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座哪种头发漂亮

金牛座哪种头发漂亮,第1张

金牛座长发波浪型的头发漂亮。

金牛座是一个安静、沉稳的星座。金牛座不太喜欢动来动去,她们更喜欢安安静静的坐在那里。所以如此大家闺秀的金牛座比较适合长发来表现出她的女性气息。波浪的发型又可以体现出金牛座柔美的脸型。所以金牛座是很适合长发波浪型的。

其他星座适合的发型:

双子座:多种变化型

双子座天生多变的性格是众所周知的。体内住了两个人的双子座一天一个性格。她们有时候活泼的像个假小子,有的时候又安静的做个淑女。所以双子座的发型是不定的,随她们的心情来,想换什么发型就换什么发型,所以说双子座的发型是多种变化型的。

巨蟹座:长发马尾型

巨蟹座是个把家庭放在第一位的星座,只要有时间她们就会去忙家里的事。她们不喜欢应酬,不喜欢常常和朋友出去嗨。所以马尾这种最家居也最舒服的发型是巨蟹座的首选。完完全全展现了她们家庭主妇的形象。所以巨蟹座很适合长发马尾型。

白羊座:直率短发型

白羊座性格开朗、活泼、直率。适合白羊座大大咧咧性格的发型千万不能过于繁琐、难以打理。而且要便于行动,因为白羊座是停不下来的。生性活泼的白羊座是安静不下来的,她会从这里跳到那里,一刻也不停。所以一头直率的短发会是白羊座的最爱。

物简介:凯瑟琳·赫本

简 介

在好莱坞的历史上,有两个赫赫有名的赫本:一个是奥黛丽·赫本,一个凯瑟琳·赫本。而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凯瑟琳·赫本也许是好莱坞获得奥斯卡奖次数最多的一位女明星。

身高173米,高高的颧骨、满脸的雀斑、刚毅的下巴、清瘦的身躯,热情、执着、急躁、勤劳、独立,喜爱骑车、打网球、游泳、缝衣服、编织圣诞花环,她最遗憾的事是没能扮演郝思嘉。

凯瑟琳赫本1907年5月12日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市,父亲是一名医生,母亲是一名争取妇女参政权力运动者。赫本与同年龄的女孩相比变得非常害羞,即使在家里也显得非常书卷气。赫本考入布瑞迈沃学院之后,开始立志做一名演员,在大学期间演了不少戏。

毕业后,她开始在百老汇和其它地方得到一些小角色饰演,她总能把角色演得很吸引人,特别是在《哈特和波特夫人》中的表演。后来她以舞台剧《勇士丈夫》正式步入美国演艺界。接下来她开始出演**,在影片《离婚证书》中,由于在片中的出色表演,她拿到了自己标出的片酬并且与RKO公司签约。1932-1934两年间,她主演了五部**。其中第三部影片《清晨的荣誉》荣获了奥斯卡金像奖。第四部影片《小女人》获得了当年最佳影片奖。这时关于她个人生活的报道和传闻也越来越多:在生活中举止傲慢,拒绝出演好莱坞的影片,穿着松松垮垮、而且不化妆,在照相机前不注意形象,拒绝记者采访…。而影迷们为她这种反传统的行为而喝彩。

因此,1934年赫本返回百老汇,出演了舞台剧《湖》,那些鼓励她这一行动的批评家和观众们,第一批买了票,在看完之后又是第一批对这场戏和赫本进行攻击。在这种情况下,赫本只得返回了好莱坞,可事情并没有好转。在1935年到1938年这期间,赫本只成功地主演了两部**,《爱丽丝与亚当》并第二次获得了奥斯卡提名,《踏上舞台之路》;而其它影片都是失败的作品。她的影片成了票房失败的标志。赫本于是又回到百老汇出演了舞台戏《费城故事》,可这一举动又宣告了破产。这时的赫本采取了切实和解救的措施,买下了她主演的舞台剧的**制作权。这一举动果然奏效了,1940年根据赫本的同名舞台戏改编而制作的影片《费城故事》取得了票房上的成功,赫本同时也第三次获得了奥斯卡提名。在接下来的影片《而立之年的女人》中,她开始与男影星斯宾塞·屈赛联手上戏,后来他俩合作了8部以上的影片,同时在戏外他俩也开始了长达25年的罗曼蒂克史。

1951年,已步入中年的赫本以影片《非洲女王》第五次获得了奥斯卡提名。进入50年代,赫本塑造的角色多是具有显赫地位或特殊身份,并以此多次赢得了奥斯卡提名,这些影片包括《夏季》、《唤雨巫师》、《最后的夏季》。60年代,赫本出演的影片不多,因为她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与屈赛的恋情之中。但是,赫本并没有放弃在演艺事业上的追求,她以影片《长夜旅行》为自己赢得了第九个奥斯卡提名。这之后赫本离开了影坛五年的时间,复出后她的第一部影片就是《猜猜谁来赴晚宴》,这也是赫本与屈赛合作的最后一部影片,屈赛在完成这部影片之后就去世了。《猜猜谁来赴晚宴》使赫本第十次获得了奥斯卡提名,并且第二次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第二年赫本出演了影片《冬狮》,这使她第三次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和第十一次获得提名。到了70年代,赫本开始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了电视**方面,但她还继续出演了几部影片,包括《公鸡考格本》和《金色池塘》。《金色池塘》使赫本最后一次(第十二次)获得了奥斯卡提名,同时也第四次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1991年开始撰写个人传记《我》。

赫本是20世纪美国**最有力的见证人之一。

1994 Love Affair 风流韵事

1990 Tales of Helpmann, The 赫本的故事

1987 Hollywood The Golden Years: The RKO Story

1984 George Stevens: A Filmmaker's Journey 乔治•斯蒂芬:一个制片人的生活历程

1984 Grace Quigley 格瑞斯•奎格里

1981 On Golden Pond 金色池塘

1978 Olly, Olly, Oxen Free 欧利,欧利,自由的公牛

1975 Rooster Cogburn 公鸡考格本

1973 Delicate Balance, A 优雅的平衡

1971 Trojan Women, The 特洛伊的女人

1969 Madwoman of Chaillot, The 狂女查洛特

1968 Lion in Winter, The 冬狮

1967 Guess Who's Coming to Dinner 猜猜谁来赴晚餐

1964 MGM's Big Parade of Comedy 米高梅公司的喜剧**回顾

1962 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 长夜旅行

1959 Suddenly, Last Summer 去年夏天

1957 Desk Set 约柜

1956 Iron Petticoat, The 铁娘子

1956 Rainmaker, The 造雨人

1955 Summertime 夏日时光

1952 Road to Bali

1952 Pat and Mike 帕特和迈克

1951 African Queen, The 非洲皇后号

1949 Adam's Rib 亚当的肋骨

1948 State of the Union 美利坚

1947 Song of Love 爱之歌

1947 Sea of Grass, The 草之海

1946 Undercurrent 暗流

1945 Without Love 没有爱

1944 Dragon Seed 龙种

1943 Stage Door Canteen 小卖部后门

1942 Keeper of the Flame 跳动的火苗

1942 Woman of the Year 而立之年的女人

1941 Women in Defense 警戒的女人

1940 Philadelphia Story, The 费城故事

1938 Holiday 假日

1938 Bringing Up Baby 养育成人

1937 Quality Street 特色街道

1937 Stage Door 通往舞台之路

1936 Woman Rebels, A

1936 Mary of Scotland 苏格兰的玛丽

1936 Sylvia Scarlett 塞莉娅•斯卡利特

1935 Alice Adams 爱丽丝•亚当

1935 Break of Hearts 破碎的心

1934 Little Minister, The 小头领

1934 Spitfire 烈性子

1933 Christopher Strong

1933 Little Women 小妇人

1933 Morning Glory 清晨的荣誉

1932 Bill of Divorcement, A

姓 名:奥黛丽-赫本

英文名:Audrey Hepburn

逝 世:1993年1月20日

出生地:比利时布鲁塞尔

生 日:1929年5月4日

星 座:牧羊座

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于1929年5月4日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她出生时的名字是Edda Kathleen van Heemstra Hepburn-Ruston。她的父亲是一名富裕的英国银行家,母亲是一名荷兰女男爵。

在她的双亲离婚后,她跟随母亲去了伦敦,并在一所私立女子学校上学。她的母亲随后回到荷兰,她在假期也和她的母亲一起到了荷兰的Arnhem。当纳粹进入Arnhem后,赫本经常会营养不良,心情郁闷。(这也许是她这么瘦的原因之一?)解放后,Hepburn进入伦敦的一所芭蕾舞学校学习,并获得了奖学金。毕业后,她成为一名职业模特。作为一名模特,她便显得很优雅高贵,而且好像她已经找到了最适合她的工作。直到加入到**行业。

1948年,她在一部欧洲**《变小七次的荷兰》(nederlands in 7 lessen)里担任了一个很小的角色,随后在1951年的**《**的神话》(young wives‘s tale)里,她终于有了第一个有台词的角色。但是这个角色的分量还是很小,于是,赫本赴美国发展。1953年她与好莱坞名影星格利高里-派克一起主演了《罗马假日》,该片风靡世界,她扮演的楚楚动人的安妮公主令她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与此同时她还因在百老汇戏剧《翁丹》中的表演荣获托尼奖。一头黑色短发,外貌优美脱俗,体态轻盈苗条的赫本,在金发性感女郎风行的年代,一下子吸引了观众的目光。之后,57年的《滑稽的面孔》也是同样的一部引人制作,使她又一次提名奥斯卡。之后的三次提名分别得益于《修女的故事》,《窈窕淑女》,《蒂芬妮早餐》。

50年代她主演了许多影片,表演质朴而富于激情。如《战争与和平》、《滑稽的面孔》、《下午的爱情》、《绿色公寓》、《萨布瑞娜》,其中那些仪态万方、典雅淳厚的女性形象,给人印象最为深刻。

60年代初期,她的主要作品有《不能忘记》,《蒂芬妮早餐》,《孩子们的时刻》,《愤怒的巴黎》,《字迷》,《窈窕淑女》等。后期有《爱神》,《怎么偷一百万》《等到黑暗》,之后曾长期息影,复出后又拍摄了《罗宾和玛丽安》(1976年)、《血统》(1979年)、《他们都笑了》,(1981)《总是如此》(1989年)等影片。

晚年的赫本作为联合国的亲善大使多次赴非洲开展慈善与救助活动,她不但以其光彩的银幕形象,也以其高尚的情操,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与爱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12872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3
下一篇2023-09-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