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jd是什么意思

bjd是什么意思,第1张

即BJD娃娃

BJD:ball joint doll(球关节娃娃)顾名思义就是这类娃娃的关节处是由球形部分链接起来的。正因为有如此特殊的构造才使得BJD能更生动地展现更丰富的动作和姿态。再加上当代的BJD大多比较过去娃娃高大(一般在43cm到70cm左右),就使得在娃娃身上的塑造空间更加广阔。BJD娃娃不仅可以更换服装,还能修改化妆,调换手脚,头发,甚至眼球。因此BJD对玩家的魅力是无穷的,她给予玩家一个毫无拘束的展现自己个性的空间。

从技术运用上讲,BJD采用了球关节的结构理论,丰富了娃娃的造型能力;从外形上来讲,借鉴了芭比娃娃的理念,可以自由更换造型。在这些基础上BJD深入发展的是,基本根据人体结构设计,因此在外貌上更加栩栩如生,惹人喜爱。

1、首先要说明的一点,SD并不是BJD的分类。SD是日本Volks娃社生产的娃娃,只是BJD娃娃里的一个品种,就像我们吃的苹果和水果的区别,苹果属于水果的一种,但是水果可不是只有苹果。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有制作BJD娃娃的公司,让想养娃娃的朋友们多了很多选择。

2、 BJD娃娃的分类:

从国家分类,BJD娃娃统分国社和外社。国社当然指中国,外社以日本和韩国的娃社较常见,当然还有其他国家。

从性别分类,有男娃、女娃和小孩子。

从身体分类,分单关节身体和双关节身体。由于双关节身体的可动性更好,很多娃社都淘汰了单关节身体。

从身高分类,大致可以分为:大叔大女、三分、四分、六分、八分、十二分,还有特体。以180cm的成人身高为基准,娃娃的身高大致分为:大叔大女70cm左右,三分60cm左右,四分45cm左右,六分30cm左右,八分20cm左右,十二分15cm左右。特体是六分左右的身高,三分的成人体型。中国本土的画师黑色禁药还出过一种跟漫画上一样的三头身叫RORO,也很萌。

从年龄分类,大叔大概在30+岁,大女和三分20+岁,四分十几岁,六分、八分和十二分一般以幼儿和小孩子为主。

从种族分类,有人类、动物拟人(狼人、马人、狐人等)、小宠物(小鸡、小兔子、小老鼠等)、特殊体(精灵、恶魔)等。

从价格分类,以三分为例,一般国社在1000+(以AOD为例)~5000+(以龙魂限定为例)不等(此价格只有素体,不含其他配件及妆面);外社一般在4000+(以soom为例)~8000+(以老V为例)不等(此价格只有素体,不含其他配件及妆面,也不含代购费、汇率和国际邮费)。总体来说,一般情况下外社比国社贵,大的比小的贵,加配兽体的比人类体贵,宠物类价格也以此类推。

值得一提的是,上面所说的分类都只是大概的一个总体总结。还有一些特殊体的娃就不一一列举。喜欢的话可以多逛逛BJD吧。

1、洋娃娃,这种娃娃的身体一般是用塑料制作而成的,身体和人类一样,是穿人类的衣服的,有时候感觉怎么看洋娃娃都觉得是非常恐怖的。

2、洋娃娃为什么恐怖:洋娃娃出现已经是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了,它给人造成恐惧的因素也遗传下来了,这可以用集体潜意识来解释,所以就算是没有看过恐怖片的小孩也会感觉到非常的恐怖。

3、洋娃娃本身的形状也是让人觉得非常的恐怖,是像人但是又不是人,这比根本就不像人的东西更加的可怕,经常看恐怖片的小伙伴就知道,超级大的血腥怪兽一点都不害怕,但是哪些扮成人的鬼魂或者是鬼魂附在了人的身上,那才更令人恐怖。人型的鬼魂以及附身的鬼魂感觉就在我们身边,和我们是差不多的,这让人感觉到害怕,而哪些怪兽,都认为只在荧幕上出现,现实中不可能出现。荧幕上的恐怖场景和现实生活中的场景一接近的时候,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都会感到恐惧的。

4、洋娃娃摆放禁忌:洋娃娃可不是什么地方都是可以放的,它不适合放在高过自己头顶的地方,像衣柜上面或者是置物柜上面,也不适合放在床头柜的内柜里面,门口直线位置也不适合摆放。

5、要是家里长时间都没有人住,更不适合摆放洋娃娃的,要是洋娃娃形成了灵定物或者是灵镇物,以后就不好处理了。

6、洋娃娃确实是会给人一种恐怖的感觉,银幕上的恐惧感直接就传递到了现实生活中,洋娃娃买回来了,还是要注意摆放位置,没有摆放对,是会给自己招来霉运的。

第一次看到“BJD娃娃”这个词汇的时候,还是在一篇圈内文章的评论区!当时还比较纳闷,bjd是字母圈里面的专业词汇吗?为什么没有听说过呢?然后抱着好奇的心态就去了解了一下BJD娃娃,结果发现“BJD娃娃”原来是一种人偶,也就是很多年轻人经常说的“娃圈”,和字母圈圈子一样也是属于亚文化的一个分支。虽然不理解这个原本并不重合的圈子为什么能够在评论区引发共鸣,但是还是专门搜集资料做一个关于BJD娃娃的科普!

BJD是什么意思:BJD,全称BallJointedDoll,翻译过来就是球形关节人形,直白点说,就是关节是球形、可以随便动的人偶。要说到BJD的起源,还得追溯到欧洲,那时候的BJD还是用陶瓷制成的、艺术品一样的存在。后来传入日本,volks娃娃社改用树脂而不用易碎的瓷来制作BJD,受到众多人的喜爱,也可以说是发扬光大了。再后来在韩国、香港、中国大陆也都渐渐发展起来。

这里提一个误区,很多人认为SD=BJD,实际上SD只是指Volks娃娃社制作的娃娃,也就是说,SD是BJD中的一种。

BJD的尺寸有哪些:BJD的尺寸繁多,除了最基本的1/3(三分)、1/4(四分)、1/6(六分)外,还有手掌大小的1/8、1/12,特殊尺寸的1/5、1/2,更有1/4身高,1/6外形的“巨婴”等。1/3一般形如17、18岁的少年少女,1/4形如12、13岁的儿童,1/6形如8、9岁的孩童。

娃娃的身高是假设常人身高180cm×尺寸,比如180×1/4就是45cm。因为各个公司的娃娃尺寸有差异,也有说是按娃娃本身的外貌年龄来算身高的,如1/6就是12岁孩子的身高140×1/4。

如何护理BJD:BJD是要用“养”的。可能你听到这个字会觉得有些邪乎,但这个比喻真的不算过分,因为BJD的保养可不是那么容易事。树脂和陶瓷不一样,久了后会发黄,这是很正常的。既然黄化是正常的,剩下的就是黄化快慢的问题了。

保持娃娃的清洁,看到脏的地方可以用清洁海绵轻轻抹去,注意如果是有妆的地方是会掉妆的。树脂是会“吃色”的,不要让娃娃长时间身着深色衣装,避免衣服的颜色染色到娃身上。

同上,建议三个月到九个月给娃换一次妆,避免吃色,太阳光等强光会使娃娃黄化速度加快,尽量避免让娃娃长时间暴露在强光下,拍照尽量不要开闪光灯,树脂是可以碰水的,但是要尽量避免大面积碰水,比如整个泡水这种真不行,且要及时擦干。娃娃的妆并不算持久,摸多了会掉,所以尽量不要长时间,或者使劲摸脸部,毕竟只是颜料。

BJD出了问题(如某部分树脂裂开)怎么办:第一时间找官方。大多数官方都可以单独更换坏掉的部分。至于要不要付钱就因社而异啦。

BJD的结构是什么:各个部位的树脂是用皮筋连接绷起来的,脖子、手脚处用S形铁钩勾住。具体结构因娃社不同会有些许不同。

SD娃娃是什么?和BJD娃娃有什么区别?

港真的,这个问题(实际上是2个问题)在刚开始时也把我弄懵了。我首先就搞不懂什么是SD娃娃和BJD娃娃,自然更不可能知道它们俩的区别了。但是经过经过幸苦的资料查找却发现要分辨它们实在是很简单的。

来源于网络

BJD,简称来自balljointdoll的首字母,球型关节人偶,指的是娃娃的关节由球型部件连接的。这种特殊的结构,使得娃娃在动作和形态上能达成前所未有的丰富度,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容易得到发挥。BJD娃娃起源于2个人,立陶宛的HansBellmer对娃娃的技术结构有巨大的影响,而芭比娃娃的创办人露丝·汉德勒则启发了外形塑造。

SD娃娃是特指日本VOLKS(简称V社)公司在1998年推出的球型关节可动人偶,Dollfie是商标,可译为“完美的人类或者胆小鬼”。因为对自己品牌寄予非常高的期许,所以在前面加了个Super成为SuperDollfie,SD就是这个商标的简称。这个时候,显而易见,SD娃娃属于BJD娃娃。在某个阶段,之所以SD的名气和BJD几乎相当,那是因为日本VOLKS公司属于BJD娃圈中的鼻祖级别娃社。V社的创导者圆句昭浩大师所开创的产品,一度是娃圈的标准和典范。

来个简单的总结:

SD娃娃是日本VOLKS公司所创立的商标“SuperDollfie”的简称,属于BJD娃娃;BJD娃娃是指一种球型关节人偶。

细数当下最硬核的潮流,被“养娃族”捧在手心里的“BJD娃娃”绝对位列其中。和此前火暴的盲盒类似,“BJD娃娃”同样是基于收藏的文化潮流,凭借成功构筑起的“粉丝文化”,有着令人惊艳的烧钱功力。

BJD全称BallJointDoll即球形关节人形,顾名思义,这是一种依靠球形关节连接的可动人形

BJD最早起源于欧洲,曾风靡于俄罗斯,后于上世纪传入日本、韩国。大约本世纪初,BJD娃娃进入国内市场。2005年,中国第一家原创BJD娃社DollZone成立,十多年来涌现出了大大小小上百家BJD娃娃原创品牌。尽管如此,在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BJD依然是一种非常小众的艺术形式,BJD贴吧关注人数仅22万人。

区别于普通的潮玩、手办,BJD的特质使得它更容易被投射玩家的情感,甚至往往人偶的创作者本身就是其最大的收藏者,所以娃娃们经常被赋予了超出普通收藏品的精神意义。BJD除了个人收藏以外,在实务方面的运用,亦活跃于设计界,因人形的姿态变化丰富,加上普遍关节皆可替换的缘故,设计师们常在BJD身上抓取灵感,适合绘画、发型、服装或彩妆等须讲究美观与形象的艺术领域。

虽然同样是树脂作为主要材料,但区别于“芭比娃娃”等传统人偶,其特殊之处在于关节处是用球形接头配合弹性绳和特殊的构件组成;因此可以灵活地活动,模拟真人的所有姿态。

BJD娃娃不仅可以更换服装,还能修改化妆,调换手脚,头发,甚至眼球。因此BJD对玩家的魅力是无穷的,她给予玩家一个毫无拘束的展现自己个性的空间。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国人对于外国文化的接纳程度日益增加,BJD文化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年轻人的认可。

想要迈入BJD娃娃的这道门槛,首先要面对的是其难以亲民的价格,以及漫长的等待周期

不像普通用户购买商品,在购买时即可获得成品;受制于制作工艺,娃娃一般在图纸公布后,用户开始交定金,剩下的则是漫长的等待时间

一般玩家需要等待三个月甚至五个月才能收到娃娃,而IP联动制作而来的娃娃,等待时间则更长要一年时间。

一只普通的68厘米高的3分BJD娃娃,不含妆面,价格可达2500元。如果包含妆面、官服、眼珠,售价则可以达到3800元。

这种价格的BJD娃娃在娃圈尚且只是入门款。韩国产的BJD娃娃相对平民,价格鲜少过万,而日本知名娃社Volks所生产的BJD娃娃,价格则一律3000起到几万不等。

但这只是购买一只BJD娃娃的价格,学生党咬咬牙也可以买下来一个大众款,真正难的是,如何养?

圈外的人也许不太了解的是,这样的娃娃,它们的手指、眼球、衣服等,都是可以更换的;娃娃的妆容、唇色等,也都可以改变。对娃娃的养护,也需要格外精心。

一个“养娃”过程,为它买眼珠、做头发、买衣服、改妆容,四处都是花钱的地方。而在这个圈里,一件娃娃衣服动辄数百元,已经是不低于正常人生活的开销。

无疑这种高昂的入门价格、日常高氪金,对圈内的二手交易和交流要求较高,形成了娃圈的独特生态。但是,对于圈外人而言,这又是极难进入的一个领域。

「就算是氪金,你也未必蹲守得到靠谱的妆师。」

一个因为蹲不到心水的妆师而萌生退圈想法的BJD玩家小鹿这样抱怨,到今年7月,小鹿入娃坑就满一年了。她自述养了5个娃娃,最贵的是一个来自龙魂人形社的3分娃。

在她拍摄的「私养照」里,这只来自龙魂人形社的娃娃,有时穿着银灰条纹的西服,有时穿着灯芯绒的大衣。而每一条微博里,娃娃头发的颜色、长短也常常不同,有时是浅栗色的短发,有时是银灰色的长发。

如果你足够细心,还可以发现每组照片中连娃娃瞳孔的颜色都不尽相同,湛蓝色、橘金色、茶褐色,娃娃眼睛的颜色其实搭配着发色而改变。

路人不知道的是,在BJD娃娃身上,从衣服、眼球、手指的造型,到嘴唇腮红都是可以改变的,相比起娃衣和配件,在漫漫养娃路上,更让人头疼的是娃娃的妆容。

BJD娃娃多为树脂材料,很容易吃色。阳光直晒、高温、重色衣物,或者是湿了水,都会加速树脂老化、泛黄,如果妆画坏了,导致妆容吃色就更惨了。

BJD娃娃一般半年到一年就要换一次妆,如果化妆品长久不卸,就会渗入到树脂里,对娃娃造成永久损害。而一旦吃色严重或是发黄,就意味着这个娃娃「养死了」。

在娃圈,虽然妆师很多,但优秀的妆师可遇不可求。倒不是说普通妆师画的有多不好,只是娃妈们总想给自己的娃娃找到最合心意的妆师。

「手艺高超的妆师很难投中,抽选又容易坠机。」

不同于手办、盲盒等渐成产业化的运作模式,在BJD娃圈,妆师们往往是个人排单接活,连成型的工作室都很少见,在笔者看来,BJD娃圈的状态可能是「亚文化里更小众。」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由于这种玩家间流动性极高的小众才能令BJD娃娃自成圈层。

上半身大概6cm。

六分bjd娃娃的身高为265厘米。bjd娃娃是一种拥有球形关节的精致可动人偶,其可以做出许多接近于真人的姿势,非常受年轻人的喜欢。bjd娃娃起源于欧洲,后来风靡于俄罗斯,并传入日本,中国等国家。

bjd的身高是以“分”来算的,以180cm除以X分(X为2、3、4、6、8、12) 得出的数即为该尺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13468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8
下一篇2023-09-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