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白居易《朱陈村》:“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

唐·白居易《朱陈村》:“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第1张

  历史上果真有朱陈村吗?它会不会是诗人的向壁虚构?

  白居易为文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其事核而实”。以此观之,白居易写他十分熟悉的徐州丰县,而且明白无误地指出朱陈村的方位,所写村中诸事想必是有根有据的。

  在徐州,关心朱陈村的学者们从地方志书中发现了两三条线索。其中一条是,根据乾隆年间的《丰县志》记载,白居易和苏轼诗中的朱陈村,在丰县西北20余公里的赵庄附近,当时开河,“挖出朱陈村断碑一块,乡人始信”。有古碑作证,自应可信。其所指赵庄,即今丰县赵楼镇。

  这个历经千年风雨的小村庄如今可好?记者来到赵楼镇。镇中心的小广场上,停靠了四五辆揽客的机动车。记者向一位中年司机打听,得知朱陈村在镇东北10多公里。沿着镇村之间狭窄的水泥路,车行不过半小时便到了。

  时近中午,村子里很安静。路边的院墙下,几位老太坐在小板凳上晒太阳,小孩子依偎在她们身旁。听到生人的动静,空荡荡的小巷里突然窜出几条狗,边跑边叫。一条东西小路将朱陈村连成一体,东边是朱庄,西边是陈庄。两村相交处,竖着一块石碑,上书“朱陈村”3个大字,碑文为“唐白居易《朱陈村》诗即源于此”。

  年届花甲的老支书朱知建告诉记者,现在朱陈村是一个行政村,下辖朱庄、陈庄等7个自然村。朱庄有70多户,只有3家外姓,陈庄50多户,只有2家外姓。记者问起朱陈两姓联姻的事,他说,建国以后大约有六七对“朱陈配”,并且“成亲不错辈”,完全按照先祖传下的辈分排。最近一对是 1984年结的婚,一位朱姓小伙子娶了一位陈姓姑娘,从那以后就再没有了。现在,年轻人谈婚论嫁的选择范围已远远不在两村之间。村里年轻人走出去的也不少,有10多人在北京、南京、西安、徐州和丰县城里搞木业,有4户跑运输。

  是的,朱陈村与成千上万个村落一样,正大步迈上新农村大道!胡连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1324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8
下一篇2024-04-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