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初黑洞宇宙大爆炸时形成的,由于很小,绝大部分已经蒸发消失了,现在科学家也在寻找残留的太初黑洞
(2)恒星级黑洞有质量大于20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坍塌形成的,但它仍属于大星系中千万个黑洞的一份子
(3)星系级黑洞是指如同我们银河系中心的巨型黑洞,其质量往往在200万到几十亿个太阳质量之间它们是构成一个个星系最重要的条件据推测是由若干其他级别的黑洞相互融合并不断吞噬周围的物质而形成的
(4)宇宙级黑洞据有的科学家认为我们这个宇宙本身就是一个超级黑洞,因为连光都永远无法逃逸我们的宇宙,可见要逃逸我们的宇宙的速度必须远大于光速,这点和黑洞是一个道理
(5)人造黑洞,属于最微型的黑洞,可以吸收电磁波等,是我们中国人搞出来的,具体还要什么神秘特质属于未知
望采纳
文学家最近观察到银河系的中心存在一个巨大黑洞,据测算,这个黑洞应该是银河系第二大黑洞。该研究结果已经在最新一期《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
就在3年以前,天文学家观测到银河系围绕着一个超大质量的黑洞运行,这个黑洞的质量是太阳的2600万倍。现在又发现一个只有太阳质量1,300倍的较小的黑洞,就在距离它3光年远的地方运动。
来自法国巴黎天体物理学研究所的天文学家吉恩·皮埃尔·梅拉德领导的研究小组,观测到位于银河系核心有一个非常亮的区域,叫做IRS13,从前天文学家认为这只是一个单一星体。在位于夏威夷大岛莫纳克亚山顶的双子座天文台,天文学家们使用从红外线观察,他们发现IRS13事实上是7个星体组成的星群,彼此相距只有0065光年。再经过哈勃宇宙望远镜和钱德拉X-射线观察台收集的数据,他们从这7颗星体的运动中估计,这些星体必定是围绕一个中质量黑洞进行旋转,这个黑洞就叫做IRS13E,它以每秒大概280公里的速度围绕人马座A旋转。
梅拉德说:“这是第一次在我们银河系里发现中质量黑洞。”科学家还发现IRS13星群发出强烈的X-射线,还有一个长长的尾巴掩盖了这个黑洞。微弱的X-射线可以在遍布整个银河系的许多地方探测到,这说明在接近地球的地方可能存在很多“袖珍的”黑洞,这些小型黑洞的质量仅仅是太阳质量的1到2倍,但是,这仅仅是猜测,还需要进一步的证实。
梅拉德分析说,这7颗星体可能是一个大质量恒星群的残余恒星,这个大质量星群很可能是由于受到超大质量的银河系中央的吸引,而逐渐失去原有质量。此次观察的结果有助于确定这种设想,那就是:在很多星系的中心都存在超大质量的黑洞,通过吸取星系中其他小黑洞和恒星的质量来逐渐增加自身质量。
这可能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如此多的大质量恒星在这个区域发现。当很大的重力的恒星围绕在人马座A时,会阻止从灰尘和气体云团中形成新的恒星。可能这些恒星以前在银河系里很远的地方形成,然后被巨大的中介质黑洞吸引到了现在的位置。从它们的大小和颜色看来,这7颗星可能寿命会很短,也可能比我们预计的更早燃烧殆尽。(辰序)
时空中的无底深渊、深藏不露的引力陷阱……在史蒂芬·霍金的科学名著《时间简史》中,黑洞是宇宙中最为神秘的天体之一——宇宙“引力怪兽”黑洞具有强大的吸力,远看就像一个一望无尽的黑色深渊,会将周围所有的东西都吸引进去,甚至能够吞噬行星,撕碎太阳系。连光都不能在黑洞处存在,一照射进去就会瞬间被吞没只有一片漆黑。
近日,一个爆炸性的重大消息轰动了全球天文界——在全球多地同步发布了人类首次拍摄的黑洞照片引发巨大热议。
1795年,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在通过计算得出:如果天体的质量非常大时,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其引力将极其大,以至于光也不能从这样的天体上射到外部空间去。外部的人就看不到它,则该天体是“黑的”。
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真正“预见”黑洞的广义相对论,预言存在黑洞这样一种天体,他认为,“黑洞就像沉浸在一片类似发光气体的明亮区域内,我们预期黑洞会形成一个类似阴影的黑暗区域”。
1916年,德国天文学家史瓦西发现所有的星体都存在一个史瓦西半径,如果星体的实际半径比它的史瓦西半径要小,那么它就会变成一个黑洞。比如,太阳的史瓦西半径是3000米。
1939年,奥本海默和他的研究生斯奈德用广义相对论分析了气体球塌缩后得出结论,认为在宇宙中是有“暗星”存在的,但“黑洞”一词作为物理学名词是由美国天体物理学家约翰·阿奇博尔德·惠勒1967年正式提出的,此后,科学界不断收获关于黑洞的研究成果。在此之前,人们是用暗星、冻结星、坍缩星这类名词来称呼“黑洞”的。
1970年,美国的“自由”号人造卫星发现位于天鹅座X-1上一个比太阳重30多倍的巨大星球,被一个重约10个太阳的看不见的物体牵引着。天文学家一致认为这个物体就是黑洞,这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黑洞。
1974年,英国物理学家霍金证明黑洞具有与其温度相对应的热辐射,称为“黑洞辐射”。黑洞的质量越大,温度越低,辐射过程就越慢。
2019年4月10日,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冲洗”完成,这一神秘天体终于被人类看到了真容——数百名科学家参与合作的“事件视界望远镜(EHT)”项目发布了人类拍到的首张黑洞照片。该黑洞图像揭示了室女座星系团中超大质量星系M87中心的黑洞。该黑洞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质量为太阳的65亿倍。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宇宙发展研究的深入,当质量较小的恒星演化形成的最终产物——白矮星、中子星已被证实在宇宙中存在时。那么大质量的恒星在演化过程中形成的最终产物——黑洞在宇宙中也应该存在,但因为任何物质和光进入黑洞,就再也无法从其内逃脱出来,致使观测者无法通过实验直接观看到它。
既然黑洞存在,则它的对称物——白洞也就应该存在,银河系大约有1千亿颗可见恒星,在宇宙中存在着更多的恒星,其中许多已经死亡,研究黑洞、白洞对解决宇宙中大质量恒星的最终归宿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黑洞是大型恒星衍变到后期的结果,经过膨胀、坍缩,其内部压力变得极为庞大,密度可以达到每立方厘米的质量几十亿吨,而且几乎所有质量都集中在最中心的“奇点”处。这样庞大的密度导致在黑洞周围的一定区域内,连光也无法逃逸出去,这个边界称为“事件视界”。而没有光,人类也就无法看见黑洞。
人类要认识恒星级黑洞的形成过程,就应先认识恒星的演化过程,在恒星的演化过程中,恒星通过内部氢→氦聚变放出大量的能量,形成主序星,由于氢、氦燃料不断燃烧,在演化晚期,氢、氦燃料消耗完后,恒星会在其自身引力的作用下不断收缩,其核心密度越来越大,引力越来越强,最终变成为高度压缩状态。
按恒星质量的大小,最终坍缩成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自身质量较小的恒星会演化形成白矮星、中子星,自身质量较大的恒星会形成黑洞,所以恒星最终是形成黑洞,还是白矮星或中子星,取决于恒星质量的大小,
当恒星的质量小于或等于12~14倍的太阳质量时,在恒星中产生的费米电子简并压力能够与恒星的自身引力抗衡,这样就阻止了恒星的进一步坍缩,并最终演化成白矮星。
质量再大一些的恒星,即质量大于12~14倍太阳的质量,由于恒星自身质量越大,其引力也越大,恒星中产生的费米电子简并压力已不能与恒星的自身引力抗衡了,从而引起恒星的进一步坍缩,并使超新星爆发向外喷发大量物质和辐射,剩余的密度极高的核将电子吸入原子核,并与核中的质子结合成中子,此时恒星的残余物质就主要由中子组成,而恒星中由中子产生的中子简并压远大于费米电子简并压,这时中子简并压力又能够平衡恒星自身的引力收缩,这样恒星就演化成密度为几亿t/cm³的中子星。
当恒星的质量大于3倍的太阳的质量时,因恒星自身引力的进一步加大,导致中子简并压力不能与引力抗衡,这时在已知的物理学范畴内已找不到一种力可以和坍缩引力抗衡,收缩将不可阻挡,星体将在不到1s内迅速坍缩到施瓦西半径之内,这时恒星就演化成体积无限小而密度“无限大”的奇态星体。其周围存在着极其强的引力场,致使时空极度弯曲、时间无限膨胀而形成一个黑洞。
科学家认为,并不是质量超过3倍太阳质量的主序星就能够演化成黑洞,据估计只有当主序星的质量达到20倍太阳的质量以上才能演化成黑洞,因为主序星在形成黑洞时也有激烈的超新星爆发,最后剩余的致密核心残骸才是形成黑洞的物质。
目前关于超大质量黑洞形成原因的说法有很多,比如形成于大量恒星致密聚集的一个区域,或由一些恒星形成的小黑洞融合而成等等,其具体形成原因还有待进一步 探索 。
那么黑洞有多大呢?根据施瓦西黑洞半径公式RS=2GM/C2(RS为史瓦西半径,G是万有引力常数,M是天体的质量,C是光速。用这个公式,对于一个与地球质量相等的天体,其史瓦西半径仅有9mm,而太阳的史瓦西半径约为3km。在公式中,G和C都是常数,RS与质量成正比,而且和天体的组成元素也毫无关系,从这样的关系可以看出,质量增加一倍,半径增加一倍,显而易见,这里出现了几何问题。对于一个球体来讲,半径增加一倍,体积增加7倍。这样的变化使视界的重力场越来越小,这样的结果不能不让人感到困惑。就普通的情况而言,两个质量相同的铁球相加,质量增加了一倍,体积也只能增加一倍。就两个质量相同的黑洞而言,把它们加在一起质量和体积也只能增加一倍。可见小黑洞的密度大得不可想象,如10亿t的小黑洞才达到质子的大小,地球质量的黑洞其半径还不到1cm。
目前,天文学家们根据质量的不同将黑洞分类成:恒星级质量黑洞(质量从几倍到几百倍太阳质量)、超大质量黑洞(质量大于几百万倍太阳质量)、介于恒星级和超大质量黑洞之间的中等质量黑洞三大类。按黑洞无毛定律可分为四类:角动量和电荷二者都等于零,而质量不为零的黑洞是施瓦西黑洞;角动量等于零,电荷和质量二者都不为零的黑洞称为Reissner-Nordstrom黑洞;电荷等于零,角动量和质量二者都不为零的黑洞为克尔黑洞;角动量、电荷、质量三者都不为零的黑洞称为克尔——纽曼黑洞。
不过,黑洞吞噬周围气体是有节制的。黑洞在吸积吞噬周围物质时,物质下落释放的引力能会转化为辐射,当吞食的物质累积到一定程度,向外的辐射压会阻止物质的进一步下落。当天体作用于一个粒子上的引力和辐射压刚好平衡时,对应的临界吸积率称作爱丁顿吸积率。一般情况下,爱丁顿吸积率是黑洞吸积物质的最大效率。
观测发现,在宇宙早期,比如宇宙大爆炸之后10亿年内,就存在质量为百亿倍太阳质量的超大质量黑洞。这令人疑惑如果说它是从一个婴儿(种子)黑洞长大的,这个婴儿黑洞得多大?婴儿黑洞如何吞噬周围气体尘埃食物,才能长成实际观测到的大胖子呢?
最自然的一类种子黑洞要寻根于宇宙大爆炸后几亿年左右形成的第一代星系。它们中的大质量恒星快速演化到晚期,发生超新星爆炸,核心残留的天体便是质里约几百倍太阳质量的黑洞。但如果假设种子黑洞是这类恒星级质量黑洞,鉴于质里增长的速度受爱丁顿吸积率限制,那么即使种子黑洞一直以最快速度成长,质置增长到十亿、百亿倍太阳质量所需要的时间也远远超过它的年龄,这就带来了所谓的黑洞成长时间危机问题。
白洞是黑洞的对称物。根据对称性原理,白洞实质上就是黑洞的时间反演,有黑洞解就应有白洞解,无论多少物质一但掉入黑洞就消失了,比太阳大的质量掉入一个“点”中不见了;与黑洞相反,白洞不断向外喷射物质和向外辐射,据推算白洞只能产生于宇宙的初始大爆炸,在用现有的理论无法描述的超密状态中才可能产生白洞。
1974年,霍金提出黑洞具有量子性质的温度辐射,能量可以通过霍金辐射从黑洞中传出,则黑洞不黑。例如10亿t级的小黑洞,根据计算温度可达到10K,即温度高达几千亿度,不但不是“黑”的洞。相反是非常明亮的光源,实际上就是一个白洞,霍金还证明了小黑洞与白洞不可区分,其他科学家们还推测在难以想象的“奇异”状态下,可能发生由黑洞向白洞的转化。而我们的宇宙是否产生于一个超巨型的黑洞转化为白洞的一场大爆炸中仍有待于 探索 。
大质量的星系包括三类星体:一是质量不变的星体,这类星体不发生核聚变;二是恒星,这类星体会发生核聚变,质量会不断损失;三是黑洞,该类星体大质量恒星演化形成的,它会吸收周围物资,质量不断增加。它们在星系中是如何分布呢
在星系中,当星体的质量发生变化,它的质量变化率不等于零,受到星体绕星系质心运动的角速度变化,会导致引力与离心力不能相互抵消。当恒星质量不断损失时,恒星会受到一个向外的“力”,恒星向外加速运动;如果星系中有黑洞,当黑洞质量不断增加时,黑洞会受到一个向内的“力”,黑洞会向内加速运动。结论:一个有黑洞的星系,恒星会分布在星系的外部区域,黑洞会分布在星系的中心区域;如果我们找黑洞,只能在星系中心附近找。
有人认为宇宙本身就是一个大黑洞,也有人认为宇宙中90%以上物质已变成暗物质,大质量的恒星最终的命运会是黑洞吗星系中心存在超大质量的黑洞吗因为任何物质和光进入黑洞,就再也无法从其内逃脱出来,致使观测者无法通过实验直接观看到它。但目前理论认为黑洞周围的吸积盘上的气体,由于摩擦温度会变得极其高,从而发出大量X射线。因此,人们可以通过探测来自宇宙的X射线来探测黑洞,探测黑洞极强的引力在其周围产生的一些效应来研究黑洞,用引力透镜效应和恒星的开普勒轨道运动等来研究黑洞。
目前多数天体物理学家认为天鹅座X—1(Cy—1)就是一个恒星级黑洞,并已探明它是一对双星中的一颗,它一边吞噬其伴星物质,一边发出强烈的X射线。早在1962年,美国的科学工作者贾科尼把X射线计数器放到高空,意外发现了来自太阳和月球以外太空区域一个很强的X射线源,但当时未能确定该X射线源天体的位置。1966年贾科尼和日本学者小田等用准直器调制定位法测出天鹅座X—1,这是人类发现的首个来自宇宙的x射线源,后经一些实验观测,测定出了双星的轨道运动情况,从而推算得出天鹅座X一1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8倍(大于3倍太阳质量),符合恒星级黑洞形成的条件。
超新星是某些恒星演化到末期时灾变性的大爆发,超新星爆发是一颗大质量恒星的壮烈死亡。它的核心残骸将是致密天体——黑洞或中子星。近年来每年都会发现数百颗超新星,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在1987年2月23日爆发的SNI987A这颗来自大麦哲伦星系的超新星,人们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澳大利亚大天线阵和南双子座望远镜等对SN1987A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研究,目前天文学家还在继续寻找这颗死亡恒星残骸的下落。据估计这颗爆发的超新星很可能已变成恒星级黑洞或中子星。
最新黑洞理论认为,在星系中心普遍存在超大质量黑洞。1971年,天文物理学家Lynden-BellD和ReesM首次提出在银河系中心存在一个黑洞——SgrA并建议用射电干涉来寻找它,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面的天文观测设备和空间x射线望远镜都探测到了来自银河系中心SgrA黑洞的x射线。各国的天文物理学家通过多年研究,并根据实验观测推算出其质量为40~400万倍太阳质量,用射电望远镜观测的大量数据和理论模型越来越支持SgrA黑洞就是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的说法,有些迹象表明它还有自旋,可能是科尔黑洞。我国的上海天文台科学工作者从1997年开始用高分辨率甚长基线干涉的新技术对SgrA展开观测,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自2004年以来,阿根廷的PierreAuger天文台的科学家用1600个离子探测器和24台特制天文望远镜记录到高能宇宙射线,他们通过对这些宇宙射线的来源分析后认为,这种高能宇宙射线极有可能来源于星系核,星系核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为之提供了巨大能量。2002年,欧洲研制的用编码孔径成像技术的INTEGRAL卫星上天后,新发现了几十个被认为是超大质量的黑洞。
2010年11月,美国宇航局揭开了一则吊足媒体胃口的“秘密”——地球附近一个年仅30岁的黑洞,这也是人类科学史上发现的最年轻的黑洞。2011年8月,天文学家首次抓拍到黑洞吞噬恒星的过程,这被认为是目前宇宙最神秘、最震撼的情景。照片中的黑洞仿佛魔鬼一般,将一颗接近它的恒星瞬间撕碎变成发光等离子体后消失无形。据悉,照片中的黑洞距地球约40亿光年。2015年8月27日,NASA发布马卡良231星系的近照,马卡良231是拥有双重巨型黑洞的近地球星系,距离地球6亿光年。
为揭开黑洞的神秘面纱,2017年,一项黑洞观测计划,即“事件视界望远镜”(EHT)计划正式启动。按照EHT计划,全世界200多位科学家组成空前庞大的“战斗阵营”,利用全球多地的8个亚毫米射电望远镜及其阵列,组成一个虚拟的望远镜网络,即“事件视界望远镜”,同时对黑洞展开观测。
综上所述,现在采用寻找黑洞的办法是探测来自宇宙的X射线源和确定X射线源的质量,如有来自于致密天体的X射线,且这类致密天体的质量大于3倍太阳质量,则基本认定此类天体为黑洞。现已探明中子星的半径大约是10英里,是恒星级黑洞临界半径的几倍,一个大质量恒星坍缩到更小的尺度变成黑洞的可能性是极大的,但最终要确定黑洞的存在,还有待于黑洞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实验的更新验证。目前对于黑洞的对称物——白洞的研究还停留在理论层面,尚无实验上的论证和支持。
黑洞是现代广义相对论中,宇宙空间内存在的一种天体。黑洞的引力很大,使得视界内的逃逸速度大于光速。那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大的黑洞是什么吗下面就由我来为你解答。
宇宙中最大的黑洞是芬兰科学家发现的一个巨大的双黑洞系统,它的体积等同于整个银河系,质量是太阳的180亿倍!
据外国媒体报道,芬兰科学家近日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双黑洞系统,经过研究,科学家们发现,这是目前宇宙中最大的黑洞,它的体积等同于整个银河系,质量是太阳的180亿倍!
这个宇宙最大黑洞是此前天文学家所记录最大黑洞的6倍,它距离地球35亿光年,形成在OJ287类星体的中心位置据悉,类星体是一种非常明亮的星体,这种星体在持续螺旋进入一个大型黑洞后释放出大量辐射线。
宇宙中最大的黑洞
史瓦西黑洞就是所谓的“寻常黑洞”。它是直接由较大的恒星演化而来的。恒星到晚期时核燃料消耗殆尽,辐射压(光压)急剧减弱,星体在其自身引力的作用下坍缩。若质量(指原恒星的质量)大于3倍的太阳,其产物就是黑洞。在宇宙空间里,此类黑洞具多数,其最大质量一般不超过50倍的太阳。
2009年发现的宇宙中最大的黑洞
2009年,天文学家发现一个迄今为止最大的宇宙黑洞。该黑洞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640亿倍。科学家通过对天文望远镜拍摄到的信息进行计算机重建模型后发现,该黑洞的体积比原来的预测要大2至3倍。该黑洞坐落于M87超大星系的核心区域,但和我们银河系中黑洞不同的是这个超大黑洞并不位于M87超大星系的中心位置。根据天文学原理,更大的星系中存在的黑洞质量和体积也应该相应的更大,而我们银河系附近有那么多的超大星系存在,所以在另外星系中发现更大的黑洞应当只是时间问题。
中国科学家发现宇宙中最大的黑洞
中国科研团队发现宇宙最亮、中心黑洞质量最大的类星体。它是宇宙早期的超级黑洞和最亮天体,也是唯一用2米级的望远镜发现的一颗宇宙早期类星体。
这一最新研究成果发表在2015年2月26日出版的国际顶级科学期刊《自然》(Nature)上。德国马普天文研究所的Bram Venemans博士以《年轻宇宙里的巨兽》同步发表评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陈建生院士认为这一工作“基于中国的中小天文设备发现了迄今为止遥远宇宙中的最亮天体,可喜可贺”。CNN、路透社等报道了这一发现。
类星体是1963年被发现的一类特殊天体。它们因看起来是“类似恒星的天体”而得名,但实际上却是银河系外能量巨大的遥远天体,其中心是猛烈吞噬周围物质的质量在千万太阳质量以上的超大质量黑洞。这些黑洞虽然自身不发光,但由于其强大的引力,周围物质在快速落向黑洞的过程中以类似“摩擦生热”的方式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使得类星体成为宇宙中最耀眼的天体。
目前,天文学家们通过大型巡天已经发现了20多万颗类星体,它们分布于宇宙大爆炸之后7亿年至今,对应的宇宙学红移 从7085到005 。通过对高红移类星体的研究,人们可以追溯到早期宇宙的结构和演化。然而,高红移类星体由于距离太过遥远,使得它们虽然自身能量巨大,但在地球上看起来的亮度并不亮,因此被发现的数目相对较少。在已发现的20多万颗类星体中,距离超过127亿光年(即红移大于6)的类星体只有40个左右。
近年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天文学系教授、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吴学兵领导的研究团队发展了一套基于光学和红外波段天文测光数据选取红移大于5的类星体候选体的有效方法,并利用多个望远镜的光谱观测发现了许多高红移类星体,其中最高红移的是一颗名为SDSS J0100+2802的类星体。
它的第一个光学波段光谱是在2013年12月29日利用云南丽江的 24米望远镜拍摄的,吴学兵等初步判定它是一颗红移高于62的类星体。随后他们联合美国、智利等国的天文学家利用国外的多镜面望远镜、大双筒望远镜、麦哲伦望远镜和双子座望远镜 所作的后续观测进一步确认它是红移为63的类星体。利用观测到的光谱数据,他们估计出该类星体的光度超过太阳光度的430万亿倍,比目前已知的距离最远(离地球130亿光年)的类星体还亮7倍。其中心的黑洞质量达到了120亿个太阳质量,使得它成为目前已知的高红移类星体中光度最高、黑洞质量最大的类星体。
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吴学兵教授说:“该类星体非常特别,当我们发现在宇宙大爆炸9亿年后就存在这样一颗中心黑洞质量如此之大、光度如此之高的类星体后感到极为兴奋。它就像遥远夜空中一盏最明亮的灯塔,其耀眼的光芒可帮助我们了解到很多以前无法了解的宇宙早期的信息。它如此之大的黑洞质量,也对宇宙早期黑洞形成与增长的现有理论提出了巨大挑战。”
论文合作者、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王飞格说:“这颗类星体最初是由我们使用中国云南丽江的24米光学望远镜发现的,它也是世界上唯一一颗利用2米口径的望远镜所发现的红移6以上的遥远类星体。我们为此感到特别自豪!”
论文合作者、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著名华裔天文学家、北大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特聘教授樊晓晖补充说,“这一极亮类星体的发现对宇宙早期黑洞成长的理论模型提出了很强的限制,支持了在宇宙早期黑洞比星系增长得更快的观点,并为未来研究早期宇宙中黑洞和星系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一个特别的实验室。”
据了解,该研究团队将利用包括哈勃太空望远镜在内的多台国际大型天文望远镜对这一特殊的遥远类星体进行仔细的后续观测,期待揭晓更多与之相关的科学奥秘。
陈建生院士在评价这一发现时说:“中国天文学家能够用国内2米级小望远镜发现了国际上通常需要10米级望远镜才能发现的天体,说明我国天文学家富有创新思想。但因为我国没有大望远镜,所以后续的深入研究不得不依靠国外大望远镜,我国参与国际下一代30米口径巨型望远镜(TMT)的建设对今后中国天文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