,另一个是寻找围绕恒星运行的行星。

 这两个观测任务都是在寻找比较暗的光线,也就是说在红外波段的光线,为了收集到更多红外光线,还在反射组件上面镀了一层黄金,所以看起来是金黄金黄的。

 我们知道在宇宙的边缘,由于宇宙的高速扩张,138亿光年远的星系都在做远离地球的运动,远离的速度已经接近光速,星体发出来的光线因为红移的原因,变得非常的暗淡。

 在宇宙的边缘,隐藏着宇宙大爆炸不久后宇宙的真面目。

 宇宙大爆炸到底是不是真的?还是只是人类的臆想?这是人类最想了解的内容之一。

 詹姆斯·韦伯望远镜,就肩负着揭开这个秘密的使命。

 接收幽暗光线的仪器必须非常灵敏,而且要冷却到接近于绝对零度。

 所以,詹姆斯韦伯望远镜必须远离地球这个热源,同时还要屏蔽掉太阳的热量,所以望远镜的主体要躲在一个巨大的遮阳伞后面。

 詹姆斯·韦伯望远镜的观测波段主要在06-283微米的频段。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措施以后,它的观测精度可以达到10倍的哈勃望远镜的精度。

 望远镜定点在拉格朗日2点,正好和地球同步围绕太阳运转,可以保持和地球恒定的通信距离。

  围绕拉格朗日二点的轨道也很特殊。

 拉格朗日二点是一个不稳定的平衡点,望远镜只能围绕拉格朗日二点做圆周运动,这个轨道被称为晕轨道。

 我们国家发射的嫦娥4号降落在月球背面,就是靠运行在地球、月亮拉格朗日二点的鹊桥中继卫星,进行中继通信的。

 鹊桥中继卫星也是在一条轨道上。

 这个轨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三维曲面,必须不停进行轨道维持。

 以前发射的所有望远镜都不用做这么复杂的轨道维持。

 所以,这100亿美元一旦打出去,要么就是100%成功,要么就是打了水漂,所以慎之又慎。

 用一句打牌时的术语,就是梭哈了,全靠这一把。

哈勃“继任者”韦伯太空望远镜终于成功发射2

 2021年12月25日,这注定是人类航天史的历史性时刻——在推迟发射14年后,被人们称为“鸽王”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终于搭乘欧空局阿里安5-ECA火箭成功升空,开始了它前往150万千米外“日-地拉格朗日2点”的旅途。

 韦伯望远镜升空(来源:NASA)

  迄今为止全世界最贵望远镜,究竟有多贵?

 20个国家持续25年的投入和数万名科学家的倾力合作,造就了这个史上制造单价最贵的航天器。

 有多贵?

 目前,包括后续的运营和科研费用,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以下简称为詹姆斯·韦伯)的总经费预计已超过100亿美元。

 考虑到它的质量仅为65吨,也就意味着它的单价超过人民币10000元/克,是黄金单价的20余倍!

 詹姆斯·韦伯看起来犹如一艘太空战舰(来源:NASA)

 詹姆斯·韦伯究竟有什么样的特殊使命,能让这么多国家倾注如此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它上面?它又能为人类带来什么呢?

  贵有贵的道理——韦伯的观测能力远超前辈

 宇宙是个充斥着各种电磁波和高能粒子的喧闹世界,那里既藏着遥远的历史,也昭示着人类乃至太阳系的未来。

 对于望远镜来说,可见光到红外线频段是观测的重点,尤其是追踪宇宙大爆炸后残留的红外线,它们已经在宇宙中传播了138亿年,蕴藏着宇宙最初的奥秘。

 然而,地球大气层、磁场、人类活动等因素,却使得地球成了一个典型的“信息茧房”。在广阔的电磁波频段中,只有极小一部分能顺利抵达地球表面并被望远镜观测到,其他的则几乎都被屏蔽在外。

 从地球表面观测电磁波的频谱窗口透明度,真正的有效观测的窗口极小(来源:维基百科)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把望远镜送出地球。

 不同望远镜的使命也不同,这次被送出地球的詹姆斯·韦伯的观测波段主要集中于波长为06-283微米的橙色光到红外线频段,它的更大口径和一系列新技术带来了远超前任哈勃、施皮茨、赫歇尔等知名太空望远镜的观测能力。

 例如,它能够看到更暗更古老的天体,甚至可以追踪到宇宙中第一批星系形成的痕迹,投入工作后将会极大提升人类红外天文学的相关研究。

 前所未有的造价和划时代的意义,也让这个望远镜“荣幸”地以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第二任局长詹姆斯·韦伯命名。詹姆斯·韦伯于1961-1968年在任,领导了NASA最辉煌的阶段。在这一时期,NASA曾获得空前绝后的资金支持,不仅推动了水星计划、双子座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先锋计划、水手/旅行者计划等一系列大型项目的开展,也为美国在航空航天领域的人才技术优势打下坚实基础。

  造价100亿美元,这些钱都花在了哪里?

 虽然100亿美元看起来很多,但实际上对于研制詹姆斯·韦伯这样的顶级望远镜的项目来说,并不能说非常宽裕,至少不是大家想象中的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没办法,前沿科学研究就是这么“烧钱”。

 为了获得更好的观测能力,詹姆斯·韦伯在各项方面都进行了升级、更新,可以说每笔钱都用在了刀刃上。

  1、更大口径的镜片

 光学和红外望远镜的核心是镜片,其口径与观测能力成正比,但也需要更高成本。相比此前最大的哈勃望远镜,詹姆斯·韦伯的镜片口径从24米提升到了65米,集光面积也从45平方米攀升到了254平方米。

 需要注意的是,口径增加带来的整体难度和造价提升并不是线性增长关系,光是这一项,就直接决定了詹姆斯·韦伯的预算远超哈勃。

 人类、哈勃望远镜主镜和詹姆斯·韦伯主镜的大小对比(来源:NASA)

 镜片太大,几乎很难整体制造,不仅失败风险大、材料成本极高,也势必带来整体质量和体积的攀升,甚至远超人类现有火箭的发射能力。因此,詹姆斯·韦伯的镜面设计选择了拼接方案,由18面一模一样的六边形组成,发射时折叠起来,进入太空后再拼接到一起。

  2、堪称“鬼斧神工”的镜面材料

 詹姆斯·韦伯在制造、发射和工作时要面临截然不同的温度环境。特别是它的核心器件工作温度已非常接近绝对零度,对镜面材料的要求极高,因此需要同时具备抗弯刚度高、热稳定性好、热导率高、反射率高、密度低、温度形变小、性质不活泼等特点。

 而在精度要求上,最后镜片成型的制造加工精度要达到10纳米级别,这个要求所允许的误差相当于一张A4纸厚度的万分之一!而且在进入太空后,整体拼接和镜片姿态控制的精度也要达到同等水平。

 综合上述要求,詹姆斯·韦伯的镜片主要材料选择了碱土金属铍,10纳米几乎就是几十个铍原子并排摆在一起的宽度,这是接近“鬼斧神工”级别的制造加工工艺要求。

  3、一把屏蔽热量的“太阳伞”

 远离地球,不代表能彻底摆脱地球的干扰,詹姆斯·韦伯还要面对太阳光和地球反射光/热辐射的干扰。为此,它需要背上一个大大的“太阳伞”来屏蔽热量,并使用主动冷却系统维持核心部件接近绝对零度的工作环境。

 遮阳板总共有五层,都要精准打开(来源:NASA)

 按照设计要求,这把伞需要提供300摄氏度以上的温度屏蔽效果。这相当于一面是高温油炸,另一面却是冰天雪地。它的每一层材料主要由聚酰亚胺、硅膜和铝膜构成,首层最厚也仅为50微米,比人类头发丝直径还小,而中间层仅为25微米。

  更大的难度还在后面——这把“太阳伞”如何顺利展开?

 “太阳伞”每一层的面积约300平米,在发射时会被塞进火箭里剧烈振动,进入太空后要在激光引导下让100余个小型拖车带着逐层展开。难度可想而知,这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厉害的一个遮阳板。

 整体来看,詹姆斯·韦伯需要的都是最先进的科技,且各种研发都是“孤品”,它既没有备份,也不会量产,必须保证100%成功率。除此以外,还要经过一系列极高成本的测试和维护。这些因素累加在一起,让它的预算迅速攀升到了100亿美元级别。

 詹姆斯·韦伯的官方海报(来源:NASA)

  看似“咕咕咕”,其实是必须一次成功的魄力

 我们都知道,哈勃望远镜虽然远在太空中,但也仅离地球表面大约575公里,可以说“紧挨”着地球。那詹姆斯·韦伯为什么不能像哈勃望远镜一样,在离地球近一些的地方工作呢?

 这是因为地球和所有的物体一样都是热源,在源源不断往外反射阳光和辐射红外线,否则就会持续变暖。因此,即使在太空中,地球附近不可避免地存在逃逸的空气分子和星际尘埃,对太空望远镜依然有一定影响。对于更加精密的詹姆斯·韦伯来说,这些影响尤其明显。所以,它必须想尽办法远离它的诞生地——地球。

 然而,“逃离”地球后,并非就万事大吉了。进入错综纷繁的引力世界,航天器将受到太阳、地球、月球,乃至宇宙万物的引力影响,这使得它的轨道很难稳定下来。对于质量和体积都很大的望远镜而言,频繁地通过发动机工作维持轨道,不仅会导致发射时必须携带大量推进剂,也会极大地影响观测质量。

 因此,必须要在上述要求中找到一个平衡。权衡利弊后,科学家们选择了日-地引力平衡的拉格朗日2点作为詹姆斯·韦伯的工作地点。这里距离地球150万公里(月球距离地球不过38万公里),远离了地球这个热源和灰尘源的干扰,温度也低达零下220摄氏度以下,可满足望远镜的整体工作温度环境要求。此外,在“日-地拉格朗日2点”,太阳和地球两大引力源和谐共处,共同牵引附近的航天器围绕太阳稳定运动,航天器所需要的轨道维持成本极低。

 不过,这给詹姆斯·韦伯带来了另一大挑战:这么远的距离,一旦它出了任何问题,人类是不可能去维修的。这也意味着它变成了“一锤子买卖”,要求一次性成功,不能有任何失误。

 这和哈勃望远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年哈勃升空后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于是在1993-2009年间,人类通过五次极其昂贵的航天飞机任务不断维护并提升哈勃,才使得它获得了今天举世瞩目的成就。

 如今,航天飞机已经彻底退役,人类也失去了在太空中维修大型航天器的能力。不过,即便航天飞机再次出山,也不可能前往“日-地拉格朗日2点”。毕竟,哈勃的工作地点距地球不过几百千米远,这和詹姆斯·韦伯与地球之间的150万千米的距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某种程度上,这也是詹姆斯·韦伯鸽了又鸽的重要原因——一旦发射,承受不起一点失误。

 为哈勃太空望远镜,NASA总共进行了六次航天飞机任务,付出了巨大代价(来源:作者自制)

 所以,对于负责火箭发射的欧空局而言,这次的成功毫无疑问是令人兴奋的,发射团队紧绷了数年的神经终于可以好好放松一下了。毕竟这是个100多亿美元的“一锤子买卖”,背后有着无数人几十年的努力付出。

  在探索宇宙的路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詹姆斯·韦伯的漫长研发史,是人类最顶级智慧的结晶。现在,它终于顺利升空前往遥远的目标工作地点。也许很多人会关注它的经费,感慨前沿科学研究的“烧钱”,但是,我们更应该认识到,我们为前沿科学付费,其实是在为人类上下求索的决心与梦想付费,如此看来,这价格也不能说是昂贵。

 未来,詹姆斯·韦伯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可以预知的是,它能更容易探寻到宇宙的边界和最初的奥秘;无法预测的是,科学家们将在它的数据里获得何等惊人的发现。它是人类梦想向宇宙深处的又一次延伸,是人类好奇心与探索精神的承载,是人类在探索世界的路上迈出的新的一步。让我们祝福它远航的路上一切顺利,期待它带来新的发现与启迪!

哈勃“继任者”韦伯太空望远镜终于成功发射3

 刚刚,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JWST,根据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其标准译名为“韦布空间望远镜”)发射升空。号称世界上最可靠的重型运载火箭之一的阿丽亚娜5型火箭(Ariane 5)徐徐升起,借助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低纬度带来的高自转速度,载着JWST飞向属于它的太空。

 随着JWST一起上升的,还有无数天文学家、天文爱好者激动的心情。JWST的发射时间从2007年一直拖延到现在,近百亿美元的耗费也远远多于当时5亿美元的预期。对不少读者而言,“詹姆斯·韦伯”这个名字似乎很早就在记忆中出现过了。JWST的建设也的确算得上一场漫长的征途。

 哈勃空间望远镜(HST)是1990年发射的,但在美国空间望远镜研究所(Space Telescope Science Institute,STScI),对哈勃继任者的讨论从198 9年就已经展开了。1996年,他们认为下一代望远镜应该是主镜直径4米以上的红外望远镜。2002年选定科学团队,2004年开始建造,2005年选定发射场,2011年18片主镜制造完毕,2013年开始制造遮阳板,2015年组装光学组件,2017年进行测试,2018年整体组装测试,最终在2021年发射。但对那些一直在等待的人来说,这一切都是值得的,JWST夸张的参数也足以让它配得上哈勃继任者的称号。

  哈勃继任者

 JWST主镜口径达到65米,由18片铍镜片拼接而成,每片直径132米,仅重20千克。选用金属铍为主镜材料,是因为铍质量较轻且强度较大,并且在低温环境下仍能保持形状。一般的镜子应该能完全还原物体原本的颜色,但JWST的镜片明显是**的,这是因为它在镜面上镀了700个原子厚的金,这样能提高镜片对红外线的反射能力,JWST主要观测的就是红外线。严格来说,JWST观测的波长范围从橙色的600纳米一直延伸到远红外的285微米。

 JWST和哈勃,斯皮策观测波段的对比(来源:webb space telescope media kit/NASA)

 观测红外线是件麻烦事,因为黑体辐射,所有300开尔文左右的物体都在发射红外线。所以必须对望远镜进行冷却。在太阳系内,最大的热源就是太阳,必须把主镜和太阳隔绝开来,于是科学家为JWST设计了5层遮阳板,每层大小约为21米×14米,厚度却仅有几十微米:最外侧为50微米,其余4层为25微米。面向太阳的一侧,遮阳板温度高达125℃,而主镜一侧的温度可以低到-235℃。按常见防晒产品的标准来算,这5层遮阳板的SPF系数高达100万,能将太阳辐射的影响降到原来的百万分之一。

 之所以要克服这么多困难在红外波段观测,是因为来自早期宇宙的光在经过百亿年的红移后,早就变成了红外线。在波长相同的情况下,望远镜口径越大,空间分辨率也就越高,在光学波段,JWST的分辨率高达01角秒;65米的口径同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灵敏度,理论上,它能探测到地月距离那么远的一只大黄蜂的发出的红外线。除了传统的相机,JWST还搭载了光谱仪和星冕仪,能让它获得更多科学数据。为了到达拉格朗日点L2点附近避开地球、月球光线的干涉,获得最优的观测环境,整个望远镜的重量被限制到了62吨,和一辆中巴车相当。

  可折叠望远镜

 当然,想把望远镜发射到天上,仅仅减轻重量是不够的,没有火箭能装得下这么大的结构,JWST必须是可折叠的,这带来了更多困难。JWST的主镜、副镜、5层遮阳板,还有老生常谈的太阳能板,都是可折叠的。

 JWST折叠放置在阿丽亚娜5整流罩中的示意图(来源:webb space telescope media kit/NASA)

 从打包状态到完全展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发射不久后,JWST就会打开太阳能板获取能量。在这之后,JWST还会修正几次轨道,因为阿丽亚娜5并不能直接把它送到L2点附近轨道,那样会将望远镜的光学组件暴露在阳光下造成损害。在发射25天后,JWST展开两个遮阳板支架,然后望远镜的可展开塔组件(Deployable Tower Assembly)会展开,将JWST的光学部分和其他部分分离开来,为5层遮阳板提供空间。全部5层遮阳板会在发射后一周内展开。副镜和主镜会在第二周内展开。发射29天后,JWST将进行最后一次机动,驶入L2点轨道,该轨道在月球轨道之外,距地球大约150万公里,在地球引力的帮助下,JWST将绕着太阳一起旋转。

 在那之后,JWST仍不能开始工作,它要开始漫长的冷却。遮阳板的暗面大约会在那之后3周冷却到40开尔文左右,而JWST的MIRI设备还需要额外制冷剂冷却到7开尔文。在那之后望远镜将会对变形过程中产生的误差进行修正,主镜和副镜会在发射4个月后完成调试,那时它们位置排列的误差会小于观测波长,仅有几纳米。在经过几个月的调试、测试后,JWST将会在发射约半年后开始正式科学观测,为我们揭开宇宙早期的秘密。

  科学目标

 JWST能帮人类寻找宇宙中第一批形成的星系,揭开宇宙黑暗时代之后再电离时代的秘密。因为红移的作用,在宇宙中选择不同波长的光进行观测,就好像坐上了时光机,JWST将观测波长缩短,就能观测宇宙的不同阶段,研究星系、恒星是如何在宇宙百亿年的历史中演化的。它还能帮我们分析地外行星的大气成分,为太阳系中其他成员拍下更清晰的照片。

 这些科学目标听上去似乎就是哈勃的工作,这也正是JWST被称为哈勃继任者的原因之一。哈勃空间望远镜革新了全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为我们带来了数不胜数的震撼照片,而JWST能看到更深的宇宙,能穿透茫茫的时空,将隐藏在宇宙尘埃背后的秘密悉数揭开。就像哈勃、开普勒、TESS这些为人类作出伟大贡献的望远镜一样,JWST的数据将会存储在米库斯基空间望远镜数据库(Mikulski Archive for Space Telescopes,MAST)中,向全人类公开。

 JWST复杂的结构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技术难度,北美和欧洲共14个国家的数千名科学家,工程师和技师,他们为JWST忙碌的时间超过了4000万小时,他们在JWST上实现的技术突破更是数不胜数:热开关,轻质低温镜片,制冷技术,红外传感器……任意一个组件背后凝结的汗水都不可计数。

 但复杂的结构带来的是极高的出错概率,在测试过程中,JWST被发现有344个点位可能出现故障。发射之后,JWST的轨道位于月球轨道之外,人类根本没有对其进行修复的可能。这也是为何面对JWST,所有人都是慎之又慎,这几个月来JWST的发射时间也从12月初慢慢推迟到了圣诞节当天。这是一个浪漫的巧合,因为对那些热爱星空的人来说,JWST就是最好的圣诞礼物。

 哈勃太空望远镜 来源:NASA

  “鸽”了14年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以NASA早期管理人员之一詹姆斯·E·韦伯(James E Webb)的名字命名,他在1960年代监督了阿波罗计划。早在2002年,差不多20年前,韦伯的名字就首次被用于"下一代太空望远镜",这个计划最初预算为5亿美元,并准备在2007年发射。但由于各种原因,2019年8月28日才组装完毕,升空日期一直“鸽”到了14年后的今天,比这台红外线空间望远镜的预计寿命还要长。原先,“韦伯”的预算费用是5亿美元,现在已经花了966亿美元,四舍五入就是100个亿,项目严重超支,堪称不折不扣的“鸽王”。

 1、按最初计划,韦伯望远镜本应在2014年升空,但后因预算等问题推迟。

 2、2017年9月,美国航天局表示,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发射窗口将从2018年的10月推迟至2019年的3月至6月之间。声明解释说,韦伯望远镜及其遮光板的体积和复杂性超过多数探测器,比如仅遮光板释放设备就要安装100多个,振动测试也要用更长时间,所以推迟到2019年春季从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用欧洲的阿丽亚娜5型火箭发射升空。

 3、2018年3月28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再次宣布韦伯在2020年之前不会发射升空。

 4、2018年5月6日,受一系列技术问题的困扰,JWST的最新发射日期已经被推迟到2020年。

 5、2018年6月29日,据国外媒体报道,哈勃望远镜的“接任者”詹姆斯·韦伯望远镜将推迟至最早2021年3月30日发射。

 6、2021年10月12日,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成功抵达位于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计划12月18日在欧洲航天局阿丽亚娜5号火箭上发射升空。

 7、2021年11月22日,NASA再次宣布詹姆斯 · 韦伯太空望远镜的发射时间从12月18日推迟到了22日。

 8、2021年12月15日,由于需要解决韦伯望远镜和阿丽亚娜五火箭之间的通讯问题,发射推迟不早于12月24日(来来回回好像有两次)。

 9、2021年12月22日,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通过发射准备评审,但是,由于天气原因,发射推迟到12月25日。

 从国际空间站看到的正在执行STS-120任务的“发现号”航天飞机。

 1972年,阿波罗17号带着最后一批宇航员奔向月球。同年,NASA也已经开始着手设计和开发下一代载人飞船。大约十年后,航天飞机问世。

 航天飞机项目最终一共执行了135次飞行任务。在随后的不到四十年中,航天飞机一直是美国载人航天工作的核心。1981年4月12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具有 历史 意义的39A发射台升空,完成了首次轨道测试飞行,任务编号为STS-1。三十多年后,在2011年7月21日这一天,当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终于停止在跑道上时,航天飞机项目正式告一段落。

 航天飞机时代结束后,美国宇航员只能买票搭乘俄罗斯的火箭前往太空——许多人觉得这种局面十分难堪。不过,未来,这种尴尬将不复存在。

 2020年5月30日,NASA宇航员道格·霍尔利和罗伯特·贝肯乘坐私人太空公司SpaceX开发制造的载人龙飞船,飞往国际空间站。这也是自NASA的航天飞机退役以来,第一次从美国本土发射的载人航天任务。接着,在短短的几天内(11月14日),NASA宣布计划启动商业载人项目的首个正式任务——Crew-1。

 不过,考虑到航天飞机项目的结束与新的商业载人项目启动之间,隔了这么长的时间,很多人可能会想:NASA为什么要让航天飞机退役呢?

  航天飞机的宣传

 2010年5月14日,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升空,执行STS-132任务。

 登月初期,人们对太空事业充满热情,太空项目资金也十分充裕。航天飞机的最初构想也成型于此时。当时,NASA设计航天飞机的初衷是为了以低成本的方式将人类和载荷送入低地球轨道。按计划,航天飞机不仅可以访问Skylab,还可以协助建设下一代Skylab——空间站。航天飞机货舱后部有一个太空实验室模块(由欧洲航天局制造)。使用该太空实验室模块,航天飞机可以执行双重任务,开展多个原本打算在成熟的空间站上进行的科学实验。

 航天飞机所能带来的这种种潜在优势全部建立在一个关键的期望之上:航天飞机在两次飞行任务之间可以快速周转。NASA的一些人员甚至预期,航天飞机将可能在一周或两周内连续执行飞行任务。

 很大程度上,航天飞机确实不负众望:这些飞船协助建造了国际空间站,完成了与和平号空间站的对接,充分利用了太空实验室,并将很多重要的载荷送入轨道——包括哈勃太空望远镜、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和多个星际探测器如麦哲伦、尤利西斯还有伽利略等等。无论以何种标准来看,NASA都可以为这些成就感到自豪。

 然而,航天飞机仍存在诸多缺陷。

 首先,或许是是最关键的一点是,航天飞机的成本异常昂贵。航天飞机的平均发射成本高达到每一次45亿美元,远远超过了NASA的预期。虽然航天飞机的诞生是为了让一次性的火箭成为过去,但事实恰恰相反。大多数希望将卫星送入轨道的客户失望地发现,传统的火箭是一个更便宜的选择。

 其次,起初设想的航天飞机发射时间表和周转时间根本就是白日做梦。整个航天飞机项目 历史 上,最快的周转时间也长达54天。而在挑战者号事故之后,最快的周转时间延长到了88天——与NASA以为可以实现的快速周转相去甚远。周转时间过长,意味着执行任务的次数变少。这对付费客户来说,他们访问太空的机会也变少了。如此一来,NASA能获得的商业合作机会也越来越少。

  航天飞机灾难

 安全也是航天飞机项目的头等大事。1982年,NASA宣布航天飞机为“可操作的”,意思就是其中涉及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前,美国公众普遍认为太空飞行已成常态。NASA甚至还抛弃了水星、双子座和阿波罗计划中使用过的压力服,让宇航员仅穿戴着简单的工作服和头盔,前往太空。当时的思路是,乘坐航天飞机前往太空是安全的,甚至“普通人”也可以登上飞船去太空。

 随之而来的挑战者号灾难性事故,永永远远地改变了“太空飞行常态化”的观念。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发射后不久于空中爆炸,机上全体人员罹难,其中还包括“首名进入太空的教师”克里斯塔·麦考利夫。

 图为教师克里斯塔·麦考利夫,她是STS-51L任务的成员之一。1986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发射升空后不久爆炸,机上全体成员不幸罹难。

 至此,人们意识到航天飞机是一种高风险的实验性飞行工具——大多数宇航员对此早已不陌生。随后的调查还发现,NASA的安全文化存在严重问题。但是,NASA吸取了教训,对航天飞机进行了必要的调整,以便再次执行任务。

 然而,挑战者号事故发生后的17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进入地球大气层时意外解体。再一次地,飞船上的全体成员无一幸存。这一次,蒙难的成员中有广为人知的首位以色列宇航员伊兰·拉蒙。虽然哥伦比亚号的事故原因与挑战者号的截然不同,但调查再次发现NASA内部的文化存在根深蒂固的问题。

 悲剧让人们意识到,航天飞机可能永远不会真正安全。

 STS-107任务的全体成员。2003年发射前,他们搭乘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任务已经推迟了18次。但是,在返回地球时,哥伦比亚号解体,机上人员无一幸存。

 所有这些因素——高成本、周转时间长、客户少以及飞船(和机构)存在严重的安全问题等等,最终让布什政府意识到,该是时候终止航天飞机项目了。

 2004年,小布什总统发表演讲,宣告了航天飞机时代的结束。但他没有交代接下来的计划。这个决定让NASA陷入了困境。突然之间,他们发现,再想送宇航员进入太空,就只能求助于俄罗斯人了。

 剩下的三架航天飞机——发现号、奋进号和亚特兰蒂斯号,连同测试平台企业号航天飞机,如今都陈列在博物馆中。亲眼目睹这些飞船,你仍会为这些庞然大物和它们背后的成就所折服。

 如今,SpaceX已经可以将人类送入太空,又有其他商业太空公司飞速发展,NASA的载人航天未来似乎不甚明朗。比如,NASA提议的新一代航天飞机——空间发射系统(SLS)连同其猎户座载人飞船,至今仍未成功飞行,更不用说载人飞行了。

 NASA和公众至今仍对航天飞机项目的终结而感到惋惜。但说到底,让航天飞机退役是一个公认的选择,不过如果有一个替代航天飞机的更好方案,也是极好的。(匀琳)

在1969年,美国成功实现了首次载人登月,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位登上月球的地球人,在此后的3年时间里,美国共实施了6次登月,共有12名宇航员被送上月球。但是此后的50年里,人类就再也没有实施登月工程,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至于人们到目前为止,还在讨论关于美国登月是否是骗局,比如一些质疑者拿出旗子飘动、影子矛盾、星空暗淡、月壤来自地球、返回舱如何升空等一系列的证据,不过对此很多支持者也拿出相关论据进行一一解释,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些质疑的论据还不足以支撑登月是骗局的结论。而有的质疑就又说出以目前的 科技 发展水平,完全有能力在50年的时间里再次登月,偏偏现在过了这么多年,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实现包括美国自身,这难道不值得怀疑吗?其实不然,这个问题需要从大的国际环境和再次实施的科学性进行综合分析。

首先,现在国际的大环境已经发生了改变。 在上世纪50-70年代,正是美苏争霸全面碰撞时期,对于科学技术的较量已经渗透到了两国的各个领域,其中太空是最能彰显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领域,两个国家都在这个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前苏联提前一步开始了探月,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短短20年就先后发射了20多颗月球探测器,美国不甘落后,投入大量的资金和力量研发大推力火箭,然后实施载人探月,从而在争霸中重新取得领先优势,获得更强硬的国际话语权。随着前苏联的解体,美苏争霸也落下了帷幕,冷战也已经结束,美国对太空军备竞赛的热情也随之消退。

第二,太空 探索 是一个相当烧钱的行为。 据有关资料显示,为了实施载人探月,美国先后启动了水星计划、双子座计划和阿波罗计划,在训练宇航员适应太空环境、解决航天器变轨对接、研发大推力火箭等方面,做好相应载人登月的准备,前后共花费了近300亿美元,考虑到目前的通货膨胀水平,相当于现在的5000-8000亿美元,这么大的经费花销,就是美国也经不起反复的折腾。

第三,再次载人登月要考虑综合性的影响因素。 之前的美国载人登月,出于在美苏争霸中尽快地获得主动权,因此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准备不充分、技术不成熟的问题,相当于非常冒险和激进的行为。如果再次考虑登月,在没有了冷战的驱动影响下,没有必要再这样冒进,需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 科技 价值、技术能力、国力影响等各方面的因素,要准备地东西实在是太多。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的载人再次登月迟迟没有计划,相关的准备工作也没有做好,但是他们却将之前准备2028年再次登月的时间提前了4年,宣称2024年要启动该计划。不过我们已经不再过多地关注美国的事了,目光转向我国。

我们从2007年开始,进行了嫦娥探月系列卫星的发射,在轨道运行和调整、测控通信、生命支持系统、软着陆等方面都反复进行着调试和优化,特别是重型运载火箭的成功研制和发射,在大推力以及矢量控制方面已经走到了世界前列,我国的载人探月计划也已经着手准备,预计2028年前后就要进行载人探月,这无疑是我们航空航天事业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强心剂,我们期盼着那一天尽早到来!

NASA应该是有隐瞒的,我倾向于美国当年登月是一场表演。

土星五号

美国后面为什么不登月了?其中一个原因和美国超级运载火箭“土星五号”的有关。土星五号是人类 历史 上使用过的自重最大的运载火箭,总推力达三千四百吨,月球轨道运载能力四十五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一百一十八吨。

“土星五号”火箭发射了十七次,成功率达到百分之百,是美国登月计划的功臣。约翰刘易斯宣称:他一直在搜寻关于土星五号的设计蓝图,所得出的结论图纸丢失了。随后,NASA官员出面澄清说,土星五号图纸完好,但重建会浪费巨大资源,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这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管理局官员的辟谣很有水分。美国是一个超级大国,可以为打伊拉克花掉两万亿美元,也可以为打阿富汗花掉一亿美元,可以发射多颗探测器探测火星,会在乎土星五号几亿的成本?

也有人说美国在开发太空发射系统,所以不再用土星五号。美国研制土星五号用了几年时间?接下来的五十年,却研制不出新的继任者?所以,我比较倾向于,用于登月的“土星五号”并不存在。

登月舱的软着陆

月球登录可不是简简单单的把航天员送进太空,而是要让宇航员稳稳的落到月球上(软着陆)。能否使登月舱稳定、安全的着陆在月面上直接关系到整个探测任务的成败。美国登月软着陆采用的是压缩式吸能缓冲器。讲个故事,美国经过几十年对火星的探测,零三年发射火星探测器勇气号和机遇号,采用气囊滚动硬着陆的方式登陆火星。三四十年前可以在月球软着陆,三四十年后,对一个已经勘测了三四十年的星球进行硬着陆?美国后面用实际行动证明,火星可以软着陆。所以,我认为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受限于软着陆关键技术,美国登月能力不足。(想想嫦娥四号着陆器的月背软着陆。)

登月舱

阿波罗十一号的登月舱,是世界首次降落到月球的登陆舱。登月舱需要升空和绕月轨道舱会合。且不说登月舱是否可以准确进入环月轨道,进入环月轨道后,是否有成熟的对接技术呢?(受限于信息处理能力,只能人工对接。)

从公布的内容看,阿波罗十一号以前的所有实验,没有验证过对接问题。回头看中国的登月计划,一定会把整个过程在无人情况下过一遍,才会让人去执行。所以,依然认为美国存在隐瞒。

信息技术的条件

信息技术对航天技术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有人曾统计,上世纪六十年代,全球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加起来不如现在的一部智能手机。很难想想,用一部智能手机的信息处理能力去控制复杂的载人登月过程。

美国的登月的疑点,比如扬尘,光线,脚印,国旗等等很多,我不赘述了。

关于月球激光反射镜,我觉得可能是类似于月兔二号的探测器。至于从月球带回的月岩,也有人质疑是来自地球。

所以,我更倾向于美国登月只是一场表演。

连牛顿和爱因斯坦都可以被质疑,美国登月不能被质疑吗?科学可不是只有自然科学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还包括 社会 科学,思维科学。

美国登月的阿波罗任务需要一枚36层楼高的火箭。 要去月球,需要制造一枚土星五号那样的重型火箭,需要花费711亿美元(美国2016年估算制造费用),还只是制造火箭,而不是驾驶它。 人们说太空旅行非常昂贵,因为这就像在每次旅行结束时扔掉一架巨型波音747客机或者一艘几万吨的豪华超级游轮。 这是极其昂贵的。

苏联放弃了他们自己的载人登月计划,因为他们的火箭几乎和美国的一样大,但能力却大大不如美国,把自己和发射台都炸得粉碎。 自从美国登月返回之后没有国家登上月球,因为这既昂贵又危险。这是我们人类 历史 上最大胆、最具冒险性、最具人性的成就,但要超越它,走向下一个前沿的真正的经济开发,我们必须改变经济学。

自阿波罗计划以来的几十年里,技术有所进步,但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多。除了它的电脑,阿波罗飞船上使用的大部分技术本质上仍然是最先进的。要进入太空,我们需要的飞船不需要携带所有的氧化剂,而且不会在一次使用后燃烧殆尽。这就是原因,经济性现在非常重要。

但我们也需要不那么复杂的火箭和飞船,它们最终会比它们取代的一次性火箭和飞船更昂贵。太空中没有什么是容易的,但人类会到达那里,在适当的情况下重返月球。

人类为何不再登月,NASA当年是否有所隐瞒?对于这个问题,答案其实非常简单,也很明确,首先要确定好载人登月的目的和意义,其次要具备载人登月的能力。

美国在二战结束后接收了一大批来自于战败德国的科学家或者说是火箭专家。这也是载人登月的关键所在,那就是研发出大推力运载火箭。就是因为运载火箭上的差别美国在1969年真正的实现了载人登月,共成功6次把12名宇航员送上月球表面。

跟着飞船登上月球的除了宇航员就是一些纪念物品以及科学探测载核,而从月球上带回来的就是381公斤的月球土壤及岩石。当然也在月球表面上做了很多无关紧要的科学探测任务。而前苏联就是因为没有大推力运载,一直到最后都没有实现载人登月。但是却完成了一系列的无人探测月球计划,并且通过探测器也从月球表面上取回了月球样本。

上个世纪美国和前苏联之间的太空竞赛目的很明确就是想要压着对方一头才行,前苏联实现了人类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把第一个人类送出个月球表面。而美国就在载人登月上给了前苏联重重一击。可以说在上个世纪载人登月的目的并非是纯粹的,更多的动力是来自于畸形的竞争。太空 探索 就是人类一个烧钱的 游戏 ,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或者任务,那么最终的一系列操作可能就失去了意义。再加上后期前苏联解体,冷战竞争的关系就结束了。

载人登月并不是那么轻松简单就能完成的任务,需要大推力运载火箭的参与,但是后期项目停止土星五号也退役了,就么载人登月就进入了一个难题,没有大推力运载火箭。同时还失去了最初的意义,月球虽好但是也不能经常登陆啊!每一次发射任务都是在烧钱,那么就需要确定好科学探测目的。

NASA最新的月球探测计划就是“重返月球,为未来登陆火星进行科学验证”,科学目的找到自然就可以进行载人登月了,只不过这个时候不会在继续应用土星五号了,因为已经“过气”了。所以现在还是要研制大推力运载火箭。可以说在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停止后,一直到今天也没有其他国家完成这样的任务。没有技术积累就是无人探测器都很难准确安全的投放。登月并不像登山,想登就登,对于烧钱的大买卖来说还是要谨慎对待才是。

猪肉好吃也不用天天去吃,这是相同的道理。美国成功载人登月的证据很多,至于说隐藏的秘密应该还是有的,他们也不会公开来说。

一、从动机的角度,当年美国与苏联冷战,搞太空竞赛,比谁能先在地球轨道部署军事力量,双方不惜人力物力比拼,结果苏联在第一颗卫星、第一个载人飞船,第一个宇航员、第一次太空行走,第一个月球探测器,第一个空间站等全面领先,美国已经被逼到了角落,不得不铤而走险,以水星和双子计划取得的有限经验就咬牙启动了看上去根本不可能并且没有现实经济利益的登月计划。而如今,冷战结束,华约解体,并且美国早已在航天飞机、外空探测、空间站等方面占据绝对领先地位,没有必要再去做费力不讨好的登月行动了;

二、从成本角度说,登月计划在技术初级落后的时候开展,没法取巧,基本是用钱堆出来的。即便今天B2轰炸机独霸天下,也是用巨额金钱堆出来的。当年一枚土星五的成本就是一艘核动力航母的钱,更别说登月舱、研发、人员、保障等,耗费是天文数字,折合今天币值1350亿美元。如果不是为了打赢苏联,美国人民根本不可能同意花这笔钱。在那个总统民选的国家,谁违背民意乱花钱肯定当下就得下台了。所以那时同仇敌忾,总统一声号召,大家掏钱。现如今美国更不差钱,但没有竞争对手,没有必要,哪个总统敢乱花这笔钱再搞面子大于收益的登月形式主义工程,怕是要当下歇菜。

第三,从技术和风险的角度。当年登月是在宇航技术极其初级的情况下,以人力弥补技术缺陷的情况下做的。就像上古时代造金字塔,没有起重机就用数百万人肩扛手挑。登月全程基本是人力操纵,当时的计算机极其粗陋,仅仅是用来汇总检测数据反馈计算结果,根本没有自动控制登月的功能。但是,就因为这种粗陋技术,却因为结构简单零件少,反而比今天成本低、故障少、风险小。想象今天智能手机三天两头出毛病,一年不到就得换,而过去一台摇把电话能用上百年。所以今天登月要在高技术带来的高成本高风险里进行,反而不如当年容易。

第四,从收益的角度,人类至今也不具备在月球建立基地、利用氦三等能力,上次登月带回来的月岩和放置的各种探测仪器已经使我们对月球各项指标了如指掌,再登上去,没有太多新成果,只能是占地方和挣面子。美国已经有了这个成就,没必要再花钱去重复了。

综合上述现象,可知美国今天不是上不去,是没必要。至于说什么造假,基本是不懂技术和人云亦云甚至逢美必反的带节奏者的井底之蛙看法,来自于网上几篇地摊文而已。什么资料丢失纯属闭着眼睛胡说。从登月之前至今,全部资料和过程就向全世界公开,今天去NASA官网可以下载所有和录像。可以说全程都在全世界科学家、军事专家、天文物理学家的围观下。数万张照片,还有全程胶片录像,出自于连DOS系统都没有更别说ps的年代,靠人力去全部用胶片造假,在星空天体背景、阴影、角度、地球、飞船状态方面全部严丝合缝、毫无破绽,我想花的力气不会比登月本身少。从来没有任何主流科学家质疑过登月真伪,说造假的人可以肯定有一个共同特征:不懂技术,并且不可能看过并研究过大量照片视频。不用操心,当年等着贬低拆穿美国骗局的苏联、华约的无数科学家、情报专家早就彻底研究过了,也没找到漏洞。这些人的学识、智慧和手段,不是随便哪个键盘喷子能比的。所以,应该谦虚相信别人的先进之处,奋起直追,而不该心胸狭窄、无知甚至偏激地去诋毁挖苦,这样,我们才能进步和超越。

乘兴而去,登上月球却发现一片荒凉,上面并无西方的上帝,也无东方的嫦娥,有的只是若干年前陨石砸出的环形山。以当时人类的认知度来说,砸这么多钱上去抓一把沙,绝对是亏了,荣誉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人类很强大了,但也还没达到开发月球、甚至控制月球的能力,即便又上去了,也不外乎和以前一样,穿着厚重的宇航服在上面蹦哒几下,留下一面旗子在上面孤零零的纹丝不动,抑或再来一句:‘’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

等到 科技 达到可以利用月球资源时,人类自然会去,而且早期很有可能成为几大航天强国的地外领地。若最终能开发月球和改变月球,使之成为人类宜居地,那才是人类文明的巅峰。

1969年7月21日,美国的“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载着三名宇航员成功登上月球,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在踏上月球表面这一 历史 时刻时,曾道出了一句被后人奉为经典的话——这只是我一个人的一小步,但却是整个人类的一大步。到了1972年,人类先后登月6次,对月球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考察,使人类对月球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深入。

人类为何不再登月了呢?

主要原因是太烧钱,美国一次登月耗资200亿美元,还有就是月球没有多少能够方便利用的资源。曾经苏联还没有解体时,就已经探测过月球的表面看了,探测过后才发现月球上其实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是几块陨石。后来随着我国 科技 的发展,我国研制出的嫦娥号探测过月球后,和苏联一样都没有发现什么。对于这样一个一马平川的月球,因为没有什么好值得发现的,也就没必要再耗费巨资登月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美国人在月球上发现了有外星人的存在,然后外星人警告美国人不要再来骚扰他们,迫于威胁美国也没有提上月球的事。还有人说美国其实在月球上发现了许多资源,美国不想让全世界发现这一秘密,就悄悄研究再次登月的事。关于这么多的传言到底哪个是真的,其实在座的各位应该都不知道吧。

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是:登月就是和骗局,是聪摄影棚拍摄的。当时美苏军备竞赛,谁先登月代表着谁的 科技 发达。

人类不再登上月球,有三大原因。

1、除了美国之外,各国航天技术水平不足。

2、航天事故,妨碍了美国航天 科技 的发展。

3、登月性价比低,火箭发射技术存在瓶颈。

美国毕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其 科技 水平、军事力量全球都是名列前茅的。

因此,很多美国能干的事情,其他国家干不了,没有能力干。

中国底子薄,发展慢,近年才好一些,以前就别指望了。

俄罗斯解体了,欧洲那边是个松散的联盟,很难团结起来办大工程。

全球这么多国家,能登月的也就美国一个。

因此,如果我们问:1972年后,为什么全球没有一个国家和机构登上月球,实际上就是问为什么美国不继续登上月球。

本喵认为:其根本性原因是:航天成本过于昂贵,火箭发射成本极高。

收益和付出不对等。

美国登月一次要200亿美元,为什么这么贵?是因为火箭都是一次性的。

只要举个比喻就懂了。

如果你每次开车,开一次车就扔一辆车。请问,敢问在座的各位,谁开得起车?

同理,美国登月的航天飞机所需的火箭,用一次就扔一次。

导致了美国航天成本非常高,难以从登陆月球中获得什么好处。

火箭发射成本的昂贵,导致了载人航天技术测试不足,进一步妨碍了美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

比方说:2003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7名宇航员死亡。

这给 载人航天技术 来了一记迎头重创。

一下死了七个人,你美国再次登月, 那么其安全性是不是得抓紧了 ?

国会审批你资金,肯定要问你,喂喂喂,你说要上天,那么宇航员的安全要怎么保证?我们是民主国家,不能让宇航员死掉吧。

调查了六年时间,2009年才出结果,接着大家都不敢随便搞载人航天了,美国载人航天技术难以得到进步。

在设计载人航天技术的工程上,赘余结构太多,也是导致发射成本居高不下的又一个原因。

比方说航天飞机有机翼,其目的是打算从太空降低下来的时候,航天飞机可以如同飞机一样飞,这看起来很酷,实际上没有任何作用。

还有发动机会有一些赘余结构,都是课本上教的,会有些很复杂的控制机械阀门,进一步降低了航天技术的稳定性。

美国NASA的官僚主义,导致了其往往会沿着单一的技术路径前进,而忽略了整体上是否应该削减某些结构,各国都是如此,并不仅仅只有美国是这样的。

因此:人类不再登月的根本原因,在于火箭发射都是一次性的,航天工程赘余结构太多,进而导致了航天技术安全性不足,航天飞机失事后,美国暂停了在航天技术上的投入。人类登月的成本远远高于收益,因此,人类不再登月。

但是,未来,火箭发射技术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航天技术的成本大幅度降低。

本喵认为,最近十年,我们将会看到人类再次登上月球。

距离人类再次登月的时间,已然不远了。

1、登月没有造假。

2、月球不是自然形成,经过撞击实验证实月球不是实心球体,有外星人基地在月球内部,人类登陆月球收到外星人监视。

3、真正不再登陆月球的原因是收到外星人警告,不敢再触及月球,美国转向研究火星。

也许中国还有登月之心,积累外星登陆经验。为火星之旅做足功课。

关于登陆月球,当年是否有隐瞒?

若不再登月,将永远是传说。

1961年5月5日,美国第一位进行亚轨道飞行的航天员艾伦·B·谢泼德驾驶美国“水星”MR3飞船进行首次载人亚轨道飞行,美国因此成为继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二个具有载人航天能力的国家。

人类载人航天历程

   1958年10月7日,美国航宇局(NASA)正式批准“水星”号载人飞船工程。这是航宇局1958年10月1日成立后作出的第一个重大决策。

  1959年9月9日,美国用“宇宙神”D运载火箭首次成功地发射了“水星”飞船模型,进行亚轨道飞行。此后一直到1961年4月25日,美国共进行了7次无人飞船试验,其中失败3次,成功4次,为美国成功实施载人航天飞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1960年1月,苏联成功发射了两艘无人的卫星式飞船,进行亚轨道飞行。此后一直到1961年3月25日,苏联共进行了7次无人飞船试验,其中失败4次,成功3次,最后两次连续成功。苏联决策机关认为已完全具备了载人飞船的发射能力。

  1961年3月23日,苏联准备上天的航天员邦达连科在为期10天的地面训练的最后一天,在一个高浓度氧气舱里,用酒精棉球擦完身上固定过传感器的部位后,随手将它仍在电热器上,立即引起大火,他被严重烧伤,10小时后,抢救无效死亡。

  1961年4月12日,苏联发射世界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1号。尤里·加加林少校乘“东方”1号飞船用了108分钟绕地球运行一圈后,在萨拉托夫附近安全返回。加加林成为世界上第一位遨游太空的航天员,使苏联在与美国开展的载人航天竞赛中赢得了世界第一。1968年3月27日,加加林驾驶米格15歼击机训练时,因飞机事故遇难身亡。

  1961年5月5日,美国第一位进行亚轨道飞行的航天员艾伦·B·谢泼德驾驶美国“水星”MR3飞船进行首次载人亚轨道飞行,美国因此成为继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二个具有载人航天能力的国家。

  1961年5月25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国会宣布:在60年代结束之前,美国要把人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地面。从此,美国正式开始实施举世闻名的“阿波罗”载人登月工程计划。这是在与苏联之间展开的谁第一个把人送上天的竞赛中失利后,美国发起的又一个竞赛项目。

  1962年2月20日,美国发射载人飞船“水星”6号,航天员欧约翰·H·格伦中校驾驶“水星”6号飞船绕地球飞行3圈,历时4小时55分23秒,在大西洋海面安全返回。格伦因此成为美国第一个进入地球轨道的人。

  1962年8月11日,苏联发射载有尼古拉耶夫少校的“东方”3号飞船上天。8月12日,苏联发射载有波波维奇中校的“东方”4号飞船上天。“东方”4号与“东方”3号首次在太空实现载人飞船的交会飞行,最近相距5公里,第一次从太空传回电视。

  1963年6月16日,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捷列什科娃中尉驾驶苏联“东方”6号飞船进入太空,飞船绕地球飞行48圈,历时70小时50分,19日返回。

  1964年10月12日,苏联成功发射载3人的第二代载人飞船“上升”1号。航天员科马罗夫、耶戈洛夫和费捷斯托夫驾驶飞船绕地球飞行16圈,历时24小时17分,返回于库斯塔奈地区。这是苏联、也是世界航天史上第一次载3人飞行。

  1965年3月18日,苏联发射载有别列亚耶夫、列昂诺夫的“上升”2号飞船。飞行中,列昂诺夫进行了世界航天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他在离飞船5米处活动了12分钟,完成了目视观测、拆卸工作及其他实验。

  1965年3月23日,美国成功发射第二代载人飞船“双子星座”3号。飞船乘载着美国航天员格里索姆中校和约翰·杨少校,绕地球飞行5圈,历时4小时53分钟。这是美国首次载2人飞行。

  1965年6月3日,美国发射载有航天员麦克迪维特上尉和怀特上尉的“双子星座”4号飞船,绕地球飞行62圈。怀特到舱外行走21分钟,用喷气装置使自己在太空中机动飞行。这是美国第一次太空行走。

  1965年12月15日,美国发射“双子星座”6号飞船,飞船载有希拉中校和斯坦福尔德上尉。飞船绕地球飞行16圈,历时25小时51分钟。此次飞行是与12月4日发射的“双子星座”7号交会,并保持近距离编队飞行,最近时约03米。这是美国载人飞船第一次空间交会飞行。

  1966年3月16日,美国发射载有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和斯科特的“双子星座”8号,绕地球飞行65圈,历时10小时41分。飞行中首次实现载人飞船与一个名叫“阿金纳”的对接舱体对接。这是世界航天史上第一次空间对接。

  1967年1月27日,美国“阿波罗”4A飞船在发射台上进行登月飞船的地面试验。飞船内坐着曾参加过“水星”号、“双子星座”飞船飞行的格里索姆上校、美国第一个完成舱外活动的怀特中校和第一次准备参加太空飞行的查菲少校。突然,充满纯氧的座舱起火爆炸,3名航天员当即烧死。

  1967年4月23日,苏联用“联盟”号运载火箭发射第三代飞船“联盟”1号。4月24日飞船返回时,因降落伞故障,飞船坠毁于乌拉尔奥伦波克附近,航天员科马罗夫不幸遇难。

  1968年4月14日,苏联发射宇宙212号无人飞船。飞船在轨运行中与后来发射的宇宙213号无人飞船自动对接。这是苏联完成的第一次空间对接。

  1968年10月11日,美国发射“阿波罗”7号飞船。航天员希拉、艾西尔和坎宁哈姆绕地球飞行163圈,历时260小时9分钟,22日返回。这是“阿波罗”飞船的第一次载人地球轨道飞行。

  1968年12月21日,美国发射载有波尔曼、洛弗尔和安德斯的“阿波罗”8号飞船。飞船进入距月面112公里的月球轨道上飞行了10圈,时间20小时6分钟,并向地球发回电视。27日返回。这是世界上第一艘绕月飞行的载人飞船。

  1969年7月16日,美国发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第一次把人送上月球。飞船上载有航天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3名航天员,经过75小时50分钟的飞行后,进入环月轨道。7月21日格林尼治时间2时56分,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将左脚踏到月球上,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并说出了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这对一个人来说,只不过是小小的一步,可是对人类来讲,却是巨大的一步。”19分钟后,奥尔德林跟着也踏上了月球。他们在月面插上美国国旗,放置科学仪器,搜集22公斤月球岩石和土壤样品,共活动了2小时31分40秒。

  1970年4月11日,美国发射载有航天员洛弗尔、海斯和斯威加特的“阿波罗”13号飞船进行第3次登月飞行。飞行56小时后,飞船离地球33万公里,差不多接近月球时,因两个纽扣大的恒温器开关故障,使服务舱燃烧电波贮氧箱爆炸,舱内许多设备遭损坏,氧气和水也损失过半,航天员洛弗尔、海斯和斯威加特面临葬身太空之灾。但他们临危不惧,按地面科学家们精确计算的轨道和地面指挥员的命令,手动操纵飞船,使用登月舱的氧气和动力,于4月17日成功地返回地球,创造了航天史上死里逃生的奇迹。

  1970年6月1日,苏联发射载有航天员尼古拉耶夫和谢瓦斯基扬诺夫的“联盟”9号飞船。飞船绕地球飞行268圈,历时424小时59分,创造了载人飞行史上的新记录。

  1971年4月19日,苏联用“质子”号火箭发射世界上第一个载人空间站“礼炮”1号。“礼炮”1号空间站于1971年10月11日在太平洋上空坠毁,共飞行了175天。运行期间对接了两艘“联盟”号飞船,其中“联盟”11号的航天员进站工作了3星期。此后一直到1982年,苏联又连续发射了“礼炮”2~5号空间站和第二代“礼炮”6号、7号空间站。

  1971年6月6日,苏联发射载有航天员多勃罗沃尔斯基、帕查耶夫和沃尔科夫和“联盟”11号飞船。飞船成功地实现了和“礼炮”1号空间站的对接、在轨运行24天后,在返回途中,返回舱空气泄露,返回地面时,人们发现未穿航天服的3 名航天员全部遇难。

  1971年12月7日,美国发射载有塞尔南、埃文斯和施密特的“阿波罗”17号飞船。11日到达月球,两名航天员在月面逗留75小时,在月球轨道上释放了一颗卫星。飞船19日返回。这是人类迄今最后一次载人登月飞行,也是“阿波罗”飞船第7次登月飞行。

  1973年5月14日,美国用“土星”V火箭发射名为“天空实验室”的空间站。后与多艘“阿波罗”飞船对接,先后有3批9名航天员到其上工作。原预计“天空实验室”能运行到1982年,但终因空间站故障严重,无法正常使用,其运行轨道急剧下降,于1979年7月12日坠落于南印度洋澳大利亚西南水域。这是美国发射的第一个载人空间站。

  1975年4月5日,苏联发射载有拉扎列夫和马卡罗夫的联盟18A飞船,准备与礼炮4号对接。火箭第3级点火不久,正值火箭上升到144公里的高空时,因制导系统发生故障,飞船在空中翻滚,并偏离预定轨道。地面控制中心不得不发出应急救生指令,使火箭紧急关机,返回舱与飞船分离,航天员按应急方案返回,在西伯利亚西部山区安全着陆。飞行只进行了22分钟。这是载人航天以来,第一次因火箭飞行不正常而成功地采取的应急救生措施。

  1975年7月15日,苏、美发射飞船进行联合对接飞行。首先发射的是载有苏联航天员列昂诺夫和库巴索夫的“联盟”19号飞船。发射后75小时,美国“阿波罗”18号飞船载着美国航天员斯坦福尔德、斯莱顿和布兰德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成功。7月17日,“阿波罗”18号飞船和“联盟”19号飞船成功地对接。飞船对接状态保持了两天,美苏航天员实现了飞船间的互访。这是冷战期间美苏两个竞争对手难得的“太空握手”。

  1981年4月12日,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此后又陆续建造了“挑战者”号、“亚特兰蒂斯”号、“发现”号和“奋进”号航天飞机。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发射升空仅73秒后即爆炸,机上7名航天员全部遇难;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航途中解体,机上7名航天员再次遇难。尽管如此,美国航天飞机投入运营22年来,已成功飞行111次,在太空部署过卫星、维修过“哈勃”、完成了无数科学试验,是目前正在建造中的国际空间站的主要运送工具。

  1984年7月17日,苏联发射“联盟”T12号飞船升空。船上载有扎尼拜科夫、沃尔克和女航天员萨维卡娅,与“礼炮”7号空间站-“联盟”T10号飞船联合体对接。25日,萨维茨卡娅和扎尼拜科夫一起进行了3小时35分钟的舱外活动。萨维茨卡娅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在太空行走的女性。

  1986年2月20日,苏联发射了第三代长期载人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的核心舱。此后历时10年,直到1996年4月26日,苏联(俄罗斯)才建成由核心舱、“量子”1号舱、“量子”2号舱、“晶体”舱、“光谱”舱和“自然”舱组成的完整的“和平”号空间站。2003年3月23日,“和平”号在绕地球飞行8万多圈、行程约35亿公里、超期服役近10年后,坠毁在太平洋预定海域。作为世界上第一个长期载人空间站,“和平”号是20世纪质量最大、载人最多和寿命最长的航天器,堪称“一代天骄”!在“和平”号天马行空近15载中,共接待了来自1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航天员100多人次。其中俄罗斯航天员在“和平”号上创造了两项太空飞行纪录:一项是由玻利亚科夫创造的、人在太空连续生活和工作438天的世界纪录,另一项是由阿夫杰耶夫创造的、在太空飞行累计时间达748天的世界纪录。科学家们利用“和平”号空间站进行了包括生命科学、微重力科学与应用、空间科学、对地观测等众多领域的成千上万项科学实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丰硕成果。

  1995年6月27日,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载着5名美国航天员和2名俄罗斯航天员升空,首次实现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对接飞行。此后一直到1998年,美国航天飞机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进行了8次对接飞行,所取得的成功经验降低了目前正在组装的国际空间站装配和运行中的技术风险。

  1996年9月26日,在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上工作的美国女航天员露西德乘“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返回地面。露西德在太空生活了188天,打破了俄罗斯航天员康达科娃创造的女性在太空飞行的最高纪录。

  1998年11月20日,俄罗斯用“质子”K火箭将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部件——“曙光”号多功能舱送入太空,建造国际空间站的宏伟而艰巨的任务从此拉开了帷幕。国际空间站是由美国和俄罗斯牵头、欧洲11国(即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比利时、荷兰、西班牙、丹麦、挪威、瑞典和瑞士)、日本、加拿大和巴西共16个国家建造的,预计要到2006年才能全部建成。建成后的国际空间站长110米,宽88米,大致相当于两个足球场大小,总质量达400余吨,将是有史以来规模最为庞大、设施最为先进的人造天宫,运行在倾角为516°、高度为397公里的轨道上,可供6~7名航天员在轨工作,之后国际空间站将开始一个为期10~15年的永久载人的运行期。

  2001年4月28日,世界上首位太空游客、美国富翁蒂托搭乘“联盟”TM32号飞船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出发,到国际空间站上旅游观光8天,5月6日返回地面。蒂托此行耗资2000万美元,除了太空观光外,他还负责飞船的一部分无线电通信、导航和供电任务,并与俄宇航员一起执行了对地观测任务。蒂托的太空之旅开创了太空旅游的新时代。2002年4月25日~5月5日,世界上第二位太空游客、南非亿万富翁马克·沙特沃斯也在太空度过了10天的时光,其中8天生活和工作在国际空间站上。

[编辑本段]中国的载人航天

  中国进行载人航天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在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之后,当时的国防部五院院长钱学森就提出,中国要搞载人航天。国家当时将这个项目命名为“714工程”(即于1971年4月提出),并将飞船命名为“曙光一号”。然而,中国在开展了一段时间的工作之后,认为无论是在研制队伍、经验方面,还是在综合国力、工业基础方面搞载人航天都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个项目就搁到了一边。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之后,开始了东方红二号、东方红二号甲、东方红三号等多颗通信卫星的研制工作。

  进入80年代后,中国的空间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具备了返回式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通信卫星等各种应用卫星的研制和发射能力。特别是1975年,中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这为中国开展载人航天技术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2年1月,中国政府批准载人航天工程正式上马,并命名为“921工程”。在“921工程”的七大系统中,核心是载人飞船,载人飞船则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主来进行研制。“921工程”正式上马时中央就提出了“争8保9”的奋斗目标, 即1998年要在技术上有一个大的突破,1999年要争取飞船上天。中国唐家岭航天城,为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完成载人航天的任务做了物质条件的保证。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圆满完成“处女之行”。这次飞行成功为中国载人飞船上天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2001年1月10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神舟”二号飞船。2002年3月25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神舟”三号飞船。2002年12月30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舟”四号无人飞船。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9时9分50秒,“神舟”五号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执行任务的航天员是38岁的杨利伟。他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14圈,经过21小时23分、60万公里的安全飞行后,他于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

  2005年10月12至17日,我国成功进行了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第一次将我国两名航天员同时送上太空。10月12日9时零分零秒,发射神六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点火。

  火箭在点火4秒钟后升空,轰鸣声回荡在戈壁滩上空。这是长征火箭第88次发射。

  点火第12秒,火箭向东稍偏南的方向实施程

  序拐弯。此时,火箭距地面高度为211米。

  点火第120秒,火箭抛掉逃逸塔,这是火箭第一个分离动作。

  点火第159秒,火箭一二级分离成功,一级坠落。此时,火箭已经飞过了平流层和中间层,正在接近大气层边缘。

  点火第200秒,整流罩分离成功。飞行中,整流罩能保护飞船免受热和气流的作用。此时,第二级火箭已飞出稠密大气层,飞船不再需要整流罩的保护了。

  指挥员宣布:飞船飞行正常。

  指挥员宣布,飞船遥测信号正常,雷达跟踪正常。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全面启动。

  雷达发现飞船目标,雷达跟踪正常。

  2008年9月25日,我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升空。 27日,翟志刚身着我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身着俄罗斯“海鹰”舱外航天服的刘伯明的辅助下,进行了19分35秒的出舱活动。中国随之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2008年9月28日傍晚时分,神舟七号飞船在顺利完成空间出舱活动和一系列空间科学试验任务后,成功降落在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24545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18
下一篇2023-12-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