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进口SOM巡航导弹吗?

中国会进口SOM巡航导弹吗?,第1张

不会

SOM实际上是以德国的金牛座为蓝本的,土鸡国的武器实际上还是处于组装阶段,主要部件都是德国的

德国目前还在对华武器禁运,不可能同意

另一方面,中国在几年前的珠海航展上就展览过类似金牛座的国产撒布器——TL500

如果要开发类似射程1000公里左右的隐身巡航导弹,也是用国产的方便,至少接口问题不存在

歼-10战斗机是中国中航工业集团成都飞机工业公司自主研制的单发动机、轻型、多功能、超音速、全天候、采用鸭式布局的的第四代战斗机,中国空军赋予其编号为歼-10,对外称J-10或称F-10。

歼10A

自2004年歼10交付到中国空军之后,如今已是歼10服役的第16个年头,已经属于我国一款比较老旧型的战机了,但显然我方没有放弃这款战机,努力改进并研制出了更多的改进型,歼10A、歼10B、歼10C相继问世,性能也是逐步提升。

歼10C

歼10C作为最新一版的改进机型,其性能远超歼10A与歼10B,作战半径达1240公里,可以连续飞行3个小时左右,航程达到2950公里。最大载弹量达8吨以上。歼-10C通过加装ECM设备、换装功能强大的AESA雷达、装备更加可靠的综合化航空电子系统、改用推力更为强劲的俄制AL-31FN-M1发动机、部分改变气动外形,整体战斗力确实上了一个档次,达到了三代半战斗机的水平。而近期曝光的一张歼10C挂载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的照片,则证明了歼10C具备了极强的超视距空战能力,能够在200公里外对敌方轰炸机、预警机等大型目标发起攻击。歼-10B/C的作战半径、航程、载弹量、机体寿命、全天候作战能力及电子战能力等也达到了世界同类中型战斗机的较高水平。但是由于歼-10A战机的底子在那里放着,歼-10C有一些先天性的缺陷确实很难弥补。

歼10C

韩国F-15K战斗机是美国空军现役的F-15E战斗轰炸机的最新发展型,在继承F-15C的优良空战性能同时,全天候对地攻击能力也大为增强,是优秀的远程多用途战机。韩国空军目前拥有60架波音生产的F-15K战斗机。

F-15K

F-15K战斗机设计有15个挂点,既可装备多型空对空导弹,又可挂装“斯拉姆”空对地导弹、“联合直接攻击弹药”等精确制导武器。作战半径达1800公里,可以连续飞行3个小时左右,航程达到4400公里。最大载弹量达10吨以上。

F-15发射“金牛座”空地导弹

此外,1架F-15K战斗机可同时携带2枚“金牛座”,其“金牛座”巡航导弹在空地战术精确打击能力极强。“金牛座”导弹是一种由德国"金牛座"系统公司开发的远程动能侵彻和毁伤导弹,射程500公里以上,重量1400公斤,弹头重480公斤,其命中精度极高,可对付坚固目标,如地下工事等,在作战中可发挥很大的作用。除“金牛座”外,F-15K还可以使使用AIM-120C中距空空导弹(射程在110公里左右)、AIM-9X格斗导弹,配备JDAM卫星导航修正弹药、“鱼叉”反舰导弹、“斯拉姆”空地导弹、各种普通炸弹。对付敌方雷达时,可以使用AGM-88B“哈姆”反辐射导弹。可以说F-15K兼具对地攻击和空中优势能力的多用途战斗机,战斗力确实很强。

韩国F-15K战斗轰炸机携带的武器

F-15K上装有源相控阵雷达雷达。其武器系统更是综合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装备,这些装备包括APG-63(V)1雷达、第三代前视红外仪系统、头盔提示系统和武器控制系统及高尖端武器,如联合直接攻击攻击弹药、防区外攻击导弹增程弹药、高级中程空对空导弹以及AIM-9X导弹。

远程巡航导弹的定义为射程1000公里以上

现在拥有的有美国、俄罗斯、中国

韩国号称已经开发并通过了测试,巴基斯坦也具有类似武器

此外,德国的金牛座和法国的风暴之影,理论上也可以升级为1000公里的远距离巡航导弹

纳粹Go-229战斗轰炸机,21世纪的现在,每当人们看到美国空军的镇宅至宝B-2隐身战略轰炸机时,无不被它那独特的气动外形和强大的隐身能力和作战能力所震撼。好像只有美国空军自己掌握了无尾飞翼气动技术。但事实是,在1945年,欧洲的纳粹德国,就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无尾飞翼喷气式战斗轰炸机。

纳粹Go-229战斗轰炸机它的外形和性能即使在当今也相当前卫,也是纳粹德国的末日奇迹武器设计之一。 该机由霍顿兄弟设计,金属和木材混合结构,由戈达公司负责制造和试验。 Ho-229共有三架原型机,其中第一架为无动力滑翔机,仅用于气动验证和研究,德国战败后被烧毁。 第二架,也是唯一曾经成功飞上蓝天的有动力试验机在第三次试飞时机毁人亡。

因此,目前全世界只存留唯一一架未完成的原型三号机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展出,作为历史上第一架实用喷气动力的飞翼机,Go-229的安全使用过载为7G,其座舱位置相当靠前,两侧各安装一台容克Jumo004涡喷发动机,尾喷管突出在机翼后表面上,翼身中部采用传统的焊接钢管结构,整机基本以多层胶合板作蒙皮,当然在发动机喷口附近位置用的是金属以承受高温。

机翼外段部分则是全木结构,其重要边缘用由薄木片与树脂压合而成的特殊强化材料制成,只有翼尖是全金属的。最初曾经有人怀疑木质机身能否承受强大的喷气动力,但试验的结果表明这样的设计在减重的同时完全能满足强度要求,而且由于战时重要金属资源的缺乏,以木为主也是有些不得已而为之,再说木工对人力的要求也比较低。

战后,美国和英国对缴获的“Go-229计划的资料进行了详细研究。他们的结论是,这是一种革命性的飞机。如果纳粹有更多的时间来生产他。那将对整个欧洲空战结局产生颠覆性影响。事实上纳粹空军司令林就曾在被俘后声称:“只要给我4到5个月时间,以飞翼为主的喷气飞机将为德国赢得战争”!虽然他的话有些道理,但历史已经证明,反人类的纳粹是必将灭亡的。

如果战后诺斯罗普能够和霍顿兄弟联手进行飞机的研制工作,那在世界航空界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而Go-229和其他纳粹末日武器:弹道导弹、巡航导弹、潜射弹道导弹、空空导弹、空地导弹、地空导弹、反坦克导弹和AIP潜艇等一起,对人类后来的军事科技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而纳粹最神秘的项目“飞碟”则成为困扰人类长达70年之久的迷案。

可以,不过巡航导弹很少安在战斗机上,巡航导弹的体积、重量都很大,如果在机翼下挂置,会影响机动性和速度。例如:F-14如果在机翼下挂置4枚“不死鸟”空空导弹,没有发射,也必须扔掉2枚才能降落。重型战斗机挂空空导弹都这样。如果没有制空权,挂巡航导弹就是送死。但你还是输了。

5楼的,B-52是重型轰炸机,载弹量12吨,不能比。弹道导弹不能安装在战斗机上。

  巡航导弹是1991年海湾战争的几大”明星”武器之一,此后,作为美国对外用兵的”急先锋”,几乎每一次由美国主导或参与的军事行动(或许只有在索马里的特种作战行动除外)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巡航导弹的身影。作为一种远程精确攻击武器,巡航导弹作为美国”非接触打击”的主要手段,显示了巨大的威力。我国科研人员也一直关注着巡航导弹的发展,至今已研制出数个系列、多种型号的巡航导弹,在第六届珠海航展上,”飞豹出口型”的模型上挂载了两枚”空射巡航导弹”,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由于保密的需要,外界对我国巡航导弹的具体情况知之甚少,我们在这里通过对公开资料的解读,对国产巡航导弹的发展情况做一个简单而浅显的分析和猜测。

  我国的飞航式导弹是以苏联SS-N-2”冥河”导弹为基础发展而来的,最初是”上游”和”海鹰”两大系列反舰导弹。”上游”系列装备国产第一代导弹艇和导弹护卫舰,国产第一代导弹驱逐舰则装备了”海鹰”系列。在”海鹰”系列反舰导弹的基础上,我国科技人员开发了称为”鹰击”一6系列的空射型号,由国产轰-6战略轰炸机发射。后来,通过获得的一部分”鱼叉”反舰导弹的技术资料,我国又开发出”鹰击”-8系列反舰导弹,这些都成为了国产巡航导弹发展的重要基石。

  海湾战争以后,我国科技人员展开了对地攻击巡航导弹的研制工作。应该说,对地攻击巡航导弹和飞航式反舰导弹之间并没有多大的本质差别,飞航式反舰导弹更强调空中机动性能(要面临舰上火力的拦截),采用主动雷达制导,对制导系统精度要求较高,对射程要求相对较低;而对地攻击巡航导弹,不怎么强调空中机动性能,但对射程和威力要求更大,对制导系统的精度和跟踪能力要求相对低些,但制导系统作用距离要求更远,使投送平台能在敌方打击范围之外较安全地发射。有资料证实,我国早期的巡航导弹型号正是由”鹰击”-6和”鹰击”-8两个系列发展而成,通过换装小型涡喷发动机和GPS或地形匹配导引头,其射程和精度虽然不能和大名鼎鼎的美国”战斧”巡航导弹相比,但已经可以满足部队的基本需要。2001年我国购入苏-30MKK战斗轰炸机之后,也一并获得了配套的Kh-59ME防区外巡航导弹,这或许是我国科研人员第一次接触到世界水平的远程巡航导弹,此后通过科技人员的不断努力和与友好国家的技术合作,我国巡航导弹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2000年左右,外界开始流传我国开始装备一种名为”红鸟”的巡航导弹,并且宣称其”射程达到1000千米以上,有超音速的发展型号”。2004年8月,我军在一次演习中发射了一枚远程巡航导弹,外电报道称该弹”非常精确地击中了1500千米以外的海上目标”,并且认为这种巡航导弹名为”东海-10号”,射程近2000千米,命中精度在15米以内,后来甚至有传闻说我国获得了俄罗斯Kh-55和以色列”达莉拉”等先进巡航导弹的技术。为此,惶恐无措的台湾军方急急忙忙地用F-16战斗机发射了一枚”鱼叉”反舰导弹为自己壮胆,但这样的举动只能是贻笑大方。

  在”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事演习中,我空军从一架轰-6战略轰炸机上发射了一枚国产新型巡航导弹,导弹准确地击中了60千米外的”敌”指挥所,该型导弹的头部有光学窗口,但载机并非临空发射,而是远在任何光学设备探测距离之外发射的,因此相信该弹采用了”红外/电视制导+数据链传输”的制导模式,即导弹头部的光学寻的头将观测到的情况通过数据链传输给载机上的人员,因此载机可以在较远的距离外”遥控”导弹飞向目标,这种制导模式也被称为”人在回路中”。从外形上看,该型导弹与”鹰击”-6系列飞航式导弹之间存在着某种渊源,但弹体和弹翼都有所变化,这种改变虽然可能会影响导弹的空中机动性能,但有利于远距离飞行,可以有效提高导弹的射程。

  在历次珠海航展上,参展的国产”飞豹”战斗轰炸机模型,都会带上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导弹。2000年珠海航展上的”飞豹”战斗轰炸机全比例模型就挂载着一种有着类似飞机两侧的进气口的导弹,关于这种导弹的具体情况不得而知,但该弹与法国ASMP空射巡航导弹十分相像。ASMP空射巡航导弹是法国”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射程300千米,可以携带15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由法国空军的”幻影”-2000N和法国海军航空兵的”超级军旗”战斗机发射。在本次珠海航展上的”出口型飞豹”模型上,我们又看到一种具有隐身外型,与英国”风暴阴影”、德国”金牛座”颇为类似的防区外制导武器,可能是巡航导弹,也可能是防区外撒布器,曾有记者在采访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时获悉”我们已经拥有自行研制的防区外撒布器”,而且既然伊朗都开发出了KITE-2000防区外撒布器,我们也完全有理由能做到。

  在最新服役的国产大型导弹驱逐舰上,我们不仅看到了被誉为”中华神盾”的国产大型相控阵雷达和垂直发射的远程舰对空导弹,还看到了一种过去未曾见过的圆桶形发射箱,这种发射箱的体积比我海军舰艇上普遍使用的”鹰击”-8系列反舰导弹大了近一倍。人们曾经猜测这是一种大型超音速反舰导弹,但目前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这是一款具备对地攻击能力的大型飞航式导弹,新华社的报道称最新服役的国产大型导弹驱逐舰”具有远程对空、对海和超视距对地打击能力”,从某种程度上也印证了这一推断。

  在本次珠海航展上,射程达到300千米,具有对地攻击能力的C-602飞航式导弹和用于打击地面目标的C-802改进型空对地导弹首次在国内的展览中亮相,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只是国产巡航导弹家族的冰山一角,日渐成熟的中国巡航导弹,正成为维护我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捍卫国家利益和尊严的倚天利剑!

“云母”中近程空对空导弹

据称,“云母”导弹原是法国马特拉公司专为空军的“幻影”2000战斗机而研制的中近程空对空导弹,但后因订货不足,马特拉公司遂希望这种导弹能成为法国陆海空三军都能采用的通用导弹。

于是,从1998年2月起,就开始试验面对空型导弹。1999年5月20日,法国在停泊在南部地中海的科西嘉岛附近的军舰上,成功地试射了一枚“云母”防空导弹,其截击目标的能力达到预定要求。法国陆军采购的“云母”车载型导弹,从2000年起与美制“霍克”导弹(法军现有“霍克”防空导弹中队16个,装备48部发射架和196枚导弹)就混合部署在法意边境地区。

武器性能

中文名:“云母”防空导弹

研发公司:法国马特拉公司

国家:法国

造型:梭镖

简介

在2003年6月19日巴黎航展上,法国马特拉公司展出的一种以空对空导弹为基础研制而成的“云母”防空导弹让人耳目一新。这种导弹尽管没有“爱国者”导弹那般风光,但就其实际战术性能而言。据说并不亚于前者,而且,其价格上却享有无与伦比的优势。

研发历史

“云母”导弹原先是作为护卫舰级别以下的轻型战舰的点状防空武器来使用的,因此,其尺寸上的要求很严。该导弹起先采用的是六联装菱形发射箱,其目标搜索跟踪制导雷达合而为一,具有很强的独立作战能力,在3000吨以下舰艇上可以按模块化布置,既能与舰艇指挥中枢相连,又可在舰艇指挥中心失灵时各自为战。

在巴黎航展上,“云母”防空导弹系统是以六联装导弹发射车、搜索跟踪雷达车和车载控制中心这样完整的作战单位方式对外展出的。这些车辆均采用法国萨吉姆公司生产的8×8越野卡车底盘。

“云母”导弹发射车重约26吨,配备有3~4名乘员(包括车长和2~3名操作人员),乘员均坐在车辆前部的作战舱内,舱内装有指挥通信系统。该车底盘中央装有一个重约55吨的电动炮塔,炮塔上装有相关的光学/红外跟踪装置、敌我识别系统和两组三联装导弹发射箱。

结构性能

“云母”导弹弹体为锐利的梭镖造型,4片折叠尾翼呈十字形布置用于稳定飞行,4片小前翼起到测速作用。

弹头采用无线电指挥控制系统,配备高爆破片弹头和近炸引信,可射出高密度合金破片,有效射程05~50千米,有效射高50~16 000米,可拦截速度为700米/秒、俯冲角为0~90度、雷达反射面积为001平方米的各种精确制导武器,包括空地导弹、巡航导弹、反辐射导弹和制导炸弹等,整个反应时间在15秒以内。

改进

针对海湾战争后对巡航导弹产生的恐惧心理,马特拉公司特意提升了“云母”导弹的反巡航导弹能力,这主要是改进该导弹采用的雷达系统,采用脉冲压缩技术,将长而低功率的脉冲压缩成极短的强脉冲,使雷达的距离探测精度提高10倍。

雷达可将巡航导弹反射的回波按照距离轴分成更多更细的小范围,运用高速计算机进行数字化多普勒处理,它不会因一个地方的杂波而让整个灵敏度降低。

经过上述处理后,可精确分离出每一个地形杂波,使其具有接近火控所需的精确度,指引导弹攻击来袭的巡航导弹。据称,舰载型“云母”防空导弹曾在过去的多次试验中,成功地拦截了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20896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1
下一篇2023-11-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