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玉生烟的意思暖玉生烟的意思是什么

暖玉生烟的意思暖玉生烟的意思是什么,第1张

李商隐的《锦瑟》是一首广泛传诵的诗歌,它的艺术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典故的运用:《锦瑟》中运用了多个典故,如庄周梦蝶、杜鹃啼血等,这些典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让诗歌显得凝练而深沉。

2 丰富的意象:诗中运用了许多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如“锦瑟”、“无端五十弦”、“望帝春心”、“蓝田玉”、“夜雨”、“珠泪”等,这些意象营造出一种凄美、哀婉的氛围,使诗歌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

3 语言的优美:李商隐的诗歌一向以语言优美著称,《锦瑟》也不例外,诗中运用了许多优美的词语和句式,如“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等,这些语言让诗歌显得优美动人。

在表现情感内涵上,《锦瑟》主要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青春年华的怀念和感慨,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反思。诗人通过对“锦瑟”、“庄周梦蝶”、“杜鹃啼血”等意象的运用,营造出一种凄美、哀婉的氛围,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痛苦。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望帝春心”、“蓝田玉”、“夜雨”、“珠泪”等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反思,表现出一种对人生的无奈和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商隐的诗向来以晦涩难懂闻名,惹得元好问专门写诗揶揄到:

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望帝春心托"这两句说的就是李商隐的代表作《锦瑟》,这首诗取前两字为题,其实和其他的无题诗差不多,搞得大家云里雾里,众说纷纭。

有“自伤生平”之说,如清朝的汪师韩、薛雪、宋翔凤等人;也有“悼亡”之说,如清朝的朱鹤龄、朱彝尊等人;也有”政治寄托”之说,如清朝杜诏、近代张采田;也有“诗序”之说,如清朝何焯、王应奎、钱钟书等人;还有人认为是悼亡之作、爱国之篇……

到底是哪一种呢?其实搞懂了”蓝田日暖玉生烟“之句,就豁然开朗了。

一、 蓝田日暖玉生烟

我们先看看整首诗:

锦瑟无端午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据说这首诗是李商隐的卷首之作,因此大家认为此诗有深深的寓意。有一部分人这首诗的目的是用来描述或者形容自己这本文集中的作品 ,如同蓝田的玉石那样美丽而珍贵。

蓝田日暖玉生烟,本意是蓝田这个地方出产玉石,天气好的时候,阳光照射下来,仿佛玉石会升腾烟气。此处应该是借此其诗作的文采如同良玉生烟。

蓝田是指陕西古长安的蓝田山,早在《汉书·地理志》中就有记载:

"蓝田,山出美玉,有虎候山祠,秦孝公置也。 "

关于唐人采玉的记录,在李贺《老夫采玉歌》 和韦应物在《采玉行》中都有描述。

至于“玉生烟”的比喻,早在西晋陆机《文赋》中就可以见到:“

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心牢落而无偶,意徘徊而不能揥。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很明显,这里是用来比喻文人的辞章华美。

二、戴叔伦 蓝田日暖,良玉生烟

可见把玉发出光辉比作文采,至少在陆机那里就可以见到了。而直接把“玉生烟”比喻诗人之辞,也并不是李商隐的发明。《苕溪渔隐丛话_卷三十八 》记录了司空图回忆戴叔伦的一段话:

戴叔伦语云,诗人之辞,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

元朝辛文房《唐才子传》记载,戴叔伦是贞元十六年进士:

叔伦,字幼公,润州金坛人。师事萧颖士为门生。赋性温雅,善举止,能清谈,无贤不肖,相接尽心。工诗。贞元十六年陈权榜进士。《唐才子传》

唐诗人权德舆为戴叔伦写过《墓志铭》,说其死于贞元五年(公元789年)前后,大约活了58岁。由此推算其约出生于731年左右,比李商隐早生了大约80年。

清王士禛《香祖笔记》中解释道:

表圣论诗有二十四品,予最喜“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八字。又云“采采流水,蓬蓬远春”,二语形容诗境亦绝妙,正与戴容州“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八字同旨。

司空图字表圣 ,他的成就主要在诗论,其《二十四诗品》是唐朝诗歌理论的不朽之作。王士禛号阮亭,即清朝大名鼎鼎的渔洋山人,论诗崇尚神韵说。

1、庄生晓梦迷蝴蝶典出《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典故:庄子一天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梦醒之后发现自己还是庄子,于是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梦到庄子的蝴蝶呢,还是梦到蝴蝶的庄子。在这里,庄子提出一个哲学问题——人如何认识真实。如果梦足够真实,人没有任何能力知道自己是在做梦。后以“庄生梦蝶”比喻梦幻迷离、往事追忆,或梦中佳趣。

2、望帝春心托杜鹃典出唐·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典故传说:据《史书蜀王本纪》载,望帝(“七国称王,杜宇称帝”,号曰望帝。时间约在公元前666年以前的[春秋]时代。)称王于蜀,相思于大臣鳖灵的妻子,望帝以其功高,禅位于鳖灵。在这之后,望帝修道,处西山而隐,化为杜鹃鸟,至春则啼,滴血则为杜鹃花。这声声啼叫是杜鹃对那个梦牵魂绕的佳人的呼唤。

还有一则更为平民化的传说。闽东山区杜家村里有一户穷人家,家中三口人,母亲和两个儿子。大儿子年30余未婚,村里大都叫他杜大,弟弟叫杜二,年方十八九,兄弟以贩卖私盐为生,养活老母。杜大力大,一次可挑盐300斤,杜二力小,一担不过100斤,自己可勉强糊口。

有一天,杜大经过一处街坊歇肩的时候,由于担子太重,盐担滑下来,把一个小孩压死了。人命关天,杜大被官府抓去,关在监牢里,待判死刑。杜二一个人卖盐,奉养老母,十分困难。一次,杜大对来探监的弟弟说:“再过两天,找要被执行死刑了。”兄弟相抱痛哭。

弟弟说:“我去替死。我死只死一个,你死便死三个。因为我力气小,挣的钱,不能养活母亲,二人都会饿死。”说着弟弟把哥哥推出门外,自已进了牢房。

过了两天,杜二作了替死鬼。可是杜大怕事,出来后并没有回家事母,不知藏到哪里去了。杜二灵魂化作杜鹃鸟,到处飞叫:“哥哥回来!哥哥回来!”一边叫,一边口中滴出鲜血。鲜血滴处,长出了红杜鹃。此后,每年春天满山一片红杜鹃花,人们都说,这是杜二的红心与孝心。

三、沧海月明珠有泪典出珠有泪:《博物志》:“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

典故:传说珠生于蚌,蚌生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海,珠得月华,始极光莹;又有南海鲛有泣泪,颗颗成珠的故事。计人借此把月珠泪合而为一,构成了一个朦胧的妙境,表达一种复杂的怅惘情怀,既有对其高旷浩净的爱赏,又有于其凄寒孤寂的感伤。

四、蓝田日暖玉生烟典出《元和郡县志》:“关内道京兆府蓝田县:蓝田山,一名玉山,在县东二十八里。”

典故:蓝田的玉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美玉的精气冉冉上腾,远察如发,近观却元诗人借此具有极高美学意味的理想景色,抒发一种对于高洁情感无法亲近的怅恨与典三所涵一致

典故一:庄生晓梦迷蝴蝶

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是庄周梦见百自己身化为蝶,后来梦醒,庄周仍在,不知蝴蝶何往。诗人借此典的虚缈的梦境隐喻年轻时沉迷的美好的情境。

典故二:望帝春心托杜鹃

传说周朝末年蜀地君主杜宇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杜鹃,啼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诗人借此以冤禽托写恨怀,亦表达殷切的思念。

典故三:沧海月明珠有泪

传说珠生于蚌,蚌生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海,珠得月华,始极光莹;又有南海鲛有泣泪,颗颗成珠的故事。计人借度此把月珠泪合而为一,构成了一个朦胧的妙境,表达一种复杂的怅惘情怀,既有对其高旷浩净的爱赏,又有于其凄寒孤寂的感伤。

典故四:蓝田晶暖玉生烟

蓝田的玉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美玉的精气冉冉上腾,远察如发,近观却元。诗人借此具有极高美学意味的理想景色,抒发一种对于高洁情感无法亲近的怅恨。与典三所涵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13092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5
下一篇2023-09-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