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的个人简介及经历

韩寒的个人简介及经历,第1张

姓名:韩寒

性别:男

身高: 174CM 生日:1982 9 23

星座:天秤座

国籍:中国

地域:中国大陆

学校:松江二中高一(10) 班

喜欢的宠物:狗与一动不动的东西,比如螺丝

喜欢的赛车品牌:三菱、宝马、法拉利……

电子信箱所在网:Kali

现所在车队:上海大众333车队

曾经所在车队:北京极速 云南红河

韩寒的车:三菱LANCER EVOLUTION V

常穿的衣服:休闲运动型,口袋要多

原因:口袋多,可以放许多吃的。例如他的一条多袋工装裤,他向我们介绍,上面两个口袋,一个放方便面,一个放面包;下面两个口袋,一个放饮料,另一个放吸管;身后的再放口香糖。

惨痛经历:

1、小时候家中一条小狗死了,痛苦数时。

2、换了两次寝室

个人感情

韩寒一向不愿意公开自己的感情生活。据媒体和粉丝透露,韩寒现在的女友为歌手金莎。但韩寒与金莎双方均没有承认此段恋情。

个人感情初中时开始有文章发表,并作为体育特长生升入上海市松江二中。

  高一时(1999年),以《杯中窥人》一文获得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后因期末考试七科不及格而留级,被报道后引发社会关于“学校应当培养全才还是专才”等系列教育问题的激烈讨论。

  首部发表的小说是一部反映上海初三学生生活的小说《三重门》。通过这部小说的发行,他进一步在中国其他地区成名。

  留级后,最终在高一第二年休学。休学后,他一面继续从事写作,陆续发表了散文集《零下一度》,小说《像少年啦飞驰》,《通稿2003》,《长安乱》和《一座城池》等作品;另一方面,他爱上了赛车,现已成为一名职业车手。

  他的经历和作品都颇受争议。因为他的作品中毫不保留地谈到社会中的各种现实,并透露出对某些现象的愤慨与讥讽,鲜明地体现独立的思想。

  他的文学作品曾获得中国大陆许多奖项,并受到许多文学专家的关注,但他也因为其不佳的学习成绩和特立独行的作风而被遭许多非议。由韩寒引发的相关社会现象被媒体称为“韩寒现象”。

  2006年,网络上韩寒和与作家白烨引发“韩白之争”,又成为一时之网络热点。

  有说法称他为80后作家的代表人物,但韩寒并不承认自己是80后作家,并评价“作为我本人,非常讨厌以年代划分作者,每个优秀作者都是个性鲜明的人,哪能分类。”

第一次写书的心情

验算过很多遍,检查错别字,但到最后还是有错别字。后来明白了,其实把女孩子当作和自己出书的时候的责编一样,只要对方能看懂就好。

已出版书籍 2000年5月《三重门》

2000年8月《零下一度》

2002年1月《像少年啦飞驰》

2002年10月《毒》

2003年9月《通稿2003》

2004年9月《长安乱》

2005年2月文集《韩寒五年》作品有法国,韩国,香港,新加坡,台湾,日本版本。

其中法国版本获得法国2004年10月法国最畅销图书。

参赛记录 · 2003年代表北京极速车队参加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上海站N组获得N组第六。

· 长春站获得N组第八。

· 北京站获得N组第六。

· 2004年上海站N组第七。

· 2004年六月加入云南红河车队。

· 2004年获得亚洲宝马方程式资格赛冠军。获得宝马参赛奖学金五万美金。

· 参加年度亚洲宝马方程式。

· 巴林站获得第七,新秀杯排名第一。

· 马来西亚站获得第八,新秀杯排名第二。

· 上海站排名第七,新秀杯第二。

· 日本站排名第六,新秀杯第一。

       最近在网上新开通一个分享生活的个人电台,自从做了一期关于《老师好》的电台节目之后,就一直想做韩寒**系列。韩寒执导的三部**,两部是在首映第一天便和朋友一起去**院看的,而《后会无期》年份较早,是在电视上偶然看得。     

      因为**我才知道了韩寒,他之前所写的小说书籍,我全然没有看过,却仍自认为算是韩寒的粉丝。韩寒的诸多身份,我只了解他作为导演的这个身份,自以为已经足够喜欢上他,人生之路跌宕起伏则更具有丰富的情愫,也容易让人关注。韩寒的人生路,可从他的**中一窥情怀大部。

《后会无期》是韩寒最早的作品,在没看到**之前,就已被主题曲圈住,大概没人不记得当年的《平凡之路》。韩寒词朴树曲,就已经决定了这首歌的少年意气。然而这首主题曲与**的内容更是十分契合,大概都是关于路和方向。

**开头是胡生的独白:“我已经在这里等了他们三年了,直到有一天,我遇见一位游客,看到了他手里的书,我才知道,故事,在那个时候,是那个样子的。”

告白与告别。三个人自驾的路上,刚开始就把胡生丢了。

我现在已经熟悉韩寒**的开头,必定是欢快的曲子作为陪衬,一首《东极岛岛歌》是很令人惊艳的,如果你去搜索哈萨克斯坦国歌,你会发现两者同工之妙处。颇有暗喻那个年代,那时人们心理的意味。

浩汉:“离开故乡一段时间后再回来,你就会发现,原来这栋楼这么小,这棵树这么矮,这段路这么短,这条街这么窄。”这话说出了离乡远漂的人的共感。

《东极岛之歌》的原唱是美国**《波拉特》主题曲《O Kazakhstan》,改编自哈萨克斯坦国歌。**中的中文版歌曲带着浓浓的苏联味。如果是年少时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类文学作品的一代人,应该会触动一些惆怅。

胡生唱改过词的《东极岛之歌》:“第一天我们去见周沫姐,第二天浩汉哥约会刘莺莺,第三天,第四天,他们俩要睡两晚,第五天,我们俩,要送江老师去西天。”大体上是他们旅程的概括。有人认为这暗示了江老师的死。西天也可以理解为“西天取经”的象征意味,为一个莫名的目标长途跋涉。

仙人跳,有人经历过吗?江河老师和王洛宾在旅馆的精彩对戏,这短短的一段戏,插入了韩寒不少的情怀。将要搞起来,警察敲门,熟悉吗,觉得熟悉就是你没叫只好鸡。

苏米(王珞丹饰)的手机铃声,是那首经典歌曲,

当我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我问我的母亲,我会变成什么样的人,我会变漂亮吗?我会变得富有吗?这是她对我说的话,不管是什么,都不是我们的未来。

还有一首,苏米从走廊缓缓走来的曲子,我当时找了很长时间。找到最后才发现,是一首尚未发行的曲子,不得不说韩寒,朋友真多。

在宾馆前浩汉注意到一辆满是泥点的普桑,就是后来三叔团伙的车。

宾馆前台说“转角遇到爱”。江河在转角的走道遇到苏米。

(据说)在宾馆被门夹到然后竖中指的手和修车店吃面时夹鸡蛋的手,是韩寒客串出演的。

江河说“不,我开,我决定的事,不会被改变。”下一镜头,司机换成浩汉。片中这种上一秒树立一个东西、下一秒立刻推翻的情境比比皆是。

从宾馆出来,三叔一伙人追到加油站,为什么说韩寒朋友真多呢,从这个仙人跳的团伙就看出来了,王大锤,贾樟柯!

在修车店吃面时,电视机里放的是朱茵唱的《追月》(大话西游片尾曲)

莺莺,一个和浩汉通信了19年的女孩,当等到见面以为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的开始,但命运给他们开了一个大玩笑。对于爱情,导演对袁泉太残忍,竟然让她的爱如此克制,无处宣泄的克制。这也是唯一让我不理解的地方。谈话结束后,知道真相的浩汉呆立在台球桌旁边,现实原来是如此操蛋,真相原来这么残酷,心中英雄的突然坍塌也让他价值观出现了彻底的改变。

继续走下去,钟汉良来骗车了。

阿吕。

写点游记,赚点稿费。却听不明白“步行”。

这段地方很熟,骑摩托车走过很多遍。却意外地说“这隧道怎么这么长?”

一般人的职业,一眼就能看出来。却认为浩汉是教书的。

“什么为什么不行了?我行的很”“命根子肯定硬”。但是收音机里面广告“男根固本丸”立刻被关掉。(不过**的剪辑上并没有突出是阿吕关掉收音机,更像是江河关掉。因此这未必是呼应,更可能是韩寒经常开的低俗玩笑)

骑行中国,带“老婆”去追逐卫星发射。却转眼骗走了浩汉的车。

——这个人物充满矛盾,让人分不清他哪句真哪句假。

最后,他们还是从中国的最东端,走到了中国的最西端。

独特的叙事结构,江河老师多年后又回到东极岛,带着他的作品。东极岛成为旅游地变得热闹起来,江河老师在风雨中back。

主题曲朴树的《平凡之路》和邓紫棋的《后会无期》,初听时觉得歌词平淡,看完**再听会更明白其所指,于是平淡就变质朴了。

剧情略显多元,韩寒在这部**中,想表达的太多。有太多情怀和细节,希望人懂。但我觉得,若真是如此,从后两篇**中可以看到更多。

后面两部**均是在影院看过,所感所想请看下次文章。

觉得好就点个赞吧!

被痛批为“直男癌”的韩寒却能拥有很多的女粉丝,主要是因为他的文学作品非常让人喜欢,很多人都喜欢他的文字。而且韩寒的作品最多的就是幽默,很多女生都喜欢他的幽默感,因此韩寒虽然是有点直男癌的,但是依然凭借幽默的文学功底收获了一批女粉丝的心。

韩寒虽然说确实有点直男癌,但是他更多的是具有自己的思考的。他在自己的文学作品里面也展露出了对这个世界的思考和呐喊,就是这种叛逆的感觉,非常吸引青年女生。韩寒虽然是一个没有大学毕业的男生,但是他的思想也展露出了自己的高度,自己有自己的想法,对这个世界不是随波逐流,因此就让很多文艺女青年喜欢他。

而且韩寒的作品里面文字都非常幽默,充满了搞笑的感觉。就是明明是在写故事,但是却能让人捧腹大笑。很多女生不一定是喜欢他这个人,但是看了他的书,就会让人喜欢上他独特的幽默和搞笑,这种不是硬生生的综艺搞笑,而是有点生活化的搞笑,那种男主角的吐槽,非常让人觉得着迷。

而且韩寒虽然有些人说是“直男癌”,但是其实他也并不是特别直男。虽然说他很多作品里面都是表露出了对女性地位的歧视,但是韩寒其实还是非常尊重女性的,只是因为他剧情的需要而已。所以我觉得韩寒其实没有很实锤他是直男癌吧,可能是有些网友对他进行过度解读了。

而且韩寒可能是有一点这方面的想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的才华。所以很多女生喜欢的就是他的才华,喜欢的就是他的文字魅力,有些人未必是他本人的粉丝,而是他文字的粉丝,所以也就不会管他是不是直男癌了。

  这是难得一见的媒体奇观:从2006年开始,南方报业开始了长达7年的“韩寒报道”,旗下《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南都周刊》先后发布长篇报道和封面采访累计超过19篇。也得益于这些报道,韩寒从一名叛逆青年、作家、博客写手升级为“网络英雄”、“青年领袖”、“公民韩寒”,甚至是“公敌韩寒”。那么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呢?

 2006年之前,

 韩寒在媒体上是个“边缘人”

 很难确定韩寒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会和媒体互动的,但可以确定的是,2006年之前的韩寒在媒体上绝对是个“边缘人”。

 2001年到2006年这5年之间,韩寒最夺目的媒体印象还是他的登场。带着叛逆、才华、不服从甚至有些不合作的态度,韩寒因央视《对话》栏目被全国多数观众所熟知。这也是媒体和他的粉丝,在追述“领袖韩寒”、“公民韩寒”诞生之路必须提及的光荣历史。

 不过这5年间,韩寒也被不少“行业媒体”关注。比如2002年04期《当代学生》刊登了《飞驰的韩寒》为标题的文章,同年第六期的《中学语文教学》发表了《毁誉韩寒》的报道。不难看出,此时的韩寒还是以一个中学生的身份出现。尽管他早已退学,但是按照惯例,他应该也只能是个中学生。

 2002年9月,韩寒终于成为“大学生”了。在一本叫《大学时代》杂志刊登的名为《九月阵雨》的文章中,韩寒与另一位高中辍学的“叛逆少女”春树一起登版。在这篇文章的配图中,韩寒留着惯有的长发,戴着墨镜,用水杯喝水时若有所思地凝视着远方,像极了港片中帅气有型的周润发。他依然是那副叛逆、耍帅的模样。甚至直到2004年,《时代周刊》亚洲版还是以《新激进分子》为题,将韩寒与美国“垮掉的一代”相提并论。

 转变出现在2005年,作为一名职业赛车手,韩寒开始取得不俗战绩。这一年《新京报》先后以《赛车要冷静,写作要热情》、《2005年我一本书都没看过》为标题,报道了80后代表作家力争赛车冠军。这家有南方报业血统的媒体首次抛去“叛逆”、“辍学”等标签,来正面接受韩寒的努力。虽然对韩寒“作家”和“赛车手”的双重身份进行了肯定,但是文中依然可以看到韩寒年少轻狂的一面。“2005年我一本书都没看过”是他常用的句式,这种绝对逻辑,成为日后他备受质疑的“阿喀琉斯之踵”。

 2001年~2005年是韩寒在北京漂泊的四年,也几乎是韩寒成长历程中的最低谷,有一阵子他几乎已经从公众视野里消失。有一次朋友蔡崇达去见韩寒,韩寒在电话要他带去一个汉堡,见面后韩寒一直一边吃汉堡一边写博客。“我问他能不能先吃再写,他还是轻轻松松地说俏皮话:‘读者嗷嗷待哺,都在等待我的乳汁’。”“他如果不坚持写,有一天世界就彻底把他忘了,但是实际上那天他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在2006年前,韩寒虽然上过不少媒体,但还是没有出现在主流话语中,他的所谓叛逆、赛车手、作家等身份还属私人领域,其彰显的也只是个体努力。但这一切都被博客改变。

 从2006年至今,韩寒一次又一次搅动社会舆论,成为“青年领袖”、“公共知识分子”甚至《时代》百大年度人物,但是上海的媒体几乎对他消声了。不管是解放报系、文汇新民报系还是SMG,作为韩寒的家乡媒体,他们本占据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却始终没有好好关注过这个年轻人。这也在客观上给身处南中国的南方报系提供了绝佳机会。

 2006~2007年

 网络英雄韩寒的诞生

 至今也没有人知道,韩寒为何突然喜欢上了写博客。但这已不重要,因为韩寒似乎找到了他和这个世界的对话方式。

 2006年2月24日,白烨在他的个人博客上贴出《80后的现状与未来》一文。直陈韩寒的作品“越来越和文学没有关系”,并对“80后”提出了批评:“‘80后’写作从整体上说还不是文学写作,充其量只能算是文学的‘票友’写作……‘80后’作者和他们的作品,进入了市场,尚未进入文坛。”

 3月2日,韩寒做出回应,在博客上贴出《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认为“每个写博客的人,都算进入了文坛”。文中一句话迅速在网上流行:“什么坛到最后也都是祭坛,什么圈最后也都是花圈。”

 3月4日中午,白烨贴出《我的声明:回应韩寒》,他表示,“可以不喜欢我的文章,但不可以用粗暴又粗鄙的字眼骂人。”

 仅仅两个小时后,请注意这个时间,韩寒完成了看白烨博文到构思文章再到写作、发表的全过程。

 三天后,白烨发表声明,宣布将关闭博客。但这一场论战并没有结束,反而越卷越深,舆论漩涡越搅越大。此后的一个月,韩东、解玺璋、陆天明、石康、高晓松等数十位名人卷入骂战。

 2006年4月7日,《南方周末》文化版以整版的形式发表了题为《韩寒白烨笔战始末:起于网络,无疾而终》的文章。这篇文章的作者张英、夏榆分别在上海和北京采访了骂战当事人韩寒、白烨。这也是韩寒首次如此大篇幅地登上当时中国最具舆论影响力的报纸。

 有意思的是,文章首次提及韩寒对此次骂战媒体报道的认识。“网络是相对公平的媒体,我们可以见识各种声音、很好的文笔,他们也基本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我没接受什么电视的采访。报纸的有一些,北京的、四川的、南方的,都比较公正客观。相反,上海的媒体非常傻,全是一些评论员在那里叫嚣还网络一片优美蓝天啊,小孩子不要说脏话啊,对事情的认识完全不够……上海的某些媒体太监做惯了,看见男人反而不认识了。”

 无法证实是不是这段话,导致了一个奇怪的媒体景观:从2006年至今,韩寒一次又一次搅动社会舆论,成为“青年领袖”、“公共知识分子”甚至《时代》百大年度人物,但是上海的媒体几乎对他消声了。不管是解放报系、文汇新民报系还是SMG,作为韩寒的家乡媒体,他们本占据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却始终没有好好关注过这个年轻人。这也在客观上给身处南中国的南方报系提供了绝佳机会。

 2006年的12月8日,《南方周末》将韩寒提名为年度人物候选人,虽未当选年度人物,但还是将其评为“网络英雄”。记者张英毫不吝啬溢美之词地写道,“博客成为了韩寒的意见平台,从痛骂白烨的文学批评到赵丽华的诗歌写作,从怒斥某市公安局抓妓女站街到呼吁应该强制安装卡车后护栏,这一年里韩寒的博客引来喝彩无数,板砖无数,口水无数。”

姓名:韩寒

  性别:男

  身高:173cm

  生日:1982年9月23日,农历壬戌狗年八月初七。

  生肖:狗

  所属年代:80后

  星座:处女天秤座(韩寒自己笑言)

  籍贯:上海

  语言:上海话、普通话、英语

  职业:作家、赛车手、歌手、知名博客主、杂志主编、社会评论家、2010年中国网络形象代言人候选人

  学校:上海市金山区亭林中心小学(原名逸夫小学),上海市朱泾镇罗星中学(初中),上海市松江二中(高中,就读一年后因七门成绩不及格而留级,尔后休学至今)

  特长:写作、赛车、足球(业余最佳射手),长跑(高中曾破校1500米记录、拿过区冠军)、台球(曾多次击败号称文学界第一台球手的石康,两人台球战争旷日持久)、摄影、美术

  爱好:赛车、写作、浏览资讯、足球、长跑、桌球、自行车、摩托车、吃拉面、CS、打僵尸

  最爱看的报纸:《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 等

  喜爱的歌手: 张国荣、黄磊、朴树、老狼、罗大佑、范晓萱

  最喜欢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你丫真狠》

  最崇拜的人:父母

  最喜欢的赛车品牌:三菱、宝马、迈凯轮

  最喜欢的影星:目前没有

  性格:幽默、睿智、犀利、含蓄、大胆、冷静、坚毅、善良、先锋、热情、温柔、真实

  主编杂志:《独唱团》(尚在审查阶段)、《合唱团》

  喜欢的宠物:狗(木木)

  喜欢的水果:西瓜

  最认同的名人名言:韩寒采访的时候说过不认同任何的名言

  所在车队:斯巴鲁拉力车队 上海大众333车队

  曾效力车队:北京极速 云南红河 FCACA

  个人感情:韩寒一向不愿意公开自己的感情生活。但前不久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说到自己已经有女朋友了。2010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有结婚的打算,但是没有透露结婚对象。

据报道,徐静蕾和韩寒在博客上相互留言被定论为“调情”后,当事人徐静蕾一直没作出任何回应。昨日凌晨,徐静蕾终于忍不住冒头了,在自己的博客上回应了近日的传闻。随后记者致电徐静蕾公司助理李先生,对方否定传言,表示二人之间只是朋友,甚至没有在网络以外见过面。

新闻背景

徐静蕾在博客上自称老徐,她和韩寒之前是两条平行线,而从今年春节前后开始,热心且细心的网友们发现从来不给别人的博客留言的老徐竟然在韩寒的博客上留言。此后,徐静蕾和韩寒在博客上遥相呼应,韩寒评老徐的**,老徐谈韩寒的新书,二人一同批《无极》、论《金刚》、秀书法,这样你来我往、礼尚往来的留言被网友称为“博客调情”。

韩寒blog 点击猛增

去年10月,老徐与韩寒的博客相继开通,二人都乐于勤奋更新,于是老徐的博客点击率迅速成为冠军,而韩寒的则排在李宇春之后列为季军。从相传二人“调情”开始,韩寒博客的点击率迅猛上升,成功升为亚军。

事实上,他们的博客里并没有公开挑明什么,网友们凭借的只是蛛丝马迹。在网友们看来,老徐和韩寒这样的做法是在公开地打情骂俏,还有网友说博客比电子邮件更适合调情、从博客上看二人相恋是必然的。而两周前记者也曾经在一位资深博客写手的博客上看见过求证的帖子,表示听闻这件事情之后就到处去打听,但是圈中人的回应都很隐晦。还有网友在博客上写到,老徐也曾经给某音乐记者的博客留言,为什么就没有说这是“调情”。

老徐blog 回应调情

韩寒对此事的回应被人用“酷”字形容,“没有什么想法,不在乎别人怎么说,没必要告诉别人。”而老徐一直没有回应,直到昨天凌晨5点,她才在博客上发表了《魔鬼定律》一文。其中写道,“最近几天有时心情不好,但是,和大家都听说的所谓什么传闻全无关系。事情往往是这样,真实的那一面往往永远不会被发现,流传的都是些八字还没一撇的。如若有一天八字的第一撇出来了,大家的注意力又转到其他没一撇的地方了,这就是所谓的魔鬼定律。没关系,习惯了,谁为这些生气想不开谁就是脑子进水。活该。”

尽管这段文字没有点名道姓,但是网友们的回帖却大多和韩寒有关,甚至有不少人猜测第一个回帖的人就是韩寒,只不过很快就被人删掉了,以至于包括记者在内的大部分网友并没有看见。(来源:北京晨报 记者:王琳)

相关新闻:

是炒作还是事实徐静蕾与韩寒博客“调情”?

一个是影视界名旦导演佳人,一个是沪上赛车英雄文坛才俊。传闻中,徐静蕾和韩寒两个人相恋,牵红线的竟是两个人的博客。对此,当事人都不愿回应。

去年10月,徐静蕾与韩寒的博客相继开通,由于两人极有“博德”,文章更新频率很快,并且与其他明星找人代写不同,其文表现了思想的火花和个性。每日浏览的网友川流不息,特别是徐静蕾的博客点击率像坐着火箭似地飞升,目前已将至1500万。韩寒尾随之后,列居第二位。

“日前,应朋友的指点,到韩寒同学的博客上看了看,觉得写得很好啊,于是,老徐平生第一次给人留言。”某日,徐静蕾的文章拉开了两人“博恋”的序幕。除了猜测与祝福外,也有网友认为他们是在炒作。徐静蕾在筹划新公司,开拍新**;韩寒的新书也上市不久,近期还要发表新歌。对于这段在网络上引起惊涛骇浪的“博恋”,当事人都不愿意表态。(来源:新晚报)

徐静蕾 韩寒“博恋”了?(图)

风传两人博客之上明晃晃谈情说爱

韩寒:写自己的博,让别人猜去吧!(设计独白)

徐静蕾:我爱谁,与你无关!(设计独白)

一个是影视界名旦导演佳人,一个是沪上赛车英雄文坛才俊。传闻中,徐静蕾和韩寒两个人相恋,牵红线的竟是两个人的博客。对此,当事人都不愿回应。

博客之上,两人惺惺相惜

去年十月,徐静蕾与韩寒的博客相继开通,由于两人极有“博德”,文章更新频率很快,并且与其他明星找人代写不同,其文崩射着思想的火花和个性。每日观阅的网友川流不息,特别是徐静蕾的博客点击率像坐着火箭似地飞升,目前已将至一千万,韩寒尾随之后,列居第二位。或者是好奇心,或者是惺惺相惜,两个之前未有任何交集的人变得熟络。

“昨日深夜,应朋友的指点,到韩寒同学的博客上看了看,觉得写得很好啊,于是,老徐平生第一次给人留言。”某日,徐静蕾的文章拉开了两人“博恋”的序幕,从此之后,徐静蕾和韩寒就开始在博客上遥相呼应,韩寒写《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之影评,徐静蕾就评论《一座城池》;老徐秀毛笔字,小韩也跟着秀。更为明显的是,两人都批《无极》,韩寒还替徐静蕾表明立场:“还是少认识人比较好。看徐静蕾那边的欲说还休样,真是替她急死了。”摆明了一副“知蕾者韩寒也”的模样。“蕾寒恋”之风乍起。

半明半昧,似调情非调情

从年龄来看,徐静蕾比韩寒大8岁;另外,徐静蕾曾表示自己在爱情上害怕没有安全感,韩寒则是大男子主义的男人,两人似乎并不合适,可是两人又都是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因此一切都有可能。

除夕夜,老徐发文,韩寒第一个回复;年初二,韩寒写文《此文特制》,老徐回复称,“走后门都没有赶上第一。”很明显,两人是在网下联系好了的。而且韩寒的“特制”很容易让人联想是为徐静蕾特制的。两人在博客上你来我往,在网友看来,是在公开打情骂俏。不过在这个过程中,韩寒更为主动一些,他甚至去了北京,粉丝们认为韩寒去北京不可能不去看徐静蕾。

事实上,他们的博客里并没有公开挑明什么,粉丝们只是凭借蛛丝马迹而确认他们两人在相恋,确实,两人的感情很是半明半昧,这样更让人想探个究竟,结果越看越暖昧。

联手炒作?当事人不回应

除了猜测与祝福外,也有网友认为他们是在炒作。徐静蕾在筹划新公司,开拍新**;韩寒的新书也上市不久,近期还要发表新歌。偏偏两人的个性又都很不屑炒作,如果不是真的相恋,倒像是他们联手在“戏弄”网友,故意暖昧引起网友猜测好奇,然后看着别人着急的模样偷笑。

对于这段在网络上引起惊涛骇浪的“博恋”,当事人都不愿意表态。昨日,记者拔通韩寒的电话问及此事,他只很酷地甩了几句:“没有什么想法,不在乎别人怎么说,没必要告诉别人。”而又一次站在绯闻的风口浪尖的徐静蕾的手机一直无人接听。(来源:华商晨报 记者:孟丽)

潮流:韩寒、徐静蕾引发“博客恋”

明星写博客,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众明星把自己的博客经营得有声有色。但写博客写到传出绯闻,恐怕还是破天荒头一遭。近日,一篇名为《从博客看徐静蕾爱上韩寒的必然》的短文广为流传,列举出徐、韩两人博客中的语句,分析得有板有眼,让人不禁心里暗暗疑问:难道这两人真的恋上了?

证据之一:

两人最早在博客上牵上线,还是徐静蕾在《没标题行吗?为什么老要给文章起标题啊……》一文中提到,“昨日深夜,应朋友的指点,到韩寒同学的博客上看了看,觉得写得很好啊,于是,老徐平生第一次给人留言了,呵呵。”两人的博友之路从此开始。

关注两人博客的人不难发现,从这以后两人常在彼此博客中留言,而且往往都抢着第一个发言,或者在自己的博客中撰文呼应对方。徐静蕾在自己的博客里含蓄的评论了一下《无极》,韩寒便也发文评论《无极》,言辞更为激烈直白,同时也不忘写上“还是少认识人比较好。看徐静蕾那边的欲说还休样,真是替她急死了。”这边老徐写文评论《金刚》是部好**,感慨“金刚太可怜了,人类太不好了,**里那个导演太反派了”,那边厢小韩便写“这片子里也没有什么坏人,大家都抱着私心而已。”其实写的都是自己的看法,巧就巧在两人的发文时间上是那么相似,往往只是相差一两天。

证据之二:

只要看过徐静蕾和韩寒博客的人,都会发现在一众写博客的明星中,他们算得上是为数不多的在博客上抒发自己真情实感的人了。一天,自称老徐的徐静蕾在自己博客上写下的一篇赞扬韩寒新作的日志《一座城池》,“这部老练着生涩,现实着荒诞的小说,任何评论也都是多余的。”韩寒见了随即回文《“您的字”写的比较好》。然后老徐又将其文章修改,把字又再写一次。于是,很多人便认定了“他们两个定是在调情”。

老徐向来爱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些小评论,评论一下韩寒的小说本属正常,巧的是韩寒在自己的博客上给予回应,两人必定是经常观看对方的博客。难怪人们认为,这很像一对小恋人彼此开了博客,借着文字来表达对对方的欣赏和喜爱,这种新型的表达感情的方式,或许远比送朵玫瑰看场**要浪漫时尚很多。

证据之三:

更巧的还在后头,1月16日,韩寒发了帖子《金毛木木》,写他养的狗,1月17日,老徐便写《我家的金毛受委屈了》,也是写她家狗。还都是金毛,不能不算是巧合。虽然韩寒在其后撰文澄清:“我早知道徐静蕾要写她家康康,我说,我先把我家木木给发了,这样大家都说你是学我的。就这么个事儿。”但一句“早知道”不免让人心生疑惑,连写狗这事儿、连狗的爱称都有交流,关系自然匪浅。

1月29日,老徐发文《除夕夜》,韩寒第一个留言,虽然什么也没说,但留意一下留言时间,距离徐博客发文只差了几分钟。1月31日,韩寒发《此文特制》,老徐留言“走后门都没赶上第一。只好晚安了。”2月2日,韩寒发《今日》。先是贴了两张照片,一张为起床,一张为疯了,到后来只剩下疯了。原因为“收到命令,说像耿乐。必须拿下。没觉得像啊。”而这发命令者就让人联想到了老徐。而这语调,难怪有博友会认为是在打情骂俏。

点评

作为明星博友,一个是演艺界的才女,拍**做导演两栖发展,另一个是文学界的帅哥,写书赛车两不误,这样的两个人在博客上找到了知己,惺惺相惜也是可以理解的,套用一句话来讲“都是缘分啊。”这缘分能往哪走,是单纯的“英雄相惜”,还是真像人们所猜测的那样“姐弟恋”,现在还真不好说,这男女感情的事是最复杂的,爱情本没有年龄地域的界限,不是吗?

明星开博客,最主要的目的大概就是将一向讳莫如深的明星生活拿出来与网友分享,同时拉近与粉丝之间的距离。只是没想到如今这明星博客竟然还有牵红线的作用,如果这博客真的成全了老徐和小韩的爱情,那么看来博客还是一不错的月下老人了。

或许明天起,“博客恋”也会成为一种新的时尚,谁知道呢。(来源:生活周刊)

徐韩姐弟恋:都是博客惹的祸

最近,关于徐静蕾和韩寒正“姐弟恋”的消息传得甚嚣尘上。一朋友把MSN名字都改了,叫做“看好徐韩恋,买定离手!”

关于“徐韩恋”的说法,据我所知,迄今为止已经有三种版本:

一种说法是“事实说”。持这种说法的,多数是北京文艺圈里的朋友。北京文艺圈有点盘根错节,你问他,他往往号称自己是徐静蕾的铁杆,你也不知道是不是该信。然后他们还能说出某年某月某日,韩寒发了39度高烧还去徐静蕾家,或者说徐静蕾把韩寒的照片印到自己家脸盆上云云。言之凿凿。不过,考虑到文艺圈里的朋友有嘴巴上跑火车的恶习,此种说法不能全信。

第二种说法是“阴谋说”。持这种说法的人士认为,这一男一女无非是想借此事将自己的博客人气炒旺。男的要发书,女的要拍新片,各取所需。至于“爱情”,那是没影的事。这类朋友心态比较老,因为长期经历娱乐圈里类似老邓、老宋等人的折磨,对于娱乐圈各类消息都持怀疑态度。所以此说也不能全信。

第三种说法则比较市侩。你问他这两人到底恋爱没有,他回答:你道有时有,你道无时无。你再问他:就说这消息是真的还是假的吧。他回答你:假做真时真亦假,真做假时假亦真。其实,这类朋友的看法是:如果你天天看徐、韩两人的博客,你就会发现这两人身上具备各类“恋爱综合症”的前兆,思维活跃,妙语如珠,柔情泛滥……看他们俩的博客就好像看《红楼梦》般如沐春风。但因为是“前兆”,所以偏偏又很难给他们下论断。

以上是我听到的关于“徐韩恋”的三种说法。依我看,说法虽然各异,但都“祸”起博客。一来两人是才子、才女,文笔吸引人,博客流量大;二来两人在博客上的表现跟在公众场合全然不同,天真浪漫,全无顾忌,自然引起大家关注……有空看博客,多少算闲人。于是,无论友谊也好,爱情也好,炒做也好,各种说法纷纷出炉。至于你说两个人是不是真的暗生情愫,这个谁能敲定:就算你认定他们是眉来眼去,你也不知道眼波流转中有几分真话;就算你觉得两人都是老实人,字字泣血,你也拿不准他们有没来电;退一万步讲,即便电力强劲,伤及路人,但两人想不想发展下去,发展的节奏能否一致又很难说。

平常人恋爱,难;名人恋爱,更难;两个名人在博客上公开恋爱,难上加难。

因此,我宁愿相信徐静蕾和韩寒之间只是“伟大友谊的开始”。当然如果冬雷阵阵夏雨雪,两人抛弃世俗的枷锁,将爱情进行到底,我们也表示祝福———这年头,在娱乐圈想看到一场赏心悦目的爱情,不容易。

80后这个标签是否由韩寒而得,我不知。但是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带来了《杯中窥人》,也带来了韩寒的一举成名。这个时候的韩寒,还是一个差生,数学差语文好的小文学爱好者。写了《三重门》、《少年啦飞驰》等等自传类小说。从这些早期的小说看来,他受钱钟书的影响很深,有点掉书袋,有点浮在表面的聪明气。我在高二时读了杯中窥人,并未觉得文字滑顺(注意是文字滑顺),而后分别在大二和工作第一年的时候重读此文,觉得殊为不易,由此理解了他的精神世界,不是浮在表面的聪明,是对压抑的一种反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1190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7
下一篇2024-04-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