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锁最初是想要嫁给尔康的,因为紫薇拔刀的时候,就将她许给了尔康,但是后来紫薇和尔康反悔了,金锁即使不愿也没有办法,这件事也就这样作罢了,后来在逃亡的路上,柳青却喜欢上了金锁,并紫薇在知道后,也是十分开心,后来也是不等金锁说啥,就直接将金锁塞给了柳青。
那个时候,虽然说很多人都知道,柳青喜欢金锁,但是金锁对于这件事,可并没有表态金锁对柳青有没有意思呢,紫薇也不知道,可是她还是将金锁塞给了柳青,甚至都不让柳青表个白,立个誓言之类的,后来还是小燕子出马,非让柳青告白,这才有了一些仪式感,金锁的归宿总比尔康强。
柳青表完白之后,金锁挺不好意思的,毕竟是个姑娘家,不过还是有一些小开心,因为柳青说的那些话,确实是挺动心的。事实上金锁就算是不同意,也没有办法了,毕竟在此之前,紫薇已经是将她许给了柳青。因此在柳青表白成功后,紫薇说的一句话,也是让人感到挺不舒服的。
因为那个时候,她明明没有尊重金锁问过金锁的意思,却还在那里说,金锁唯一的亲人是她。因此不少网友听到这句话之后,也是有点同情金锁,要知道金锁对紫薇可是一心一意的,但是紫薇对金锁,却一面说是亲人姐妹,但是另一面,却完全不是该对亲人姐妹做的事情。
这些事情金锁自然是知道的,虽然是有些伤心,可后来全部都接受了,不过幸好的是,后来她嫁给了柳青,而柳青对她也确实是挺不错的,做会宾楼的老板娘总比做丫环好吧。
只是对于金锁嫁给柳青这件事,很多人也认为,这其实并不是金锁原本想要的。要知道,自从紫薇将金锁许配给了尔康之后,金锁便爱上了尔康。
而关于这种猜测,也是不少人也是在皇上询问金锁为何嫁给柳青的时候,金锁给出的回答中,推测出来的。因为当时金锁回复的是“那就要问**了”。这句话,在不少人看来,其实也是暗藏着深意。毕竟当时柳青还没有说自己要娶金锁,金锁也没有答应要嫁,后来也是紫薇将金锁给推了出去,才有了柳青和金锁结婚这件事。
不过对于这件事,紫薇的解释是,她和尔康都觉得,金锁要有自己的幸福。虽然很多人认为,这是紫薇的强词夺理。但不可否认的事情是,金锁如果真的嫁给了尔康,一定没有嫁给柳青幸福。要知道,尔康心里眼里,都是紫薇,哪里还会有金锁的影子。
近日,林心如带着她亲自制片的《华灯初上》强势回归大荧屏,这部悬疑大片从第一天开播起,就备受观众喜爱,豆瓣上的评分更是达到了82。《华灯初上》这部作品是林心如亲自制作并出演的,从剧本开始创作到成功上映,历经了4年时间,以及耗费了25亿台币,在台湾绝对称得上大制作。此次,林心如告别傻白甜,剧里的新风格让观众们耳目一新,直呼惊喜连连!
林心如出身优越,父亲擅长投资挣了很多钱,从小她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不过,幸福的三口之家并没能延续下去,父母最后因为性格不合选择了离婚。林心如聪明有头脑,经常充当和事佬,让父母复婚。从小到大,她在学校里都是公认的校花,但她的性格上并不像扮演的“紫薇”一样,乖巧懂事,反而在高中就开始收情书,违反校规校纪,是老师头疼的问题学生。
在学校的时候,林心如学比自己大的女生,刻意把校裙裁短,还时不时穿条黑丝。当时,她为了当模特拍广告,还骗老师自己生了病,但实际上,她并不缺钱花,只是单纯的不想上课罢了。女儿的一言一行父母全看在眼里,明明知道她想当演员却偏偏装作不知道,所以高中刚一毕业,就打算要把她送到国外。林心如坚持不去,加上经纪人的强烈挽留下她最后呆在了国内,同时,顺利拿下了《校园敢死队》里的女主角。
一开始,父母是不同意的,得知该剧里有林志颖时,并没有多加阻拦。事业也证明,林心如就是演戏的料。该剧播出后,好评如潮,林心如也跟着火了一把,成为了万千男子心目中的初恋情人。之后,越来越多的机会找到了她,但让她彻底走红的还是1996年琼瑶的《还珠格格》。起初,“紫薇”这个角色定的并不是林心如,由于种种原因,她才得到了这个机会。
戏是演上了,可演到一半时,湖南台的领导过来,说她这个“紫薇”太丑,需要换个更漂亮的。这么好的资源,林心如肯定不想放弃,所以她找到琼瑶,恳请她无论如何都要保住自己。最后,她凭借“紫薇”一角,红遍了全国各地,成功贴上了“温柔”、“善良”的标签。
之后,她又出演了《情深深雨蒙蒙》,在观众心里彻底站住了脚。不过,温柔只是林心如伪装出来的,真正的她,不是“紫薇”,也不是“如萍”。
2004年,林心如在做客《康熙来了》时,被主持人问道:拍戏这么多年,被人亲过没有,林心如表示只被“尔康”吻过,而且还是那种强吻,明明自己都紧闭嘴巴了,他还要把舌头伸出来。节目播出后,网友们直骂周杰是流氓,台湾、大陆两边的观众都将矛头指向了他一个人。此后,周杰在圈子里销声匿迹,几乎很少出来过。
事发后,周杰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出来解释,直到多年以后,他才发微博替自己辩解,声称自己没有舌吻林心如。就算自己确实吻了,她为什么不反抗?而她能在节目上说那些话,是因为她根本想不到大陆的网络会那么发达,自己说的话能传到大陆。在大家眼里,周杰的解释也确实是有一些道理,所以舆论又倒向了林心如那边,说她是心机女,因为她的几句话毁了一个人的一生。
而她多年的拥护者,则表示既然是假的,为什么当时不回应,要等这么多年!这难道不是看自己没有流量,出来蹭林心如的热度吗?两人的恩怨纠葛到底是什么样子只有当事人知道,可以确定的是周杰的演艺生涯确实是回不到以前了,因为一部《还珠格格》他火了,也因为这部剧他被毁了。
林心如“直率”的性格在哪都一样,除了周杰,她还在节目上公然表白木村拓哉,当主持人告诉她人家已经当了孩子他爸时,林心如还表示想要插足人家的婚姻。在拍《情深深雨蒙蒙》期间,苏有朋也爆料过,称林心如其实是个表里不一的人,表面上温柔乖巧,实则豪爽,口无遮拦。这一点,从她种种无脑的言论上就能看出来。
不过,她也为自己的口无遮拦付出了代价,多年营造的乖巧形象崩塌,口碑也受到了一定影响,除了“紫薇”和“如萍”,林心如也找不到什么好的角色了。可能是意识到了危机,2008年,林心如先是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之后又参演了《美人心计》、《倾世皇妃》,可也是火了一阵,就没什么大动静了。
近段时间,林心如以新身份重新回归,相比以前的“傻白甜”,这次她在《华灯初上》里饰演的是风情万种的妈妈桑,高颜值搭配高演技,让无数观众刷新了对她的看法,也刷新了她的口碑。上线仅仅两天,该剧就在豆瓣上拿下了84的评分,成为豆瓣第一热播剧。这样的成绩,对于一部悬疑剧来说相当厉害。
林心如作为一名老戏骨,把罗雨侬这一角色表现得淋漓尽致,看上去坚强,其实内心脆弱到不行,被男朋友伤害、被好姐妹背叛、以及最后看到尸体的恐惧,每一个小细节她都把握得恰到好处。确实,她这一次是真的走心了。圈子里很多女星,年纪越大,越是想装嫩,就比如《斛珠夫人》里的杨某,三十好几了还在装嗲,一口一个“师父”叫得人鸡皮疙瘩掉一地。
而林心如一改往日风格,精确的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大浓妆、无滤镜,又美又有风韵。为了这部新剧,林心如前后一共准备了4年多,从场景布置到灯光,再到配乐,都是剧组精心准备的,**质感加上复古风,扑面而来的高级感。
总之,这部悬疑、女性、三角恋的复古女性大戏很值得推荐,虽然有少部分人说它剧情狗血,像台湾版的“小时代”,但绝大多数的观众还是非常喜欢的。《还珠格格》已经播出了23年,“紫薇”也都45岁了,现在的她,有事业,有孩子,简直就是人生赢家!
在我们的一生中,都会有一首歌或几首歌曾伴随我们成长,曾引起过我们心灵的共鸣,那熟悉的旋律一响,不知勾起我们对往事的多少回忆。
中央电视台的《回声嘹亮》节目,就是让我们在熟悉的歌声中重温过去的时光。
三月三十一日的节目中,著名歌唱家李光羲老师同他的老伴紫薇女士牵手《回声嘹亮》,一曲情真意切的《牵手》,诠释了他们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爱情。他们不像是在唱歌,而像在为我们娓娓讲述他们的爱情故事,“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因为路过你的路,因为苦过你的苦,所以快乐着你的快乐,所以追逐着你的追逐……”,那一刻,时间好像停止,他们的眼眸里只有彼此,那一刻,李光羲老师那双布满老年斑的手和紫薇女士的手紧紧相握,那一刻,空气中都流动着温馨。那一刻,我的眼睛湿润了,被他们五十多年的相濡以沫的爱情而感动。
当李光羲老师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迟到了59年的定情戒指,深情款款的戴在紫薇女士的手上时,全场掌声雷动,在这浪漫的瞬间,主持人思思赶紧趁机说:“请李老师向紫薇阿姨真情表白,就用年轻人常说的那三个字。”全场安静下来,我也带着好奇心、屏住气息,想亲耳听一下83岁高龄的`李光羲老师怎么说出这三个字,可李光羲老师略带羞涩的说:“我把三个字改成五个字吧,你确实不错”。主持人带着遗憾的口吻说:“太含蓄了吧。”我听完,却欣慰的笑了,这就是他们的爱情,这就是他们对“爱”的表白,没有炽热的言辞,有的只是相濡以沫、朴实无华的感情。
想想现实中的有些人,不知对多少人说过那三个字,今天跟这个花前月下,明天跟那个海誓山盟,“爱”在他们嘴里,就像家常便饭一样,不知这样的爱又有什么分量?李光曦老师和他的老伴在五十多年的爱情里,或许从没说过那三个字,所以在舞台上才显得那么的生涩,那么的说不出口,可他们却用行动谱写了一首爱的乐章。真正的爱情不是空泛的口头表白,而是要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生病时的嘘寒送暖,是贫穷时的共赴患难,是富贵时的不离不弃。真正的爱情不是非要轰轰烈烈,它要有流水一样绵绵不绝的情意,不是非要山盟海誓花前月下,它要的是相视时的温馨与默契,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一生约定。
如今,当我再度聆听《牵手》时,却有了不一样的感觉,有了一种别样的感动。
我国封建传统古代有一个习俗,那就是大户人家的**出嫁后,到了夫家后也是要带上自己曾经的贴身婢女的。这是为了贴身婢女可以和从前一样照顾主子,大户人家都是这样的。与此同时,贴身婢女也要成为姑爷的小妾。所以,自小作为紫薇婢女的金锁,在知道紫薇跟尔康两人在一起后,心里就明白了自己往后要随紫薇一同进尔康家的门。
尤其是那次紫薇为了替皇上挡刺客,深深地挨了一刀的时候,在紫薇以为自己命不久矣的时候,紫薇更是自然而然地将金锁托付给了尔康,希望尔康可以在紫薇离世后,好好照顾金锁,钟情于紫薇的尔康怎么会答应紫薇这样的请求呢,一方面是尔康根本就不希望紫薇离开,另一方面是尔康对金锁根本没有男女之情。所以,后来紫薇康复了之后,很多不受控制的事情就发生了,紫薇和尔康两情相悦,紫薇在受伤后逐渐调整好了身体,她怎么会将自己爱的男人拱手相让呢?所以,如何安顿好金锁的婚事,一直是紫薇的心头所困。
紫薇康复以后,明里暗里都跟金锁说,让她不要参与她和尔康之间的感情。听到紫薇说的这些话。金锁更是十分伤心,但是紫薇是自己的主子,顾不上自己伤心,她也只好答应紫薇。不过后来金锁也遇到了自己的心上人。众人在逃亡的过程中,金锁被柳青看上了,柳青更是一路都贴心照顾金锁。
但是金锁没有武功,所以不小心掉下悬崖后,柳青拼了命地去救金锁。命是就上来了,只是金锁的脚受伤了,柳青不仅给她接上,还不分昼夜地照顾她。柳红察觉到了柳青对金锁超乎朋友之间的关心,就问哥哥柳青是不是对金锁动情。而当时,金锁恰巧醒了,并且听到了柳青的话,只是此时的金锁心里有尔康,所以就假装没醒。直到后来,柳青给腿脚不便的金锁做拐杖,尽管金锁说了不需要。但柳青还是主动给她做了方便走动的拐杖。
金锁终于被柳青的举动感动了,她终于感受到了紫薇主子口中说得“情有独钟”。后来柳青大胆地对紫薇表白,他支支吾吾有些紧张,柳红更是直接帮哥哥将心中一直想说的话说了出来。
所以金锁也算是找到了自己的爱情,找到了一个真心对待她的男人。而紫薇曾经对金锁还是有些自私的。她一方面希望金锁可以有个好的人家,但是又很自私地不愿意和金锁共同分享一个男人。但是,在她和金锁的关系中,她才是主子,而金锁又无可奈何只好言听计从。所以金锁的处境一直都很无奈和被动。直到柳青出现,她也觉得有男人真心实意地对她好。从某程度上来说,金锁也是受到过紫薇的打压,所以后来柳青和金锁逐渐远离了紫薇。
第42集第42集
晴儿正与紫薇分析利害,小燕子却来述说永琪和班杰明最近的奇怪。班杰明心情不佳,失手让小燕子摔下了马。突降大雨,众人忙躲进亭子,班杰明却在一旁淋雨。老爷主动给紫薇打伞,十分关切,尔康看在眼里心急如焚。永琪找班杰明深谈,又向小燕子表白,三人心中都有了负担。路人对“洋鬼子”班杰明指指点点,孩子们也欺负起他来,幸得小燕子及时赶到。
大家好,我是兮兮,很高兴今天在这里回答这个问题,兮兮很喜欢在跟大家一起研究讨论各种问题。废话不多说,下面我们直接进入《甄嬛传》正题吧!
《还珠格格》主要讲述了皇室沧海遗珠紫薇公主从济南到北京千里寻亲,路遇小燕子,见她为人纯真善良侠肝义胆,便和她结为姐妹。小燕子为帮助紫薇独闯皇家猎场,被皇上误认为是自己的女儿。从此上演了一场真假格格互相体谅、互相扶持,最终身份互换的完美剧情。
小燕子一时蒙圈做了皇帝的女儿,被封为“还珠格格”。紫薇虽然很心痛,但仍然很大度得对小燕子说,如果你喜欢,我可以立刻会济南做一辈子的夏紫薇。换句话说,如果紫薇和小燕子之间的感情不是真的,紫薇根本不可能放弃公主的身份去做一个平民。
紫薇从小饱读诗书,通情达理,颇有大家闺秀的风范,因此很多人对紫薇的印象都很好,紫薇其实是一个很聪明的人,而且很细心,可以说是非常适合在宫中生活了。
尔康在没有遇到紫薇之前,其实和晴儿是暧昧的关系,两人曾在一起作诗,一起看星星看月亮,后来紫薇进宫成为了格格,紫薇在没有任何人的提示下一眼就发现了尔康和晴儿的关系不一般,因此以退为进,在尔康面前示弱,惹得尔康极力表白。
刚开始的时候,紫薇阴差阳错的认识了小燕子,成为了结拜姐妹,将自己的身世告诉了小燕子,紫薇和金锁两个人人生地不熟,身无分文,认识了这个热心肠又头脑简单的小燕子,因此将自己的秘密告诉了小燕子,这样一来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又让小燕子帮自己找到了爹。
感谢各位看官能百忙之中阅读文章,很开心今天在给大家答疑解惑,希望我的解答可以帮助到大家,也欢迎大家在这里跟我一起讨论。
在当代电视剧编导中,冯小宁是相当具有独创精神的一位。这不单是因为他选材和视角的独特(在《病毒·金牌·星期天》、《大气层消失》中体现得更为鲜明),也不是因为他常常身兼数职,更主要的是他信奉的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原则。他较少关注琐屑的小事,偏爱绚丽多彩和激动人心的故事,追求气魄宏大的格调,用浓墨重彩渲染感情的急风骤雨。他所关注的也主要不是个人的内心生活,人的心灵深处的秘密,而是对民族历史与命运的思考。他把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完完全全地注入到作品中,对思想和原则的关心往往超过了人物和故事。他和流行的市民情调格格不入,以致作品中常常流露出愤世嫉俗之感和孤傲狷介之气。
英雄主义是响彻在冯小宁几乎所有作品中的主旋律。这不是时下作品中常见的那种羞羞答答、遮遮掩掩的英雄主义,而是直抒胸臆的自我表白。血与火,爱与恨,理想与激情的澎湃使他的作品充满动势,主宰着人物的精神生活,给观众以向上的力量。时下作品中大多尽量避免主人公的豪言壮语,似乎一有豪言壮语就不真实可信。冯小宁不避讳豪言壮语,而事实证明,豪言壮语同样可以产生强烈的震撼力。关键在于这些豪言壮语是不是与人物性格吻合,是不是用心写出来的,是不是用心说出来的。
他对当代社会的价值观颇不以为然。“随着时代的前进,‘英雄’的价值标准也会不断改变,这是必然。但那个时代无数人为了民族强盛而付出了生命,我们不能因为自己价值观的改变而否定他们在历史上的价值。”(《〈北洋水师〉编剧与导演阐述》)在冯小宁看来,经过淘洗、浓缩的历史,其崇高和严峻显然高于平庸、琐屑的日常生活,选择历史也就等于选择理想。“我们未必是历史的英雄,而他们已经是民族的英雄,他们已用行为证实了自己,而我们还没有行为证实什么。虽然有些‘我们’好像显得比他们聪明似的。”(同上)
在选材上,他着眼于历史上风云激荡、多灾多难的时期。这样的时期最容易激发出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不断的丧权辱国,外国人在中国的土地上肆无忌惮地掠夺,而具有高度文明的民族却只有任人宰割。当人们想到祖国时,首先想到的是痛苦和屈辱。抗日战争是对这一屈辱的历史性总结。全国人民第一次团结在民族解放的旗帜下。但是,就在他们为保卫家园而浴血奋战时,也始终抹不掉对于自己民族落后的痛感和屈辱感。他们所迸发出的歌颂勇敢和大无畏精神就常常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
另一个独特之处是冯小宁对个人命运与民族命运关系的思考。现代战争题材作品所表现的大多是战争背景下个人的命运,而冯小宁作品中的主角是民族的命运。
他不看重优美和谐,他的作品不是根据情节的发展,而是根据是激情的爆发来结构,至于平凡的日常生活,只是生活中激情爆发的酝酿和插曲,是一个能量积聚过程。他笔下的人物首先都负担着某种社会使命。在表现大自然方面,他多选取高山大海、长河落日,像《长天烽火》中黄河源头的壮丽景观,飞流轰鸣,泡沫翻腾,挟着巨大的力量奔腾而下,此时,一群无路请缨的热血青年齐刷刷地跪下,抒发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自然景物与人物的感情溶为一体,人的灵魂被拓展了,升华了。看到这里,凡是能从黄河联想起中华民族历史的人,都不能不为之肃然动容。再如:嫂子在敌机轰炸机场、汉奸不许迎战、中国空军危在旦夕时,毅然升起令旗的壮举;流浪艺人不愿接受施舍,铿然一曲,为四兄弟奔赴战场壮行。都显示出民族精神中蕴蓄的慷慨悲壮。在冯小宁看来,缺乏崇高的生活简直不是生活。冯小宁像是一个生活在九十年代的五十年代的艺术家。他对于英雄主义具有一种带些孩子气的崇拜,也许是因为在某个时期,那曾经是他全部理想和信念。他把注意力放在寻找生活中最强烈、最富有诗意的东西,而往往忽视了日常生活中那些平凡琐碎的东西,完全可以并且应该加工到艺术的高度。
即便是在爱情领域,冯小宁的描绘也是别具一格的。冯小宁笔下的爱情较少花田月下、柔情蜜意,而总是与时代精神联系在一起。《长天烽火》中每一个人物的爱情都被爱国主义激发、强化,不是相貌、气质,而是英雄气概使主人公赢得了爱情。在冯小宁看来,不爱国的人根本就不配享有爱情。冯小宁在描绘爱情时,总是在寻找一种超越爱情的东西。这里很少有感情的风暴,大多是平静的涟漪。即使在描绘大胆追求爱情的紫薇时,也带有较多的冷静和克制。但无论何种表现,他的人物,就其爱情观来说,基本是现代的,除了描绘战争对爱情的毁灭外,我们很少看到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给爱情打上的特殊烙印。另外,所有的爱情都是精神上的,是友谊和爱情的混合体,“总之爱情是那样纯净,圣洁到了不自然的地步,它没有火热的感情,因而也失去了诗意。”(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潮》)
当然,《长天烽火》的主要贡献还是在于为电视剧的人物画廊增添了许多栩栩如生而富于光彩的人物。与《北洋水师》不同,《长天烽火》没有描绘多少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它的主要人物、事件都是虚构的,因此也就有了更多的想象的余地。尽管有时在英雄主义的强烈光芒下,人性的那些丰富多彩的方面显得模糊了。
大哥是全剧的重心。他是冯小宁心目中理想的男人,真诚、无私、坚毅,光明磊落,是责任感、勇气和力量的化身,女人可以把完全自己交付给他,而一旦把自己交付给他,而绝不会担心危险、背叛。这大约就是冯小宁理解的男子气概。濮存昕面部棱角分明,表情严峻,从形象上与这个人物是完全吻合的。他对女性具有吸引力,和紫薇在一起感到快乐,但又信守对茹玉的爱情。这与其说是传统道德观念,还不如说是信守诺言。在当代作品中常见的理智与感情的冲突中,看来,冯小宁毫不犹豫地偏向理智。也许是因为太完美,太过于理想化了,大哥这个人物反而不容易使观众认同。他在最后时刻迸发出对紫薇的爱情,是较为成功的地方,但对人物心理的进一步开掘仍显不足。也许是因为没有那么浓重的英雄色彩,三哥这个人物反而显得亲切感人。胡亚捷的表演松弛、自然,无论巧劫敌机的机智,深夜闯到嫂子住处的爱情表白,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过,他对嫂子那富于自我牺牲精神的爱情,多半是一种知恩图报的侠义心肠,
紫薇是全剧另一个最有光彩的形象。她倔强、热烈、坦白,具有美丽的线条和旺盛的青春活力。对于爱情的执着和大胆,与往往越出常轨的行为十分契合。即便在爱人而不被爱时,也不会放弃自己的个性。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是这个人物最具魅力的地方。她毫不掩饰对大哥那种咄咄逼人的爱情,大哥的拒绝只会使她的爱情更加强烈。当她发现不可能得到大哥的爱情时,自然地选择了一条最为危险的道路。对寨主的慷慨陈词,一口气说出许多个“你知道吗”,显示出陈小艺的艺术功底,此时,她已经完完全全化身为角色。由于她那从生命深处涌流出来的真挚和坦诚,观众也就愉快地忽略那些带有一些现代化的倾向的地方。
茹玉纯洁、刚强,富于牺牲精神,她对大哥误解的忍耐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一种理解和宽容。她更像一个结婚多年的妻子,而不是一个未婚妻。如果能把她对爱情的追求表现得更强烈些(当然不是用紫薇的那种方式),更多地表现一些她身上的柔情,加大她与紫薇的反差,对爱情和幸福的追求被战争毁灭悲剧感会加更强烈。不过,冯小宁回避了一个问题,就是她对于紫薇的态度,作为一个深受西方文明熏陶的现代女性,茹玉不应该迟钝到一无所知紫薇对大哥感情的地步。她的自我意识过于微弱。她对二哥爱情的态度也比较模糊、淡漠。设想一下,如果写她在香港与二哥之间真的发生了点什么(这当然是一种可能性),而强烈的责任感促使她回到大哥身边,并且比以往更强烈地爱着大哥,也许这个人物会更丰满一些。中国传统妇女的美德在嫂子这个人物身上得到了更为突出的体现。
不过,《长天烽火》中的人物大多带有理想主义的色彩,形象鲜明而有欠丰满,人物的高尚和勇敢是一开始就具有的,对性格的发展变化表现不够。有些地方当然也写出人的复杂性,如大哥在拆除炸弹后的恐惧、二哥的怯懦。但总的说来,类型化的人物大多写得比较成功,如中队长。中队长胸前揣着撕掉的东三省地图,支配他性格的唯一力量就是山河破碎的痛苦和献身民族解放事业的信念。他从来没有笑过,最后却在为国捐躯时笑着死去。这是一个外表冷峻内心热烈的人物,冷峻来自内心被强烈压抑的激情。其余较成功的如粗犷豪放的寨主,是一个传统的绿林好汉形象,嫂子是传统美德的化身,都可称之为类型化人物。但嫂子和小文都太文雅了一点,更象是知识女性。如果写出她们作为劳动妇女的淳朴和粗放,就更能在几个女性之间造成对比和反差。
冯小宁的作品,缺点与优点几乎同样鲜明,缺点与优点往往相互依存。他的作品充满激情,但这种激情有时却流于矫情。像四弟由于飞机事故,误把炸弹落在人群中,带着深切的自责撞击敌舰未能成功,人群中他的母亲却愤愤地说了一句“没出息”。这个场面简朴、自然、感情饱满,几个镜头,几句简单的对话,就刻画出一个的母亲强烈的悲痛和期望,尤其使我们联想起中国历史上岳母那样伟大的女性。老人在人们的目送下蹒跚离去,这本来已经足够了,但紫薇叫的一声“妈妈”,非但没有提高,反而削弱了这一场面的表现力。此外像战争场面中的艺人弹奏、轰炸日舰时民众欢欣鼓舞争相观看,都忽视了起码的人性特点。毕竟战争不是足球比赛,无论任何时候都不会有人观看的,何况是在敌强我弱的时候。民众无论如何欢欣鼓舞,在敌人的炮弹下还是会选择躲在防空洞里,流浪艺人也绝不会在剑拔弩张的时候,为了电视剧铺叙感情的需要而特地赶到卢沟桥的。在激烈空战的同时,茹玉冒着弹雨运送药品,同样明显带有人为的痕迹。寨主送走紫薇后对空鸣枪,大呼“**,来世再见”也有过“度”之嫌。这是一个分寸感的问题。
粗糙是冯小宁几乎所有片子的通病。他追求粗犷,却常常流于粗糙。我这里无意指责空中那些缺乏质感的模型,毕竟由于技术和财力的限制,我们还不太可能拍出《中途岛海战》那样的战争场面,但拼刺刀形同儿戏、群众演员胡乱比划一同,明显就是导演的不足了。又如茹玉在海中被鲨鱼追赶,拼命逃难,千钧一发,而赶来救援的洋好汉向鲨鱼开枪时却面带微笑,而且还不忘记西部牛仔般潇洒地转了一圈左轮手枪,一下子冲淡了与鲨鱼搏斗的惊险。再如剧中人居然称宋庆龄为“宋庆龄夫人”,更是犯了常识的错误。这些地方完全是可以避免的。非不能也,不为也。
另一个问题是历史感的缺乏。人物的思想和语言缺乏三、四时年代的特色,而最后大哥对紫薇的表白,简直是冯小宁个人感情的流露,于人物思想相距甚远。我想象冯小宁在写作时,可能经常会对他的人物流露出会心的微笑,但描绘历史人物,即使是虚构的历史人物,作者和人物之间必须保持适度的距离感。
冯小宁过于憎恨汉奸了,而把中国空军的几次重大损失都归因于汉奸。在《北洋水师》里面对于民族历史的思考和忧患意识在这里被简单化了。像老舍在《四世同堂》中把国民性与民族命运联系起来的思考。中国空军的失败是长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造成的落后所致,空军将士是注定要牺牲的,而他们的伟大正在于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我欣赏《北洋水师》里面封疆大吏与投考军校的少年在海滩相遇的情节,李鸿章第一次被刻画成人的形象,相比而言,《长天烽火》中的专员就显得过于脸谱化,只是一个愚蠢而自负的坏蛋,他只知道作恶。这种简单化削弱了空军牺牲精神的悲剧感。诚如莱辛所说,“最大的坏蛋也知道慰藉自己,想方设法说服自己,相信自己犯的错误不是什么大错误,或者是由于不可避免的必然性迫使他犯了错误。以邪恶为荣,这是违反天性的。”(莱辛:《汉堡剧评》)。
侵略者向伟大军人敬礼这个的情节曾经被不少小说和电视剧模仿,冯小宁不幸也落入了这个窠臼。我以为,将这一苏联卫国战争中的情节移植到中国,却没有多少真实性可言。对于德国人,那完全是可能的,那不是因为德国法西斯比日本法西斯好,而是民族性格使然,也是罪感文化和耻感文化的差异。日本是一个在谦卑背后掩藏着傲慢的民族,所以绝不会有日本法西斯向伟大的中国军人敬礼的事,他们更通常的做法是将他剖腹剜心,事实上,他们对赵尚志、杨靖宇就是这样做的。看一看今天日本政界不断演出的修改教科书的闹剧,就不难理解这一点。
“要么不拍,拍就拍在历史上留得住的精品。”(《〈大空战〉导演阐述》,《中国电视》94年第11期)这是冯小宁对自己的要求,也是观众寄予他的希望。《长天烽火》是一部可以拍成精品却没有拍成精品的电视剧,但这毕竟是第一部以空战为题材的视听作品,它在探索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乃至失败和不足,都是值得珍视的。尤其是在当前艺术界一些人把流行的东西视为美好的和唯一的东西时,冯小宁执着的追求就更有意义了。他努力向我们证明,从概念出发,同样能产生伟大的作品。
虽然也无法避免商品经济带来的喧哗与浮躁,但冯小宁仍然是一个敢于对流行的东西说“不”的导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