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北新区未来潜力怎么样?

南京江北新区未来潜力怎么样?,第1张

我们说江北新区有句话是,过去你不理不睬,将来你高攀不起,现在已经正在成为现实。这就是对江北新区现在和未来看法的真实写照。

长江南京段的交通问题必将彻底解决,南京的江北新区想不发展都难。南京过去历届政府对江北发展早有准备,只是苦于受制长江交通问题没办法解决,才没有大规模开发,但在江北新区核心区留有近30平方公里的大量城市建设用地,全是无需拆迁的好地,它是南京城市发展的最后一块净土和承载地。它的巨大土地价值正在体现。从这几年江北新区发展速度来看,已经证明了江北新区核心区的价值被市场完全认可。

江北新区的发展,其产业发展其实错过了最好的时期,但也有它的后发优势,就是正在高速发展的新兴产业,江北新区的新能源 汽车 集成电路产业也做的风生水起,但未来到底如何?我不敢下论断。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江北新区核心区的城市化和宜居发展,是必然的。

江北新区核心区以南京主城仅一江之隔,西北有老山东南有长江,正是最好的城市发展地域和风水宝地。江北新区即使产业跟不上,也会有南京其它地域强大的产业做依托,不愁没有未来。长江北岸边的江北新区核心区,未来会成为南京除河西新城外的又一个新城市中心,这是必然的。所有的规划都是围绕着这个目标在积极推进,江苏现在是雄心勃勃,力推南京首位度,全力南京向真正的一线城市迈进,有江苏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都已经落实推进,有的已经初步成形可看,南京长江两岸已经成为南京城市的新核心区域。江南的河西新城和江北的江北新区隔江呼应发展,一个真正的一线城市将在江苏大地崛起。。

江北新区的潜力是无容置疑的,地处长三角腹地,左长三潜力股安徽沿江,右为长三的发达城市带,并且为这个区域唯一的国字号新区。完全不用怀疑它的未来。但是这里想先说说它的弊端。

1空间局限,由于涉及市届和省届,过于狭长,规划建设起来比较困难。

2南京过江通道目前还比较少,还需要时间

3江北的基建还比较差,多处为荒原,对南京江南的吸引较弱,并且剧了解,江北新区很多民生方面的问题还没有和南京其它的区对接,比如社保医保等,由于基建不好,目前对安徽人口辐射也比较局限。

4在基建没有完成的情况下,房价已经破了3w,一方面体现了投资者对江北的看好,另一方面也大大消弱了人口流入。可能这个新区,在基建初期,算是国字号新区里面房价最贵的了。要知道上海浦东刚开始都没这么贵,浦东基建初期,那时候相对浦西完全便宜到爆,甚至有句话,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

所以,未开光明,但任重道远。

南京江北必须的发展,以江为核心,长江为风景线,两岸高楼凸起,江边湿体公园,江里开游轮,让游客观赏俩岸美景,晚上看灯火辉煌,又能创收GTP,南京江北发展好,十年内,南京定能划入一线城里(直辖市)江北的未来房价敢超(河西)江北一天会比一天美,我看好核心区域,未来不是梦!!!!!

说实话,南京江北新区的发展潜力不怎么样。

江北新区位于南京市区北部,长江北岸。南对南京市区,东接扬州,西、北两端被安徽省包围。

南京的都市区和南京的传统发展方向,都在南京以南,以及南京东南。这个方向有南京丰富的文化传承,以及人口做支撑,同时面向发达的长三角城市群。

而江北新区位于南京的西北端,主要面对的是安徽滁州方向,产业、人口、资源、影响力都非常薄弱。如果要发展江北,单靠是市场调整是必然行不通的,因此,只有人为倾斜或许会略有成效。

江北新区可以实现南京都市区雄跨长江的格局,也会给南京争夺安徽人口提供极大支持,同时也是南京建设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

但是,在现有区划条件下,江北新区地理条件实在太差了,基本处于被安徽包围的状态,对省内不能带动其他地方。在省外同时面对安徽的区划壁垒,其发展难度和省上的支持可见一斑。

况且,两省联动的情况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南京的区划格局如果不变,想在西北有一番作为是得不偿失的。

江北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中国自由贸易区、南京新城中心,是全省未来创新的策源地、引领区。

江北新区近几年的发展大家有目共睹,2018年江北新区GDP增速居江苏之首。

全年新增新型研发机构备案数22家。创新创业环境加快打造。创新创业成果加快显现。

 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38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480件,PCT专利申请量150件,制定国家标准10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8%, 科技 服务业务收入增长60%。

 全年共引进培育 科技 顶尖专家11人、创新型企业家14人,新增高技能人才558人、大学生就业27万人,高层次创业人才累计达293人,留学回国人员累计达2727人。

 新区全年共实施重大产业项目155个,累计完成投资461亿元,微创医学、强新 科技 等50多个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

按照目前的规划发展,江北新区的发展潜力可比肩河西,成为南京的未来之星,局时也将成为人才的聚集地,创新高地,实现多种产业集群发展。

因此,南京江北新区,是极具发展潜力与前景的,未来的发展可期,潜力无穷。

江北是南京未来发展的热点,拥江发展重心北移形成长江经济带,使长江上下游联动,以南京为龙头驱动的,大的产业格局,建立大区域经济,不要局限什么江苏,安微等行政区划概念,过去原本就是一个省,现在经济联系更紧密,应站在未来发展的大格局来规划蓝图。

西部双子座成都重庆

中部武汉甚至合肥,郑州

东部苏州,杭州

给了南京很大的压力和危机感。

北城双子京津

南城双子广深

西部双子成渝

中部双子武汉,郑州

基本没有争议

唯独东部双子是沪宁,沪杭

争了很多年也没分胜负

江北新区的使命是为了争东部第二城,中国第五城

结论是潜力巨大。否则南京会一直吃老本,逐步被成都,杭州

甚至天津,武汉,重庆超越。

南京在综合实力其实是在仅次于北上广深在其他城市之上的

短板是人口,经济和面积,所以数据上很吃亏。

江北新区泽可以弥补这些短板。

使得南京具备争夺中国第五城的实力。

我觉得江北以后发展肯定会很快,因为南京地铁有许多都去江北,还有一些大学也往江北搬还有医院大型超市商场等。从这几点我觉得江北前途很好很适合投资。

关于南京江北新区未来的潜力,我来发表一下意见

通过我本人在江北几年的情况下的看到的改变,包括南京的自贸区建立,小区的楼盘建设及地块的规划来分析一下;

南京研创园、孵鹰大厦:目前那里上班的人已经有很多了,人才公寓房也弄好了,二期的研创园也在施工,旁边的五桥20年也要通车了,三个在江中的大桥柱子已经建好了,每天看都不一样,目前的江北的引桥已经快铺完了。到时就等江上合拢了。

楼盘:目前几个楼盘,江与城新房限价不愁卖,200多套房 8000多人摇号,当天这边交通直接是瘫痪了。

关于地块,雅居乐滨江国际二期西边 华侨城开盘也很火爆不愁卖;规划的乔波冰雪世界后面也要开建、砂之船奥特莱斯、五桥口的万达广场,都是周边的配套;

旁边一些的配套像万汇城商业中心目前也在在建中、金盛田广场属于老江浦区域离核心居住区也不远。

核心商务区的绿地金融中心个人预估2024年左右完成、旁边配套的生活住宅绿地海悦已经清盘,房子也盖的蛮高了。

个人总结:通过这些小区的楼盘售卖情况及新建情况 ,个人是觉得新区的发展潜力是十足的,通过一些新闻也了解到 9月份江北的企业注册达上千家;潜力好但是发展还是太慢,应该还要加快速度。未来十年肯定先看江北。

南京江北新区,是国家级开发新区,已成为南京市主城区,随着北沿江高铁建设的推进,宁淮城际铁路等支线铁路的规划与建设,南京北铁路枢纽正呼之欲出。

江北新区的规划既已推出,许多工业,服务业,基础设施配套项目正大踏步地分别实施,建设热潮如火如荼,一批大体量、高 科技 项目入驻,江北新区的春天己来临。

南京的省会优势,科教资源雄集的优势,国字号开发区的政策优势,未来的交通优势,江北新区的发展优势势不可当。

小麦是单子叶。

单子叶植物就是种子的胚只有1片子叶,小麦只有一片子叶。小麦属于被子植物亚门、单子叶植物纲、禾本科植物,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谷类作物,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

小麦富含淀粉、蛋白质、植物、钙、铁等营养元素,可以磨成面粉后制作成面包、馒头、饼干等食物。小麦是果实,小麦生长肥沃的土壤中,并且是中性酸碱度的土壤,喜欢在低温且有光照的环境,小麦中主要分布于山东、陕西、河南、河北和山西省等地区。

果实的粉末一般是白色,有小片黄棕色的果皮,麦秆很直立,通常具有6-7节左右,高大约60-100厘米,直径大约5-7毫米花序十分直立,长大概5到10厘米。

小麦种植注意事项

小麦播种后要及时检查出苗情况,一旦发生缺苗,应及时补齐。可以进行补种,选择与缺苗地块相同的品种,先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浸种、催芽,晾干后播种,以利于出苗和生长、移栽。

对于来不及补种和补种后仍有缺苗的地块,可在小麦分蘖期选用同一品种壮苗进行移栽,移栽的深度以“上不埋心,下不露白”为宜,移栽后及时浇水和松土,移栽的时间最迟不能晚于小雪,以利于小麦缓苗和越冬。

2004年10月18日,沈阳夏宫以“设备故障原因无法正常营业”为由宣布停业。

2006年5月27日,沈阳夏宫重新恢复营业,经营宗旨从服务高端转为“打造平民水上乐园”;一直敢为天下先,最初在沈阳是独一无二的夏宫在经过第一次停业后重新营业时,不得不将目光锁定中低端消费群体。但此时已项目老套、新鲜退去的夏宫客流骤降,有时,屈指可数的老人和学生甚至不敢走进空荡荡的嬉水大厅。夏宫的销售额显著下降。

2007年9月11日,沈阳夏宫以“经营问题”为由再次停业。

2008年11月,沈阳市宣布对夏宫实施拆除。 沈阳夏宫经营10年来,曾创下日均接待游客3000人、1997年税后利润达4065万元的纪录。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夏宫的“刚性成本”高,设备折旧维修、水电蒸汽费用、人员开支等固定费用每年至少需要2000万元,同时夏宫的格局存在先天设计上的不足,这些都导致了费用的增加;另一方面,不得不承认,夏宫的产品已经不足以适应新的竞争形势和消费需求,产品的市场生存能力和创造价值的能力在下降。目前夏宫在沈阳水上娱乐场所的市场占有率还在50%以上,也不能保证收支平衡。因此,在迅猛发展的沈阳娱乐市场强烈冲击下,不但客流量大大下降,夏宫刚性成本过高、规划布局不合理等“先天弊端”也随之凸显。

沈阳夏宫爆破后,通过土地部门,按照规定公开实行土地招拍挂。作为主要投资方,新加坡维信集团于2008年10月20日成功摘得此地块。

此外,由于建筑的独特,冬季里,沈阳夏宫内部温度须保持高于室外50℃甚至更高,仅采暖一项花费,每年近400万元。即使目前沈阳夏宫在沈阳水上娱乐场所的市场占有率还在50%以上,也不能保证收支平衡。另外随着金廊的开发,居民的大面积动迁及交通问题,现在沈阳夏宫所处青年大街的位置也越来越不适合其发展。如今,沈阳夏宫的光环不得不摘下来了。 地处沈阳金廊商圈“龙眼”之位的夏宫,曾是沈阳金廊景观中一颗耀眼的珍珠。随着金廊的不断扩大,有些建筑已经不再适应城市规划要求了,整个金廊线上沈河区段“黄金地带”上的几大项目已经陆陆续续拆迁了,原本属于沈阳地标建筑的夏宫也已经不适合现代城市的发展要求了,所以夏宫一定要拆掉。

夏宫经营多年,虽然每年都增加一些娱乐项目,但几乎是处在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经营模式中运行。夏宫亏损的核心问题是经营产品的生存能力下降,导致成本赢利失衡。

沈阳大学金融系主任姜伟认为,夏宫的变迁是由内、外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随着市民娱乐工具的不断增加,游泳业的暴利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作为健身运动场所的游泳馆,属于一种长期投资项目,回报率较低。未来沈阳的游泳场所将会更多地向社区化发展,而从身为经营者的开发商、物业角度来看,游泳设施不光是一个便民的大众健身设施,更是招揽消费者掏钱买房的法宝之一。

对于夏宫拆迁后原地的使用问题,有消息称,沈阳夏宫拆除后,新股东会在夏宫地块上投资25亿美元兴建一座两幢均在30层高的双子座建筑,使其成为沈阳又一标志性建筑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21760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7
下一篇2023-11-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