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西湖原是一个海湾,由海湾而演化成为一个泻湖,由泻湖而形成一个普通湖泊。西湖原是个天然湖泊,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淹废。西湖是钱唐县境内的一个湖泊,所以称为钱唐湖(从唐朝开始,“钱唐”改为“钱塘”),又因为在它的北部还有一个与它连接的湖泊,水位比它低,称为下湖,故西湖又相应称为上湖。
西湖这个名称的获得,则是钱唐县的历史发展与地理位置变迁的结果。自从秦在西湖群山中设置钱唐县以来,历两汉、三国、两晋和南北朝,县治可能早已迁离山区,逐渐进入平原。隋文帝开皇十一年(591),钱唐县治移到凤凰山麓的柳浦,在行政等级上并且升为杭州的州治。
长庆二年(822)为了增加西湖的蓄水量,白居易在石函桥附近即少年宫一带修筑湖堤,比原来的湖岸高出数尺。这里原是上湖和下源的连接之处,西湖水位本来高于下湖,白居易这一筑堤,造成了上下湖水位的更大差距。
尽管下湖早已淹废,但这种人为的地形差距,从今少年宫附近西湖湖岸北至少年水电站和东至环城西路这两个方向上,还都明显地存在。白居易在九世纪初期的这一次修筑湖堤,对西湖的发展来说是划时代的,因为从此以后,西湖的性质已经改变,它已经从一个天然湖泊演变成一个人工湖泊了。
西湖因白居易的筑堤而改变了湖性,而白居易仍称此湖为钱塘湖。当西湖这个名称流行之时,西湖早已是一个人工湖泊了。
西湖成为人工湖泊后,吴越国时代对西湖的整治。北宋以后,景德四年(1007)的知州王济,不仅疏浚了全湖,并且修建了西湖的闸堰设备。宋仁守时代(1023——1063)的知州郑戬和沈遘,前者动用了上万民工,斥废湖中葑田,进行了大规模的疏浚。
后者在六井之外,添设了一处供水量特大的新井,即后人所称的沈公井。苏轼于熙宁二年(1069)悉心研究西湖水利,探索畅通六井和沈公井的方案。元佑元年(1086)苏轼第二次来杭州任知州之职,手制订疏浚西湖的方案,向朝廷上了《乞开杭州西湖状》的奏章。
奏章是官方文件中第一次使用“西湖”这个名称,说明杭州城市已经整个地建立在西湖以东,西湖之名已经普遍流行了。
简介
西湖,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杭州市区西面,是中国大陆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大陆主要的观赏性淡水湖泊之一。
西湖东靠杭州市区,其余三面环山,面积约639平方千米,南北长约32千米,东西宽约28千米,绕湖一周近15千米。西湖平均水深227米,水体容量约为1429万立方米。
湖中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按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湖(又称“后西湖”或“后湖”)、北里湖(又称“里西湖”)、小南湖(又称“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其中外西湖面积最大。
孤山是西湖中最大的天然岛屿,苏堤、白堤越过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人工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雷峰塔与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
由于其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和风景名胜中的重要地位,西湖被评选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2年)、中国十大风景名胜(1985年)和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6年)。
此外,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发行的外汇兑换券壹圆券以及2004年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壹圆纸币背面均使用了三潭印月的图案,更说明了杭州西湖在中国风景名胜中的地位。中国各地以“西湖”命名的湖泊有数十个之多,通常认为杭州西湖是其中最著名的湖泊。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扩展资料:
西湖十景
西湖十景之名源出南宋山水画。南宋祝穆《方舆胜览》、吴自牧《梦粱录》均有记载,当时的文人诗词也多有提及。
十景皆傍近西湖或在湖中,最初的十景景目为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雷峰夕照、南屏晚钟、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两峰插云。至清代,康熙帝南巡至杭,为西湖十景题字,并将“两峰插云”改为“双峰插云”;“雷峰落照”(或称“雷峰夕照”)改为“雷峰西照”;“南屏晚钟”改为“南屏晓钟”。
但是“西照”与“晓钟”两个名称却未被人们接受,后人仍沿用南宋旧名至今。此后当地官吏将康熙帝御笔所书,刻石立碑,建亭恭护,至此,西湖十景石碑成为景点标志。乾隆帝南巡杭州,就十景各赋诗一首,镌刻于碑石阴面,使西湖十景景名更广为人知。
十景名称不仅用词贴切,亦对偶整齐(严格上并非对仗,对仗还须论格律、平仄)。例如“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曲院风荷”、“南屏晚钟”、“雷峰夕照”,其中两景任意搭配也可成对。“花港观鱼”、“柳浪闻莺”,或是“三潭印月”、“双峰插云”,这些本身也是对偶句或词组,非常工整。
1984年,《杭州日报》等五家单位发起了新西湖十景评选活动,最后新十景确定为云栖竹径、九溪烟树等。新十景的特点在于其地理范围大于旧十景,其中大多数位于西湖周边群山之中。与传统的西湖十景一样,新十景名称也见对偶。
譬如,“九溪烟树”对以“满陇桂雨”或“吴山天风”(其中“九”与“满”均为数词,较工);“玉皇飞云”与“宝石流霞”、“龙井问茶”与“虎跑梦泉”、“黄龙吐翠”与“阮墩环碧”等组合亦见工整。
2007年,杭州市政府进行“三评西湖十景”和名称征集,灵隐寺等一批景点入围,成为了新新西湖十景。景点中既有千年古刹灵隐寺、北宋名塔六和塔,也有近年恢复重建的文化景观钱王祠、万松书院等。
二、西湖的人文
1、宗教艺术
西湖与佛教、道教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长远的历史中,各种宗教团体和道观佛寺聚集在西湖及周边群山之中,增添了西湖浓厚的宗教色彩。这其中尤以吴越国时期为鼎盛。
当时各代国王热心佛学,在西湖周围兴建许多寺庙、宝塔、经幢和石窟,扩建灵隐寺,创建昭庆寺、净慈寺、理安寺、六通寺和韬光庵等,建造保俶塔、六和塔、雷峰塔和白塔,一时有佛国之称。
如今,保俶塔和重建后的雷峰塔仍是西湖风光的代表性景点,而拥有中国室内最大木雕坐式佛像的灵隐寺更是西湖各收费景点中最受欢迎的观光点之一。
2、文学作品
西湖以其湖光山色和深厚人文底蕴,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的眷顾,因此在文学方面也留下了诸多名篇和典籍。《武林掌故丛编》、《西湖梦寻》、《西湖集览》与新旧《西湖志》、《湖山便览》等记载了大量关于西湖和古代杭州的史迹掌故。
另外,近现代众多作家也与西湖结缘。在诗词方面,白居易、苏轼、柳永、杨万里、林逋、徐志摩、胡适等诗人留下了无数佳句;在散文方面,张岱、鲁迅、俞平伯、郁达夫、宗璞等名家则写下了众多名篇。以下例举部分与西湖紧密关联的文学作品。
3、民间传说
西湖自古以来便流传着许多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和《苏小小》。白蛇传中的“断桥相会”、“白娘子被压雷峰塔”等情节与西湖十景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传说中梁祝的爱情故事发生在西湖边的万松书院。
另外,杭州还流传岳飞、济公、乾隆下江南、杨乃武与“小白菜”等大量民间故事和《初阳台》、《双投桥》、《东坡肉》、《葱包桧儿》、《十八棵御茶》等传说。
参考资料:
坐动车吧,宁波一天内去杭州的动车有三十多趟,很方便。
二等坐票价46、55元,一等座票价55、65元。
到达时间,1个半小时到2个小时之间。
起点站,动车、非动车都是宁波东。
到达车站,有大概有9趟动车停靠杭州,其余都是杭州南。建议到杭州站也叫城站。
如果在杭州站下车的话,建议打车就行,起步价就可到达。
火车站正对的那条路就是西湖大道,这条路一头连着城站火车站,一头连着西湖,往西走到头就是西湖(西湖南线),步行20分钟应该够了,打的起步价。附近有涌金门遗址,金牛出水,钱王祠,西湖博物馆等景点,沿着西湖往北就是湖滨步行街(西湖东线)往南可到柳浪闻莺,吴山广场河坊街,雷峰塔,长桥公园。建议游西湖还是租一辆自行车好。
杭州南站公交线路(仅供参考)
方案1 11路/25路直达---12分钟---1公里---步行377米
从杭州南站 步行约197米 到达八字桥(保俶北路)站;乘坐11路(1站),或25路(1站) 到达文三新村站;步行约180米 到达西湖公园。
方案2 23路直达---17分钟---1公里---步行327米
从杭州南站 步行约152米 到达浙大西溪校区(天目山路)站;乘坐23路(2站) 到达文三新村站;步行约175米 到达西湖公园。
方案3 73路—11路/25路---22分钟---2公里---步行316米
从杭州南站 步行约121米 到达浙大西溪校区(天目山路)站;乘坐73路(1站) 到达保俶路(王家弄)站;乘坐11路(2站),或25路(2站) 到达文三新村站;步行约180米 到达西湖公园。
方案4 73路—11路/25路—23路/25路/11路---25分钟---2公里---步行368米
从杭州南站 步行约121米 到达浙大西溪校区(天目山路)站;乘坐73路(1站) 到达保俶路(王家弄)站;乘坐11路(1站),或25路(1站) 到达八字桥(保俶北路)站;乘坐23路(1站),或25路(1站),或11路(1站) 到达文三新村站;步行约178米 到达西湖公园。
西湖风景名胜区,按地形和地域划分,可分为北线、南线、西线和湖四个旅游区。北线的著名景点和游览点有:王虎塔、断桥残雪、宝石山、葛岭、抱朴园、黄龙洞、岳飞墓庙、江南史明园、竹苏园、玉带清虹、金沙岗文化村、杭植物园、玉泉、灵峰谭梅、云松书店、九里云松、飞来峰石窟造像、灵隐寺。南线著名景点和游览点有:婉婷骑射、陆承、艾琳徒步、西湖天地、六郎文英、涌金池、金牛水雕、张顺雕像、涌金楼、钱王纪念馆、崔光亭皇家码头、刘松年书屋、清照亭、水南半阴、唐云美术馆、双头桥、竹娘饭店、黄愚和中国丝绸博物馆。夏衍三洞、满觉龙、龙井、杭州动物园、虎跑泉、六和塔、钱塘江大桥、云起竹径、九溪十八间、宋城、未来世界等。西线的著名景点和旅游点有:沿杨公堤从北到南,范围48平方公里。沿途有七个景点:屈原风荷、金沙港、花园、毛家埠、五桂潭、渔舟湾和华钢观鱼。仔细慢慢看,会发现刘庄、郭庄的风韵犹在,兰苑的风景令人神往,鲁到了雁南令人留恋。此外,还有环碧湖府、堤、楼、园、茅巷古道、五峰草堂、赵纪念亭、大麦岭苏东坡摩崖石刻、于谦祠堂、玉曲园墓、紫九草堂、武状元坊、黄阁楼、法堂嶂山、松鹤山庄、红雀山庄、井陉古桥、遇见桥等。乘船游览西湖对游客来说是一种享受。湖中有湖(西湖);两塔(宝坻塔和雷峰塔);三堤(苏堤、白堤、杨堤);三岛(周晓颖、胡鑫亭、阮公墩)。呈现出一湖映双塔、三岸凌碧波、蓬莱等三岛的独特景观。自杨公堤开埠以来,外西湖、北蠡湖、西蠡湖、月湖、南湖、金沙港、毛家埠、五桂潭、玉鱼湾相互连接,再现了300年前的水上乐园,形成了完整的西湖水上游乐网络。一个湖指的是西湖。西湖水域按面积大小分为外湖、西丽湖、北丽湖、小南湖、月湖五个相互连通的湖泊。湖外,位于西湖的东部和南部,面积443平方公里,约占全湖的4/5。这里水天相接,眼界开阔。西面水面上有周晓颖、胡鑫亭、阮公墩三个岛屿,是湖心游的精华。西丽湖,面积0745平方公里,位于苏堤东侧,西侧是杨公堤。在西湖这片相对安静的水面上泛舟,湖光山色令人神往。北湖,面积035平方公里,北接宝石山、葛岭山,西南接孤山,南接白堤。山为屏,水映山,长堤有痕,桃花绿柳,古桥如虹。小湖和月湖分别位于西丽湖的南部和北部,面积不到01平方公里。这两个水虽然比较小,但是精致,优雅,有特色。在小南湖周围,有倒映在水中的南屏山和南风山的美丽风韵。月湖两岸曲折多变,古迹园林环绕,景观多变。第二塔是指西湖南线的雷峰塔和北线的宝初塔。保_塔,原名应天塔、保索塔,建于北宋初年,是为了保佑被召入京的吴越王钱弘_平安归来。当时是9级砖木结构,可以爬宝塔往外看。明末重建后成为实心砖塔,塔身高大典雅。从此便享有了湖上美人的赞誉。
宝玉塔重建于1933年,高453米,底座较小。塔的线条平缓柔和,在建筑体量的处理上很好地运用了比例,突出了挺拔、婉约、高大的特点。该塔的位置离杭州市中心很近,已经成为杭州的标志性建筑。雷峰塔位于西湖的南岸。南宋时,雷峰是西湖十景之一。明代中期,雷峰塔被火烧后,只剩下砖塔身,完全绯红,像个醉汉西湖对岸宝石山上婀娜多姿的宝济塔,人称宝池为美人,雷锋为老太婆。1924年9月,雷峰塔的残骸倒塌。20世纪末,世纪坛雷峰塔于2002年9月25日重建竣工。雷锋新塔高71679米,五层八面,依山傍湖,蔚为壮观。三堤是指苏堤、白堤和杨公堤。苏堤,全长2800米,南起西湖南岸南屏山脚下,北至北岸栖霞山脚下。北宋的苏东坡是用疏浚的湖泥建造的。南宋时,堤上建有大量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宫廷和民间艺人在此表演杂技节目。四月,春风吹来,堤上柳绿,桃红。沿堤由南向北有英波、索兰、望山、压堤、东浦、过虹六座石拱桥。从南宋到今天,苏堤上的肖春一直名列西湖十景之首。白堤,全长987米,宽33米,东起断桥,西接孤山。它是西湖历史上最古老的古堤,最晚建于唐代,南宋时属孤山路。明末又叫什锦堂;白居易任杭州巡抚时,曾在西湖筑湖堤。在他的西湖诗中,他喜爱“湖东移不足”和“青杨绿荫白沙堤”等名句。因此,这条古堤自清代以来就被称为白堤。杨公堤从栖霞岭开始,绕过丁家山到南山。明三年(1508年)杭州知府杨疏浚西湖,用湖中淤泥在西湖脚下筑起一道长堤。后人以杨公堤为名,纪念他疏浚西湖的功绩。堤上还有六座桥,俗称刘璃桥,从北到南依次命名为:环碧、刘金、卧龙、尹秀、井陉、袁俊。与西六苏堤桥前后呼应,合称第十二西湖桥。清朝以后,湖泊逐渐淤塞,田地和桑树扩大,杨堤被遗弃。1947年,在杨堤旧址上修建了西山路。2002年12月,西湖西进工程启动,杨公堤正在复苏。三岛是指三潭印月(即周晓颖)、胡鑫亭和阮公敦。三潭印月是西湖十景之一,软墩环碧被评为新西湖十景之一,湖中平调是钱塘十景之一。三岛中最早的胡鑫亭建于明朝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它有两层楼的外观,上翘的角和飞檐,屋顶覆盖着金色的琉璃瓦,雄伟而古朴。有两块甘龙皇帝的石碑亭前的s书虫,表示这里风(风)无边。置身于湖中央的亭子里,真的感觉像是置身于天堂。在世界三十六个西湖中,杭州是最好的一个。来杭州,参观西湖。它将带你进入一个风景如画的人间天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