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读后感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读后感,第1张

作品简介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又译为《炼金术士》,是巴西作家保罗·柯艾略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88年。该小说运用富含哲理和诗意的语言讲述了牧羊少年圣地亚哥追寻宝藏的奇幻冒险故事,具有很大的启发性和励志意义。 

小说自出版后,便风靡全球,畅销160多个国家,登上20多个国家畅销榜第1名,荣获33项国际大奖,已经被翻译成68种语言,是当今在世作家作品中被翻译最多的小说。全球销量超过6500万册,是历史上最畅销的葡萄牙语小说。这部小说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文学现象之一。

作者简介

保罗·柯艾略(Paulo coelho),1947年出生于里约热内卢市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少年时期便立志成为像若热·亚马多一样成功的职业作家。在从事文学创作之前,曾担任过编剧、剧场导演和记者,为巴西最著名的摇滚乐歌星创作过《减生于一万年之前》等六十余首歌词。后沉迷于研究炼金术,魔法、吸血鬼等神秘事物,作为嬉皮士周游世界,与一些秘密团体和东方宗教社会有过接触。后从事文学,代表作有《朝圣》、《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我坐在彼德拉河畔哭泣》等。曾荣获法国政府授予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巴西政府授予里约布兰科骑士勋章、国际安徒生大奖、书业白金奖(澳大利亚)、畅销书金奖等诸多奖项。

作品评价

翟文婧:“他在《炼金术士》一书中将注意力放在人对自我认知的探寻和对自我价值实现的终极追问之上!通过‘爱与意志’的结合这个‘试金石’,作者展现出对人生终极价值的向往与追问!” 

王宁:“小说试图通过对炼金术的研究来提炼出生活的真谛,通过对梦中的美好理想的追求来实现人生的价值,因而具有多层次的寓言意义和丰富的象征意义。” 

张卫华:“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一书中,作者以自己的独特经历和审美偏好作为创作的出发点,融合了中东和阿拉伯世界的一些文化和文学典籍的精髓,为读者创设了独特别致的幽秘风景。

创作背景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取材于《一千零一夜》和作者的切身体验。

      柯艾略年轻时钟情于对神秘事物的研究。他曾经用11年的时间去研究炼金术。在柯艾略的时代,关于炼金术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在炼金术上,柯艾略耗费了巨大的精力,他用仅有的钱购买进口图              书,去拜见相关领域的专家(他们都拒绝接见他),认真研究书中的奇怪的符号。这些研究最后都毫无结果,这使得柯艾略开始对包括炼金术在内的神秘领域产生了怀疑。

后来,柯艾略加入了拉姆教派,并结识了他的导师。导师告诉他,炼金术士有三种:“第一种讲话之所以空洞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正在说些什么;第二种讲话之所以空洞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正在说些什么,而且还知道炼金术的语言所指向的是心灵而不是理智;第三种人,他们从未听说过炼金术,但是却通过自身的生活终于发现了哲人石。”这一番话给了柯艾略很大的启发,他最终意识到,取得上帝的精华并不是少数人的事,而是所有人共同的任务。基于此,他开始创作《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2002年,这位世界级畅销书作家保罗·柯艾略曾访问中国。在接受媒体的访问中,他谈到了他与文学传统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自己不关心传统,他只与个别的作家发生关系,接受个别作家的影响,比如“博尔赫斯帮助我理解了人类的象征性语言,亚马多使我理解了巴西人的灵魂,亨利·米勒使我理解了写作必须是自发的,威廉·布莱克让我看到了写作的充满想象的一面”。而且对于别人质疑他的作品如此畅销,是否影响他在巴西乃至拉美文学史上的地位,他更坦言说,他的写作更看重的是小说的读者,因为读者比知识分子更有眼力。而且他认为自己是一个严肃作家,“这个严肃的意义是说我对自己的工作非常精心。我不认为写得晦涩让人读不懂就是严肃作家。我做的是让自己的想法与更多的人共享,越多越好。我不希望把作家分成严肃作家和不严肃作家”。这些访谈中有明显的矛盾之处,比如一方面说自己是严肃作家,一方面又不赞成把作家分成严肃与不严肃的派别。可见即使是这位享誉全球的畅销书作家,在面对传统,面对那些已经成为经典的作品的时候,心里也会不由自主地纠结。

分享正文

最早听说这本书是来自吴伯凡老师的一篇文章,由于有很多人希望吴老师推荐一些入门的哲学书,吴师没有推荐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例如《苏菲的世界》、《哲学家都干了什么》等等,而是让我印象深刻的这本《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在心里种下了很久的草,在珠海旅行期间,偶然在书店看到并且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如果它沿用最早的译名---《炼金术士》,且没有人推荐的情况下,估计我一辈子都不会打开这样一本书吧!)

很多人看到这样的书名肯定会联想到那部耳熟能详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虽然这两本书没有任何联系,但其中蕴含的精神诉求却是高度相似的,都是关于命运、信仰、理想和信念的。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圣地亚哥的男孩,他原本是一个很普通的家庭的孩子,有一天他不满足于当前的生活,想要做一个牧羊人去远方看看世界,他父亲同意了他的请求并且给他足够的钱买了一群羊作为对他这个决定的支持。这位父亲的举动很伟大,站在父母的立场,都希望孩子在自己身边,不愿他去冒风险,不愿他吃苦,牧羊人是一份很辛苦的工作,风吹日晒,居无定所,但父亲看孩子态度坚决,显然是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所以选择支持孩子而不是用所谓的爱去控制和绑架孩子。

圣地亚哥带着他的一群羊和不断跟他人交换的书辗转在各个地方。在这期间,他学到了很多,他了解羊群的习性,知道哪里水草丰盛,此时的羊群是依赖他的,因为他可以带领羊群找到食物。后来他在一家卖羊毛的店里遇到了一位心仪的女孩,他本来打算跟女孩表白,幻想着他们能结婚,过着平凡的生活,但最终无果。在那期间,他连续两次做了同样一个梦,梦见在一个金字塔下隐藏着巨大的财富,他找到了会占卜的吉普赛女人,她告诉他必须要去寻找他的财富,男孩还在犹豫期间,这时撒冷王出现了,在他的启示下,圣地亚哥顺应天命,卖掉羊群,踏上了寻宝之旅。

 

这条路注定不是平坦的。男孩在初次到达一个陌生城市后就被骗走了所有的财产,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决定,如果当初没有来这里,他还是会和自己的羊群在一起,一切都是在他的可控范围内。而现在,他不仅没有找到宝藏,钱还被骗光了,什么都没有,前途一片迷茫,生活完全失去了控制。于是他开始怀念牧羊的时光,那时候的虽然没有巨额财富,但是至少生活无忧无虑,也还有依赖他的羊群,他还能控制一些东西。男孩这种失控的感觉也是导致我们经常呆在舒适区的原因,人总是希望得到确定感,希望生活是可控的,所以大多数人走不出去,一直呆在熟悉的环境里。此外,如果不改变思维和行为方式,总换环境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这就像乌鸦走到哪里都被会认为不吉祥一样。

在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之后,男孩没有回去,而是决定留下来攒够买羊的钱和路费再回去,一位好心的水晶店主收留了他。在男孩的帮助下,原本经营惨淡的水晶店逐渐生意兴隆起来。水晶店老板的梦想是去圣城麦加,一方面,他开店赚取路费,另一方面,他却很矛盾,因为他害怕自己一旦实现梦想,就不知道该如何继续生活下去。渴望梦想实现,却又担心实现后失去方向,于是他就给自己找了一个借口,一直开着水晶店,停留在寻找梦想的路上,即使他挣的钱早已足够。男孩也攒够了他想要的钱,这时候他也有过矛盾,如果他回去了,那么就会一直停留在追梦的路上,惴惴不安且不时地处在后悔之中。

男孩还是决定离开水晶店,继续踏上了寻宝之旅。在去沙漠的路上,男孩遇到了一个同行的英国人,他是希望穿越沙漠寻找炼金术士告诉他炼金术的秘诀。他与男孩不同,他的一切知识都是来自书本,他不像男孩那样观察驼队和沙漠,也不与其他同行的人交流。男孩曾经与他交流过,后来男孩意识到也许每个人获取信息的方式是有所不同的。最后,英国人找到了炼金术士,探求炼金术的秘诀,但他并没有得到什么秘诀,还得自己回去研究。

男孩在沙漠里与一位叫法蒂玛的女孩一见钟情,这种对女孩的爱,让男孩想留在沙漠里与女孩厮守终身。可是法蒂玛明白,如果男孩留下来而不是继续寻找他的宝藏,那么他这一辈子就会活在后悔之中,也会对女孩产生怨恨,因为男孩会认为是女孩阻碍了他继续前行的步伐,于是女孩鼓励男孩继续去寻找他的宝藏。在我看来,这才是真正的爱,给他想要的,让他成长,而不是把他留在身边,束缚着他。

爱情从不阻止一个男人去追寻他的天命。万一发生了这种情况,那是因为他不是真正的爱情,不是宇宙语言所讲的那种爱情。

后来,男孩又遇到了炼金术士,他们经历了一系列的事情,甚至差点丧命。在这个过程中,炼金术士教会了男孩去倾听自己心灵的声音,男孩也逐渐修炼成为一个“炼金术士”:懂得怎样观察世界,怎么理解世界,懂得怎样与世界交流。

历经千难万险,男孩如愿以偿的来到了金字塔前,可是并没有找到梦中的宝藏,并且还被人抢走了所有的钱。最后男孩回到了自己曾经过夜的一个教堂,在树下找到了宝藏。看似一切又回到了原点,可是男孩这一路所有的经历才是最重要的,并非一堆财富可比。他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了解了沙漠的语言,遇到了自己的真爱,学会了世界之魂,懂得了如何与世界交流,这一切都是如此珍贵。

这个故事被很多人认为是鸡汤,因为文章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当你渴望得到某些东西时,整个宇宙都会协力使你实现自己的愿望。此外,也反复地提到了天命,这些都很有激励作用,激励着我们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但这本书并不仅仅是如鸡汤一样的生活感悟,而是一个关于远方,关于梦想,关于选择,关于心灵,关于倾听等等的故事。不同生活经验的人得到的感悟是不同的。于我而言,这本书最大的感触是让我们在不断前行的过程中坚定的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在男孩寻宝的过程中,有过很多次的重要抉择,正是一次次的放弃那些不是最重要的东西,他才能最终来到金字塔,不然很有可能变成他遇到的那些人,例如停留在追梦路上的水晶店老板。也许信仰这个词太过虚无和空泛了,但对于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应该是越来越清晰的,如果你也处在迷茫之后,建议你去花时间读一读这本经久不衰的佳作。

最后附上我喜欢的一些摘抄

天命就是你一直总希望去做的事情。所有的人在刚步入青年时代时,都知道自己的天命是什么。

    这种力量看似有害,其实它正教导你如何去实现自己的天命。它能锻炼你的精神和砥砺你的意志,因为在这个星球上存在着一种伟大的真理:无论你是谁,或无论你想做什么事,当你真心想得到某种东西时,那是因为这种愿望产生于宇宙灵魂,这就是你来到世间的使命。

    我现在还活着。当我吃东西的时候,我就一心一意地吃;走路的时候,我就只管走路;如果我必须打仗,那么这一天和其它任何一天一样,都是我死去的好日子。因为我既不生活在过去里,也不生活在将来中,我所有的仅仅是现在,我只对现在感兴趣。假如你能总是把握着现在,你就能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你将会发现,沙漠中存在着生命,夜空里有着星星,战士们之所以打仗因为这是人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生活是一个节日,是一场盛大的宴会,因为它永远是又仅仅是我们正在度过的现在时光。

畏惧忍受痛苦比忍受痛苦本身更加糟糕。没有一个心灵在追求它的梦想时会忍受痛苦,因为追寻中的每一刻都是与上帝和永恒相遇的时刻。

倾听你的心灵,它知道所有的事情。因为它来自世界灵魂,而且总有一天还会回到那里去。

谁也无法逃避自己的心灵,因此最好是倾听它所讲的东西。这样的话,你预料不到的打击就不会发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1525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9
下一篇2024-04-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