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巴菲特很厉害?但还有更厉害的,现代金融学之父:格雷厄姆

股神巴菲特很厉害?但还有更厉害的,现代金融学之父:格雷厄姆,第1张

投资界中,唯一活着被封神的男人是“股神巴菲特”。他以30万美元起家,62年翻了28万倍,是《福布斯富豪榜》的常青树。

不仅如此,股神巴菲特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是全球股价最高的公司,一股30万美元。拥有一股,就是中国的百万富翁。

这样的男人,厉害不?但比股神巴菲特更厉害的人是他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被称为“现代金融学之父”,是“20世纪四大投资巨人”之一。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如果没有师傅的指引,修行无门,投资无路。没格雷厄姆,就无股神巴菲特。

格雷厄姆是价值投资的开山鼻祖。他有两本定鼎之作《证券分析》和《聪明的投资者》。

当年巴菲特读了格雷厄姆的著作之后,就拜入其门下,成了格雷厄姆的学生。并在毕业后,进入格雷厄姆的公司,从事投资工作。

格雷厄姆在投资方面,用三个理论奠定了自己“现代金融学之父”的地位: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能力圈和安全边际。

在《聪明的投资者》中,格雷厄姆如此阐述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关系—— “股票有其内在价值,股票的价格围绕其内在价值上下波动。”

比如去年因为非洲猪瘟,二师兄疯狂涨价,从十几元一路飙升到最高时50多元。现在超市里的猪肉价还是30多元。

为什么会这样?物以稀为贵,供不应求,猪肉价值上涨,推动了价格上涨。价值是推动价格上涨的根本性原因。

股票是公司所有权的证券化。每张股票的背后都是一家公司,而公司又是创造价值的组织。所以股票不是票,是真实的价值。

有价值,就会有价格。打开股票交易软件,我们会看到红红绿绿的数字,这就是股价。

投资股票的时候,我们会经常发现股价的波动很厉害,有的时候甚至会有10%的涨跌幅。很多时候,都是市场情绪的作用,与价值没多大的关系。

今年因疫情波及,市场恐慌。从2月到3月,美国波音公司的股价从最高点34789美元,一路下跌到89美元,市值蒸发了74%。

但波音股票背后对应的是波音公司。短短一个月之间,波音公司的飞机会折价74%吗?不会,1万美元的飞机是不会卖2600美元的。

短期内,股价会暴涨暴跌,但最终还是会回归本身的价值。价格与价值最终会互相匹配,这就是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这是格雷厄姆的第一个重要理论——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在西天取经的路上,孙悟空有一次去化缘,但不放心唐僧和两位师弟的安全。于是画了个圈,让他们待在里面。但最终三人因饥饿难忍出了圈,被妖精抓了去。

孙悟空画的圈是安全圈。格雷厄姆也给投资者画了个圈,叫能力圈。不出圈,就不会被妖精抓,不会亏钱。

“货比三家不吃亏”,说的是我们去买东西,在事先不知道价格的情况下,多跑几家,心里就有底了。这就是建立能力圈的过程。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能力圈是指对投资品种的了解程度,能判断出内在价值是多少,值多少钱。越了解,能力圈越大,越能够赚到钱。

股神巴菲特说: “对你的能力圈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能力圈的大小,而是你知道自己能力圈的边界所在”。

每个人只能赚认知内的钱,只能过认知内的生活。了解什么,了解多深,投资的能力圈是我们凭实力赚钱的硬件。

无能力圈,不投资。 这是格雷厄姆的第二个重要理论——能力圈。

有了能力圈,我们就知道一家公司值多少钱,但用什么价格去买呢?我们就需要判断当前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关系。

比如董明珠领导的格力电器。我们知道,它现在的价值是10元每股。但股价此时是20元,要买吗?很显然,并不会。但如果此时是5元,投资者肯定会疯狂买入。

对于安全边际,格雷厄姆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 “我们要用04元的价格买价值1元的东西。”

安全边际就是指要用比价值更低的价格去买股票 。买到就是赚到,用04元的价格买价值1元的东西,先天就赚了06元。

当股票的价格大幅低于价值时,我们就拥有了安全边际。相反,如果价格大幅高于价值时,我们就失去了安全边际,亏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最大的安全边际是买的足够便宜。 这是格雷厄姆的第三个重要理论——安全边际。

格雷厄姆说: “不清楚自己的能力圈,忽视安全边际,这是投资者亏损的主要原因。”

能力圈是对价值的理解,需要我们对公司有足够的了解。安全边际是对价格的把控,需要我们买的足够便宜。

用低廉的价格买高价值的东西,无有不赚。你是要用“白菜价买黄金”,还是用“黄金价买白菜”呢?

①价值投资

根据公司的内在价值进行投资,而不是根据市场的波动来进行投资。股票代表的是公司的部分所有权,而不应该是日常价格变动的证明。股市从短期来看是“投票机”,从长期来看则是“称重机”。

②买进安全边际较高的股票

投资者应该在他愿意付出的价格和他估计出的股票价值之间保持一个较大的差价。这个差价被称为安全边际,安全边际越大,投资的风险越低,预期收益越大。

③分散投资

投资组合应该采取多元化原则。投资者通常应该建立一个广泛的投资组合,把他的投资分布在各个行业的多家公司中,其中包括投资国债,从而减少风险。

④利用平均成本法进行有规律的投资

投资固定数额的现金,并保持有规律的投资间隔,即平均成本法。这样,当价格较低时,投资者可以买进较多的股票和基金;当价格较高时,就少买一些。暂时的价格下跌提供了获利空间,最终卖掉股票时所得会高于平均成本;也包括定期的分红再投资。

 

 

在价值投资风靡的2019年,如果你还没有听说过格雷厄姆,那你做的肯定不是价值投资。

格雷厄姆在价值投资界的地位,相当于物理届的爱因斯坦,生物界的达尔文,作为价值投资理论的奠基人,人们都称他为“价值投资鼻祖”。

他写的《证券分析》(1934年)和《聪明的投资者》(1949年)过了快一个世纪,直到现在仍然是投资界最为畅销的投资圣经。

作为一代宗师,他的思想在投资领域产生了极为巨大的震动,影响了三代全球最顶尖的投资大师,包括沃伦·巴菲特、约翰·奈夫、约翰·博格等。

如今活跃在华尔街的数十位上亿的投资管理人都自称为格雷厄姆的信徒,也正因如此,他还有一个“华尔街教父”的美誉。就连股神巴菲特都曾说:“我血管里流淌的80%是格雷厄姆的血。”可见格雷厄姆对他的影响真的是十分之深刻。

这位价值投资鼻祖从事投资将近42年,与友人创办的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在1941年至1960年期间20年的投资中,平均年化收益高达21%。嗯,没错,跟巴菲特的业绩差不多 ,我猜长期年化20%以上,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是股神的重要标准。

每一个投资大师的背后都有一段传奇的人生,格雷厄姆也不例外。他创立的“价值投资”理论,最关键的要点有两个, 一是注重安全边际,二是关注投资价值 ,这两点都和他个人的经历有关。

有个朋友的从业经历是这样:在十年前的大牛市中,他们全家炒股,然后亏光了家里的积蓄。于是父母痛定思痛,决定让儿子去念金融,希望未来能一雪前耻,帮他们把亏掉的钱赚回来。

格雷厄姆的经历也差不多,他9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家族生意随之破产,母亲只能靠到处打点零工养家。

然而在他13岁的时候,母亲突然开始沉迷炒股,拿出了家里多年的积蓄,满仓入市,而可惜的是 ,她一买入股票股市就大跌近50%,她在美国钢铁公司上亏掉了所有的积蓄,还欠了不少债。

这段童年经历造成了格雷厄姆对于股市的“阴影”,也直接影响了其投资理念的形成。有后人曾分析, 安全边际理念与其说是为了争取赚钱,还不如说是为了尽可能地保证本金安全、尽量少赔钱。

此后,投身股市后经历的那场金融危机,再次证明了“严守安全边际”的重要性。从美国名校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格雷厄姆来到一家华尔街公司做了信息员,1923年成立了自己的基金(相当于现在的私募基金),资金规模只有50万美元。

时势造英雄,用这句话来形容格雷厄姆再合适不过。1914~1929年是美国股市最狂热的一波牛市,有人曾经这样描述当时的市场:一个发疯的乘客愤怒地指责,美国政府竟然没有在每节火车车厢里都装上电传打字行情机;在波士顿的一家工厂里,在所有的车间都安放了大黑板,一名职员每隔一小时就用粉笔写上交易所的最新行情;在得克萨斯州的一个大牧场上,牧牛仔们通过接通电台的高音喇叭,一分钟一分钟地了解行情,高音喇叭就装在牧场上和牲口棚里。

到1929年,格雷厄姆的联合账户里已经有了250万美元。

然而暴风雨来临的前夕总是毫无征兆。1929年10月24日,人类历史上迄今最惨烈的股灾来了!从1929年9月到1932年大萧条的谷底,道琼斯工业指数大约缩水了90%,很多人因此倾家荡产。但出于对本金安全的看重,格雷厄姆并没有亏损很多。

此次股灾结束后,投资者陷入对股市的厌弃情绪中,很多人发现了股市的风险巨大,斥责股市是“荒诞、骗人的东西”。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1934年年底格雷厄姆终于完成了他酝酿已久的 《证券分析》,未来近百年间几乎统治整个投资界的“价值投资”理论,从此诞生了!

这本书对这场美国股市的大股灾进行了总结,引导人们要理性投资,强调投资就是先要保证本金的安全,正好迎合了当时投资者“安全第一”的心理。

大萧条的保卫战让格雷厄姆一战成名,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在疯狂的市场中抵挡住诱惑,保存胜利果实。而让客户尽量少亏钱,只是格雷厄姆反击战的开始。

他开始寻找那些真正拥有价值,却又在市场下跌中被错杀的便宜好公司,开始他真正的价值投资之路。

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在为客户扳回1929年至1930年的损失之后,就再也不曾让客户亏过一分钱。

前后30年,经历了1929年股市大崩盘、大萧条以及两次世界大战后,格雷厄姆为客户带来的年化投资回报率高达17%,这还不包括美国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利润。如果只计算1941年至1960年期间的20年,格雷厄姆的平均年化收益高达21%。

格雷厄姆投资经历中最出名的一仗,当属美国政府雇员保险公司。1948年格雷厄姆在其投资组合中买下这家公司,由于共同基金不能持有保险公司,只好将其变成一家上市公司,把原本收购的股份转分给格雷厄姆-纽曼基金的持有人,美国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股价立刻一飞冲天。

截至1972年,美国政府雇员保险公司股票的涨幅已超过28000%,许多投资人将其当成传家宝来代代相传。

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归功于格雷厄姆的第二条投资理念:关注投资价值。

他认为,投资就是价值回归或者价值发现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投资者通过财务分析,找出被低估的股票并持有,然后耐心等待到价值被发现的时刻,当股票价格回归到应有的价值时,投资者可抛售获利。

格雷厄姆表示,价格波动对真正的投资者只有一个重要意义: 当价格大幅下跌时,市场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购买股票的机会 。1929年美股崩盘后的市场,正为他提供了这样一个价值发现的机会。

除了这两条核心投资理念,格雷厄姆对投资还有一项划时代的贡献,那就是定投。

在他的《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中,他提出了一种“美元成本平均法”:要求投资者在固定时间节点买入“优质股票”。

什么是优质股票呢?它可以是一支股票,可以是指数型ETF,也可以是几个股票的组合。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熟悉?没错,美元成本平均法就是我们俗称的“定期定额策略”,定投这个神操作,就是格雷厄姆最早提出的。

格雷厄姆一生有四个非常重要的理念

坚持长期投资

注重年化收益

在固定时间节点买入优质股票

基金是代替股票的较好品种

他用一句投资名言将这几个要素串了起来: 长期(10年-20年)的股票/基金定投是普通投资者投资组合的必要部分

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理论影响了华尔街三代人,“股神”巴菲特、约翰·奈夫、约翰·博格都是其传承者,并在几十年的时间里被全球投资界奉为圭臬,后来这些投资大师辉煌业绩的背后,格雷厄姆发挥的作用,不可估量。

威廉·江恩与利弗莫尔与格雷厄姆 三个人之间的交流过吗

肯定没交流过啊,格雷厄姆跟分析方法他俩就是本质区别,肯定说不到一块,利弗莫尔和江恩又是不同风格,江恩天天研究图表是利弗莫尔觉得最没有用的分析方法,这在股票大作手回忆录这本书里就有体现。而且传闻江恩和利弗莫尔很合不来。

格雷厄姆 与 利弗莫尔 之间有没有关联

从现有资料上看,没有联络

补充资料:

本杰明·格雷厄姆1894年5月9日出生于英国伦敦。他享有“华尔街教父”的美誉。

杰西·利弗莫尔(Jesse Lauriston Livermore),1877 年 07 月 26 日生于美国麻州,20世纪20年代纽约华尔街活生生的传奇人物,是那个时代最花哨的百万富翁。Jesse Lauriston Livermore:一生的伟大,一身的疯狂。Jesse Lauriston Livermore-—— The Wallstreet's boy plunger。

请采纳~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杰西利弗莫尔和格雷厄姆呢

因为不管过了多久,人性是不变的,股市的规律说白了就是人作为群体的一种规律,什么时候会出现恐慌,什么时候会出现疯狂,都是不变的。很显然美国人先发现这些规律了,就像牛顿发现了力学三定律,你再伟大你也不可能再发现新的一套力学体系了。

威廉·江恩和利弗莫尔哪个更有影响力

影响力这个怎么统计呢?都有一定的学习人群。两人代表的是两张不同的投资方法,关键是能够从这两个人身上学到什么对自己有帮助的。

本格雷厄姆

告诉过你啊,去当当网和卓越网上有

杰西·利弗莫尔

我看到的也只有两本书关于杰西的书,如果想多了解,就多读几遍吧!然后把他的核心理念用在实战中足以。

利弗莫尔证券

利弗莫尔证券是一个香港的证券公司,跟大陆的证券公司是一样的。但是注册地和所居地在香港,在利弗莫尔公司开户后,还需要开通一张香港的银行卡,这样你可以申购港股了。本身这个证券公司是正规的。

谁在读格雷厄姆的书,一块交流一下

我在读证券之父,本杰明,格雷厄姆的书籍,

他作为基本面,价值投资的创始人,

其在证券行业的地位就相当于共产主义的马克斯,

他一生中一共写了三本书,

《证券分析》 《聪明的投资者》 《本杰明。格雷厄姆回忆录》

其中《证券分析》《聪明的投资者》可以说是投资者的圣经,武林人士的葵花宝典,

本人已经钻研几年了,但可惜的是,始终不得其精髓,一直引以为憾,

博迪投资学与格雷厄姆证券分析

博迪投资学讲解了投资领域中的风险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理论、市场有效性、证券评估、衍生证券、资产组合管理等重要内容。

证券分析主要从财务报表来分析一家公司,这本书揭示了一个投资获利不变的真理即:安全边际。内容比较深,非专业人士可能难读懂,不过你可以读另一本《聪明的投资人》

杰西 利弗莫尔有名吗?

投机鼻祖。你说有名不。索罗斯是现在人,大众媒体宣传多点。

一个学科的先驱和后面发展成熟以后出现的人才,没得比。

《格雷厄姆投资指南》([美] 本杰明·格雷厄姆)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pI5cD59gP3gR38Ch9WDsqw

提取码:3ujc

书名:格雷厄姆投资指南

作者:[美] 本杰明·格雷厄姆

译者:王大勇

豆瓣评分:80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1-9

页数:318

内容简介:《格雷厄姆投资指南》是“证券分析”理论创立者本杰明·格雷厄姆的代表作。作者不鼓励投资者短期的投机行为,而更注重企业内在价值的发现,并强调“对于理性投资,精神态度比技巧更重要”。这本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金融业人士,被投资者奉为“圣经”,格雷厄姆本人则被称为华尔街教父。

作者简介: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在中国并不为很多人所知,但大名鼎鼎的巴菲特却是格雷厄姆的得意门生,巴菲特是以杰出的投资业绩与显赫的财富而立名于世,然而在投资理念上几乎全部师承了格雷厄姆的学术精华并没有丝毫的超越。1934年,本杰明·格雷厄姆与大卫·陶德(David Dodd)合著的《有价证券分析》出版,奠定了格兰姆的“财务分析之父”的地位。在微观基本分析方面,格雷厄姆成为巴菲特、彼得·林奇等股王股圣的启蒙宗师。巴菲特曾虔诚地说过:在许多人的罗盘上,格兰姆就是到达北极的唯一指标。大卫·刘易斯甚至说: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学说是每一位华尔街人士的《圣经》,而他则是当之无愧的华尔街教父。格雷厄姆之所以被公认为“财务分析之父”是因为在他之前还没有财务分析这项专业,只是在他之后人们才开始意识并接受这个概念。

      股神巴菲特作为投资大师格雷厄姆的粉丝,对格雷厄姆的理论倍加推崇,他讲到他继承了格雷厄姆40%的投资理念,并以此发扬光大。格雷厄姆的经典投资书籍《聪明的投资者》也是市场上股市投资书籍的畅销书,他的《证券分析》堪称是股市投资书籍的启蒙书籍。格雷厄姆三大投资原则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市场先生、安全边际至今仍有重要作用。

1、公司

      这点和股神巴菲特强调公司的质地有异曲同工之妙,投资股票的本质就是投资这家公司的未来,它是否有足够深的护城河,能否为投资者带来长久的投资预期收益主要取决于公司的质地,在合理的价格买入优质的公司,并长期持有才能获得复利价值。

2、市场先生

      格雷厄姆的市场先生主要讲述的就是公司的估值,股票的价格会围绕市场先生上下波动,同时市场先生有时是理智的,有时是暴躁的,在当市场先生失去理性时,当股价远远低于其价值的时候,就是最好的买入时机,因为市场先生不会长期不理智,迟早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3、安全边际

      安全边际强调的是两个点,一个是本金的安全性,就是巴菲特讲到的保住本金安全,另一个点就是止损,投资的盈利和亏损比例,毕竟投资不可能每笔都赚钱。

      以上三点就是格雷厄姆三大投资原则,仔细看来,它是用最通俗的语言揭示了投资的真谛,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本资料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时应审慎评估)

大学毕业后,巴菲特就申请到哥伦比亚大学读研究生,主要目的是为了听格雷厄姆教的投资课程,亲身聆听大师的教诲。

研究生毕业后,巴菲特回老家做股票经纪人。工作三年后,巴菲特又得到机会,到格雷厄姆创办的投资公司工作了两年,学到了很多实际操作经验。

后来格雷厄姆年纪大了,1956年决定退出股市。

这时巴菲特只有26岁,他决定回老家独自创业。1956年他从亲戚朋友那里凑了10万多美元,创办了一家投资合伙公司。

运用格雷厄姆传授的价值投资策略,巴菲特股票投资做得非常成功,远远超越大盘。1958年,巴菲特的第三个小孩就要出生了,家里原来租的房子太拥挤了,于是巴菲特就给妻子买了一套当地最好的房子,兑现了几年前结婚时对妻子的承诺。

巴菲特的投资业绩越来越好,管理的资金也越来越多,三十来岁就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百万富翁,后来又成了世界排名第二的亿万富翁,让妻子也过上最幸福的生活。

巴菲特也在反思:为什么自己的投资业绩会有如此巨大的提高呢?巴菲特最终想明白了:我的投资成就,是格雷厄姆智慧之树所结出的果实。巴菲特感叹:“在大师门下学习几个小时,远远胜过自己苦苦摸索10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15302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1
下一篇2023-10-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