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盲盒和泡泡玛特有什么区别

其他盲盒和泡泡玛特有什么区别,第1张

1、系列不同:泡泡玛特吊卡指的是POPMART泡泡玛特推出北京、青岛、杭州、沈阳、天津等城市的吊卡。在青岛吊卡中,设计师结合青岛海滨城市的特点,为Molly设计了鲨鱼头套和泳衣,十分可爱。在北京吊卡中,Molly戴上了极具特色的京剧头套,身穿写有北京字样的运动服。泡泡玛特盲盒指的是未知的潮玩,盲盒顾名思义,就是买的时候不能拆盒,付了钱才能拆开,知道里头是啥。每个盲盒都是选择自带故事的IP做衍生品,包括动漫、**,甚至网文、游戏等内容资源中去挖掘IP。

2、价格不同:泡泡玛特吊卡是100-300元不等,还可以花199元参与抽奖。单个盲盒的价格通常为三五十元,相对较强的购买力,让那些受影视动漫文化熏陶的年轻人,能够撑起庞大的盲盒经济。

3、玩法不同:泡泡玛特吊卡可以购买系列,凑齐整套可以参与抽奖。盲盒通过对产品的未知和好奇,吸引买家购买,在不知道产品是什么的情况下,买家心甘情愿为好奇买单,万一抽到‘隐藏款’就赚了。

价格和物品。

1、价格不同。laura盲盒的价格是128元,而泡泡玛特盲盒的价格是98元。

2、物品不同。laura盲盒的物品是一些玩偶玩具,而泡泡玛特盲盒的物品是一些动漫、**的周边。

扭蛋和盒蛋(类似于盲盒)我都玩,玩万代的,常买的是FW Gundam Converge,通贩啊、限定啊都买。

之前有过来人就劝过我:

小伙计,听哥一席话,你玩拼装模型,或者稍微贵一点的成品玩具,哥都不拦你,但是你要买食玩、扭蛋你得想好,你别看单个价格低,但是一堆起来够你受的了。

我觉得当时这位老哥劝我的时候就已经把“盲盒”的逻辑说得很明白了,盲盒最大的特点就是——

单价相对便宜,但一旦积累起来,这个价格就多了。

就我玩的FW Gundam Converge大概一弹是500日元,一系列不带重复的一共六款,我到现在基本新生的都全了。大概花了几千块钱?反正愿打愿挨呗,因为FW一大堆不出拼装模型的冷门机,造型也不错,加上一年不算限定也就3~4弹(一系列),所以也没有那么心疼。

但是这个过程是积少成多的。别看一盒不大,但是真堆起来数字还是很吓人的。

所以盲盒一定程度上是利用了这个心理,正好逛商场,一杯奶茶(喜X/奈雪之X)也得二三十,索性就抽一个。但是积少成多,回头一看没想到花了这么多钱。

至少我认识不少玩盲盒的人,都是回过头来看自己原来花了那么多。

这是其一。

既然是“盲”,所以必然会有好的和坏的。

我还是拿我玩的FW Gundam Converge来举例。就高达而言,肯定是有人气机体和非人气机体的。因此,会出现这么一个市场现象:

系列有的机体像“重炮高达改”(EW版)单买都得500左右人民币了。人气机体大家都想要,所以水涨船高。

而非人气机体基本20~30块钱就能吃现,比如说《高达Z》的汉莫拉比。

我之所以举这个例子,是因为这俩是在一弹里的……

所以“盲盒”所带来的另一个结果是,因为多方面的原因,比如玩家的审美、喜好和倾向等,一个系列的不同玩具,会有涨幅和跌幅。这个一开始是市场的原因,因为好看的、有人气的,需求多所以涨价、需求少所以下跌这个都是市场很正常的行为。因为供需关系放在这呢。

但是,问题在于——

这个东西是可以人为调控的。我认为这是我不支持现在“盲盒”的原因。

也就是说,生产者可以通过某个玩具产量增加、另一个玩具产量减少,而控制所谓的“供需关系”来营造爆款,让更多的人去试图抽取其中的“爆款”,构建一个“斯金纳箱”。

万代这边是怎么做的呢?

很简单,给玩家“选择的权利”。一个系列6个,但是一盒十个。如果玩家像赌“运气”,完全可以买一盒,然后根据涨跌来把商品放入二级市场。如果玩家只想一口气拿全,就像我直接买6个。如果玩家只是想试试手气,那就直接来一个。

另一个原因是,万代根本没有必要来控制所谓的“供需关系”。熟悉高达的人,不用脑袋想都知道“重炮高达改”肯定比“汉莫拉比”贵,“地狱死神”肯定比连动画都没有的“MKV”贵。所以万代根本不需要控制,生产足量然后把东西交给二级市场。反正二级市场涨跌跟万代没有一毛钱关系。

而现在国内盲盒不一样。国内盲盒确实可以买全,比如某系列一盒12款,全买下来708(我觉得一口气12个就很过分了),没有重复款。但是他们最鸡贼的部分是——

他们不让你以正常“一口价”的形式来获得隐藏款。

有的甚至还有“大隐藏”和“小隐藏”。而在这样“斯金纳箱”的控制下,冲动消费的玩家们开始进入疯狂投入,为了隐藏款可能拆很多次盲盒;更大的问题是,因为缺乏监管,二级市场中还与“祖国版”,这个玩手办非常熟悉的名词。

阴谋论一下,我甚至相信“祖国版”是厂商默许的,因为这个一定程度地让玩家在进入二级市场的时候会有所顾忌。

也就是这个过程,几乎都是厂商在做调控,也是厂商在构建“斯金纳箱”。

这就跟Air Jordan 1 “Not For Resale”一样,你想让收藏者不“resale”最好的方法就是大量生产,但一旦大量生产Nike就失去了话题。

几乎所有“潮流”内容都是这么个运营方式。好吧,Y-3这种稍微克制一点吧。

从我一个玩盒蛋、扭蛋、食玩的人来看,我认为这个产品是市场的需求,是有必要的,它是不少人的“爱好”或者是“乐趣”所在。

但我更希望官方给一个明确的概率,或者放在市场上明码标价。我相信不少人是冲着“隐藏款”的设计去的,而非是为了“隐藏”而“隐藏”,我希望能考虑下这部分人的感受。

一刀切否定“盲盒”完全不至于也没必要,但我更希望这个市场能够更加理性化,或者让盲盒厂商不再为了“斯金纳箱”来控制人性的弱点,而是用更为多样(比如动画、影视剧等衍生品)的方式来运作。

主要还是因为自身瓶颈的问题。这段时间,盲盒圈都在讨论知名盲盒厂商泡泡玛特涨价事,基本上新品价格都上调了10元以上,不少盲盒爱好者表示,这段时间泡泡玛特的盲盒价格上涨明显,很多老的盲盒价格也出现了上涨。而泡泡玛特官方的回应是,原材料成本上涨,再加上部分新品制作工艺较为复杂,所以价格才出现上调。而有投资人指出,泡泡玛特价格上调,可能与其去年财报透露出来的,毛利率下降有关系,从其发布的财报来看,其主要产品的毛利下滑明显。

其实盲盒的销售非常依赖线下店和线下贩卖机,去年疫情的冲击,对泡泡玛特影响也不小,泡泡玛特的营收和利润都受到影响。而泡泡玛特的股价更是直接腰斩,与其上市时的众星追月相比,泡泡玛特的市值已经蒸发了一半,但即便这样,依然有投资人指出泡泡玛特目前估值太高。

而且不少机构也指出,泡泡玛特一方面新品的销售额占比不高,而另外一方面老IP,老产品的销售占比却一直在下降,所以对于泡泡玛特来说,疫情只是诱因,主要问题还是泡泡玛特自己身上,如何给予投资者更多的信息,才是关键。

参考资料:

众所周知,市盈率过高往往意味着股票价格具有泡沫,价值被高估。然而,此前泡泡玛特就已经经历了一轮股价“腰斩”。3月26日泡泡玛特跌102%,报收536港元,相较2月17日高点时的1076港元几乎腰斩。

“根据传统的价投理论,无论从市盈率还是从市净率来看,泡泡玛特均属于被高估,虽然泡泡玛特股价被腰斩,但仍处于被高估的状态。”刘郁对《投资者网》称。

无疑,作为国内潮流百货零售品牌的泡泡玛特在上市之初也曾创造属于自己的神话,在二级市场曾享受着属于它的风光一刻。挂牌首日开盘一度暴涨超100%,市值迅速超过千亿港元。

潮玩热貌似已经消退了,很多迹象都表明,泡泡玛特的泡泡破了,以前天价的潮玩手办现在降智千元或百元,最终留下的只是真正喜欢潮玩的玩家。而泡泡玛特的股价也在跌,其可持续能力跟商业模式不被他人看好,很多人都在担心泡泡玛特的未来。但我相信潮玩热消退了,但是那些真正热爱潮玩的人却没有离开,他们还是会继续热爱潮玩,并且继续购买收藏。

1潮玩热销退了,也是因为年轻人的消费能力下降了

因为某些原因的影响,年轻人不再像以前那样花钱大手大脚,以前他们遇到喜欢的手办,花大钱不惜在二手市场购买泡泡玛特也要把喜欢的东西带回家。但现在这些年轻人越来越少了,他们似乎不再这么想了,他们似乎把存钱当做了自己的第一目标,所以,面对天价的潮玩,他们就显得不再那么有兴趣。

2那些真正热爱潮玩的玩家已经收藏的差不多了,很多没有购买需求了,潮玩热随之消退

真的喜欢花大价钱购买潮玩的也就那么一部分人,当他们全部购买完毕之后,肯定就没有人想要把钱花在盲盒上了。而且经过长时间的售卖,真爱玩家的盲盒已经收集的差不多,而泡泡玛特的受众也有限,肯定就不会像以前那样火热了。一个东西的出现势必会引起消费者的新鲜感,新鲜感消退潮玩热也就随之消退。

3消费者变得不再盲目,热度就消退了

只有狂热粉丝才会为了盲盒花费这么高的价钱,而众所周知,大部分人还是按月拿工资的普通消费者,根本就没有那么多钱维持自己的高消费爱好。或者说他们只是遏制了自己的欲望,我相信如果有机会,他们还是毫不犹豫购买泡泡玛特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23974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14
下一篇2023-12-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