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蟹座资料

巨蟹座资料,第1张

  6月22日 - 7月22日

  吉 祥 物:银质新月

  吉祥金属:银

  吉祥宝石:晶体和珍珠

  吉 祥 日:星期四

  吉祥颜色:白色和珠光色

  吉祥数字:2、11、20、29

  巨蟹座的符号是以螃蟹的脚爪为代表。巨蟹座的守护星为太阴,即月亮,守护神为支配母性爱的女神戴安娜。

  黄道第四个星座为巨蟹座,代表图像是一只螃蟹,意味著这个星座的人在受到伤害时会躲进壳中以保护自己。巨蟹座是三月下旬的黄昏时刻可在头上偏南所见的星座,虽然并无特别明亮的星,却以全体来构成巨蟹脚和蟹背者即是。他们情绪丰富而敏感。太阳将通过此星座的6/22至7/22 的「夏至」季节期间开始闪亮发光。凡出生奚巨蟹座人,都具有丰富的生活力而特别重视家庭,他们非常念旧,喜欢收集过去的回忆。

  巨蟹座的标准性格为坚贞与毅力,脸型圆圆的、肉肉的,眉头经常深锁,因而有明显的纹路,可充份看出其忧郁的天性。眼睛充满感情,狮子鼻、嘴角略微下垂,粗短的颈子和圆圆的下巴给人善解人意的母性的感觉。

  巨蟹座由来

  在希腊神话中,英勇的大力士海格利斯,必须完成希腊城邦阿格斯的国王欧陆斯所交代的十二项使命。

  海格利斯完成第一项使命之后,不久又接到欧陆斯的第二项使命,就是要前往雷洛尼沼泽,去消灭吃人的九头怪蛇。

  海格利斯花了好几天的时间,才把九头怪蛇引出来。九头怪蛇凶猛无比、力大无穷,但是海格利斯在与九头怪蛇势均力敌,两方缠斗多时之后,仍然难分胜负,但海格利斯仍然不放弃。终于,海格利斯就要将九头怪蛇打败时,天后希拉故意要与海格利斯作对,于是就派出了一只巨蟹,帮助九头怪蛇来对抗海格利斯。

  但是海利斯愈战愈勇,虽然被巨蟹和九头怪蛇打得遍体鳞伤,最后还是把九头怪兽和巨蟹制服了。希拉看见巨蟹被踩死,非常难过,于是就让这只巨蟹升上天空,与群星并列,这就是巨蟹座的由来。

  星座简介

  巨蟹座2008年的爱情结晶

  巨蟹座是恋家的星座,而且关心他人,热爱生活。今年巨蟹座的爱情运非常之好,如果你准备在今年——奥运会之年结婚的话,特别适合。他(她)有罗曼蒂克的浪漫,有了他,是你最大的幸福!

  巨蟹座在狮子座西边,长蛇头的北面,是黄道十二星座中最暗的一个,座内最亮星只有38m,根本看不出螃蟹的形状,这也许是因为赫剌克勒斯的一棒早把它打得粉碎的缘故。就是这样,它还紧紧地靠着长蛇,狼狈为奸呢!

  在巨蟹座中央的δ星附近(或狮子座轩辕十四和双子座β星这两颗亮星之间),眼力好的人可以看到一小团白色的雾气,我国古代称之为“积尸气”,书中描述它:“如云非云,如星非星,见气而已。”直到望远镜发明以后人们才观测到,它原来是一个星团,天文学上称为“蜂巢星团”。这个星团的成员有200多颗,距离我们520光年。

  天文学上把星团分为两类,一种是武仙座中那样的“球状星团”,蜂巢星团属于另一类,叫做“疏散星团”。这类星团形状不规则,一般也都分布在银盘上。天文学家发现的银河系中的疏散星团已经超过了1000个,他们估计整个银河系中疏散星团的数目得超过10000个。

  蜂巢星团

  鬼星团(Praesepe)是疏散星团之一,位于巨蟹座。因其位置在鬼宿而得名。又称蜂巢星团,积尸气。中国古代称为积尸气。在梅西耶星表中编号为M44。鬼星团的大小不到10秒差距,成员星200多个,总质量是太阳质量的200多倍,其中心离太阳约160秒差距,比毕星团远得多。鬼星团是一个移动星团,正远离地球而去,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同毕星团的差不多。Galileo首次分辨出这个“朦胧的”天体,他记载道:“被称为Praesepe的星云,不只是单颗恒星,而是一团超过40颗小恒星的集合。”此后,在1764年3月4日把它加进了他的星表。M44还包含着一颗独特的蓝色恒星。在它的成员星之中,有食双星——巨蟹座TX,拥有金属吸收线的恒星——巨蟹座Epsilon,以及几颗7-8等的盾牌座Delta型变星,都处于后主星序状态的早期。参看我们提供的M44中最明亮恒星的列表。

  鬼星团被Trumpler归类为I,2,r型(按照Kenneth Glyn Jones的说洗),Sky Catalog 2000的分类为II,2,m型,Götz则将它归类为II,2,r型。

  就像在有关猎户座大星云M42的描述中提到的那样,Messier将鬼星团(以及猎户座大星云M42/M43和昴星团M45一起)加入他的星表有点不同寻常,其原因也许仍然值得思考。

  巨蟹座( 6月 22日━ 7月 22日)

  有关的幸运事物

  [编辑本段]

  宝石 :珍珠

  幸运色 : 乳白色、绿色

  幸运日 :星期五

  幸运数字 : 2、4

  幸运地点 :近水或水上的地方 家

  EQ指数: 84━ 92

  支配行星:月亮

  守护行星:月亮

  巨蟹座与其它星座之互动关系

  [编辑本段]

  最欣赏的星座-处女座、金牛座

  最信任的星座-金牛座

  最佳学习对象-金牛座

  最佳工作搭档-狮子座、金牛座

  最容易被影响星座-白羊座

  最易掌握的星座-狮子座、天秤座、水瓶座、金牛座

  最需注意的星座-处女座、射手座、白羊座、双子座

  100%协调星座-天蝎座、双鱼座、金牛座

  90%协调星座-处女座

  80%协调星座-巨蟹座

  同类型(水象)星座-巨蟹座、天蝎座、双鱼座

  对立星座-摩羯座

  6月22日 - 7月22日

  吉 祥 物:银质新月

  吉祥金属:银

  吉祥宝石:晶体和珍珠

  吉 祥 日:星期四

  吉祥颜色:白色和珠光色

  吉祥数字:2、11、20、29

  巨蟹座的符号是以螃蟹的脚爪为代表。巨蟹座的守护星为太阴,即月亮,守护神为支配母性爱的女神戴安娜。

  黄道第四个星座为巨蟹座,代表图像是一只螃蟹,意味著这个星座的人在受到伤害时会躲进壳中以保护自己。巨蟹座是三月下旬的黄昏时刻可在头上偏南所见的星座,虽然并无特别明亮的星,却以全体来构成巨蟹脚和蟹背者即是。他们情绪丰富而敏感。太阳将通过此星座的6/22至7/22 的「夏至」季节期间开始闪亮发光。凡出生奚巨蟹座人,都具有丰富的生活力而特别重视家庭,他们非常念旧,喜欢收集过去的回忆。

  巨蟹座的标准性格为坚贞与毅力,脸型圆圆的、肉肉的,眉头经常深锁,因而有明显的纹路,可充份看出其忧郁的天性。眼睛充满感情,狮子鼻、嘴角略微下垂,粗短的颈子和圆圆的下巴给人善解人意的母性的感觉。

  巨蟹座由来

  在希腊神话中,英勇的大力士海格利斯,必须完成希腊城邦阿格斯的国王欧陆斯所交代的十二项使命。

  海格利斯完成第一项使命之后,不久又接到欧陆斯的第二项使命,就是要前往雷洛尼沼泽,去消灭吃人的九头怪蛇。

  海格利斯花了好几天的时间,才把九头怪蛇引出来。九头怪蛇凶猛无比、力大无穷,但是海格利斯在与九头怪蛇势均力敌,两方缠斗多时之后,仍然难分胜负,但海格利斯仍然不放弃。终于,海格利斯就要将九头怪蛇打败时,天后希拉故意要与海格利斯作对,于是就派出了一只巨蟹,帮助九头怪蛇来对抗海格利斯。

  但是海利斯愈战愈勇,虽然被巨蟹和九头怪蛇打得遍体鳞伤,最后还是把九头怪兽和巨蟹制服了。希拉看见巨蟹被踩死,非常难过,于是就让这只巨蟹升上天空,与群星并列,这就是巨蟹座的由来。

  星座简介

  巨蟹座2008年的爱情结晶

  巨蟹座是恋家的星座,而且关心他人,热爱生活。今年巨蟹座的爱情运非常之好,如果你准备在今年——奥运会之年结婚的话,特别适合。他(她)有罗曼蒂克的浪漫,有了他,是你最大的幸福!

  巨蟹座在狮子座西边,长蛇头的北面,是黄道十二星座中最暗的一个,座内最亮星只有38m,根本看不出螃蟹的形状,这也许是因为赫剌克勒斯的一棒早把它打得粉碎的缘故。就是这样,它还紧紧地靠着长蛇,狼狈为奸呢!

  在巨蟹座中央的δ星附近(或狮子座轩辕十四和双子座β星这两颗亮星之间),眼力好的人可以看到一小团白色的雾气,我国古代称之为“积尸气”,书中描述它:“如云非云,如星非星,见气而已。”直到望远镜发明以后人们才观测到,它原来是一个星团,天文学上称为“蜂巢星团”。这个星团的成员有200多颗,距离我们520光年。

  天文学上把星团分为两类,一种是武仙座中那样的“球状星团”,蜂巢星团属于另一类,叫做“疏散星团”。这类星团形状不规则,一般也都分布在银盘上。天文学家发现的银河系中的疏散星团已经超过了1000个,他们估计整个银河系中疏散星团的数目得超过10000个。

  蜂巢星团

  鬼星团(Praesepe)是疏散星团之一,位于巨蟹座。因其位置在鬼宿而得名。又称蜂巢星团,积尸气。中国古代称为积尸气。在梅西耶星表中编号为M44。鬼星团的大小不到10秒差距,成员星200多个,总质量是太阳质量的200多倍,其中心离太阳约160秒差距,比毕星团远得多。鬼星团是一个移动星团,正远离地球而去,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同毕星团的差不多。Galileo首次分辨出这个“朦胧的”天体,他记载道:“被称为Praesepe的星云,不只是单颗恒星,而是一团超过40颗小恒星的集合。”此后,在1764年3月4日把它加进了他的星表。M44还包含着一颗独特的蓝色恒星。在它的成员星之中,有食双星——巨蟹座TX,拥有金属吸收线的恒星——巨蟹座Epsilon,以及几颗7-8等的盾牌座Delta型变星,都处于后主星序状态的早期。参看我们提供的M44中最明亮恒星的列表。

  鬼星团被Trumpler归类为I,2,r型(按照Kenneth Glyn Jones的说洗),Sky Catalog 2000的分类为II,2,m型,Götz则将它归类为II,2,r型。

  就像在有关猎户座大星云M42的描述中提到的那样,Messier将鬼星团(以及猎户座大星云M42/M43和昴星团M45一起)加入他的星表有点不同寻常,其原因也许仍然值得思考。

  巨蟹座( 6月 22日━ 7月 22日)

  有关的幸运事物

  [编辑本段]

  宝石 :珍珠

  幸运色 : 乳白色、绿色

  幸运日 :星期五

  幸运数字 : 2、4

  幸运地点 :近水或水上的地方 家

  EQ指数: 84━ 92

  支配行星:月亮

  守护行星:月亮

  巨蟹座与其它星座之互动关系

  [编辑本段]

  最欣赏的星座-处女座、金牛座

  最信任的星座-金牛座

  最佳学习对象-金牛座

  最佳工作搭档-狮子座、金牛座

  最容易被影响星座-白羊座

  最易掌握的星座-狮子座、天秤座、水瓶座、金牛座

  最需注意的星座-处女座、射手座、白羊座、双子座

  100%协调星座-天蝎座、双鱼座、金牛座

  90%协调星座-处女座

  80%协调星座-巨蟹座

  同类型(水象)星座-巨蟹座、天蝎座、双鱼座

  对立星座-摩羯座

  6月22日 - 7月22日

  吉 祥 物:银质新月

  吉祥金属:银

  吉祥宝石:晶体和珍珠

  吉 祥 日:星期四

  吉祥颜色:白色和珠光色

  吉祥数字:2、11、20、29

  巨蟹座的符号是以螃蟹的脚爪为代表。巨蟹座的守护星为太阴,即月亮,守护神为支配母性爱的女神戴安娜。

  黄道第四个星座为巨蟹座,代表图像是一只螃蟹,意味著这个星座的人在受到伤害时会躲进壳中以保护自己。巨蟹座是三月下旬的黄昏时刻可在头上偏南所见的星座,虽然并无特别明亮的星,却以全体来构成巨蟹脚和蟹背者即是。他们情绪丰富而敏感。太阳将通过此星座的6/22至7/22 的「夏至」季节期间开始闪亮发光。凡出生奚巨蟹座人,都具有丰富的生活力而特别重视家庭,他们非常念旧,喜欢收集过去的回忆。

  巨蟹座的标准性格为坚贞与毅力,脸型圆圆的、肉肉的,眉头经常深锁,因而有明显的纹路,可充份看出其忧郁的天性。眼睛充满感情,狮子鼻、嘴角略微下垂,粗短的颈子和圆圆的下巴给人善解人意的母性的感觉。

  巨蟹座由来

  在希腊神话中,英勇的大力士海格利斯,必须完成希腊城邦阿格斯的国王欧陆斯所交代的十二项使命。

  海格利斯完成第一项使命之后,不久又接到欧陆斯的第二项使命,就是要前往雷洛尼沼泽,去消灭吃人的九头怪蛇。

  海格利斯花了好几天的时间,才把九头怪蛇引出来。九头怪蛇凶猛无比、力大无穷,但是海格利斯在与九头怪蛇势均力敌,两方缠斗多时之后,仍然难分胜负,但海格利斯仍然不放弃。终于,海格利斯就要将九头怪蛇打败时,天后希拉故意要与海格利斯作对,于是就派出了一只巨蟹,帮助九头怪蛇来对抗海格利斯。

  但是海利斯愈战愈勇,虽然被巨蟹和九头怪蛇打得遍体鳞伤,最后还是把九头怪兽和巨蟹制服了。希拉看见巨蟹被踩死,非常难过,于是就让这只巨蟹升上天空,与群星并列,这就是巨蟹座的由来。

  星座简介

  巨蟹座2008年的爱情结晶

  巨蟹座是恋家的星座,而且关心他人,热爱生活。今年巨蟹座的爱情运非常之好,如果你准备在今年——奥运会之年结婚的话,特别适合。他(她)有罗曼蒂克的浪漫,有了他,是你最大的幸福!

  巨蟹座在狮子座西边,长蛇头的北面,是黄道十二星座中最暗的一个,座内最亮星只有38m,根本看不出螃蟹的形状,这也许是因为赫剌克勒斯的一棒早把它打得粉碎的缘故。就是这样,它还紧紧地靠着长蛇,狼狈为奸呢!

  在巨蟹座中央的δ星附近(或狮子座轩辕十四和双子座β星这两颗亮星之间),眼力好的人可以看到一小团白色的雾气,我国古代称之为“积尸气”,书中描述它:“如云非云,如星非星,见气而已。”直到望远镜发明以后人们才观测到,它原来是一个星团,天文学上称为“蜂巢星团”。这个星团的成员有200多颗,距离我们520光年。

  天文学上把星团分为两类,一种是武仙座中那样的“球状星团”,蜂巢星团属于另一类,叫做“疏散星团”。这类星团形状不规则,一般也都分布在银盘上。天文学家发现的银河系中的疏散星团已经超过了1000个,他们估计整个银河系中疏散星团的数目得超过10000个。

  蜂巢星团

  鬼星团(Praesepe)是疏散星团之一,位于巨蟹座。因其位置在鬼宿而得名。又称蜂巢星团,积尸气。中国古代称为积尸气。在梅西耶星表中编号为M44。鬼星团的大小不到10秒差距,成员星200多个,总质量是太阳质量的200多倍,其中心离太阳约160秒差距,比毕星团远得多。鬼星团是一个移动星团,正远离地球而去,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同毕星团的差不多。Galileo首次分辨出这个“朦胧的”天体,他记载道:“被称为Praesepe的星云,不只是单颗恒星,而是一团超过40颗小恒星的集合。”此后,在1764年3月4日把它加进了他的星表。M44还包含着一颗独特的蓝色恒星。在它的成员星之中,有食双星——巨蟹座TX,拥有金属吸收线的恒星——巨蟹座Epsilon,以及几颗7-8等的盾牌座Delta型变星,都处于后主星序状态的早期。参看我们提供的M44中最明亮恒星的列表。

  鬼星团被Trumpler归类为I,2,r型(按照Kenneth Glyn Jones的说洗),Sky Catalog 2000的分类为II,2,m型,Götz则将它归类为II,2,r型。

  就像在有关猎户座大星云M42的描述中提到的那样,Messier将鬼星团(以及猎户座大星云M42/M43和昴星团M45一起)加入他的星表有点不同寻常,其原因也许仍然值得思考。

  巨蟹座( 6月 22日━ 7月 22日)

  有关的幸运事物

  [编辑本段]

  宝石 :珍珠

  幸运色 : 乳白色、绿色

  幸运日 :星期五

  幸运数字 : 2、4

  幸运地点 :近水或水上的地方 家

  EQ指数: 84━ 92

  支配行星:月亮

  守护行星:月亮

  巨蟹座与其它星座之互动关系

  [编辑本段]

  最欣赏的星座-处女座、金牛座

  最信任的星座-金牛座

  最佳学习对象-金牛座

  最佳工作搭档-狮子座、金牛座

  最容易被影响星座-白羊座

  最易掌握的星座-狮子座、天秤座、水瓶座、金牛座

  最需注意的星座-处女座、射手座、白羊座、双子座

  100%协调星座-天蝎座、双鱼座、金牛座

  90%协调星座-处女座

  80%协调星座-巨蟹座

  同类型(水象)星座-巨蟹座、天蝎座、双鱼座

  对立星座-摩羯座

  http://astroladyqqcom/12star/star04shtml看看运势吧~

恒星

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其次是半人马座比邻星,它发出的光到达地球需要422年,晴朗无月的夜晚,在一定的地点一般人用肉眼大约可以看到 3,000多颗恒星。借助于望远镜,则可以看到几十万乃至几百万颗以上。估计银河系中的恒星大约有一、二千亿颗。恒星并非不动,只是因为离开我们实在太远,不借助于特殊工具和方法,很难发现它们在天上的位置变化,因此古代人把它们认为是固定不动的星体,叫作恒星。

测定恒星距离最基本的方法是三角视差法,先测得地球轨道半长径在恒星处的张角(叫作周年视差),再经过简单的运算,即可求出恒星的距离。这是测定距离最直接的方法。但对大多数恒星说来,这个张角太小,无法测准。所以测定恒星距离常使用一些间接的方法,如分光视差法、星团视差法、统计视差法以及由造父变星的周光关系确定视差,等等(见天体的距离)。这些间接的方法都是以三角视差法为基础的。

恒星的亮度常用星等来表示。恒星越亮,星等越小。在地球上测出的星等叫视星等;归算到离地球10秒差距处的星等叫绝对星等。使用对不同波段敏感的检测元件所测得的同一恒星的星等,一般是不相等的。目前最通用的星等系统之一是U(紫外)B(蓝)、V(黄)三色系统(见测光系统'" class=link>测光系统);B和V分别接近照相星等和目视星等。二者之差就是常用的色指数。太阳的V=-2674等,绝对目视星等M=+483等,色指数B-V=063,U-B=012。由色指数可以确定色温度。

恒星表面的温度一般用有效温度来表示,它等于有相同直径、相同总辐射的绝对黑体的温度。恒星的光谱能量分布与有效温度有关,由此可以定出O、B、A、F、G、K、M等光谱型(也可以叫作温度型)温度相同的恒星,体积越大,总辐射流量(即光度)越大,绝对星等越小。恒星的光度级可以分为Ⅰ、Ⅱ、Ⅲ、Ⅳ、Ⅴ、Ⅵ、Ⅶ,依次称为超巨星、亮巨星、巨星、亚巨星、主序星(或矮星)、亚矮星、白矮星。太阳的光谱型为G2V,颜色偏黄,有效温度约5,770K。A0V型星的色指数平均为零,温度约10,000K。恒星的表面有效温度由早O型的几万度到晚M型的几千度,差别很大。

恒星的真直径可以根据恒星的视直径(角直径)和距离计算出来。常用的干涉仪或月掩星方法可以测出小到0001的恒星的角直径,更小的恒星不容易测准,加上测量距离的误差,所以恒星的真直径可靠的不多。根据食双星兼分光双星的轨道资料,也可得出某些恒星直径。对有些恒星,也可根据绝对星等和有效温度来推算其真直径。用各种方法求出的不同恒星的直径,有的小到几公里量级,有的大到10公里以上。

只有特殊的双星系统才能测出质量来,一般恒星的质量只能根据质光关系等方法进行估算。已测出的恒星质量大约介于太阳质量的百分之几到120倍之间,但大多数恒星的质量在01~10个太阳质量之间恒星的密度可以根据直径和质量求出,密度的量级大约介于10克/厘米(红超巨星)到 10~10克/厘米(中子星)之间。

恒星表面的大气压和电子压可通过光谱分析来确定。元素的中性与电离谱线的强度比,不仅同温度和元素的丰度有关,也同电子压力密切相关。电子压与气体压之间存在着固定的关系,二者都取决于恒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因而同恒星的光度也有密切的关系(见恒星大气理论)。

根据恒星光谱中谱线的塞曼分裂(见塞曼效应)或一定波段内连续谱的圆偏振情况,可以测定恒星的磁场。太阳表面的普遍磁场很弱,仅约1~2高斯,有些恒星的磁场则很强,能达数万高斯。白矮星和中子星具有更强的磁场。

化学组成 与在地面实验室进行光谱分析一样,我们对恒星的光谱也可以进行分析,借以确定恒星大气中形成各种谱线的元素的含量,当然情况要比地面上一般光谱分析复杂得多。多年来的实测结果表明,正常恒星大气的化学组成与太阳大气差不多。按质量计算,氢最多,氦次之,其余按含量依次大致是氧、碳、氮、氖、硅、镁、铁、硫等。但也有一部分恒星大气的化学组成与太阳大气不同,例如沃尔夫-拉叶星,就有含碳丰富和含氮丰富之分(即有碳序和氮序之分)在金属线星和A型特殊星中,若干金属元素和超铀元素的谱线显得特别强。但是,这能否归结为某些元素含量较多,还是一个问题。

理论分析表明,在演化过程中,恒星内部的化学组成会随着热核反应过程的改变而逐渐改变,重元素的含量会越来越多,然而恒星大气中的化学组成一般却是变化较小的。

物理特性的变化 观测发现,有些恒星的光度、光谱和磁场等物理特性都随时间的推移发生周期的、半规则的或无规则的变化。这种恒星叫作变星。变星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于几个天体间的几何位置发生变化或恒星自身的几何形状特殊等原因而造成的几何变星;一类是由于恒星自身内部的物理过程而造成的物理变星。

几何变星中,最为人们熟悉的是两个恒星互相绕转(有时还有气环或气盘参与)因而发生变光现象的食变星(即食双星)。根据光强度随时间改变的“光变曲线”,可将它们分为大陵五型、天琴座β(渐台二)型和大熊座W型三种几何变星中还包括椭球变星(因自身为椭球形,亮度的变化是由于自转时观测者所见发光面积的变化而造成的)、星云变星(位于星云之中或之后的一些恒星,因星云移动,吸光率改变而形成亮度变化)等。可用倾斜转子模型解释的磁变星,也应归入几何变星之列。

物理变星,按变光的物理机制,主要分为脉动变星和爆发变星两类。脉动变星的变光原因是:恒星在经过漫长的主星序阶段以后(见赫罗图),自身的大气层发生周期性的或非周期性的膨胀和收缩,从而引起脉动性的光度变化。理论计算表明脉动周期与恒星密度的平方根成反比。因此那些重复周期为几百乃至几千天的晚型不规则变星、半规则变星和长周期变星都是体积巨大而密度很小的晚型巨星或超巨星周期约在1~50天之间的经典造父变星和周期约在,005~15天之间的天琴座RR型变星(又叫星团变星),是两种最重要的脉动变星。观测表明,前者的绝对星等随周期增长而变小(这是与密度和周期的关系相适应的),因而可以通过精确测定它们的变光周期来推求它们自身以及它们所在的恒星集团的距离,所以造父变星又有宇宙中的“灯塔”或“量天尺”之称。天琴座RR型变星也有量天尺的作用。

还有一些周期短于03天的脉动变星 (包括'" class=link>盾牌座型变星、船帆座AI型变星和型变星'" class=link>仙王座型变星等),它们的大气分成若干层,各层都以不同的周期和形式进行脉动,因而,其光度变化规律是几种周期变化的迭合,光变曲线的形状变化很大,光变同视向速度曲线的关系也有差异。盾牌座δ型变星和船帆座AI型变星可能是质量较小、密度较大的恒星,仙王座β型变星属于高温巨星或亚巨星一类。

爆发变星按爆发规模可分为超新星、新星、矮新星、类新星和耀星等几类。超新星的亮度会在很短期间内增大数亿倍,然后在数月到一、二年内变得非常暗弱。目前多数人认为这是恒星演化到晚期的现象。超新星的外部壳层以每秒钟数千乃至上万公里的速度向外膨胀,形成一个逐渐扩大而稀薄的星云;内部则因极度压缩而形成密度非常大的中子星之类的天体。最著名的银河超新星是中国宋代(公元1054年)在金牛座发现的“天关客星”。现在可在该处看到著名的蟹状星云,其中心有一颗周期约33毫秒的脉冲星。一般认为,脉冲星就是快速自转的中子星。

新星在可见光波段的光度在几天内会突然增强大约9个星等或更多,然后在若干年内逐渐恢复原状。1975年8 月在天鹅座发现的新星是迄今已知的光变幅度最大的一颗。光谱观测表明,新星的气壳以每秒500~2,000公里的速度向外膨胀。一般认为,新星爆发只是壳层的爆发,质量损失仅占总质量的千分之一左右,因此不足以使恒星发生质变。有些爆发变星会再次作相当规模的爆发,称为再发新星。

矮新星和类新星变星的光度变化情况与新星类似,但变幅仅为2~6个星等,发亮周期也短得多。它们多是双星中的子星之一,因而不少人的看法倾向于,这一类变星的爆发是由双星中某种物质的吸积过程引起的。

耀星是一些光度在数秒到数分钟间突然增亮而又很快回复原状的一些很不规则的快变星。它们被认为是一些低温的主序前星。

还有一种北冕座 R型变星,它们的光度与新星相反,会很快地突然变暗几个星等,然后慢慢上升到原来的亮度。观测表明,它们是一些含碳量丰富的恒星。大气中的碳尘埃粒子突然大量增加,致使它们的光度突然变暗,因而也有人把它们叫作碳爆变星。

随着观测技术的发展和观测波段的扩大,还发现了射电波段有变化的射电变星和X射线辐射流量变化的X射线变星等。

结构和演化 根据实际观测和光谱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恒星大气的基本结构。一般认为在一部分恒星中,最外层有一个类似日冕状的高温低密度星冕。它常常与星风有关。有的恒星已在星冕内发现有产生某些发射线的色球层,其内层大气吸收更内层高温气体的连续辐射而形成吸收线。人们有时把这层大气叫作反变层,而把发射连续谱的高温层叫作光球。其实,形成恒星光辐射的过程说明,光球这一层相当厚,其中各个分层均有发射和吸收。光球与反变层不能截然分开。太阳型恒星的光球内,有一个平均约十分之一半径或更厚的对流层。在上主星序恒星和下主星序恒星的内部,对流层的位置很不相同。能量传输在光球层内以辐射为主,在对流层内则以对流为主。

对于光球和对流层,我们常常利用根据实际测得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组成建立起来的模型进行较详细的研究。我们可以从流体静力学平衡和热力学平衡的基本假设出发,建立起若干关系式,用以求解星体不同区域的压力、温度、密度、不透明度、产能率和化学组成等。在恒星的中心,温度可以高达数百万度乃至数亿度,具体情况视恒星的基本参量和演化阶段而定。在那里,进行着不同的产能反应。一般认为恒星是由星云凝缩而成,主星序以前的恒星因温度不够高,不能发生热核反应,只能靠引力收缩来产能。进入主星序之后,中心温度高达700万度以上,开始发生氢聚变成氦的热核反应。这个过程很长,是恒星生命中最长的阶段。氢燃烧完毕后,恒星内部收缩,外部膨胀,演变成表面温度低而体积庞大的红巨星,并有可能发生脉动。那些内部温度上升到近亿度的恒星,开始发生氦碳循环。在这些演化过程中,恒星的温度和光度按一定规律变化,从而在赫罗图上形成一定的径迹。最后,一部分恒星发生超新星爆炸,气壳飞走,核心压缩成中子星一类的致密星而趋于“死亡”(见恒星的形成和演化)。

关于恒星内部结构和演化后期的高密阶段的情况,主要是根据理论物理推导出来的,这还有待于观测的证实和改进。关于由热核反应形成的中微子之谜,理论预言与观测事实仍相去甚远。这说明原有的理论尚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见中微子天文学)。因此,揭开中微子谜,对研究恒星尤其是恒星的内部结构和演化很有帮助

行星

新的行星定义包括以下三点:1,必须是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2,质量必须足够大,它自身的吸引力必须和自转速度平衡使其形状呈圆球;3,不受到轨道周围其他物体的影响。一般来说,行星的直径必须在800公里以上,质量必须在50亿亿吨以上。

按照这一定义,目前太阳系内有12颗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谷神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由于新定义的出现,冥王星终于被踢出行星的行列)、原先被认为是冥王星卫星的“卡戎”和一颗暂时编号为“2003UB313”(齐娜)的天体。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下属的行星定义委员会称,不排除将来太阳系中会有更多符合标准的天体被列为行星。目前在天文学家的观测名单上有可能符合行星定义的太阳系内天体就有10颗以上。

在新的行星标准之下,行星定义委员会还确定了一个新的次级定义——“类冥王星”。这是指轨道在海王星之外、围绕太阳运转周期在200年以上的行星。在符合新定义的12颗太阳系行星中,冥王星、“卡戎”和“2003UB313”都属于“类冥王星”。

天文学家认为,“类冥王星”的轨道通常不是规则的圆形,而是偏心率较大的椭圆形。这类行星的来源,很可能与太阳系内其他行星不同。随着观测手段的进步,天文学家还有可能在太阳系边缘发现更多大天体。未来太阳系的行星名单如果继续扩大,新增的也将是“类冥王星”。(

行星是自身不发光的,环绕着恒星的天体。一般来说行星需要具有一定的质量,行星的质量要足够的大,以至于它的形状大约是圆球状,质量不够的被成为小行星。行星的名字来自于它们的位置在天空中不固定,就好像它们在行走一般。

太阳系内的肉眼可见的5颗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人类经过千百年的探索,到16世纪哥白尼建立日心说后才普遍认识到:地球是绕太阳公转的行星之一,而包括地球在内的九大行星则构成了一个围绕太阳旋转的行星系—— 太阳系的主要成员。行星本身一般不发光,以表面反射太阳光而发亮。在主要由恒星组成的天空背景上,行星有明显的相对移动。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以下依次是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从行星起源于不同形态的物质出发,可以把九大行星分为三类:类地行星(包括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及远日行星(天王、海王、冥王)。行星环绕太阳的运动称为公转,行星公转的轨道具有共面性、同向性和近圆性三大特点。所谓共面性,是指九大行星的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同向性,是指它们朝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转;而近圆性是指它们的轨道和圆相当接近。

在一些行星的周围,存在围绕行星运转的物质环,由大量小块物体(如岩石,冰块等)构成,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称为行星环。20世纪70年代之前,人们一直以为唯独土星有光环,以后相继发现天王星和木星也有光环,这为研究太阳系起源和演化提供了新的信息。

卫星是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月亮就是地球的卫星。卫星反射太阳光,但除了月球以外,其它卫星的反射光都非常微弱。卫星在大小和质量方面相差悬殊,它们的运动特性也很不一致。太阳系中,除了水星和金星以外,其它的行星各自都有数目不等的卫星。

在火星与木星之间分布着数十万颗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小行星,沿着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这个区域称之为小行星带。此外,太阳系中还有数量众多的彗星,至于飘浮在行星际空间的流星体就更是无法计数了。

尽管太阳系内天体品种很多,但它们都无法和太阳相比。太阳是太阳系光和能量的源泉。也是太阳系中最庞大的天体,其半径差不多是地球半径的109倍,或者说是地月距离的18倍。太阳的质量比地球大33万倍,占到太阳系总质量的998%,是整个太阳系的质量中心,它以自己强大的引力将太阳系里的所有天体牢牢控制在其周围,使它们不离不散,井然有序地绕自己旋转。同时,太阳又作为一颗普通的恒星,带领它的成员,万古不息地绕银河系的中心运动。

(1)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顾名思义,类地行星的许多特性与地球相接近,它们离太阳相对较近,质量和半径都较小,平均密度则较大。类地行星的表面都有一层硅酸盐类岩石组成的坚硬壳层,有着类似地球和月球的各种地貌特征。对于没有大气的星球(如水星), 其外貌类似于月球,密布着环形山和沟纹;而对于像有浓密大气的金星,则其表面地形更像地球。

星早在史前就已经被人类发现了。后来人类了解到,地球本身也是一颗行星

(2) 带光环的巨行星和遥远的远日行星

木星和土星是行星世界的巨人,称为巨行星。它们拥有浓密的大气层,在大气之下却并没有坚实的表面,而是一片沸腾着的氢组成的"汪洋大海"。所以它们实质上是液态行星。

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这三颗遥远的行星称为远日行星,是在望远镜发明以后才被发现的。它们拥有主要由分子氢组成的大气,通常有一层非常厚的甲烷冰、氨冰之类的冰物质覆盖在其表面上,再以下就是坚硬的岩核。

冥王星失去行星地位,成为矮行星

位居太阳系九大行星末席70多年的冥王星,自发现之日起地位就备受争议。经过天文学界多年的争论以及本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上数天的争吵,冥王星终于“惨遭降级”,被驱逐出了行星家族。从此之后,这个游走在太阳系边缘的天体将只能与其他一些差不多大的“兄弟姐妹”一道被称为“矮行星”。

2006年8月24日,根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11时通过的新定义,“行星”指的是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并且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按照新的定义,太阳系行星将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它们都是在1900年以前被发现的。

根据新定义,同样具有足够质量、呈圆球形,但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被称为“矮行星”。冥王星是一颗矮行星。其他围绕太阳运转但不符合上述条件的物体被统称为“太阳系小天体”。

从2006年8月24日11起,新的太阳系八行星分别是: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地球、天王星和海王星。

新的天文发现不断使“九大行星”的传统观念受到质疑。天文学家先后发现冥王星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的一些不同之处。冥王星所处的轨道在海王星之外,属于太阳系外围的柯伊伯带,这个区域一直是太阳系小行星和彗星诞生的地方。20世纪90年代以来,天文学家发现柯伊伯带有更多围绕太阳运行的大天体。比如,美国天文学家布朗发现的“2003UB313”,就是一个直径和质量都超过冥王星的天体。

附:1、行星的定义:

a天体;b围绕太阳运转;c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d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的其它物体。

符合这一新定义的包括: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总计八颗。

2、矮行星的定义:

a天体;b围绕太阳运转;c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d不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的其它物体;e不是卫星。

符合这一定义的包括:

谷神星、冥王星、齐娜,总计三颗。

附资料

谷神星:直径约950公里,平均距日距离约42亿公里,公转周期约46年。原属于小行星的范畴。

冥王星:直径约2400公里,平均距日距离约59亿公里,公转周期约248年。冥王星有三颗卫星,卡戎、S/2005 P1、S/2005 P2,后两颗卫星直径约50到60公里,公转周期为38天和25天。原属于九大行星的范畴。

齐 娜:天文编号为2003UB313,齐娜是它的昵称,直径在2300到2500公里之间,平均距日距离约160亿公里,公转周期约560年。2003年新发现的天体,正是由于它的发现,导致太阳系天体类别划分的争论。(既然冥王星都是行星,那么齐娜就应该成为太阳系的第十大行星)

关于卡戎:直径1200公里,围绕冥王星旋转,公转周期等于冥王星的自转周期为64天。虽然卡戎的直径比谷神星还要大,但它是冥王星的卫星,所以不属于矮行星的范围。

3、太阳系小天体的定义:

a天体;b围绕太阳运转;c不符合行星和矮行星的定义。

原来的小行星、彗星等全部归入太阳系小天体的范畴。

您好,据我所知

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其次是半人马座比邻星,它发出的光到达地球需要422年,晴朗无月的夜晚,在一定的地点一般人用肉眼大约可以看到 3000多颗恒星。借助于望远镜,则可以看到几十万乃至几百万颗以上。估计银河系中的恒星大约有一、二千亿颗。恒星并非不动,只是因为离开我们实在太远,不借助于特殊工具和方法,很难发现它们在天上的位置变化,因此古代人把它们认为是固定不动的星体,叫作恒星。

恒星也有自己的生命史,它们从诞生、成长到衰老,最终走向死亡。它们大小不同,色彩各异,演化的历程也不尽相同。恒星与生命的联系不仅表现在它提供了光和热。实际上构成行星和生命物质的重原子就是在某些恒星生命结束时发生的爆发过程中创造出来的。

距离

测定恒星距离最基本的方法是三角视差法,先测得地球轨道半长径在恒星处的张角(叫作周年视差),再经过简单的运算,即可求出恒星的距离。这是测定距离最直接的方法。但对大多数恒星说来,这个张角太小,无法测准。所以测定恒星距离常使用一些间接的方法,如分光视差法、星团视差法、统计视差法以及由造父变星的周光关系确定视差,等等(见天体的距离)。这些间接的方法都是以三角视差法为基础的。

星等

恒星的亮度常用星等来表示。恒星越亮,星等越小。在地球上测出的星等叫视星等;归算到离地球10秒差距处的星等叫绝对星等。使用对不同波段敏感的检测元件所测得的同一恒星的星等,一般是不相等的。目前最通用的星等系统之一是U(紫外)B(蓝)、V(黄)三色系统(见测光系统'" class=link>测光系统);B和V分别接近照相星等和目视星等。二者之差就是常用的色指数。太阳的V=-2674等,绝对目视星等M=+483等,色指数B-V=063,U-B=012。由色指数可以确定色温度。

温度

恒星表面的温度一般用有效温度来表示,它等于有相同直径、相同总辐射的绝对黑体的温度。恒星的光谱能量分布与有效温度有关,由此可以定出O、B、A、F、G、K、M等光谱型(也可以叫作温度型)温度相同的恒星,体积越大,总辐射流量(即光度)越大,绝对星等越小。恒星的光度级可以分为Ⅰ、Ⅱ、Ⅲ、Ⅳ、Ⅴ、Ⅵ、Ⅶ,依次称为超巨星、亮巨星、巨星、亚巨星、主序星(或矮星)、亚矮星、白矮星。太阳的光谱型为G2V,颜色偏黄,有效温度约5,770K。A0V型星的色指数平均为零,温度约10,000K。恒星的表面有效温度由早O型的几万度到晚M型的几千度,差别很大。

大小

恒星的真直径可以根据恒星的视直径(角直径)和距离计算出来。常用的干涉仪或月掩星方法可以测出小到0001的恒星的角直径,更小的恒星不容易测准,加上测量距离的误差,所以恒星的真直径可靠的不多。根据食双星兼分光双星的轨道资料,也可得出某些恒星直径。对有些恒星,也可根据绝对星等和有效温度来推算其真直径。用各种方法求出的不同恒星的直径,有的小到几公里量级,有的大到10公里以上。

质量

只有特殊的双星系统才能测出质量来,一般恒星的质量只能根据质光关系等方法进行估算。已测出的恒星质量大约介于太阳质量的百分之几到120倍之间,但大多数恒星的质量在01~10个太阳质量之间恒星的密度可以根据直径和质量求出,密度的量级大约介于10克/厘米(红超巨星)到 10~10克/厘米(中子星)之间。

恒星表面的大气压和电子压可通过光谱分析来确定。元素的中性与电离谱线的强度比,不仅同温度和元素的丰度有关,也同电子压力密切相关。电子压与气体压之间存在着固定的关系,二者都取决于恒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因而同恒星的光度也有密切的关系(见恒星大气理论)。

根据恒星光谱中谱线的塞曼分裂(见塞曼效应)或一定波段内连续谱的圆偏振情况,可以测定恒星的磁场。太阳表面的普遍磁场很弱,仅约1~2高斯,有些恒星的磁场则很强,能达数万高斯。白矮星和中子星具有更强的磁场。

化学组成

与在地面实验室进行光谱分析一样,我们对恒星的光谱也可以进行分析,借以确定恒星大气中形成各种谱线的元素的含量,当然情况要比地面上一般光谱分析复杂得多。多年来的实测结果表明,正常恒星大气的化学组成与太阳大气差不多。按质量计算,氢最多,氦次之,其余按含量依次大致是氧、碳、氮、氖、硅、镁、铁、硫等。但也有一部分恒星大气的化学组成与太阳大气不同,例如沃尔夫-拉叶星,就有含碳丰富和含氮丰富之分(即有碳序和氮序之分)在金属线星和A型特殊星中,若干金属元素和超铀元素的谱线显得特别强。但是,这能否归结为某些元素含量较多,还是一个问题。

理论分析表明,在演化过程中,恒星内部的化学组成会随着热核反应过程的改变而逐渐改变,重元素的含量会越来越多,然而恒星大气中的化学组成一般却是变化较小的。

物理特性的变化

观测发现,有些恒星的光度、光谱和磁场等物理特性都随时间的推移发生周期的、半规则的或无规则的变化。这种恒星叫作变星。变星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于几个天体间的几何位置发生变化或恒星自身的几何形状特殊等原因而造成的几何变星;一类是由于恒星自身内部的物理过程而造成的物理变星。

几何变星中,最为人们熟悉的是两个恒星互相绕转(有时还有气环或气盘参与)因而发生变光现象的食变星(即食双星)。根据光强度随时间改变的“光变曲线”,可将它们分为大陵五型、天琴座β(渐台二)型和大熊座W型三种几何变星中还包括椭球变星(因自身为椭球形,亮度的变化是由于自转时观测者所见发光面积的变化而造成的)、星云变星(位于星云之中或之后的一些恒星,因星云移动,吸光率改变而形成亮度变化)等。可用倾斜转子模型解释的磁变星,也应归入几何变星之列。

物理变星,按变光的物理机制,主要分为脉动变星和爆发变星两类。脉动变星的变光原因是:恒星在经过漫长的主星序阶段以后(见赫罗图),自身的大气层发生周期性的或非周期性的膨胀和收缩,从而引起脉动性的光度变化。理论计算表明脉动周期与恒星密度的平方根成反比。因此那些重复周期为几百乃至几千天的晚型不规则变星、半规则变星和长周期变星都是体积巨大而密度很小的晚型巨星或超巨星周期约在1~50天之间的经典造父变星和周期约在,005~15天之间的天琴座RR型变星(又叫星团变星),是两种最重要的脉动变星。观测表明,前者的绝对星等随周期增长而变小(这是与密度和周期的关系相适应的),因而可以通过精确测定它们的变光周期来推求它们自身以及它们所在的恒星集团的距离,所以造父变星又有宇宙中的“灯塔”或“量天尺”之称。天琴座RR型变星也有量天尺的作用。

还有一些周期短于03天的脉动变星 (包括'" class=link>盾牌座型变星、船帆座AI型变星和型变星'" class=link>仙王座型变星等),它们的大气分成若干层,各层都以不同的周期和形式进行脉动,因而,其光度变化规律是几种周期变化的迭合,光变曲线的形状变化很大,光变同视向速度曲线的关系也有差异。盾牌座δ型变星和船帆座AI型变星可能是质量较小、密度较大的恒星,仙王座β型变星属于高温巨星或亚巨星一类。

爆发变星按爆发规模可分为超新星、新星、矮新星、类新星和耀星等几类。超新星的亮度会在很短期间内增大数亿倍,然后在数月到一、二年内变得非常暗弱。目前多数人认为这是恒星演化到晚期的现象。超新星的外部壳层以每秒钟数千乃至上万公里的速度向外膨胀,形成一个逐渐扩大而稀薄的星云;内部则因极度压缩而形成密度非常大的中子星之类的天体。最著名的银河超新星是中国宋代(公元1054年)在金牛座发现的“天关客星”。现在可在该处看到著名的蟹状星云,其中心有一颗周期约33毫秒的脉冲星。一般认为,脉冲星就是快速自转的中子星。

新星在可见光波段的光度在几天内会突然增强大约9个星等或更多,然后在若干年内逐渐恢复原状。1975年8 月在天鹅座发现的新星是迄今已知的光变幅度最大的一颗。光谱观测表明,新星的气壳以每秒500~2,000公里的速度向外膨胀。一般认为,新星爆发只是壳层的爆发,质量损失仅占总质量的千分之一左右,因此不足以使恒星发生质变。有些爆发变星会再次作相当规模的爆发,称为再发新星。

矮新星和类新星变星的光度变化情况与新星类似,但变幅仅为2~6个星等,发亮周期也短得多。它们多是双星中的子星之一,因而不少人的看法倾向于,这一类变星的爆发是由双星中某种物质的吸积过程引起的。

耀星是一些光度在数秒到数分钟间突然增亮而又很快回复原状的一些很不规则的快变星。它们被认为是一些低温的主序前星。

还有一种北冕座 R型变星,它们的光度与新星相反,会很快地突然变暗几个星等,然后慢慢上升到原来的亮度。观测表明,它们是一些含碳量丰富的恒星。大气中的碳尘埃粒子突然大量增加,致使它们的光度突然变暗,因而也有人把它们叫作碳爆变星。

随着观测技术的发展和观测波段的扩大,还发现了射电波段有变化的射电变星和X射线辐射流量变化的X射线变星等。

结构和演化

根据实际观测和光谱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恒星大气的基本结构。一般认为在一部分恒星中,最外层有一个类似日冕状的高温低密度星冕。它常常与星风有关。有的恒星已在星冕内发现有产生某些发射线的色球层,其内层大气吸收更内层高温气体的连续辐射而形成吸收线。人们有时把这层大气叫作反变层,而把发射连续谱的高温层叫作光球。其实,形成恒星光辐射的过程说明,光球这一层相当厚,其中各个分层均有发射和吸收。光球与反变层不能截然分开。太阳型恒星的光球内,有一个平均约十分之一半径或更厚的对流层。在上主星序恒星和下主星序恒星的内部,对流层的位置很不相同。能量传输在光球层内以辐射为主,在对流层内则以对流为主。

对于光球和对流层,我们常常利用根据实际测得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组成建立起来的模型进行较详细的研究。我们可以从流体静力学平衡和热力学平衡的基本假设出发,建立起若干关系式,用以求解星体不同区域的压力、温度、密度、不透明度、产能率和化学组成等。在恒星的中心,温度可以高达数百万度乃至数亿度,具体情况视恒星的基本参量和演化阶段而定。在那里,进行着不同的产能反应。一般认为恒星是由星云凝缩而成,主星序以前的恒星因温度不够高,不能发生热核反应,只能靠引力收缩来产能。进入主星序之后,中心温度高达700万度以上,开始发生氢聚变成氦的热核反应。这个过程很长,是恒星生命中最长的阶段。氢燃烧完毕后,恒星内部收缩,外部膨胀,演变成表面温度低而体积庞大的红巨星,并有可能发生脉动。那些内部温度上升到近亿度的恒星,开始发生氦碳循环。在这些演化过程中,恒星的温度和光度按一定规律变化,从而在赫罗图上形成一定的径迹。最后,一部分恒星发生超新星爆炸,气壳飞走,核心压缩成中子星一类的致密星而趋于“死亡”(见恒星的形成和演化)。

关于恒星内部结构和演化后期的高密阶段的情况,主要是根据理论物理推导出来的,这还有待于观测的证实和改进。关于由热核反应形成的中微子之谜,理论预言与观测事实仍相去甚远。这说明原有的理论尚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见中微子天文学)。因此,揭开中微子谜,对研究恒星尤其是恒星的内部结构和演化很有帮助。

恒星的演化

当星际物质凝聚成恒星后,恒星的演化就决定于其内部的核反应过程,在稳定状态下,恒星向内的万有引力和向外的运动压力及辐射压达到平衡。但在某些情况下,这个平衡条件会受到破坏,在不同演化阶段的恒星有不同的观测表现。

恒星的一切几乎都取决于它最初的质量,包括本质特征,例如光度和大小,还有演变、寿命和最终的命运。 多数恒星的年龄在10亿至100亿岁之间,有些恒星甚至接近观测到的宇宙年龄—132亿岁。目前发现最老的恒星估计的年龄是134亿岁。

质量越大的恒星,寿命通常越短暂,主要是因为质量越大的恒星核心的压力也越高,造成燃烧氢的速度也越快。许多超大质量的恒星平均只有一百万年的寿命,但质量最轻的恒星(红矮星)以很慢的速率燃烧它们的燃料,寿命可以持续几十到上万亿年。 由于和地球的距离遥远,除了太阳之外的所有恒星在肉眼看来都只是夜空中的一个光点,并且它们进入到地球的光受到大气层的扰动,在人眼中看到就是恒星在“闪烁”。太阳也是恒星,但因为很靠近地球所以不仅看起来呈现圆盘状,还提供了白天的光线。除了太阳之外,看起来最大的恒星是剑鱼座R,它的是直径是0057角秒。

我们对恒星的了解大多数来自理论的模型和模拟,而这些理论只是建立在恒星光谱和直径的测量上。除了太阳之外,首颗被测量出直径的恒星是参宿四,是由亚伯特·亚伯拉罕·米歇尔森在1921年使用威尔逊山天文台100吋的胡克望远镜完成(约1150个太阳直径)。

对地基的望远镜而言,绝大多数的恒星盘面都太小而无法察觉其角直径,因此要使用干涉仪望远镜才能获得这些恒星的影像。另一种测量恒星角直径的技术是掩星:这种技术精确的测量被月球掩蔽时光度减弱的过程(或再出现时光度回升的过程),依此可以计算出恒星的视直径。

恒星的尺寸,从小到只有20公里到40公里的中子星,到像猎户座参宿四的超巨星,直径是太阳的1150倍,大约16亿公里,但是密度比太阳低很多。目前观测到的体积最大恒星是大犬座VY,体积约为太阳的100亿倍,质量达50倍太阳质量。 一颗恒星相对于太阳运动可以提供这颗恒星的年龄和起源的有用信息,并且还包括周围的星系结构和演变。一颗恒星运动的成分包括径向速度是接近或远离太阳,和横越天空的角动量,也就是所谓的自行。

径向速度是由恒星光谱中的多普勒位移来测量,它的单位是公里/秒。恒星的自行是经由精密的天体测量来确认,其单位为百万分之一弧秒(mas)/年。经由测量恒星的视差,自行可以换算成实际的速度单位。恒星自行速率越高的通常就是比较靠近太阳,这也使高自行的恒星成为视差测量的理想候选者。

一旦两种运动都已测出,恒星相对于太阳恒星系的空间速度就可以算出来。在邻近的恒星中,已经发现第一星族的恒星速度通常比较老的第二星族的恒星低,而后者是以倾斜于平面的椭圆轨道运转的。比较邻近恒星的动能也能导出和证明星协的结构,它们就像起源于同一个巨大的分子云中共同向着同一个点运动的一群恒星。 恒星的磁场起源于恒星内部对流的循环开始产生的区域。具有导电性的等离子像发电机,引起在恒星中延伸的磁场。磁场的强度随着恒星的质量和成分而改变,表面磁性活动的总量取决于恒星自转的速率。表面的活动会产生星斑,是表面磁场较正常强而温度较正常低的区域。拱型的星冕圈是从磁场活跃地区进入星冕的光环,星焰是由同样的磁场活动喷发出的高能粒子爆发的现象。

由于磁场的活动,年轻、高速自转的恒星倾向于有高度的表面活动。磁场也会增强恒星风,然而自转的速率有如闸门,随着恒星的老化而逐渐减缓。因此,像太阳这样高龄的恒星,自转的速率较低,表面的活动也较温和。自转缓慢的恒星活动程度倾向于周期性的变化,并且可能在周期中暂时停止活动。像是蒙德极小期的例子,太阳有大约70年的时间几乎完全没有黑子活动。 恒星的自转可以透过分光镜概略的测量,或是追踪星斑确实的测量。年轻恒星会有很高的自转速度,在赤道可以超过100 公里/秒。例如,B型的水委一在自转的赤道速度就高达225 公里/秒甚至更高,使得赤道半径比极赤道大了50%。这样的速度仅比让水委一分裂的临界速度300 公里/秒低了一些。相较之下,太阳以25 –35天的周期自转一圈,在赤道的自转速度只有1994 公里/秒。恒星的磁场和恒星风对主序带上恒星的自转速率的减缓,在演变有着重要的影响。

简并恒星压缩成非常致密的物质,同时造成高速的自转。但是相较于它们在低自转速速的状态由于角动量守恒,—一个转动的物体会以增加自转的速率来补偿尺寸上的缩减,而绝大部分消散的角动量是经向外吹拂恒星风带走的。无论如何,波霎的自转是非常快速的,例如在蟹状星云核心的波霎,自转速率为每秒30转。波霎的自转速率会因为辐射发射而减缓。 在主序带上恒星的表面温度取决于核心能量生成的速率和恒星的半径,并且可以使用色指数来估计。它通常被作为有效温度,也就是被理想化的黑体在表面辐射出的能量使单位表面积有着相同的光度时所对应的温度。然而要注意的是有效温度只是一个代表的数值,因为实际上恒星的温度从核心表至面是有随着距离增加而减少的梯度,在核心区域的温度通常都是数百万度K。

恒星的温度可以确定不同元素被电离或被活化的比率,结果呈现在光谱吸收线的特征。恒星的表面温度,与他的目视绝对星等和吸收特点,被用来作为恒星分类的依据。

大质量的主序星表面温度可以高达40,000 K,像太阳这种较小的恒星表面温度就只有几千度。相对来说,红巨星的表面只有3,600 K的低温,但是因为巨大的表面积而有高亮度。

恒星表面的温度一般用有效温度来表示,它等于有相同直径、相同总辐射的绝对黑体的温度。恒星的光谱能量分布与有效温度有关,由此可以定出W、O、B、A、F、G、K、M等光谱型(也可以叫作温度型)温度相同的恒星,体积越大,总辐射流量(即光度)越大,绝对星等越小。恒星的光度级可以分为Ⅰ、Ⅱ、Ⅲ、Ⅳ、Ⅴ、Ⅵ、Ⅶ,依次称为:Ⅰ超巨星、Ⅱ亮巨星、Ⅲ正常巨星、Ⅳ亚巨星、Ⅴ矮星、Ⅵ亚矮星、Ⅶ白矮星。太阳的光谱型为G2V,颜色偏黄,有效温度约5,770K。A0V型星的色指数平均为零,温度约10,000K。恒星的表面有效温度由早O型的几万度到晚M型的几千度,差别很大。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其次是处于半人马座的比邻星,它发出的光到达地球需要43年。

恒星的星等相差很大,这里面固然有恒星本身发光强弱的原因,但是离开我们距离的远近也起着显著的作用。测定恒星距离最基本的方法是三角视差法,此法主要用于测量较近的恒星距离,过程如下,先测得地球轨道半长径在恒星处的张角(叫作周年视差),再经过简单的运算,即可求出恒星的距离。这是测定距离最直接的方法。在十六世纪哥白尼公布了他的日心说以后,许多天文学家试图测定恒星的距离,但都由于它们的数值很小以及当时的观测精度不高而没有成功。直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后半期,才取得成功。

然而对大多数恒星说来,这个张角太小,无法测准。所以测定恒星距离常使用一些间接的方法,如分光视差法、星团视差法、统计视差法以及由造父变星的周光关系确定视差,等等。这些间接的方法都是以三角视差法为基础的。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后,许多天文学家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已有8000多颗恒星的距离被用照相方法测定。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依靠“依巴谷”卫星进行的空间天体测量获得成功,在大约三年的时间里,以非常高的准确度测定了10万颗恒星的距离。

恒星的距离,若用千米表示,数字实在太大,为使用方便,通常采用光年作为单位。1光年是光在一年中通过的距离。真空中的光速是每秒30万千米,乘一年的秒数,得到1光年约等于946万亿公里。 恒星的亮度常用星等来表示。恒星越亮,星等越小。在地球上测出的星等叫视星等;归算到离地球326光年处时的星等叫绝对星等。使用对不同波段敏感的检测元件所测得的同一恒星的星等,一般是不相等的。目前最通用的星等系统之一是U(紫外)B(蓝)、V(黄)三色系统。B和V分别接近照相星等和目视星等。二者之差就是常用的色指数。太阳的V=-2674等,绝对目视星等M=+483等,色指数B-V=063,U-B=012。由色指数可以确定色温度。

大小

恒星的真直径可以根据恒星的视直径(角直径)和距离计算出来。常用的干涉仪或月掩星方法可以测出小到001的恒星的角直径,更小的恒星不容易测准,加上测量距离的误差,所以恒星的真直径可靠的不多。根据食双星兼分光双星的轨道资料,也可得出某些恒星直径。对有些恒星,也可根据绝对星等和有效温度来推算其真直径。用各种方法求出的不同恒星的直径,有的小到几公里量级,有的大到10公里以上。恒星的大小相差也很大,有的是巨人, 有的是侏儒。地球的直径约为12900 千米,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的109 倍。巨星是恒星世界中个头最大的, 它们的直径要比太阳大几十到几百倍。超巨星就更大了,有一颗叫做柱一的双星,伴星的直径为太阳的150倍。红超巨星心宿二( 即天蝎座α) 的直径是太阳的883 倍;红超巨星参宿四( 即猎户座α) 的直径是太阳的1200倍,假如它处在太阳的位置上, 那么它的大小几乎能把木星也包进去。它们还不算最大的,仙王座VV 是一对双星, 它的主星A 的直径是太阳的1600-1900 倍;woh g62直径为太阳的2000倍。大犬座VY更可达到3063亿公里的直径。这些巨星和超巨星都是恒星世界中的巨人。

看完了恒星世界中的巨人,我们再来看看它们当中的侏儒。在恒星世界当中,太阳的大小属中等,比太阳小的恒星也有很多,其中最突出的要数白矮星和中子星了。白矮星的直径只有几千千米,和地球差不多,中子星就更小了,它们的直径只有 20 千米左右,白矮星和中子星都是恒星世界中的侏儒。我们知道,一个球体的体积与半径的立方成正比。如果拿体积来比较的话,上面提到的柱一就要比太阳大八百多亿倍,而中子星就要比太阳小几百万亿倍。由此可见,巨人与侏儒的差别有多么悬殊。

数量

科学家发现,宇宙里的恒星总数可能是我们估计数值的3倍,也就是说宇宙里有3×10^23(10的23次幂)颗恒星,比地球上的所有海滩和沙漠里的总沙粒数更多,这大大增加了在地球以外的其他世界发现外星生命的可能性。

科学家们表示,宇宙中的恒星数量可能一直以来被严重低估,真实的恒星数量可能有设想数字的三倍。这种低估主要涉及不同星系中那些温度较低、亮度暗淡的矮星。如果被证实,它将有可能改写科学家们原有对星系形成和演化的认识。那些存在于其他星系的矮星太暗淡了,它们的质量仅有太阳的三分之一。”因此,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对那些亮星进行计数,并按照银河系中的比例去估算看不见的暗星的数量。如每发现一颗亮度类似太阳的恒星,就应当就100颗左右看不见的矮星。

由于矮星温度较低,它们的辐射颜色和波段是不同于其他较亮的恒星的。因此,通过观测整个星系在这一特定颜色或波段上的辐射强度和特征,是有可能反推出产生这样强度的辐射需要多少矮星的。

他们以此为依据,对8个椭圆星系进行了观测和计算。结果显示在椭圆星系中,类似太阳的主序星和看不见的矮星的比例达到1000~2000:1,而非银河系中的大约100:1。因此,一个典型的椭圆星系(一般认为包含3000亿颗恒星),实际应包含1万亿甚至更多恒星。而在宇宙中,椭圆星系占到星系总量的大约三分之一,因此,他们得出结论:宇宙中的恒星总数至少是现有估计值的三倍。 化学组成

与在地面实验室进行光谱分析一样,我们对恒星的光谱也可以进行分析,借以确定恒星大气中形成各种谱线的元素的含量,当然情况要比地面上一般光谱分析复杂得多。多年来的实测结果表明,正常恒星大气的化学组成与太阳大气差不多。按质量计算,氢最多,氦次之,其余按含量依次大致是氧、碳、氮、氖、硅、镁、铁、硫等。但也有一部分恒星大气的化学组成与太阳大气不同,例如沃尔夫-拉叶星,就有含碳丰富和含氮丰富之分(即有碳序和氮序之分)在金属线星和A型特殊星中,若干金属元素和超铀元素的谱线显得特别强。但是,这能否归结为某些元素含量较多,还是一个问题。

理论分析表明,在演化过程中,恒星内部的化学组成会随着热核反应过程的改变而逐渐改变,重元素的含量会越来越多,然而恒星大气中的化学组成一般却是变化较小的。

以质量来计算,恒星形成时的比率大约是70%的氢和28%的氦,还有少量的其他重元素。因为铁是很普通的元素,而且谱线很容易测量到,因此典型的重元素测量是根据恒星大气层内铁含量。由于分子云的重元素丰度是稳定的,只有经由超新星爆炸才会增加,因此测量恒星的化学成分可以推断它的年龄。重元素的成份或许也可以显示是否有行星系统。

被测量过的恒星中含铁量最低的是矮星HE1327-2326,铁的比率只有太阳的廿万分之一。对照知下,金属量较高的是狮子座μ,铁丰度是太阳的一倍,而另一颗有行星的武仙座14则几乎是太阳的三倍。也有些化学元素与众不同的特殊恒星,在它们的谱线中有某些元素的吸收线,特别是铬和稀土元素。

物理特性

观测发现,有些恒星的光度、光谱和磁场等物理特性都随时间的推移发生周期的、半规则的或无规则的变化。这种恒星叫作变星。变星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于几个天体间的几何位置发生变化或恒星自身的几何形状特殊等原因而造成的几何变星;一类是由于恒星自身内部的物理过程而造成的物理变星。

几何变星中,最为人们熟悉的是两个恒星互相绕转(有时还有气环或气盘参与)因而发生变光现象的食变星(即食双星)。根据光强度随时间改变的“光变曲线”,可将它们分为大陵五型、天琴座β(渐台二)型和大熊座W型三种几何变星中还包括椭球变星(因自身为椭球形,亮度的变化是由于自转时观测者所见发光面积的变化而造成的)、星云变星(位于星云之中或之后的一些恒星,因星云移动,吸光率改变而形成亮度变化)等。可用倾斜转子模型解释的磁变星,也应归入几何变星之列。

物理变星,按变光的物理机制,主要分为脉动变星和爆发变星两类。脉动变星的变光原因是:恒星在经过漫长的主星序阶段以后(见赫罗图),自身的大气层发生周期性的或非周期性的膨胀和收缩,从而引起脉动性的光度变化。理论计算表明脉动周期与恒星密度的平方根成反比。因此那些重复周期为几百乃至几千天的晚型不规则变星、半规则变星和长周期变星都是体积巨大而密度很小的晚型巨星或超巨星周期约在1~50天之间的经典造父变星和周期约在,005~15天之间的天琴座RR型变星(又叫星团变星),是两种最重要的脉动变星。观测表明,前者的绝对星等随周期增长而变小(这是与密度和周期的关系相适应的),因而可以通过精确测定它们的变光周期来推求它们自身以及它们所在的恒星集团的距离,所以造父变星又有宇宙中的“灯塔”或“量天尺”之称。天琴座RR型变星也有量天尺的作用。

还有一些周期短于03天的脉动变星 (包括' class=link>盾牌座型变星、船帆座AI型变星和型变星' class=link>;仙王座型变星等),它们的大气分成若干层,各层都以不同的周期和形式进行脉动,因而,其光度变化规律是几种周期变化的迭合,光变曲线的形状变化很大,光变同视向速度曲线的关系也有差异。盾牌座δ型变星和船帆座AI型变星可能是质量较小、密度较大的恒星,仙王座β型变星属于高温巨星或亚巨星一类。

爆发变星按爆发规模可分为超新星、新星、矮新星、类新星和耀星等几类。超新星的亮度会在很短期间内增大数亿倍,然后在数月到一、二年内变得非常暗弱。暂时多数人认为这是恒星演化到晚期的现象。超新星的外部壳层以每秒钟数千乃至上万公里的速度向外膨胀,形成一个逐渐扩大而稀薄的星云;内部则因极度压缩而形成密度非常大的中子星之类的天体。最著名的银河超新星是中国宋代(公元1054年)在金牛座发现的“天关客星”。脉冲星。一般认为,脉冲星就是快速自转的中子星。

新星在可见光波段的光度在几天内会突然增强大约9个星等或更多,然后在若干年内逐渐恢复原状。1975年8 月在天鹅座发现的新星是迄今已知的光变幅度最大的一颗。光谱观测表明,新星的气壳以每秒500~2,000公里的速度向外膨胀。一般认为,新星爆发只是壳层的爆发,质量损失仅占总质量的千分之一左右,因此不足以使恒星发生质变。有些爆发变星会再次作相当规模的爆发,称为再发新星。

矮新星和类新星变星的光度变化情况与新星类似,但变幅仅为2~6个星等,发亮周期也短得多。它们多是双星中的子星之一,因而不少人的看法倾向于,这一类变星的爆发是由双星中某种物质的吸积过程引起的。

耀星是一些光度在数秒到数分钟间突然增亮而又很快回复原状的一些很不规则的快变星。它们被认为是一些低温的主序前星。

还有一种北冕座R型变星,它们的光度与新星相反,会很快地突然变暗几个星等,然后慢慢上升到原来的亮度。观测表明,它们是一些含碳量丰富的恒星。大气中的碳尘埃粒子突然大量增加,致使它们的光度突然变暗,因而也有人把它们叫作碳爆变星。

随着观测技术的发展和观测波段的扩大,还发现了射电波段有变化的射电变星和X射线辐射流量变化的X射线

处女座

室女座(Viginis/The Vingin)

主要恒星

α——Spica(角宿一),10,蓝或浅蓝色

处女左手中的麦穗。距离约260光年。沙漠的阿拉伯人偶尔称此星为“不设防”或“没有武装的人”,附近没有一颗星为它做伴。

β——Zavijava,38,灰**

名字起源于阿拉伯语的“角落”。在早期此星标记着狗窝的一角,那些狗就在狮子座脚跟前吠叫。

γ——Porrima,28,微黄的白色

古罗马女神卡门塔(Carmenta)的别名,她的预言可以使诗人产生灵感。这是一个双星,均35星等,每169年绕彼此旋转一周。

ε——Vindemiatrix,28,**

它标出了处女抱着一片棕榈叶的右臂。名字来自拉丁语的“摘葡萄的女人”,因为在古代,它的偕日同升标志着酿酒季节的到来。在占星术中它被认为是凶星。它距地球100光年。

射手座

人马座(Sagittarii/The Archer)

主要恒星

α——Rukbat(天渊三),41,浅蓝

名字意为“膝盖”。虽然它是α星,却并非星座中最亮的星。

β1和β2——分别为前腱和后腱,43和45,浅蓝和蓝

看上去K近但无关的一对星星。“腱”是指阿基里斯(Achilles)从小腿到脚踵的腱。

γ——Alnasl(箕宿一),30,**

此星标出了“箭头”。

ε——KausAustralis(箕宿三),19,浅蓝

“南弓”是星座的最亮星,一颗巨星,距地球88光年。它与三等星箕宿二(δ星)和斗宿二(λ星)一起组成了箭手的弓。

σ——Nunki,20,浅蓝

它标出了箭手的头部,在箭的后方。在古亚述-巴比伦时代,它被称为“引领大海的星”。“海”是指在人马座之后转到东方的那片天空,包括宝瓶座、摩羯座、海豚座、鲸鱼座、双鱼座和南鱼座等所有与水有关的星座。

ζ——Ascella(斗宿六),26

名字起源于拉丁语的“腋窝”。

深空星体

肉眼可见的有污水池星云M8,相当于三个满月大小;球状星系M22,五星等,但最好用望远镜去观察。ω星云或马蹄星云M17

白羊座

白羊座(Arietis/The Ram)

主要恒星

α——Hamal(娄宿三),20,**

名字来自阿拉伯语的“羊”,此星大约在10月22号左右到达午夜顶点。

β——Sheratan,26,白色

得名于阿拉伯语的“标记”或“符号”,该名在一段时期也被Mesarthim(白羊座γ星)所共用。这样称呼是因为这些星星标记着0度白羊座春分点,公元前300-400年间该点落于此星附近。

金牛座

金牛座(Tauri/The Bull)

主要恒星

α——Aldebaran(毕宿五),085,灰红色

距地球68光年处的一颗不规则变星。毕宿五的意思为“跟随者”,因为它紧随着昴星团和毕星团上升和下落。它位于黄道内6度,是古代美索布达米亚人四颗王者之星或“守护者”之一,其余三颗为轩辕十四(狮子座α星)、北落师门(南鱼座α星)和心大星(天蝎座α星)。

β——Elnath,165,浅蓝色

名字起源于阿拉伯语“以头抵撞者”。此星曾是御夫座的γ星。现在的天文学家把它划分给了金牛座。

M1——蟹状星云

该深空星体用望远镜恰恰可以分辨,位于南边牛角上的金牛座ζ星西北1度处。它是1054年观测到的一次著名超新星爆炸的残留物,距离地球6500光年。因为它延伸的细丝类似于蟹钳而得名。

巨蟹座

巨蟹座(Caancri/The Crab)

主要恒星

α——Acuben(柳宿增三),43,白色

名字的意思为“爪”

β和γ——Asellus Borealis(北桥)和南桥(Asellus Australis),47及42,均为灰**

它们托起了蜂窝星团。

M44——The Beehive Cluster Praesepe(蜂窝星团)或(鬼星团)

由大约50颗六等星或更暗的星组成,距离地球520光年。它们肉眼可见,呈现为有月亮直径三倍大的阴沉的斑点。

魔羯座

摩羯座(Capricomi/The Sea-Goat)

主要恒星

α——A Igedi或Giedi(牛宿增六),36,发黄

两个名字均意为“山羊”或“北山羊”。牛宿增六实际上是一对恒星,明显K近但无关联。

β——Dabih(牛宿一),31,金**

名字起源于阿拉伯语的“屠夫的幸运羊”,阿拉伯人有在太阳最初进入摩羯宫时用山羊做祭奠的传统。

γ——Nashira,38

名字起源于阿拉伯语的“带来好消息的人”。

δ——Deneb Algedi,29

意为“山羊尾巴”,摩羯座的最亮星。在它东边5度的地方,1846年法国天文学家勒·维里尔计算出海王星的存在——它可喜地反映出摩羯座,海王星与海之间存在的神话关联。

狮子座

狮子座(Leonis/The Lion)

主要恒星

α——Regulus或Corleonis(轩辕十四),14,浅蓝色

名字的意思分别为,“小王”和“狮心”。该星位于黄道上,为四颗王者之星或者美索布达米亚神圣的“守护者”的首领,其余三颗为毕宿五(金牛座α星)、心宿二(天蝎座α星)和北落师门(南鱼座α)星。

β——Debebola(五帝座一),21,白色

名字意为“狮尾”。

γ——Algieba,19,橘**

名字意为“前额”。系由两颗巨星组成的双星。

双鱼座

双鱼座(Piscium/The Fishes)

主要恒星

α——Alrischa,379,浅蓝色

与双鱼象征的二元性相对应,双鱼座包含有大量的天文学家感兴趣的双星。Alrischa就是一个双星,两颗星分别为42和52星等,轨道周期为900年。距地球约100光年。它的名字最初可能起源于巴比伦语的“绳索”。

β——453,浅蓝色

第二条鱼中最西侧的主要星星。由于岁差的原因,它将在公元2813年成为春分点的标记星以及热带黄道带的起点。

η——362,**

星座中最亮的星。

ω——401,浅蓝色

现纪元白羊座昼夜平分点的标记星;它恰好处于黄道于赤道交点下方正北7度处。

双子座

双子座(Geminorum/The Twins)

主要恒星

α——Castor(北河二),16,浅蓝色

它明显由六颗星(三对双星)组成(任何超过六颗星的系统都会变得不稳定)。该星团距地球47光年。北河二的二元成分象征了与双子座有关的永远二元性。

β——Pollux(北河三),11,**

这颗巨星是星座的最亮星。奥维德(前43-17年)称之为两兄弟中的拳手。早期阿拉伯天文学家称之为“双胞胎的头”。

γ——Alhena(井宿三),19,浅蓝色

该名字可能起源于阿拉伯语中马或骆驼的烙印(γ、μ、ν、η和ξ星被看一只驼峰)。

M35——这个星团有200颗星星,距地球2800光年,肉眼可见,星等为6,差不多有满月那么大。

水瓶座

宝瓶座(Aquarii/The Water-Carrier)

主要恒星

α——Sadalmelik(危宿一),30,**

该星标志出星座的右肩,K近水瓶处,名字起源于阿拉伯语“王的幸运星”。

β——Sadalsuud(虚宿一),2,9,**

该星标志出星座的左肩,起名字的意思为“幸运中最幸运的”。

MGC 7293——螺旋星云

位于300光年处,离太阳最近的“行星状星云”。它覆盖的空间大约是满月的一半,最好利用望远镜观察。

天蝎座

天蝎座(Scorpii/The Scorpion)

主要恒星

α——Antares(心宿二),平均1/35,红色

直径为太阳400倍的超级巨星,距离地球170光年。它的亮度以475年为周期而变化。在南纬5度,它是黄道的标记,美索布达米亚人所谓的四颗王者之星之一(神圣的“守护者”),它们在黄道或其附近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十字;其他三颗星为毕宿五(金牛座α星)、轩辕十四(狮子座α星)和北落师门(南鱼座α星)。心大星这个名字的意思为“阿瑞斯的对手”或“与阿瑞斯相匹敌的人”——阿瑞斯系希腊神话中的战神,主宰红色的行星——火星。心宿二有时也被称为“蝎子的心脏”。

β——Acrab或Graffias(房宿四),26,浅蓝色

分别为“蝎子”和“螯”。由于后一名字有时也不合逻辑地用于称呼天蝎座ζ星,故常常在星表中引起混淆。该星为双星,恰好位于黄道上方。

δ——Dschubba(房宿三),23,浅蓝色

蝎子的“前半身”或“前额”。

λ——Shaula(尾宿八),16,浅蓝

名字起源于阿拉伯语的“刺”,它位于天蝎座ν星尾宿九(27)旁边。

ν——Sargas,19,**

距离地球190光年的一颗巨星。名字起源于美索布达米亚。

天秤座

天秤座(Librae/The Scales)

主要恒星

α——ZubenElgenubi(氐宿增七),28,浅蓝色

可用望远镜分辨出的双星。α1(52星等)是α2(28)的白色伙伴。名字来自阿拉伯语的“南方的爪”,这使人想起天秤座是天蝎座延伸而成的爪子这一古希腊传说。

β——ZubenEschamali(氐宿四),26,翠绿色

名字意为“北方的爪”。它独特的绿色调是群星中罕见的。

PS即使用肉眼,在一般的条件下,昴星团也是相当容易找到的,位于明亮的红巨星毕宿五(Aldebaran,金牛座Alpha,87号星,09等,光谱型K5III)西北方接近10度的位置。明显包围在毕宿五周围的,是另一个同样著名的疏散星团,毕星团(Hyades);现在知道,毕宿五并不是毕星团的成员,只是一颗前景恒星(距离我们68光年,而毕星团的距离为150光年)。金牛座

金牛座缩写tau,面积797平方度,大小第17,最佳观测月份:12月到1月

自古以来,这个星座就被认为是一头公牛的头,它在很多早期神话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希腊神话中,这个星座是人身牛头怪物。晚期的希腊神话说,这个星座是一头雪白的公牛,它自己来到腓尼基国公主欧罗巴所放牧的牛群中。实际上这头公牛是宙斯变化的,他疯狂地爱上勒腓尼基公主。公牛取得腓尼基公主地信任后,就把她带到克利特岛,在那里,他恢复了神的面貌。金牛座是北天的一个重要的星座,它预报着冬季的到来。在双筒望远镜里,这是歌非常美丽的天区。这里还有两个梅西耶天体m1和m45。

观测

(目视)金牛座α星:是古波斯四颗皇室恒星之一,在公元前3000年,它是天空中二分二至点的标志。这颗明亮的大星代表公牛的眼睛,它把人们的视线引向毕星团,他们构成的v字形代表公牛的头。它的星等是+085。

(目视,双筒)金牛座θ1和θ2:这一对星都在毕星团中,相距35弧分,星等分别是+35等和+4等,裸眼可见。θ2更亮一些。

(目视,双筒)金牛座λ星:这是一个食变双星,在395天的光变周期中,星等在+34等到+41等之间变化。

(目视,双筒)毕星团:这是离我们太阳系最近的疏散星团之一,裸眼容易看到。天文学家用这个星团校正银河系中其他星团的距离标尺。毕星团用双筒望远镜观测最好,他又一个明显的v字形。金牛座的α星位于这个v字的左支顶端。但与这个星团没有关系。这个星团有大约130颗星等在+9等以上的星。

(望远镜)m1(蟹状星云):这个天体是一颗超新星爆发的遗迹,也是梅西耶星表中唯一一个这类天体。它在1054年7月4日爆发,中国人观测到了这一现象,并留下了有关“客星”的记载。用3英寸(8厘米)的望远镜观测,这个星云像一团形状不规则的乳白色的光。在照片上看到他的纤细的延伸线只有用非常大的非专业望远镜才能看到。它的星等是+84等。

 在猎户座西北方不远的天区, 有一颗非常亮的086m星(在全天亮星中排第十三位),它就是金牛座α星,我国古代称它为毕宿五。

金牛座也是著名的黄道十二星座之一,而毕宿五就位于黄道附近,它和同样处在黄道附近的狮子座的轩辕十四、天蝎座的心宿二、南鱼座的北落师门等四颗亮星,在天球上各相差大约90°,正好每个季节一颗,它们被合称为黄道带的“四大天王”。

  金牛座中最有名的天体,就是“两星团加一星云”。

 连接猎户座γ星和毕宿五,向西北方延长一倍左右的距离,有一个著名的疏散星团——昴星团。眼力好的人,可以看到这个星团中的七颗亮星,所以我国古代又称它为“七簇星”。昴星团距离我们417光年,它的直径达13光年,用大型望远镜观察,可以发现昴星团的成员有280多颗星。

另一个疏散星团叫毕星团,它就位于毕宿五附近,但毕宿五并不是它的成员。 毕星团距离我们143光年,是离我们最近的星团了。毕星团用肉眼可以看到5、6颗星,实际上它的成员大约有300颗。

金牛座ζ星的附近,有一个著名的大星云,英国的一位天文学家根据它的形状把它命名为“蟹状星云”。本世纪的天文学家推断出蟹状星云是1054年一次超新星爆发的产物。而1054年的超新星爆发,在我国古代天文学文献中有十分详细的记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12956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4
下一篇2023-09-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