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太阳系的资料

有关太阳系的资料,第1张

太阳系的领域包括太阳,4颗像地球的内行星,由许多小岩石组成的小行星带,4颗充满气体的巨大外行星,充满冰冻小岩石,被称为柯伊伯带的第二个小天体区。在柯伊伯带之外还有黄道离散盘面和太阳圈,和依然属于假设的奥尔特云。

依照至太阳的距离,行星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8颗中的6颗有天然的卫星环绕着,这些星习惯上因为地球的卫星被称为月球而都被视为月球。在外侧的行星都有由尘埃和许多小颗粒构成的行星环环绕着,而除了地球之外,肉眼可见的行星以五行为名,在西方则全都以希腊和罗马神话故事中的神仙为名。三颗矮行星是冥王星,柯伊伯带内最大的天体之一,谷神星,小行星带内最大的天体,和属于黄道离散天体的阋神星。

概述和轨道

太阳系内天体的轨道太阳系的主角是位居中心的太阳,它是一颗光谱分类为G2V的主序星,拥有太阳系内已知质量的9986%,并以引力主宰著太阳系。木星和土星,太阳系内最大的两颗行星,又占了剩余质量的90%以上,目前仍属于假说的奥尔特云,还不知道会占有多少百分比的质量。

太阳系内主要天体的轨道,都在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黄道)的附近。行星都非常靠近黄道,而彗星和柯伊伯带天体,通常都有比较明显的倾斜角度。

由北方向下鸟瞰太阳系,所有的行星和绝大部分的其他天体,都以逆时针(右旋)方向绕着太阳公转。有些例外的,像是哈雷彗星。

环绕着太阳运动的天体都遵守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轨道都以太阳为椭圆的一个焦点,并且越靠近太阳时的速度越快。行星的轨道接近圆型,但许多彗星、小行星和柯伊伯带天体的轨道则是高度椭圆的。

在这么辽阔的空间中,有许多方法可以表示出太阳系中每个轨道的距离。在实际上,距离太阳越远的行星或环带,与前一个的距离就会更远,而只有少数的例外。例如,金星在水星之外约033天文单位的距离上,而土星与木星的距离是43天文单位,海王星又在天王星之外105天文单位。曾有些关系式企图解释这些轨道距离变化间的交互作用,但这样的理论从未获得证实。

形成和演化

艺术家笔下的原行星盘

太阳系的形成据信应该是依据星云假说,最早是在1755年由康德和1796年由拉普拉斯各自独立提出的。这个理论认为太阳系是在46亿年前在一个巨大的分子云的塌缩中形成的。这个星云原本有数光年的大小,并且同时诞生了数颗恒星。研究古老的陨石追溯到的元素显示,只有超新星爆炸的心脏部分才能产生这些元素,所以包含太阳的星团必然在超新星残骸的附近。可能是来自超新星爆炸的震波使邻近太阳附近的星云密度增高,使得重力得以克服内部气体的膨胀压力造成塌缩,因而触发了太阳的诞生。

被认定为原太阳星云的地区就是日后将形成太阳系的地区,直径估计在7,000至20,000天文单位,而质量仅比太阳多一点(多01至0001太阳质量)。当星云开始塌缩时,角动量守恒定律使它的转速加快,内部原子相互碰撞的频率增加。其中心区域集中了大部分的质量,温度也比周围的圆盘更热。当重力、气体压力、磁场和自转作用在收缩的星云上时,它开始变得扁平成为旋转的原行星盘,而直径大约200天文单位,并且在中心有一个热且稠密的原恒星。

对年轻的金牛T星的研究,相信质量与预熔合阶段发展的太阳非常相似,显示在形成阶段经常都会有原行星物质的圆盘伴随着。这些圆盘可以延伸至数百天文单位,并且最热的部分可以达到数千K的高温。

一亿年后,在塌缩的星云中心,压力和密度将大到足以使原始太阳的氢开始热融合,这会一直增加直到流体静力平衡,使热能足以抵抗重力的收缩能。这时太阳才成为一颗真正的恒星。

相信经由吸积的作用,各种各样的行星将从云气(太阳星云)中剩余的气体和尘埃中诞生:

·当尘粒的颗粒还在环绕中心的原恒星时,行星就已经开始成长;

·然后经由直接的接触,聚集成1至10公里直径的丛集;

·接着经由碰撞形成更大的个体,成为直径大约5公里的星子;

·在未来得数百万年中,经由进一步的碰撞以每年15厘米的的速度继续成长。

在太阳系的内侧,因为过度的温暖使水和甲烷这种易挥发的分子不能凝聚,因此形成的星子相对的就比较小(仅占有圆盘质量的06%),并且主要的成分是熔点较高的硅酸盐和金属等化合物。这些石质的天体最后就成为类地行星。再远一点的星子,受到木星引力的影响,不能凝聚在一起成为原行星,而成为现在所见到的小行星带。

在更远的距离上,在冻结线之外,易挥发的物质也能冻结成固体,就形成了木星和土星这些巨大的气体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获得的材料较少,并且因为核心被认为主要是冰(氢化物),因此被称为冰巨星。

一旦年轻的太阳开始产生能量,太阳风会将原行星盘中的物质吹入行星际空间,从而结束行星的成长。年轻的金牛座T星的恒星风就比处于稳定阶段的较老的恒星强得多。

根据天文学家的推测,目前的太阳系会维持直到太阳离开主序。由于太阳是利用其内部的氢作为燃料,为了能够利用剩余的燃料,太阳会变得越来越热,于是燃烧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这就导致太阳不断变亮,变亮速度大约为每11亿年增亮10%。

从现在起再过大约76亿年,太阳的内核将会热得足以使外层氢发生融合,这会导致太阳膨胀到现在半径的260倍,变为一个红巨星。此时,由于体积与表面积的扩大,太阳的总光度增加,但表面温度下降,单位面积的光度变暗。

随后,太阳的外层被逐渐抛离,最后裸露出核心成为一颗白矮星,一个极为致密的天体,只有地球的大小却有着原来太阳一半的质量。

[编辑本段]结构和组成

太阳系是由受太阳引力约束的天体组成的系统是宇宙中的一个小天体系统,

太阳系的结构可以大概地分为五部分:

太阳

太阳是太阳系的母星,也是最主要和最重要的成员。它有足够的质量让内部的压力与密度足以抑制和承受核融合产生的巨大能量,并以辐射的型式,例如可见光,让能量稳定的进入太空。太阳在赫罗图上的位置

太阳在分类上是一颗中等大小的黄矮星,不过这样的名称很容易让人误会,其实在我们的星系中,太阳是相当大与明亮的。恒星是依据赫罗图的表面温度与亮度对应关系来分类的。通常,温度高的恒星也会比较明亮,而遵循此一规律的恒星都会位在所谓的主序带上,太阳就在这个带子的中央。但是,但是比太阳大且亮的星并不多,而比较暗淡和低温的恒星则很多。

太阳在恒星演化的阶段正处于壮年期,尚未用尽在核心进行核融合的氢。太阳的亮度仍会与日俱增,早期的亮度只是现在的75%。

计算太阳内部氢与氦的比例,认为太阳已经完成生命周期的一半,在大约50亿年后,太阳将离开主序带,并变得更大与更加明亮,但表面温度却降低的红巨星,届时它的亮度将是目前的数千倍。

太阳是在宇宙演化后期才诞生的第一星族恒星,它比第二星族的恒星拥有更多的比氢和氦重的金属(这是天文学的说法:原子序数大于氦的都是金属。)。比氢和氦重的元素是在恒星的核心形成的,必须经由超新星爆炸才能释入宇宙的空间内。换言之,第一代恒星死亡之后宇宙中才有这些重元素。最老的恒星只有少量的金属,后来诞生的才有较多的金属。高金属含量被认为是太阳能发展出行星系统的关键,因为行星是由累积的金属物质形成的。

行星际物质

除了光,太阳也不断的放射出电子流(等离子),也就是所谓的太阳风。这条微粒子流的速度为每小时150万公里,在太阳系内创造出稀薄的大气层(太阳圈),范围至少达到100天文单位(日球层顶),也就是我们所认知的行星际物质。 太阳的黑子周期(11年)和频繁的闪焰、日冕物质抛射在太阳圈内造成的干扰,产生了太空气候。伴随太阳自转而转动的磁场在行星际物质中所产生的太阳圈电流片,是太阳系内最大的结构。

地球的磁场从与太阳风的互动中保护著地球大气层。水星和金星则没有磁场,太阳风使它们的大气层逐渐流失至太空中。 太阳风和地球磁场交互作用产生的极光,可以在接近地球的磁极(如南极与北极)的附近看见。

宇宙线是来自太阳系外的,太阳圈屏障著太阳系,行星的磁场也为行星自身提供了一些保护。宇宙线在星际物质内的密度和太阳磁场周期的强度变动有关,因此宇宙线在太阳系内的变动幅度究竟是多少,仍然是未知的。

行星际物质至少在在两个盘状区域内聚集成宇宙尘。第一个区域是黄道尘云,位于内太阳系,并且是黄道光的起因。它们可能是小行星带内的天体和行星相互撞击所产生的。第二个区域大约伸展在10-40天文单位的范围内,可能是柯伊伯带内的天体在相似的互相撞击下产生的。

内太阳系

内太阳系在传统上是类地行星和小行星带区域的名称,主要是由硅酸盐和金属组成的。这个区域挤在靠近太阳的范围内,半径还比木星与土星之间的距离还短。

内行星所有的内行星

四颗内行星或是类地行星的特点是高密度、由岩石构成、只有少量或没有卫星,也没有环系统。它们由高熔点的矿物,像是硅酸盐类的矿物,组成表面固体的地壳和半流质的地幔,以及由铁、镍构成的金属核心所组成。四颗中的三颗(金星、地球、和火星)有实质的大气层,全部都有撞击坑和地质构造的表面特征(地堑和火山等)。内行星容易和比地球更接近太阳的内侧行星(水星和金星)混淆。行星运行在一个平面,朝着一个方向

水星

水星(Mercury)(04 天文单位)是最靠近太阳,也是最小的行星(0055地球质量)。它没有天然的卫星,仅知的地质特征除了撞击坑外,只有大概是在早期历史与收缩期间产生的皱折山脊。 水星,包括被太阳风轰击出的气体原子,只有微不足道的大气。目前尚无法解释相对来说相当巨大的铁质核心和薄薄的地幔。假说包括巨大的冲击剥离了它的外壳,还有年轻时期的太阳能抑制了外壳的增长。

金星

金星 (Venus)(07 天文单位)的体积尺寸与地球相似(086地球质量),也和地球一样有厚厚的硅酸盐地幔包围着核心,还有浓厚的大气层和内部地质活动的证据。但是,它的大气密度比地球高90倍而且非常干燥,也没有天然的卫星。它是颗炙热的行星,表面的温度超过400°C,很可能是大气层中有大量的温室气体造成的。没有明确的证据显示金星的地质活动仍在进行中,但是没有磁场保护的大气应该会被耗尽,因此认为金星的大气是经由火山的爆发获得补充。

地球

地球(Earth)(1 天文单位)是内行星中最大且密度最高的,也是维一地质活动仍在持续进行中并拥有生命的行星。它也拥有类地行星中独一无二的水圈和被观察到的板块结构。地球的大气也于其他的行星完全不同,被存活在这儿的生物改造成含有21%的自由氧气。它只有一颗卫星,即月球;月球也是类地行星中唯一的大卫星。地球公转(太阳)一圈约365天,自转一圈约1天。(太阳并不是总是直射赤道,因为地球围绕太阳旋转时,稍稍有些倾斜。)

火星

火星(Mars)(15 天文单位)比地球和金星小(017地球质量),只有以二氧化碳为主的稀薄大气,它的表面,例如奥林匹斯山有密集与巨大的火山,水手号峡谷有深邃的地堑,显示不久前仍有剧烈的地质活动。火星有两颗天然的小卫星,戴摩斯和福伯斯,可能是被捕获的小行星。

小行星带

小行星的主带和特洛伊小行星 小行星是太阳系小天体中最主要的成员,主要由岩石与不易挥发的物质组成。

主要的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距离太阳23至33 天文单位,它们被认为是在太阳系形成的过程中,受到木星引力扰动而未能聚合的残余物质。

小行星的尺度从大至数百公里、小至微米的都有。除了最大的谷神星之外,所有的小行星都被归类为太阳系小天体,但是有几颗小行星,像是灶神星、健神星,如果能被证实已经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的状态,可能会被重分类为矮行星。

小行星带拥有数万颗,可能多达数百万颗,直径在一公里以上的小天体。尽管如此,小行星带的总质量仍然不可能达到地球质量的千分之一。小行星主带的成员依然是稀稀落落的,所以至今还没有太空船在穿越时发生意外。

直径在10至10-4 米的小天体称为流星体。

谷神星

谷神星 (Ceres)(277 天文单位)是主带中最大的天体,也是主带中唯一的矮行星。它的直径接近1000公里,因此自身的引力已足以使它成为球体。它在19世纪初被发现时,被认为是一颗行星,在1850年代因为有更多的小天体被发现才重新分类为小行星;在2006年,又再度重分类为矮行星。

小行星族

在主带中的小行星可以依据轨道元素划分成几个小行星群和小行星族。小行星卫星是围绕着较大的小行星运转的小天体,它们的认定不如绕着行星的卫星那样明确,因为有些卫星几乎和被绕的母体一样大。

在主带中也有彗星,它们可能是地球上水的主要来源。

特洛依小行星的位置在木星的 L4或L5点(在行星轨道前方和后方的不稳定引力平衡点),不过"特洛依"这个名称也被用在其他行星或卫星轨道上位于拉格朗日点上的小天体。 希耳达族是轨道周期与木星2:3共振的小行星族,当木星绕太阳公转二圈时,这群小行星会绕太阳公转三圈。

内太阳系也包含许多“淘气”的小行星与尘粒,其中有许多都会穿越内行星的轨道。

中太阳系

太阳系的中部地区是气体巨星和它们有如行星大小尺度卫星的家,许多短周期彗星,包括半人马群也在这个区域内。此区没有传统的名称,偶尔也会被归入"外太阳系",虽然外太阳系通常是指海王星以外的区域。在这一区域的固体,主要的成分是"冰"(水、氨和甲烷),不同于以岩石为主的内太阳系。

外行星

所有的外行星 在外侧的四颗行星,也称为类木行星,囊括了环绕太阳99%的已知质量。木星和土星的大气层都拥有大量的氢和氦,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大气层则有较多的“冰”,像是水、氨和甲烷。有些天文学家认为它们该另成一类,称为“天王星族”或是“冰巨星”。这四颗气体巨星都有行星环,但是只有土星的环可以轻松的从地球上观察。“外行星”这个名称容易与“外侧行星”混淆,后者实际是指在地球轨道外面的行星,除了外行星外还有火星。

木星

木星(Jupiter)(52 天文单位),主要由氢和氦组成,质量是地球的318倍,也是其他行星质量总合的25倍。木星的丰沛内热在它的大气层造成一些近似永久性的特征,例如云带和大红斑。木星已经被发现的卫星有63颗,最大的四颗,甘尼米德、卡利斯多、埃欧、和欧罗巴,显示出类似类地行星的特征,像是火山作用和内部的热量。甘尼米德比水星还要大,是太阳系内最大的卫星。

土星

土星(Saturn)(95 天文单位),因为有明显的环系统而著名,它与木星非常相似,例如大气层的结构。土星不是很大,质量只有地球的95倍,它有60颗已知的卫星,泰坦和恩塞拉都斯,拥有巨大的冰火山,显示出地质活动的标志。泰坦比水星大,而且是太阳系中唯一实际拥有大气层的卫星。

天王星

天王星(Uranus)(196 天文单位),是最轻的外行星,质量是地球的14倍。它的自转轴对黄道倾斜达到90度,因此是横躺着绕着太阳公转,在行星中非常独特。在气体巨星中,它的核心温度最低,只辐射非常少的热量进入太空中。天王星已知的卫星有27颗,最大的几颗是泰坦尼亚、欧贝隆、乌姆柏里厄尔、艾瑞尔、和米兰达。

海王星

海王星(Neptune)(30 天文单位)虽然看起来比天王星小,但密度较高使质量仍有地球的17倍。他虽然辐射出较多的热量,但远不及木星和土星多。海王星已知有13颗卫星,最大的崔顿仍有活跃的地质活动,有着喷发液态氮的间歇泉,它也是太阳系内唯一逆行的大卫星。在海王星的轨道上有一些1:1轨道共振的小行星,组成海王星特洛伊群。

彗星

彗星归属于太阳系小天体,通常直径只有几公里,主要由具挥发性的冰组成。 它们的轨道具有高离心率,近日点一般都在内行星轨道的内侧,而远日点在冥王星之外。当一颗彗星进入内太阳系后,与太阳的接近会导致她冰冷表面的物质升华和电离,产生彗发和拖曳出由气体和尘粒组成、肉眼就可以看见的彗尾。

短周期彗星是轨道周期短于200年的彗星,长周期彗星的轨周期可以长达数千年。短周期彗星,像是哈雷彗星,被认为是来自柯伊伯带;长周期彗星,像海尔·波普彗星,则被认为起源于奥尔特云。有许多群的彗星,像是克鲁兹族彗星,可能源自一个崩溃的母体。有些彗星有着双曲线轨道,则可能来自太阳系外,但要精确的测量这些轨道是很困难的。 挥发性物质被太阳的热驱散后的彗星经常会被归类为小行星。

半人马群

半人马群是散布在9至30 天文单位的范围内,也就是轨道在木星和海王星之间,类似彗星以冰为主的天体。半人马群已知的最大天体是10199 Chariklo,直径在200至250 公里。第一个被发现的是2060 Chiron,因为在接近太阳时如同彗星般的产生彗发,目前已经被归类为彗星。有些天文学家将半人马族归类为柯伊伯带内部的离散天体,而视为是外部离散盘的延续。

外海王星区

在海王星之外的区域,通常称为外太阳系或是外海王星区,仍然是未被探测的广大空间。这片区域似乎是太阳系小天体的世界(最大的直径不到地球的五分之一,质量则远小于月球),主要由岩石和冰组成。

柯伊伯带

柯伊伯带,最初的形式,被认为是由与小行星大小相似,但主要是由冰组成的碎片与残骸构成的环带,扩散在距离太阳30至50 天文单位之处。这个区域被认为是短周期彗星——像是哈雷彗星——的来源。它主要由太阳系小天体组成,但是许多柯伊伯带中最大的天体,例如创神星、伐楼拿、2003 EL61、2005 FY9和厄耳枯斯等,可能都会被归类为矮行星。估计柯伊伯带内直径大于50 公里的天体会超过100,000颗,但总质量可能只有地球质量的十分之一甚至只有百分之一。许多柯伊伯带的天体都有两颗以上的卫星,而且多数的轨道都不在黄道平面上。

柯伊伯带大致上可以分成共振带和传统的带两部分,共振带是由与海王星轨道有共振关系的天体组成的(当海王星公转太阳三圈就绕太阳二圈,或海王星公转两圈时只绕一圈),其实海王星本身也算是共振带中的一员。传统的成员则是不与海王星共振,散布在394至477 天文单位范围内的天体。传统的柯伊伯带天体以最初被发现的三颗之一的1992 QB1为名,被分类为类QB1天体。

冥王星和卡戎

冥王星和已知的三颗卫星 冥王星(Pluto)(平均距离39 天文单位)是一颗矮行星,也是柯伊伯带内已知的最大天体之一。当它在1930年被发现后被认为是第九颗行星,直到2006年才重分类为矮行星。冥王星的轨道对黄道面倾斜17度,与太阳的距离在近日点时是297天文单位(在海王星轨道的内侧),远日点时则达到495天文单位。

目前还不能确定卡戎(Charon),冥王星的卫星,是否应被归类为目前认为的卫星还是属于矮行星,因为冥王星和卡戎互绕轨道的质心不在任何一者的表面之下,形成了冥王星-卡戎双星系统。另外两颗很小的卫星,尼克斯(Nix)与许德拉(Hydra)则绕着冥王星和卡戎公转。

冥王星在共振带上,与海王星有着3:2的共振(冥王星绕太阳公转二圈时,海王星公转三圈)。柯伊伯带中有着这种轨道的天体统称为类冥天体。

离散盘

离散盘与柯伊伯带是重叠的,但是向外延伸至更远的空间。离散盘内的天体应该是在太阳系形成的早期过程中,因为海王星向外迁徙造成的引力扰动才被从柯伊伯带抛入反覆不定的轨道中。多数黄道离散天体的近日点都在柯伊伯带内,但远日点可以远至150 天文单位;轨道对黄道面也有很大的倾斜角度,甚至有垂直于黄道面的。有些天文学家认为黄道离散天体应该是柯伊伯带的另一部分,并且应该称为"柯伊伯带离散天体"。

此外,关于类似太阳系的天体系统的研究的另一个目的是探索其他星球上是否也存在着生命。

太阳系是由受太阳引力约束的天体组成的系统,它的最大范围约可延伸到1光年以外。太阳系的主要成员有:太阳(恒星)、九大行星(包括地球)、无数小行星、众多卫星(包括月亮),还有彗星、流星体以及大量尘埃物质和稀薄的气态物质在太阳系中,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其它天体的总和不到有太阳的02%。太阳是中心天体,它的引力控制着整个太阳系,使其它天体绕太阳公转,太阳系中的九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都在接近同一平面的近圆轨道上,朝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转。

距离

(AU)

半径

(地球)

质量

(地球)

轨道倾角

(度)

轨道

偏心率

倾斜度

密度

(g/cm3)

太阳 0 109 332,800 --- --- --- 1410

水星 039 038 005 7 02056 01° 543

金星 072 095 089 3394 00068 1774° 525

地球 10 100 100 0000 00167 2345° 552

火星 15 053 011 1850 00934 2519° 395

木星 52 110 318 1308 00483 312° 133

土星 95 95 95 2488 00560 2673° 069

天王星 192 40 17 0774 00461 9786° 129

海王星 301 39 17 1774 00097 2956° 164

冥王星 395 018 0002 1715 02482 1196° 203

1 我看不到,却听得到,宇宙传来的哭声经久不息。

2等你学会在漫天尘埃中微笑,我多想亲手指给你看,在那悲伤的彼岸有幸福存在

3.即使只是一场梦境,我也想陪你旋转至梦境终

4冥王星并不孤单,如果你相信有卡戎与它相恋

5虽然我知道一切有尽头,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

然而,如果是你,却让我想试着去相信那所谓的永远。

6

几万英尺的高空,星辰在以肉眼无法觉察的速度移动着。

无法察觉。

尘埃是因为自身太渺小,而星辰是因为距离太遥远。

遥远得即使某颗恒星突然熄灭了光芒,你的哀悼也会姗姗来迟。它会难过么? 请你在周身笼罩光芒的时候就好好珍惜。

7宇宙那么大,属于我的温暖只能用毫末来衡量,而你们却在很重要的位置,像经线和纬线,定义了我在世界上唯一的存在。

8 在遇见你之前,我一直以为爱是等同于奇迹的词

9别提奢侈的提我爱你,就连谢谢你我都是第一次找机会说。

可即使说出来,又有谁在乎呢?

10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去与这苦难丛生的世界抗争,大多数人都会庸庸碌碌平平安安近似麻木地度过一生。

并不是所有人都敢爱敢恨,敢想象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人心与世界。面对敌意,大多数人选择妥协。

所以,才会对自己无法达成的目标顶礼膜拜。

11没有人看得见它,所以他们说它不存在。

可是如果你坚信它的存在,它就是宇宙中最大的发光体。

__《再见,冥王星》

No1 如果说这世上还有属于我的温暖,那么就是你温柔而漫长的声息。

NO2 最爱你的人,能够排除一切干扰因素,仅凭声息认出你。

NO3 一直以来我身在喧嚣中,却那么那么的孤单。

身边搜有的色彩被强烈的光线炙烤的丧失水分,逐渐变成统一的苍白。

亲情。爱情。友情。

全都支离破碎。

我却必须对着在阳光下折射出绚丽色彩的碎片露出佯装醉心的微笑。

NO4 镜面内外,光线下的我对应着黑暗中的你。

每个人都会隐匿一部分自己。

NO5 月亮穿行云层的声音。瓶盖开启的声音。衣料摩擦的声音。

脚步声。牵手声。水滴声。笑声。

那么清晰那么真实地回荡在我的世界里。

NO6 你走后我的世界只剩破碎残像

模糊视野里没有光亮 连迷醉都终成为奢望

怎么面对人生旅途那么漫长

NO7 幸福只是一条渐近线而已。

可以无限延伸,无限接近,却永远无法与之交会。

NO8 双手合十,仰望天空。

我们每天许下愿望无数,大部分都成为美好的海市蜃楼。

给我们在辛苦中生活下去的勇气。

幻想对我们何其重要。

然而,真想更为重要。

NO9 因为你的声息,这个混沌的世界从此有了形状。

NO10 文字像游刃,无形却犀利,所过之处,疼痛如此清晰。

爱比死更冷。

NO11 我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这里有你们存在。

虽然上帝从没有给我们机会相互选择,

但是,从我降生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永远确定了这种相互拥有的联系。

无论环境是好是坏,是富贵是贫贱,是健康是疾病,

我们都会彼此相爱,彼此尊敬并彼此珍惜,

直到死亡将我们分开。

---<<声息>>

《三年K班》

逝水流年中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了解,面对面说话时再熟悉不过的声线,甚至在遥远的某处,隔过门或窗,墙壁或栏杆,百转千回绕过来,也能辨出那特质属于他。可声音穿过悠长的电话线,沉重地敲击心上,却忽然变得陌生,不知是空间不对,还是时间错位。

却想不透,这世界上许多真相多与自己听见看见的截然相反。

有这样一个男生,像突然启动了开关,亮在你灰暗的毕业班生活里。温暖又忧伤的气息在灼热的空气里慢慢交错相触,逐渐融为一体。因为他某一个表情,你欢呼雀跃,血液沸腾。又因为他某一个词汇,你冰冻三尺,呵气成霜。

我用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今生与你一次擦肩而过

谁都知道,世界上有一种自然现象叫海市蜃楼。

挂在遥远天边的美景。你朝它伸出手。其实是虚无的幻象。

即使是我们每日看见听见的这个世界,还是与真实隔开了一段真空的距离。潜伏在大脑皮层呼之即出的谎言一旦加上善意的定语,就会变得像海市蜃楼一样美好,让人心安定下来

以及另一种海市蜃楼—

伪装成一味的退让和付出。其实只是为了逃避最终不可避免的宣判。

可以假装看不见,可以假装听不见,可以假装没感觉。

可是你偏偏刺痛了我最敏感最纤弱的那根神经。

气球飘摇到一定高度,就会“啪”一声毫不犹豫地爆裂。不像风筝,还要忍耐断线那一瞬间的剧痛。自由说白了,其实是没有任何再可以失去。我仅有的,也是我最后的底线。

星星只有和星星相聚,才能照亮夜空。

无法期待星星与沙砾会有交汇的轨迹。一个在天,一个却深潜水底。

彼此之间,一寸距离。我只记得了满怀的温暖,却忘记冬日整个世界泛滥的冷空气。以至于从幻境抽身的一刻,被冻僵得连哭泣都做不到,连泪都流不下来。

如果吹蜡烛前许愿能灵验,那么,你还能把喜欢我作为生日礼物吗?

因为你的存在,让我变得不是我。灵魂抽丝剥茧,只剩下身体里带毒的血液。微妙地触发了我每一寸的敏感与纤弱,抛弃一切初衷,付出一切代价,想要超过你。

大多数的光阴中,我们在逃避触碰任何温暖或冰冷的东西。

执意坚信我的世界是完全的黑或完全的白,刻意去隐瞒另一半色彩的存在。

其实,青春,就是那么一小点。

它正以无比苍老的姿态离我们远去。

而我,则像是个孤单的木偶,失去了和我形影不离的另一个木偶。

从此,不会表演不会被发现。

遗落在角落里落满灰尘

《再见,冥王星》

001/前篇 冥王星

曾经有一颗行星因为弱小的看不见而被踢出了九大行星。

那颗灰色的小星球至今还在某个被人遗忘的角落默默地旋转着。

018/第一话 星之声

整个世界再没有一片弦音,蓄势等待着一个声响。微弱得几乎听不见,穿越了很漫长遥远的

时空,却依旧清晰。

像嘤嘤哭泣。

041/第二话 视星等柒

星星的明亮程度被分为六个等级,最暗是六。

如果视星等低于六的话,那就彻底不可能被肉眼所见了。

062/第三话 天狼星的光度

天狼星B是天狼星A的伴星,它们相依为命,相濡以沫,它们彼此为伴,形影不离。

它们分享共同的名字。

可是,你知道么,它们的光度相差1万倍。

082/第四话 唯一的卡戎

卡戎的自转和公转周期相同,和月球对地球一样,总是一同一个半球对这冥王星。而冥王星

的自转周期也和卡戎的自转周期完全相同。所以,冥王星也总是以同一半球对着卡戎。

无论是作为冥王星的冥王星,还是作为序列号134340的冥王星,都有唯一的卡戎相伴左右,

不离不弃。

103/第五话 星云以你为名

呐,你知道么。在遥远的宇宙空间中,有一朵由气体和尘埃微粒组成的存在。

以鹰为名的巨蛇座M16星云。

这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寂静中最美丽、最旖旎,同时也是最天翻地

覆、最波澜壮阔的风景。因为,新的恒星在这里诞生。

124/第六话 疏散昴星团

我们所能看见的最美丽、最著名的疏散星团是金牛座的昴星团。

冬至来临的时候,黄昏之后,由上百颗恒星构成的昴星团升上中

天,开始耀眼。

它们聚合在一起,从不分离,是因为懂得,一颗恒星再明亮也无

法映亮整片黑暗的天空。

144/第七话 恒星的温度

恒星内部的温度,并不是由所谓的元素、成分、演化进程决定,而是取决于它的质量。

就像我内心的温度由所爱的你们在我心中的分量决定。

因为这点点滴滴的付出置换而来的重量,即使有一天风雪大作,内核里的那个我也做不到心

凉到底。

165/第八话 拉格朗日点

在地球背太阳的一面、距离地球150万千米的拉格朗日点,随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同转动,永远停留在太阳照不到的背面。

我也是一样,如果勉强随你一起旋转,就注定永远背光。

186/第九话 秒差距

天文单位“秒差距”,乍一听是多么微小。

然而换成换算成我们所熟悉的的单位,1秒差距意味着326164光年,308568万亿千米那么遥远的距离。

一束光从你的眼底出发,要经过326年,11899天,102807360秒才能到达我的心底。

206/第十话 宇宙最大的发光体

没有人看得见它,所以他们说它不存在。

可是如果你坚信它的存在,它就是宇宙中最大的发光体。

228/番外篇 旋转至梦境终

即使只是一场虚幻的梦境,我也想陪你旋转到梦境终。

1、在遇见你之前,我一直以为爱是等同于奇迹的词。-----单影

2、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去与这苦难丛生的世界抗争,大多数人都会庸庸碌碌平平安安近似麻木地度过一生。

并不是所有人都敢爱敢恨,敢想象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人心与世界。面对敌意,大多数人选择妥协。

所以,才会对自己无法达成的目标顶礼膜拜。

3、有些事,并非随着年龄增长就可以轻易舍弃。

有些人,并非因为各奔东西就可以轻易忘记。

记忆总是与时光背道而驰。

4、拉钩有时意味着放手。

当我不能像别人那样给你快乐的时候。

5、世界上太多的事物,即使我拼命努力伸出手,也注定无法触及。

世界上太多的事物,即使我伸出手感觉似乎已经紧握,也还是会从指缝中不可挽回地溜走。

6、世界上太多的错过,都只因误把真实当幻觉。

7、明知道永远这个词太沉重,可我还是忍不住脱口而出。

明知道再强大的人也无法控制未来,可我还是想期待奇迹的存在。

8、——如果一定要给我们过去遭遇的所有找个理由,那就是……

——上天他,好像非要我们在一起呢。

----夏秋对尹铭翔说

9、如果我拥有幸福却毫无察觉,那么幸福就不复存在。

如果我能够心怀感激地面对一切不幸福,那么,那又是另一种幸福了。

10、虽然我知道一切有尽头,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

然而,如果是你,却让我想试着去相信那所谓的永远。

11、不是我爱的人,不是那个我忍着撕心裂肺的疼痛离开的人,不是全世界全宇宙我最最在乎的人,不是时间的无涯荒野里我唯一深深铭记的人。

我相信,单影和顾鸢的名字,就像顾旻和程樊的名字一样,被铭刻在宇宙深处的两颗星球上。

我们可以分开,却永远无法彼此忘怀。

12、原来这道关于幸福的证明题,是要用反证法才能解开。假设它存在,相信它存在,才能感知到它存在。

13、爱一个人,绝不会没有意义。

没有边际的宇宙空间,一个人与另一个人像两颗星一样相遇。

即使最后是分离的结局,也无法抹杀相聚时所有共同经历的记忆。

即使两颗星的运行轨迹从一开始就注定背离,也无法无视轨迹相交时的那段距离。

14、--我知道世界上有一个人,有唯一的一个人。

--是爱我的。

--是最爱我的。

--永远都是最爱我的。

--只有唯一的这个人永远都不会改变

--永远是我的世界里唯一的光线。

已经足够了。

——顾旻

15、世界上存在这样一小撮人,他们可以努力变勇敢,变坚强,变自信,但到底还是另类。

他们告别冥王星,辗转于整个宇宙,最终来到这里,是为了寻找自己的同类。

一旦找到那有且只有的唯一,他们就该宁静安好地、永远相爱。

《声息1》

如果说这世上还有属于我的温暖,那么就是你温柔而漫长的声息。

最爱你的人,能够排除一切干扰因素,仅凭声息认出你。

一直以来我身在喧嚣中,却那么那么的孤单。

身边所有的色彩被强烈的光线炙烤得丧失水分,逐渐变成统一的苍白。

亲情。爱情。友情。

全都支离破碎。

我却必须对着在阳光下折射出绚丽色彩的碎片露出佯装醉心的微笑。

镜面内外,光线下的我对应着黑暗中的你。

每个人都会隐匿一部分自己。

月亮穿行云层的声音。瓶盖开启的声音。衣料摩擦的声音。

脚步声。牵手声。水滴声。笑声。

那么清晰那么真实地回荡在我的世界你。

你走后我的世界只剩破碎残象

模糊视野里没有光亮 连迷醉都成为奢望

怎么面对人生旅途那么漫长

幸福只是一条逐近线而已。

可以无限延伸,无限接近,却永远无法与之交会。

双手合十,仰望天空。

我们每天许下愿望无数,大部分都成为美好的海市蜃楼,

给我们在辛苦中生活下去的勇气。

幻想对我们何其重要。

然而,真相更为重要。

Darkness but Your Voice

我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这里有你们存在。

虽然上帝从没有给我们机会相互选择。

但是,从我降生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永远确定了这种相互拥有的联系。

无论环境是好是坏,是富贵是贫贱,是健康是残疾,

我们都彼此相爱,彼此尊敬并彼此珍惜,

直到死亡将我们分开。

1、最爱你的人,能够排除一切干扰因素,仅凭声息认出你。

2、幸福只是一条渐进线而已,可以无限延伸,无限接近,却永远无法与之交会。

时光急速向前推进,顺着轨道,我们在向同一条渐进线延伸。

但双曲线有两条,落在不同象限。

我们究竟是相濡以沫,还是背道而驰?

3、如果说这世上还有属于我的温暖,那么就是你温柔而漫长的声息。

刺破静谧黑暗,永远缠绕在我耳边的声息。

——你在这里。

4、你是否听过这样的故事? 每个人死后必须回到以前自己生活过的地方。他的声音,他说过的话,散落在每个与他有关的人的记忆里。

他需要走进他们的梦境里,把那些话再说一遍,这样才能收起自己的声息。等到他把这一生说过的话都找回来,才能完全抚平自己的记忆,安心地平静地去另一个世界。

这传说也许子虚乌有,但它暗示着——

声息与记忆细密相连。

5、---即使不能在一起,却任凭谁也替代不了的人。

---即使只能远远观望,我也愿看一辈子的人。

---可以替他死,却不可以看他受伤的人。

---可能死无数次,都不可能忘记一次的人……

《声息2》

是谁的温柔低语,生长与挚诚天真却无法挽留的纯白时光里?

点横撇捺,重重叠叠,自己的名字曾经那样安静地平静地躺在他掌心的生命线上。

在那之后,是像不见尽头的河流般漫长的心碎分离。

我遇见你,爱上你,放开你,再回到你身边,眨一眨眼,一切都是过眼烟云。

十年过去,可我一回头,却好象还能看见你。

不管世界怎么变,你还在,我就觉得幸福。

路很长,要心无旁骛地望着前方。

日光毫无阻挡地直接投向人的眼眸,连瞳孔深处也变得暖洋洋。

既不孤单,也不再不安。

所有离开的人在我性格里留下的印记,我都不想割舍,

所有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现在的自我。

往事像雪崩,坍塌在脚下。

十余年时光飞驰而过,清晰的痕迹中显露出一个误解的真相。

伪装的欢笑,伪装的阳光和开朗,

可以迷惑很多局外人,只是骗不了自己。

离开的人幸运地幸福地安眠了,而被留下的人睁着双眼,

才要阅尽这黑白的荒芜世界里所有的凄凉与背恸。

为了你,打造一个世界都可以。

1、---你在这里。

是谁的温柔低语,生长于挚诚天真却无法挽留的纯白时光里?

点横撇捺,重重叠叠,自己的名字曾经那样安静地安全地平躺在他掌心的生命线上。

在那之后,是像不见尽头的河流般漫长的心碎分离。

你的世界里充斥着变换炫目的彩色光线,你在整个世界聚光的焦点,成为无数人狂热憧憬与追随的存在。可是我的人生却在一个转角突然失去了向心力,被甩向云端又重重落地,粉碎的残骸从此只能讲述黑白两色的续篇。

我在这里,我永远地注视着你。

我离开你,是为了你。

《是日夏茗》

说不出口的抱歉,永远迟到的表白,心怀忐忑的恋爱,消失了的朋友。

是我们不经意遗失的美好时光,和再也回不去的过往。

有那么一个人,被你伤害以后,能继续爱你胜过一切;有那么一个人,为了证明他喜欢你,在索然寡味的路上走了很远很远;有那么一个人,陪着你度过云淡风轻的每一天,日子过得又美又缓。

讲述着那样普通平庸却温馨幸福的琐碎日常,和生活中值得珍惜的每一束光芒。

亲爱的朋友啊,路永有平缓曲折,但,幸福其实一直都在

《八分钟的温暖》

该怎么去形容自己身处的这个世界呢?

无论多么漫长的时光都只是一场冗长的闭幕式,俏皮的序曲与轻松的过程都不知所踪。

就像夕阳在暮霭中所作的盛大告别,炫目如斯,但不管是渐渐从暗红霞光后脱颖而出的冷蓝色天空,还是明显越来越占上风的萦绕周身的凉意,都在揭示这场告别式海市蜃楼的本质。哪怕是能以光年丈量的欢愉,也只是广角镜拉扯营造的幻觉而已。

应该就是这样吧。

每次稍一开怀,心里就掠过惶惶不安。

为了无视这不安,所以要更努力地微笑。

《日界线》

荒唐可笑的是那虚度的悲苦的时间

伸展在这之前和之后

我所看见的花却逐渐全都凋谢了

我所唱过的歌却逐渐全都淡忘了

我所听过的故事逐渐全成了传说

我所触及的真实也逐渐全成了记忆

我和你重逢 却再也无法证明它们的存在

甚至无法证明它们曾经存在过

告诉我怎样才能笑得开怀

你在我眼里是怎样的人?

比你在自己眼里是怎样的人还要明确清晰

你根本意识不到 自己眨眨眼睛 哪里的心跳就忽的紊乱了节律

你是这样的人 只是你自己不知道

我却全部看在眼里 一直看着你

你不是特别美丽特别漂亮的女孩子 可就是有股没道理的自信

想让目光离开你是一件太难的事情

从日界线至日界线

周而复始

时间多么神秘

它给你的逃亡无限宽广

而又终将带你回到原点 去寻找那些一度失落的温暖过往

绚烂的盛夏一点一滴在眼前铺展。

谁的视线落定在谁身上,谁的泪泛在眼眶。

谁的目光失去焦点,谁的微笑和谁重叠。

谁看不见谁灼热的眼神,听不见谁嬉笑的声音,全心全意只在乎你。

珍惜的过去和憧憬的未来,在这个瞬间,这个狭窄的空间,模糊了界线。许多年后,已经长大的你能不能明白,现在的我是以怎样的心情站在这里。

温柔的声音和温暖的手掌,为什么异曲同工地让心脏隐隐作痛?

而在疼痛之后,为什么又泛滥起无边无垠的怅然?

无法前行。

缠住双腿的藤蔓,一枝是日渐明朗的心意,一枝是永不吐露的答案。

是谁的声音呢?那样轻,却那样清晰,经久不息地,回荡在夏末秋初闷热的空气里,融化在花香弥漫落叶轻扬的校园里,混杂在无数句平凡得听不见的“把球传给我”和“XX,快跑”里。十月的天,不仅云朵少得可怜,连风也吝啬得只给那么一点,可是声线却凭空绵延到无穷远。

1、每个女孩都是雅典娜,只要我们不放弃。

2、生活已经不团圆了,故事就不必再破碎了吧?

3、戴着红领巾每天都要上学放学的玲玲姐对于余周周来说是一个神明一样的存在——她是小学生,上帝啊,她是小学生。

4、我说我不认字,是为了安慰你,你有完没完?

5、原来让一个变强大的最好方式,就是拥有一个想要保护的人。

6、原来,有些BOSS,是星矢无论如何努力地爆发小宇宙也没有办法打倒的。

7、小学生的生活实在乏味单调,为了避免这种单调,老师们达成了一个找乐子的共识。和千百年前的清宫嬷嬷一样,她们最喜欢做的事,就是设定规矩。

8、自然,学校就是一座巨大的后宫,几乎就像是天性使然,所有的小学生都学会了争宠。

9、阿Q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本能,从余周周这样的娃娃抓起。

10、原因的原因,理由的理由,世界的背后一片漆黑。

11、最美好的幸福就是一无所知。

12、所有的人都撒谎,林杨。

13、无关爱情,只是发育。

14、同伴,不一定非要一起走到最后。某一段路上对方给自己带来朗朗笑声,那就已经足够。

15、她连张硕天是什么样的人都不知道,她喜欢他,只因为她喜欢他。

16、她们只懂得喜欢。

17、这个世界,喜欢幸灾乐祸。这个世界,大鱼吃小鱼。这个世界,非常非常,不善良。

18、青春中的疼痛和伤害,的确不是那么容易过去。但是,她们还有大把时间。

19、喜欢上一个人,是最最无可奈何的。

20、安然伫立在那里的灰色教学楼,张大嘴巴吞吐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看他们带着同样懵懂天真的神情迈进校门,再看他们被打磨成各种形状带着万般不同的神情迈出去。它仿佛是一个吞吐青春年华的怪物。

可是谁也不知道这个独自站在时间的河流中央看着一代又一代人被冲走却无能为力的怪物,它究竟有多么寂寞,多么难过。

21、我喜欢的不是某一个人。我喜欢他们……我喜欢他们的样子。他们每天每天上学的样子,打球的样子。还有,他们敢挑战,敢夸海口,但是会努力,而且,不怕输,也不怕羞。他们输得起。

22、世界上还有一种角色叫炮灰,他们资质平庸,他们努力非凡,他们永远被用来启发和激励主角,制造和开解误会,最后还要替主角挡子弹——只有幸运的人才能死在主角怀里,得到两滴眼泪。

38、敢赢敢输,敢开口大声宣战的自信,才有资格叫做青春。

39、命运是注定不会理会任何人的。

40、不管大家怎样嘲笑那些在套路中反戈一击的英雄,一旦自己到了那种境地,往往没有把套路完成的勇气和能力。所以我们都是凡人。

41、世界上有种不可理喻的动物,叫做大人。

42、这个可怜的年纪,总是要在证明给别人看了之后才敢小心翼翼地肯定自己

43、当我们看世界的时候,总是以为自己站在宇宙的中心,认为所观察的一切是如此全面而正确,却忘记了,最大的盲点,其实就是站在中心的自己。

44、Far,is long long way to run。

45、当我们无能为力的时候,我们就做白日梦。

46、不过,第几名并不重要,分数这种东西,够用就好,不是吗?

47、每个人的生活都有苦衷,也有各自的真相。

48、我们永远都会呛死在红尘里。

49、执执念而生,是为众生。

50、观世音没有掐死唐僧的原因,也许是唐僧太高了,观世音使不上劲儿。

51、在最美好的年纪里,他们学习数学语文,物理化学,却没有一堂课的名字叫做“爱的艺术”。

52、每个人都会有那么一瞬间,觉得整个世界为自己作了一次配角。

53、本·拉登,拜托你,就在这一秒把这座城市炸掉吧,时间走到这里就已经可以停止了。

54、最快乐的生活,是别人的生活。

56、这个世界,从古到今都是这样美丽,只是人类自己闷头痛苦,从来不愿意走出门去。57、释怀可以交给时间,也可以交给自己,每个人一直都有能力解放自己。58、我们的记忆,总是挑选那些当时认为并不重要的记忆藏进精选集。59、因为生命过分美丽。

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和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在庞大的太阳系家族中,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九大行星以及数以万计的小行星所占比例微忽其微。它们沿着自己的轨道万古不息地绕太阳运转着,同时,太阳又慷慨无私地奉献出自己的光和热,温暖着太阳系中的每一个成员,促使他们不停地发展和演变。在这个家族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向外依次是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它们当中,肉眼能看到的只有五颗,对这五颗星,各国命名不同,我国古代有五行学说,因此便用金、木、水、火、土这五行来分别把它们命名为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这并不是因为水星上有水,木星上有树木才这样称呼的。而欧洲呢,则是用罗马神话人物的名字来称呼它们。近代发现的三颗远日行星,西方按照以神话人物名字命名的传统,以天空之神、海洋之神和冥土之神的名称来称呼它们,在中文里便相应译为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九大行星与太阳按体积由大到小排序为太阳、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冥王星。它们按质量、大小、化学组成以及和太阳之间的距离等标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它们在公转时有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的特征。在火星与木星之间存在着数十万颗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小行星,天文学把这个区域称为小行星带。除此以外,太阳系还包括许许多多的彗星和无以计数的天外来客——流星。

太阳系(Solar System)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重力约束的天体的集合体:8颗行星、至少165颗已知的卫星、3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冥王星和他的卫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这些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柯伊伯带的天体、彗星和星际尘埃。

广义上,太阳系的领域包括太阳,4颗像地球的内行星,由许多小岩石组成的小行星带,4颗充满气体的巨大外行星,充满冰冻小岩石,被称为柯伊伯带的第二个小天体区。在柯伊伯带之外还有黄道离散盘面和太阳圈,和依然属于假设的奥尔特云。

依照至太阳的距离,行星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8颗中的6颗有天然的卫星环绕着,这些星习惯上因为地球的卫星被称为月球而都被视为月球。在外侧的行星都有由尘埃和许多小颗粒构成的行星环环绕着,而除了地球之外,肉眼可见的行星以五行为名,在西方则全都以希腊和罗马神话故事中的神仙为名。三颗矮行星是冥王星,柯伊伯带内最大的天体之一,谷神星,小行星带内最大的天体,和属于黄道离散天体的阋神星。

太阳系的主角是位居中心的太阳,它是一颗光谱分类为G2V的主序星,拥有太阳系内已知质量的9986%,并以引力主宰著太阳系。木星和土星,太阳系内最大的两颗行星,又占了剩余质量的90%以上,目前仍属于假说的奥尔特云,还不知道会占有多少百分比的质量。

太阳系内主要天体的轨道,都在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黄道)的附近。行星都非常靠近黄道,而彗星和柯伊伯带天体,通常都有比较明显的倾斜角度。

由北方向下鸟瞰太阳系,所有的行星和绝大部分的其他天体,都以逆时针(右旋)方向绕着太阳公转。有些例外的,像是哈雷彗星。

环绕着太阳运动的天体都遵守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轨道都以太阳为椭圆的一个焦点,并且越靠近太阳时的速度越快。行星的轨道接近圆型,但许多彗星、小行星和柯伊伯带天体的轨道则是高度椭圆的。

在这么辽阔的空间中,有许多方法可以表示出太阳系中每个轨道的距离。在实际上,距离太阳越远的行星或环带,与前一个的距离就会更远,而只有少数的例外。例如,金星在水星之外约033天文单位的距离上,而土星与木星的距离是43天文单位,海王星又在天王星之外105天文单位。曾有些关系式企图解释这些轨道距离变化间的交互作用,但这样的理论从未获得证实。太阳系的形成据信应该是依据星云假说,最早是在1755年由康德和1796年由拉普拉斯各自独立提出的。这个理论认为太阳系是在46亿年前在一个巨大的分子云的塌缩中形成的。这个星云原本有数光年的大小,并且同时诞生了数颗恒星。研究古老的陨石追溯到的元素显示,只有超新星爆炸的心脏部分才能产生这些元素,所以包含太阳的星团必然在超新星残骸的附近。可能是来自超新星爆炸的震波使邻近太阳附近的星云密度增高,使得重力得以克服内部气体的膨胀压力造成塌缩,因而触发了太阳的诞生。

被认定为原太阳星云的地区就是日后将形成太阳系的地区,直径估计在7,000至20,000天文单位,而质量仅比太阳多一点(多01至0001太阳质量)。当星云开始塌缩时,角动量守恒定律使它的转速加快,内部原子相互碰撞的频率增加。其中心区域集中了大部分的质量,温度也比周围的圆盘更热。当重力、气体压力、磁场和自转作用在收缩的星云上时,它开始变得扁平成为旋转的原行星盘,而直径大约200天文单位,并且在中心有一个热且稠密的原恒星。

对年轻的金牛T星的研究,相信质量与预熔合阶段发展的太阳非常相似,显示在形成阶段经常都会有原行星物质的圆盘伴随着。这些圆盘可以延伸至数百天文单位,并且最热的部分可以达到数千K的高温。

一亿年后,在塌缩的星云中心,压力和密度将大到足以使原始太阳的氢开始热融合,这会一直增加直到流体静力平衡,使热能足以抵抗重力的收缩能。这时太阳才成为一颗真正的恒星。

相信经由吸积的作用,各种各样的行星将从云气(太阳星云)中剩余的气体和尘埃中诞生:

·当尘粒的颗粒还在环绕中心的原恒星时,行星就已经开始成长;

·然后经由直接的接触,聚集成1至10公里直径的丛集;

·接着经由碰撞形成更大的个体,成为直径大约5公里的星子;

·在未来得数百万年中,经由进一步的碰撞以每年15厘米的的速度继续成长。

在太阳系的内侧,因为过度的温暖使水和甲烷这种易挥发的分子不能凝聚,因此形成的星子相对的就比较小(仅占有圆盘质量的06%),并且主要的成分是熔点较高的硅酸盐和金属等化合物。这些石质的天体最后就成为类地行星。再远一点的星子,受到木星引力的影响,不能凝聚在一起成为原行星,而成为现在所见到的小行星带。

在更远的距离上,在冻结线之外,易挥发的物质也能冻结成固体,就形成了木星和土星这些巨大的气体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获得的材料较少,并且因为核心被认为主要是冰(氢化物),因此被称为冰巨星。

一旦年轻的太阳开始产生能量,太阳风会将原行星盘中的物质吹入行星际空间,从而结束行星的成长。年轻的金牛座T星的恒星风就比处于稳定阶段的较老的恒星强得多。

根据天文学家的推测,目前的太阳系会维持直到太阳离开主序。由于太阳是利用其内部的氢作为燃料,为了能够利用剩余的燃料,太阳会变得越来越热,于是燃烧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这就导致太阳不断变亮,变亮速度大约为每11亿年增亮10%。

从现在起再过大约76亿年,太阳的内核将会热得足以使外层氢发生融合,这会导致太阳膨胀到现在半径的260倍,变为一个红巨星。此时,由于体积与表面积的扩大,太阳的总光度增加,但表面温度下降,单位面积的光度变暗。

随后,太阳的外层被逐渐抛离,最后裸露出核心成为一颗白矮星,一个极为致密的天体,只有地球的大小却有着原来太阳一半的质量。太阳系是由受太阳引力约束的天体组成的系统是宇宙中的一个小天体系统,

太阳系的结构可以大概地分为五部分:

太阳

太阳是太阳系的母星,也是最主要和最重要的成员。它有足够的质量让内部的压力与密度足以抑制和承受核融合产生的巨大能量,并以辐射的型式,例如可见光,让能量稳定的进入太空。太阳在赫罗图上的位置

太阳在分类上是一颗中等大小的黄矮星,不过这样的名称很容易让人误会,其实在我们的星系中,太阳是相当大与明亮的。恒星是依据赫罗图的表面温度与亮度对应关系来分类的。通常,温度高的恒星也会比较明亮,而遵循此一规律的恒星都会位在所谓的主序带上,太阳就在这个带子的中央。但是,但是比太阳大且亮的星并不多,而比较暗淡和低温的恒星则很多。

太阳在恒星演化的阶段正处于壮年期,尚未用尽在核心进行核融合的氢。太阳的亮度仍会与日俱增,早期的亮度只是现在的75%。

计算太阳内部氢与氦的比例,认为太阳已经完成生命周期的一半,在大约50亿年后,太阳将离开主序带,并变得更大与更加明亮,但表面温度却降低的红巨星,届时它的亮度将是目前的数千倍。

太阳是在宇宙演化后期才诞生的第一星族恒星,它比第二星族的恒星拥有更多的比氢和氦重的金属(这是天文学的说法:原子序数大于氦的都是金属。)。比氢和氦重的元素是在恒星的核心形成的,必须经由超新星爆炸才能释入宇宙的空间内。换言之,第一代恒星死亡之后宇宙中才有这些重元素。最老的恒星只有少量的金属,后来诞生的才有较多的金属。高金属含量被认为是太阳能发展出行星系统的关键,因为行星是由累积的金属物质形成的。

行星际物质

除了光,太阳也不断的放射出电子流(等离子),也就是所谓的太阳风。这条微粒子流的速度为每小时150万公里,在太阳系内创造出稀薄的大气层(太阳圈),范围至少达到100天文单位(日球层顶),也就是我们所认知的行星际物质。 太阳的黑子周期(11年)和频繁的闪焰、日冕物质抛射在太阳圈内造成的干扰,产生了太空气候。伴随太阳自转而转动的磁场在行星际物质中所产生的太阳圈电流片,是太阳系内最大的结构。

地球的磁场从与太阳风的互动中保护著地球大气层。水星和金星则没有磁场,太阳风使它们的大气层逐渐流失至太空中。 太阳风和地球磁场交互作用产生的极光,可以在接近地球的磁极(如南极与北极)的附近看见。

宇宙线是来自太阳系外的,太阳圈屏障著太阳系,行星的磁场也为行星自身提供了一些保护。宇宙线在星际物质内的密度和太阳磁场周期的强度变动有关,因此宇宙线在太阳系内的变动幅度究竟是多少,仍然是未知的。

行星际物质至少在在两个盘状区域内聚集成宇宙尘。第一个区域是黄道尘云,位于内太阳系,并且是黄道光的起因。它们可能是小行星带内的天体和行星相互撞击所产生的。第二个区域大约伸展在10-40天文单位的范围内,可能是柯伊伯带内的天体在相似的互相撞击下产生的。

内太阳系

内太阳系在传统上是类地行星和小行星带区域的名称,主要是由硅酸盐和金属组成的。这个区域挤在靠近太阳的范围内,半径还比木星与土星之间的距离还短。

内行星所有的内行星

四颗内行星或是类地行星的特点是高密度、由岩石构成、只有少量或没有卫星,也没有环系统。它们由高熔点的矿物,像是硅酸盐类的矿物,组成表面固体的地壳和半流质的地幔,以及由铁、镍构成的金属核心所组成。四颗中的三颗(金星、地球、和火星)有实质的大气层,全部都有撞击坑和地质构造的表面特征(地堑和火山等)。内行星容易和比地球更接近太阳的内侧行星(水星和金星)混淆。行星运行在一个平面,朝着一个方向

水星

水星(Mercury)(04 天文单位)是最靠近太阳,也是最小的行星(0055地球质量)。它没有天然的卫星,仅知的地质特征除了撞击坑外,只有大概是在早期历史与收缩期间产生的皱折山脊。 水星,包括被太阳风轰击出的气体原子,只有微不足道的大气。目前尚无法解释相对来说相当巨大的铁质核心和薄薄的地幔。假说包括巨大的冲击剥离了它的外壳,还有年轻时期的太阳能抑制了外壳的增长。

金星

金星 (Venus)(07 天文单位)的体积尺寸与地球相似(086地球质量),也和地球一样有厚厚的硅酸盐地幔包围着核心,还有浓厚的大气层和内部地质活动的证据。但是,它的大气密度比地球高90倍而且非常干燥,也没有天然的卫星。它是颗炙热的行星,表面的温度超过400°C,很可能是大气层中有大量的温室气体造成的。没有明确的证据显示金星的地质活动仍在进行中,但是没有磁场保护的大气应该会被耗尽,因此认为金星的大气是经由火山的爆发获得补充。

地球

地球(Earth)(1 天文单位)是内行星中最大且密度最高的,也是维一地质活动仍在持续进行中并拥有生命的行星。它也拥有类地行星中独一无二的水圈和被观察到的板块结构。地球的大气也于其他的行星完全不同,被存活在这儿的生物改造成含有21%的自由氧气。它只有一颗卫星,即月球;月球也是类地行星中唯一的大卫星。地球公转(太阳)一圈约365天,自转一圈约1天。(太阳并不是总是直射赤道,因为地球围绕太阳旋转时,稍稍有些倾斜。)

火星

火星(Mars)(15 天文单位)比地球和金星小(017地球质量),只有以二氧化碳为主的稀薄大气,它的表面,例如奥林匹斯山有密集与巨大的火山,水手号峡谷有深邃的地堑,显示不久前仍有剧烈的地质活动。火星有两颗天然的小卫星,戴摩斯和福伯斯,可能是被捕获的小行星。

小行星带

小行星的主带和特洛伊小行星 小行星是太阳系小天体中最主要的成员,主要由岩石与不易挥发的物质组成。

主要的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距离太阳23至33 天文单位,它们被认为是在太阳系形成的过程中,受到木星引力扰动而未能聚合的残余物质。

小行星的尺度从大至数百公里、小至微米的都有。除了最大的谷神星之外,所有的小行星都被归类为太阳系小天体,但是有几颗小行星,像是灶神星、健神星,如果能被证实已经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的状态,可能会被重分类为矮行星。

小行星带拥有数万颗,可能多达数百万颗,直径在一公里以上的小天体。尽管如此,小行星带的总质量仍然不可能达到地球质量的千分之一。小行星主带的成员依然是稀稀落落的,所以至今还没有太空船在穿越时发生意外。

直径在10至10-4 米的小天体称为流星体。

谷神星

谷神星 (Ceres)(277 天文单位)是主带中最大的天体,也是主带中唯一的矮行星。它的直径接近1000公里,因此自身的引力已足以使它成为球体。它在19世纪初被发现时,被认为是一颗行星,在1850年代因为有更多的小天体被发现才重新分类为小行星;在2006年,又再度重分类为矮行星。

小行星族

在主带中的小行星可以依据轨道元素划分成几个小行星群和小行星族。小行星卫星是围绕着较大的小行星运转的小天体,它们的认定不如绕着行星的卫星那样明确,因为有些卫星几乎和被绕的母体一样大。

在主带中也有彗星,它们可能是地球上水的主要来源。

特洛依小行星的位置在木星的 L4或L5点(在行星轨道前方和后方的不稳定引力平衡点),不过"特洛依"这个名称也被用在其他行星或卫星轨道上位于拉格朗日点上的小天体。 希耳达族是轨道周期与木星2:3共振的小行星族,当木星绕太阳公转二圈时,这群小行星会绕太阳公转三圈。

内太阳系也包含许多“淘气”的小行星与尘粒,其中有许多都会穿越内行星的轨道。

中太阳系

太阳系的中部地区是气体巨星和它们有如行星大小尺度卫星的家,许多短周期彗星,包括半人马群也在这个区域内。此区没有传统的名称,偶尔也会被归入"外太阳系",虽然外太阳系通常是指海王星以外的区域。在这一区域的固体,主要的成分是"冰"(水、氨和甲烷),不同于以岩石为主的内太阳系。

外行星

所有的外行星 在外侧的四颗行星,也称为类木行星,囊括了环绕太阳99%的已知质量。木星和土星的大气层都拥有大量的氢和氦,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大气层则有较多的“冰”,像是水、氨和甲烷。有些天文学家认为它们该另成一类,称为“天王星族”或是“冰巨星”。这四颗气体巨星都有行星环,但是只有土星的环可以轻松的从地球上观察。“外行星”这个名称容易与“外侧行星”混淆,后者实际是指在地球轨道外面的行星,除了外行星外还有火星。

木星

木星(Jupiter)(52 天文单位),主要由氢和氦组成,质量是地球的318倍,也是其他行星质量总合的25倍。木星的丰沛内热在它的大气层造成一些近似永久性的特征,例如云带和大红斑。木星已经被发现的卫星有63颗,最大的四颗,甘尼米德、卡利斯多、埃欧、和欧罗巴,显示出类似类地行星的特征,像是火山作用和内部的热量。甘尼米德比水星还要大,是太阳系内最大的卫星。

土星

土星(Saturn)(95 天文单位),因为有明显的环系统而著名,它与木星非常相似,例如大气层的结构。土星不是很大,质量只有地球的95倍,它有60颗已知的卫星,泰坦和恩塞拉都斯,拥有巨大的冰火山,显示出地质活动的标志。泰坦比水星大,而且是太阳系中唯一实际拥有大气层的卫星。

天王星

天王星(Uranus)(196 天文单位),是最轻的外行星,质量是地球的14倍。它的自转轴对黄道倾斜达到90度,因此是横躺着绕着太阳公转,在行星中非常独特。在气体巨星中,它的核心温度最低,只辐射非常少的热量进入太空中。天王星已知的卫星有27颗,最大的几颗是泰坦尼亚、欧贝隆、乌姆柏里厄尔、艾瑞尔、和米兰达。

海王星

海王星(Neptune)(30 天文单位)虽然看起来比天王星小,但密度较高使质量仍有地球的17倍。他虽然辐射出较多的热量,但远不及木星和土星多。海王星已知有13颗卫星,最大的崔顿仍有活跃的地质活动,有着喷发液态氮的间歇泉,它也是太阳系内唯一逆行的大卫星。在海王星的轨道上有一些1:1轨道共振的小行星,组成海王星特洛伊群。

彗星

彗星归属于太阳系小天体,通常直径只有几公里,主要由具挥发性的冰组成。 它们的轨道具有高离心率,近日点一般都在内行星轨道的内侧,而远日点在冥王星之外。当一颗彗星进入内太阳系后,与太阳的接近会导致她冰冷表面的物质升华和电离,产生彗发和拖曳出由气体和尘粒组成、肉眼就可以看见的彗尾。

短周期彗星是轨道周期短于200年的彗星,长周期彗星的轨周期可以长达数千年。短周期彗星,像是哈雷彗星,被认为是来自柯伊伯带;长周期彗星,像海尔·波普彗星,则被认为起源于奥尔特云。有许多群的彗星,像是克鲁兹族彗星,可能源自一个崩溃的母体。有些彗星有着双曲线轨道,则可能来自太阳系外,但要精确的测量这些轨道是很困难的。 挥发性物质被太阳的热驱散后的彗星经常会被归类为小行星。

半人马群

半人马群是散布在9至30 天文单位的范围内,也就是轨道在木星和海王星之间,类似彗星以冰为主的天体。半人马群已知的最大天体是10199 Chariklo,直径在200至250 公里。第一个被发现的是2060 Chiron,因为在接近太阳时如同彗星般的产生彗发,目前已经被归类为彗星。有些天文学家将半人马族归类为柯伊伯带内部的离散天体,而视为是外部离散盘的延续。

外海王星区

在海王星之外的区域,通常称为外太阳系或是外海王星区,仍然是未被探测的广大空间。这片区域似乎是太阳系小天体的世界(最大的直径不到地球的五分之一,质量则远小于月球),主要由岩石和冰组成。

柯伊伯带

柯伊伯带,最初的形式,被认为是由与小行星大小相似,但主要是由冰组成的碎片与残骸构成的环带,扩散在距离太阳30至50 天文单位之处。这个区域被认为是短周期彗星——像是哈雷彗星——的来源。它主要由太阳系小天体组成,但是许多柯伊伯带中最大的天体,例如创神星、伐楼拿、2003 EL61、2005 FY9和厄耳枯斯等,可能都会被归类为矮行星。估计柯伊伯带内直径大于50 公里的天体会超过100,000颗,但总质量可能只有地球质量的十分之一甚至只有百分之一。许多柯伊伯带的天体都有两颗以上的卫星,而且多数的轨道都不在黄道平面上。

柯伊伯带大致上可以分成共振带和传统的带两部分,共振带是由与海王星轨道有共振关系的天体组成的(当海王星公转太阳三圈就绕太阳二圈,或海王星公转两圈时只绕一圈),其实海王星本身也算是共振带中的一员。传统的成员则是不与海王星共振,散布在394至477 天文单位范围内的天体。传统的柯伊伯带天体以最初被发现的三颗之一的1992 QB1为名,被分类为类QB1天体。

冥王星和卡戎

冥王星和已知的三颗卫星 冥王星(Pluto)(平均距离39 天文单位)是一颗矮行星,也是柯伊伯带内已知的最大天体之一。当它在1930年被发现后被认为是第九颗行星,直到2006年才重分类为矮行星。冥王星的轨道对黄道面倾斜17度,与太阳的距离在近日点时是297天文单位(在海王星轨道的内侧),远日点时则达到495天文单位。

目前还不能确定卡戎(Charon),冥王星的卫星,是否应被归类为目前认为的卫星还是属于矮行星,因为冥王星和卡戎互绕轨道的质心不在任何一者的表面之下,形成了冥王星-卡戎双星系统。另外两颗很小的卫星,尼克斯(Nix)与许德拉(Hydra)则绕着冥王星和卡戎公转。

冥王星在共振带上,与海王星有着3:2的共振(冥王星绕太阳公转二圈时,海王星公转三圈)。柯伊伯带中有着这种轨道的天体统称为类冥天体。

离散盘

离散盘与柯伊伯带是重叠的,但是向外延伸至更远的空间。离散盘内的天体应该是在太阳系形成的早期过程中,因为海王星向外迁徙造成的引力扰动才被从柯伊伯带抛入反覆不定的轨道中。多数黄道离散天体的近日点都在柯伊伯带内,但远日点可以远至150 天文单位;轨道对黄道面也有很大的倾斜角度,甚至有垂直于黄道面的。有些天文学家认为黄道离散天体应该是柯伊伯带的另一部分,并且应该称为"柯伊伯带离散天体"。

阋神星

阋神星(136199 Eris)(平均距离68 天文单位)是已知最大的黄道离散天体,并且引发了什么是行星的辩论。他的直径至少比冥王星大15%,估计有2,400公里(1,500英里),是已知的矮行星中最大的。阋神星有一颗卫星,阋卫一(Dysnomia),轨道也像冥王星一样有着很大的离心率,近日点的距离是382 天文单位(大约是冥王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远日点达到976 天文单位,对黄道面的倾斜角度也很大。

最远的区域

太阳系于何处结束,以及星际介质开始的位置没有明确定义的界线,因为这需要由太阳风和太阳引力两者来决定。太阳风能影响到星际介质的距离大约是冥王星距离的四倍,但是太阳的洛希球,也就是太阳引力所能及的范围,应该是这个距离的千倍以上。

日球层顶

太阳圈可以分为两个区域,太阳风传递的最大距离大约在95 天文单位,也就是冥王星轨道的三倍之处。此处是终端震波的边缘,也就是太阳风和星际介质相互碰撞与冲激之处。太阳风在此处减速、凝聚并且变得更加纷乱,形成一个巨大的卵形结构,也就是所谓的日鞘,外观和表现得像是彗尾,在朝向恒星风的方向向外继续延伸约40 天文单位,但是反方向的尾端则延伸数倍于此距离。太阳圈的外缘是日球层顶,此处是太阳风最后的终止之处,外面即是恒星际空间。

太阳圈外缘的形状和形式很可能受到与星际物质相互作用的流体动力学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在南端占优势的太阳磁场的影响;例如,它形状在北半球比南半球多扩展了9个天文单位(大约15亿公里)。在日球层顶之外,在大约230天文单位处,存在着弓激波,它是当太阳在银河系中穿行时产生的。

还没有太空船飞越到日球层顶之外,所以还不能确知星际空间的环境条件。而太阳圈如何保护在宇宙射线下的太阳系,目前所知甚少。为此,人们已经开始提出能够飞越太阳圈的任务。

奥尔特云

理论上的奥尔特云有数以兆计的冰冷天体和巨大的质量,在大约5,000 天文单位,最远可达10,000天文单位的距离上包围着太阳系,被认为是长周期彗星的来源。它们被认为是经由外行星的引力作用从内太阳系被抛至该处的彗星。奥尔特云的物体运动得非常缓慢,并且可以受到一些不常见的情况的影响,像是碰撞、或是经过天体的引力作用、或是星系潮汐。

塞德娜和内奥尔特云

塞德娜是颗巨大、红化的类冥天体,近日点在76 天文单位,远日点在928 天文单位,12,050年才能完成一周的巨大、高椭率的轨道。米高·布朗在2003年发现这个天体,因为它的近日点太遥远,以致不可能受到海王星迁徙的影响,所以认为它不是离散盘或柯伊伯带的成员。他和其他的天文学家认为它属于一个新的分类,同属于这新族群的还有近日点在45 天文单位,远日点在415 天文单位,轨道周期3,420年的2000 CR105,和近日点在21 天文单位,远日点在1,000 天文单位,轨道周期12,705年的(87269) 2000 OO67。布朗命名这个族群为"内奥尔特云",虽然它远离太阳但仍较近,可能是经由相似的过程形成的。塞德娜的形状已经被确认,非常像一颗矮行星。

疆界

我们的太阳系仍然有许多未知数。考量邻近的恒星,估计太阳的引力可以控制2光年(125,000天文单位)的范围。奥尔特云向外延伸的程度,大概不会超过50,000天文单位。尽管发现的塞德娜,范围在柯伊伯带和奥尔特云之间,仍然有数万天文单位半径的区域是未曾被探测的。水星和太阳之间的区域也仍在持续的研究中。在太阳系的未知地区仍可能有所发现。

矮行星

矮行星是由冥王星、谷神星、齐娜星个卡戎星组成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20572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8
下一篇2023-11-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