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世界》第3季06观后感

《西部世界》第3季06观后感,第1张

在和几个人进行小组聊天的时候,威廉姆说道:“人类耗尽了能源,我们在这灰烬之上存活。”这让我突然对“灰烬”这个词产生了兴趣。

什么是“灰烬”呢?

直观来看,就是燃烧之后的残留物,不再支持燃烧的那些残渣。但仔细一想,好像又没有这么简单。我们的地球几十亿年前,也是一颗燃烧的大火球,现在它的表面慢慢地冷却,形成了地壳。那么,地壳和它表面的一切,只是地球燃烧产生的灰烬吗?我觉得不是。

地球燃烧冷却之后的“灰烬”变成孕育生命的子宫,为它们提供养料,这似乎是某种东西从灰机中浴火而生,是一个新的开始。

里面一个人喊“夏洛特”为“查理”,我觉得有点奇怪,就去翻译APP上查询了一下,发现“查理”是“夏洛特”的昵称,Charlotte -> Charlie,仔细一看,还真是那么回事。

“医生”给威廉姆戴上了一副VR眼镜,头顶有一根带子挂着,加上他的脑袋有点尖,看起来有点像杰克奥特曼。

VR眼镜让威廉姆产生了“幻觉”,出现了不同年龄段的他,他们进行小组对话。通过后面的剧情可以知道,其他年龄段的威廉姆都截取自老年时期的威廉姆的记忆,这可能无法准确还原以前的他。毕竟人的一生很漫长,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经历,而人的记忆系统可能没有感觉的那么稳定,人会不断地“遗忘”,有些记忆还会发生扭曲,加上各种生活中的意外事件,到老年提取的记忆,很可能会与当年的记忆不同,也就会产生偏差,甚至完全不同的记忆。

也许真实地记录一个人的记忆最好的办法就是定期采集,在不同的年龄段,划分为周期去做。

不过,这也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就是不同版本的“我”同时存在,姑且称为“多版本”共存吧。

后面的时候,德洛丽丝传输自己的一个副本到梅芙那里,基本上是同一年龄段的记忆构成,谈不上是“多版本共存”,姑且称之为“主副共存”吧,一个主版本的“我”控制多个“副版本”的“我”。

看起来,未来一个人也能形成一个“团队”。这一点还是挺有意思的。

我不禁想到了《自私的基因》里提到的一个观点,不同生物的DNA大同小异,源于基因的异同,总体来说,所有生物不过都是基因的载体,基因才是真正的幕后老板。不过,还有一个问题。

基因是谁的载体?它们的使命是什么?

在与夏洛特对话的时候,瑟拉克提到了接待员们的口号:“狂暴的欢愉必将以狂暴终结”。对应的英文原句为: These violent delights have violent ends

接待员的“永生”依赖于存档,实体也需要一个核心去控制,如果存档消失,核心被破坏,也会消亡,这样看来,本质上机器人和人类没有什么不同,以后什么样不好说。

整个《西部世界》对我最大的影响可能就是“持续的苦难加反思,会产生觉醒”。这也是我喜欢这部剧的原因。

几年后,我从网上看到,瑞达利欧的《原则》里有类似的观点: “痛苦+反思=进步”。

《原则》作者瑞达利欧曾说取得成功需要以下五步:

1 明确你的目标并且努力实现它们;

2 找到阻碍你实现目标的问题;

3诊断问题,找到产生问题的根源;

4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

5执行这些方案。

我们可以从这五点中得到启示,开启实现自我梦想的道路。

第一步:你一定要反思你的生活,找到你生活的初心。在这一方面有一个问题可以帮助你:把你的人生看成一本书,你是书的作者,你会怎样去书写这本书?

试一试吧,反正这样做没什么坏事,试过之后,你会发现这个问题的巨大魔力。

第二步:在我们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不然人人都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了,实现目标也不会显得那么可贵。

当我们无法向目标靠近时,我们一定要找到阻止我们向目标靠近的阻碍。

第三步:那么为什么有的人遭遇了阻碍,被阻碍拦截后,还可以想办法跨过去,更快地前行,而有的人却被这些阻碍拖累,停下了前进的脚步。

这是因为对阻碍的认知不同,那些跨过去走的更快的人会把阻碍当作成长的机会,分析阻碍产生的原因,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

第四步:有问题了,最好的办法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案有很多,我们可以从各方面汲取智慧,制定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

第五步:就是要执行你的解决方案,这时候一个窍门可以让你快速开始行动,那便是不断细化你的解决方案的步骤,细化到不需要太多意志力便可以执行的地

     这一周我们结合笔记聊一聊逆商,看看在坏事件中,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提高我们的处理能力,以及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有哪些帮助。

      1逆商的作用。

        要了解逆商,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概念“习得性无助”,他是指什么呢?就是一种做什么都没有用的想法,不断地在心里反复的内化,从而削弱主体对事物的掌控感。这听起来像是摧毁了人的意志一般,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有的人面临挑战会选择放弃或者中途退出,而有的人则会迎难而上。

       一位心理学家为了证明这个理论,做了三组对照试验。三组小狗,一组用背带帮助,并受到轻微电击,狗可以用鼻子按控制杆停止电击,于是这一组够很快就学会了如何让电击停;第二组够同样被帮助背带,也受到了同样的电击,但是他们在试验中无法让电击停止,所以他们只能忍受痛苦;第三组是对照组,被绑住没有受到电击。第二天,实验者将三组狗都放进试验箱中,看看轻微电击后小狗的反应,结果第一三组的小狗都轻易的逃脱了,而第二组的小狗没有选择逃脱,而是悲伤的躺下哭泣,跟之前的反应一样。这组实验论证的结论是,第二组小狗因为在前面的阶段无法阻断电击,所以产生了无助感,而这种无助感摧毁了它在后面的行动。

      我们举这个实验来干什么呢?其实在小的时候,我们也经常接触这样的对照试验。尤其是当面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大人对孩子不同归因一样。比如学习成绩好或者差这件事情,如果家长一直归因于孩子笨,或者是智商不行,这种稳定的长期因素的话, 你想想,孩子会不会觉得很无助,但是如果把问题归因于孩子不够努力,积极性不高,相对来说这种暂时性的因素,孩子们的伤害就不会那么大,而不会那么感受到无助。

       这种不同的归因,在逆境来临的时候,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如果归因于个人的原因,或者永久的原因,这就是悲观的归因风格,而如果归因时外在的,暂时性的原因,则是乐观的归因风格。

       2我们如何评估逆商?

       这里需要介绍一个四维度逆商模型,叫做CORE,分别代表掌控力,担当力,影响度,持续力。

       我们来看第一个维度掌控力,它的关键词是“觉得”。你觉得自己对于不利的事件掌控有多少?其实这是一个主观判断,但是往往是这个主观判断,会影响我们的自主能力。就是你越觉得你能掌控,你就越能掌控。换句话说,只要我们采取行动,行动本身也会增加我们对事件的掌控力,他们之间是有互动关系的。比如很多人都想每天跑步半小时,但是却鲜有人做到,但是如果说你每天花2分钟换上跑鞋,可能这个过程就容易被掌控的更多,也就能够更好的促进我们跑步。

       第二个维度是担当力。担当力是我们对事件结果承担责任的能力。这个能力其实常常体现在管理者身上,笔者见识过几位不担责的领导者,典型的表现是,你请示,她并不回应你,但是如果这个事情成功带来了好的结果,往往他会立马赶过来。其实好的经理人跟这个是恰恰相反的,成功的时候看窗外,事情不顺的时候照镜子。说的其实是,好的时候归因外界,差的时候归因自己。

        第三个维度是影响度。影响度笔者理解是控制影响范围的能力,也就是说,很多人经常在面对逆境的时候,会将负面情绪蔓延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前看过一个广告,一个猫将一家人的一天都毁了的故事,也是说的这个道理,一个糟糕的会议毁了一整天。 这点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你必须深刻理解这件事的影响范围,并且建立好隔离带,区隔其他的事件与彼此的影响,比如着火了以后,你首先要做的也是,防止火势蔓延到其他区域,坏的事件的情绪也是如此,千万不能听之任之,随风飘荡到别处。

       第四个维度是持续力。这件事会持续多久,这件事的起因会持续多久。我们只要理解了这两个问题,就会更加深刻的理解逆商的这个维度 。如果你认为这个坏事件,是持续一辈子的,你可能就会变成习得性无助的情况,比如孩子数学不好,如果老是觉得是爸妈遗传自己数学不好,那么他就很难去改变,因为会觉得这是一个一辈子的灾难。而如果跟他说是方法不对,只要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就能够提升成绩,逆境就不再是一个长期持续的状况,而是一个暂时性的问题。

        3如何提高逆商?

      这部分我们结合《逆商》这本书,介绍一个LEAD工具箱,这是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推荐的一个工具。第一步,倾听我们对环境的反应,第二步是探究我们对结果的担当,第三步是分析证据,第四步是做点事情。这四步连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面对逆境的流程。

       这本书里举的是瑞达利欧的例子,你们仔细看看,这几个步骤,是不是有点像另一类事情的处理原则。没错,就是危机公关的处理原则,我们以腾讯近期的老干妈事件为例,来看看腾讯的“高级逆商”。

       第一步,倾听环境的反应。6月30号,一则腾讯请求查封贵州老干妈公司1624万财产的新闻爆出。7月1日,贵阳警方通报:3人伪造老干妈公司印章与腾讯签订合同,已被刑拘。大概是有三个铁憨憨,为了获取腾讯在推广活动中赠送的网络游戏礼包码,冒充老干妈市场部人员与腾讯签订了合作协议。此时其实网上的负面评价是很多的,腾讯被骗、腾讯被白  嫖、老干妈躺枪,南山必胜客惨被骗等等不绝于耳。 

       第二步,探究对结果的担当;第三步,分析证据;第四步做出行动。为什么笔者把这三步连起来了呢?因为实际上我们只看到了第四步。腾讯在短短的一天内做出了反应--“自嘲”,7月1日,腾讯回应:““其实,但是,一言难尽……”发布悬赏送1000瓶老干妈征集线索。腾讯官微也更新:“我真是干啥啥不行,吃辣椒酱第一名。”,哔哩哔哩甚至也开启了自嘲模式。我们再看看这个第四步之前的动作,第一,腾讯在这锅背不背的选择中果断选择了大方承认自己上当了,第二,在这么多的自嘲动作中,其实是隐藏着公关对事件的证据分析的,舆论都是什么心态呢?看南山必胜客的笑话,吃瓜,群嘲,围观。理解到这个点后,官微齐上阵,开启疯狂自嘲模式,像极了一个委屈的上当小媳妇儿。反而将舆论引导到了正面,股票还上涨了3%,不失为逆商下的积极反应。

      是不是很有意思,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其实有时候在对待一类事情的时候,反应是很像的,与组织的大小无关,对于我们也是如此,在实战中提高逆商,能够有效的帮助我们处理危机,从逆境变为条件。

金词银句056 期:

1迷宫的破解之道,其实是从出口出发,寻找入口路径。(逆向思维)

问题:大桶里要装9L的水,小桶里只能装4L,如何能量出来6L的水。

逆推: (1)6L只能装在9L的桶里,那么需要从9L倒出3L;(2)3L怎么来呢?需要4L先有1L的水;(3)怎么有1L的水呢?大桶9L,小桶4L,那么9-4-4就是1

正推: 第一步,打通装满9L,倒入4L的桶。第二步,把大桶的水倒进小桶4L,然后把小桶的水倒掉,把剩下1L倒入小桶。第三步,把大桶装满水,用大桶倒入小桶装满,大桶就剩下6L。

2企业在8个关键领域的目标

市场地位,创新,生产力,资本,获利能力,管理者绩效,员工绩效,社会责任。

3 耦合效应:一个人的任何行为,都不是孤立的,他是由一堆相关的因素,共同造就的结果

我们在跟别人打交道的时候,我们总是在揣测别人的动机,其实在事实上,但你面对一个人的时候,你面对的根本不是一个简单的动机,而是一个复杂的结果,是一个由一连串事件导致的结果,人的任何一个行为,它的成因都i比你想象的复杂的很多,这种现象就是耦合效应。

瑞达里欧的《原则》是一本奇书,记录了瑞达利欧关于生活和工作的原则,是李笑来老师强烈推荐的一本书,也被称为2018年最该读的一本书。刚出来时就迫不及待的买来读了,还送了一本给小木木。当时还没跟小木木在一起呢,小木木总是嫌我抠门,不给她发红包、打赏,但是我喜欢送一些有意义的东西给她,比如这本《原则》。那是送给小木木的第一个礼物,恰巧是在情人节,现在回想起来,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呀(嘻嘻)。

最近刷微博,偶然刷到了瑞达利欧,他每天会分享书中的一条原则。

今天分享的是“必做之事”与“想做之事”。

1、工作日时,工作才是你的“必做之事”,理财投资的学习只能算是你的“想做之事”,但是它的优先级不能高于“必做之事”(工作)。

2、同理,下班后或周末,也要设定“必做之事”,即理财投资的学习;

3、每日至少设定一件“必做之事”!

可以落地执行的原则才是好原则,你可以借鉴他人的原则,但最终,每个人也都要形成自己的原则,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10613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