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的成语故事

爱情的成语故事,第1张

导语:春暖花开的明媚早已淡去,夏日炎炎的热烈也不见了踪影,"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四季的马车就在这《秋风词》的声声哀婉中几近深秋。

红豆相思

唐·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一种传说是:

相传有一位美丽的姑娘,为盼望寻找幸福泉而出走的伴侣,每天在山坡上遥望远方哭泣,泪珠洒到树枝上便长出一颗颗纯红色“心中有心”的红豆豆,人们把这种红豆叫做相思豆,当亲人朋友远行离家时总要给亲人带上一颗相思豆,以此寄托相互的思念,相爱的情人也把相思豆当作爱情的信物相互赠送。

另一种传说是:

传说在遥远的古代,红豆树生出的果子是白色的。后来一对在此居住的恩爱夫妻被战争拆散,丈夫被召边关服役,妻子昼夜思念,日日在红豆树下眺望远方。日复一日,丈夫却杳无音信,最后妻子哭出了血泪,滴入泥土渗入树根,从此红豆树长出红色小果。世人皆传是该女子的相思血泪染红了红豆,“红豆寄情”一说大概也是源于此吧。

天荒地老

唐宪宗时期,诗人李贺到长安应试,因避父亲名讳被取笑参考资格,他在酒店里十分痛苦,借酒消愁。主人给他讲西汉主父偃和唐朝马周的故事,他即兴作《致酒行》:“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青梅竹马

李白是唐朝最有名的大诗人,他有一首诗,是描述男女孩子彼此玩得很投机的情形;其中有两句是这么说的:“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青梅竹马”这句成语,就是从这两句诗中得来的。它的意思是说:小孩子们聚在一起,感情很好,很少发生过打架、吵架的事情。

小朋友,当我们在引用这句成语的时候,还应该注意到描述的对象是谁,如果是同一个家庭的兄弟姊妹,或者是已经成年的知己朋友,就不太适合了。那么,“青梅竹马”到底用在什么人身上最适合呢?它通常是指男女各一人,在孩童时代就已经奠定很好的友谊,等到双方都长大了,由于常有机会接近的缘故,自然而然的,就发生了情爱的事情。这句成语,也可以用来追述两个成年人以往的感情,虽然他们都已经是成年人了,但是因为是追述他们的童年往事,所以,仍然可以引用。其实,广泛一点来说,这句成语对于人数和性别,并没有严格的限制,例如:有一群小孩子,大家聚在一块儿,彼此都很好,这样就可以说是“青梅竹马”,而不必特别去理会是男是女,或者是人数的多少了。

郎才女貌

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之女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杭州访师求学。祝员外拒绝了女儿的请求,祝英台求学心切,伪装卖卜者,对祝员外说:“按卦而断,还是让令爱出门的好。”祝父见女儿乔扮男装,一无破绽,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强应允。

英台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学。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学的会稽(今绍兴)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不一日,二人来到杭州城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

祝父思女,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马文才。美满姻缘,已成沧影。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后梁山伯被朝廷召为鄞县(今奉化县)令。然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

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启示

关于儿女痴情、男女关系,古往今来有多少讨论,但是梁祝的故事不需要这种讨论。我一直认为,有默契的关系,命中注定的知己,是根本不需要追求、表白、权衡这样的过程的,完美的感情就是两情相悦,一拍即合,所有的'情话都是废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风清月思

南宋初年,有一对青年男女,男青年名潘必正,女青年名陈娇莲。他们曾由父母指腹联姻,双方交换碧玉鸾簪和白玉扇坠,作为定婚信物。

娇莲父亲早亡,娇莲同母亲清贫苦守。靖康之变,金兵南侵,逃难之中,陈氏母女失散。娇莲逃至金陵城外,走投无路。经张二嫂引进女贞观,拜观主为师,取法名妙常,从此暂在观中安身。潘必正长到十七岁,赴京应试,不料因病下第。他羞于归家,因他姑母是金陵女贞观观主,故特来金陵相投。姑母将他安置在东首碧云楼上攻习诗书,以待下科上京赴选。

一天,潘生在姑母处遇到了陈妙常,见她生得光彩艳丽,竟被吸引住了,尽日思恋怀念。一天妙常煮茗焚香,相邀潘生谈话。二人饮茶叙谈,潘生怜惜妙常独守空门,妙常心有所感,又违心地表示: 不劳相公费心。潘生自此相思有增无减。

再日,潘生散步遣闷,忽闻一阵凄楚的乐声传来,原来是妙常在那里弹琴。他循声而去,妙常请潘生弹一曲。潘生随手弹吟一曲。妙常听出他弹的是《雉朝飞》。潘也请教陈一曲,陈即弹吟了一曲《广寒游》。两人都听出各自在曲中所寄之情。潘生回到书斋,竟然相思成疾。妙常探病后回到自己房内,一心想念潘生,彻夜辗转难眠,便起来填了一首词,聊以寄托自己的春情。

潘生的病终于好了,病后无聊,信步来到妙常卧房,见妙常正在小睡,便随手翻阅桌上的经书,无意间发现那首词稿,不觉大喜过望,以为天赋姻缘。他揭开罗帐,把妙常抱在怀里。妙常惊醒大怒,要到观主前告他窃玉偷香。潘这回不怕告状了,他嘻皮笑脸地把词意翻说一遍。妙常急寻词稿,已经不见,自知内心秘密已经暴露,只得半推半就,将终身托付于他。两人海普山盟,了却了相思孽债。

启示

一个落第才子,一个妙常尼姑,潘必正与陈妙常冲破封建藩篱,追求纯真爱情的故事让我赞叹这份勇气和执着。“京兆府当年指腹,女贞观重会玉簪。慢写出风情月思,画堂前侑酒承欢。”

举案齐眉

东汉人梁鸿,字伯鸾,原籍平陵(今陕西咸阳市西北),年轻时家里很穷,由于刻苦好学,后来很有学问。但他不愿意做官,和妻子依靠自己的劳动,过着俭朴而愉快的生活。

梁鸿的妻子,是和他同县孟家的女儿,名叫孟光,生得皮肤黝黑,体态粗壮,喜爱劳动,没有**的习气。据说,孟家当初为这个女儿选对象,很费了一些周折。三十岁了还没出嫁。主要原因倒不在于一般少爷嫌她模样儿不够娇,而在于她瞧不起那些少爷的一副娇模样。她自己提出要嫁个象梁鸿那样的男子。她父母没法,只得托人去向梁鸿说亲。梁鸿也听说过孟光的性格,便同意了。

孟光刚嫁到梁鸿家里的时候,作为新娘,穿戴得不免漂亮些,梁鸿一连七天都不理睬她。到了第八夭,孟光挽起发髻,拔去首饰,换上布衣布裙,开始勤劳操作。梁鸿大喜,说道:“好啊,这才是我梁鸿的妻子呢!”

据《后汉书·梁鸿传》载,梁鸿和孟光婚后,隐居在灞陵(今陕西长安县东)的深山里。后来,迁居吴地(今江苏苏州)。两人共同劳动,互助互爱,彼此又极有礼貌,真所谓相敬如宾。据说,梁鸿每天劳动完毕,回到家里,孟光总是把饭和菜都准备好了,摆在托盘里,双手捧着,举得齐自己的眉毛那样高,恭恭敬敬地送到梁鸿面前去,梁鸿也就高高兴兴地接过来,于是两人就愉快地吃起来。

曹操的一生挚爱就是蔡文姬,但也应该是他一生的遗憾吧始终没能娶到蔡文姬。蔡文姬出身高贵,他的父亲蔡邕更是大名士,而彼时的曹操则只是一个无名小辈,身份的悬殊也让曹操没有勇气坦诚自己的心事,曹操拜蔡邕为师,但是直到学成离去都不曾表白过。

蔡文姬第一任丈夫还是曹操受蔡邕之托嫁给了卫青的后人卫仲道,可是没过多久幸福生活,卫仲道就病逝了,加上没有子嗣蔡文姬就离开卫家回到自己家了。此时天下混乱,而蔡邕也因为替董卓说情而被王允所杀,蔡文姬走投无路之际就去找自己的妹妹投靠。

曹操此时也成为了中原霸主,想到蔡邕的事情心中有愧,就命人四处打探蔡文姬的下落,原来当年蔡文姬在寻找妹妹的路上被匈奴劫走了,此后长达十二年的日子中都与匈奴人一起生活,生子。曹操最终到底是把她找回来了。其实蔡文姬当时在匈奴生活已经随遇而安了,有丈夫也有儿子了,只是曹操一厢情愿的一直为她的身世操心,蔡文姬不忍拒绝就只能跟随他回到中原。

但是找回来后曹操并没有娶她,而是把蔡文姬嫁给了一个屯田都尉,要知道当时蔡文姬已经三十多了,还生过两个孩子了,而这个屯田都尉还是年轻小伙,时间长了自然耐不住外面的吸引,后来曹操因为这个都尉搞外遇要杀掉他,蔡文姬披头散发的跪倒雪地里求情,才救下了丈夫也挽回了自己的婚姻。

曹操对蔡文姬的这些心思,其一是愧对老师,所以想要帮助蔡文姬,其二曹操是个惜才的人,蔡文姬的才华他还是非常欣赏的,所以带着这种特殊的感情曹操花重金而没有娶她,而这个种田老汉实际上军队中有实权的高级职位,屯田也不是种庄稼的意思,也算是为蔡文姬觅得一个好的归宿了吧。

蔡文姬、卓文君、李清照、班昭

蔡文姬

汉朝末年,各诸侯拥兵自重,最后被董卓控制了朝政。

后来,曹操假借汉献帝之口,伪造了密诏,杀了董卓,并将他的尸体扔在了光天化日之下,让过路的老百姓羞辱唾弃。

蔡邕是当时的名士,以前和曹操及董卓的关系很好。如今,他见董卓人已经死了,而且亲离朋散,想到旧日的交情,不免难过。他不顾曹操的禁令,一个人趴在董卓的尸体上放声大哭,这一举动吓得周围看热闹的人四散奔逃。

曹操得知以后,不由勃然大怒。心想,蔡邕呀蔡邕,你真是不长眼神,我刚刚夺过大权,还没稳定,你竟敢当众和我唱对台戏。于是,他下令赐蔡邕一死,并且命人到他家里把人都抓起来,发配到边远荒凉的地方。

蔡邕有个女儿,叫蔡文姬,名琰,是当时有名的才女,学识渊博,能言善辩,而且精通音乐。当时她的丈夫刚刚去世,而她又没为夫家生下一儿半子,正在娘家修养。她父亲出事的时候,蔡文姬正在家里弹琴。听到下人来通报,说父亲去哀悼董卓之后,她不由得仰天长叹了一声,心想,大难就要来临了。

果然,曹操的大兵飞奔而来,将蔡府团团围住。全府上下,不分男女,不论老幼,全被捆了起来,被推到了前院,稍有怠慢,就被乱棍打得皮开肉绽。

当时,汉朝北方边境极不太平,胡人经常兴兵前来侵犯。他们每攻下一座城池,就将里面的老百姓残杀殆尽,尸体堆积如山,血流成河。一队队胡兵的马背边上悬挂着一串串男人的脑袋,而马后面驮着他们抢来的女人。

蔡文姬在被发配到北方的路上,遇到了胡兵,被抓住成了俘虏。在和其她被俘的女人一起被押向北方的时候,一路上,她们看到到处都是尸横遍野,恶臭熏天。

到了匈奴以后,因为蔡文姬能文善琴,被南匈奴王看中,当了他老婆,在那里一住就是十二年,生下了两个男孩。蔡文姬人在匈奴的时候,日夜思念着远在中原的亲人,整天以泪洗面,写出了流传后世的凄惨哀绝的《胡笳十八拍》。该曲广为流传,最后流入了中原,其忧怨哀伤的曲调让曹操听了以后也深受感动。曹操回想起自己当年对蔡家的绝情,不由得羞愧难当。他派人来到了匈奴,想用金璧把蔡文姬赎回来。

南匈奴王一方面希望与曹操保持良好的关系,另一方面贪恋那些金璧,考虑再三,最后答应将蔡文姬送回中原。

蔡文姬在临走的时候,她的两个儿子跪倒在地上,抱住文姬的双腿,放声大哭:“娘,您要去哪里啊?大家都说您要回中原,您还回来吗?您平常是那样仁慈,今天为什么就这么狠心?我们还没有长大成人,您怎么就撒手不管我们了呢?”

听了这些话,蔡文姬只觉得肝肠寸断,神情恍惚,她抚摸着两个儿子的脑袋,痛苦流涕,“为娘又能如何呢?当初你父亲强行把我抢来,今天又是他强行将我送回去,为娘又如何能作得了主呢?”

这时,那些和蔡文姬一起被从中原抓来的姐妹们来给她送行,她们跪在地上,哀嚎着哭道,“为什么只有文姬你一个人可以回到中原,而我们却要老死在这荒凉的异乡,永远没有机会再见亲人一面了。”此情此景,连马都悲伤得忘记了走路,车夫赶车都忘记了转弯。围观的人更是互相抱着痛哭起来。

回到中原以后,曹操将蔡文姬好好安慰了一番。看到她孤身一人,曹操下令要将文姬嫁给一个叫董祀的读书人,并征求她的意见。

文姬冷冷地说道:“当初你和我父亲是至交,为了悼念董卓一事,你杀了我父亲,发配了我家人,至今我还不知道他们究竟还在不在人间。十二年后,我已为人母,你又用金璧强行将我们母子拆散,把我接回了中原。我已经不是我了,还有什么事情能由我自己决定呢?既然你意以决,又何必来征求我的意见呢?一席话说得曹操面红耳赤,无言以对。

后来蔡文姬一直老死在了中原,她与自己的两个儿子只能以书信往来,一生再为谋面。

卓文君

卓文君,西汉临邛人,汉代才女,她貌美有才气,善鼓琴,家中富贵。她是卓王孙之女,丧夫后家居。许多名流向她求婚,她却看中了穷书生司马相如。司马相如能弹琴作诗,卓文君从中领会到他的才华和情感,一心相爱。司马相如家里一无所有,卓文君随他私奔后,就开了个酒铺,亲自当掌柜,文君当垆卖酒,相如则作打杂,不怕人讥笑。后卓王孙碍于面子,接济二人,从此二人生活富足。后来司马相如终于成名天下。而文君夜奔相如的故事,则流行民间,并为后世小说、戏曲所取材。

司马相如的文采,卓文君之美艳,当垆卖酒,白头兴怨,长门灵赋;封禅遗书传为千古佳话。流传于世的还有那首著名的《凤求凰》:"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以及卓文君所作哀怒的《白头吟》:“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蹀躞御沟止,沟水东西流。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杆何袅袅,鱼儿何徙徙,男儿重义气,何用钱刀为?”,和凄怨的《诀别书》:“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而不悟!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李清照

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父亲是文学家李格非,母亲是状元王拱 辰之女,也工文章。李照清早年生活在文化空气浓厚的家庭里。 18岁时,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赵明诚 著有《金石录》,李清照写了《金石录序》,详细的记载了夫妻共同生活和对书画金石的爱好。他前期的 词章,多数是描写闺中的生活情趣及大自然的绮丽风光,风格清新明丽。北宋灭亡后,李清照夫妇仓皇南 渡。公元1129年,赵明诚在建康(今南京市)病故,她只身经历了国破家亡的痛苦,因此后期的作品多反 映战乱痛苦的生活,感时伤怀,怀旧思乡,风格沉郁凄怆。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主要在于运用朴实的白 描手法,善于写细腻的感情变化,语言明白如话。在宋代词人中,卓然自成一家。有《漱玉词》。

班昭

班昭字惠班,又名姬,家学渊源,尤擅文采。她的父亲班彪是当代的大文豪,班昭

本人常被召入皇宫,教授皇后及诸贵人诵读经史,宫中尊之为师。

班昭十四岁嫁给同郡曹世叔为妻,所以人们又把班昭叫做“曹大家”。

以个性而论,曹世叔活泼外向,班昭则温柔细腻,夫妻两人颇能相互迁就,生活得

十分美满。

班昭的文采首先就表现在帮她的哥哥班固修前汉书,这部书是我国的第一部纪

传体断代史,是正史中写的较好的一部,人们称赞它言赅事备,与史记齐名,全书

分纪、传、表、志几类。还在班昭的父亲班彪的时候,就开始了这部书的写作工作,她

的父亲死后,她的哥哥班固继续完成这一工作。班固,字孟坚,九岁能作文,稍大一点,

博览众书,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不料就在他快要完成前汉书时,却因窦宪一案

的牵连,死在狱中,班昭痛定思痛,接过亡兄的工作继续前进。

好在班昭还在班固活着的时候就参予了全书的纂写工作,后来又得到汉和帝的恩准,

可以到东观藏书阁参考典籍,所以写起来得心应手。

前汉书出版以后,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学者争相传诵,前汉书中最棘手的

是第七表百官公卿表,第六志天文志,这两部分都是班昭在她兄长班固死后独

立完成的,但班昭都谦逊地仍然冠上她哥哥班固的名字。班昭的学问十分精深,当时的

大学者马融,为了请求班昭的指导,还跪在东观藏书阁外,聆听班昭的讲解呢!

班昭还有一个兄弟是班超,我们现在常用的两个成语“投笔从戎”和“不入虎穴焉

得虎子”就是他的口语演化而成的,反映出他的智勇过人,他出使西域,以功封定远侯,

拜西域都护,扬汉威直至中亚细亚三十年之久。

汉和帝永元十二年,班超派他的儿子班勇随安恩国入贡的使者回到洛阳,带回他给

皇帝的奏章:“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人玉门关。谨遣子勇,随安西献物入塞,及

臣生在,令其目见故土。”表达出一种浓郁的叶落归根的思想,然而奏章送上去之后,

三年后朝廷仍不加理会。班昭想到死去的哥哥班固,对年已七十,客居异乡的哥哥班超,

产生一股强烈的的依恋、怜悯心情,于是不顾一切地给皇帝上书:

妄同产兄西域都护,定远侯超,幸得以微功得蒙重赏,爵列通候,任二千石,天恩

殊绝,诚非小臣所当被蒙。超之始出,志捐躯命,冀立微功,以自陈效。会陈睦之变,

道路隔绝,超以一身,转侧绝域,晓譬诸国,固其兵众,每有攻战,辄为先登。身被金

夷,不避死亡,赖蒙陛下神灵,且得延命沙漠;至今积三十年,骨询生离,不复相识;

所与相随时人士众,皆已物故;超年最长,今且七十,衰老被病,头发无黑,两手不仁,

耳目不聪明,扶杖乃能行,虽欲竭其全力,以报答天恩,迫子岁暮,犬马齿索,为之奈

何?

蛮夷之性,悼逆侮老,丙超旦暮入地,久不见代,恐开好究之原,生逆乱之心。而

卿大夫感怀一切莫肯远虑,如有卒暴,超之气力,不能从心,便为上损国家累世之功,

下弃忠臣竭身之用,诚可痛也!故超万里归诚,自陈苦急,延颈逾望,三年于今,未蒙

省禄。

妾窃闻古者十五受兵,六十还之,亦有休息不任职也。缘陛下以至孝理天下,得万

国之欢心,不遗小国之臣,况超得备候伯之位,故敢触死为超求哀,乞超余年,一得生

还;复见阙庭,使国家永无劳远之虑,西域无仓猝之忧,超得长蒙文王葬骨之恩,子方

哀老之急。

班昭代兄上书,说得合情合理,丝丝人扣,汉和帝览奏,也为之戚然动容。特别是

文中的最后两句,引用周文王徐灵台,掘地得死人之骨,而更葬之。魏文侯之师田子方,

见君弃其老马,以为少尽其力,老而弃之,非仁也,于是收而养之。两则故事明讽暗示,

汉和帝认为不再有所决定,实在愧对老臣,于是派遣戊己校尉任尚出任西域都护,接替

班超。

班昭以她的文采和才情使她的哥哥班超得以回朝。

任尚抵达任所,班超一一予以交代完毕,任尚对班超说:“任重虑浅,宜有以海之。”

希望班超对他治理西域一些忠告,班超语重心长地说:“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顺孙,皆

以罪过徙补边屯;而蛮夷怀鸟兽之心,难养易败。今君性严急,水清无大鱼,察政不得

严苛,宜荡佚简易,宽小过,总大纲而已。”但班超走后,任尚私下对亲信说:“我以

班君当有奇策,今所言平平耳!”任尚不能借重班超的经验,竟以严急苛虐而失边和,

这是后话。

汉和帝永元十四年八月,班超回到洛阳,拜为射声校尉,他离开西域疏勒时本已有

病,来不及和妹妹好好地聊聊,加以旅途劳顿,回家一个月就病逝了,班昭无言以对。

班昭以她的文采,完成了哥哥班固的前汉书打动汉和帝的心,使哥哥班超回归

洛阳。班昭的文采还表现在她写的女戒七篇上。

七戒包括: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七章。本是用来教导

班家女儿的私家教课书,不料京城世家却争相传抄,不久之后便风行全国各地。

在“卑弱”篇中,班昭引用诗经·小雅中的说法:“生男曰弄漳,生女曰弄瓦。”

以为女性生来就不能与男性相提并论,必须“晚寝早作,勿惮夙夜;执务和事,不辞剧

易。”才能克尽本份。

在“夫妇”篇中,认为丈夫比天还大,还须敬谨服侍,“妇不贤则无以事夫,妇不

事夫则义理坠废,若要维持义理之不坠,必须使女性明析义理。”

在“敬慎”篇中,主张“男子以刚强为贵,女子以柔弱为美,无论是非曲直,女子

应当无条件地顺从丈夫。”一刚一柔,才能并济,也才能永保夫妇之义。

在“妇行”篇中,订定了妇女四种行为标准:“贞静清闲,行己有耻:是为妇德;

不瞎说霸道,择辞而言,适时而止,是为妇言;穿戴齐整,身不垢辱,是为妇容;专心

纺织,不苟言笑,烹调美食,款待嘉宾,是为妇工。”妇女备此德、言、容、工四行,

方不致失礼。

在“专心”篇中,强调“贞女不嫁二夫”,丈夫可以再娶,妻子却绝对不可以再嫁,

在她的心目中下堂求去,简直是不可恩议的悖理行为,事夫要“专心正色,耳无*声,

目不斜视。”

在“曲从”篇中,教导妇女要善事男方的父母,逆来顺受,一切以谦顺为主,凡事

应多加忍耐,以至于曲意顺从的地步。

在“叔妹”篇中,说明与丈夫兄弟姐妹相处之道,端在事事识人体、明大义,即是

受气蒙冤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万万不可一意孤行,而失去彼此之间的和睦气氛。

班昭主要生活在汉和帝时代,汉和帝在班超死后不久就驾崩了,皇子刘隆生下来才

一百天,就嗣位为孝帝,邓太后临朝听政,不到半年,帝又死,于是以清河王刘祜

嗣位为孝安帝,孝安帝才十三岁,邓太后仍然临朝听政。

东汉皇帝短命,只有开国的光武帝刘秀活过“花甲”,六十二岁时死,其次就是明

帝,四十八岁,再次是章帝三十一岁,其他多在二十岁以下,包括一大批娃娃皇帝,造

成外戚专权局面。

邓太后以女主执政,班昭以师傅之尊得以参予机要,竭尽心智地尽忠。邓坞以大将

军辅理军国,是太后的兄长,颇受倚重,后来母亲过世,上书乞归守制,太后犹豫不决,

问策于班昭,班昭认为:“大将军功成身退,此正其时;不然边祸再起,若稍有差迟,

累世英名,岂不尽付流水?”邓太后认为言之有理,批准了邓坞的请求。

班昭年逾古哮逝,皇太后为她素服举哀。

班昭是一位博学多才,品德俱优的中国古代女性,她是位史学家,也是位文学家,

还是位政治家。她在曹家有一个儿子,几个女儿,儿子曹成被封为关内侯。

  1、庄姜:春秋时齐国公主,卫庄公的夫人。相传《诗经》里《燕燕》为其所作:“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不及,泣涕如雨”,后代诗评家推为“万古离别之祖”。宋人朱熹在《监本诗经》中认为庄姜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庄姜可谓诗经时代美女姿本代言人,《诗经·卫风·硕人》中描写庄姜时说:“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2、 卓文君:西汉著名才女,貌美,擅琴,能诗,家中富贵。她是卓王孙之女,丧夫后家居。许多名流向她求婚,她却看中了穷书生司马相如,并与之私奔,够浪漫的吧。,二人开了个小酒铺,文君当垆卖酒,相如打杂。后卓王孙碍于面子,接济二人,从此二人生活富足。后来司马相如终于成名天下,此女结局还算不错。

  3、 班昭:东汉女辞赋家。一名姬,字惠班。生卒年不详。班彪女,班固妹。嫁曹世叔,早年守寡。兄班固著《汉书》,八《表》及《天文志》未成而去世。昭博学高才,和帝下诏令其续成。她经常出入宫廷,担任皇后和妃嫔的教师,号为“曹大家”。每有贡献异物,常令昭作赋颂。及邓太后当朝,班昭与闻政事。著有赋、文等16篇。

  4、 蔡文姬:东汉著名学者蔡邕之女。代表其心灵呐喊的血泪名篇《胡笳十八拍》、《悲愤诗》足以把她送上中国古代第一才女之位。汉末大乱,连年烽火,蔡文姬在逃难中被匈奴所掳,流落塞外,后来与左贤王结成夫妻,生了两个儿女。在塞外她度过了十二个春秋,但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曹操平定中原,与匈奴修好,派使邪路用重金赎回文姬。

  5、甄洛:魏文帝皇后。曹丕称帝后宠郭皇后,郭后恃宠中伤甄皇后,甄后从此失宠,在《塘上行》里写出了一个妻子对丈夫相思到极致的、一往无悔的深情泣诉,可怜最后等来的却是曹丕的一纸死令。甚至死后对尸身”以发覆面、以糠塞口”,极尽侮辱与凌虐。

  6、 谢道韫:东晋女诗人,南朝著名才女,以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之咏雪诗名扬千古。她出身于晋代王、谢两大家族中的谢家,成人后又是王家的媳妇。谢道韫是东晋后期打败苻坚的百万大军的一代名将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王凝之的妻子。谢道韫聪慧有才辩,被后人称之为绝代才女、奇女。谢道韫和丈夫王凝之有四子一女。四子是蕴之,平之,亨之,恩之。一女成人后嫁给庾氏。据《晋书"烈女传》记载,谢道韫的子女在孙恩之乱中全部遇难,所以说,她虽出身名门,却也命运多舛。

  7、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8、 柳如是: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秦淮八艳之首。个性坚强,正直聪慧,魄力奇伟。曾与当时两大著名诗人陈子龙、钱谦益切磋过武功,虎视群雌,不让须眉。20余岁时,嫁给钱谦益。崇祯帝自缢,清军占领北京后,南京建成了弘光小朝廷,柳如是支持钱谦当了南明的礼部尚书。不久清军南下,当兵临城下时,柳氏劝钱与其一起投水殉国,钱沉思无语,最后走下水池试了一下水,说:“水太冷,不能下”。柳氏“奋身欲沉池水中”,却给钱氏硬托住了。于是钱便腼颜迎降了。钱降清去北京,柳氏留在南京不去。钱做了清朝的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由于受柳氏影响,半年后便称病辞归。1666年钱氏去世后,乡里族人聚众欲夺其房 10、 上官婉儿:初唐著名诗人上官仪的孙女。上官仪因替唐高宗起草谋废皇后武则天的诏书,与其子上官庭芝同被诛。时在襁褓中的婉儿与母亲郑氏被没入掖庭即内宫为婢。上官婉儿14岁时,武后召见她,让她执掌诏命。中宗复辟,拜上官婉儿为婕姝,旋拜为昭容。后在临淄王李隆基起兵推翻韦后政权时被诛,活了46岁。

  产,柳氏为了保护钱家产业,竟用缕帛结项自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1645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20
下一篇2024-04-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