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社会人格有哪些不可思议的行为?

反社会人格有哪些不可思议的行为?,第1张

1、  不能符合社会一般规范对守法的要求,表现于一再作出侵犯法律或社会规范的违法行为。

2、  狡诈虚伪:表现于一再说谎、使用化名、为自己的利益或娱乐而诈欺、欺骗、哄骗、愚弄他人。

3、 做事冲动或不能事先计划。

4、  易怒且好攻击:表现于一再打架或攻击他人身体(所有一切以伤害他人为目的的行为或想法)。

5、  行事鲁莽,不在意自己及他人安危。

6、  经久的无责任感,表现于一再无法维持经久的工作或信守财务上的义务。

7、  缺乏悔恨,羞耻和内疚感,表现于无动于衷或合理化对他人的伤害、虐待或偷窃。

发病机制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人群的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通常在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方面具有异常的行为模式。常于童年期或青少年期(18岁以前)就出现品行问题,并长期持续发展至成年或终生。

近年来,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遗传学因素在犯罪学研究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已发现人格障碍与某些基因的多态性或基因突变存在关联。但人的行为改变绝非单一基因变异所致,重视环境因素,尤其是个体早期成长生活的家庭环境,对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人群的防治尤具积极意义。

扩展资料:

疾病预防

本研究结果提示,反社会人格障碍人群的主要危险因素有父母的拒绝型养育方式、父亲低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低、单亲家庭、父母离异。

因此,预防反社会人格障碍首先要从孩子的父母和将成为父母的人们做起,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倡导正确的养育方式,对孩子多施加正性的情感,多沟通引导,使子女在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从而尽量减少人格障碍及犯罪的发生、发展。

参考资料:

-反社会人格障碍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表现特征 4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治疗方法 1 拼音

fǎn shè huì xíng rén gé zhàng ài

2 英文参考

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反社会型人格也称精神病态或社会病态、悖德性人格等。在人格障碍的各种类型中,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所最为重视的。

根据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的成果来看,产生反社会型人格的主要原因有:早年丧父丧母或双亲离异、养子、先天体质异常、恶劣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影响,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等。一般认为,家庭破裂、儿童被父母抛弃和受到忽视、从小缺乏父母亲在生活上和情感上的照顾和爱护,是反社会型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社会因素。儿童被父母抛弃和受到忽视包括两种含义:

其一,父母对孩子冷淡,情感上疏远,这就使儿童不可能发展人际之间的温顺、热情和亲密无间的关系。随后儿童虽然形式上学习到了社会生活的某些要求,但对他人的情感移入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心理学中所谓情感移人,是指理解他人以及分担他人心情的能力,或从思想情感上把自己纳入他人的心境。

其二,是指父母的行为或父母对孩子的要求缺乏一致性。父母表现得朝三暮四,喜恶、赏罚无定规,使得孩子无所适从。由于经常缺乏可效法的榜样,儿童就不可能发展具有明确的自我同一性。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对坏人和对同伙的引诱缺乏抵抗力、对过错缺乏内在怨疚心等现象,都是由于他人赏罚的不一致性,本人善恶价值的判断自相矛盾所造成的;他们的冲动性和无法自制某些意愿及欲望,都是由于家庭成员对于自己的行为无原则、不道德、缺乏.e制等恶劣榜样造成的。

可见,反社会型人格的情绪不稳定、不负责任、撒谎欺骗,但又泰然而无动于哀的行为,都与家庭、社会环境有重要的关系。

3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表现特征

1.外表迷人,具有中等或中等以上智力水平。初次相识给人很好的印象,能帮助别人消除忧烦、解决困难。

2.没有通常被认为是精神病症状的非理性和其他表现,没有幻觉、妄想和其他思维障碍。

3.没有神经症性焦虑;对一般人心神不宁的情绪感觉不敏感。

4.他们是不可靠的人,对朋友无信义,对妻子(丈夫)不忠实。

5.对事情不论大小,都无责任感。

6.无后悔之心,也无羞耻之感。

7.有反社会行为但缺乏契合的动机;叙述事实真相时态度随便,即使谎言将被识破也是泰然自若。

8.判别能力差,常常不能吃一堑长一智。

9.病态的自我中心,自私,心理发育不成熟,没有爱和依恋能力。

10.麻木不仁,对重要事件的情感反应淡漠。

11.缺乏真正的洞察力,不能自知问题的性质。

12.对一般的人际关系无反应。

13.做出幻想性的或使人讨厌的行为。对他人给予的关心和善意无动于衷。

14.无真正企图自杀的历史。

l5.性生活轻浮、随便,方式与对象都与本人不相称。有性顺应障碍。

16.生活无计划,除了老是和自己过不去外,没有任何生活规律,没有稳定的生活目的。他们的犯罪行为也是突然进发的,而不是在严密计划和准备下进行的。

上述这些反社会人格特征都是在青年早期就出现了,最晚不迟于25岁。

在做出反社会型人格的诊断时,所要考虑的最关键方面是个人对自己的反社会行为的反应。在上述特征中,无责任感和无羞耻心特别重要。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即便在做了大多数人通常会感到可耻和罪恶的事后,在情感上也无反应。

临床心理学家还发现,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在童年时期就有所表现,加偷窃、任性、逃学、离家出走、积习不改、流浪和对…切权威的反抗行为;少年时期过早出现性行为或性犯罪;常有酗酒和破坏公物、不遵守规章制度等不良习惯;成年后工作表现差,常旷工,对家庭不负责任,在外欠款不还,常犯规违法;30岁以后,大约有30%一40%的患者有缓解或明显的改善。

4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治疗方法

由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病因相当复杂、目前对此症的治疗尚缺乏十分有效的方法。如使用镇静剂和抗精神类药物治疗,只能治标不治本,且疗效不显著;而心理治疗对那些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而成为反社会型人格的患者又毫无作用。但在实践中发现,对那些由于环境影响形成的、程度较轻的患者,实施认知领悟疗法有一定疗效。施治者可帮助患者提高认识,了解自己的行为对社会的危害,培养患者的责任感,使他们担负起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提高患者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使他们明白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努力  增强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这些措施对减少患者的反社会行为不失为有效的方法。

少数家庭关系极为恶劣而与社会相处尚可的患者,可以在学校或机关住集体宿舍或到亲友家寄养,以减少家庭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个别威胁家庭与社会安全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可送人少年工读学校或成人劳动教养机构,参加劳动并限制其自由。对情节特别恶劣、屡教不改的患者,如上述病例中的李某,可采用行为治疗中的厌恶疗法。

反社会型人格也称精神病态或社会病态、悖德性人格等。在人格障碍的各种类型中,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所最为重视的。

1835年,德国的皮沙尔特(Prichard)首先提出了“悖德狂”这一诊断名称。指出患者出现本能欲望、兴趣嗜好、性情脾气、道德修养方面的异常改变,但没有智能、认识或推理能力方面的障碍,亦无妄想或幻觉。后来“悖德狂”的名称逐渐被“反社会型人格”所代替,如今狭义的人格障碍,即指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此种人格引起的违法犯罪行为最多,同一性质的屡次犯罪,罪行特别残酷或情节恶劣的犯人,其中1/3~2/3的人都属于此类型人格障碍。其共同心理特征是:情绪的暴发性,行为的冲动性,对社会对他人冷酷、仇视、缺乏好感和同情心,缺乏责任感,缺乏羞愧悔改之心;不顾社会道德法律准则和一般公认的行为规范,经常发生反社会言行;不能从挫折与惩罚中吸取教训,缺乏焦虑感和罪恶感。

一、形成原因

根据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的成果来看,产生反社会型人格的主要原因有:早年丧父丧母或双亲离异、养子、先天体质异常、恶劣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影响,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等。

一般认为,家庭破裂、儿童被父母抛弃和受到忽视、从小缺乏父母亲在生活上和情感上的照顾和爱护,是反社会型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社会因素。儿童被父母抛弃和受到忽视包括2种含义:

①父母对孩子冷淡,情感上疏远,这就使儿童不可能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温顺、热情和亲密无间的关系。随后儿童虽然形式上学习到了社会生活的某些要求,但对他人的情感移入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心理学中所谓情感移入,是指理解他人以及分担他人心情的能力,或从思想情感上把自己纳入他人的心境。

②是指父母的行为或父母对孩子的要求缺乏一致性。父母表现得朝三暮四,喜恶、赏罚无定规,使得孩子无所适从。由于经常缺乏可效法的榜样,儿童就不可能发展具有明确的自我同一性。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对坏人和对同伙的引诱缺乏抵抗力、对过错缺乏内在怨疚心等现象,都是由于他人赏罚的不一致性,本人善恶价值的判断自相矛盾所造成的;他们的冲动性和无法自制某些意愿及欲望,都是由于家庭成员对于自己的行为无原则、不道德、缺乏自制等恶劣榜样造成的。

可见,反社会型人格的情绪不稳定、不负责任、撒谎欺骗,但又泰然而无动于衷的行为,都与家庭、社会环境有重要的关系。

二、表现特征

对反社会型人格的诊断标准,心理学家克莱克利在他的《正常的假面具》中作过描述。他在大量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反社会型人格的16条明显特征:

(1)外表迷人,具有中等或中等以上智力水平。初次相识给人很好的印象,能帮助别人消除忧烦、解决困难。

(2)没有通常被认为是精神病症状的非理性和其他表现,没有幻觉、妄想和其他思维障碍。

(3)没有神经症性焦虑;对一般人的心神不宁感觉不敏感。

(4)他们是不可靠的人,对朋友无信义,对妻子(丈夫)不忠实。

(5)对事情不论大小,都无责任感。

(6)无后悔之心,也无羞耻之感。

(7)有反社会行为但缺乏契合的动机;叙述事实真相时态度随便,即使谎言将被识破也是泰然自若。

(8)判别能力差,常常不能吃一堑长一智。

(9)病态的自我中心,自私,心理发育不成熟,没有爱和依恋能力。

(10)麻木不仁,对重要事件的情感反应淡漠。

(11)缺乏真正的洞察力,不能自知问题的性质。

(12)对一般的人际关系无反应。

(13)做出幻想性的或使人讨厌的行为。对他人给予的关心和善意无动于衷。

(14)无真正企图自杀的历史。

(15)性生活轻浮、随便,方式与对象都与本人不相称。有性顺应障碍。

(16)生活无计划,除了老是和自己过不去外,没有任何生活规律,没有稳定的生活目的。他们的犯罪行为也是突然迸发的,而不是在严密计划和准备下进行的。

上述这些反社会型人格特征都是在青年早期就出现了,最晚不迟于25岁。

在作出反社会型人格的诊断时,所要考虑的最关键方面是个人对自己的反社会行为的反应。在上述特征中,无责任感和无羞耻心特别重要。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即使在做了大多数人通常会感到可耻和罪恶的事后,在情感上也无反应。

三、心理分析

临床心理学家还发现,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在童年时期就有所表现,如偷窃、任性、逃学、离家出走、积习不改、流浪和对一切权威的反抗行为;少年时期过早出现性行为或性犯罪;常有酗酒和破坏公物、不遵守规章制度等不良习惯;成年后工作表现差,常旷工,对家庭不负责任,在外欠款不还,常犯规违法;30岁以后,大约有30%~40%的患者有缓解或明显的改善。

病案

李某,男,23岁。未婚,无业。小学文化程度。自幼顽皮,动辄与家人争吵,摔打东西,有一次吵架时用螺丝刀刺伤其兄。8岁入学,成绩一直很差,老师多次家访。其母百般袒护,小学四年级时自动退学,终日混迹于火车站,夜不归宿,与一伙坏友鬼混,致使一女青年怀孕后自杀。从小打架扒窃成习,15岁时因盗窃行为人少管所3年,18岁又因偷窃送劳动教养。19岁因报复行凶,致人重伤而被判处6年有期徒刑。

李某在监狱中表现为不守监规、偷盗仓库,与其他犯人斗殴,辱骂管理人员,劳动时不遵守操作规程,致使一台牛头车床严重损坏,造成停产。某日在挖土时又与另一犯人发生口角,用镊头连击该犯人的面部、腰部,造成其当场昏倒、颧骨骨折。

当晚李某自觉问题严重,即自备方便面、鸡蛋、白糖等向被打伤的犯人赔礼道歉,企图息事宁人。审讯过程中否认有意伤害,到第三次提审时破口辱骂办案人员,并威胁说:“咱走着瞧,就是这次加了刑出去还有见面的时候!”

次日绝食、缄默、裸体、头击铁门。有时又偷吃东西,要同监犯人证明管教干部打了他,给家中母亲写遗书、扬言要自杀。被送来作精神鉴定。

李父系汽车司机,嗜酒,性情暴躁。与同事关系不睦。对子女冷淡,常用木棍、砖块殴打子女。李母性格刁泼,常与邻居吵架。哥自幼患癫痫,性格怪僻,有偷窃习惯,对家人凶狠。后经检查,李某神经系统无异常,脑电图正常,无精神障碍。在药物催眠状态下小声说话。长吁短叹,感到冤枉。说被打的犯人是他平素最尊敬的,不是有意去伤害他,是他自己跌伤的。却反咬一口怪是他打的。否认自己重新犯罪,否认有精神病。

这是一个典型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实例。

四、治疗方法

由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病因相当复杂,目前对此症的治疗尚缺乏十分有效的方法。如使用镇静剂和抗精神类药物治疗,只能治标不治本,且疗效不显著;而心理治疗对那些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而成为反社会型人格的患者又毫无作用。但在实践中发现,对那些由于环境影响形成的、程度较轻的患者,实施认知领悟疗法有一定疗效。施治者可帮助患者提高认识,了解自己的行为对社会的危害,培养患者的责任感,使他们担负起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提高患者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使他们明白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努力增强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这些措施对减少患者的反社会行为不失为有效的方法。

少数家庭关系极为恶劣而与社会相处尚可的患者,可以在学校或机关住集体宿舍或到亲友家寄养,以减少家庭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个别威胁家庭与社会安全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可送入少年工读学校或成人劳动教养机构,参加劳动并限制其自由。对情节特别恶劣、屡教不改的患者,如上述病例中的李某,可采用行为治疗中的厌恶疗法。当患者出现反社会行为时,经予强制性的惩罚(如电击、禁闭等),使其产生痛苦的体验,实施多次以后,患者一产生反社会行为的冲动,就感到厌恶,全身不舒服,通过这样减少其反社会的行为。然后根据其行为矫正的实际表现,放宽限制,逐步恢复其正常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又称无情型人格障碍(affectionless personality disorder)或社会性病态(sociopathy),是对社会影响最为严重的类型。患病率在发达的国家为43-94%,我国台湾地区为03%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特征是高度攻击性,缺乏羞惭感,不能从经历中取得经验教训,行为受偶然动机驱使,社会适应不良等,然而这些均属相对的。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一种对社会具有严重危害性的心理疾病,英剧中夏洛克福尔摩斯属于高功能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一般会无视法律法规,无视社会规范,不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且在遭遇刺激后具有强大的攻击性,甚至不顾自己的安全去鲁莽的进行一些暴力活动,是犯罪人群中危险系数最高的一类。不仅如此,他们还会重复制造一些恶性的案件,对社会造成恶劣的影响破坏。根据学术界的研究,反社会人格障碍是由先天基因和成长环境双重因素决定的,所以如果在成长环境中充满关爱,积极治疗和教育,对患者来讲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一、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特征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特征有高度的攻击性、无羞愧感、行为无计划性和社会适应不良。高度攻击性就是指部分患者在遭遇刺激后具有强大的攻击性,而且终身都会发生暴力行为。无羞愧感指的是患者漠视他人的权利,在他人遭遇痛苦后甚至产生愉悦的心情。行为无计划性指的是患者的行为没有预谋,只是处于冲动或是欲望。社会适应不良指的是患者对社会秩序没有认同感,不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发病机制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的人际关系和人格特征都与普通人不同,但是如果在成年之前就有暴力行为或是道德败坏,那么成年后人格障碍特征会越发明显,所以成长环境对于防治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非常重要的。

三、如何预防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根据研究显示,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父母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经常与孩子沟通,积极给孩子情感上的关爱,就会减少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发生犯罪的概率。

早在1835年,德国皮尔沙特就提出了悖德狂这一诊断名称,指患者出现本能欲望、兴趣爱好、性情脾气、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异常改变,但没有智能、认知等方面的障碍,更没有幻觉和妄想。后来被得狂的名称逐渐被反社会性人格所代替。

如今狭义的人格障碍即指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这样的人格引起的违法犯罪行为较多,同一性质的屡次犯罪、罪行特别残酷或情节恶劣的犯人,其中1/3至2/3的人都属于此类型人格。

它们主要有以下的心理特征:

一是情绪的爆发性,行为的冲动性;

二是对社会、对他人冷酷仇视,缺乏好感和同情心;

三是缺乏责任感,缺乏羞耻悔改之心;

四是不顾社会道德、法律传统和一般公认的行为规范,经常发生反社会言行;

五是不能从挫折和惩罚中吸取教训,缺乏焦虑感和罪恶感。

此外,多达80%的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者滥用物质,如酒精。但在现实生活中,要想知道一个人是否是反社会性人格障碍,需要专业的心理医生做详细的评估,仅凭个人感觉判断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能做的是,遇到符合类似标准的仁慈,在心中响起警铃,给他多一份戒备。

如果你身边出现了反社会人格的情况,请第一时间根据专业的解释来进行判断,再决定是否才去进一步的措施,当然在遇到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情况,我们也可以通过爱和温暖去治愈他的内心,无论对方的情况有多严重,内心深处都会有一个温暖的地方。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后面我会持续给大家分享关于心理健康的小知识,欢迎大家多多专注转发,最后祝大家心理健康。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人格障碍的一种。诊断反社会型人格障碍需满18岁,一般由儿童青少年期的品行障碍发展而来。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具体病因未明,与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等有关。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冲动、易激惹,忽视他人基本权益,会通过攻击、欺诈他人来获取个人利益,毫无罪恶感和悔改之意。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治疗复杂,一般是药物结合心理治疗。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可能欺诈、利用他人,有冲动甚至攻击性行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预后欠佳。多数患者常以进监狱或死亡告终,仅少数患者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缓和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发病与遗传及生物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有关。

遗传与生物因素:如遗传、脑结构和功能异常等。

心理社会因素:如家庭破裂、溺爱型、忽视型家庭教养方式等。

社会文化因素:恶劣的生活环境,如受教育机会少等。

症状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典型特征是忽视或故意侵害他人基本权益,缺乏同理心,缺乏罪恶感,对建立和维持长期稳定人际关系毫无兴趣。对危险情境的焦虑水平较正常人低,缺乏目标和计划,行为冲动,追求刺激。

患者一般不会意识到自己存在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多数患者若无其事,一般不会主动就医。

检查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需医生进行评估后诊断。此外,自陈式量表(如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可对人格特征进行评估,起到辅助诊断作用。

诊断

医生进行临床晤谈收集病史,并依据临床定式检测工具会谈,对照诊断标准后,方能作出诊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11460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3
下一篇2023-09-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