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火锅成都火锅排名前十强

成都火锅成都火锅排名前十强,第1张

1、成都最有名的火锅店2、成都火锅店排名3、成都火锅排名前十强4、成都土著舍不得分享的火锅店大揭秘5、成都前十强火锅6、给外地游客的推荐——成都好吃的火锅有哪些?成都最有名的火锅店

问题一:成都比较有名的火锅店推荐几个,谢谢大家啦如果是第一次来成都那建议几个成都比较出名的火锅,老牌火锅蜀九香老码头锦城映象这样的火锅,这两年风声水起的五斗柴火锅大龙火锅也不错!其他的谢记老火锅其他的就自己发掘吧还是比较多的

问题二:成都的哪些火锅店比较出名?比较出名的有,大龙焱火锅,老革命火锅,川西大坝子火锅,还有大风炊,大宅门火锅,就这些在成都还是出名的。

问题三:成都比较出名的火锅店有哪些价高的:狮子楼、皇城老妈、琴台路粥底火锅。

一般的:秦妈、蜀九香、味道江湖(火锅、德庄、孔亮、刘一手

问题四:成都最有名的火锅是我给你推荐西门两家,一家是西安路,青羊区游泳池门口的一家,名字就叫“重庆老灶火锅“,生意爆好,下午5点后就没位子了,主打菜是膳鱼。还有家是马家花园的鸭肠王火锅。去晚了一样没位子哈!主打菜是鸭肠。要给分哦,谢谢

问题五:成都火锅排名前十强成都哪个火锅店最有名成都的火锅感觉没有最有名的,毕竟太多,而且不会有哪一个一直独占鳌头。就说几个常去吃的吧,小龙坎、金五门、TT,都很不错,不过常都要等,六点钟过后去基本上是没得位置的。

问题六:成都比较有名的火锅店是哪家?价高的:狮子楼、皇城老妈、琴台路粥底火锅。一般的:秦妈、蜀九香、味道江湖(火锅、德庄、孔亮、刘一手

问题七:成都有哪些出名的火锅店推荐有多少家我就不知道了大型的小型的加在一起没有一千也有800吧

至于有名的最有名的,当属川江号子和皇城老妈这是最上等的

中等偏上的就有什么刘一手(不过是重庆品牌,秦妈,等等

至于稍次的就是街边小店了川江号子,蜀九香,

我最爱到香天下去吃,味道真的很不错哈。

就是青羊大道,大观园,挨到那个。

问题八:成都最有名的火锅一条街叫什么你好府南新区火锅一条街

紧邻羊西线的府南新区近两年崛起了崭新的特色火锅一条街,有近20家大大小小的火锅在此营业,食圣黄辣丁火锅、曾实记泥鳅王风味庄的土泥鳅火锅、三只耳冷锅鱼、赵老四九尺鹅肠火锅等品牌火锅之外,还有笋子鸡火锅、连锅、盆盆虾、山珍火锅、美蛙火锅等

问题九:成都最好吃的火锅是哪个?成都好吃的火锅还是很多哈,味道也都大同小异。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的是金五门火锅,味道非常好,锅底和菜品比较有特色,比较喜欢他们的芦荟栀子锅底,辣而不燥。

问题十:成都有名的火锅店有哪些地方呢?有没有熟悉呢?成都有名的火锅店太多了,除了老码头、德庄、蜀九香等这些老牌子劲旅火锅以外新兴起的皇三爷火锅在成都也有名气,网上信息很多,可搜一下

成都火锅店排名

成都火锅店排名:

1、味蜀吾老火锅

他家火锅,砣砣牛肉必须点,一块块实在的精选黄牛后腿肉,经味蜀吾特别腌制后,放入翻滚的红油锅里煮上7、8分钟,配上辣椒干碟,细嫩绵滑又有嚼劲,牛肉香味裹着汤汁一层层涌向口腔,真心好吃。

2、大龙_火锅

大龙_,以其地道的四川老火锅口味,重口味麻辣锅底和绿色安全的食材迅速俘获无数好吃嘴,一跃成为行业翘楚。对于现在追求实惠与时尚的年轻人更是有了来吃大龙_的100个理由,就是时不时还会在店里看到明星哦。

3、吴铭火锅

吴铭火锅菜品新鲜,价格合理,各种汤底都非常的鲜香浓厚。每晚七点还有川剧变脸。吴铭这个火锅面是煮的越久越好吃。前期像干脆面,中期像方便面,后期像Q弹米粉。而且清汤红汤别有滋味,一举成为火锅里的交际花。

4、老码头火锅

一张照片让人想起了10年前的老码头,老码头火锅创新性的集合传统码头火锅、民间火锅以及现代火锅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老码头牛油火锅,既保留了传统火锅的味觉精髓,又符合现代人的饮食习惯。牛肝,按惯例上面有枚生鸡蛋,开涮前,把鸡蛋均匀涂抹在牛肝上,烫出来的牛肝才嫩而且没腥味,毛肚,大片厚实,烫不到10秒,保证口感脆爽。

5、小龙坎火锅

店内的装饰走的是复古中国风,八仙桌,长条木头板凳,店内还有临街的座位。这里的锅底体现了川味火锅的特性,麻辣的过瘾,菜品也都很新鲜。服务态度也不错,价格也不算贵。

成都火锅排名前十强

成都老火锅排名前十强:

一、天府坝子火锅

四川古称天府之国,其首府成都所在地又称川西坝子,天府坝子由此而生。天府坝子创始人以古蜀传人自居,以古蜀文化为傲,以传承光大古蜀文化为己任,以餐饮为媒介,在为世人奉献炙食的同时,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沐浴灿烂文明之光。

二、十七门老火锅

三年前突然来到成都的重庆火锅黑马,三年后已经是成都火锅界的老油条了。明星来成都吃过最多的火锅店、下飞机去吃可以打折已经不是啥子新闻了。没想到还是要排队。味道确实霸道。

三、赵二老火锅

这家火锅店,住在城里的人估计是听都没听说过。但是排上3个小时都是很常见的事。

四、乱劈柴老火锅

火了十年屹立不倒的一家店,到现在还是四点半就要去占位置。

五、青年火锅

走的是苍蝇馆子的路线,在一个老小区里面,有种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感觉。店面比较小,锅底是重庆式的牛油锅底。菜品分量较少但很新鲜。

六、巴蜀大宅门

以三个小时的血泪史告诉大家,新华公园店排队排得你饿哭。其实不管是科华路、清江东路、高升桥还是新华公园,每一家分店都在排队。不过锅底是真的香,酥肉也炸得好吃,还有红糖冰粉儿。性价比很高的一家店,值得排。

七、大龙火锅

重庆大龙火锅一进成都,就摆出了想吃就排起的架势。每天都在大门口现场炒料,味道好,性价比高,菜品朴实,赞一个。

八、电台巷火锅

传说是重庆大龙火锅的徒弟开的。排队大军中的一员,据说晚上9点以后去吃比较有希望。

九、巴人媳妇火锅

又是一匹排队界的黑马,门口随时都是人山人海的造型。锅底浓郁,菜品摆盘新颖,还是值得小排下的。

十、园里火锅

这家火锅店环境真心不错,锅底也不错,菜品也不错,服务也不错。

成都土著舍不得分享的火锅店大揭秘

上周和瓜瓜、九元**姐去了趟成都,作为一个离乡多年的假成都人,我自然担起了导游的任务,火锅肯定也是要安排上的。

传统火锅的选择上,我更偏爱开在居民区里的小店。然而为了彰显我本地人的优势,我决定额外再安排一些外地朋友很少涉猎的成都火锅,暂且称之为花式火锅。

其实在成都,鸡、鱼、兔、蛙,甚至是豆花都可以变成火锅中的主角。所以去成都除了传统的火锅,各种花式火锅才是更有当地特色的选择。

结合我在成都生活二十年的经验,以及对成都朋友们的死缠烂打、苦苦哀求、威逼利诱,我终于获得了这份成都土著舍不得拿出来的火锅店清单(在文末。这些店好吃又不贵,人均消费最低的甚至只要三十。带着瓜瓜和九元这两位外地朋友实测几家之后,赶紧来和大家分享这些成都人民也在苦苦排队的火锅店。

开在社区里的才够味!

近两年,成都又刮起了一股老火锅的风潮,通常是以社区店的形式出现,店面不大,环境普通,味道却“巴适得板”。和本地人挤在小小的堂子里,吃的是独具市井烟火气息的火锅。

青年火锅

营业时间:10:00-23:00

地址:白云街、较场坝各一家

青年火锅算是玉林社区老火锅中的后起之秀,总店在玉林,市中心这家是分店,离春熙路不远,藏在老居民区里。原本以为新开的分店肯定要气派一些,没想到还是一家小小的门面,桌子加起来一共不过七八张。

锅底要的微辣,刚端上来的时候锅里是满满的牛油和辣椒,瓜瓜和九元同学看到之后一度怀疑店家是不是搞错了。作为一个在外漂泊的成都游子,看到这厚厚的牛油就忍不住泪流满面,这才是火锅嘛,外地那些面上飘着薄薄一层红油的算是什么东西。

加水开火,其实青年火锅锅底的味型是比较温和的,正如店家自己所说,是“辣中带甜”的。

锅底煮开之后下菜,干贡菜一定要点,下锅稍微煮一下就可以吃了,吃起来是脆脆的口感,煮久了就“耙”了,不好吃,在外地的火锅店基本是吃不到的。干花菜也非常好吃的,可惜我们去的时候已经没有了。

鲜鸭血也是必点,红彤彤的鸭血在不锈钢碗中摇晃,像是刚刚凝固上的。一股脑儿倒入锅中,不要搅拌,开大火煮开,待到鸭血飘在面上就能捞起来吃了。那个鲜,那个嫩,那个入味,回想起来都忍不住吞口水。

麻辣牛肉片看着十分重口,但实际上下到锅里辣椒面就会掉落,厚厚的码料只是让肉片更加入味,煮到变色就要捞起来吃了,否则就老了。

他家的蟹肉棒、午餐肉、耙鸡脚都很不错,唯一不推荐的是滑嫩猪肉片,面粉裹得太厚,吃起来过于爽滑不像是在吃肉。其他的爱吃啥点啥吧,火锅的快乐就是如此简单呀。

相似推荐:

鸿社、正源、五里关、徐记君味都是这几年出现的社区火锅佼佼者,广受好评。渣女、黄潇洒知名度不如前面几家高,却是我朋友私藏的心头好。

成都的火锅店更新迭代得很快,有一些开店之初味道不错,广受追捧后开始搞加盟走上资本的道路,急速扩张却忽略了品质。这几家目前还都在专心做火锅,有分店也是自营的,处于“最佳赏味期”,过几年就不好说了。

当然了,如果你对环境有要求的话,那成都人爱吃的大型连锁火锅店我也顺便推荐几家:蜀九香、巴蜀大宅门、川西坝子。这几家是出品稳定的成都火锅代表,分店多但品质一直在线。

兔兔这么可爱,肯定要拿来涮火锅

成都人爱吃兔兔是举国皆知的不争事实,麻辣兔头、红油兔丁、手撕烤兔在众多的吃兔兔方式中,最为合家欢的方式一定是兔火锅了,也是我觉得最成都特色的一种火锅。如果你不抵触吃兔肉,那成都之行请务必把火锅兔排上日程。

杨记雄起中和兔

营业时间:10:00-22:00

地址:双流区公济桥路300号

兔肉是一种比较容易腥的肉,越新鲜越好吃。成都三环以内是不允许杀活禽的,所有的活禽都是杀好之后再运进去。想吃现点现杀的火锅兔就得出城,而这家位于成都双流的店在兔肉的新鲜程度上可以说是领先了成都绝大数的兔火锅。

因为此行我们住在环球中心的洲际,离这家店非常近,打车十几分钟就到了,于是到酒店放下行李就去了。工作日的下午五点,店里入座率已经达到了七八成,不一会儿就开始排队了。

在__们的引导下落座点餐,市区里的兔火锅大多是按照份量售卖,这家由于是现点现杀,所以是按只售卖,三个女生点一只就完全够了。

现杀现做,等待时间会比一般的兔火锅要长一些,期间可以去隔壁来碗冰粉,是有很多小气泡的手搓冰粉,好吃,解辣。

默默吞了许多口水之后,我们的兔兔终于端上来了。红彤彤的一大锅,看着就喜人,正要伸筷子之时,旁边的__提醒说,要煮开了才能吃哈。

他家锅底味道很足,建议吃两口再决定要不要加盐和蚝油,怕辣的点个油碟,不怕辣的直接打锅里原汤吃起来才够味。店里的勺子看上去造型独特,就是专门用来打原汤的,非常方便。

大火煮开后,赶紧捞一筷子兔肉上来,兔肉是过了一遍油再进行炒制的,所以肉质非常紧实,不容易煮散,浓烈的麻辣味道驱散了兔肉的腥,吃起来非常过瘾。

吃完肉肉,就可以下菜了,锅里本身有不少豆芽,店家还会送十二块钱的自选素菜,按照自己的喜好点就行了。瓜瓜同学着重推荐青笋条,在辣锅里煮过的青笋更显鲜甜。

等到我们吃完,店门口已经排起了队。由于店内比较热闹嘈杂,机智的老板在门口安了个话筒,有什么事情不用来回跑,坐在吧台上对着麦克风吼一嗓子就行了,成都人民懒都懒得这么有风格,爱了。

相似推荐:

金麒麟兔火锅(猛追湾东路5号

冯记香辣兔(营门口花照壁中横街55号

晶晶火锅兔(土龙公路15号

彭记兔火锅(一环路北一段铁路新村

成都还流行过一段时间的芭夯(hang兔,是不辣版本的兔肉火锅,用的是无骨的兔里脊肉下到汤锅里,吃的是兔肉的鲜美。目前成都还有近十家芭夯兔的连锁店,不能吃辣又想尝试兔肉火锅的可以去尝尝。

人均五十不到就能吃撑

花式吃法的火锅里,我记得最开始在成都风靡的是冷锅鱼自助,最开始只要十五块钱一位,鱼和蔬菜都是无限量供应的。冷锅鱼不是说鱼是冷的,而是说鱼肉是做熟了连锅一起端上来的。鱼肉久煮易散,所以刚上来的时候不开火,先吃锅里已经煮好的鱼,然后再开火烫菜。

兄弟梭边鱼

营业时间:11:00-15:00,17:00-23:00

地址:水碾河路6号钢管厂一区内

现在成都市内的冷锅鱼自助已经不多了,大多都在学校和老小区附近。这家冷锅鱼是论斤称的,开在成都社区美食聚集地钢管厂一区(风靡全国的小郡肝串串香就是从这里发源的。

虽然叫兄弟梭边鱼,但店里的标志性人物却是老板娘。衣着时尚的美丽老板娘非常热情,问清几人就餐之后动作麻利地从池中捞起一条大鱼,称好之后送到后厨。等待的过程中帮我们打好调料,等鱼锅上来之后又帮忙舀起原汤,简直闲不住。

一般这种火锅,成都人默认都是打锅中的原汤来当蘸碟,这家店还没有新式的原汤勺,用的是汤勺和漏勺配合的方式,吃的辣就多打一些红油,不能吃辣就多打一些汤底。

我们是中午去吃的,人少,不用等位,鱼也上的快。锅端上来别被这密密麻麻的花椒吓着了,实际上吃起来比较温和,麻味和辣味都比较淡,对外地朋友很友好。

梭边鱼学名钳鱼,是一种刺少肉嫩价格便宜的懂事鱼。要说缺点的话,这种鱼皮下脂肪比较多,吃多了会腻,按人头来算的话一人一斤就够够的了。

吃完了鱼,再开火烫菜。十几种火锅常见的素菜全都无限量免费供应,着重推荐米凉粉和井水豆腐。菜品都很新鲜,不会因为是免费提供的而丧失品质,大概是邻里们追捧这家店的另一个原因吧。

不过这家店由于最近被抖音上的美食博主推荐了,很多人慕名而去,到了晚上排队非常严重。其实成都目前幸存下来开了五年以上的冷锅鱼味道都不会差,可以就近找一家(除非你想见见美丽的老板娘。

相似推荐:

重庆肖肖酸萝卜鱼火锅(高攀路26号附12号

小饕荟雅安贡椒鱼鲜馆(广福路5号附34号

蛙蛙鸡冷锅鱼(清溪南街16号附9号

配菜比鸡肉还好吃

有鱼有兔,成都人怎么可能放过最常见的家禽呢,无论是前些年流行的芋儿鸡,还是肥肠鸡,成都人吃鸡也是非常有一套的。

黑竹香鸡

营业时间:11:00-21:00

地址:营和巷40号

成都的老网红火锅了,上了点评的必吃榜,所以不少会吃的外地游客也都会寻过来。开在成都西门扶琴社区的老巷子里,沿街都是各种美食。虽然店面一直在扩大,但味道一直在线,排队的盛况也是一直保持,让人又爱又恨。

老旧低矮的桌凳,油腻的地面,环境嘛就是典型的苍蝇馆子,但成都人民从不在意这些,每桌都坐得满满当当,大快朵颐好不快活。

小锅88元,里面除了鸡肉还有很多配菜,够3个女孩子吃了。锅端上来满满一盆,__会第一时间为你打上原汤,不用开火就可以直接吃了。和冷锅鱼一个道理,你也可以叫它冷锅鸡。

鸡肉选用的是乌骨鸡,经过高压锅压制之后入口即化,不过鸡肉并不是主角,里面的配菜才是主角,魔芋、竹笋、芋儿、雪豆、香菇在红油的浸润下全都那么可口。

成都人管芋头叫芋儿,非常可爱。这家的芋儿也经过高压锅的历练,超级软糯,夹烂后混合着原汤蘸碟特别入味,入口即化。

笋片脆爽,魔芋Q弹,吃不够还能单独再加,连店家自己都在墙上贴着,告诉大家配菜才是特色。当然,一些常规的火锅配菜也是有的,不过建议大家吃完锅里的再加菜。

在这里给大家透露一个不用排队的技巧,点外卖。想吃的配菜都一并点好,店家会一锅烧好之后打包。

当然,勤俭持家的附近居民直接拿自家锅来盛,吃完还能在家就着锅烫菜,太会过日子了。

相似推荐:

绝城芋儿鸡(龙王庙正街7号

不吃辣星人友好

在成都“胡吃海喝”几天,肠胃有点告急,但奈何嘴巴还是馋的,这时豆花火锅的存在就很有必要了,它是红油火锅主场里的温柔乡,是来蓉外地人的避风港。身边有不太能吃辣的朋友来成都的话,我也会推荐豆花火锅给他们的肠胃来个缓冲。

泸州酸菜豆花

营业时间:11:00-23:00

地址:共和路共和村8号附4号

这家店开在川大旁边,离九眼桥也很近,十几年的老店重新装修过,环境在今天推荐的火锅店里来说已经算得上是不错了。

豆花火锅的锅底只有“豆花系”的,什么荤豆花、三鲜豆花、极品豆花,名字听上去可能有点不明就里,其实可以理解成豆花+各种食材的组合,几个人就点几份锅底,所有食材是混杂在一个锅里端上来。豆花、豆浆都是不限量免费提供的。

和前面盖着厚厚一层红油,望不见汤水的锅底不同,豆花火锅的锅底端上来时,就看起来很健康,是那种爸妈看了都要夸营养均衡的程度。

清淡的豆花火锅保留了食材本身的鲜,而成都火锅的传统技能:香辣,则是由蘸碟来负责。想要刺激点口感的话,就让食材多在蘸碟里滚上几圈,而吃不得辣的话,就轻轻地让食材拂过下蘸料,意思一下就好,嗜辣星人和清淡星人能在豆花火锅前达成世纪和解。

锅里的豆花入口后不需要用力就会化在嘴里,带着点卤水味,是那种古早的味道,吃起来亲切。豆腐煮得越久,各种食材的鲜也都钻进它的孔隙里,整个豆腐变得更加可口。

锅里的菜捞完,我个人极力建议一定要点一份豌豆尖,这是豌豆苗最嫩的部分,是所有成都人的白月光,为了它甚至可以主动要求吃鸳鸯锅。倒入锅里后,烫个几十秒就可以捞出了,单吃的话能尝到豆香和蔬菜的清甜,蘸上蘸料的话,则会更凸显出它的甜味,鲜嫩得不得了。

最后,想小小提醒下,这家店在单点锅底的情况下,锅里食材的份量就已经给得很足了(重点表扬成都的亲民物价,不要一开始就冲动地一通盲点,很容易造成浪费。

相似推荐:

陈记泸州酸菜豆花火锅(建设路第五大道1层

///

最后,照例奉上清单:

-成都土著私藏火锅店-

传统火锅

青年火锅店

星鸿社重庆老火锅

天星正源火锅

五里关火锅

徐记君味老火锅

蜀九香

巴蜀大宅门

川西坝子

兔火锅

杨厨雄起中和兔

冯记香辣兔

晶晶火锅兔

彭记兔火锅

金麒麟兔火锅

冷锅鱼

兄弟梭边鱼

重庆肖肖酸萝卜鱼火锅

小饕荟雅安贡椒鱼鲜馆

蛙蛙鸡冷锅鱼

鸡火锅

黑竹香鸡

绝城芋儿鸡

豆花火锅

泸州酸菜豆花火锅(共和路

陈记泸州酸菜豆花火锅

相关阅读:

成都不辣的美食,来了

在苍蝇馆子里吃出最地道的成都

重庆的火锅店,是市井版解忧杂货铺

成都前十强火锅

成都前十强火锅分别是:

1、楠火锅(成都总店

楠火锅(成都总店,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吉祥苑39号附一号,这是成都最火爆的一家火锅店,也被称为是成都最辣的火锅店,但是这对于能吃辣的成都人来说并不可怕,只能是越吃越得劲。

2、王婆乔老火锅

王婆乔老火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西大街84号附170号,这家店在成都开了几十年,据说这里的老板是成都最懒的火锅老板,但是这里的火锅味道太诱人,所以生意依旧火爆。

3、蛙蛙鸡冷锅鱼

蛙蛙鸡冷锅鱼,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清溪南街十六号,附九号。这是一家开了20十多年的苍蝇馆子,来这里消费的性价比十分高,人均消费61元,既能吃好,也能吃饱。

4、大院河鲜(建设路卓越店

大院河鲜(建设路卓越店,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北路三段168号附39号,27号。这是成都首家可以坐在船上吃的鱼火锅店,所以吸引了很多人前去打卡。

5、渔知道啃大骨酱骨火锅(新园路店

渔知道啃大骨酱骨火锅(新园路店,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园路一巷80-84号,这里的大骨头火锅的味道绝妙,因此有很多的回头客,生意红火。

6、园里火锅(东郊记忆店

园里火锅(东郊记忆店,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杉板桥路369号天兹万科城市广场1栋6单元3层,这家火锅店装修的非常好看,被誉为成都最好看的火锅店。

7、红九江湖美蛙兔火锅

红九江湖美蛙兔火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泰宏路42号,这家火锅店的名气很大,老板不用做过多的宣传,生意依旧会很火爆,这里人均消费67元,并且食材的分量十足。

8、高新区半米屋台火锅店

高新区半米屋台火锅店,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悦和二街49-51号,这家火锅店适合一个人来吃,它是属于单人单做,一人一锅的设置,喜欢吃小火锅的一定要来打卡。

9、沸腾都火公园火锅

沸腾都火公园火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天府沸腾小镇三木路与五龙山路交叉口北,这是一家开办在公园中的火锅店,给食客一种在大自然中吃火锅的新奇体验。

10、曹公公串串研究所

曹公公串串研究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银河路1号附33号,这是一家自助串串火锅店,被大家成为最便宜的自助串串,这里为吃货们打造了一个串串天堂。

给外地游客的推荐——成都好吃的火锅有哪些?

成都,是真资格的美食之都,有人说,成都的滋味,一半在茶馆,一半在火锅店。摸着良心保证这话不假。上世纪80年代,火锅这个词就占据了成都人的心,那时从新南门往九眼桥去,整条街挨满了火锅店,每到饭点这些火锅店就如同公园,挤满了人,大家在里面划拳喝酒,大声摆着家长里短。

今天我就为大家推荐几家比较好吃的成都火锅店。

(1小龙坎火锅

是谁在成都建筑了一个热辣星球?是谁成为了春熙路一带必吃的火锅?没错,是它就是它!2014年小龙坎诞生于麻辣之城成都,一跃成为川味火锅界黑马。作为首家入驻春熙商圈带动风潮的火锅品牌,它屡次创新火锅新玩法,跨界出圈。现在小龙坎在全球拥有近千家门店,也是年轻人最喜爱的火锅品牌之一。

地址:成都市锦江区春熙路

交通:地铁2号线/3号线(春熙路E1口

小龙坎火锅

(2川西坝子

川西坝子的招牌,大家都不陌生。以前来成都,随便问个出租车司机在成都去哪儿吃火锅?他们都会说川西坝子。精选好料烹饪火锅,让食客落座就能坠入火锅的世界。严选上等菜品,份份垂涎欲滴。高品质服务,轻喊一声就有人来为你解决麻烦。不得不说,它的服务、品质、味道都深入人心!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黄苑街

交通:地铁2号线(羊犀立交B2口

川西坝子

(3吼堂老火锅

你在民国风火锅店涮过火锅吗?若是没有,那请来吼堂老火锅。它环境还原上世纪30年代老成都的街巷和集市风貌,进店来自小二的一声“吼堂”。“贵客到,里面请”!“内堂上客一位,一表人才;摆起,小二幺妹安排伙食”!“上座”!连绵起伏的吆喝声,在这个“老成都”充斥回荡,蹿进人心。四川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吼堂”,却在吼堂老火锅重现。入门的集市让你一眼看清四川现在在吃什么,还有精心淘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店一生推!

地址:成都市锦江区太古里

交通:地铁2号线/3号线(春熙路E2口

吼堂老火锅

(4大龙_火锅

开了八年多的大龙_火锅,是成都火锅的一张名片。也是最早一家提出凭机票打折的火锅店,现在依然持有3日内机票或登机牌可享受菜品88折。他们坚持做一口好锅底,将爱吃辣的成都人妥妥征服。如果你是重口味,那可以点红锅,4斤油+大量的花椒辣椒让你得到视觉嗅觉味觉的三重刺激!但这次我要给外地宝宝们推荐“奔吃锅底”,新上线的它,拥有菌汤、牛油、番茄三种口味。

地址:成都市锦江区太古里

交通:地铁2号线/3号线(春熙路E2口

较大支流有320条,主要支流右岸有黑水河、杂谷脑河、渔子溪、寿江(寿溪河)、白沙河、大渡河、马边河,左岸有泥溪河、越溪河。

牟尼沟,岷江的支流,河流经松潘县牟尼沟乡所辖5村的上寨、中寨、三联、包座和石坝村,在安宏汇入岷江,流长37公里。

黑水河,位于阿坝州黑水县和茂县境内,是岷江上游最大的支流,有西、北两源:西源发源于黑水县西部的羊拱山麓(一说垭口山东麓 );北源发源于毛尔盖草原,其流程和面积均大于西源,但习惯上以西源为干流。

于茂县境西部赤不苏河后向东流经4个乡,在沙坝区的两河口注入岷江。

全流域面积为7240平方公里,占岷江上游流域面积的314%。

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40立方米/秒,干流全长122公里,落差达1048米,平均比降86%,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干支流水能蕴藏量达170万千瓦。

黑水河长度大于松潘县一支,应为岷江正源,但习惯上仍以松潘一支为正源。

杂谷脑河,系岷江支流。

古名沱水。

据《理番厅志》所载,自江水溢出,别为支流者,皆名曰沱,故名沱水。

后因沱水流经重镇杂谷脑镇,因而更名杂谷脑河。

位于四川省中部。

发源于鹧鸪山的南麓,经理县境内的米亚罗、杂谷脑、薛城先进水平地,而后进入汶川县,在威州江汇入岷江。

全长158公里,流域面积4629平方公里。

多年平均流量99-122立方米/秒,最大含沙量为519公斤/立方米。

杂谷脑河水量丰富,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杂谷脑河干流实行了“一库七级”梯级开发(后增为九级)。

渔子溪,官方称二河,《汉川县志》记:“在汉除崛江外,即以此水为大,故名二河”(注:现县境内,岷江支流流量以杂谷脑河较二河为大)。

发源于卧龙乡西南,仪(川)小(金)交界之巴朗山东坡,由西南流向东北至耿达乡龙潭磨子沟村附近转向东,经卧龙、耿达、映秀三乡镇,在映秀镇中滩堡汇入岷江,全长约89公里。

集水面积约1690平方公里。

根据渔子溪水位站有记载的资料,年平均流量最高是1966年791立方米/秒。

二河源长,积水面的森林复盖面大,植被好,水的含沙量小,流量较稳,落差大,下游(两水合点以上)河床比降是千分之244,是较理想的开发河流之一。

二河两岸山青水秀,气候温和,有极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世界著名的大熊猫栖息之地。

是卧龙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组成部份。

草坡河,地处汶川县境中部,草坡乡境内。

发源于理县海子塘背坡的草坡境,源头名日正沟,上游称正河,经樟排村境称草坝河。

流经沙排、克充,足湾,樟排四个村,与主要支流草坡沟汇合于两河口后称草坡河,在绵虒镇下索桥汇入岷江,全长455公里。

其中源头至两河口长38公里,以下至下索桥75公里。

集水面积约500余平方公里。

草坡沟是其主要支流,上游赤充沟,发源于梯子山,流经金波、码头和两河村一部份后汇入主流,长约24公里。

有水电站14座,干流截流形式的大型水坝2座,径流引流形式的小型水坝12座,构成了密集而连续的水利发电系统。

寿溪河,地处汶川县境南部,上游为西河。

《汶川县志》载:“西河,源出终年积雪之大塘山。

(注;现汶川县和大邑县之交界处)。

“入灌县境,称寿注,以其经老人村故名。

西河是寿溪河的上游和主流,从源头至三江口约40公里,其主要支流-正河(全长约33公里)和黑石江(全长约13公里)在三江口汇入,经白石、水磨镇,在漩口汇入岷江。

从三江口到漩口长约25公里,故寿溪河全长65公里左右。

年平均流量最高346立方米/秒,最小是1969年197立方米/秒,年平均含沙量最高是8800克/立方米,最少为167克/立方米。

松坪沟河,发源于茂县境北部日多沃山之鲁兹郎古东南,自西北向东南流经松坪沟、较场两乡,注入岷江小海子,全长39公里,多年平均流量713立方米/秒,枯水流量233立方米/秒,集水面积504平方公里。

白沙河,是岷江上游左岸的一级支流,因其下游河沙泛白而得名。

其全部流域都位于成都市都江堰市境内。

白沙河年均径流量158立方米/秒,水能资源丰富,径流年际变化较稳定,水质也较为清澈,是成都市的重要水源之一。

西河,岷江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崇庆县西部山区火烧营,上游蜿蜒于苟万山区的深山峡谷中,河源至鹞子崖河段称文井江,鹞子崖至味江河口段称朱崇河。

在元通场附近与干五里河、味江河、泊江河、沙沟河相汇,以下始称西河。

经崇阳镇至集贤乡后,入大邑县境,在沙渠与白马河汇合后,于蒙渡入新津县境,又于顺江与黑石河、羊马河相汇,至白溪堰注入岷江正流(金马河)。

干流河长108公里,平均比降4‰,总流域面积1156平方公里。

南河,古名邛水、赤水,岷江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邛崃县西部山区,上游分二源,源于镇西山的称火井河(又称文井江),源于天台山的称夹关河(又称白木江),二河于齐口相汇后始称南河。

流至白鹤乡出山谷入平原,至临邛镇西石灰包纳出(chu)江,至回龙乡两河口纳蒲江河,到羊安镇合江寺纳斜江,于戴林出邛崃县入新津县境,再经商隆场,最后于新津县城五津镇汇入岷江。

干流河长135公里,平均比降106‰,流域面积3640平方公里。

府河,为走马河下段河道,与毗河同起于郫县石堤堰闸,南流经郫县团结乡,于郫县安靖乡南左分东风渠总干渠,以下行进于郫县与金牛区界,南到雍家渡,右纳沱江河,经成都城区,接纳清水河下段锦江(南河)、沙河,入双流县境,纳江安河、芦溪河。

乃出双流县境,入乐山市彭山县境,又西南流至江口镇汇入岷江左岸。

府河自石堤堰至江口,全长115公里,流域面积2090平方公里,进水口年平均流量48立方米/秒,年径流量1433亿立方米。

马边河,是岷江中游的主要支流之一,是岷江仅次于大渡河和青衣江的第三大支流,全长192千米,流域面积3582平方千米,因发源于大凉山腹部的马边彝族自治县而得名。

流经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沐川县,和犍为县,于犍为县玉津镇河口街道附近汇入岷江。

从河流源头至河口总落差1890米,平均比降098%,水能蕴藏量丰富,达到55万千瓦。

越溪河,古名拥斯茫水,又名大牢溪,自荣县入宜宾县境内,经合什、征远、柳嘉、沙沟、改进、观音、徐家、隆兴、越溪、古柏、缸平、黄伞等十三个乡镇汇入岷江,流长105公里。

越溪河在宜宾县段山清水秀,岩岸千姿百态,风光奇异,景色迷人。

名人樊曙的《越溪河记》(收载清嘉庆《宜宾县志》),详细记述其风光、产物、人物、民情。

建国后,因建筑电站,越溪河被分段渠化,昔日怪石嶙峋,惊涛拍岸的险滩已化为晶莹平湖。

大渡河,古称北江、戢水、涐水、沫水、大渡水、濛水、泸水、泸河、阳、阳山江、羊山江、中镇河、鱼通河、金川、铜河。

位于四川省中西部,历史上被作为中国长江支流岷江的最大支流。

但从河源学上应为岷江正源。

大渡河发源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阿尼玛卿山脉的果洛山南麓,上源足木足河经阿坝县于马尔康县境接纳梭磨河、绰斯甲河后称大金川,向南流经金川县、丹巴县,于丹巴县城东接纳小金川后始称大渡河,再经泸定县、石棉县转向东流,经汉源县、峨边县,于乐山市城南注入岷江,全长1062公里,流域面积777万平方公里,大渡河支流较多,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28条,10000平方公里的2条,河网密度039。

鲫江,岷江一级支流,古称鱼蛇水,又称月江河、粤江河。

发源于仁寿县马鞍山秧鸡口,南流人东风渠五期工程囤蓄水库黑龙滩水库库区出库后蛇蜒向西南流又折向西流,经仁寿县龙正镇右纳中江河;折南过金顺,左纳廖白河,又转西流过顺河后即入眉山县境,曲折西流至家相,右纳蟆颐水,折南流于五皇场左纳盐沟,乃入青神县境,过高台,于杨柳嘴汇入岷江。

鲫江河道长76公里,流域面积527平方公里。

流域河系发育,支流密布,最大的支流为廖白河(又称正江河)。

茫溪河,古称拥斯茫水、四望溪,系岷江左岸一级支流。

上游分东西二源,东源殷家河发源于仁寿县松峰乡双河口,由东北流向西南,经双河水库,至观音村出仁寿县进井研县境,经研经、农新两乡(镇),至来夙乡与西源相汇。

西源研溪河又名中秋河,发源于井研县分全乡,由西北流向东南,经大佛水库,至东方红村折向南流,沿途经金紫、金峰、长河、研城等乡(镇),于来夙乡与东源相汇。

东西两源在来夙乡相汇后,曲折南流,至千佛乡右纳偏龙溪,左纳东林河;至三江镇,左纳月波河,折向西南流;过马踏镇,至王村乡,左纳黄钵河,经梅旺乡永忠村出井研县境入乐山市五通桥区,至金山镇左纳敖家河,右纳最大支流石磨池河;复经柑子、杨柳乡,于五通桥汇入岷江。

茫溪河河道长91公里,流域面积1227公里。

流域呈扇形,河系发育,支流密布。

蒲江,又名蒲江河,古以沿岸产蒲蔺(席草)而得名。

发源于总岗山-丹棱县新场(今名王场)土地坳之杨山。

此水经名山县小海子、吴岗,绕中峰寺,北东流至中坝,纳观音堂水(观音堂古称康乐场,水有两源:一出丹棱老毛沟;一出境内灯草沟)。

再北东流至两合水,纳名山县干木沟水(源出名山县月儿岗分水岭)。

在两合水入彭州市境后称蒲江河。

境内,沿流路接纳源出长秋山、小五面山诸山溪水,北东流至五星乡上场口汇临溪河,折东流至刘码头出境。

复转北东流至邛崃市两河口汇南河,继流至新津县县城五津镇南、通济堰下,注入岷江。

全流程62公里,全流域面积4628平方公里。

彭州市境内流程44公里,境内流域面积2875平方公里,流经成佳、朝阳、霖雨、光明、西南、鹤山、东北、天华、寿民、插旗、寿安、五星等2镇、10乡。

醴泉河,发源于彭山县、邛崃县以及东坡区与蒲江县交界的长丘山脉,是东坡区的母亲河。

该河流经东坡区盘鳌、多悦、悦兴、尚义、象耳、松江等6个乡镇,在东坡区松江镇与青神县黑龙镇交界处流入岷江。

醴泉河全长6677公里,流域面积52302平方公里。

根据眉山县志上的资料,醴泉河多年平均流量115立方米/秒,枯水平均流量313立方米/秒,评价河段平均比降02%,河面宽20-50米,枯水期流速03-04米/秒。

醴泉河自金象化工园区排口下游约13公里进入岷江。

醴泉河主要水体功能为农灌、泄洪和工业取水。

金牛河,又名梧夙河、三洞河,古称潍甘水、金流江,发源于丹棱县与大岩山。

源流北转东流,过童场,人眉山县境,折东南流,经群光、马祠,入夹江县境,右纳古井沟;继续东南流,过吴场镇,穿成昆铁路,至梧夙乡,左纳三洞桥沟;至青州乡〔土主庙),右纳土门河;再东南流入青神县境,经罗波乡(顺河场),右纳小河(又名宋江);旋向东南汇人岷江。

按《巴蜀江河辞典》资料,金牛河千流河长50公里,流域面积341平方公里;按《乐山市水利志》资料,干流河长为506公里,流域面积为3296平方公里;按《夹江县地名录》资料,干流河长为40公里,流域面积为270平方公里。

思濛河(思蒙河),又名芙蓉溪,古称雍甘水、雍甘泉、思濛水、思濛江、夷郎川、难江,发源于丹棱县石桥乡插旗山。

上游龙鹄溪(古名果溪),由北向南流,经唐河乡,又称唐河,于丹棱县城西与石河相汇后始称丹棱河,石河又称黄金河、中隆河;折东流,人眉山县境,转向东北流,经伏东乡(伏龙场),左纳广济河后始称思濛河;又折向东流,左纳盘鳌河(又名万胜河),再东流经三宝场,折向东南流,经修文镇(冬瓜场),右纳龙兴河;继续东南流,穿成昆铁路,经思濛镇,右纳蒙仁河;经莲花乡后,入青神县境,经西龙镇,至瑞丰镇易祠堂汇入岷江。

据《巴蜀江河辞典》资料,干流河长79公里,流域面积691平方公里;《岷江志》记载,干流河长为76公里,流域面积为730平方公里;《乐山市水利志》记载,干流河长为518公里,流域面积为5486平方公里。

沐溪河,又称沐川河,古称沐源川、沐溪。

发源于沐川县与屏山县边界五指山北麓老官碉,南向北流,经建和乡、幸福乡,左纳燕家坝沟;又北流至沐川县城,右纳沐卷河,左纳洗脚河;继续北流经新凡乡,左纳富和沟;折向东流,纳新街河;又经炭库乡,右纳炭库河(刘家沟)、马草沟;折向东北流,入犍为县境,过文池,右纳文昌沟;折北流,过铁炉场,绕一大弯,于刘家场附近汇入岷江。

干流长度57km,流域面积538平方公里。

龙溪河,又称箭板河,上游分二源,东源称大龙溪,西源称小龙溪。

大龙溪发源于屏山县蚂蝗岗,小龙溪发源于屏山县老君包。

二源皆南向北。

于龙华寺汇合后始称龙溪河;又北流过龙水,左纳福坝沟;又过打鱼至屏山与沐川两县县界,至两河口右纳商州河;两河口以下进入沐川县境,折向西北流,至于剑口左纳田家河;又北偏东流,至底堡有水文站,过站后曲折向东北流,于新街场急转东南流;以下为沐川与宜宾两县界河,右纳龙扑沟;至庙坝转东北流,至龙池转西北流,至关刀岩又转东北流;过箭板镇后又称箭板河,出沐川县入犍为县境,沿犍为县与宜宾两县边界北流,至龙溪乡舍子山汇入岷江。

河长82km,流域面积644平方公里。

沙溪河,位于岷江东岸。

其上游为二大支流:左岸支流发源于仁寿县金凤乡的王店子,从青神县属罗湾乡入境,右岸支流发源于仁寿县景贤乡的壶盖山,从县属河坝子乡入境两支流于河坝子乡安家坝相汇,然后自东向西于高台乡石青岩注入岷江。

青神县内流长14公里,流域面积68平方公里,天然落差1米,平均比降千分之78,多年平均流量为226立方米/秒。

筒车河,发源于井研县镇阳乡的干佛洞,自东向西流经镇阳后,入青神县属白果乡,直到瓮家乡象鼻咀汇人岷江。

青神县内流长10公里,流域面积33平方公里,天然落差13米,多年平均流量077立方米/秒。

岷江干流经都江堰首部枢纽,鱼嘴分水堤将岷江水一分为二,左边是内江,右边是外江。

分水堤一直延伸到离堆处,中间有两处溢洪孔道,名叫飞沙堰和人字堤,当内江接纳了超量洪水时,洪水就自动翻过这些孔道泄入外江,紧接是内江总进水口-宝瓶口。

宝瓶口下取四大干渠:蒲阳河、柏条河、走马河、江安河。

在外江,1974年从鱼嘴到右岸修了一道节制闸,岸边设有沙黑河进水闸,外江干渠沙沟黑石河从那里分水。

内外江引走大部水量之后,岷江被人称为正南江或金马河。

内外江各大干渠最终在新津、彭山水网全部收束于岷江干流,又恢复了“岷江”名称。

都江堰灌溉水系,历史上屡经修缮改线,到21世纪初,内江干渠已变成四大支:蒲阳河、柏条河、走马河、江安河。

蒲阳河分出人民渠:柏条河流过石堤堰节制闸后,称为毗河,最后与蒲阳河下段青白江会合,流入沱江。

走马河分出徐堰河,而徐堰河流经石堤堰后成为府河,分出东风渠;走马河又一分为二,成为沱江河、清水河,它们最后都与府河汇合:江安河在1957年以前由外江分水,1957年纳入内江系统:原来外江下游的分支杨柳河,这时也成了江安河的分支;江安河尾端汇入府河,而府河最后流入岷江干流,现在的蒲、柏二河进入沱江,走、江二河归纳成府河,进入岷江,系统很分明。

外江系统在建国前,习惯上称金马大河、羊马大江、黑石大堰,似乎羊马河是外江的主流;建国后,东侧的金马河规模增大,理所当然地成为岷江干流,1957年以前,由都江堰鱼嘴处岷江西岸分出沙沟河、黑石河,而由金马河分出羊马河,并与黑石河联通。

1970年渠系改进后,沙沟河汇入崇庆西河;羊马河与黑石河合并,最后仍入西河,西河在新津汇入岷江。

蒲阳河,是都江堰内江的极北干流,因位于灌县蒲村(后改蒲阳镇)之南,流至广汉之三水关,有彭县之蒙(水蒙)阳河自北来汇,故名蒲阳河。

《成都志》谓之“外江”。

此河系人工开凿的河道。

蒲阳河由都江堰市太平桥下丁公鱼嘴与柏条河分流。

经志城乡、新民乡、蒲阳乡、驾虹、金马乡,崇宁县(郫县唐昌镇)境内,纳土溪河;至崇、彭两县交界之石坝子,右分一支为锦水河,以下正流名青白江,入广汉县后,又东南流入金堂县,经青江镇而达赵家渡,与雒水汇合,是为湔江,即入沱江。

此河全长107公里。

民国时期,蒲阳河灌县段有民堰九条,灌溉面积二万四千余亩。

至20世纪80年代,有引水口一个,灌溉二万二千余亩。

1952年开工兴建人民渠,在彭州市境内内江干河的蒲阳河上引水,干渠沿着成都平原边缘向川东北方向延伸。

柏条河,内江水系干渠之一,柏条河为李冰“穿二江成都之中”的一江,亦称柏桥河、郫江。

自蒲柏闸至石堤堰,河长448公里,流域面积258平方公里。

进水口年平均流量415立方米/秒,年径流量1176亿立方米。

在灌县太平桥(后称蒲阳桥)下丁公鱼嘴与蒲阳河分流,东流至灌县新民乡三官桥,右分一支为沙子河;再东流至新民乡十里主央,左分一支为马鞍河;再东流经胥家、金马乡,在饿狗堰入崇宁县境,穿城至郫县与新繁交界处之石堤堰上,有徐堰河南来汇入。

石堤堰右分一支为府河,其正流为毗河,经新繁县龙桥斑竹园入新都县;经金堂县之康家渡而达赵家渡,与蒲阳河合流,经淮州而下简阳县,是为沱江。

其分支府河南流至成都之筑断堰,有汕子河自西来汇,复东南流,经成都、华阳、与走马河合流;又复东南流至华阳县中兴场下,有外江之江安河自西来汇;复东南经仁寿县直达江口,与岷江正流全流,下统称岷江。

该河至古堤堰全长四十八公里,在灌县境内长一十七公里。

江安河,又名江安堰。

起于走江闸,顺金马河流向东南,是都江堰市与温江县、温江县与郫县、金牛区与双流县等的界河,最后流入双流县境内,于二江寺注入府河,是都江堰内江主要干渠之一。

干渠长958公里,过水能力154立方米/秒,分出支渠26条,斗渠196条,控灌农田3127万亩。

走马河,走马河起于走江闸,止于郫县两河口,是都江堰内江的主要干渠之一。

长267公里,过水能力297立方米/秒。

灌溉农田49万余亩,其中郫县16万多亩。

走马河原在灌县马尔墩从岷江分水,李冰建都江堰时改由宝瓶口进水。

从进水口至郫县两路口乡两河口一段为走马河,两河口以下改称为清水河,流入成都市郊名锦江。

走马河流至新胜乡金沙村江西滩抵县界,经过邋遢堰、龙家湾、两河口、释迦桥、花石桥、青龙场、毛家桥,到合作乡顺江村垮河坎以下出县界,流入成都市郊金牛区。

秦,原本是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名字。2200多年前,秦人将一座山全部纳入了自己的版图。至汉代,人们用“秦”命名了这座山,这就是秦岭。如今,陕西简称“秦”,但像秦国不局限于陕西一样,秦岭并非只是陕西境内的南山。长久以来,至少有三个“秦岭”概念:其一,小秦岭。华山向东延伸进入河南,潼关与函谷段称之为小秦岭。小秦岭的主体在豫西灵宝境内。其二,中秦岭。即《辞海》“秦岭”词条记述的“狭义秦岭”,是“广义秦岭”在陕境的一部分,也是秦岭最核心、最精彩的部分。其三,大秦岭。从甘青交界处的西倾山起步,向东奔腾逶迤,山连山,峰叠峰,一直到河南境内的伏牛山。这也是《辞海》“秦岭”词条下记述的“广义秦岭”。大秦岭是一座巨大的山系,由西至东长约1600公里,由南至北宽约100-200公里。可谓“连山接海隅”。

正如“走进秦岭系列之开篇序言”指出:“中国有许多名川大山,但秦岭最为重要和独特。”“秦岭作为中国非常重要的一个生态系统,不仅体现在生态环境上,而且体现在文化和 历史 上。”“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一座山脉像秦岭一样哺育中华文明进程,也没有一座山脉像秦岭一样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文明进程。如果把黄河比作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那秦岭就应该是中华民族父亲山。”“我们拥有了秦岭,实在是一种得天独厚的福份;选择了秦岭,便选择了一个深厚而博大的文化优势,一个可以自由驰骋、大展宏图的广阔天地。”

大秦岭是中华脊梁,中华龙脉,中华父亲山,中国地理标识,中国生态命门,中国文化与中国生态的一张靓丽名片。大秦岭不是一省一地的“后花园”,而是中国人的中央花园、中央公园。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推出著名篇目:秦岭,中国人的中央国家公园。第一次明确道出,一直以来陕西人怀有建设“秦岭国家公园”的梦想。怀有如此梦想,基于“九个理由”:

理由1:秦岭是中央之山

中国国家地理坐标的基准点,即中国大地原点,在西安以北40公里处的泾阳县永乐镇北流村。2000多年前,一条南北走向、长达1000多公里、穿越汉长安城中轴的西汉地理基线也从此处经过。摊开中国地图,你一定会发现:最靠近中国大地原点的大山,就是东西走向、恢弘巨丽的大秦岭。也就是说,秦岭是中国地理上的中部大山。也可以说,秦岭是中国地理上的“中央之山”。理所当然,秦岭国家公园是中国地理上的“中央之园”,也是天赋的“中央之园”。

理由2:秦岭是地脉之山

大秦岭是一座古老的褶皱断层山脉,地质构造很复杂、很特殊,也很特色,山体内部沟壑交织,峰峦叠嶂,地势高低悬殊,状况升降强烈,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质景观。秦岭是野外地质博物馆,也是野外地质实验室,享有“天然地质博物馆”美誉。中央造山带由西昆仑造山带、东昆仑造山带、西秦岭造山带、东秦岭造山带和大别山造山带“五大造山带”构成。它宛若一条巨龙横亘在“中国中部”,而大秦岭又处在“中部的中部”。早在2500多年前,《周易》就把秦岭称作“龙脉”。

理由3:秦岭是地气之山

也许,正因为处在中国地理的“中央”,大秦岭以她坚实而高耸的脊梁,将偌大一个中国开分为南方和北方。主脊以南是亚热带,主脊以北是暖温带。秦岭主脊不仅是气候分界线,也是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分水岭。南秦岭属于长江流域,北秦岭属于黄河流域。今人以为,森林是“地球之肺”。其实,秦岭早有“地肺山”之名。终南山是北秦岭核心地段,《史记·夏本记》:“终南山,一名地肺山。”秦岭之商山、枯枞山,亦有“地肺山”或“肺山”之名。

理由4:秦岭是文史之山

在中国文化中,大秦岭的气场之大,可谓独树一帜、举世无双。秦岭哺育了渭河,哺育了关中,这里是中国 历史 上最早的“天府之国”。中华民族的神话故事,大部分发生在这一带。西安是“关中之中”,古称长安, 历史 上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古老的“丝绸之路”由此出发,连接欧亚,联通世界。周秦汉唐是决定中国文化走向的四大朝代,皆奠基和崛起于关中。大秦岭哺育了洛河、河洛地区,洛阳是“河洛之中”,古称雒阳、豫州,是与长安比翼双飞的“千年帝都”,也是“十三朝古都”。在文化上,大关中是“中国龙首”。在地理上,大秦岭是“中国龙脉”。汉中在大秦岭之中,由此定鼎了汉室、汉朝、汉人、汉字、汉文化。汉江与丹江交汇的丹江口地带,是楚文化“祖庭”所在。嘉陵江源出秦岭之玉皇山,嘉陵江流域的巴蜀文化独具一格。

理由5:秦岭是宗圣之山

西安、洛阳皆为十三朝古都,“佛、道、儒”三教荟萃,“天、地、人”竞相生辉,“山、寺、貌”互补争艳。佛、道两家崇山尚水,佛、道祖庭多在秦岭。楼观台、白马寺、大慈恩寺、草堂寺、静业寺、香积寺等佛道祖庭及其流派分支密集分布,秦岭因此成为佛教、道教名山。龙门山、麦积山是中国佛教四大石窟之一。“五岳”之西岳华山、中岳嵩山皆在秦岭。“长安回首绣成堆,山顶前门次第开。”帝王行宫也是秦岭中的靓丽风景。

理由6:秦岭是栈道之山

早于大运河的 历史 景观是万里长城,早于万里长城的 历史 景观是秦岭栈道。长城的精神在于“围”和“堵”,以大围墙的姿态拒绝外人进入自己的“家园”,而栈道的精神是延伸、沟通和发展,引进来、走出去。有人将“中国古栈道”定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秦岭栈道已有三千多年 历史 ,远早于“秦直道”的 历史 。如果没有秦岭栈道,就不会有大秦强汉盛唐。秦岭栈道是巨大而密集的交通网,是中国古代山区“高速路”。“栈道千里通于蜀汉。”由东向西,秦岭古道分别是武关道(商山道、秦楚道)、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故道),以及米仓山中的荔枝道、米仓道、金牛道。 历史 悠久的栈道文化、栈道景观,正在走出深山,走向世界。

理由7:秦岭是水源之山

大秦岭是一座巨大的绿色水库,源源不断向山麓下的文明提供水源。大秦岭孕育了对中国文化有重要影响的四大著名江河。秦岭之水曾经支撑了古代中国的国都:长安、洛阳,如今也在支撑当代中国首都:北京!

渭河,黄河第一大支流。也称禹河,黄河最大支流,关中-天水母亲河。《尚书》记述,大禹“导渭于鸟鼠同穴山”。千百年来,人们认为鸟鼠山是渭河源头。今人也有认为,渭河正源在与鸟鼠山相距不远的豁豁山。无论是鸟鼠山,还是豁豁山,皆出自秦岭,并沿秦岭北麓向东818公里,至潼关入黄河。北岸接纳黄土高原之水,南岸接纳秦岭之水。秦岭是大关中的绿色水库,滋润了大西安、大关中,滋润了中国 历史 上最早的“天府之国”。

洛河。古称雒水,源出东秦岭,源头是陕西洛南、蓝田、华县交界草链岭龙潭沟,一路向东453公里入黄河。洛河北岸接纳华山、崤山南麓之水,南岸接纳蟒岭、熊耳山北麓之水。洛河是黄河下游南岸最大支流,河洛地区(居“天下之中”)的绿色水库和母亲河。上游的洛南在洛河之南,下游的洛阳在洛河之北,并被称为中国“神都”。

嘉陵江。正源在宝鸡南山——玉皇山南侧,一路向南1345公里,流经甘肃、四川,在重庆朝天门入长江,是长江第二大支流。西汉水是嘉陵江第二源头,出自天水南部齐寿山南麓,流向东南279公里,在略阳县入嘉陵江。

汉江,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江三源:漾水、沮水、玉带河,均出自秦岭。汉江东流 1577公里,在汉口入长江,号称“三千里汉江”。丹江是汉江一大支流,源自商洛秦岭凤凰山,流向东南384公里,在丹江口入汉江。从秦岭湖(丹江口水库)取水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其水源皆源自秦岭。

理由8:秦岭是精灵之山

森林是生灵乐园,秦岭是精灵之山,生物基因库,世界生物多样性典型地区。

秦岭气候涵盖了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多样的气候造化了多样的物种,从亚热带到寒带植物应有尽有。南秦岭是亚热带森林植被景观,以落叶阔叶和常绿混交林为基带,自下而上有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北秦岭明显垂直分布暖温带山地森林景观,由低到高是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4种气候,自下而上落叶栎林带、桦木林带、针叶林带和高山灌丛草甸带。

秦岭面积不到全国的1%。秦岭种子植物197科,1007属,3446种,分别占全国同类总科数的6523%、总属数的3379%、总种数的1404%。其中,秦岭裸子植物9科、23属、45种,分别占全国相应同类别的8181%、6765%、2331%。秦岭被子植物188科、984属3401种,分别占全国各相应类别的6460%、3340%、1396%。有华杉、连香树、山白树、金线槭、独叶草、星叶草、西麦草、瓶儿小草等26种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植物。太白山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俗语“太白无闲草”,“走一趟太白山,胜读半部《本草》”。

植物是第一性生产,动物是第二性生产,多样化植物造化了多样化动物。秦岭脊椎动物82科642种,其中兽类142种,鸟类338种。其中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0种。朱鹮、大熊猫、羚牛、金丝猴、豹、林麝、金雕、白冠长尾雉、红腹角雉、血雉、红腹锦鸡等珍稀濒危动物。两栖爬行类动物77种,大鲵最具代表性,是中国特产最大有尾两栖动物。朱鹮、大熊猫、羚牛、金丝猴,被称为“秦岭四宝”。

理由9:秦岭是国有之山

秦岭是中国森林宝岛,周边省份的国有林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多在秦岭之中。陕西秦岭国有森林占秦岭森林的四分之一,国有乔木林占秦岭乔木林的三分之一,国有森林蓄积占秦岭森林蓄积的二分之一。在秦岭最核心部分,国有林场集中连片,自然保护区成群分布,清一色是国有山林。秦岭山大部分地域是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区,适宜于构建国家公园。

一点建议:建立秦岭国家公园体制

森林是陆地绿海,秦岭是森林宝岛,绿色水库,蕴藏着无限的绿色宝藏。《尚书》载:“终南惇物”。秦岭中的木材、薪材、食材、药材、山货、矿产,以及宝贵的水资源,支撑了山麓下辉煌的农业文明。然而,随着文明发展壮大,向森林索要更多资源,最终超出了森林再生能力,导致秦岭森林面积减少和秦岭生态功能衰退。秦岭里的树,由多变少,由大变小,“秦岭绿”由深变浅,这如同君王入地穴,深陷窘境。这是文明的尴尬,秦岭的尴尬,也是陕西的尴尬。

秦岭终归是陕西本色,“秦岭绿”代表着“陕西绿”。秦岭施惠陕西最多,陕西对秦岭也感情最深。保护秦岭,陕西态度最坚决、出手速度最快,动作力度也最大。在21世纪临近的时候,陕西率先开启恢复与重建秦岭生态的进程,秦岭保护走在各省前列。2007年,陕西省制定了专项保护秦岭的地方性法规,颁布实施了《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之后,又出台了《陕西省汉丹江水源保护条例》。秦岭所在各级政府,配套建立了制度规范和相应的组织机构。“秦岭绿”由浅而深,恰如君王出地穴,王者归来,风光不减,风采依然,风华绝代。这为“建设秦岭国家公园”奠定了基础,也提升了信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整合设立一批国家公园。”陕西省委“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建设美丽陕西”,“建设秦岭国家公园”。陕西打造“丝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秦岭国家公园无疑具有重要的国际意义,也势必引起世界瞩目,赢得世界尊重。建设秦岭国家公园以建立秦岭国家公园体制为前提,也就是要破除部门各自为政的束缚,冲出地方各自为战的藩篱,坚持制度在前,保护优先,科学规划,综合统筹秦岭域内的森林资源、水资源、地质资源、风景资源、人文资源,整合国有林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将生态保护、生态修复、 旅游 观光、科普科考“四位一体”,紧密融合。在《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的基础上,加快制定《陕西省秦岭国家公园条例》,为“秦岭国家公园”建设奠定法治基础。秦岭国家公园建设将谱写出美丽陕西建设的生态名篇,也将成为美丽陕西最靓丽、最耀眼的生态名片。

如江河湖泊、浩瀚大海一样,高山峻岭庇佑了文明,滋养了文明,也曾阻挡了文明。在汉代,曾有人感叹,南山,天下之阻也。如今,天堑变通途。舟桥、涵隧技术日新月异,“铁、公、机”突飞猛进,高速交通代替了曾经繁忙的古道系统。特别是随着生态产品越来越受到青睐,秦岭的生态价值日益凸显。生活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并不需要理由。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人们都更加关注秦岭,亲近秦岭,拥抱秦岭,沐浴秦岭。如今,秦岭已不再是“天下之大阻”,而已是“天下之大利”。我们一定要做好“大利天下”的事——建设好秦岭国家公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11384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2
下一篇2023-09-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