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在月球上登陆的人是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他们乘坐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经过100小时的飞行到达月球。阿姆斯特朗在过16岁生日时成为持有执照的飞行员,1947年为海军飞行学员。他在印第安纳州西拉斐特市珀杜大学学习航空工程。1955年成为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NACA),即后来的国家航空和航天局(NASA)的民用飞机研究飞行员。1962年参加航天计划。1966年3月为“双子星座一8”号宇宙飞船特级驾驶员。
走向太空的脚印
——“阿波罗”登月成功在一片荒凉、全无生机的月球上,一架奇形怪状的飞行器,在耀眼的阳光照射下静静地停放着。它的四条细长的支脚,有一条镶着一块不锈钢的小牌,上边写着:公元一九六九年七月
地球行星上的人类
在此首次踏上月球
我们代表全人类和平来此这架飞行器——登月舱抛弃的下半截,是发生在1969年7月20日的一次历史事件的纪念碑,是美国“阿波罗”登月行动的杰作。那天,有2名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第一次将人类足迹印到了月球上。这座纪念碑将会永远留在那里,因为月球上没有风和水会把它磨灭。
1961年4月12日,发生了一件令美国人恼怒的事: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首次进入太空。刚从床上被叫醒的美国总统肯尼迪,知道消息后十分震惊,因为这表明前苏联在航天技术上已领先美国一步,也就是说在科技竞赛中美国处于劣势了。
“这是继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之后,对美国民族的又一次奇耻大辱!”肯尼迪愤愤地说道。
为了迎接前苏联人的太空挑战,美国人决心不惜一切代价,重振昔日科技和军事领先的雄风。肯尼迪召集美国各有关部门头脑们商量对策,宣布:“美国最终将第一个登上月球。”
为了使“阿波罗”登月计划顺利进行,美国总统肯尼迪亲自过问此事,在人力、物力上给予充分的保障,空军中将菲利浦被任命为“阿波罗”计划的负责人,国家航宇局本部执行局长乔治·哈格被派作他的助手。为了准备载人登上月球,“阿波罗”号飞船将首先进行地面模拟试验和不载人试飞,然后载人进入月球轨道,最后飞向月球实地考察。
从1961年到1969年,美国宇航员为登月旅行进行了20次试验性的预备飞行。
首先,是乘坐小型的“水星”号宇宙飞船飞行,这种飞船约有3米长,只能乘1个人。“水星”号飞船共飞行了几次,取得了振奋人心的结果。第一次是约翰·格伦,他使用了3层轨道,全程5个小时。当飞船在最后一层轨道上飞行时,自动控制系统突然失灵,但约翰·格伦沉着冷静,用手操纵飞船,终于平安地将飞船驶回了地球。这次飞行表明人可以在太空中生存很多小时,太空环境对于人的健康和精神都没有损害,如果自动控制系统失灵,飞船可以由人自己来操纵。在“水星”号进行的最后一次飞行中,戈登·古柏绕着地球航行了22圈,他完成了一些太空试验项目:在一条轨道上,他抛出了一颗玻璃球,那上面有明亮的信号灯,然后,他在第二条轨道上又找到了信号灯发出来的光芒,而且看得很清楚。这是按计划对人的视觉所进行试验的内容。接着,从地面南美某一个城市发出了一束很强的闪光信号,古柏也看到了这束光线,并且在地图上标出了它的位置。
1965年,宇航员乘坐“双子星座”号宇宙飞船进行了更长时间、更大胆的飞行,这些飞船无论是体积还是重量都比“水星”号飞船大2倍左右,每只飞船可载2个人。在“双子星座”飞行过程中,宇航员们试验并实践了“阿波罗”计划中的各种技术。
接着,又进行了“阿波罗”宇宙飞船变换轨道的实验,约翰·扬和弗吉特·格里森首次掌握了这种技术。在另一次飞行中,宇航员爱德华·怀特身系一根长绳子,另一头系在飞船上,身带着一种特殊的仪器来给他引路,他在太空中居然浮荡了20分钟。他放声大笑,不时地说着开心的话,他感到兴味无穷,要不是他的伙伴詹姆斯·麦克第维特催他赶快回来,他不知还要呆上多长时间。这次实验说明,不但人能够离开飞船,而且还能安全地返回飞船。
“双子星座”号的飞行于1966年11月结束,美国宇航员们学习和实践了所有登月航行的复杂技术,他们的实验结果回答了很多使科学家们和医生们感到烦恼的问题。
1968年10月,“阿波罗”试验飞行开始了,沃尔特·希勒、唐·艾西尔和沃尔特·坎宁安,在太空中度过了将近11天,绕地球飞行了163圈,没有发生任何故障。“阿波罗”工作完好,宇航员们心情十分愉快,他们同控制中心有说有笑。10月22日,飞船溅落在百慕大以南波涛汹涌的海面上。2个月后,弗兰克·博尔曼、詹姆斯·洛弗尔和威廉·安德乘“阿波罗”-8号飞船进行了第一次绕月飞行,他们在圣诞节前夕进入绕月飞行的轨道。在圣诞节那天,他们想起了家里的亲人,希望能够看到妻子和孩子们,并高高兴兴地打开他们的礼物,还想到了他们不能参加的圣诞节家宴。但是,这不可能,他们只能打开一袋用绳子吊着的美餐,外面有着贺词——“圣诞愉快”。他们经过了10层绕月轨道,然后安全返回了地球。
在探索登月之路的同时,美国数百名工程师已装配了大型的月球飞船——“阿波罗”-11号。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程,它约有25米长,重约45吨,“土星”-5号火箭则长85米,重约2700吨,仅制造宇宙飞船、火箭及其仪器的各个部件的工厂就有好几百个。制造工厂通过陆路和水路陆续把飞船的各个部分送到了太空中心——月球港,在那里有世界上最大的车间,人们在那高大的平台上垂直地将火箭和飞船的各个部件一一装配起来。
把月球飞船从车间运到7公里外的发射场,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起重架和月球飞船大约共重8000吨,并且还要在使它保持垂直和平稳的状况下运送它,为此,科学家们建造了两辆44米长、38米宽的大型运输车。为了能承受巨大的压力,还专门修建了一条又宽又结实的路,路面铺了2米多厚的混凝土。但是,当履带式的运输车将它运到发射场后,混凝土路面还是被压陷了将近3厘米深。
在发射场,一个巨大的混凝土发射台上垂直竖起了月球飞船,它的高度为110米,就像一座36层的大楼。经过多年努力,“阿波罗”终于迎来了决定性的时刻。
1969年7月16日清晨,在灰白色的天幕下,在卡纳维拉尔角的第39号A发射台上,矗立着一柄刺向天空的利箭——“土星”-5号运载火箭和“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
大约6点半钟,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科林斯来到了太空中心,登上了可动式发射台的塔,走进了船舱。此时,一大群工程师已经用电子仪器试验了火箭上的200多万个工作零件,“土星”号火箭已经装满了将近5亿升的燃料。
在控制中心的值班室里,4000多名科学家、工程师以及一些已经在太空中飞行过的宇航员,他们将研究“阿波罗”的飞行过程,帮助解决可能发生的各种困难问题。指挥员在通过无线电给宇航员下达着命令,并通过电视荧光屏来观察他们的活动。
上午9时32分,在火山爆发般的滚滚浓烟中,“土星”-5号火箭颤动着腾空而起,拖着500多米的橙色火焰和浓烟离开了发射架,然后,这3817吨的飞行器努力克服着地球的重力,慢吞吞地飞离了发射台,按照弧形轨道飞往大西洋上空,把所载的“阿波罗”-11号飞船发往月球。
第三天下午,7月19日,船员们又穿上了太空服,准备进入月球轨道。电视摄影机投入了工作,在荧光屏上放映出飞船中的宇航员们的工作实况。千百万正守在电视机旁的人们兴高采烈,大家都对宇航员们泰然自若的风度称羡不已。难以预测的、巨大的危险就在前头,但这几个人却毫无惧色。
“阿波罗”进入了月球的背面,它和控制中心的通信联系立刻全部陷入中断,现在,“阿波罗”的船员们要在月球背面把飞船纳入轨道。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可是指令中心对它却爱莫能助。
7月21日,指令长阿姆斯特朗作为人类的使者,首先爬出舱门,第一次踏上了神秘的月土,向征服太空的道路迈进了巨大的一步,这时,他说出等待已久的第一句话:
“对一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但对人类来说,这却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宇航员们在月面上共停留了21小时18分,采回22公斤月球土壤和岩石标本,作为这次太空之行的纪念物。他们把两个舱对接起来,重新组成了“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3名宇航员重聚在一起,他们完成了他们的使命,该返回地球了。
7月22日,宇航员们开始了他们返回地球的长途旅行,登月舱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于是,他们就把它解了下来,丢在了太空。
7月28日中午,“阿波罗”-11号飞船按照精心设计的航线和精确计算的角度,穿越大气层。
在溅落点20公里外的美国海军“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美国总统尼克松正等待着宇航员们归来。2架直升机飞临溅落点,将宇航员们带到了航空母舰上,尼克松向宇航员们表示了热烈的祝贺:
“这是创世以来世界史上最伟大的一周,由于你们尽力的结果,世人从没有像现在这么接近过。”
在这以后的几年里,美国一鼓作气相继发射了“阿波罗”—12号至17号6艘载人飞船,进行月球探险,共有21名宇航员进入了太空,12人成功地登上了月球,在月面活动时间累积达298小时!
1969年11月,“阿波罗”-12号飞船在月球的另一个地区进行了第二次着陆,登上月球的2名宇航员曾2次离开登月舱,在月球上漫步,并做了更重要的试验,还收集了更多的岩石和月球浮土。7个月后,“阿波罗”-13号飞船载着3名宇航员又一次登月飞行,但由于飞船发生故障,他们没能完成自己的使命,在太空飞行3天半后安全溅落在太平洋上。1971年,“阿波罗”-14号飞船进入绕月轨道,其中2人安全地在月球上着陆,他们还带去了小手推车,在月球上漫步将近3公里,并在月球上搞了一次小小的娱乐活动——打高尔夫球。几个月后,“阿波罗”-15号飞船把一辆特制的车子带到了月球上,这辆大约3米长的“月球漫游者”是由电力驱动的。两名宇航员在月球上住了3天,他们每天驾驶着“月球漫游者”在不同的地方探险,使用车中的仪器进行了很多科学试验,并用车子收集了大量岩石。1972年3月,“阿波罗”-16号又在月球上呆了3天。同年12月,“阿波罗”-17号进行了最后一次飞行,他们在月球上建立了一个实验室,这个实验室里有核动力和电子仪器,用来收集有关月球的资料,并把资料送回地球中。两名宇航员乘坐“月球漫游者”在月球上探险,一次开出了16公里,这是在月球上最长的一次驱车旅行。至此,历时11年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圆满结束。
阿波罗11号。
阿姆斯特朗是乘“阿波罗11号”飞船成功登月的。阿波罗11号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简称NASA)的“阿波罗”计划中的第五次载人任务,是人类第一次登月任务,三位执行此任务的宇航员分别为指令长阿姆斯特朗、指令舱驾驶员迈克尔·科林斯以及登月舱驾驶员巴兹·奥尔德林。
相关信息:
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服役时,阿姆斯特朗于1969年7月21日时成为了第一个踏上月球的宇航员,也是第一个在地球外星体上留下脚印的人类成员,而其搭档巴兹·奥尔德林也成为了第二位登上月球后安全返回的人,两人在月球表面停留了两个半小时。
阿姆斯特朗的首次太空任务是双子星座8号,在这次任务中,他和大卫·斯科特执行了历史上第一次轨道对接。1969年7月,阿姆斯特朗在执行他的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太空任务阿波罗11号时,迈出了“人类的一大步”。
1你知道人类是什么时候第一次登上月球的? 1969年7月21日。 2哪个国家的哪一位宇航员第一次踏上月球? 美国阿波罗11号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 3关于月球的来源有哪些说法?它的地质资源是什么? 起源假说有三种:共生说,认为月球和地球是一起在原始星云中诞生的;撞击说,认为月球是地球在早期遭遇撞击,抛出物质形成的;俘获说,认为月球是地球俘获的过路的天体。月球上资源有很多,但最吸引人的是氦-3。 4你知道月球上有哪些可以利用的资源?如何开发月球? 月球上资源有很多,但最吸引人的是氦-3。长期开发的话,需要建立月球基地。 5人造月亮是怎么回事? 20世纪90年代中期,欧洲航天局的一项试验,发射一个反光能力极强的卫星,反光到地面以消除黑夜。 6月球和地球相距多远? 平均距离384410公里。 7“朔”“望”各是什么现象? 朔是农历初一,看不到月亮。望是农历十五,可以看到满月。 8“月海”是月球上的海吗?最大的月海叫什么? 不是。这是古人错误的认识,月海实际是月球上的平原。最大的月海是风暴洋。 9月球与地球的年龄哪个大? 年龄基本相当。 10月球的半径是多少? 约1738公里。 11月球与人类的关系。 月球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历法、潮汐、文艺等。 12为什么会发生“月食”现象?说一说“月貌”、“月相”、“潮汐”。 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里,没有阳光照射到月球上,这就是月食。月貌就是月球表面的样子。月相是月球圆缺变化。潮汐是月球引力引发的海水有规律的涨退。 13月球上的大大小小的坑是怎么回事? 这是环形山,成因有两种,一种是月球早期遭遇外来天体撞击形成的,一种是月球早期火山喷发形成的。 14人到了月球上为什么变得那么轻? 因为月球的表面重力加速度只有地球表面的1/6。 15月球为什么会发生圆缺变化? 月球本身不能发光,只能反射阳光。当月球处于和太阳、地球不同的角度时,反射夹角不同,我们就会看到圆缺变化。 16为什么地球上的人只能看到月球的同一面? 因为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严格相等,因此月球总以一面朝向地球。 17在月球上能看到地球的什么建筑? 什么都看不到,不要自大的以为能在月球上看到长城。那就好比在几公里外看到一根头发。在空间站上倒是能看到长城。 18月球是行星吗?为什么? 不是,是卫星。因为月球围绕地球公转。 19月球引起大海的变化叫什么?它是如何发生的? 潮汐。是由月球引力和太阳引力相叠加产生的。 20你能说出哪些天文仪器和现象? 日晷、浑仪、简仪、现代的天文望远镜等。 21天文台为什么总是建在山上? 这可以减少城市灯光的干扰,减少天气的干扰。 22天文台为什么是圆的? 为了方便向各个方向观测时旋转天文台的平台。 23人类历史上是谁第一个开始月球的科学观察? 伽利略。他最先发现了月球的环形山。 24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天文学家有哪些?他们各有什么突出的贡献? 例如石申、张衡、一行、祖冲之、郭守敬等。 25中秋节是怎么来的? 传说是嫦娥奔月后,后羿思念嫦娥,做了个圆的饼,并赏月,这就是月饼和中秋节的由来。 26嫦娥和吴刚各是谁?他们有什么故事? 神话中的人物,嫦娥偷吃了灵药,飞到了月亮上。而吴刚因为犯了错误,所以被罚在月亮上砍桂树。 27自古以来,月亮有其它不少别名,你知道哪些? 例如玉兔、太阴、广寒宫等。 28月饼是怎么来的?现在的月饼有哪些种类? 传说是嫦娥奔月后,后羿思念嫦娥,做了个圆的饼,这就是月饼。 29“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谁的诗句?是什么意思? 唐代张九龄。意思是明月在海上升起,抒发情怀。 30“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谁的诗句,你怎样理解? 唐代杜甫。表达思乡之情。 31你知道瞎子阿炳是谁?他写过一首关于月亮的乐曲的名称叫什么? 本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这曲子是《二泉映月》。 32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是怎样的? 传说贝多芬见到窗外的月光来的灵感而做。 偷懒啦
参考资料:
1963年5月,美国开始了双子星座计划,目的是研究人类登月所必需的技术和试验人类在太空中飞行的耐力。
双子星飞船一共制造了12艘,分别用高27米,重136吨,推力35吨的大力神2型火箭发射。
最初两艘双子星座飞船的飞行,并不载人,目的是对大力神2型火箭和双子星座飞船进行飞行试验。1号于1964年4月8日发射入轨,2号于1965年元月发射入轨。两次无人驾驶飞船的发射和重返大气层的试验,表明火箭性能稳定,飞船能耐住返回地球的考验。
1965年一共发射入轨了5只双子星座太空船,主要是为了逐渐延长飞行时间。“水星计划”的最长飞行时间是一天半,而双子星座4号就延长到4天,双子星座5号飞行了8天,到7号,延长到了14天,在当时,这是惊人的记录。这表明,人类完全可以禁受前往月球的长时间太空飞行。
此外,1965年双子星座载人飞行还试验了宇航员外出到太空漂游及太空船编队飞行。1965年6月3日发射的4号飞行了4天,绕地球62圈。飞第二圈时,怀特利用喷枪喷气推力,在舱外太空里作了20分钟的“漫步”,在太空里聊天、说笑和拍照。太空“漫步”,除了试验宇航员在太空中的工作能力外,还对宇航服的安全性进行试验。
第一次编队飞行是由6号和7号实现的。1965年12月4日,以飞行两个星期为目标,将7号射入轨道。宇航员是鲍曼和拉斐尔。11天后,即12月15日,又成功地将6号射入轨道。发射后6小时,6号飞了4圈,距离7号只有30米远了。随后,6号飞船逐渐接近了7号,最近的接近距离为1米,两艘飞船的宇航员可以通过窗口相互看清对方的面孔。在以后的5个半小时里,两只飞船保持数米距离,编队飞行,绕地球4圈。第二天,6号先返回地面,7号继续完成了飞行14小时的目标,而后返回地球。
1966年,又成功发射了5号双子星座飞船,侧重于试验宇航服和会合时对接技术以及宇航员操纵飞船的本领。
1966年3月16日,先发射了无人飞船“阿金那B”进入轨道,然后又将双子星座8号送入轨道,宇航员是阿姆斯特朗和斯科特。
8号一进入轨道,就去追“阿金那B”飞船,飞了4圈后,终于接近了它。在宇航员的操纵下,8号的突起的鼻部成功地插入“阿金那B”的对接口里,首次对接获得成功。可是,对接不久,8号的姿控小火箭的一支错误地点火,急速地喷射气流,使得飞船乱跳乱转起来。接到地面返航命令后,阿姆斯特朗镇静地设法将飞船与“阿金那B”分开,而后成功地返回地球。他们在太空里飞了不到一天时间。
1966年6月3日发射9号飞船入轨,宇航员是斯塔福德和塞尔南,他们驾驶飞船用三种不同方法和一个目标会合,没有能进行对接试验,因为目标的对接口没有从保护罩中露出来。在返回地球前,6月6日,塞尔南在太空“漫步”了128分钟,以试验宇航服的可靠性和人在太空中的活动能力。
1966年7月18日,约翰·扬和柯林斯乘10号飞船作了三天飞行,他们先与自己的目标靶“阿金那B”会合,又追上8号的目标靶,与之会合。最后,他们和自己的“阿金那B”实现了对接。这次飞行中,柯林斯先后两次出舱,共活动了87分钟。
1966年9月12日发射入轨了11号飞船,宇航员是康拉德和戈登,他们飞了近三天时间。他们先和一只“阿金那”对接,然后开动了“阿金那”上的主火箭发动机,将对接体推进到更高的轨道。戈登出舱活动了44分钟,又打开舱盖130分钟。
最后一次发射的双子星座飞船12号是1966年11月11日进入轨道的,先进行了会合对接试验,而后奥尔德林出舱活动了149分钟,又两次打开舱盖,半露出身体在太空中进行照相。这样,奥尔德林露在太空中的时间有5个半小时。
双子星座计划是阿波罗计划的一个分方案,10次载人飞行都完成了各自的飞行目的,考验了人在太空中行走和长时间飞行的耐力,试验改进了宇航服。同时,也考验了地面设施和宇航工程管理队伍,这些是阿波罗计划的精彩一页。
美国人登上过月球。
首次载人登月是由“阿波罗11号”飞船完成的。当时飞船上载有三名航天员,当飞船与“土星5”火箭第三级分离,且飞船沿过渡轨道飞行2.5天后,便开始接近月球,此时飞船服务舱的主发动机减速,使飞船进入环月轨道。
接着,两名航天员进入登月舱,并驾驶登月舱与飞船分离,这时飞船指挥舱内的一名航天员继续驾驶飞船绕月球轨道飞行,而另两名航天员则乘登月舱在月面着陆。
登月后航天员采集了岩石和土壤(22千克),展开了太阳电池阵,安装了月震仪等。任务完成后,他们乘登月舱的上升级返回月球轨道,与飞船对接,最后返回地球。
扩展资料
为了进行载人登月,美国先实施了四个辅助计划,即在1961年至1965年发射九个“徘徊者”月球轨道器,用以了解未来的“阿波罗”飞船在月面着陆的可能性。在1966年至1968年发射五个“勘探者”月球着陆器,了解月球土壤的理化特性;
在1966年至1967年发射三个“月球轨道环形器”,对40多个预选着陆地点进行详细观测,从而选出10个登月点;在1965年至1966年发射10艘“双子座”飞船,进行生物医学研究和飞船机动飞行、对接及舱外活动训练等。
-登月
人类登月
飞到月亮上去,这是人类千百年来的幻想。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1959年,苏联发射的“月球1号”飞到月球附近,进行绕月飞行,开始了
人类对月球的考察。1961年5月,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国会上提出了在60年代末把人送到月球上探测的计划“阿波罗月球探测计划”。“阿波
罗”计划的任务包括为载人月球飞行作准备(由“阿波罗”1——10号完成),并进行载人月球飞行(由“阿波罗”11——17承担)。1969
年7月20日,“阿波罗”登月舱降落到月面,开始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登月活动。到了1972年,人类先后登月6次,对月球进行了一系列的科
学考察,使人类对月球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深入。
宇航员们放在月球上的地震仪记录表明,月球和地球一样,也有一层外壳,其厚度为40——60公里。这个数据是在风暴洋和弗。拉摩洛等地区测定的。月壳下面是月
幔。月幔大致又分为三层。上层月幔厚240公里左右,主要由古代“岩浆海”里沉淀 下来的较重物质构成。中层月幔达480公里以上,这里大概还保存着混沌时代形成
原始月球的“胚胎物质”。上述两层都是固态的,但具有可塑性。内层月幔处于局部熔融状态。月球的中心部分是月核,其温度约为1000摄氏度,远远不如地核那么
热(地核温度为5000——6000摄氏度)。月核很可能是熔融的,可能是由低熔点的硫公铁物质构成。对月球的探测还发现月球的质量分布不均匀,月球近侧存在几个
“质量瘤”的重力异常区。
在“阿波罗”科学实验站里装设了很先进的月震仪器。经探测,月球上也有月震,但月震的次数比地震少得多,释入的能量也远远小于地震。月震很弱,最大的月震
为1-2级。除了陨星撞击引起的震动之外,当月亮离地球最近或最远的时候,由于地球的起潮力作用,常会出现月震。
许多国家的科学家对宇航员带回的月岩样品进行了多种项目的共同研究。经实验室分析得出:月岩中已发现近60多种矿物,其中有6种在地面上尚未发现;在月岩和月
土中发现了地球上的全部化学元素;没有发现可生存的月球有机物,也无古微生物的证据;在某些月岩中有微弱的剩余磁性;月球样品中存在许多太阳活动事件踪
迹;根据样品的同位素分析,得出月球年龄约46亿年。 在大部分被月尘和岩屑覆盖的月球表面上,宇航员看到各种形状、大小、出现频率不一的岩石,还发现月球表
面散布着一些具有光泽的玻璃物质。月尘在各处的厚度不同,薄的地方只有几厘米,厚的地方有5——6米。
到达月球的宇航员在漆黑的月空中看到大而发光的地球。月球探测器还在月球空间拍下地球的照片以及绕观月球和地球队的照片。月球上的地球光要比地球上的月光
明亮8倍多。
本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对月球探测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多少世纪以来的地面观测。“阿波罗”登月成功,是人类科学的结晶,开创了人类认识月球的新纪
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将可能建立沿月球轨道飞行的实验室,巨大的天文望远镜也将在月球上从没有空气的太空观测天空;人类也将可能把月球作为出发到
遥远行星的一个落脚点。
登月
一场竞争的结果
50年代末60年代初,前苏联连续获得数个空间赛第一:1957年1 0月4日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4月12日第一位航天员加加林进入太空……与之相比,尽管美国也获得了两个第一:1960年 4月发射第一颗气象卫星“泰罗斯”,1962年7月第一颗有源通信卫星作试验性通信,但同苏联的巨大成就相此,显得小巫见大巫。在加加林飞行之后不到四个星期,美国航天员阿兰·谢泼德中校乘“水星”号飞船进行了亚轨道飞行(186千米),它说明美国具备了摆脱空间困境的能力。1961年5月25日,美国肯尼迪总统向全世界宣布实施宏伟的载人登月计划。
这个“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虽然是美国与苏联竞赛的产物,但也可以认为是人类向太阳系扩张的第一步。
宏伟工程
阿波罗载人登月工程开始于1961年5月,预计1969年7月2 0至21日首次实现登月。此后,美国又相继6次发射“阿波罗”飞船,其中5次成功,总共有12名航天员登上月球。整个工程历时约11年,到1972年12月结束,耗资255亿美元。在工程高峰时期,参加工程的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30万。它是本世纪人类最宏伟的工程之一。
该工程的第一步是确定登月方案,它包括论证飞船登月飞行轨道和确定载人飞船总体布局。最后选定月球轨道交会方案,相应地确定由指挥舱、服务舱和登月舱组成飞船的总体布局。
为了进行载人登月,美国先实施了四个辅助计划,即在1961年至1965年发射九个“徘徊者”月球轨道器,用以了解未来的“阿波罗”飞船在月面着陆的可能性;在1966年至1968年发射五个“勘探者”月球着陆器,了解月球土壤的理化特性;在1966年至1967年发射三个“月球轨道环形器”,对40多个预选着陆地点进行详细观测,从而选出10个登月点;在1965年至1966年发射10艘“双子座”飞船,进行生物医学研究和飞船机动飞行、对接及舱外活动训练等。
“阿波罗”工程的第三个方面就是研制低轨道运载能力为127 吨的大推力“土星5”运载火箭。
研制“阿波罗”飞船是该工程的“重头戏”。飞船的指令舱是航天员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也是全飞船的控制中心;服务舱装有主发动机等系统;登月舱由下降级和上升级组成。
首次载人登月是由“阿波罗11号”飞船完成的。当时飞船上载有三名航天员,当飞船与“土星5”火箭第三级分离,且飞船沿过渡轨道飞行2.5天后,便开始接近月球,此时飞船服务舱的主发动机减速,使飞船进入环月轨道。接着,两名航天员进入登月舱,并驾驶登月舱与飞船分离,这时飞船指挥舱内的一名航天员继续驾驶飞船绕月球轨道飞行,而另两名航天员则乘登月舱在月面着陆。登月后航天员采集了岩石和土壤(22千克),展开了太阳电池阵,安装了月震仪等。任务完成后,他们乘登月舱的上升级返回月球轨道,与飞船对接,最后返回地球。
1969年11月至1972年12月,美国又陆续发射了“阿波罗”12至17飞船,其中除“阿波罗13号”因故没有登月(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另五艘飞船均登月成功,“阿波罗”15至17飞船的航天员还驾月球车在月面活动,采集岩石。
航天员在月球上钻取了三米的月球岩芯,发现多达57层,每层代表一次陨石冲击,还测量了月球内部发出的热流……“阿波罗” 工程极为壮观,它激动了无数人的心,使载人登月的千年梦想变成了现实。
“鹰”落向月面
1969年7月16日,巨大的土星5火箭(40层楼房高)在百万人的关注下缓缓升空。这一天,天空晴朗,万里无云,似乎亘古沉睡的月球正静静等待着“土星5”运送地球使者的来访。当“土星5”把“阿波罗11号”飞船送入近地轨道后,后者便开始独自飞向月球。
“阿波罗”飞船上载有三名航天员,指令长是尼尔·阿姆斯特朗,登月舱驾驶员是埃德温·奥尔德林,指令舱驾驶员是迈克尔·柯林斯。从地球到月球大约有38万千米,“阿波罗11号”飞船上载着三名航天员经过75小时的长途跋涉,于19日进入月球引力圈。20日清晨,“阿波罗”到达月球上空4900千米后,接到休斯敦飞行指挥中心命令,减速飞行,进入月球轨道,于是飞船服务舱发动机逆向喷射,进入了远月点3 13千米、近月点113千米的椭圆轨道,此时飞船绕月球一圈只需两小时。在月球轨道上,航天员们紧张地进行登月前的准备工作,其中最主要的一项是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进入名叫“鹰”的登月舱,而柯林斯则仍留在称作“哥伦比亚”的指令舱中。
伟大的时刻终于来临了。21日2时许,登月舱的发动机被点燃,使它与指令舱分离。指令舱由柯林斯驾驶继续绕月飞行,而登月舱则载着两名航天员缓慢向月球飞行。当阿姆斯特朗看到窗外要降落的地方有乱七八糟的卵石时,便决定继续飞行,寻找平坦的地方。最后奥尔德林手控登月舱在月面“静海”的一角平稳降落,登月获得成功。
个人的一小步 人类的一大步
他俩向窗外眺望,进入眼帘的是一个遍布陨石坑和大石块的陌生世界。虽然他俩都情不自禁地想走出去看一下这块神秘的地外之地,但还是自我克制地按预定计划,等待地面中心指令。他们先在舱内美美地睡了一大觉,醒后在舱内吃了月球上的第一顿饭,又检查了舱内仪器、燃料装置、氧气供应情况。当一切都经过精确无误地核对后,阿姆斯特朗与奥尔德林彼此帮助穿上登月服。7月21日11时56分,阿姆斯特朗打开登月舱舱门,挤出去,小心翼翼地把梯子竖下月面(在地球上未曾模拟过此动作),他带着电视摄像机慢慢走下梯子,踏上了人们为之梦想了数千年的月球,这时他说:“对我来讲这是一小步,而对于全人类而言这又是何等巨大的飞跃。”19分钟后,奥尔德林紧步阿姆斯特朗的后尘,走出登月舱。当他走到月面上时,第一句话就赞叹说:“啊,太美了!”他也像阿姆斯特朗一样,很快学会了地球人不习惯的移动方法:跳跃。他俩时而用单脚蹦,时而又用双脚跳,有些像袋鼠。两人首先在月球上放置了一块金属纪念牌,上面镶刻着:“1969年7月。这是地球人在月球首次着陆的地方。我们代表全人类平安地到达这里”。
7月22日下午1时56分,阿姆斯特朗奉命指挥“阿波罗”—11飞船指令舱离开月球轨道,踏上返回地球的旅途。7月25日清晨1时5 0分,“阿波罗”—11飞船指令舱载着三名航天英雄平安溅落在太平洋中部海面,人类首次登月宣告圆满结束。
永载史册
“阿波罗11号”登月后,又有五艘飞船相继成功登月,其中“ 阿波罗”15、16从环月轨道上各发射了一颗环月运行的科学卫星;阿波罗一15、16、17的登月舱中还各带一辆月球车,用于扩大航天员的活动范围和减少航天员的体力消耗。这6艘登月飞船的航天员在月球上一共停留280小时,足迹达100千米,带回岩石样品约440 千克,这些均大大充实了人们对月球的认识。
“阿波罗”工程是当代规模最大、耗资最多的科技项目之一。它的出现导致60至70年代产生了液体燃料火箭、微波雷达、无线电制导、合成材料、计算机等一大批高科技工业群体。后来又将该计划中取得的技术进步成果向民用转移,带动了整个科技的发展与工业繁荣,其二次开发应用的效益,远远超过“阿波罗”计划本身所带来的直接经济与社会效益。
总之,载人登月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