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元宵节的诗歌(较多的)

关于元宵节的诗歌(较多的),第1张

关于元宵节的诗歌有很多,如下:

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蒋捷《女冠子·元夕》

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王磐《古蟾宫·元宵》

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王磐《古蟾宫·元宵》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王守仁《元夕二首》

关于元宵节的诗歌如下:

《元宵节》

大年过了过小年。

过小年吃汤圆。

汤圆送走又一个年关。

迎来家庭的圆圆甜甜。

红红的灯笼猜出灯谜的奇趣。

火树银花惹得嫦娥翩翩。

绽放的礼花炸开一年的喜庆。

元宵节的月亮映出张张喜悦的笑脸。

狮子龙灯舞出民间心底的欢庆。

小车子旱船走出乡间的联欢。

高跷鬼会踩出集市的欢乐。

元宵节迎来一年节日的开端。

过了这一天就远离的年。

鞭炮不能随便乱放上了保险。

日子少了年味走上正常。

元宵节是年和平常日子的分界限。

元宵节习俗:

元宵习俗,中国民间习俗,全国各地习俗不尽相同,其中吃汤圆,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元宵节因其重要的文化内涵,成为文人墨客钟爱的题材,关于节日的民俗文化从各篇佳作中也可见一斑。

庆元宵节的诗歌有《正月十五夜灯》《汴京元夕》《正月十五夜》《生查子·元夕》《十五夜观灯》等。

1、唐代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译文:

元宵佳节,千家万户走出家门,街上亮起无数花灯,好像整个京都都震动了。

无数宫女尽情的欢跳连袖舞,人间的歌舞乐声直冲云霄,传到天上。

2、明代李梦阳《汴京元夕》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译文:

中山来的戏子服饰鲜丽,郑燕来的的女姬则各有高超的技艺。

他们一同表演着周宪王朱有炖的杂剧,而金梁桥外皓月洁白如霜。

3、唐代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译文:

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城门的铁锁也打开了。

人潮汹涌,马蹄下尘土飞扬;月光洒遍每个角落,人们在何处都能看到明月当头。

月光灯影下的歌妓们花枝招展、浓妆艳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

京城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你也不要着忙,莫让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过去。

4、宋代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译文:

去年元宵节的时候,花市被灯光照的如同白昼。

与佳人相约在黄昏之后、月上柳梢头之时同叙衷肠。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仍同去年一样。

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故人,相思之泪沾湿了春衫的衣袖。

5、唐代卢照龄《十五夜观灯》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译文:

在色彩华丽的灯光里,夫妻举办芳宴玩乐庆祝,精致的灯具下,年轻人显得更加光鲜艳丽。

灯光绚丽的色彩遥遥看来好像分开了大地,繁多的灯火远远的点缀着天际。

连接天河的灯光烟火好像是星星坠落下来,靠着高楼的灯似乎月亮悬挂空中。

还有美丽女子的美好笑容映照在九枝的火光下。

1、今宵月圆白如昼,千年轮回人依旧,月增年华人增寿,岁月过后看春秋,满腹真情话别后,月圆之夜话语稠,此时莲灯观不够,来世对月消新愁。元宵节快乐!

2、短信轻吟舞蹁跹,无限问候暖心田,缕缕莲香沁心脾,温馨祝愿满心间,正月十五月正圆,廊桥美梦一线牵。在这个月圆之夜,送去我美好的心愿!

3、元宵节到,祝你:亲朋像元宵团团圆圆,财富像流水源源不断,理想像支票愿愿兑现,事业像你我巧遇机缘,爱情像月儿圆圆满满,好运像出门捡到美元!

4、元宵,月圆,祝你亲朋团团圆圆!官源,财源,祝你事业左右逢源!人缘,机缘,祝你好运缘缘不断!心愿,情愿,祝你理想天随人愿,祝元宵节圆源缘愿!

5、满满的月儿圆圆的脸,闪闪的烟花美美的灯,甜甜的元宵密密的你,短短的信息深深的情,满满的祝福默默的我,愿你有棒棒的身体乐乐的笑!元宵快乐!

6、吃元宵,品元宵,元宵佳节香气飘;猜灯谜,耍龙灯,喜气洋洋好心情;踩高跷,划旱船,多彩生活展笑颜;短信传,友情暖,对你祝福到永远,元宵节快乐!

7、钟声飘荡,欢快的焰火燃起来;雪花飞舞,大红的灯笼挂起来。喜庆弥漫大街小巷,祝福陪伴你的身旁。祝好运滔滔,幸福绵绵,事事成功,元宵快乐!

8、把思念揉成面,用快乐来作馅,加一勺甜蜜水,点一束平安火,真心守护,熬成碗生活美满如意元宵,送给你,祝你幸福到永远,元宵快乐!

9、元宵圆,月圆圆,我的祝福也圆圆:梦圆圆,财圆圆,寿圆圆,情圆圆,福圆圆,运圆圆,家圆圆,人圆圆,愿圆圆,元宵节愿你吉祥如意万事皆圆圆!

10、灯笼红红,月亮皎皎,朗朗乾坤,思念普照。圆圆元宵,祝福为勺,圆你心愿,圆你梦晓。祝:元宵快乐,合家逍遥,健康常伴,幸福驾到!

1描写赏灯的诗句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历代文人墨客赞美元宵花灯的诗句数不胜数,如今读来仍趣味无穷。

唐代时,元宵放灯已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京城“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簇之为花树”。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诗云?“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描绘了灯月交辉,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的场景。唐代诗人张悦也曾用诗赞道?“花萼楼门雨露新,长安城市太平人。龙衔火树千灯焰,鸡踏莲花万岁春。”把元宵节赏灯的情景描述得淋漓尽致。李商隐则用“月色灯光满帝城,香车宝辇溢通衢”的诗句,描绘了当时观灯规模之宏大。值得称道的,还应首推唐代诗人崔液的《上元夜》?”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这里虽没有正面描写元宵盛况,却蕴含着十分欢乐愉悦热烈熙攘的场景。宋代的元宵夜更是盛况空前,灯市更为壮观。苏东坡有诗云?“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范成大也有诗写道?“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诗中的“影灯”即是“走马灯”。大词人辛弃疾曾有一阙千古传诵的颂元宵盛况之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花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明代更加铺张,将元宵放灯从三夜改为十夜。唐伯虎曾赋诗盛赞元宵节,把人们带进迷人的元宵之夜。诗曰?“有灯无月不误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似银。满街珠翠游春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樽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清代元宵热闹的场面除各种花灯外,还有舞火把、火球、火雨等。阮元有羊城灯市诗云:“海螯云凤巧玲珑,归德门明列彩屏,市火蛮宾余物力,长年羊德复仙灵。月能彻夜春光满,人似探花马未停;是说瀛洲双客到,书窗更有万灯青。”清代诗人姚元之写的《咏元宵节》诗?“花间蜂蝶趁喜狂,宝马香车夜正长。十二楼前灯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更是生动、精彩别致。

充满诗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节,往往与爱情连在一起。历代诗词中,就有不少诗篇借元宵抒发爱慕之情。北宋欧阳修词“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抒写了对情人的思念之苦。

2找描叙烟花里表达爱情的诗词

爱如烟花 爱山爱水爱佳人 如梦香甜意切真 烟雾飘逸云彩绚 花团锦蔟又一春 -------------------------------------------------------------------------------- 情人节的烟花,绽放了谁的爱情 情人节,这个节日似乎与我无关,却又那么强烈地散发着它浪漫的魅力。

那些美丽的传说,如幻化的情感,将女子的名字绣在男子的衣袖上,让保护女子成为他们一生的使命,这个使命是神圣的。 这是对美好感情的憧憬,几千几万年之后,伤心的女子,念念不忘的,依旧是那个衣袖上绣着自己名字的男子。

女人是这般情痴千古,男子却又是这般游离不定。 夜的夜,黑的黑,心却明亮如水。

仿佛看穿了千古传说,没有恨没有怨,只是如明月般温润,因为那只是传说。低下头,却看不穿如水的思念,绵长,无绝期。

整个城市在烟花的亮光中璀璨,林立的钢筋水泥披上七彩的影子,牢牢地守望着那一束束落地的伤痕。都说爱情如花,花期到了自然就会绽放。

哪怕在角落里,哪怕在黑暗中,只要爱情之花盛开,那么整个世界都会香满地。 空气中弥漫着烟花燃尽的味道,那曾经的绚烂仿佛还在眼前流淌,却有一面黑黑的天空在眼前。

原来美丽早已飘散,空留一片相思在风中,一如那爱情的味道。 -------------------------------------------------------------- 爱如烟花 望着闪烁的屏幕,思绪飘浮不定。

萤亮的灯火,挥洒着万千银辉。 窗外,没有晚风吹佛,没有星月,只有寂寂的冷…… 夜幕幽深昏黄的街灯,星星点点,闪耀依然,街灯下只看见一片寒灰。

喧嚣的市声早已隐退,整个城市仿佛进入了一种休眠状态。偶尔的汽笛声惊扰着酣睡中的人,在这寒冷而寂静的夜里,清晰飘逸,夜显的更加的寂寥孤独…… 缠绵悱恻的音乐一遍遍重复着,弥散着一种凄清却透入心骨的悲凉。

“别哭,我最爱的人,今夜我如昙花绽放,在最美的一刹那凋落,你的泪也挽不回的枯萎……”眼睛呆帐地盯着屏幕,心却一直停留在凄美的乐曲中,深深的被刺痛,心绪低靡。 爱很甜蜜,却也短暂,随着时光流逝,在日出日落间遁逃,只留下感叹号般的记忆,心里一遍遍温习回味…… 娇弱的絮语只是我性格中的一丝陈旧的痕迹。

人,却依然生活在迷幻的世界中,在思念和守候;依然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孤灯下回味着一些东西,在寂寞的歌声中……孤独,无人再看我的泪眼,身边是一片完全的空寂!我渴望听到你一点点声音,哪怕是你忧怨的叹息,我渴望看到一丝丝影子,哪怕是我终生无缘相拥的脊背! 晚风吹过,我依然站在这儿,在守候,你呢?是否让清风传送过你的思念?是否依然吟唱着自己无悔的歌谣?天际里划过的那声哨音,可是你深情的问候?我心空掠过的那片云影,可是你潇洒的示意?你是否可以忘怀! 烟花般的爱,只开一瞬。我会铭记这份爱的理解,将永远向生活展开心灵。

我将把浓浓的思念沉淀在心底,斑斑驳驳的水流,涌动的全是泪水!我将会记住,这烟花般璀璨的爱,绽放最美丽的一刹那,这份没有结局的爱是否延续,可能是没有结局的爱,我不后悔当初的约定和承诺,依然无悔爱你。 美丽而甜蜜的爱在灰飞烟灭中成为幻影,渐渐沦为回忆,成为我无眠夜的绵长思绪。

过去的,也许将永远过去,伴着流逝的风和飞扬的思念,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烟花是灿烂而炫目的,却在盛开的刹那间便倾尽一生的全部; 爱是短暂的,而那份爱的味道却让人一生追忆! 五彩缤纷的烟花,一朵接一朵,绽放,绚丽多姿,然后零落下去,留下一地的灰烬,满世界的残红。沉寂的夜空因了烟花的璀璨而生色,这一刻,谁如烟花般绚丽?这一刻,谁舍烟花般的美丽?可是,烟花的璀璨只在瞬息间。

瞬间的绽放,在黑暗中燃起夺目的火花,却要倾尽一生的全部?这就是烟花的命运?为烟花感叹,为烟花遗憾,也为自己悲哀。为什么烟花的绽放只能是瞬间?为什么我们的相恋就如烟花转瞬即失,是否因为只有瞬间的命运才璀璨?爱情,是否因为短暂才让人一遍遍回忆? 烟花散尽后,寂寞是凄楚的…… 烟花散尽后那更深的寂寞?又谁能承受爱情远走时撕裂的痛楚?我哀叹着,低微的声音被人群的欢笑声湮灭,笑声飞扬着、扩散着……心里阵阵寒冷、苦涩、泪水涟漪,爱,是否如昙花一现,只开一瞬…… “那个永恒的夜晚十七岁仲夏你吻我的那个夜晚,让我往后的时光每当有感叹,总想起当天的星光……”缠绵的乐曲依然回响在耳畔,视线模糊了;爱,却更加清晰…… 情人节的夜晚,独自一人看着远处的烟花,却也是一种享受。

爱情,当它还在的时候,是甜蜜的,当它走了,就走了,不再回来,再复合的爱情也不会长久。

3元宵节诗句——《观灯乐行》

《观灯乐行》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译文:帝王之都,到处月光如水,花灯如山,装饰华丽的香艳的马车堵塞了宽敞大道。身处闲暇却无缘目睹中兴之年元宵盛况,只得带着羞惭随着老乡去观看迎接紫姑神的庙会。

《观灯乐行》是一首古诗,作者是唐代李商隐。此诗利用反衬的手法描写了元宵佳节之时,诗人虽然身处花灯如海、处处繁华的帝都之中,却无心赏月的心情。

李商隐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人传诵。

4写在孔明灯上的话,能表达爱情

用放孔明灯寄托对逝者的哀思不失为一种新兴的祭奠方式,老汉对你的行为表示赞同。放飞孔明灯

祭奠亲人当然用白色、**、蓝色的浅色或冷色调,如果逝去的亲人年事已高,老喜丧,启用红色也不是不可以。圆形和椭圆形亦可。家人或晚辈在一起可以举行一个放飞仪式,以表示对逝去亲人的无比怀念和尊重。

“还有听别人说孔明灯是鬼灯 是会引魂的灯,这是真的吗”,这些都是无稽之谈。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即诸葛亮)所发明。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另一种说法则是这种灯笼的外形像诸葛孔明戴的帽子,因而得名。

“那么我的祝福逝者会收到吗? 会不会我的灯放出去后逝者没收到 我就先把那些脏东西引来? 那一定要放孔明灯给这位逝者祈祷的话应该怎样才好 !”俗话说:心诚则灵,你们的一切祝福和心愿逝者亲人都会收到的。他会在天堂福佑所有家人。把要对亲人讲的话写在孔明灯的中间位置最佳。

5青玉案元夕描写节日整夜丝竹齐鸣花灯炫目的诗句是什么

这首词的上半阕写元宵之夜的盛况。“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一簇簇的礼花飞向天空,然后像星雨一样散落下来。一开始就把人带进“火树银花”的节日狂欢之中。

“宝马雕车香满路”:达官显贵也携带家眷出门观灯。跟下句的“鱼龙舞”构成万民同欢的景象。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凤箫”是排箫一类的吹奏乐器,这里泛指音乐;“玉壶”指明月;“鱼龙”是灯笼的形状。这句是说,在月华下,灯火辉煌,沉浸在节日里的人通宵达旦载歌载舞。

下阕仍然在写“元夕”的欢乐,只不过上阕写的是整个场面,下阕写一个具体的人,通过他一波三折的感情起伏,把个人的欢乐自然地溶进了节日的欢乐之中。

青玉案·元夕 [宋]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注:括号处两字缺,明代刊本作灯火。

6描写元宵花灯的代表性诗词有哪些呢

有关描写花灯的诗词有很多。

例如唐代苏味道在其《正月十五日夜》一诗中写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B音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侬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该诗形象地描绘了唐代元宵之夜灯月交辉、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的场景。李商隐则用“月色灯光满帝城,香车宝辇溢通衢”的诗句,描绘了当时观灯规模之宏大。

值得称道的,还应首推唐代诗人崔液的《上元夜》: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这里虽然没有正面描写元宵节的盛况,却蕴含着十分欢乐愉悦热烈的场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1649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20
下一篇2024-04-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