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压岁钱应该怎样花?

过年的压岁钱应该怎样花?,第1张

我想说说我的看法,我是一个农村的孩子,小时候家里比较穷,所以过年收到的压岁钱必须上交给自己的爸妈,基本都是自己爸爸妈妈带着孩子去跑亲戚百年赚的压岁钱,自己的父母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回赠给亲戚家的孩子所以,自己的压岁钱基本就是一个过场!当时我们也不会怪自己的父母的!因为在我们那都是这样的!

还记得有一次我自己去亲戚家玩,亲戚给了我10块的压岁钱!我就自豪的放在大口袋里准备回家给妈妈!结果在路上碰见一个比我大的同村的孩子,和他玩耍了一会,我我就自豪的跟他说我亲戚给了我10块的压岁钱!结果呢!那个比我大的孩子,就用激将法说我不敢花一块钱,结果不知怎么的!我就说敢,结果被他忽悠的不一会就花的还剩5毛钱,另外95元全部被他忽悠的买了摔炮(现在摔炮很少见了,记得之前摔炮是用的纸包的火药,里面的火药和小石子一样,很怀念!),自己灰溜溜的回家知道自己闯祸了,就拿着仅剩的5毛钱回家,不敢告诉我妈,结果第二天我妈去亲戚家串门,亲戚告诉我妈给了我10块压岁钱,问我妈是否给了她!结果回来我妈就问我把10块钱弄哪去了,我不敢说,我妈就用扫把打我,说我把钱乱花了!(当时的10块钱确实意义非凡,大概1999年左右吧!10块钱对于家里也算是一笔不菲的金额了),挨了一顿打,到最后我都没说是那个男孩激将我花的!从那以后我在也没有跟那个男孩玩耍过了!(现在想想真坑!)

小学初中高中基本在我们县里面上的学,到了大学偶然的一次机会听一个室友说,他用自己的压岁钱买了一个手机,到这时我才明白原来他们的压岁钱还可以自己留着!但是挺羡慕他们的!(真是贫穷限制了自己的想象力啊!)

总之,压岁钱每个地方的风俗都不一样,可能有的家庭条件好,自己的压岁钱自己管理,父母不会管!有的家庭比较差一点,自己的压岁钱就相当于走个过场,父母直接就帮你拿走充公了!好像我们小时候都有这样的经历 ,就是每到过年的时候,收到长辈给的压岁 钱,妈妈都会说 ,把钱给妈妈给你保管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

长大了以后才发现这个挺可笑的,不过那个时候,家庭条件,经济条件都不太好 !可以理解父母的行为 !现在不存在这种问题了 !你可以交给妈妈保管 !然后和他声明 ,你用钱的时候,要妈妈给你拿钱 !因为你毕竟还小 ,手里拿着那么多的钱,肯定会乱花 ,乱花钱的习惯不是好事儿 !所以觉得交给父母保管也是挺好的 !1 告诉孩子压岁钱的意义。

压岁钱,不同于孩子平时的普通零花钱。

背后,是长辈们送给孩子们新一年的祝福,这份美好心意,要教会孩子懂得感恩。

还有 隐藏在其中的节日礼仪,也是要教给孩子的,比如如何正确的对长辈表达祝福、当长辈给了压岁钱后应该怎么说、怎么做等。2 交由孩子自己保管,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

美国少儿理财教育《从3岁开始实现的幸福人生计划》中认为:“压岁钱理财本质上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但却是父母进行财商教育最好的契机。”

因此,可以把压岁钱交给孩子保管,不仅可以给孩子自我认同感和发自内心的底气,也可以借此帮孩子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理财观。3 父母代为保管。

也有些家长,因为各种原因,就自己代孩子保管压岁钱了。

不过,虽然压岁钱的本钱都是出自父母,但收到的这份压岁钱,可以处理的更有意义一些。

比如,平时孩子想买什么东西时,就用这笔压岁钱来消费,但要帮孩子做好规划和记账。

也可以直接帮孩子开个银行账户,把每年的压岁钱存起来,等到孩子成年了,一并给他,也很有意义。所以,所谓的压岁钱并不是孩子自己独立的收入,是人情往来的一部分,是家庭收支的一个部分。

这样,即使有大额的压岁钱由父母管理使用,孩子也不会有异议。

重点是,父母也要行得正立得稳,那种拿了孩子的压岁钱转头去赌博、花天酒地的行为是不妥当的,行不正就没有公信力,给孩子说什么也是白瞎,他根本不会信任你,所谓的沟通也是没有意义的。

到每年过年的时候,压岁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话题,在我们小的时候应该都有自己的压岁钱被父母拿过保管的经历,虽然说现在我已经为人父母在想到小的时候,父母拿自己压岁钱的这段经历也是记忆犹新的。

当我小的时候去爷爷家还有姥姥家拜年的时候,家里面的叔叔姑姑,还有舅舅和姨娘都会给我压岁钱,当我收到这些压岁钱的时候,心里面自然是很高兴的,但是这种高兴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当我回家之后,我的妈妈就把我的这些压岁钱给收回了,虽然说在当时我的心里面很不情愿,但是我的妈妈却说,一方面是因为我比较小怕我拿这些压岁钱乱花,而另一方面来说,这些压岁钱本身就是亲戚之间互相交换的,因为家里面的这些亲戚长辈给我压岁钱,同样我的妈妈也要给他们的孩子压岁钱。

,虽然说对于我的妈妈这一做法,我心里面是有一些无法接受,但是我还是会尽可能的和我的妈妈好好的沟通,尽可能的向她保证自己不会乱花钱的,会把这部分压岁钱存起来的,最终在我的争取之下,我的妈妈会把我收到的压岁钱退回一部分给我,特别是我爷爷奶奶,还有姥姥姥爷给我的这一部分压岁钱,我的妈妈会交给我保管,但是前提是我必须要保证不会乱花钱,所以对于这一部分的压岁钱他们都会帮我存到银行,对于这一结果,我已经是比较满意了,后来大了,尤其是当我为人父母之后,我也能够理解父母这样做的苦衷了,毕竟孩子太小,如果给孩子太多的钱,那么不仅会养成孩子大手大脚乱花钱的习惯,也是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下面为您解答这个问题。首先来说今年的压岁钱是给孩子自己保管了。应该让孩子对钱有认知性。教会孩子学会正确的花钱和简单的理财。这也是送给孩子可以受用一生的财富!

首先一点是训练孩子自己储蓄。

为他在银行开设一个账户,和孩子协商,如果是学费、教材费用或是全家一起的花费,就由父母出钱,如果是自己想买的玩具、朋友的生日礼物等较大的支出,必须从自己的账户提款,这样孩子才会对自己的财富开始关注。

当然我们不会希望将孩子变成一部存钱机器。知道何时将钱放进存钱罐是重要的,不过知道何时将钱取出来同样重要。

其次是培养支出计划。家长还可与孩子一起讨论,让孩子明白什么是想要的,什么是需要的以及需要的紧急程度,让他们学会做计划之后再去规划手上的资金。可通过让孩子去超市购物等实际操作,使其学会预算、判断目前自己最需要的东西。这样做很重要。

还有是建立综合理财规划观念。

让孩子参与到日常生活的规划中来。例如从郑州到五台山,选择何种旅游方式?如果选择自驾游时事先做哪些准备途中遇到问题怎么办?让孩子练习统筹思考,便于今后制定全面、系统的理财计划。

最后是适度积累生钱的经验。

孩子达到一定年龄,有了正确的金钱观后,尝试让孩子接触一些投资类的模拟游戏或直接投资,定期与其讨论得失,让他们对投资开始有第一手经验、引起投资兴趣都是很有必要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际上,家长不允许孩子拿着压岁钱,无非两个原因。

第一、钱本来就是父母的

从父母的角度看,孩子得到的压岁钱都是父母发出去的红包,不过是礼尚往来的产物,走了一圈儿,当然要拿回来。

可是对孩子来说,可不这么想,给他的压岁钱就是自己的,别人休想拿到手。

第二、担心孩子乱花钱,

父母会担心孩子不会花钱,无法掌握分寸,将压岁钱挥霍一空,甚至养成贪慕虚荣、不劳而获的坏习惯。

虽然压岁钱都是我们发出去的红包,但是压岁钱本来就应该是孩子的钱,上面寄托着长辈的祝福和期盼,如果父母收下,的确有点说过不去。

而我们之所以担心孩子乱花钱,其实就是因为我们对孩子缺乏信任和金钱教育。我们没有教孩子如何正确的面对钱,合理分配,理智花钱,那么孩子将压岁钱拿到手后,挥霍一空是迟早的事。

《穷爸爸富爸爸》里讲到“即使你不教孩子金钱的知识,将来也有其他人取代你来教,这个人也许是债主,也许是奸商,也许是警察,也许是骗子。”

压岁钱其实是一个难得的财商启蒙的好机会。与其把控着孩子的压岁钱,甚至和孩子闹别扭,还不如大大方方地将压岁钱还给孩子,并且教孩子如何分配金钱,趁此机会培养孩子合理的金钱观。

《从3岁开始实现的幸福人生计划》中就认为:“压岁钱理财本质上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但却是父母进行财商教育最好的契机。”

压岁钱,家长不妨带着孩子规划。

经典理财书《小狗钱钱》中建议将手头上的钱这样分配:50%用于养“鹅” (储蓄)、40%作为梦想基金、10%作为支出开支。

那换到孩子的压岁钱上,应该如何分配呢?

一、50%用于养“鹅”

家长可以带孩子到银行开通一个自己的账户,将压岁钱的50%存一个定期,这部分钱固定不动,还能每年拿到一部分利息。

这样的做法会帮助孩子培养一个观念:人不能肆意将钱挥霍一空,而是要养成存钱的好习惯,这部分钱可能成为自己将来创业的基金,可能成为自己某一天应急用的资金,总之储蓄的这部分钱是自己的基本底气,轻易不要动。

这个好习惯一旦养成,孩子受益终身。

二、40%作为梦想基金

这部分钱,主要用于帮助孩子实现梦想。这部分钱建议存活期,随用随取的同时也能有一定金额的利息,虽然不多,但是要培养孩子的意识。

可以让孩子制定一个梦想清单,比如一直想买的书,一直想上的课。更现实一点来说,孩子上兴趣班就可以使用这笔基金。

同时,鼓励孩子将这40%的一部分拿出来赚钱,让父母帮忙买基金股票等,做一些简单投资,实现“钱生钱”培养孩子的理财思维。

三、10%作为日常开支

曾有一个心理实验,将孩子按照不同的年龄阶段分为三组,并且给每个孩子4美元,允许他们随意使用。

结果却发现,孩子花钱的方式和年龄毫无关系。

那些平时就拥有零花钱的孩子,他们的钱并没有花光,而那些没有零花钱的孩子,把所有的钱都花光了。

没有零花钱的孩子,他们不知道如何合理分配手上的钱,很容易一次性挥霍掉。而那些经常有零花钱的孩子,他们买东西会更有计划性,会合理分配安排金钱,花钱更加理性。

10%的零花钱,按照月份分配好额度,每周或者每月领取。你不必担心孩子会不会乱花钱,今天不允许他乱花零花钱,明天他就可能败光一大笔钱。任何人都一定要经历乱花钱的阶段,才会合理花钱。

但是给孩子零花钱的同时,要引导孩子合理花钱,理性消费。

1、学会记账

鼓励孩子将每一笔收入和支出记下来,账目一目了然,随时能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长期坚持,孩子会对收入与支出有更好的考量,对个人的钱财也会有更好的把控力。

在花费自己的金钱时,孩子会思量自己的消费水平,消费也会日趋合理。

2、学会区分“想要”和“需要”

“需要”就是必需品,“想要”就是不是必需品,有或者没有都可以。

我们平时消费的时候肯定有很多“冲动消费”,孩子更是这样,所以要教孩子分辨什么是“想要”,什么是“需要”。

孩子在两者的不断考量和思考中,会渐渐地建立起理性消费观,将钱花在刀刃上。

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的财务安全研究中心研究显示:6岁到12岁之间的儿童对经济问题的理解力会突飞猛进,到大约12岁时就会“基本成熟”,所以,6至12岁,正是儿童掌握财务基本概念的最佳时间。

财商教育关系到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压岁钱让不让孩子拿是有好处的,有利于培养孩子学会理解金钱、合理分配管理,以及拥有实现“钱生钱”的能力

刚过完年,关于孩子的“压岁钱”该由谁来管的争论又开始了:如何管好孩子的“压岁钱”,孩子能不能管好“压岁钱”引导孩子用好压岁钱,看似一件小事,但在体现父母育儿理念的同时,也考验着父母的育儿智慧。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财富观,引导孩子逐步实现“财务自由”。

压岁钱怎么花?

成了家长“管”孩子压岁钱的方式:

“压岁钱我先给你收了,等你上学了再给你付学费。”

“把压岁钱存起来,以后可以娶媳妇了。”

“压岁钱是留给你买玩具的。”

“压岁钱我先给你存起来,等你长大了再给你”,这也被网友吐槽为“本世纪最大的谎言”。

“春节过后,孩子们收到的红包要不要没收?”“他们能不能尽量让孩子们管理压岁钱?”成了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

其实,用“快乐理财”是教会孩子认识金钱、认识金钱,通过快乐理财培养孩子理财意识的最好机会!

如今,“财商”的概念已经逐渐进入家庭教育的实践。让孩子从小了解社会经济现象,培养孩子相应的理财意识,有利于孩子智力、情感和心理的发展和成熟,也可以让未来的家庭消费更加理性。

让快乐的理财变得简单

如何管理孩子的“压岁钱”,如何引导孩子逐步实现“财务自由”?如何提高孩子的“财商”?如果没有正确地详细了解这些问题,可能会适得其反。

培养孩子财商的目的绝不是让孩子拜金,而是让孩子懂得如何正确认识金钱,如何运用金钱规律创造财富,从而真正实现“财务自由”。

试试这些技巧,让快乐的理财变得更容易:

1、树立用钱观念,让孩子真正认识“钱”。

给孩子一个存钱罐,把平时花销剩下的零花钱和过年收到的红包都放进存钱罐里,让孩子学会“存”钱,教育他们用钱和用钱有计划地省钱。

2、家长以身作则

比如过年过节,买东西、送礼物,父母自己花钱大手大脚,孩子也要大手大脚。可以让孩子参与其中,看家长如何合理规划,讨论如何合理花钱,这就是对孩子最直观的教育。

3、及时指出错误

孩子可能有一些错误的用钱方式,一旦发现,应立即指出,并鼓励他们使用正确的方式。如果孩子使用的方法正确,应立即给予奖励或口头鼓励。

4为您的孩子创建一个私人账户

您可以征得您孩子的同意,帮助他们开设一个账户,将零花钱存入账户并自行保管。找另一本笔记本,让孩子记录下他认为最大的开销,然后让孩子分析什么时间使用最有意义。

5试着教他们“赚钱”

如果你努力工作,你会得到回报。比如压岁钱可以统一管理,让孩子们学会以劳取酬。

但要注意不要成为一个为了钱做事的赤裸裸的人。

6、再有钱也不能生更有钱的孩子

人家说“再苦也不能让孩子受苦”,我们更愿意说“你再有钱也不能让孩子有钱”。

这当然是相对的,主要是说即使父母经济条件不错,也不能让孩子养成过于富裕、挥霍无度的习惯。

7让您的孩子参与简单的家庭预算

孩子是家庭的重要成员。其实,不是让他们做决定,而是要提高他们对家庭的责任意识。

当然,金融和商业教育不仅仅是存钱和花钱。这是让孩子了解金钱规律,建立投资理财思维的进阶版理财商业教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1154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1
下一篇2023-06-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