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永远别在烂事上纠缠

人,永远别在烂事上纠缠,第1张

  文/南川大叔

 1

 有一位律师朋友,是专门受理离婚案的,每年处理大大小小上百件案子,见过形形色色为了离婚撕破脸皮的男女,其中有一个女人令他印象深刻。

 离婚是男人提出的,女人一直不同意,两个人僵持谈判很久后,女方才松口答应。

 本以为离婚手续办完,这件事就算完了,但因为2万元,两个人大打出手。

 原因是男方向女方亲戚家借了2万元,可男方死活不承认,女方一气之下,就将男子告上了法庭。

 法庭是讲证据的,她拿不出借条,更拿不出转账纪录,最后婚是离了,但是钱并没有拿回来。

 她气不过,上诉到上一级人民法院,但仍旧维持原判。

 她心里憋着一口气,总想把这口气出了才算圆满,男方越无赖,她越要上诉。

 为了这2万元,她花了5年时间,不去上班,不去照顾孩子,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全都花在上诉上。

 律师朋友说,女人之前是一家知名广告公司的客户经理,一个月收入就有2万,可就是因为咽不下这口气,整天纠缠在这件事上,最后丢了工作,放弃了生活。

 有一句话说,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如果你和烂事纠缠一辈子,那么你也将永远活在垃圾生活中。

 2

 **《我不是潘金莲》中的李雪莲,就是一辈子和烂人死磕到底的。

 李雪莲是个农村女人,为了生二胎,商量和丈夫假离婚。

 不料丈夫却把假离婚变成真离婚,趁机和发廊的小姑娘结了婚。

 李雪莲上法院起诉前夫,要求前夫离婚并和她复婚,最后自己再正儿八经地和混蛋丈夫离婚。

 结果当然是败诉,李雪莲去找前夫理论,前夫怒骂并当众嘲笑她,说她不是李雪莲而是潘金莲。

 就因为这句话,李雪莲决定再次起诉,一申诉就是十多年。

 一个年轻貌美的女人,完全可以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却因为一件烂事,一个烂人,纠缠了一辈子,也过烂了一辈子。

 3

 不和烂人烂事纠缠,远离垃圾人是一辈子需要引以为戒的事情,有时因为一个不注意,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之前看到一则新闻,一北京女大学生,从北大校园回昌平校园的路上搭车被强奸杀害。

 嫌疑犯被抓后,警方询问到为什么要强奸。

 嫌疑犯回答说,在搭车过程中,女学生与嫌疑犯因为绕路发生了争执,两个人争吵不断,女学生指着他的鼻子说了一句:你等着,我记住你了。

 没想到,这是她在这个人世间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生命诚可贵,可烂人并不觉得。

 这样的人浑身上下都散发着负能量,易怒、暴躁、仇恨、报复、无知、充满戾气,因为你一句话、一个动作,他就会夺走你的生命。

 4

 去年在武汉火车附近,胡某因为1块钱与面馆老板发生纠纷,两个人相互谩骂,吵得不可开交,冲动之下,胡某跑进厨房,拿起菜刀砍下了老板的头,扔进垃圾桶……

 演员刘洁带着男友去昆明中医院探望生病的外婆,结果在一楼碰到一个醉汉,醉汉撞到他们后还口出狂言,骂骂咧咧。

 刘洁和男友忍不住回骂了两句,结果醉汉拿出身上的刀子,砍向了他们,刘洁当场倒地身亡,男友腿部受伤。

 本来刘洁和男友刚从泰国拍完婚纱照回来,婚期将近,却没想到,从此阴阳两隔。

 遇到这样的烂人,宁肯吃亏,也要远离。就像人一样,走在路上被狗咬了一口,你难道要咬回去才解气吗?

 记得早些年,也遇到过这么一档事。

 和几位同事去大排档吃宵夜,夜市的生意很火爆,桌子挨桌子,椅子套椅子。

 有位同事不小心碰到了隔壁桌的客人,那几位客人不是光着膀子,就是露着纹身,同事道了歉,他们听后便奚落地说:“你看那个怂样子”

 其他几位同事听后气愤不已,毫不示弱地看着他们:“都道歉了,你们这是什么态度!”

 刚说完这句话,那桌的人呼啦全站了起来,气势汹汹地看着我们。

 当同事还准备再说的时候,被我制止了:“对不起啊,我朋友刚才不是故意的,你们喝好吃好,我们换地儿。”

 说完我便结账,拉着几个朋友走了。

 一路上,同事有点闷闷不乐,埋怨我:“这种人,就不应该惯着他,不能认怂。”

 我笑着说,不要试图和这些人讲道理,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道理。

 5

 任何时候,别高估了对方的人性,低估了自己的危险,你用嘴巴讲理,他用拳头玩命。

 所以,千万不要在烂事、烂人上纠缠。跟他们计较,只能拉低你的智商;跟他们对话,只能拉低你的层次。

 别和喝醉酒的人吵架,避开满身戾气的人,遇事不要总想着出一口气,“惹不起躲得起”这一句话,不是胆小怕事,而是一种睿智。

 被渣男抛弃分手,你要想的不是去他公司闹事和他撕逼,报复他,而是应该快速离开渣男,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去吃饭遇到流氓朝你吹口哨,你想的不是如何怒骂他们,而是应该加快脚步,以后别来这种是非之地。

 被他人诋毁攻击,你要想的不是如何抓住他们的把柄也去诋毁他们,而是做好自己,争取早日脱离这个圈子。

 千万不要逞一时之快,让烂人有接近你、伤害你的机会。

 人生苦短,时间有限。

 你的人生应该和有意思的人谈恋爱,和爱的人结婚,做喜欢的事情,过舒服的生活,不为烂人纠结,不为烂事纠缠。

一个人走在阳光明媚的大街上,心情很是愉悦,可他一路走,一路担忧,最后脑子里的阴霾逐渐遮蔽了晴朗的天空。

这或许是大多数人,都曾有过的经历:

在做一件事时,我们总会有各种担心和焦虑。

既怕自己做不成,又怕别人的质疑和否定。

最后无休止的内耗,就会彻底拖垮我们。

但其实,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

与其被精神上的内耗折磨,不如用行动去治愈自己。

想的越多,越会透支心力和体力,做的越多,才越能扛住压,克住难。

作家南川大叔,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他有一个表弟,某天给他发消息说,自己想应聘华为公司。

南川大叔问:“你开始投简历了吗?”

表弟支支吾吾地回道:“还没有,应聘哪个岗位我还没有想清楚呢。”

南川大叔劝表弟,先在网上找一些资料,看看在招聘的岗位有哪些,对照自己的能力一一筛选,然后再综合分析。

表弟听完点了点头,也表示接下来要好好研究一番。

但一周之后,表弟又去找他。

原来表弟并没有去应聘,因为他听说华为公司面试很严格,而且要求也很高,就算顺利通过面试,也很难适应激烈的内部竞争。

南川大叔问他:“你先告诉我,投简历了吗?”

表弟回答道:“还没有,我不确定自己能不能行。”

南川大叔听后,叹气道:“你根本没去尝试过,就已经被想象中的困难吓住了。”

日本作家松浦弥太郎,曾说过一句话:“那些经常困于不安和焦虑的人,往往有想太多的坏毛病。”

在做一件事时,最难克服的,不是将会遇到的困难,而是想象中的困难。

不知你是否有这样的感受:

本想去健身,但想着会很累,越想越累,干脆就不去了。

本想去读书,但想着会犯困,越想越困,干脆就不读了。

本想去写作,但想着会很难,越想越难,干脆就不写了。

《撒野》这本书中,有一句话:

“人就是这样的,想来想去,犹豫来犹豫去,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勇气没攒够,其实只要迈出去了那一步,就会发现所有的一切早就准备好了。”

许多时刻,令我们疲惫的,从来不是没准备好,而是过多的焦虑和犹豫。

想太多,不仅会消耗掉更多的体力和精力,也会瓦解掉你做事的决心和意志力。

放下过多的精神内耗,才能丢掉沉重的思想包袱,轻装前行。

哲学家叔本华曾说过一句话:

“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你越在意他人的负面评价,越会丧失前行的勇气。

只有放下过度的敏感,才能减轻内心的累赘。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曾认识一位很有才华的O先生。

这位O先生是文坛新人,已经在文学杂志上,发表过小说,未来大有可为。

但他却因一次寻常的退稿经历,自尊心受到很大伤害,从此一蹶不振。

渡边淳一打电话安慰他说,不必在意这些。

他只是有气无力地应了一声。

还有一次,渡边淳一到他的住处看他,但他不是挠头就是叹气,根本没有创作的欲望和斗志。

几年后,这位O先生渐渐断送了自己的前途,在文坛上彻底消失了。

《海贼王》里有一句话:

“这个世界并不掌握在那些嘲笑者的手里,而恰恰掌握在能够经得住嘲笑与批评、并不断往前走的人手里。”

面对他人的质疑和不看好:

若你强大,它就是你向上的垫脚石。

若你怯懦,它就是你向前的绊脚石。 

已故建筑大师贝聿铭曾经被法国总统钦定为卢浮宫重建项目的设计师,但几乎所有法国人都反对这个决定。

设计院的委员对贝聿铭的设计稿冷嘲热讽:“这是什么破玩意!”

他走在街上,一个巴黎女人故意对他吐痰。

但从始至终,他没有因为别人的无理言行大发脾气,也没有因为这些负面事件,放弃自己的设计理念。

后来,贝聿铭顶着巨大的压力,终于用金字塔式的设计,让卢浮宫成了法国人最骄傲的建筑。

有一句话说:“过多的敏感,是一种无谓的自我消耗。”

能吞得下多少委屈,才能成多大的事。

能受得住几分打击,才能成几分的才。

当你最终做出成绩,所有误解就会不攻自破,所有打击便会烟消云散。

去年有一则很火的视频,叫做《先干了再说》。

视频里,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许多人纷纷犯了难。

一个小伙子,在纸上写下了自己的担忧,疫情前辞职了,还能找到工作吗?

一个中年男子,在农村做家畜生意,他问自己,鸡都出不了栏,乡亲们没有收入怎么办?

一个餐饮店老板,看着员工都在店里望着她,她在想,三个月没进账,店还能开下去吗?

在短暂的困惑和挣扎后,他们纷纷行动起来。

那个小伙子,在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之前,选择去当一名网约车司机。

那个中年男子,为了推销乡亲们养的鸡,开始尝试在网上直播带货。

那个餐饮店老板,把店变成了小型菜市场,带着所有员工,卖起了平价蔬菜。

最终,他们都熬过了最难的那一关。

当深陷困境时,越纠结越会走投无路。

当你去行动时,才能更好地寻找出路。

知乎上有一个提问:“37岁失业在家,压力巨大,超级痛苦,怎么办?”

有一个叫“沧海”的网友回答说:

首先,迷茫不解决任何问题。再次,情绪于事无补。

假如说,上帝在你眼前放了十个盲盒,并告诉你有一个里面装的是你想要的,你会怎么办?

你应该一个一个地去打开。

不要再浪费时间,赶紧去试错,想太多是没用的。

一个字,干。不行,换。再干,不行,再换。

有一句谚语说:“空谈,水之泡沫;实行,金之点滴。”

也许,行动不能立马给你带来转机,却可以让你慢慢摆脱困境。

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

1983年美国社会学家hochschild,提到一个理论叫 “情绪劳动” 。

大意是除了日常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外,还存在一种被忽视的劳动,就是情绪的劳动。

当一个人陷入过度焦虑和纠结时,就会消耗自己大量的体力和精力。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做一件事时:

怕自己做不成,比真做不成,更让你感到疲惫。

怕别人说你不行,比真不行,更让你感到难堪。

许多时刻,我们面对的最大困难,不来自外压和外力,而是来自情绪和精神的内耗。

所有困惑也好,质疑也罢,想得越多越痛苦。

当你摒弃杂念,抛开烦忧,做得越多越坦然。

一个人最大的自律,是不跟自己较劲。

点个 「在看」 ,与朋友们共勉。

作者 | 洞见(DJ00123987)——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2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

排版 | 徐徐来

 | 部分来源于网络,侵删

音乐 | International Piano Academy Lake Como - Kanon und Gigue für Klavier in D Major:No 1, Kanon

阅读原文

阅读 10万+

赞1623在看2106

写下你的留言

精选留言

读书君

置顶

64

行动是治愈内耗最好的良药,现在行动起来,加入樊登书友圈,每天共读一本书,共同成长!

后台回复关键词粉丝群,即可加入,进群可抽免单,最高2000元

10w书友都已加入,你还不快来~

幸会

100

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

樊登读书

(作者)

31

许多时刻,我们面对的最大困难,不来自外压和外力,而是来自情绪和精神的内耗。

Dei昕同

80

看完茅塞顿开 豁然开朗 心情舒畅 焦虑缓解了许多 时间好快 我就是有时候想的太多浪费了许多时间 但无论如何 都要硬着头皮往前走 弥补之前的不足 熬过去这几十天 明年这个时候该有多开心啊 坚持到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1477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9
下一篇2024-04-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