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的挑战的角色介绍

华丽的挑战的角色介绍,第1张

娜塔丽·波特曼

◆ 姓 名:Natalie Portman

娜塔莉(丽)·波特曼

妮妲莉·宝雯

娜塔莉·波曼

◆ 出生日期:1981年6月9日

◆ 出 生 地:Jerusalem, Israel

◆ 国家地区:美国/USA

◆ 主要身份:Actress

◆ 人物简介:

娜塔莉1981年6月9日生于以色列耶路萨冷,3岁后随全家搬到纽约。她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母亲是艺术家,父亲是名医生。一天,她正在长岛的大街上闲逛的时候,幸运悄然降临——一个星探看中了她,把她推荐给导演鲁卡·贝森。鲁卡当时正在为即将开镜的《杀手雷昂》招聘女主角。虽说娜塔莉当时年龄太小,但最后她还是幸运地赢得了这个角色。结果从未涉足表演的她自此一鸣惊人,开始了一边读书一边拍戏的生涯。

娜塔莉好像总能与好莱坞大腕们同台演出。接下来1995年她在麦克尔曼的《盗火线》中做了艾尔帕西诺的继女,96年在《火星人攻击地球》中出演杰克尼科尔森的女儿。同年她又出现在伍迪·艾伦的音乐喜剧《人人都说我爱你》里。娜塔莉在剧中的轻松表演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96年娜塔莉在**《美丽女孩》中的演出又一次获得好评如潮。在剧中她扮演的女孩叫马蒂,那可是个颇有心计的早熟女孩,一心一意想把心上人从他的未婚妻手中夺走。评论家对娜塔莉在剧中的演技评价甚高,有一点绝不可否认:她是整部剧中最出色的亮点。

1997年娜塔莉作出一个惊人的决定:她竟然推掉《洛丽塔》和《罗密欧与朱莉叶》两部巨片,心甘情愿地登上舞台出演《安妮·弗兰克的日记》。这个举动曾让众人大惑不解,但是从《安妮》一剧每次结束后长达近一个小时的谢幕中,我们就明白她演的有多么出色。娜塔莉在舞台演了整整1年,直到1998年才离开《安妮》剧组。

世纪末娜塔莉出演了她最为广泛议论的角色——在风靡全球的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前传:幽灵的威胁》中饰演高贵而美丽的阿米达拉女王。尽管毁誉皆有,这部影片创下了全球巨额票房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娜塔莉的美丽形象也如同当年的赫本世人皆知。

从最初站在镁光灯下到今天,昔日的女孩如今已长大,纯真依旧,但是却多了份成熟女人的自信与风情。娜塔莉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界证明——她是好莱坞新一代演员中最具实力,最有前途的女星。

与众多渴望成名、成名之后更渴望成大名的演员不同的是,虽然“星球大战”前传之《幽灵的威胁》(The Phantom Menace)使得娜塔丽-波特曼(Natalie Portman)成了一位家喻户晓的明星,但这位被誉为“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第二”的19岁女孩却在好来坞与哈佛的较量中选择了后者,甚至可能因为临床心理学而放弃其前途不可限量的演艺事业。

娜塔丽-波特曼在纽约长岛的一家比萨饼店被星探相中时年仅9岁,她出演有让-雷诺(Jean Reno)及加里-奥德曼(Gary Oldman)等大牌明星加盟的影片《这个杀手不太冷》(Leon)时才12岁,而在出演真正能够证明其表演才能的百老汇戏剧《安妮的日记》时,娜塔丽-波特曼也才17岁。

但问题却在于,娜塔丽-波特曼似乎将表演看作是仅比好玩的意义稍多一点的一件事,当然也是她一项有利可图的副业,而她对表演的兴趣能否长久维持却大有疑问。她说:“我现在仍然不知道表演是否是我愿意一辈子去做的事,因为其它可做的事情太多了。我仍然热爱表演,但我将来也完全可能从事其它职业。”

波特曼并不缺乏选择。除了目前在哈佛大学主修的心理学之外,她还精通法语、西伯来语和日语。虽然她还年轻得有些害羞,但她的头脑已足以常常让导演和其他的明星出现困惑。她有些纤弱,年龄看起来也不足19岁,说起话来充满了青春少女的气息,但她的表达能力已远远超出其实际年龄。在充斥着粗鲁且刚刚迈出高中校门的准明星的好来坞,娜塔丽-波特曼的存在无疑是个异数。

娜塔丽-波特曼的表演才能在其最新影片《我心何处?》(Where the Heart Is)中再次得到体现。在该片中,波特曼饰演一位名叫诺瓦丽-雷辛(Novalee Nation)的17岁女孩。雷辛在离开已生活多年的位于田纳西的拖车式房屋后,准备去加利福尼亚寻找新生活。但在俄克拉荷马,怀孕多时的雷辛却遭到男友无情的抛弃。

由于没有钱,雷辛只好躲在当地一家沃尔玛商店里生下了孩子,并因此成了当地的“名人”。她决定把这一给了她新生命的地方当作新的家,并与一位图书管理员产生了真挚的恋情。

影片中诺瓦丽的生活与纽约市郊Syosset的模范学生的波特曼的生活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娜塔丽-波特曼生于耶路撒冷,父亲是医生,母亲则是一名艺术家。3岁时,波特曼举家迁居美国。至今,波特曼在感情上对父母依然十分依恋,其父母对女儿也极尽保护之责。在“露华浓”公司(Revlon)发掘出娜塔丽-波特曼后,她却决定不入为多少少女艳羡的模特这一行。波特曼的父母为其雇了一位经纪人,小小年纪的她在一个夏令营里开始了演艺生涯。

她在大银幕上正式露面始于《这个杀手不太冷》。波特曼在该片中饰演一个被职业杀手(让-雷诺饰演)收养的孤儿。导演吕克-贝松(Luc Besson)哄骗这个当时才12岁的小姑娘作了一些后来颇受非议的表演。但自此以后,波特曼便远离了一切可能引起争议的东西。她拒绝出演《冰风暴》(The Ice Storm)里克里斯蒂娜-里奇(Christina Ricci)的角色,理由是影片“太暗”;之后她又拒绝了阿德里安-莱恩(Adrian Lyne)的《洛丽塔》(Lolita),理由是影片太“低劣”。去年,波特曼答应与苏珊-萨兰敦(Susan Sarandon)一起主演《管到太平洋》(Everywhere But Here)一片,但前提条件是必须删除剧本中的一段性描写。

波特曼称,她是自己决定做什么以及不做什么,“我总是自行选择我要做的事。父母会给我一些意见与建议,但最终决定总是由我自己作出。”但她也承认,她不会接受出演可能让父母产生不安的影片。“因为,对我而言,让父母感到快乐与骄傲更加重要。如果冒犯他们,我会比失去某些愚蠢的影片中的角色更让自己生气。”

为了避免受到追星族的干扰,波特曼将她祖母的姓氏用作她的艺名。但她试图避免公开所上大学的名字的做法却不太成功。尽管人人都知道她选择了哈佛,她自己还是拒绝说出它的名字。她为此辩解说:“我不想影迷来访。我听说当年波姬-小丝在普林斯顿时,每年有好几百人去探访。我不想也落得这种下场,因为我不愿意与陌生人交往。也许有人觉得我这样做不太礼貌,但我确实不需要这样的交往。”

即使波特曼的影迷能够更进一步去接近她,他们与她也没有多少相同之处。

波特曼是典型的能力超群者,她喜欢与她差不多的人交往,这也是她为什么要选择哈佛的一个原因。她说:“我身边的人都非常出色。就拿我宿舍的人来说,她们中有一位曾经与著名大提琴家马友友同台演出,另一位则出过诗集。另外,我也认识一些参加过奥运会的同学。他们简直是太棒了!”

波特曼是一位认真而敏感的女孩,一提起男朋友的话题还禁不住脸红。据传,她与名不见经传的加拿大演员海登-克里斯藤森(Hayden Christensen,将在下一部“星战前传”影片中出演天行者阿那金-Anakin)有些交往。

我们还能够继续在银幕上看到娜塔丽-波特曼的表演吗?我们还能看多久?这一切都是未定之数。娜塔丽-波特曼谈起临床心理学时的兴奋之情远大于表演话题,尽管她也知道她的知名度很快将妨碍她从事一份“正常”的职业。她说:“我从前作演员的经历将不利于我去从事临床心理学的职业,但我仍然可以做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 作品年表:

V字仇杀队 V for Vendetta (2006)

Goya's Ghosts (2006)

Mr Magorium's Wonder Emporium (2006)

Paris, je t'aime (2006)

星战前传3:西斯的复仇/星际大战三部曲:西斯大帝的复仇 Star Wars: Episode III - Revenge of the Sith (2005)

The 62nd Annual Golden Globe Awards (2005)

Free Zone (2005)

Tsunami Aid: A Concert of Hope (2005)

Domino One (2005)

The Making of 'Heat' (2005)

In Search of Ted Demme (2005)

The Smoker (2005)

偷心/靠不近的爱/接近 Closer (2004)

情归新泽西/花园之州/美丽知己 Garden State (2004)

Hitler's Pawn: The Margaret Lambert Story (2004)

True (2004)

Celsius 4111: The Temperature at Which the Brain Begins to Die (2004)

冷山 Cold Mountain (2003)

A Journey to 'Cold Mountain' (2003)

Nicole Kidman: An American Cinematheque Tribute (2003)

Earthlings (2003)

星战前传2:克隆人的进攻 Star Wars: Episode II - Attack of the Clones (2002)

2002 MTV Movie Awards (2002)

超级名模/祖兰德/名模大间谍 Zoolander (2001)

The Concert for New York City (2001)

R2-D2: Beneath the Dome (2001)

The Beginning: Making Episode I (2001)

芳心天涯/甜心伊人/心系何方/爱在哪里/心归何处 Where the Heart Is (2000)

VH1/Vogue Fashion Awards (2000)

Film-Fest DVD: Issue 3 - Toronto (2000)

芳心天涯/在别处 Anywhere But Here (1999)

星战前传:魅影危机 Star Wars: Episode I - The Phantom Menace (1999)

The Stars of Star Wars: Interviews From the Cast (1999)

爱情尤物 Beautiful Girls (1996)

大家都说我爱你 Everyone Says I Love You (1996)

星战毁灭者/火星人玩转地球/火星人大侵袭/外星人进攻/火星人袭击地球 Mars Attacks! (1996)

盗火线/烈火悍将/热力/穷追不舍/狂热 Heat (1995)

Developing (1995)

这个杀手不太冷/终极追杀令/杀手莱昂 Léon (1994)

  1994年,娜塔莉波曼刚满13岁。这个双子座的活泼小萝莉在街上闲逛时,偶然被星探发现,继而被介绍给了吕克贝松。既然说是小萝莉,那么吕克贝松自然也不敢轻易下手。当时他正为《Leon》选角。与女主角搭档的是怪叔叔让雷诺。虽然挑选的过程比不上超级女声那么声势浩大,但用一波三折形容到底也不过分。总之这个满身灵气的女孩子俘虏了吕克贝松的心,事后证明也俘虏了一代又一代萝莉控们的心。

  以美女作为开头,当然是为了吸引众多的眼球。话说回到本片,《Leon》,吕克贝松是奇才。无论是诸如《圣女贞德》之类的史诗巨片,还是《的士速递》这样的喜剧片,又或是众所周之的《第五元素》及《碧海蓝天》,吕克贝松永远都能够以他极具魅力的个人风格准确的把握叙事过程。对于枪战或是打斗,十分想要推荐的是另一部《暴力街区》,开头一系列的追逐场面让我顿时想要去学习攀岩。

  话又扯远了。

  这是一个爱情故事。

  一个小萝莉,一个怪叔叔,还有我们从中作梗的小天狼星(片中的Stan后来出演《哈利波特》中的小天狼星布莱克,他总是适合这种疯疯癫癫的角色)。

  Leon可谓是史上最为可爱以及百变的杀手。如果你想找个杀手做男朋友,并且带有那么一丁点儿“叔叔控”,那么Leon无疑是最好的选择。熨烫衣服,只喝牛奶,洗拭叶子,每天让他的万年青在阳台上接受阳光雨露,自己独自去**院傻乎乎笑嘻嘻的看《雨中曲》。这个男人在平日里看起来的确是呆头呆脑的,甚至大字不识几个。可是他的确够体贴够温柔也足够聪明。更重要的是,磁性的嗓音和性感的胡须实在是足够浪漫。

  于是,我们的小萝莉爱上了他。

  所谓人生之事不如意十有八九。玛蒂尔达从小摊上了那么一家子的确也算是上辈子的冤孽。急需安全感的她在危机关头终于碰到了真命天子。Leon换上圆形墨镜,戴好瓜皮小帽之后,虽然穿着一身让人汗颜的不太得体的大风衣,不过的确是酷毙了。一个是不杀女人不碰小孩儿的怪叔叔,一个是决心复仇太过早熟的小萝莉,天造地设的一对。

  怪叔叔是罗曼蒂克的,即便他自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不过口味也是足够重的,撞上这么一个不好对付的小女孩儿。

  所以千万别惹身边的小萝莉,她们随时可能拿把枪出来把你给毙了,要么就是轻易俘获你的怦怦直跳的心。

  片子拍的不错。理所应当给五颗星,强大的导演,强大的演员,强大的制作团队。靠,居然连配乐也那么牛逼。比约克的《维纳斯般的男孩》或是结尾鼎鼎有名的斯汀为本片量身制作的《心之形》,无疑让吕克贝松彻底成功的从艺术影片向商业影片成功过渡。

  众人齐心,合力断金。一个留芳百世的浪漫爱情故事应运而生。

  那么,就从明天起,做一个会熨衣服的男人,为了健康不抽烟少喝酒养点花花草草,坐在椅子上睡觉就算了,但是诸如《雨中曲》这样的老**是一定要看的。你很呆么?或者你并不怎么会穿衣打扮?没关系,只要热爱生活,懂得浪漫,那么小萝莉一定不会对你视而不见。

  结局并不美好?

  扯淡吧,只要安分守己,别老想着掐断别人家的门锁,结局注定是幸福的永远生活在一起。

《海底两万里》故事梗概 1866年,在大海的不同地方,一些船只发现了一个闪闪发亮的怪物,它身长数百米,偶尔浮出水面。在不少船只受到这怪物攻击而沉没之后,美国政府派出护卫舰“林肯号”前去跟踪追捕。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应邀参加,这个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教授,曾经撰文探讨过这海洋怪物,认为是一头巨大的独角鲸。 “林肯号”在大海里游弋了三个星期,却一无所获。一天晚上,教授正在甲板上欣赏夜景,猛然发现漆黑的水面突然闪现红光,接着冒出一个庞然大物。教授奔回船舱报告了舰长,护卫舰随即向怪物驶去。临近时加拿大捕鲸叉手尼德·兰猛力投出锋利的鲸叉,只听得“当”的一声,仿佛撞击在钢板上,毫无作用。护卫舰便开炮射击,可是炸弹均被怪物的尾部弹出,溅起一片浪花。怪物似乎被激怒了,从头上喷出两股水柱,向护卫舰右舷猛力袭来,随着轰隆一声巨响,教授、他的仆人康塞尔和鲸叉手三人被抛入水中。教授很快就失去了知觉。 教授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个铁屋子里,身边坐着康塞尔和尼德·兰。他大惑不解。两位陌生人进来向他们致意,可是教授试用了几种语言,他们都听不懂。正在为难之时,他们的主人出现了。他身材高大,目光炯炯,用法语作了自我介绍。他叫尼摩,自称与整个人类断绝了关系。他说虽然他们已成了他的俘虏,但仍享有自由。只是为了保密,他不会释放他们,而且要求他们唯命是从。 教授虽然对失去自由感到难过,但是他还是被神秘的潜艇和海底的奥秘所吸引。在尼摩的邀请下,他们三人参观了他亲自设计建造的“鹦鹉螺号”。尽管它的部件是拼凑起来的,可船体坚固,结构合理,承受得起海水的冲击和高压。艇内有漂亮的客厅,舒适的卧舱,图书阅览室和娱乐场。潜艇的电力和氧气都是从海水里提取,能在海底停留很长时间。食物也是取自海洋,有些美味的鱼教授从未品尝过。布是由海洋纤维织成,烟叶来自海草。尼摩还让他们参观了猎取海洋动物的枪支和便于在海底行走的装备。 “鹦鹉螺号”在太平洋里潜行。教授透过玻璃窗,一路观赏着光怪陆离的海底景象和五光十色的深海生物。途经克利斯波岛时,尼摩派人送来纸条,邀请他们三人到海底森林打猎。于是他们穿上潜水服,背上氧气瓶,手持特别猎枪,穿过换压舱,走在海底平原上。尼摩举枪射中一只大海獭,然后又杀了两条海豚似的动物,满载而归。 潜艇到达加里曼丹附近时,食品告缺。教授他们三人决定上岸寻找蔬菜和野味。起初,他们运气不错,打死了几头野猪,采摘了不少水果。正当他们在沙滩上架起篝火准备烤肉时,突然受到土著人的袭击。他们慌忙逃进小艇,驶向停泊在海中的潜艇。可是土著人乘上木筏,紧迫不舍。即使教授他们爬上潜艇,下了底舱,土著人仍然围着潜艇,不肯散去。第二天一早,潜艇开舱换气时,土著人果真纷纷爬上船来。可是他们的手一碰到栏杆,就惊叫着退缩了回去,原来金属栏杆全部通了电。 潜艇驶入印度洋,在斯里兰卡附近,尼摩邀请教授他们到海底参观采珠场。这里盛产珍珠,最大的价值可达二百万美元。教授兴趣盎然地观看印度人在海底采珠。突然,一条巨鲨张着血盆大口向印度人袭去,尼摩当即手执短刀,挺身上前与鲨鱼展开搏斗,尼德·兰举叉相助,正中鲨鱼心脏。尼摩随即把采珠人托出水面,还从自己口袋里取出几颗珍珠送他。教授从心底敬佩尼摩舍己救人的精神,并由此知道尼摩事实上没有断绝与人类的交往。 “鹦鹉螺号”从红海进入地中海花了不足20分钟。它是通过尼摩发现的海底通道潜行的,那时还没有苏伊士运河。 一路上,教授发现了不少惊人的事情。船至康地岛时,尼摩从柜子里取出许多黄金,派人乘小艇送出去。后来当潜艇驶入大西洋,停泊在维多湾海底时,尼摩又派他的船员潜水从海底沉船里搬上来装满金银财宝的箱子。原来尼摩是利用打捞沉船里的财宝救济穷人和从事科学探险的。在大西洋海底,尼摩陪着教授参观沉没已久的大陆——大西洲。他们观赏了海底火山喷口吐出硫磺火浆的奇景,也察看了已成废墟的庞贝城。 潜艇又向南极进发,它在成群结队的鲸鱼中间穿行。当尖头鲸向长须鲸进攻时,尼摩出于对弱者的同情,指挥船员攻击尖头鲸。在此后的航行中,他们历尽艰险,一会儿是冰山封路,一会儿是章鱼围攻,一会儿又是敌舰偷袭。尼摩以惊人的毅力和智慧,指挥全体船员,战胜了一切。 历经海底两万里环球航行之后,潜艇在挪威西海岸遇上了可怕的大漩涡。教授无法知道潜艇卷入大漩涡之后的遭遇,因为他和他的同伴被漩涡抛入水里后,在挪威的一个小岛上侥幸脱险,而潜艇已毫无踪影了。

Jean (ジャン)让

(法文全名:Jean Rocque Rotique) 让·洛克·罗狄克

(中文版:志强)

CV 日高のり子

14岁 狮子座 O型

天真烂漫的乐天派,热爱发明,不知辛苦的男孩。出生于法国的勒阿弗尔(Le Havre)。父亲是商船的船长,被大海兽袭击之后失踪。在巴黎万国博览会(第一届世博会EXPO)的飞行大赛上遇见并结识了娜蒂亚。是一个充满热情的人。

Nadia (ナディア)娜蒂亚

(中文版:蓝丽亚)

CV 鹰森淑乃

14岁 双子座 A型

固执,怕生。喜欢动物。1875 年 5 月 31 日,出生在非洲大陆塔尔特苏斯王国。小时候被马戏团拾到作为杂技师培养长大。也许是环境的缘故,对人类不信任。对让报有好感,然而因为性格关系而不能表现出来。彻底的的素食主义者。佩带项链上的蓝宝石是解开这个故事秘密的关键。

Mary(マリー)(Marie)玛丽

CV 水谷优子

4岁,1885年,出生在法国的マルセイユ。之后 , 随家族迁居大西洋的孤岛:真晴岛(Maharu)。在父母亲的呵护中成长,自由奔放,天真烂漫。父母不幸在侵略中死去后,和娜蒂亚一行人开始冒险。

King(キング)小狮王

CV 桜井敏治

小狮子,在马戏团与娜蒂亚相遇而一同生活。娜蒂亚将它作为唯一的朋友而疼爱。因为娜蒂亚和让之间的关系而会吃醋,对人类有敏锐的感性。

Sanson (サンソン) 山姆

CV 堀内贤雄

27岁,在犯罪和贫困的环境中成大。担任格兰特的驾驶员,既是神枪手也拥有强壮的手腕。性格和善的绅士,也充当玛丽的守护者。无论怎样的状况都能冷静地用判断和分析应对,不过,性格莽撞猛进。生活很好,以现实主义者自称。觉得自己很酷(自我陶醉^^)。驾驶车辆时非常粗暴。

Hanson (ハンソン) 汉森

CV 桜井敏治

27岁,有诺贝尔奖级的头脑。格兰特由他的设计与制造。拥有很强的好奇与探索心理,地质学和物理学造诣也很深。没有对女孩子表白过。唯一的自豪感来源于自己的发明,当有愚蠢的成分时会非常愤怒。

Grandis·Granba(グランディス·グランバァ) 格兰蒂斯·格兰巴

CV 滝沢久美子

28岁,在意大利的名门世家出生成长,为富裕的家庭。18岁被男人欺骗而丢失了全部全财产。

开始与山姆,汉森组成“三人组”,以娜蒂亚的蓝宝石为目标。

恋慕,满足性格总是恋爱而没有取得成果。

自尊心高,和让一样,有对于认识了解女人的困难,不过,就像娜蒂亚,也有渴望爱的一面。是非常不幸的女性。

Nemo (ネモ)尼莫

(中文版:雷诺)

CV 大冢明夫

46岁,原塔尔特苏斯王国的国王。现为鹦鹉螺号船长。

14年前,为了保护亚特兰蒂斯的秘密,亲手毁灭了自己的国家,同时妻子也被杀死。基本上沉默寡言,未说过自己的事。

乍看上去无情,倔强,然而却是心中富有大决断力的人物。

出色的科学家,优秀的战士。

Electora(エレクトラ)(Electra) 伊莱克特

CV 井上喜久子

26岁,尼莫所信赖的鹦鹉螺号副船长,同时也是秘书角色。

出生于塔尔特苏斯王国,由于12岁时尼莫引起的洪水而失去了父母和弟弟。内心深处憎恶尼莫,却在表面未有显示。

Gargoyle(ガーゴイル)卡格依

(中文版:加可一)

CV 清川元梦

46岁,曾是塔尔特苏斯王国宰相。以产业革命后人类向错误的方向前进,而要接受亚特兰蒂斯人的统治作为目标,抹杀了尼莫,树立了尼奥亚特兰蒂斯帝国,变成***。性格冷静,冷酷无情。(最酷的坏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14529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5
下一篇2023-10-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