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哪些象征爱情的事物

世界上有哪些象征爱情的事物,第1张

玫瑰,荷包牡丹,香草,百合等

一、代表爱情的物品

1、荷包牡丹

荷包牡丹(**科荷包牡丹属),英文名叫做“Bleeding heart”(滴血的心)。荷包是中国传统的定情信物,买一盆这种花放到TA门口,才是含蓄唯美的相濡以沫的爱情中国式表白。感情问题添加\/信:,免费领取花镇情感专家一对一专业咨询。

2、千古绝唱 传说之爱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象征爱情的东西都有什么含义连理枝的开山鼻祖,被奉为了相濡以沫的爱情楷模,相传东周时,宋康王路遇采桑美**,欲夺为妻,直逼得美妇人夫妻双双自尽,宋康王不许二人合葬,于是两个坟头上各生一树,枝杈连结,不分彼此。这两棵生有连理枝的树木,就是梓树了,此后人们多把梓树称为“相思树”。

3、不褪色的信物

新鲜玫瑰的爱情极限是一周,一周之后,花朵开始枯萎凋落;干花玫瑰的爱情极限是一年,一年之后,颜色开始消退暗淡。为了找一种不褪色的花来象征永恒之爱,细水长流的爱情。居住在地中海沿岸的人们,看中了路边毫不起眼的蓝色小野花,这种花被压制成干花标本后,如天空般湛蓝的色彩经久不褪,多年之后,翻出曾经的日记或者情书,干花的天蓝色,一如往昔。

人们把这种爱之花称为“Forget Me Not”,这就是“勿忘我”的由来,植物学家称之为勿忘草。不褪色的信物,用以象征永恒之爱,细水长流的爱情。类似广告台词里说的: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然而“勿忘我”这个名字流传到中国,却出了一些意外:花店里的勿忘我,完全是另外一种植物,而真正不褪色的勿忘草呢,在民间有个昵称,叫做“狗屎花”。

4、迷人香草

相传爱与美之神维纳斯出生时曾漂浮在地中海上,蓝紫色的气泡混合着爱神特有的体香,变成了一种香草。迷迭香源于爱神的气味高贵而浓烈,年轻女子将这种香草制成香包,当作爱情信物,送给心上人;怀揣着迷迭香的青年男子,从此被悠扬的气味所环绕,以此表示心有所属。这种香气长久不衰,因而寓意永久不变的爱。

用气味来诠释爱情,用气味来镇守爱情,姑娘们如同众多动物一样,在属于自己的伴侣、子女、领地内,涂抹特殊气味,标记为私有物品。迷迭香、熏衣草、百里香,都被当作守护爱情的武器,不但可以提醒图谋不轨的其他女子,还可以为心仪的男人遮遮腋臭,一举两得。

二、象征爱情的东西有哪些

1合欢树:属乔木,其叶在早晨舒展,在夜间闭合,仿佛彼此相拥。象征夫妻恩爱,婚姻美满幸福,也被称为“合婚树”。同时也象征恋人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

2银杏树:属落叶乔木,银杏最早出现于345亿年前的石炭纪,拥有十分久远的历史,因此有着“活化石”之称。象征爱情长长久久,不离不弃。

3、玫瑰--爱情,玫瑰是象征爱情花的最佳代言人,玫瑰的颜色不同含义也有所区别,情人节的时候,我们都送玫瑰来表示真诚爱情。

4、百合花--纯洁。百合花又叫夜合花,代表了纯洁、庄严、心心相印。顺利、心想事成、祝福、高贵。在中国,百合花是母爱的象征,在古罗马和希腊的婚礼上。百合花象征着纯洁和天真,用百合花配有麦穗作为新娘的头饰,寓意着五谷丰登,百年好合。

5、蝴蝶兰--真爱,蝴蝶兰的学名按希腊文的原意为“好似蝴蝶般的兰花”。这种花形似彩蝶,花姿优美动人,极富装饰性。蝴蝶兰代表恋人之间真挚的爱,是新娘捧花中的重要花材。

6、满天星--百搭花,满天星一般用作主花的衬材,常被称作“伴娘花”代表了关心,纯洁、成功、喜悦,被称婚礼“百搭花

7、情人草--浪漫,又名跳舞草,跳舞草的叶片两侧生有大量的线形小叶,对声波非常敏感,在气温不低于22℃时,特别是在阳光下,受声波刺激时会随之连续不断地上下摆动,犹如飞行中轻舞双翅的蝴蝶,又似舞台上轻舒玉臂的少女,因此而得名。跳舞草是婚礼上用花和造型中最不可缺少的花材。它寓意着浪漫。

8、勿忘我--挚爱,勿忘我这个花名颇为浪漫,而关于它的传说,更确定了“花中情种”的地位。相传古欧洲的一位骑士,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为心爱的女友采来一束花,这花就是勿忘我。此花代表永恒的友谊,不要忘了我、真挚的爱。

三、代表爱情永恒的花

千日红

人们平常所见的紫红、粉红、白色的可爱“花朵”实际小苞片,真正的花很小,埋在苞片  中间,非常不显眼。干燥后的苞片可以长久不褪色。所以花名叫做千日红。花语也来源于不易褪色这个特点。

它同时也象征着"一心一意,宠辱不惊"和"长久",如同我们相交一生的朋友,稀少但可贵。用这样的花来泡一杯幽香隽永的清茶,召集三五知心好友小聚,是喧器的生活中难得的悠闲。千日红是天生的干燥花,同时也是风味绝佳的花茶。颜色鲜艳的千日红在热茶水中要经过长时间的浸泡,色泽才会逐渐变浅,花苞的艳丽色彩会渗入茶中花语,使茶水变成赏心悦目的嫩粉色。

人是多愁善感的生物,万物皆可赋予感情。自然界中有许多事物是那么的打动人类,那种气质让人类折服。恋爱总是希望长长久久的,那么就会有许多象征的意义,爱情是美的,一般的象征物也是非常赏心悦目的,小编在这里祝大家的爱情长长久久,永远幸福。

,谢谢!

流星群名称                   活动时间                   极大时间      极大流量(ZHR) 

七月凤凰座流星雨       7月9-17日                  7月14日                 <1 

凤凰座流星雨          11月29日-12月9日         12月6日           6 有时100 

英仙座流星雨           7月23日-8月22日        8月12-13日         90-130 (2016为150)

       辐射点在凤凰座的流星群有2个。一个是活跃在7月的七月凤凰座流星雨,一个是活跃在11-12月的凤凰座流星雨。

      IMO国际流星组织没有给出2016年七月凤凰座流星雨的预报,原因很明显,因为七月凤凰座流星雨极大流量太小,少于1,且辐射点靠南,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无法观测。所以询问极大发生在晚上还是上午是没有意义的。

       再看凤凰座流星雨。根据IMO国际流星组织预测,2016年凤凰座流星雨极大发生在世界时12月2日0时(即北京时间12月2日8时,北京时间=世界时+8小时)。由于流星雨预测有很大不确定性,故并不一定准确。这个流星雨的辐射点位于南天球,在中国地平高度较低,且流量并不确定,通常的年份流量基本为0,因此并不推荐观测。

      接下来说说8月的英仙座流星雨。在2011-2015年这些年中的活动是处于正常水平的,ZHR大约100上下。2016年木星会造成显著增幅高达ZHR=150-180流星雨规模。2017年流量也会有所升高,之后2018年活动水平应该落到低于平常。英仙座流星雨是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另2个是1月4日前后的象限仪流星雨、12月14日前后的双子座流星雨),今年有小幅度的爆发,在北半球都可观测,上饶当然也没问题。IMO国际流星组织的预测是北京时间8月12日晚9点到8月13日凌晨1点30分极大。因当天月相为上弦,上半夜有月光影响,所以可以在13日凌晨观测。若因天气原因,13日凌晨无法观测,也可于11日凌晨、12日凌晨、14日凌晨观测。

       流星雨就是用肉眼看的。目视观测流星雨在流星雨领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也可用无线电监测流星。

国际流星组织预测2016年凤凰座流星雨原文

以下为国际流星组织预测2016年凤凰座流星雨的中文翻译:

凤凰座流星雨(代号:254 PHO)

活动时段: 11月28日–12月9日; 极大时间: 12月 2日, 8时 (极大平黄经 λΘ= 250 0度);

ZHR (每小时天顶流星数) =变量,通常不会有 ;

辐射位置: 赤经= 18度, 赤纬= -53度;

速度(V∞) = 每秒 18公里(慢速);亮度指标(r):28(暗)

月龄:3

凤凰座流星雨(Phoenicids,PHO)是每年固定发生的小型流星群之一,发生日期一般在11月28日~12月9日之间,今年极大期在12月2日的8时,流量不固定,有时完全没出现,但偶尔会达ZHR~100的程度。流星平均亮度不高,但因逢朔(11月29日)不久,几乎没有月光影响,观测条件良好。这群流星平均的速度非常慢,约仅每秒18公里,因此很好辨认。

凤凰座流星雨曾在1956年发生ZHR~100的爆发,持续数小时的记录。但因在冬季,在气候不佳、流星亮度不高的劣势下,对凤凰座流星雨的观测报告并不多。近年来凤凰座流星雨几近完全宁静的状态,有研究指出此群流星雨可能具有周期性,但需要更多观测资料才能确定。

日本流星专家佐藤干哉(Mikiya Sato)预测在2014年12月1日该流星雨可能有显著的活动,但似乎没有观测记录。法国流星专家热雷米·沃巴永(Jérémie Vaubaillon)预测,下一次显著活动将会在2019年12月2日08时,流星数量不大。

凤凰座为南天星座,对南半球的观测者比较有利。对北半球大部分地区而言,凤凰座的仰角都很低,也是影响观测结果的原因之一。

国际流星组织预测2016年英仙座流星雨原文

国际流星组织预测2016年凤凰座流星雨的中文翻译

英仙座流星雨(代号:254 PHO)

活动时段: 7月17日–8月24日; 极大时间: 8月 12日21时-13日1时30分 (极大平黄经 λΘ= 140 0度-1401度);

ZHR (每小时天顶流星数) =150 ;

辐射位置: 赤经= 48度, 赤纬= +58度;

速度(V∞) = 每秒 59公里;亮度指标(r):22(明亮)

月龄:6

20世纪90年代那会儿,由于母彗星109P/Swift-Tuttle在1992年过近日点,英仙座流星雨活动强烈并伴随有最高的极大值。彗星的轨道周期大约是130年。该流星雨最近在普通极值的前提下有进一步增强的活动是在2007年,对应极大平黄经139 68度,以及后面的2008年 140 55度。根据芬兰流星专家伊斯克·莱汀恩(Esko Lyytinen)和俄罗斯流星专家米克埃·马斯洛夫(Mikhail Maslov)的预测模型结果,受到木星摄动影响,2016年的地球轨道更接近于流星密集尘埃团。因此,背景ZHR可能达到150-160的水平,8月12日06时34分地球将遭遇1次公转后的喷发物,可能会产生小的流星,其ZHR增加到可能在10左右。07时23分地球将遭遇4次公转后的较大颗粒的喷发物,可能会产生明亮的流星。根据法国流星专家热雷米·沃巴永(Jérémie Vaubaillon)预测,12日08时到12时 (λ⊙= 13949度-13966度)之间地球将遭遇2次公转后的最密集的喷发物。近来,IMO观察报告(看WB pp 32–36)发现平均时间或传统意义上的广泛最大值的时间在极大平黄经λ⊙~1398°-1403°之间,即2016年8月12日16时到13日06时之间。

经过,尽管活动水平不确定,一旦发生,流星率的增加将在可能出现峰值的时间段里持续好几个小时。当然,上面框框里给出的节点交叉时间和预测都无法保证那时会发生什么。8月10日为上弦月,月亮位于黄道以南。月光的影响仅仅在前半夜,午夜后月亮便落下。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观察英仙座流星雨更给力,在这里流星雨辐射点从当地时间22-23点开始升起,整晚都处在较高的高度。假设发生其一,8月12日的峰值时段欧洲地区观察特别有利,8月13日传统最大值间隔靠近节点处的时间段在北美观察最好。所有观察形式都可以使用,但遗憾的是南半球大部分地区不适合观看。

我觉的最有可能的是球状闪电! 球状闪电俗称滚地雷,就是一个呈圆球形的闪电球。这是一个真实的物理现象,绝非科幻小说或卡通片集的能量炮。这种现象早于1838年便有文献记载,科学家已研究逾160年,有关的报告多达数千份,也有二千多份科学论文出版,但是我们对此现象仍未有合理的解释,可是说它可以穿越任何物体是不可信的。

球状闪电通常都在雷暴之下发生,它十分光亮,略呈圆球形,直径大约是20至50 cm。通常它只会维持数秒,但也有维持了1-2分钟的纪录。更神奇的是它可以在空气中独立而缓慢地移动。有少数目击者说它会随着金属物品走,例如电话线,但多数人都说它的路径不定。绝大部份目击者都说它是横向移动的。在它短短几秒的生命中,它的光度、形状和大小都保持不变。它曾在空地、封闭的房间内、甚至飞机仓内出现!有迹象显示,它跟云层与地面之间的闪电(即常见的普通闪电)有密切关系,有目击者说它会在普通闪电后形成或消失。球状闪电有可能激烈地爆发,也可能会安静地突然消失。在颜色方面,则众说纷纭,没有一致的描述。

球状闪电具有破坏力。它既可以破坏玻璃窗,也能使墙壁的外层剥落。它也曾造成人和动物的伤亡,但由于资料不足,未能了解致死的真正原因。没有证据显示球状闪电会破坏树木,这与普通闪电略有不同。球状闪电几乎无法被破坏,有人曾用步枪射中过球状闪电,但是无效。

由于球状闪电出现的频率很低,科学家难以做系统的观测,至今也没有人拍摄得高质量的照片来作科学研究。理论方面,有人认为它是灼热的空气团或气化了的元素,例如碳、钠又或是铜。虽然这个理论可以解释球状闪电的部分特性,却不能说明为什么它可以在飞机仓内形成。此外还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如等离子体、离子、带电的尘埃、有外层电子壳的水……,但没有一个理论可以完满地解释这个科学悬案。如果你有见过球状闪电或拍到它的照片,一定要把所有资料记录下来呀!那将会是十分宝贵的研究资料。

球状闪电之所以神秘,实在是因为它并不常见,它飘渺的行踪、多变的色彩和外形以及它刹时间巨大的破坏力都让人类着迷。所以,早在古希腊的年代,人们就开始留意这种奇特的自然现象了。

球状闪电是闪电形态的一种,亦称之为球闪,民间则常称之为滚地雷。球状闪电的平均直径为25厘米,大多数在10~100厘米之间,小的只有05厘米,最大的直径达数米。球状闪电偶尔也有环状或中心向外延伸的蓝色光晕,发出火花或射线。颜色常见的为橙红色或红色,当它以特别明亮并使人目眩的强光出现时,也可看到黄、蓝和绿色。其寿命只有1~5秒,最长的可达数分钟。

球状闪电的行走路线,一般是从高空直接下降,接近地面时突然改向作水平移动;有的突然在地面出现,弯曲前进;也有沿着地表滚动并迅速旋转的;运动速度常为每秒1~2米。它可以穿过门窗,常见的是穿过烟囱后进入建筑物,它甚至可以在导线上滑动,有时还发出“嗡嗡”响声。多数火球无声消失,有的在消失时有爆炸声,可以造成破坏,甚至使建筑物倒塌,使人和家畜死亡。遇人遇物后即发生惊人的爆炸,产生刺鼻的气味,造成伤亡、火灾等事故。

预防球状闪电的办法是,在雷雨天气,紧闭门窗,避免穿堂风。如果遇到飘浮的“火球”,轻轻的避开它,千万不要去碰它。

科学家推测,球状闪电是一种气体的漩涡产生于闪电通路的急转弯处,是一团带有高电荷的气体混合物,主要由氧、氮、氢以及少量的氧化氢组成。通常发生在枝状闪电之后,似乎枝状闪电是产生球状闪电的必要条件。球状闪电较为罕见,因而研究它十分困难,至今仍然是自然界中的一个谜。

球状闪电的一般性质

球状闪电至今仍是人们不能解释的奇怪自然现象。许多目击者认为,球状闪电的运动就像是有智慧的,好像它知道要去哪里,如果它进到一个房间,它通常是穿过门口或窗户再到走廊。当然,这只是人们的想象。

根据众多的目击材料,我们大概可以勾勒出球状闪电的基本轮廓。这种发光的球体大小在高尔夫球和足球之间,颜色有白、绿、黄、橙之分,其亮度可与100瓦灯泡相当。球状闪电持续时间一般在5~10秒左右,它会随气流的起伏在近地的空中自在飘飞,有时逆风而行,可穿门窗,进室内,甚至穿过炉子烟筒。有时会悬停,有时会无声消失,有时又会碰到障碍物爆炸发出巨响而消失。球状闪电运行速度缓慢,有时与人跑速度差不多,极少情况下它会发出轻微的唿哨声、嘁嘁声或咝咝声。一个共同的特点是,球状闪电几乎总是发生在雷暴天。

球状闪电的特点

大小

球状闪电直径从15~30厘米不等,但也有人见过直径1~2厘米和5~10米大小的。能以固定的频率改变其直径大小,可逐渐衰弱变小,爆炸可使其体积增加并使其终结。能靠分解或重组改变大小。

形状

大部分报道为球形或卵形,还有扁长方形、立方体、圆环状、哑铃形、云雾形、圆柱形、子弹形、雪茄形、锥形、透镜形、盾形和螺旋形等。

颜色

两种最常见的颜色是白色和橘**,其他较常见的是红、蓝、黄和绿色,银色和黑色很少见。有些球状闪电会变色。

速度

可从静止到难以想像的高速(每小时2万多公里,但这种情况不是在雷暴中),一般速度约为每秒5米,即每小时18公里。

结构

似乎是某种等离子体或云雾状物质,有的球状闪电中心是透明的,有的是中空的,或根本没有明显的固定结构,有些球状闪电似乎处在动态变化之中。

运动性

有时是静止的。大部分为直线运动,有些是在一静止位置旋转,有些是不停地转动,有些是按明显的复杂路径来运行的。

寿命

球状闪电一般会持续几秒钟,如7~8秒钟,有些可长达1分钟以上。

行为

有些会模仿周围的物体运动,有些直冲大地。有些球状闪电似乎在“调查”其他物体。大部分被引向金属性或磁性物体,会发生强烈碰撞,有时会造成很大损伤。闪电球会跳动、分解、重组、衰减、爆炸或同时发生这些变化。

声音

极少情况会形成噼哩啪啦或嘶嘶的声音。

味道

目击者说有烧焦的或硫磺的味道。还说有时有烧焦油或氨水或臭氧的气味。

混合性状

温度:触到球状闪电的人都说它相当凉——即没有热的感觉。但它却可以煮开锅、熔电线和加热金属。

亮度:球状闪电一般都像路灯一样亮。它们有时白天即可见到,但人们通常是夜间见到它们照亮了大地。

发生:它们通常发生在雷暴之时,但极少也会发生在之前或之后。大多数的球状闪电都伴随着普通闪电——盘旋着待机而发,但有时它们也像普通闪电一样从云端直击大地。

千奇百怪的目击记录

上世纪40年代,在法国的小城镇里,有3个士兵在一棵菩提树下躲雨时被雷击毙了,但他们仍然站着,像没事一样。雷雨之后,行人跟他们说话,却不见回应,当行人去接触他们时,3具尸体顿时倒地,化成了一堆灰烬。

1956年夏的一个正午,在苏联某个集体农庄,两个孩子在牛棚里躲雨。突然,房前的白杨树下滚落一个橙**的火球直向他们逼来,一个孩子踢了它一脚,轰隆一声,火球爆炸了,牛棚里的12头牛炸死了11头,孩子们被震倒在地,但没有受伤。事后,人们才知道那个火球是罕见的球状闪电。

在美国的一个小城里曾发生了一件怪事:一位主妇从市场回到家里,打开电冰箱一看,她放进去的生鸭、生肉全都变成了熟食品。后经科学家的研究才明白,是球状闪电把冰箱变成了电炉,奇怪的是冰箱没有损坏!

1981年1月的一天,苏联一架客机在黑海附近遭遇球状闪电。一个大火球闯入驾驶舱,发出爆炸声。几秒钟后又穿过密封的金属舱壁,出现在乘客的座舱里,戏剧性的表演一番后,发出不大的声音离开飞机。事后检查,机头机尾的金属壁各出现一个窟窿,内壁却完好无损。

在美国俄勒冈州,一个球状闪电来去如风,先在纱门上留下了一个篮球大的洞,然后直奔地下室,毫不留情的毁坏了一个旧轧干机;俄罗斯一位教师的经历更可怕,一个80厘米直径的球状闪电在他头上来回跳动不下20次,然后悄然消失了;此外,前苏联也有报道说,一个球状闪电飞进了一个盛水的大锅里,水立刻沸腾起来,球状闪电在锅里翻滚了10分钟才熄灭; 另有一次,一个足球大小的球状闪电沿街滚动、跳跃,接触到地面时,竟炸出了一些深半米、直径1米的坑,最后,随着一声轰响,火球钻进地下。

1999年3月16日下午,我国湖北省北部的枣阳市忽然间闪电频发,雷声惊天,当场造成9人死亡、20余人受伤的罕见灾害。据目击者称,雷击现场有一片红光,这正是球状闪电的特征。

有人怀疑,上个世纪发生在俄罗斯的通古斯大爆炸的罪魁祸首就是球状闪电。

探索球状闪电的本质

到底什么是不可思议的球状闪电?多少年来,科学界都认为球状闪电是子虚乌有的现象,直到最近几十年才承认它的真实性。

早在1955年,苏联物理学家便提出球状闪电是雷暴中所产生的电磁干扰效应所引起的。1991年,日本科学家报道了他们在实验中观察到微波干扰所产生的一系列类似球状闪电的现象,他们的人造等离子球也显示出球状闪电的一些特性,如它可沿与主气流相反的方向运动,并可穿越固体物质。

1998年,一位西班牙物理学家认为,所谓的神秘球状闪电其成因并不神秘,这一现象很可能是闪电产生过程中,磁场约束发光等离子体所形成。他建立了闪电磁场模型,认为关键是闪电过程中形成的水平磁场和垂直磁场磁力线圈相互交织而成的磁力线网。在某些特殊情况下 ,这一磁力线网有可能会呈现出球形,而发光等离子体会被这一网所“俘获”而形成球状闪电。这一火球效应会一直持续到等离子体开始冷却。研究人员指出,根据他们的预算,火球持续时间最多可达10至15秒。当等离子体冷却后,电子开始被原子所束缚,等离子体内部电阻变大、电流趋弱,周围的磁场也将随之瓦解,最终火球不复存在。

按照这一理论,球状闪电绝大部分较冷,但在沿磁力线方向局部温度则极高。研究人员指出,据此就可很好的解释为什么火球并不发热而触到物体后往往容易着火。

2000年,两位新西兰科学家提出了他们的新理论。当一般的枝状闪电击到土壤中,土壤中的矿物质会转换成纳米纯硅和硅化合物颗粒。这些尺寸不足十分之一微米的微型颗粒,会在闪电的能量作用下由土壤蒸发进入大气。这一过程,就像抽烟者从嘴中吐出烟圈。进入大气的含硅颗粒会首先连接成链,然后组成能随气流运动的球状细丝网。该球状细丝网中的颗粒具有很高活性,会在特定条件下缓慢燃烧,并释放出光和热而形成所谓球状闪电。

一些目击者曾报告说,他们看到的球状闪电能穿墙越窗,甚至能通过飞机的机身,这一理论对此也能解释。大多数房屋的门窗周围都有缝隙,而含硅颗粒组成的球状细丝网极具弹性,只要空气能过的地方细丝网也应能通行。也就是说,如果空气能穿过门窗,那么该细丝网也能“挤过”,并会随后重新恢复形状。

科学家以闪电样本的放电来试验土壤样本,结果确实产生了聚合的纳米粒子,这些离子的氧化速度与球状闪电一致。

研究的新进展

2002年1月15日英国皇家学会在其学术杂志《哲学学报》的专刊上发表了一组有关球状闪电理论的文章。这些理论分别由物理化学家、物理学家和化学工程师提出。他们提出了3个解释球状闪电缘由的新理论。其主要内容分别是:

1球状闪电是由含有水合离子的小水滴组成的,它通过离子反应来释放能量。在这个理论中,球状闪电是一个包含等离子体的电化学结构,这一结构是由温度、压力、电磁场和重力场的微妙平衡来维持的。

2球状闪电是由聚合体细丝缠绕而成,通过表面放电来释放能量。在该理论中,灰尘中的自然微粒,像来源于纤维素、煤烟或硅土中的微粒都能形成细丝状结构,这些细丝聚合起来就变成了一个高度充电的球体,当它表面放电时,就发出了光和热。

3球状闪电是由金属纳米粒子链构成,其能量释放是通过金属纳米粒子的表面氧化来进行的。在这个理论中,普通的闪电能引起像土壤或木材这样的物质释放金属蒸气,这种带电的金属蒸气浓缩成一个网状的金属纳米粒子球。

这些理论都有些说服力,特别是第三个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球状闪电能够穿过墙壁和关着的窗子,似乎更有说服力。

但是,人们至今尚未在实验室中制造出真正的球状闪电,虽然已模拟出了极微型又短命的球状闪电。事实上,所有的理论在球状闪电的复杂多变性面前都显得那么单薄。一个真正的球状闪电理论应说明所有的现象,包括没有雷暴的情况和球状闪电持续很长时间及球状闪电大如房屋的情形。而要说清这一切,需要更强大的理论。

有人认为,更有说服力的解释应是接近冷聚反应领域,与等离子体现象相关的理论。更有人提出球状闪电和龙卷风一样都是等离子团的现象。还有人设想,最佳的理论可能是把电磁学、电学和等离子及纳米理论综合起来的想法。

总之,球状闪电不仅有趣,而且包含了很多秘密,一旦了解了它的本质,对我们人类的生活或许会有深远的影响。或许,我们不仅能找到人体自焚和通古斯大爆炸的元凶,更能由此找到高效、清洁的新能源。

球状闪电与人体自焚

1966年12月5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波特城,一位煤气工人上午9时来到班特莱医生家查表。他以为老医生尚未起床,就径直走向地下室去查表。一进地下室发现地上有一堆灰烬。他抬头一看,看到灰烬上方的天花板有一个烧穿了的大窟窿。他大吃一惊,赶忙奔上去找那位老医生,却在卫生间看到烧穿窟窿的地板上,只剩下半条人腿,老人的身体已化为灰烬。 整个现场没有丝毫发生火灾的迹象。

有些科学家称这种现象为“人体自焚”,并给它下了个定义:所谓“人体自焚”,是指人体没有同外部火源接触,内部发生燃烧化为灰烬,而灰烬周围一切可燃物体保持原样的一种现象。

根据现有的200多案例,发生“自焚”的人男女比例大约相等;年龄从4个月到114岁都有;身体有胖有瘦,有的案例甚至发生在走路、开车、划船、跳舞的过程之中。

那么,“人体自焚”起于何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西方,有人认为是人体内有过量的脂肪引起的。这种解释显然站不住脚,因为发生自焚的人有胖有瘦。有些人认为,人体自焚是由于某种天然的“电流体”造成体内可燃物质燃烧。所谓天然“电流体”究竟何所指?还有人认为是由于体内磷质过多,发生自燃,此说没有根据。更有趣的是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喝了过量的酒,酒精发生自燃的现象。此人还做了个可笑的试验:把酒精注射到一块新鲜的肉里,然而却不见发生“自焚”现象。

近年来,有人指出:“人体自焚”是自然界中的球状闪电引起的,所以不是自燃,而是他燃。持这种观点的人解释道:球状闪电像一个大火球,在空中飘飘忽忽,忽高忽低的移动,常使夜间行路的人大惊失色。球状闪电能穿过门、窗的缝隙、升堂入室、钻进人家,它有时发生爆炸,毁坏建筑物,造成人畜伤亡。它在行经的沿途,遇到任何障碍物时无坚不摧,却又不烧坏周围的可燃之物。通常,一个球状闪电爆炸时释放出的能量,约相当于10公斤TNT炸药爆炸时放出的能量。而且当球状闪电消失后,一般会留下烧焦、硫磺或臭氧的气味。

UFO与球状闪电

由于球状闪电行为的诡秘奇特,有人提出大部分UFO可能就是球状闪电。其理由是:

1在颜色方面。球状闪电的颜色绚丽多彩,有白色、粉红色、桔红色、蓝色等。UFO也有类似的色彩。

2在声响方面。球状闪电在运动时会发出轻微的吱吱声、噼啪声,最后静静地消失。UFO由于距离较远,多数听不到声音,但也有少数UFO飞行时会发出呼呼的声音或隆隆的响声。部分UFO还发出热量,这与球状闪电很一致。

3UFO和球状闪电都能漂浮空中,行踪不定。

但是,持不同观点者则认为球状闪电多产生于雷雨的天气中,而多数UFO目击是发生在晴朗的天气里。况且,球状闪电在空中的运动似乎完全取决于气流,而UFO的运动似乎与气流并不一致。

2、《球状闪电》是科幻作家刘慈欣写的一本以球状闪电为中心展开的科幻小说,书中描述了一个历经球状闪电的男主角对其历尽艰辛的研究里程,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独特、神秘而离奇的世界。

危害及预防

球状闪电是一种危害较大的闪电。

球状闪电是闪电形态的一种,亦称之为球闪,民间则常称之为滚地雷。球状闪电的平均直径为25厘米,大多数在10~100厘米之间,小的只有05厘米,最大的直径达数米。球状闪电偶尔也有环状或中心向外延伸的蓝色光晕,发出火花或射线。颜色常见的为橙红色或红色,当它以特别明亮并使人目眩的强光出现时,也可看到黄、蓝和绿色。其寿命只有1~5秒,最长的可达数分钟。

球状闪电的行走路线,一般是从高空直接下降,接近地面时突然改向作水平移动;有的突然在地面出现,弯曲前进;也有沿着地表滚动并迅速旋转的;运动速度常为每秒1~2米。它可以穿过门窗,常见的是穿过烟囱后进入建筑物,它甚至可以在导线上滑动,有时还发出“嗡嗡”响声。多数火球无声消失,有的在消失时有爆炸声,可以造成破坏,甚至使建筑物倒塌,使人和家畜死亡。遇人遇物后即发生惊人的爆炸,产生刺鼻的气味,造成伤亡、火灾等事故。

预防球状闪电的办法是,在雷雨天气,紧闭门窗,避免穿堂风。如果遇到飘浮的“火球”,轻轻的避开它,千万不要去碰它。

科学家推测,球状闪电是一种气体的漩涡产生于闪电通路的急转弯处,是一团带有高电荷的气体混合物,主要由氧、氮、氢以及少量的氧化氢组成。通常发生在枝状闪电之后,似乎枝状闪电是产生球状闪电的必要条件。球状闪电较为罕见,因而研究它十分困难,至今仍然是自然界中的一个谜。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宇宙奥秘》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宇宙奥秘》读后感1

 宇宙中充满了未知,也使我充满了好奇,《宇宙奥秘》这本书替我一一解开了迷题。

 翻开书本,八大行星嫣然而来,华丽的土星,蔚蓝色的地球,暖橙色的火星,海蓝色的水星一一展现在眼前,仿佛身处变幻莫测、美丽神奇的宇宙中,宏伟而美丽!《宇宙奥秘》带我认识了什么叫星等,原来星星的明亮程度也有等次之分;让我知道了日食、月食是如何形成的,星球是怎样诞生的;让我置身于我们生活的星系——银河系,螺旋形的银河系,象一个庞大的车轮沉嵌在银盘中,又象一根根闪亮的白色绸带在深蓝的夜空中随风飘荡,满足了我极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宇宙奥秘》也介绍了中国古代人对宇宙的研究和认识,比如“浑天说”、“宣夜说”。“浑天说”认为天就象一个球体,我们踩的地下是球的一半,地上是球的另一半,太阳、星星都围着它转。古代西方也有自己的看法,比如“地心说”、“日心说”。“日心说”是哥白尼提出的,正确地反映了太阳系的实际情况,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水星等都绕着太阳公转,月亮随地球绕太阳公转。

 看了本书,我感觉到了科学的强大,没有科学,就没有文明。科学来自于一代代人对大自然孜孜不倦的探索,他们勤于思考,坚持不懈地观察实验,敢于挑战权威,甚至不惜为真理献出生命,如布鲁诺为了宣传“日心说”,被活活烧死在罗马广场上。正是因为对宇宙的科学认识,才有了伽利略、牛顿等人的力学理论,才有了今天的航天飞机、人造卫星等等,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其实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比如镜子为什么会让我们看到自己,放大镜为什么能把事物放大,植物为什么会有各种颜色,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通过学习、观察和思考,我们能发现好多习以为常,却又意想不到的事情,让你充满发现的乐趣。我们就是在一串串的“为什么”中学习了好多身边的科学,认识了这个神奇的世界。

《宇宙奥秘》读后感2

 在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让我感到很惋惜,它就叫"金星人的战争"。这篇文章主要讲了金星。火星。地球是同胞姐妹,他们非常相似,也都有过生命的历程,原因是火星上发现了人面石,干涸的河床和少量的氧气;金星上发现了城市废墟和人面石,为什么金星上会有城市废墟,原来金星以前发生过核武器战争。有一国家为争夺地盘,发射了一枚核武器,但这枚核武器却引燃了海洋中的氢,这样使全球爆炸而灭亡!

 我的感受是,金星人真是太无知了,发动战争,而且还引爆核武器,让那里的一些无辜的金星人都灭亡了。我们地球人千万不能像金星人那样,发动战争,更不能发射核武器,虽然我们地球人以前发生过战争,干过傻事,但我们只要不再像以前一样发动战争,全世界还可以成为朋友,和睦相处,以前的仇恨还可以既往不咎,因为人们要学会宽容!

《宇宙奥秘》读后感3

 当读完《宇宙的奥秘》这本书时,我感受到了宇宙的奥秘太多了。茫茫宇宙自古是最令人类产生无限遐思的地方,宇宙的庞大至今仍然让一般人难以想象。作为我们全部能量来源、给予我们全部生命基础的太阳,对于我们的理解能力而言已经是庞大无比,可是它同我们如今已经观测到的宇宙相比又不过是沧海一粟。

 1718年,天文学家哈雷发现三颗最亮的恒星——天狼星、南河三和大角星的位置与希腊时代天文学家的记录有较大的偏差并且不可能是正常的误差,于是得出结论说恒星并非不动,只是因为与我们的距离相当遥远而显得运动相当缓慢,所以看上去好像不动一样。在19世纪,人们发现宇宙中的恒星具有不同的光谱,于是有人提出,恒星是否也发生演化。对于这个问题,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找出答案。在这期间,美国天文学家史瓦西经过系统研究,将恒星的能源和恒星的结构与恒星的演化结合了起来。弗里德曼·霍伊尔对恒星演化给出了科学的解释,将恒星生命周期划分为起源、主序星、红巨星、矮星等几个阶段。其中恒星在主序星阶段停留的时间最长,我们的太阳现在正处于这一阶段。对恒星的演化过程,科学家以赫—罗图描述。对恒星演化过程的研究是人类迄今为止对天体问题最精确的科学研究。

 宇宙科学就是一步一步地超越人们的这种踏实感的历史,每一个新发现都伴随着人们的惊奇和难以置信之感,几乎每一次难题的解决,都会从相关证据中牵引出更富挑战性的新难题。为获得这些知识,人类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努力,每一个成就的取得都是继续进步的阶梯,每一个难题的发现又都是对智力的挑战……

 宇宙科学的发展历程既充满着理性和逻辑的魅力,又为人类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同学们,努力吧!将来去探索更多的宇宙奥秘……

《宇宙奥秘》读后感4

 在这个假期里,我看了一本《宇宙的奥秘》这本书。这本书讲述的是科学秘密,给大家解释“为什么恒星会发光”,“为什么大海是蓝色”等等系列问题,围绕每个问题,风趣幽默的怪博士会抢先给出一个极具想象力跟怪诞意味的答案,令人捧腹大笑。接着聪明博学的扎克教授会给出正确而详细的解答,从而让孩子懂得更多的科学知识和道理。

 看了这本书我知道了在我们所处的太阳系中,一共有8大星,它们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其中,距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距离太阳最远的是海王星。体积最大的是木星,体积最小的是水星。

 恒星是一种比地球大得多的巨大星体,恒星是由气体构成的。在恒星的中心,比如太阳的中心,温度可以达到1500万度。在这个温度下,气体都会燃烧,并且向四周释放大量的光和热。这就是恒星发光的原因。

 这本书不仅启发了我的认识科学能力,还懂得了很多知识,所以提议大家都来看看。

《宇宙奥秘》读后感5

 今天我看完《宇宙与大自然的奥秘》这本书,其中第六章《动物乐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蜂飞蝶舞、兽走鱼游、虫鸣鸟转,大自然因为这些生灵才显得生机勃勃,热闹非凡。

 你可曾听说过恐龙的神奇传说你可曾见过万马奔腾、大地为之震颤的壮观景象您是否想象得出暴怒的蟒蛇竟能将整头牛犊吞下从烈日炎炎的赤道到冰天雪地的南极、北极,从深不可测的海洋底部到白雪皑皑的高山顶峰,从曲曲折折的沟溪河叉到广阔无迹的陆地,到处都有动物的踪迹。

 埃及的狮身人面像,古希腊神话中人兽合一的形象,安徒生童话中美人鱼的传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动物赋予了人类许多奇思妙想。由于动物的启示,雷达得以发明,电子蛙眼得以研究制造,几千年来人类翱翔天空的美丽梦想最终实现……不能不承认,人类文明进程中,动物功不可没。

 你知道吗像我们人类一样,动物世界也有安享天伦、夫唱妇随、舐犊情深,这是一个充满爱心和温情的世界。同样像人类一样,动物也有冷酷自私、薄情寡义、反目成仇、尔虞我诈的阴暗面,这又是一个诡秘狡诈的世界。就让我们走进动物世界,去寻找它们的踪迹,探寻它们的秘密;去结识这生命的精魂,去了解大自然的精灵,去保护人类最亲密的朋友。

《宇宙奥秘》读后感6

 今天我看了一本关于宇宙科学的书,书中描述了宇宙是由无数颗恒星,行星和行星的卫星组成的。其中有一颗蓝色的星球在夜以继日的转动着,这就是我们的地球。

 这本书让我了解了太阳是一颗会发光,会发热的恒星,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万物将无法生存。夜晚到来时太阳跑到哪里去了呢?那是因为地球在围绕太阳旋转的同时,像个陀螺一样自转着,朝向太阳的一面就是白天,背对太阳的一面就是夜晚。

 告诉我火箭是如何升上太空,人类怎样登上月球的……明白了宇航员在太空的空间站如何吃饭,如何理发,如何上洗手间。航天飞机可以容纳大型人造卫星或运输建造空间站所需的原材料。它还有一个机械臂,可以将人造卫星或其他人造天体移动到指定位置。

 今年暑假神州九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十天后神州九号的返回舱安全降落。看到返回舱里走出来的宇航员叔叔和阿姨,我心里无比激动。在心里暗下决心,现在要好好学习,将来长大后也要当一名宇航员,踏上宇宙飞船探索太空的奥秘!

《宇宙奥秘》读后感7

 书是一位亲无间的好朋友,书是伴着你一生的读物。可以说书是我们进步的阶梯,如果没有书,就像没有光一样。

 这本书是我去仓库打扫时发现的,因为已经过了许多年。上面已经积满了一层灰尘,我抖了抖。翻了看,只见纸已经变黄了,蛀书虫的蛹满缝隙都是。下午我拿回卧室,翻开一看。上面写了许多有关UFO的记载和银河系的各种秘密,还有黑洞的有关资料……我不禁被书里的肉容迷住,一看就是一下午。

 正当我要看完时,下页居然早就撕掉了。而我那正看到UFO在87页时就被撕掉了……哎!

 这就是我读《宇宙的奥秘》的感受,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也一定要多读课外书,增长知识。

《宇宙奥秘》读后感8

 匆忙而短暂的假期,我还抽空读了儿童百科全书——《宇宙奥秘》,这是一本精彩的彩图版知识读物,由167个知识短文构成,从宇宙的起源开始,讲到地球、月球概况,从太阳系九大行星特征,讲到流星雨形成及载人飞船的太空探秘,配上,生动有趣。

 通过阅读,我了解到太阳、地球、月亮是宇宙中的三个星球,其中太阳最大,是恒星,它能够发出强大的光和热;地球比太阳小,是行星,不发光;人们看到的月光是太阳光照在月亮上反射出来的。

 书中描述了很多有趣的天文现象,如日食是当月球遮住太阳的一部分就会发生日偏食;而月球遮住太阳中心,好像一个光环似的叫日环食;太阳被完全遮住就是日全食了。流星雨是由彗星经过太阳热辐射形成的,以辐射点所处的星座命名,如狮子座流星雨、双子座流星雨等。

 当然,我最感兴趣的是宇航员太空登月的介绍,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体积只有地球的1/49,质量是地球的1/81,引力只有地球的1/6。就是这个月球,自古以来,多少诗人和画家,用美妙的笔墨描绘过它,民间多少神话故事流传着它,也让年少的我对这个星球充满了遐想。

 虽然我很多科学道理还不太明白,但对我来说,这本书就是一堂生动的宇宙科学启蒙,既开阔了我的眼界,又陶治了我的情操。

《宇宙奥秘》读后感9

 《宇宙的奥秘》是法国巴亚青年出版社出版的。主角有怪博士、祖祖**和扎克教授。

 书里面怪博士的回答很好玩,而扎克教授把怪博士的答案给纠正过来。书中的问题有:为什么太空是黑色的、星星是怎样诞生的、什么是陨星、为什么月亮会发光、什么是臭氧层、什么是光年、什么是星空、什么是失重状态……什么是陨星这个问题,怪博士是这样回答的,他说:“火星人很喜欢玩滚球游戏。只是在火星上,他们不能像地球人那样玩金属球,所以只好玩那些在火星上找到的石头。问题是,火星人不像人类那样灵巧。他们把石头砸在地上的时候用力太大了,以至于石头又弹起来,然后飞向太空。在太空当中,地球在火星的下面,所以这些飞离火星的小球最终都会冲向地球。那些火星人丢掉的小球就是我们所说的陨星!”

 看了这本书,我的收获是科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一个东西。

《宇宙奥秘》读后感10

 史蒂芬霍金,这位轮椅上的巨人,作为顶尖的理论物理学家,虽然身体被禁锢于轮椅上,虽然只有手指可以稍微活动,但他却用头脑在浩瀚的宇宙中遨游。正因为此,他也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物理学家。

 霍金的著作数不胜数,而《果壳中的宇宙》就是继《时间简史》之后又一精彩的天文科普书记。乍一听这个书名有些奇怪,其实这是出自歌剧《哈姆雷特》,主人公哈姆雷特在剧中吟唱即便把自己关在果壳中,他仍然自以为是无限空间之王。但至今为止,到底谁是无限空间之王,这还不清楚。现代量子宇宙学把宇宙起源认为是有一个果壳状的瞬子演化而来,而在这果壳的量子皱纹之中,包含着宇宙中全部结构的密码。但对常人来说,这是难以想像的。

 之所以我会对这本书很感兴趣,不仅仅是因为这隐喻颇深的的书名,还因为这本书中所流露出的对宇宙空间不懈探求的精神。因为图文并茂,所以这本书虽然深奥,但也不至于太过乏味。而且,当我看到那一张张理论建模时,会产生莫名的激动。我仿佛一下子进入了时空隧道,静静的看那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对于宇宙的探索成果。这七部分看似独立的章节,在这本书中,却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魅力,让我们认识了宇宙更神秘的一面。当然,宇宙的秘密实在太多,我们所认识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在第一章相对论简史中,讲述了在霍金之前一位科学界的巨人爱因斯坦为相对论和量子论奠基的故事,而其中所说的时空弯曲让人印象深刻,而这一理论也被称为广义相对论,与之相区别的原先没有引力的理论则被称为狭义相对论。而在1919年当英国赴西非的探险队在观察日食时观察到光线通过太阳邻近被稍微偏折。而广义相对论因而得到了辉煌的确认。这也正是空间和时间被弯曲的直接证据。但有些遗憾,爱因斯坦对于这一结论作出了并不正确的判断,这也让他有所抱憾。

 宇宙在膨胀,星系在相互远离,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黑洞这一理论更是让人觉得这宇宙是多么妙不可言,但是第五章护卫过去更能引人入胜。“时间旅行”这个话题绝对让人提起兴趣。虫洞,这个想象出的时空隧道,用“祖父佯谬”的逻辑看来,那完全是个悖论:在你回到过去当你的父亲被怀胎之前将你的祖父杀死,将会发生什么?这的确考验逻辑思维,而我之前看过的一部小说改编**《时间机器》也触及了这个问题。而我无法想象,在罗马帝国的时代,他们会有电脑会是怎样的情形。但是在不停的提出假设和质疑之中,科学探索才会有发展和突破。

 对于这本书,我虽细细品读,但其专业性让我理解起来有很大的困难,内容也只有些许领悟,但它的的确确带着我进入了一个不曾接触的宇宙新空间,而我对宇宙的认识也更深入了。宇宙的奥秘正被人类一点点地揭开。我坚信,总有一天我们会看到宇宙的全貌。而不仅仅局限于在地球上仰望星空!

可以看到。

作为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象限仪流星雨将在1月3日22点30分迎来极大,根据预报,每小时最大天顶流量能达到110颗。

象限仪流星雨与英仙座流星雨、双子座流星雨被并称为北半球三大流星雨。象限仪流星雨于每年1月3日至4日发生,每小时天顶流量(ZHR)都会达到100颗以上。

象限仪流星雨的辐射点位于牧夫座、天龙座和武仙座的交界处,天亮前才会升得足够高,比较适于后半夜观测。

象限仪流星雨的特点是极大期持续的时间很短,最长不超过几个小时,之前和之后流量都较小。有时候极大还会出现在白天,加之流星雨的预报很难特别精准,因此在天寒地冻的北方冬夜,人们不太有耐心等候到这个流星雨的出现。

2021年流星雨预报的极大虽然恰逢我国的晚上,不过当天是农历二十,在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月亮会在极大的时候升起,对观测造成一定的影响。

象限仪座是历史上一个比较古老的星座,最初由法国天文学家拉郎德于1795年创立。不过,1922年,国际天文联合会在规范星座时,把象限仪座和其他一些星座从星空中拿下,从而确定了今天国际上通行的88个星座。

可是,这个命名在先的流星雨的名字却没有改变,因此象限仪这个名字通过著名的流星雨保留了下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24176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15
下一篇2023-12-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