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制解压盲袋

如何自制解压盲袋,第1张

如何自制解压盲袋如下:

在长方形卡纸的左右两侧画上红色锯齿。在长方形彩纸分为上下两部分,分别在这两部分上画上喜欢的图案。在有图案的那一面的顶部粘上双面胶。将卡纸卷成圆筒,有图案的那一侧朝外。将一边用胶水粘牢。放入小礼物。将另外一边粘牢就好了。

准备一张纸,一个胶棒,一把剪刀。先用剪刀剪下一张方形的纸,用胶棒在方形纸的一条侧边和底边上抹上胶。把纸围成一个圈,两个侧面站在一起,底边的上下两边粘在一起,形成一个牙膏状的纸筒。可以把小糖豆或其他小物品放进纸筒里,多少自己随意。可以把小糖豆或其他小物品放进纸筒里,多少自己随意。

首先准备材料: A4只一张、一把直尺、马克笔(水彩笔也行)、铅笔一根、勾线笔一根、橡皮一个、双面㬵一个(㬵水也行)、一把剪刀、高光笔一根、一些挂坠。

沿着两条边对折。分成三等份,用铅笔画出。打开,换上虚线,擦掉铅笔印。剪上两个小口,方便做完后封口。贴上双面胶(双面)。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装上自己喜欢的挂件(不要太多,以免封口时太难封)。粘贴,封口。

做盲袋不用双面胶的方法如下:

1、准备一张长方形的彩纸、几支彩笔和一支胶棒。

2、先将长方形彩纸左右两边往中间折,折成双层的正方形。

3、将彩纸中间的两条边和纸上方的两条边抹上胶棒,把纸粘在一起,粘成一个小口袋。

4、把纸翻到正面,在袋子口抹上胶棒,把袋子粘好,方向和袋子底边是垂直的。

做手工的好处:

1、增进感情,提高交往能力。在手工制作过程中,往往需要孩子和大人进行相互的配合和帮助,这就锻炼了孩子的交往能力,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2、提高智商,增强自理能力。手工借助用手去揉、搓、捏、贴、插、撕、扭、拧、接、刻、压、剪、系、涂、粘合等动作,完成创作。不但增强了孩子手眼协调的能力,而且加强了孩子精细动作的发展。

3、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孩子从手工制作中受益匪浅,动手能力、注意力、领悟力、学习力等方面都有所提高。

4、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引导孩子发散性思维去思考,调动孩子的制作热情,让孩子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自己头脑中的事物。

自制连体盲袋教程如下:

1、 准备需要用的卡纸、剪刀、胶棒和彩笔。

2、 取出一张大卡纸,将其对折。

3、将对折好的下端,用胶粘在一起。

4、接着将左侧或者右侧,其中一端也粘上。

5、在表面用笔画出几条间隔相同的线,每个部分可以画上图案,或者粘贴喜欢的贴纸装饰。

5、最后在里面放上想放的小物品,再将剩下的一端也粘好,连体盲袋就做好了。

盲盒,是指消费者不能提前得知具体产品款式的玩具盒子,具有随机属性。这种诞生于日本的潮玩,最初名字叫mini figures,流行欧美后也开始被称作blind box。盲盒作为一种潮流玩具,盲盒精准切入年轻消费者市场,众多如考古盲盒、文具盲盒、美妆盲盒、零食盲盒等“盲盒+”商业模式也迅速产生。

盲盒文化源于美国,兴于日本。所谓盲盒,顾名思义,就是盒子里装着样式多样的可爱玩偶手办,但盒子上并没有标注具体是哪一款,以其限定款的饥饿营销方式,极大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和复购欲。专家认为,从宏观消费环境来看,在当下物质高度丰富的时代,销售已从贩卖商品发展为贩卖娱乐,“盲盒经济”的热潮也由此而来。

2021年1月2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官方网站发布消费提示指出,有经营者用盲盒清库存,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市场,提醒广大消费者勿盲目购买。

自制盲盒盲袋教程:

工具/原料:彩纸、彩笔、胶棒。

1、先将长方形彩纸左右两边往中间折,折成双层的正方形。将彩纸中间的两条边和纸上方的两条边抹上胶棒,把纸粘在一起,粘成一个小口袋。

2、把纸翻到正面,用彩笔画上喜欢的图案。

3、将小零食和糖装进做好的袋子里面。

4、在袋子口抹上胶棒,把袋子粘好,方向和袋子底边是垂直的。

5、袋子的每一面,都是一个三角形,好看的盲袋完成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23490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10
下一篇2023-12-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