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特·戴琳斯是做什么的

凯特·戴琳斯是做什么的,第1张

凯特·戴琳斯

凯特·戴琳斯(KatDennings),原名凯瑟琳·维多利亚·李特维克(KatherineVictoriaLitwack),1986年6月13日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美籍犹太人,演员。

2000年客串热门美剧《欲望都市》(SexandtheCity)第三季开始了表演生涯。2011年因在情景喜剧《破产姐妹》(2BrokeGirls)中扮演精通世故的吐槽女Max一角,而被众多观众所熟知。2014年主持了第40届美国人民选择奖颁奖典礼(People'sChoiceAwards)。2015年,参演的中美合作喜剧**《横冲直撞好莱坞》(HollywoodAdventures)上映。

中文名:凯特·戴琳斯

外文名:KatDennings

别名:凯瑟琳·维多利亚·李特维克KatherineVictoriaLitwack(本名)

国籍:美国

民族:犹太

星座:双子座

身高:164cm

出生地: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布林马尔

出生日期:1986年6月13日

职业:演员

代表作品:《爱情无限谱》《破产姐妹》《雷神》

主要成就:2008年卫星奖音乐或喜剧类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员提名

2009年MTV**大奖最佳突破女演员提名

2009年青少年选择奖最佳音乐/舞蹈女演员类提名

《Askmen》杂志评选2012年全球最性感女人位列第30位

早年经历

凯特·戴琳斯,原名凯瑟琳·李特维克(KatherineLitwack),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靠近费城的布林马尔(BrynMawr)地区,犹太人。早期在家自学,她在传统学校里唯一的注册学籍是半天制的Friends'CentralSchool,14岁的时候就从高中毕业。后来全家搬到加州洛杉矶,专心开展她的演艺事业。小时候她就把Dennings作为她的艺名,根据凯特·戴琳斯在2007年接受Interview杂志的采访中提到,她父母并不赞成她把演员作为职业追求,并认为这个追求是她“最糟糕的想法”。

演艺经历

凯特·戴琳斯的演艺生涯是从一个商业广告——薯片广告起步的。而她真正的职业表演生涯是从2000年在美剧《欲望都市》(SexandtheCity)第三季第15集中,扮演毒舌富家犹太小女孩JennyBrier开始的。

凯特·戴琳斯经过一系列美剧中的小角色的演出后,在2004年通过出演由希拉里·达芙(HilaryDuff)主演的《劲歌飞扬》(RaiseYourVoice)中的钢琴美人Sloane,而登上了大银幕。

2005年参演《四十岁的老处男》(The40YearOldVirgin),担任Marla一角,同年她还在被《滚石》杂志评论为一部狂野的**《爱在山谷下》(又名《流入山谷》)(DownintheValley)中,扮演女主好友April一角。

2006年出演喜剧《绝地奶霸2》(BigMomma'sHouse2),饰演Mona一角。

2007年在圣丹斯热门片《查理·巴特利》(CharlieBartlett)中扮演小罗伯特·唐尼(RobertDowneyJr)的女儿SusanGardner,在此期间她的角色类型多为叛逆不羁的青春期女孩,但是凯特的表演才能决不限于此。

2008年她在亚当·桑德勒(AdamSandler)的制片公司HappyMadison旗下的喜剧片《男孩心思我最懂》(又名《校园兔女郎》)(TheHouseBunny)中出演摇滚女Mona,该片编剧曾打造出《律政俏佳人》、《对面恶女看过来》以及《足球尤物》等卖座喜剧片。此外她当年还被挑中作为主角与当红青春小生迈克尔·塞拉(MichaelCera)合作出演由小说改编的**《爱情无限谱》(NickandNorah'sInfinitePlaylist),此片在当时备受关注。

2009年与伍迪·哈里森(WoodyHarrelson)合作主演喜剧片《保卫者》(Defendor)。同年凯特还有其他作品,如爱情喜剧《精神导师之梦》(TheAnswerMan)以及罗伯特·罗德里格兹(RobertRodriguez)执导的家庭幻想片《奇石》(Shorts)。

2010年10月参演派拉蒙影业公司(ParamountPictures)发行的由惊奇经典漫画改编的幻想史诗**《雷神》(Thor),在片中扮演一名名叫DarcyLewis的女助理,政治系专业,并是一个天体研究的工读生,同年主演的**《白日梦国度》(DaydreamNation)上映。

2011年参演CBS连续剧《破产姐妹》(又译《梦想姐妹》、《破产女孩》、《打工姐妹花》)(2BrokeGirls)(《破产姐妹》从2011年到2017年间一共连续更新了六季,最终在北京时间2017年5月13日被CBS宣布正式取消续订而完结),在剧中饰演毒舌爱吐槽真性情女主MaxBlack,5月出席了《雷神》好莱坞首映礼。

2012年参演由真实故事改编的**《写爱于臂上》(ToWriteLoveonHerArms),在其中饰演女主Renee,参加了第64届艾美奖(EmmyAwards)颁奖典礼。《Askmen》杂志评选2012年全球最性感女人中,凯特位列第30位。

2013年,被《Maxim》杂志评选为年度最性感女星100位中的第83位,出席了第55届美国格莱美奖(GrammyAwards)颁奖典礼,参演了**《雷神2:黑暗世界》(Thor:TheDarkWorld)。

2014年年初与同为《破产姐妹》主演的贝丝·比厄(BethBehrs)一同主持了第40届美国人民选择奖(People'sChoiceAwards)颁奖典礼,并客串出演了美剧《新闻编辑室》(TheNewsroom)第三季第2集中的BlairLansing一角,与前男友马修·格雷·古柏勒(MatthewGrayGubler)一起主演了**《阴森小镇》(SuburbanGothic)。

2015年,年初出席了第41届美国人民选择奖颁奖典礼,6月出席了第69届美国托尼奖(TonyAwards)颁奖典礼,参演的中美合作喜剧**《横冲直撞好莱坞》(HollywoodAdventures)上映。

2016年,2月出席了格莱美奖预热派对,11月出席了第30届以色列**节。

2019年8月,确定参演迪士尼+的剧集《旺达·幻视》,回归饰演之前在漫威**宇宙中的角色DarcyLewis。

个人生活

家庭

父亲杰拉德·李特维克(GeraldJLitwack)是一名分子药理学家,也是斯克兰顿联合医药学院基础科学系的系主任。母亲艾伦·茱蒂·李特维克(EllenJudithLitwack)是一名诗人,也是语言治疗师。凯特是家中五个孩子里排行最小的,包括她的哥哥杰弗瑞·李特维克(GeoffreySLitwack)。

感情

2007年与曾在CBS连续剧《犯罪心理》(Criminalminds)中扮演天才斯宾塞·瑞德博士的马修·格雷·古柏勒(MatthewGrayGubler)交往,2009年两人分手,两人2014年一起合作主演了**《阴森小镇》(SuburbanGothic)。

2011年因合作出演《破产姐妹》(2BrokeGirls)而与美国职业演员尼克·扎诺(NickZano)开始交往,2014年两人分手。

2014年末开始与歌手乔诗·葛洛班(JoshGroban)约会,2016年8月双方决定和平分手,两人至今还是朋友。

主要作品

参演电视剧

旺达·幻视-2021,饰演DarcyLewis

娃娃脸-2019,饰演朱尔斯

None-2016-10-25,饰演SadietheGoat

破产姐妹第六季-2016-10-11,饰演MaxBlack

破产姐妹第五季-2015-11-18,饰演,

None-2015-10-14,饰演KentuckyDaisey

新闻编辑室第三季-2014-11-00,饰演BlairLansing

破产姐妹第四季-2014-09-19

破产姐妹第三季-2013-09-23

破产姐妹第二季-2012-09-24

破产姐妹第一季-2011-09-19,饰演,

犯罪现场调查:纽约-2005,饰演SarahEndecott

急诊室的故事第十二季-2005,饰演ZoeButler

None-2005,饰演Angela

犯罪现场调查-2004,饰演MissyWilson

None-2003,饰演Kaitlin

寻人密探组-2003,饰演JenniferNorton

单身老爸养俏妞-2001-10-05,饰演SarahStewart

欲望都市第三季-2000-06-04,饰演JennyBrier

参演**

横冲直撞好莱坞-2015-06-26,饰演凯特·戴琳斯

阴森小镇-2015-1-30,饰演Becca

雷神2:黑暗世界-2013-11-08,饰演DarcyLewis

写爱于臂上-2012,饰演ReneeYohe

雷神-2011-04-21,饰演DarcyLewis

白日梦国度-2011-04-15,饰演CarolineWexler

保卫者-2010-02-26,饰演Kat

奇石-2009-08-21,饰演StaceyThompson

精神导师之梦-2009-07-24,饰演Dahlia

爱情无限谱-2008-10-03,饰演Norah

男孩心思我最懂-2008-08-22,饰演Mona

查理·巴特利-2008-02-22,饰演SusanGardner

毒爱-2006-02-10,饰演Lilly

绝地奶霸2-2006-01-27,饰演Molly

四十岁的老处男-2005-08-19,饰演Marla

爱在山谷下-2005-06-16,饰演April

劲歌飞扬-2004-10-03,饰演Sloane

惊声万圣节-2002-10,饰演ClaireCarlyle

以上信息来源

配音作品

以上信息来源

参演MV

以上信息来源

获奖记录

以上信息来源

人物评价

大多数人对凯特·戴琳斯的认识都是破产姐妹里的大胸毒舌妹Max,但事实上她是个写了近10年博客、骨子里爱摇滚、自称怪胎的文艺女青年。但现实中的她也有毒舌的一面,她的“毒舌”不是一天炼成的,16岁的凯特·戴琳斯就是个话痨,天天在自己的博客上激扬文字,拍的电视剧被砍、拍**冲浪被水母咬伤都要忍痛敲出一篇篇活蹦乱跳的文章,关于“16岁生日抑郁症”这个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话题也可以连发5篇长博客。而在这数十年大浪淘沙的造字运动中,她成为了“自娱型”人才。凯特·戴琳斯酷爱摇滚音乐,她16岁的“最爱”单子上就有45支乐队,一度学打鼓、学弹吉他、写歌,她写了近10年的博客也是一派摇滚风。(新浪娱乐评价)

凯特·戴琳斯出生在一个犹太家庭,非_丝出身的她,如果非要跟“草根”Max相提并论,那就是两个姑娘都够轴:一个经常躲房东朝不保夕自小把救助站当食堂的一穷二白女服务生,其实心底也有一个当蛋糕店老板的梦想;一个长达10余年都在好莱坞摸爬滚打求转正的微胖界龙套演员,一直在默默地为今日的华丽逆袭积蓄能量。(新浪娱乐评价)

  吃:

  到北京一定要吃北京烤鸭,全聚德最有名,不过也是比较贵的个人觉得,还是和平门那家比较好,前门的人太多,王府井的服务不是很好。记得,吃全聚德的烤鸭一定不要吃快餐的那种,很不好吃。全聚德和平门店做地铁2号线就可以到了。便宜坊的也可以,两种做法不一样,味道都很好。吃全聚德的会比较贵,人均150可能都打不住。便宜坊的也差别多啦,但其他菜品的价格会便宜一些,而且样式比较多。

  除了烤鸭,还可以尝尝老北京炸酱面,前面已经说过,在北海北门那有一家,感觉不错。其实现在北京炸酱面馆很多,都是大老北京炸酱面旗号的,感觉都差不多,这是吃过的个人感觉比较好的。吃得丰盛一点,人均五六十吧。

  再有就是东来顺的涮羊肉,和四川火锅真不是一样的感觉,汤是清汤,全靠小料的味道,小料也是老北京的麻将的,有兴趣可以吃一下。王府井就有两家,其他地方也有,但没去过,连锁的,应该差不多。人均100左右吧(在王府井逛的那天晚上,可以在这吃。还有在王府井逛的时候,别买小吃街的羊肉串什么的,不是不卫生,是太贵了。)

  在永安里双子座的后边,有一家叫那家小馆,做北京宫廷菜,门脸很小,进去装修有特色,菜品也挺有特色的,价格稍贵,人均要100以上。

  如果有人对清真菜感兴趣,可以去鸿宾楼,那是北京老字号了。牛街上也有几家不错的,有个叫德顺楼的,不但菜好吃,烤鸭烤得也很好。

  在什刹海后海孝友胡同1号有个九门小吃,那汇集和很多老北京的小吃,糖葫芦、炒肝、臭豆腐、卤煮、奶酪魏、豆腐脑、羊头马、年糕钱、茶汤李、馅饼周、月顺斋、炸糕辛、德顺斋、爆肚冯等等,什么都有,但价格稍微高点,想吃北京小吃,又没那么多时间一家一家吃的,可以到那去吃,就是地方不好找,最好打车时问问司机认不认识,要认识,就上车,不认识,确实找不到。(这个可以去北海那天,中午吃炸酱面,晚上从北海出来直接打车去,那只有一条公交线路,还不好找,别省了,还是打车吧,吃撑了可以在水里划船,从九门出去,一直往东走,大概走个20分钟,就是银锭桥,那边是后海比较热闹的地方,九门这边也有酒吧,人没银锭桥那边多,看个人喜好去哪了。)

  吃卤煮可以到小肠陈、外馆斜街是总店,看着怎么都像国营的,但味道确实不错,还可以单要肥肠底。(可以从鸟巢直接打车过去,公交不是很方便)

  看吃的东西可以上大众点评网看看,电话,价格,推荐的菜品都有,还挺实用的。

  住:

  宾馆的价格不一样,从80的到1500的都有,看你的喜欢了,想知道具体的问题,发站内信息和我交流。

  行:

  大家可能注意到,我写的行程里大多是坐地铁的。因为北京确实很大,路上很堵,坐公交车很慢,还容易坐错。在二环、三环上要是坐错了往返方向坐回去,还要过天桥,走很远的路,还有单行啊什么的,反正是很不方便。北京当地人出门前都要上网查查地图、公交换乘什么的,何况初来乍到呢。地铁相对好一点,出站前问问服务人员,去哪从哪个出口出,他们都会告诉你的,尤其是大景点,没人不知道。由于奥运之后,北京地铁都要安检,服务人员就更多了,找人问路也好找了。一定要注意,无论你住哪,出门都要带一张酒店的名片,上面有酒店的地址,这样万一找不到路回去,打车时把名片给司机一看,就行了,要不北京地方太大,太多,许多小酒店可能司机也没听说过,有地址就好找了。

  在北京打车,最好不要打停在那等客的,他们有时会要高价,有些地方他们又不去,打路上空驶的最好。还有北京的长安街是不允许空驶的出租车行驶的,也就是说,在长安街上,你是打不到出租车的。和长安街交叉的任何一条街道都可以打车,在长安街上,胳膊举断了也没车会停的。还有,一般情况下,不用怕司机绕路的,因为北京很堵车,如果绕路赶上堵车,司机反而亏了。起步价10元,超过三公里要加一元燃油附加费。记得要小票,东西丢了靠上边的车号、电话,也许还能找到的。

  购物:

  来北京一定会买北京特产,果脯、烤鸭、茯苓夹饼等等。这些凡是购物的地方都有买,可以买一点,一般质量不会有问题。不过个人建议去超市买,家乐福、沃尔玛、物美、美廉美等比较大的超市都有卖,会比较便宜。

  其他的东西,基本全国各地都有的卖,看到合适就买,没合适就看看就好了。

  娱乐:

  上边的行程基本没有安排晚上的娱乐,一是因为白天逛一天,已经比较累了,应该好好休息,另一个也是大家口味不同,没必要统一安排。下班介绍几个晚上活动的地方:

  唱歌:这个全国都有,北京比较有名的是麦乐迪、钱柜等等

  酒吧:现在最有名的是后嗨的酒吧街,那的风景比较好,有静吧、有闹吧,还可以划船,所以夏天的晚上,到那边喝酒泛舟的人是很多的,那边还有个烟袋斜街,有一些很有特色的小店。原来北京的三里屯酒吧街很有名,但由于道路改造之类的,那边酒吧少了,那种氛围也没有了,现在去的人也少了。

  住宿:北京有很多快捷酒店,例如:如家、速8、汉庭什么的。一晚上是住宿费从100多到300多吧。建议你选择离地铁近的地方住宿,这样出行比较方便。

  吃饭的问题:北京好吃的东西很多,但是有北京特色的,除了刚才说的九门小吃,还有就是全聚德的烤鸭了。如果第一天玩完后,可以从圆明园做地铁4号线,到宣武门换乘地铁2号线,到和平门下。出地铁就可以看到十字路口东南角的全聚德了,不过价格不菲,人均150元。

  票价

  什刹海周边就够你逛一天的了!

  北京有很多好玩的地

  八达岭长城 门票价格为每人次淡季元60,旺季80元(含八达岭长城、长城博物院、金周影院、熊乐园、景区内交通)。

  八大处公园 门票10元, 学生5元,月票10元;索道20元,滑道40元,溜索30元,太空舱80元,小动物乐园3元

  百花山 20元

  白龙潭 20元

  北海公园 旺季:门票10元,通票20元,月票10元;淡季:门票5元,通票15元,月票5元;琼岛景区10元,团城1元

  北京大观园 门票15元,学生800元、月票2000元

  北京动物园 旺季:门票15元,通票20元,月票无;淡季:门票10元,通票15元;熊猫馆5元,海洋馆100元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 10元,学生5元

  北京海洋馆 儿童50元/人,成人100元/人

  北京市植物园 旺季:门票10元,通票50元,月票6元;淡季:门票5元,通票50元,月票6元,温室50元,曹雪芹纪念馆5元,盆景园5元,卧佛寺5元

  北京游乐园 70元

  北京中华民族园 门票60元,通票90元

  故宫 门票:淡季40元;旺季60元; 珍宝馆10元; 钟表馆10元。

  黑龙潭 门票25元

  红螺寺 门票30元,滑道全程40元、单程30元

  景山公园 门票2元,月票4元

  居庸关长城 门票淡季35元;旺季40元

  康西草原 门票20元,骑马60元/小时、消夏避暑节25元

  老北京风情街 门票20元

  龙庆峡旅游区 门票35元(含电梯),乘船游览40元,通票75元

  卢沟桥门票:10元 学生票:5元

  毛主席纪念堂 星期一--星期六 8:30-11:30免费开放

  慕田峪长城 门票:成人25元,儿童15元/人; 缆车票价:成人双程票价:50元/人 成人单程票价:35元/人; 儿童、学生双程票价:25元/人 儿童、学生单程票价:18元/人(凭学生证)

  青龙峡旅游区 门票20元,索道全程40元、单程25元

  人民大会堂 门票10元

  世界公园 门票成人65元; 儿童24元; 动感**2000元、世界古代刑具展500元、金宝塔非洲风情展500元

  十三陵景区

  定陵门票价格为淡季50元,旺季70元;

  长陵门票价格为每张淡季30元,旺季50元;

  神路门票价格为每张淡季15元,旺季20元。

  十渡 孤山寨 20元,十渡万景仙沟 15元,十渡仙峰谷 20元

  司马台长城 门票30元

  潭柘寺 门票25元

  太平洋海底世界博览馆 成人门票60元,儿童40元,老人40元,残疾人40元,家套148元,潜水300元,动感成人15元,动感儿童10元

  陶然亭公园 门票2元, 学生1元,月票3元;

  奇石展4元,孔雀园500元、慈悲奄400元

  天安门城楼 门票价格15元,学生优惠门票5元

  天坛公园 门票淡季30元, 旺季50元;

  祈年殿、圜丘、回音壁南神厨等一次性收费每张20元;

  西山国家森林公园 门票价格为每张5元;

  百望山景区门票价格为每张6元。

  香山公园 旺季:门票10元,月票10元; 淡季:门票5元,月票10元;缆车50元,碧云寺10元

  颐和园 门票价格为淡季每人次门票20元,联票40元; 旺季门票30元,联票50元。 苏州街佛香阁 德和园 10元 佛香阁正在维修,不开放, 联票改为文昌院 夏季:6:30-18:00 冬季: 7:00-17:00

  雁栖湖 门票20元

  雍和宫 门票25元

  圆明园门票10元,西洋楼遗址区1500元; 学生5元、原始图腾荟萃园5元、奇石5元

  玉渊潭公园 门票2元,月票4元

  云蒙山 15元

  中华世纪坛 门票30元

  中国美术馆 门票4元

  中国历史博物馆 门票2000元

  中国军事革命博物馆 门票5元、学生2元

  中国科学技术馆 门票30元、学生20元; 穹幕**30元、学生15元

  中华民俗博物馆 门票40元

  中山公园 门票3元,通票5元,季票9元;唐花坞、蕙芳园5元

  中央广播电视塔 登塔50元

  紫竹院公园 门票免费,筠石苑1元

  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 70元

木匠出身的科学家——战国科学家墨子

世所罕见的“全面发展之人物”——汉代科学家张衡

本草学和天文学的大家——宋代科学家苏颂

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宋代科学家沈括

测天制历兴水利的科学巨人——元代科学家郭守敬

出身皇族的科学巨星——明代科学家朱载堉

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明代科学家徐光启

注重实学的大科学家——明代科学家宋应星

中国近代光学研究的开拓者——清代科学家邹伯奇

二、天文学

天文先驱双子座——战国天文学家甘德、石申

与月同辉的科学家——汉代天文学家刘洪

宦海沉浮著新历——南朝天文学家何承天

发现和推算太阳运动不均匀的人——北朝与隋代天文传奇人物张子信、刘焯

浑仪传千载 历志集大成——唐代天文学家李淳风

隐身佛门的科学巨匠——唐代天文学家一行

创新算法的历算高人——唐代天文学家边冈

千古道士一畴人——元初天文学家赵友钦

中西历法会通史上的一座高峰——清代天文学家王锡阐

三、数学

中国传统数学理论的奠基者——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

圆周率精密计算第一人——南朝数学家祖冲之

宋元数学高潮的先驱——宋代数学家贾宪

“天元术”之集大成者——金元时期数学家李冶

设为问答 以拟于用——宋代数学家秦九韶

多产的数学教育大师——宋代数学家杨辉

站在中国传统数学顶峰上的巨人——元代数学家朱世杰

珠算宗师——明代数学家程大位

奉西学而未敢“弃儒先”——清代数学家梅文鼎

中算无穷级数新领域的开拓者——清代蒙古族科学家明安图

穷幽极微 推陈出新——清代数学家汪莱

集翻译与教育于一身的数学大师——清代数学家李善兰

四、农学

农书数家 氾胜为上——汉代农学家氾胜之

6世纪中国的农学全才——北魏农学家贾思勰

茶学第一人——唐代农学家陆羽

南方农学的开拓者——宋代农学家陈旉

汇南北于一书 集农器之大成——元代农学家王祯

淹贯百家 “好谭经济”——明代农学家、地理学家黄省曾

喻氏两兄弟 一部《疗马集》——明代兽医学家喻仁、喻杰

发翁枕秘 授我《花镜》——清初园艺学家陈淏子

矢志务实之学——清代农学家杨屾

五、医药学

一代神医——战国医学家扁鹊

医中之圣——汉代医学家张仲景

外科学鼻祖——三国时期医学家华佗

兼收并蓄著《脉经》——魏晋时期脉学家王叔和

从“傻子”到著名针灸学家——魏晋时期医学家皇甫谧

孜孜而勤之 夙夜以勉之——晋代医学家葛洪

一事不知 深以为耻——南朝药物学家陶弘景

苍生大医——唐代医学家孙思邈

藏医之圣——藏族医学家宇陀·元丹贡布

以方证药 医药结合——宋代医药学家唐慎微

三聘不起的高尚先生——金代医学家刘完素

刚正清廉的大宋提刑官——宋代法医学家宋慈

千里寻师的医者——元代医学家朱震亨

药物学界的“王子”——明代医学家李时珍

游山不问径 历险自攀跻——明代外科学家陈实功

创立疫病新说的人——明代传染病学家吴又可

温病学宗师——清代医学家叶天士

疑古证今 医林改错——清代革新派医学家王清任

六、地理学(地理、地图、探险)

陆上丝绸之路的开辟者——汉代旅行探险家张骞

中国地图学之父——晋代地理学家裴秀

陆海兼程往返中印第一人——东晋旅行家法显

“六朝异书”《水经注》的作者——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

中印文化交流的象征——唐代旅行家、地理学家玄奘

中国第一幅世界地图的绘制者——唐代地理学家贾耽

世界第一幅潮时推算图的创制者——唐代海洋学家窦叔蒙

考郡邑之因革 核山河之名实——元代地图学家朱思本

七下西洋成壮举——明代航海家郑和

世界最早系统论述岩溶和洞穴的人——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

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启蒙者——清代地理学家刘献廷

放眼世界的先驱者——清代地理学家魏源

七、博物学(动物、植物、矿物)

居士一生好奇石——宋代矿物学家杜绾

寻找救荒良方的皇子——明代植物学家朱

海洋动物研究的开拓者——明代生物学家屠本畯

心系百姓 学以致用——清代科学家吴其浚

八、物理学、化学

耳目聪明 锐精其学——汉代音律学家京房

中国传统化学的先驱——汉代炼丹家狐刚子

音律学的承前启后者——晋代音律学家荀勖

钟情造化作《化书》——五代时期化学家谭峭

实用光学知识的探寻者——清代光学家郑复光

长技自强 救国安民——清代火器专家丁守存

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拓荒者——清代科学家徐寿

献身中国近代化学工业——清代化学家徐建寅

九、技术类

匠师之祖 天下巧士——春秋时期发明家鲁班

都江堰的设计者——战国水利专家李冰

推动文明进程的人——汉代造纸专家蔡伦

巧思绝世之人——三国时期机械制造家马钧

皇家建筑师——隋代建筑家宇文恺

中国第一桥的建造者——隋代工匠李春

中国军事技术的集大成者——宋代军事技术专家曾公亮

印刷史上的里程碑——宋代发明家毕升

编著建筑“法典”的人——宋代建筑学家李诫

木工机械设计与制造工艺的总结者——元代木工理论家薛景石

乌泥泾被夺天造——元代棉纺专家黄道婆

中国第一本漆工专著的作者——明代油漆匠师黄成

束水攻沙治黄河——明代水利专家潘季驯

一心治水 壮志未酬——明代水利专家徐贞明

专于军事技术的文官——明代火器研制家赵士桢

园林学第一人——明代园林学家计成

文韬武略的爱国将领——明代火器专家茅元仪

皇宫养心殿里的能人——清代陶瓷专家唐英

皇家宫殿和园林的没计者——清代建筑世家“样式雷”]

现今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

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

我国“两弹”元勋邓稼先

中国当代著名物理学家周培源

我国原子能科学事业创始人钱三强

被誉为中国现代火箭之父的钱学森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早年留学日本

中国核物理学家王淦昌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文俊

袁隆平

抱歉哈,只能找到这么多,lz你怎么看?求采纳

圆明园的主要建筑有:

1、正大光明殿

是圆明园的正殿,皇帝每年举行生日受贺、新正曲宴亲藩、小宴廷臣、中元筵宴、观庆龙舞、大考翰詹、散馆乡试及复试的地方。

2、勤政亲贤殿

即养心殿西暖阁前室,位于正大光明殿东面,为盛暑时皇帝办公之处,有殿堂5间。北设宝座,南为窗,东有板墙开门,与养心殿明间相通,为皇帝召见大臣之所。

3、九洲清晏

位于前湖北岸与正大光明殿隔湖相望,由三进南向大殿组成,第一进为圆明园殿,中间为奉三无私殿,最北为九州清晏殿;中轴东有“天地一家春”,为道光出生处;西有“乐安和”,是乾隆的寝宫。

4、镂月开云

原称牡丹亭,位于后湖东南角,建筑木料以楠木为主,殿顶覆二色琉璃瓦;乾隆即位后,改称“镂月开云”。

5、坦坦荡荡

紧靠后湖西岸,仿杭州“花港观鱼”景,是圆明园中专设的养鱼区,四周建置馆舍,中间开凿大水池。

扩展资料:

圆明园建筑主要特色:

1、占地面积

圆明园占地350多公顷,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圆明园的陆上建筑面积比故宫还多一万平方米,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总面积等于85个紫禁城。

2、水主题元素

圆明园的园林造景多以水为主题,因水成趣,其中不少是直接吸取江南著名水景的意趣。圆明园后湖景区,环绕后湖构筑九个小岛,是全国疆域《禹贡》“九州”之象征。

3、建筑风格

圆明园还有个显著特点,就是大量仿建了中国各地特别是江南的许多名园胜景。乾隆皇帝弘历曾经六次南巡江浙,多次西巡五台,东巡岱岳,巡游热河、盛京(即沈阳)和盘山等地。

4、建筑形式

圆明园的主要建筑类型包括殿、堂、亭、台、楼、阁、榭、廊、轩、斋、房、舫、馆、厅、桥、闸、墙、塔,以及寺庙、道观、村居、街市等,应有尽有。

5、宗教元素

圆明园的寺庙园林,也是反映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侧面。安佑宫(鸿慈永祜),是按照景山寿皇殿的旧例建造的。用来祭奉康熙、雍正皇帝“神御”,是园内的皇家祖祠。

6、稀有动植物

盛时的圆明园,还堪称当时的皇家植物园和珍稀动物园。园内牡丹台、竹子院、梧桐院、杏花村、桃花坞、芰荷香、君子轩、松风萝月,以及深柳读书堂等多处景点,均以植物风景特色成名。

-圆明园

卫斯理的作者,笔名倪匡

原名: 倪聪,字亦明。(“匡”字是他在《辞海》中点出来的)

生日: 一九三五年五月三十日中午十二点三十七分

出生地: 上海

籍贯: 浙江镇海

生肖: 猪

星座: 双子座

血型: O型

家庭状况: 二兄、二弟、一姐、一妹

最喜欢的食物: 海鲜(鱼、虾、蟹、贝……)

一九五一年,倪匡初中毕业后以十六岁半之龄进入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受训三个月,自华东人民革命大学“毕业”后,继而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公安干警,并先后参与“土地改革”、“治理淮河工程”后至苏北、内蒙古垦荒,足迹并远至东北大兴安岭。在内蒙时因“破坏交通”(严冬冰封河道时,将一条小木桥拆下来充作木柴)被打成“反革命”,遭隔离软禁数个月。

一九五七年,倪匡由内蒙古逃亡至广州,七月间偷渡澳门再逃进香港。从此义无反顾,再也没有回过神州大陆。初至香港时曾在夜校读书,因而认识了倪夫人,李果珍女士。倪匡最初在染厂里做杂工,并开始投稿《真报》,后被《真报》录用,先后任工友、校对、助理编辑、记者与政论专栏作家(笔名为衣其)。

一九五七年底,倪匡第一篇有关“土改”的小说《活埋》在香港工商日报发表。第一篇发表的散文是《石缝中》。第一本小说是《呼伦池的微波》(创作于五十年代末,背景为蒙古草原)。

一九五八年,倪匡开始写武侠小说,笔名为岳川。

一九五九年,倪匡与李果珍女士结婚,现有一女(倪穗)、一子(倪震)。后大部份时间乃是自修,算得上没有正式接受过学校教育。

一九六二年,倪匡于查良镛(金庸)的鼓励下,开始用笔名“卫斯理”写小说。第一篇小说名为《钻石花》,在《明报》副刊连载。至第四篇小说《蓝血人》起,卫斯理系列小说正式走向科幻系列。(《蓝血人》一书于二零零零年入选“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成为倪匡科幻小说的代表著作)。

六十年代末,武侠影片大行其道之际,倪匡转而从事剧本创作。十多年间,所写剧本不下数百部,代表作有张彻导演的《独臂刀》。

一九七二年,卫斯理系列小说《新年》发表后,倪匡暂停卫斯理系列小说的创作,时间长达六年。

一九七八年,卫斯理系列小说《头发》发表,被评为最受香港青年欢迎的小说。倪匡此后又回到了科幻小说的创作道路上。

一九八六年复活节,倪匡在台北一家教堂中受洗(不过仍然肯定上帝就是外星人)。原因是与牧师祷告后,治好了多年以来的酒瘾。近年来他笃信基督,频频在香港及台湾作见证。

一九八七年,倪匡与梁小中(石人)、哈公、黄维梁、胡菊人、张文达等发起成立香港作家协会,并出任会长。

一九九二年秋,卫斯理系列小说《运气》发表后,倪匡移居美国三藩市新唐人埠,居所甚似一个多士垆。闲时在家里种花养鱼,如蔓陀萝及神仙鱼等。他笑称洗手间可以看到金门桥,所以作了一句诗:“举头看金门,低头看‘小鸟’”。移民后的倪匡生活优哉悠哉,自称厨艺第一、园艺第二、文艺仅是第三。

倪匡人生阅历丰富,什么苦难都尝过。他为人风趣幽默。古怪兴趣多,古怪想法更多。(曾经有一次,在一只小小的跳蚤身上感悟到自称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生命力原来如此脆弱,对于恶劣环境的适应性和忍耐力,还不及一只构造简单的跳蚤。)所以他写文章手疾眼快,千变万化。倪匡自认是个很胡闹的人,但对于工作他是很严谨的。他规定自己每天要写八千多字,这样他便可以工作一个月,然后休息一个月。他又规定自己在黄昏前尽量把工作做好,因为一入黑,他的手便蠢蠢欲动,想摸酒杯了。他写各种类型的小说,如科幻,侦探,武侠以及爱情文艺小说,他又写**剧本,乃至抒写个人感受的杂文和散文。自一九七五年来港后,他笔下出现了不少科幻,侦探及武侠小说,**剧本不下几百部,而且在本港各报刊上他每天都发表专栏文字。

倪匡是个怪人,做事往往出人意表,他不懂驾驶,但迷上研究汽车时,曾经独个儿把一部汽车化整为零后再装嵌回原状。他至少有两次遇鬼经验,坚信灵魂的存在与不灭。早年时还经历过“狐仙显圣”,因此,至今仍然认为不同的生物在通过所谓的修练,是可以让身体产生结构上的变化,就会成人成仙。(卫斯理科幻系列《成精变人》,就是一只神鹰经过种种的变化,最后变成人的故事!)

传闻说倪匡曾在东北省看见过外星人,所以他的科幻小说才这么出色,而他自已说本身是喜欢写武侠小说,但有金庸这位老友金玉在前,只好舍难取易,专心从事科幻小说。(写科幻小说容易???)在所有作品中他最喜欢的人物是卫斯理,最喜欢的作品是卫斯理系列《寻梦》,其次是卫斯理系列《黄金故事》。最喜欢的武侠作品是《火并》。

倪匡的广泛兴趣,过目不忘的本领以及锲而不舍的研究精神,使他自一九五七年来港后的著作深入民心。他的作品组织严谨又带启发性,常使人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倪匡先后使用过的笔名计有:倪匡(武侠与科幻)、卫斯理(科幻)、沙翁(杂文)、洪新(高达、高飞传奇)、魏力(木兰花传奇)、岳川(武侠)、衣其(政论)、九缸居士(杂文)、危龙等等。

倪匡是最多产、多样化的作家,他自称“自有人类以来,汉字写得最多的人”。(其实这是倪匡自谦,这句话中的“汉”字大可删去。古今中外,倪匡唯一可能的对手,只有西方科幻大师艾西莫夫。然而艾大师的英文多是由打字机或文字处理机打出来的,所以这句话绝无人能找到反证。)倪匡也是最有职业道德的专业作家,他从不拖稿、欠稿(早期写得太快,写完后还故意搁几天再交稿)。但稿费、版税奇高,并有两大原则:请先付钱;货出不改(小说绝对不准人改,剧本如何改则绝不过问)。

倪匡的作品包括小说(武侠、推理、科幻、奇幻、奇情、色情)、散文、杂文、专栏、政论、**剧本。(请参考倪匡著作目录)从没有写过的文体只有歌词与广告词。

倪匡的小说气氛逼人、情节诡异、构思奇巧。小说的数量已超过三百本。**剧本已超过四百部,保证是世界记录。

倪匡的写作动机,一、谋生;二、兴趣;三、没有别的本事(但后来又发现自己是个很称职的演员)。写作收入,稿费加版税,一年超过二百万港币。写作风格,喜欢玩花样,变题材,不投读者所好,却总能牵着读者的鼻子走。写作天赋,自认是与生俱来的。(倪匡相信一种理论,就是有文学天赋的人,大多也都嗜酒,例如古之李白,今之古龙、倪匡。)写作习惯,一定要听音乐(否则静不下心来),书桌桌面成三十度仰角(才不会腰酸背痛);从来不能也不会以电脑或口述代替手写。写作速度,最高记录为一小时四千五百字(格子),那是“革命加拚命”的速度;最慢一小时也有二千五百字。写完之后从不再看第二遍(最早期作品例外)。自谓“汉字写作,速度之快,世界第一。”

倪匡对小说的理念:“小说只分两种——好看的与不好看的”(他认为不好看的小说,即使里面有再多的学问、道统或艺术价值都没用)。小说的主体是创作意念,至于情节安排则各凭功力。 他认为作家的责任是写出的作品让读者废寝忘食。他对色情文学的定义是小孩子看不懂的文学——看得懂的就不是小孩子,当然就有权利看。

倪匡的个性极端情绪化,难得不糊涂。率性放任,热情爽朗,慷慨侠情。绝对的自由主义,不喜欢受约束,不爱争胜负,不喜欢正经八百,绝不会道貌岸然。

倪匡的爱好很多,有养鱼、种花、集贝壳、木工、烹饪、古典音乐等等,皆是由迷转痴,由痴变狂。推而广之,任何具有许多不同式样的东西都喜欢研究、收集。喜欢读书,什么样稀奇古怪的书都看,但最喜欢看小说。阅读速度最快时,可达到平均一天看二十万字的小说。

倪匡还有三个嗜好,一曰酒,以前一天至少可以喝一公升XO。最近,他宣布了“戒酒”,但定义是酒可以照饮,不过不要饮醉。如今可喝可不喝,但仍认为酒是一种最好的“抗忧郁剂”。二曰烟,曾有过三十五年的烟龄,最高记录一天四到五包(刷牙时都不停——刷左边牙齿时香烟咬在右边;刷右边时咬在左边)。直到有一天,忽然听到上帝的声音说了几遍:“你可以不抽烟了!”从此就再也不抽了。(上帝的意思倪匡想了一下子才弄懂,所谓“可以不抽烟”,是指上帝加诸自己的三十五年“烟刑”已满。)三曰女人,最欣赏柔顺听话的女人,当然外在美也很重要。《鹿鼎记》中的双儿是倪匡心目中完美妻子的典型。

倪匡最推崇的小说家分别是金庸、古龙、琼瑶、亦舒、高阳、夏树静子、爱伦坡;最推崇的散文家是柏杨与李敖。

倪匡是业余刻图章高手,当年就是靠伪造图章与路条,才能一路从内蒙古逃到香港。伪刻图章的原料是肥皂,并没有依照任何样本,只知道刻得愈大就愈唬人。他还是业余海洋贝壳分类专家,曾购上千本参考书,并租下一个居住单位,陈列所收藏的各种贝壳。又曾花上几年时间收集及钻研贝壳,虽然最后意兴阑珊把心爱的收藏卖掉,但他对贝壳的认识已达专家境界。

倪匡绝对赞成人性本恶。对婚姻不赞成也不反对。他认为一生最值得追求的东西是快乐。(不过倪匡也承认很难,倒是自寻烦恼一定不会令自己失望。)认为人类之所以有进步的主要原因是下一代不听上一代的话。

倪匡做人的态度:“看得顺眼的多来往,看不顺眼的,不管你怎样,当你不存在。

倪匡有几位至交好友,古龙,两人于一九六七年结识,旋结为莫逆之交。古龙过世,倪匡伤心欲绝,吊祭时泪洒灵堂(还把古龙陪葬的洋酒喝了一大半)。结果古龙的遗体竟然当场吐血!倪匡不顾他人的警告,将故人之血郑而重之珍藏起来。金庸,倪匡多年的好友与老板。他的小说只在《明报》连载,而大部份的小说也由明窗出版社出版,倪匡曾替金庸代写连载中的《天龙八部》数个月,故意把阿紫的眼睛弄瞎。(不过后来金庸对倪匡说想删去他写的一段,倪匡只说来问我就不是当我朋友。)金庸于一九八二、八三年之间赞倪匡曰:“无穷的宇宙,无尽的时空,无限的可能,与无常的人生之间的永恒矛盾,从这颗脑袋中编织出来。”黄沾,倪匡誉其为:奇才;香港粤语流行曲之父。传说两人是“文曲星”下凡,一分为二的结果。倪匡曾于一九九三年秋赠黄沾对联一副:“两日烹调有黄沾,一生煮字无白雪”,但黄沾却认为这两句次序应该对调。张系国,两人同为中文科幻的开山祖师,但是对科幻小说的理念、表现形式、角色与使命的看法都截然不同。张系国描写初见倪匡的情形:“倪匡则人未至笑声先到,完全是红楼梦里凤姐儿出场的架势。后来每次见面,都是先听到他的朗声长笑才见其人。”又说:“坦白说,我是先喜欢上倪匡本人,才读他的小说。看他瘦瘦小小的个儿(注:那是十年以前),怎么样也不能想像他竟有如此旺盛的精力,每小时能写四千五百字,四五天就可写完一部小说或剧本……文坛鬼才的美称,倪匡可当之无愧。”沈西城,倪匡专家。曾以“洛人”为笔名,替倪匡续写浪子高达的故事。著有《我看倪匡科幻》、《细看卫斯理科幻》、《金庸与倪匡》等。叶李华,另一位倪匡专家,精研倪匡作品近二十年。因酷爱科幻小说,与倪匡结为忘年至交,也是倪匡的电脑启蒙老师。

倪匡的妹妹即著名小说家亦舒,本名倪亦舒。他笑说出版社每次找他都是为了取得亦舒的出版权,他的反而无人问津。他的儿子倪震,也是出版界的人,出版《yes》杂志,更游说倪匡写少年卫斯理!

倪匡在四十岁生日时,曾撰自寿对联:“年逾不惑,不文不武,不知算什么;时已无多,无欲无求,无非是这样”。他自撰的墓志铭:“多想我生前好处,莫说我死后坏处”。

倪匡下笔如有神,六十分钟四千余字,虽云快矣,但仍不如其讲话速度,他说话快如连珠炮,速度比写字速度还要快近十倍(最高记录五秒三句),放慢了速度就说不出来。(据说这是因为倪匡本来是左撇子,被硬性矫正,从小受了“脑伤”之故,也因此至今仍左右不分。)称为名嘴,实至名归。

倪匡自称是世界写汉字最多的人,因为他自一九五七年由内地来港后,写了三十年,一个星期写足七天,每天写数万字。最令人称奇的,是他可以写三十年而灵感不断,题材不尽,且是畅销的保证。江湖中人更戏称他为“袋装书大帝”。出版界流传一个笑话:即使倪匡写的是无字天书,也会迅速售清。极其量下次购买倪匡作品时,看清楚是不是无字天书续集罢了!在香港,纯以写稿而致“富”的作家甚少,倪匡是其中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14350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4
下一篇2023-10-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