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张学良完成“东北易帜”后,在内政方面做的第一件大事是枪杀杨宇霆和常荫槐。之后,对外宣传杨宇霆的罪状为:“暗结党羽,图谋内乱……颠覆国府,阻挠和议,把持庶政,侵款渎职。”
但这些罪状有的并不成立,有的虽然成立却证据不充分,如把持庶政的事实很多,但均未构成犯罪,有的虽然问题很严重,如擅自购抢,却也并未达到死罪的程度。杨宇霆虽有致死之由,却无应杀之罪。由此看来,张学良枪杀杨宇霆并非出于无奈,而是必然之举。
01 先说说杨宇霆被杀的具体经过在张作霖时期,杨宇霆身兼数要职,位居首辅。由于其所处地位之特殊,也养成了专横跋扈、盛气凌人的作风,平时除老帅以外,什么人都不放在眼里。张学良执掌东北军政后,杨不仅不稍敛抑,而且专横更甚。
1929年1月10日下午,杨宇霆、常荫槐一同来见张学良。向张提出要成立一个“东北铁路督办公署”,理由是中东铁路是中苏合办,不受东北交通委员会管辖,如果成立铁路督办公署,可将所有铁路纳入管辖范围之内。
杨宇霆已将成立公署的文件拟好,由常荫槐出任公署的督办。但张学良认为这件事涉及外交,应慎重考虑,东北的局势刚安定下来,不要因此引起外交上的纠纷。
应当说,杨常主张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的目的,是出于维护铁路权益和主权。而张学良主张暂缓进行,是出于东北政局的稳定,双方对此问题没有本质上的分歧。
配图:杨宇霆剧照
但杨宇霆当时坚持要张学良马上签字同意。张学良不露声色地约他们晚餐后从长计议。当晚19时左右,东三省兵工厂督办杨宇霆、黑龙江省省长常荫槐一同来到大帅府老虎厅会客室。刚刚落座,警务处长高纪毅和侍卫副官谭海率领六名卫士破门而入,六支手枪同时对准杨常二人。由高纪毅宣布:
“奉长官命令,你们反对易帜,阻挠国家统一,着将你们二人处死,立即执行。”
杨常闻言,顿时木然,脸色苍白,相对无言。分别由两名卫士按住后,被卫士从头部向下开枪,二人陈尸老虎厅。
02 为何说张学良杀掉杨宇霆是必然之举张学良与杨宇霆之间的权力之争,是导致张学良杀掉杨宇霆的根本原因。再加上受人挑拨,特别是日本人的离间,导致张学良猜疑加重起了杀心,并且在多个偶然事件的促成下,张学良最终采取了行动。
张学良接掌东北军政大权后,面临复杂而严峻的东北政局,无论从事实上还是从心理上,他都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年轻的张学良处于如此高位,他需要东北政要们全身心的支持和尊重,而杨宇霆却任事有余,尊重不足,甚至有动摇主帅地位之言行。这是张学良所不能容忍的。
杨宇霆的不敬行为,对于具有多年军旅生涯的张学良来说,自然要产生“杀以立威”的想法。从杨常被杀后张给杨宇霆夫人的信中可看出这一点,他在信中说:
“弟受任半载以来,费尽苦心,百方劝导,请人转述,欲其(指杨)稍加收敛,勿过跋扈,公事或私人营业,不必一人包办垄断,不期骄乱性成,日甚一日,毫无悔改之心。”
发出“不必一人包办垄断”的呼喊,说明杨常的行为,已经影响甚至是威胁到了张学良作为东北军政主帅的权威,张学良作出反应是必然的。杨宇霆之所以“包办垄断”一切,是因为他自命诸葛,目中无人;而张学良却不是西蜀阿斗,他在阻止这种包办未果后,必然要采取更激烈的行为。
张学良在枪杀杨常后说:
“我不管办什么事,他都不同意,他决定要办的事,不许我有二语,一定要照他的办,他哪把我放在眼里呢?我不杀他,我这个司令无法干了,都听他的,我算什么司令呢?”
这段表白应该是张学良杀杨宇霆的本质原因。为了巩固自己作为司令的地位,维护个人的权威,“杀以立威”就成了张学良的一种选择。
再者,张学良对杨宇霆的不信任由来已久。在张作霖被炸死时,消息是杨先知道后来告诉张学良的,对此张学良就产生疑惑。
最早对杨不满,是在对待张宗昌问题上,当时张宗昌要回东北,张学良不同意,张宗昌就要打回东北。研究决定抓到张宗昌后处死,由杨宇霆指挥对他的作战。抓到张宗昌后,杨把他给放了,并告诉他说,张学良的本意是要枪毙他。对此,张学良认为杨宇霆居心不善,后来,张对杨的疑心日积月累,不断加重。
张学良疑心加重,首先是日本人挑拨的。张作霖被炸死后,日本各界有许多人来沈悼唁,村冈司令官初次会见张学良时,除虚伪地对张作霖的逝世表示哀悼外,就别有用心地提醒张学良好自珍重,注意有人虎视眈眈,暗怀阴谋,企图伺机取而代之。而军事顾问土肥原大佐曾多次向张学良进言,如不排除杨宇霆,即将危及司令的地位。
这两位军人的离间是直白的,而让张学良心情沉重的则是外交老手林权助的委婉提醒和比喻。张作霖死后,日本派林权助为特使到奉天致唁。林权助由日本起程时对人说:
“我和张雨亭是老朋友,我见了老世侄张学良,只须痛哭一场,不由他不念故交,不走亲日路线。”
林到奉天后,果然表现得十分精彩,真有点像柴桑口孔明祭周瑜之架式,涕泪纵横。林权助返回日本时,在东京火车站举行记者招待会,他说:
“今天的东北实际情况,同我们日本当年幕府时期德川家康时代很相似”。
张学良看到了经人翻译的这段讲话后,为了了解这段历史,特到书店购买一本《东洋史》。这段史实是:在日本幕府时期,权势赫赫的丰臣秀吉死去。其子丰臣秀赖继承了秀吉幕府的大权。他年少英敏,但贪图享乐,不甚理国政,一切政务均由其岳父德川家康来执掌。后来,德川家康突然发动政变,竟把女婿丰臣秀赖逼得自杀而死,灭了丰臣氏,建立了德川幕府。
张学良看了这段历史,自然对号入座。想到这里,他不禁毛骨悚然,深恐自己成为丰臣秀赖第二。
配图:张学良剧照
与林权助采用同一手法的还有另一个人,他时任东亚经调局理事长,也是日本法西斯理论创始人之一的大川周明。在张学良继任不久,大川周明将一本《日本外史》送给张学良,并用红笔把德川家康篡夺丰臣氏政权、杀害丰臣秀赖的一段史实勾画出来。
问题很显然,这决不是对张学良有所厚爱,他和林权助的谈话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挑拨张学良与杨宇霆的关系,希冀张杨之间发生火并,以便从中渔利。
由此可见,林权助和大川周明利用历史进行委婉地挑拨,要比两位军人直白地离间厉害得多。这段历史,让张学良感到恐惧,这种恐惧又必然导致他心理上多疑,行为上的猜测。这种多疑和猜测的心理加重,又必然不断放大杨常身上本来就具有的傲慢无礼行为,并最终导致张学良下决心除掉杨常。
日本除了这种直接挑拨活动外,还利用日本在沈阳办的《满洲报》等报刊,搞民意测验,利用浪人特务等出卖一些所谓的情报,以制造东北集团内部的摩擦,激怒张学良,其用心可谓十分明显。此外,奉系内部的派系之争,也是导致杨常被杀的因素之一。
最后决定和实施杀杨常,都是由偶然事件促成的。日本人的挑拨,让张学良疑心加重;杨宇霆包办跋扈,让张也感到不能容忍。但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张学良始终是疑虑重重,很难作出决策。特别是要杀死杨常这样重量级人物,东北集团内部会怎么样?南京政府怎么看?国际上特别是日本会有怎么样的反应?而最终导致他下决心要杀杨常的,是由杨宇霆为其父做寿引起。
1929年1月7日,杨宇霆在小河沿私宅为其父做寿。当天,杨公馆门前车水马龙。蒋介石、白崇禧、阎锡山以及各地实力派人物亦派代表来沈祝贺。东北各界达官显贵,更是争先恐后,极尽巴结讨好之能。祝寿之日,张学良亦偕原配夫人于凤至驱车前来,往寿堂前行三鞠躬礼,礼毕进入客厅时,并未得到杨的格外礼遇。
张学良进入杨公馆时,客厅里已挤满了人,大家对“少帅”的到来也并不以为意。唠嗑的唠嗑,喝水的喝水,打牌的打牌,只有少数的几个站起来以示尊重。而时隔不久,当杨宇霆进入客厅时,全厅人员肃然起立。更为严重的是,席间,杨宇霆的一举一动俨然以东北第一领袖自居,而且来自全国各地的贺客们,也对杨恭维备至,称杨是东北众望所归的人物。
配图:张学良剧照
目睹这般情形,张学良的心情当然十分沉重。当天晚上,于凤至又对张学良说:
“你哪里像东北的主人,杨宇霆才是东北的真正主人!看看他那副德行,他眼里还有你吗?”
杨宇霆的行为已经让张学良感到不安,而于凤至的这番话,又刺激着他。于凤至一直主张张杨两家和好的,她态度的突然转变,对张下决心杀杨常是个重要因素。
所以从7日晚开始,张学良应该开始思考是否杀杨宇霆的问题了。据当时负责外交事务的处长王家桢回忆,10日上午王被张学良召去,问他内部人事要有个变动的话,外交上会不会引起什么大问题。王家桢也摸不着头脑,不知张的所指,就回答说,若是纯粹是内部的事,那就用不着理会外国人的意见了。
张学良决定要杀杨宇霆,但何时实施,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表。如果不是杨常在10日强逼张学良签字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就不一定发生在10日,或许推迟。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情形的变化,张学良也或许放弃这一决定。是杨常要求张学良同意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这一偶然性事件,促使杨常于10日晚被杀。
张学良处死杨宇霆、常荫槐事件,是张学良执掌东北军政后的重大事件。该事件的发生,既体现了张学良作为政治家的决断能力和气魄,也反映出他不自信的一面,同时对东北政局也带来了重大影响。此为后话。
中间照片的人是张学良,是奉系军阀张作霖之子,东北军首领,加入国民党后一直统领东北军。
张学良是一位传奇人物,字汉卿,乳名双喜、小六子,是国民革命军将领,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
1920年毕业于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先于奉系军中担任要职,“皇姑屯事件”之后,他继任为东北保安军总司令,拒绝日本人的拉拢,坚持“东北易帜”,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后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陆军一级上将。西安事变后遭蒋介石父子长期软禁。1990年恢复人身自由,1995年起离台侨居美国夏威夷,2001年10月14日病逝于檀香山,享年101岁。
张学良积极主张抗日,反对内战,曾同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成国共二次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另外,他风流倜傥,是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人称“少帅”。他和赵四**的爱情也成为一段佳话。
《笑功震武林》演员表:
洪金宝、吴君如、郑中基、曾志伟、王祖蓝、谢娜、元华、童菲、孟瑶、伍允龙、洪天明、杜宇航、释彦能、陈嘉桓、蒋璐霞等。
《笑功震武林》由广东珠江**集团有限公司出品,王晶、姜国民联合执导的动作喜剧**。
剧情介绍:
民国初年,东北地区形势复杂,土匪势力猖獗,各占地盘,他们四处作案,滋扰民众,到处民不聊生。威震一方的军阀林国楝(洪金宝)决定为民除害,伸张正义,保一方平安,然而在攻打土匪的进程中屡次受挫,计谋施尽。
这时,小裁缝娇婆四(王祖蓝饰)、开饭店的姐妹麦当娜(吴君如饰)与麦当红(谢娜饰)、当奶妈的花天娇(曾志伟饰)、道士甲乙炳(元华饰)、卖胭脂水粉的小喇叭(郑中基饰)跟快活林老板娘曼玉姐(孟瑶饰),七位隐居福星镇的武林高手,决定重出江湖,与军阀林国楝联手剿灭土匪。
最终,他们凭借各自看家本领将土匪消灭得干干净净,镇民终于可以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随着电子科技的快速发展,现在大部分孩子的童年都是人手一部手机的手机童年,而10年前还处于童年的我们是属于电视机的童年。在电视机前津津有味追剧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快来看看这几部专属00后童年的电视剧,你都看过吗?
1仙剑奇侠传三
《仙剑奇侠传三》是根据国产单机游戏《仙剑奇侠传三》改编的同名古装玄幻电视剧,该剧讲述了渝州城永安当的小伙计景天和唐门大**雪见受到两人随身玉佩的彼此吸引,他们二人“热闹而又尴尬”地相识了,成了一对欢喜冤家。
2一起来看流星雨
《一起来看流星雨》是由湖南卫视和天娱传媒有限公司共同出品的青春励志偶像剧,该剧讲述了一段青年人追求爱情、友谊和梦想的励志故事。播出期间,《一起来看流星雨》每日的收视率都高居全国同时段冠军,并且收视峰值创纪录的破3。
3公主小妹
《公主小妹》是一部中国台湾偶像剧,共十三集,改编自日本漫画家藤田和子所著日本漫画《ろまんす》,该剧讲述了平凡少女麦秋穗一夜之间身世曝光,搬到到亲生的富豪爷爷家里以后和欢喜冤家南风瑾相识相恋的故事。
4小兵张嘎
《小兵张嘎》改编自作家徐光耀的同名中篇小说。讲述了河北省保定市小嘎子在老钟叔,老罗叔,区队长,奶奶的引导下,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八路战士的过程。
5刁蛮公主
《刁蛮公主》是由赖水清执导的古装爱情轻喜剧。该剧讲述了前朝公主司徒静在一次机缘巧合下结识了大智大慧的皇帝朱允和一表人材风流倜傥的白云飞,并且三人结拜为兄弟,围绕着三个人的一段啼笑皆非的因缘就此展开。
6快乐星球
《快乐星球》是由张惠民执导的少儿科幻电视剧。该剧主要讲述了在“老顽童爷爷”的指导下,多面体、莲蓉包和冰柠檬运用自己的智慧和一个个的小发明,帮助性格内向、胆小怕事的丁凯乐,度过一个个难关,并且变得有自信的故事。
7宝莲灯
《宝莲灯》是根据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而改编。主要讲述了刘沉香经历种种磨难和抉择,最终学得一身本领,在其舅舅和师父等仙家的帮助下,与宝莲灯合二为一,劈开华山救母亲改天条的故事。
这四人分别是张作霖、冯玉祥、孙传芳、唐继尧。
01、东北王张作霖。民国时期其实当年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有点类似,都是有些人圈地为王的,在民国时期就有四大军阀。先来说说东北王张作霖,张作霖也是靠自己一步一步成为东北王的。
张作霖从小家庭就比较贫穷,跟先生读了三个月书,之后为了生活什么都干过,年纪大点之后还当过山贼,后来他娶了当地地主的女儿,而当时又是个乱世,张作霖组建护卫军,就慢慢起势了。张作霖起势之后受到当时政权的招安,然后就平步青云,官职也是越来越大,手下的兵马也越来越多。
清朝灭亡后,袁世凯也非常重视张作霖,袁世凯去世后,张作霖已经成为了东北最大的军阀。在1919年,张作霖击败吉林督军孟恩远,彻底掌控东北成为“东北王”。不过张作霖能成为东北王也是因为有日军在暗中帮助,但当张作霖成为东北王之后又失信于日军,在1928年张作霖与北伐军议和回来后被日军派刺客暗杀身亡。
02、西北王冯玉祥。相比于张作霖,冯玉祥的家庭是要一些的,冯玉祥小时候是读过一些书的,而且他很有自己的主见。长大后,冯玉祥投靠袁世凯,在袁世凯哪里混的是风生水起,慢慢成为袁世凯手下一位大将。
在1921年冯玉祥率领自己的部队进入陕西,之后在陕西慢慢壮大,同年成为西北王,值得一提的是冯玉祥当时参与了北伐军与吴佩孚等人一起征讨张作霖。后来日军入侵中华,冯玉祥获得苏联支持一直抵抗日军。冯玉祥去世也是比较意外的,当时他乘船从美国回来时,船起火了,冯玉祥去世。
03、东南王孙传芳。孙传芳与两位相比小时候还要凄惨一些,孙传芳从小生父去世,一直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长大后孙传芳就去兵营学习,在兵营表现出色,被选去日本留学学习。
学习归来后孙传芳表现得十分出色,跟上两位一样慢慢斩落头角然后平步青云,后来孙传芳带兵进入东南,成为了东南王。成为东南王后,孙传芳并没有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几次失败,最后搞得自己都要隐退了。
在隐退期间,孙传芳也想要东山再起,但都没有结果,后来日军想要拉拢孙传芳,但孙传芳严词拒绝了,也算是颇有民族气概,在1935年孙传芳被施剑翘暗杀而死。
04、西南王唐继尧。唐继尧是四人中家世最好的,他从小就接受比较良好的教育,在之后也是去了日本留学,留学回来之后就在云南任职,之后其实都前面几位一样,能力得到展现,慢慢掌握兵权。
后来袁世凯隐隐有称帝之心,唐继尧就暗中主张反袁,在1921年唐继尧彻底统治了云南等地成为了西南王。
不过在后期,唐继尧就混的有些不如意了,唐继尧被胡若愚龙云等人用武力控制,名义上他依然是西南王,但实际上他已经成为了傀儡,1927年唐继尧病逝了。这就是四大军阀。
颐和园是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地处北京西北郊外,距京城约15公里,旧称“清漪园”。1888年重建,改名“颐和园”,耗银3000万两,历时十年。颐和园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2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各种形式的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大致可分为行政、生活、游览三个部分。
以仁寿殿为中心的行政区,是当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的地方。仁寿殿后是三座大型四合院:乐寿堂、玉澜堂和宜芸馆,分别为慈禧、光绪和后妃们居住的地方。宜芸馆东侧的德和园大戏楼是清代三大戏楼之一。
颐和园自万寿山顶的智慧海向下,由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构成了一条层次分明的中轴线。山下是一条长700多米的“长廊”,长廊枋梁上有彩画8000多幅,号称 “世界第一廊”。长廊之前即是碧波荡漾的昆明湖。昆明湖的西堤是仿照西湖的苏堤建造的。
万寿山后山、后湖古木成林,环境幽雅,有藏式寺庙,苏州河古买卖街。后湖东端有仿无锡寄畅园而建的谐趣园,小巧玲珑,被称为“园中之园”。
颐和园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是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
扩展资料:
文化遗产价值:
颐和园主要有万寿山和昆明湖所组成,占地面积2908公顷,水面(昆明湖)面积约占四分之三,约220公顷。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共有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
全园大体分为三个区域: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活动区,以乐寿堂、玉澜堂和宜芸馆为主体的生活居住区,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等组成的风景游览区。整个景区规模宏大,是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杰作。
人民网—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
"连环计”的故事,起源很早,宋元的话本、戏曲中已经有了完整的叙述。“连环计”大概是中国老百姓最熟悉的一个反间计的故事。这个故事说东汉末年,大军阀董卓拥兵进入首都,把持朝政,残害人民。司徒王允忧心忡忡,夜不成眠。王允忧心国事的表现,感动了他家中美丽的歌妓貂蝉,深明大义的貂蝉表示愿意贡献自己的一切,帮助王允为国分忧。
于是王允就决定用貂蝉作诱饵,在董卓及其义子吕布之间巧设连环计,进行离间策反活动,以利用吕布铲除董卓。
吕布善于弓马,“膂力过人”,号称“飞将”。因为帮助董卓诱杀了首都的警卫司令丁原,受到董卓的信任,两人关系密切,“誓为父子”。
王允先把貂蝉作为自己的女儿介绍给吕布,貂蝉的美貌和艺术才能,一下子就把吕布吸引住了。王允看到吕布非常喜爱貂蝉,就答应把貂蝉嫁给布,吕布喜出望外,表示今后一定矢忠于王允。但是,不几天,王允却又把貂蝉献给董卓为妾。吕布前来质问,王允说是董卓恃势强迫,硬把貂蝉弄走的。这样就引起了吕布对董卓的不满。
吕布不能忘情于貂蝉,就利用自己同董卓的亲密关系,到董卓府中去同貂蝉私会。貂蝉向吕布表白爱情,为董卓发党,两人产生不和。
董卓 “性刚刚而棉”,好发脾气,有一次,他撞见吕布和貂蝉走的近,拔出手戟来掷击吕布,吕布敏捷地躲开了,但心中对董卓很是抱怨。
后来吕布到王允那里去,把董卓那次用手戟击杀他的情况告诉了王允,王允当时正在同尚书仆射士孙瑞密谋诛杀董卓,听到吕布诉苦,就对吕布进行策反工作,要他作内应。吕布说:“他同我有义父义子的关系怎么办”王允说:“你姓昌,他姓董,本来就不是骨肉,现在连你自己的命都顾不了啦,还谈什么父子关系!”
于是吕布答应了王允的要求。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四月,王允同吕布等密谋,乘皇帝在未央败会见大臣的机会,发动士兵诛杀董卓。当时,吕布怀里揣着王允弄来的诏书,布置同郡骑都尉李肃,带领亲兵在掖门袭击董卓。董卓喊叫吕布来保护他,吕布一面说皇帝有命令杀你,一面用刀刺杀了董卓。
王允与董卓的斗争,是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之争,连环计同封建统治阶级争夺权力时使用的各种阴谋诡诈手段一样,谈不上光明正大。但是几百年来人民群众听了这个故事后却寄同情于王允。他们希望吕布、貂蝉成功,愿意董卓失败。
史书记载,董卓长得很肥,肚子很大。他被吕布杀死后,暴尸于市。人们在他肚脐上放上火炷,把他的尸首当灯点着烧, 可见人民对他的痛恨。
当然,如果董卓不死,就不会出现三国的情况。因为董卓也是一个拥有文韬武略的人,他除了好色,其它明显的缺点还是没有的,以他当时的势力,以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天下肯定无人能敌。首先,曹操很难出头,其次袁绍袁术之流被灭是迟早的事,而孙权势单力孤,刘备要想发迹难上加难。而如果董卓不死,基本上10年之内扫清四海,根本上不会出现长达60年的三国混乱时期,天下可以提前50年安定,单从这一点来看,不知董卓中反间死对天下百姓来说,不知道究竟是福还是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