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用小毛子,杨起隆用紫云,两位领导者的用人策略,导致了最终结果的大相径庭。
康熙能够化险为夷,在于他用对了人,做对了事;而杨起隆的失败,在于他用错了人。领导者应该谨记的是,对于企业来说,人才最重要的不是招聘,而是发掘、吸引和培养。
正如康熙一样,尽管对小毛子的任用借助了苦肉计,但是康熙给小毛子的承诺,的确做到了;而杨起隆对紫云的任用,就是一个明显的失误,因为杨起隆靠的是与紫云之间的亲情,而完全没有考虑到紫云个人的需求和感受,所以当她发现康熙是真正欣赏自己、尊重自己时,甚至不惜以死相救。
可以说,康熙身为大清的统治者,去眠月楼这件事本身就存在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但幸运的是,康熙在对待紫云这一件事情上,他有着一个领导者应该具备的胸怀和眼光,在待人接物上也比杨起隆更胜一筹,这也是康熙之所以深陷危机但也能化险为夷的根本原因。
人们常说“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但在现实中,却很少有雪中送炭的。《醒世歌》有云“人情相见不如初,多少贤良在困途,锦上添花天下有,雪中送炭世间无”。
对于领导者来说,培养和发掘一个人才最好的时候,正是雪中送炭的时候,因为在人危难之时给予他最大的帮助,更容易激发人们的感恩之心,更能够让他人产生认同感,当这些人才进入到企业之后,在敬业度和忠诚度上,相对来说也更高。
康熙对小毛子的任用,正是在苦肉计实施之后,也就是在小毛子危难的时候。这个时候康熙给到,只是重用和升职,就能让小毛子愿意以身试险,深入敌人内部。
而康熙对紫云,则更简单,尽管康熙此时年少,也有倔犟和发脾气的时候,但在绝大多数时候,康熙待人接物还是非常高标准的,因为作为一国之君,必须要有心怀天下的格局。
所以,当紫云感受到康熙将自己作为一个正常人来看待时,她一直追求的普通人的平凡生活,康熙帮她实现了。因此,即便康熙都没有提出让她为自己效力,但面对一个真正尊重自己的人,对于紫云来说,足矣。
而领导者从中可以得到的启示是,领导者要时刻关注员工的成长和发展。在不损害公司利益和原则的前提下,关注员工的方方面面,让员工将感激之情牢记在心,投之木瓜,报以桃李,方能桃李满天下。
很多人说今天企业最重要的叫人才,其实人从来不是财富,人才也不是财富,即使是合适的人才也依然不是企业财富,只有合适的人才再加上企业完善并且强有力的制度和流程这才是企业当中最大的财富。所以有这样一句话叫做“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所谓“铁打的营盘”实际上说的就是企业的流程和制度。
其中,对于企业来说,将适合的人才配以完善的制度和流程,既是用对人,也是做对事。那么,怎样才算是用对人做对事呢。曾经,两位管理界的大师的一次经历,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概念。
斯隆和德鲁克争论的地方在于,两个人都关注管理者的时间资源,都关注用人策略。但两个人关注的点却不同,德鲁克关注的是在用人策略商议上的时间成本,而斯隆关注的是如果用错人之后,纠正其错误的时间成本。这一分歧,体现的是两人对于如何才是用对人的理解。
毫无疑问,相较而言,德鲁克所关注的时间成本只是极小的一部分,而斯隆提出的员工犯错之后的修正错误的时间成本要远远大得多。斯隆提出的疑义,其实质是在表示“在用人之前多花时间可以避免用错人之后花更多时间纠正错误”这一件事是正确的事,也是“做对事”。在这一点上面我们甚至说的非常极端,老板在企业里面不会犯错,老板唯一犯的错就是用错了我们这群人。
结合企业管理实践,如果领导者要知道某一事情的真相的话一般会有两种方法,要么是建立一种机制,比如企业里面会有审计部门或者监察部门,会有第三方的机构进行参与调查;如果是针对一些特殊的事情,不能大范围进行透露的事情也可以由专人进行调查。
康熙的化险为夷,并不是因为他有多幸运,而是因为在整个事情中,他也的确做了很多准备,而任用小毛子是其中关键一环。其中,有三个细节,是值得领导者重视的。
第一,作为管理者如何在看得到问题却看不到细节的时候,去发掘问题。 康熙在这里用了一个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打草惊蛇,引蛇出洞。如果运用到现实中,领导者可以采取最为直接的方式,与涉及问题的相关人员进行询问和了解,或者是临时的宽松政策,让问题暴露出来,才能抓住问题,进行深入的沟通和解决。
第二,引蛇出洞之前,先要做好苦肉计。 在实际中,领导者不必像康熙和小毛子一样,上演一场含血带泪的苦肉计,而是通过确保员工责、权、利之间的相互平衡,将授权与监督机制相结合,同时让员工主动沟通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与员工一起解决遇到的问题,真正交给员工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发展人才、发展下线最好的时候,或者是说发掘人才最好的时候,一定是在他落难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投资是最少的,但这个时候得到的回报却是最大的。 对于领导者来说,对员工的关怀不仅要在工作上,对其日常生活中的困难也应加以关注。
康熙在小毛子失宠落难时,只是给了他一个小小的恩赏,就把小毛子感动得热泪盈眶,哪怕康熙交代的任务再危险,哪怕是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小毛子也会在所不辞。
这是康熙领导力的展现,赏人可以赏得臣子们热泪纵横,甚至心甘情愿把自己的性命交出来,罚人可以罚得那些臣子痛心疾首,毫无招架之力。
古人有云“恩威并施,此为治也” 。作为领导者,康熙的用人策略正是如此。也就是说,除了要用严厉的制度约束人,也要用利益留住人。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别人重视,也就是所谓的自重感,领导者要考虑的是,如何满足员工不同层次的需求,才能让员工真正全力以赴地付出所有精力和心血去做事。
正所谓“善武者,兵者也;善用兵者,将者也;善将将者,王者也”。所以,领导者在用人上,也应谨记,要取己之所需,就必须先予人之所求。
历史上并没有紫云或者类似的人,这完全是导演编出来的人物,至于她为什么就要突然喝下那杯有毒的酒呢,我认为她是真的喜爱上康熙了,但杨起隆又是她的亲哥哥,一方面是至亲,一方面是至爱她无法自处只有一死解脱,而且杨起隆是反贼之首,紫云在与康熙的相处中以明白康熙是明君,自己的哥哥绝对无法成功,一旦事败就是诛九族的大罪到时候自己仍是难逃一死,就算康熙会赦免她,她也无面目再活在世上,所以她才喝下那杯有毒的酒。
周培公这个角色的出现,正逢大清朝岌岌可危时刻,他横空出世,简直是康熙的天降之宝,作为刚入朝不久的一名汉臣,他的精明之处,善于揣摩康熙的战略意图。
在赫舍里“生命垂危”之时,周培公透过奄奄一息的赫舍里知道她的遗愿,并且秒懂了康熙话里的意图,这才让周培公谏言暗示康熙立刚出生胤_为太子的原因。
而一向深谙的康熙,瞬间采纳了周培公的话,一个转身就破例立刚出生的胤_为储君呢?是没有陪伴愧对于发妻?还是另有其他意图?
周培公在什么情况下暗示康熙的
《康熙王朝》剧中,康熙能得以亲政,赫舍里家族,可谓功勋卓著,协助康熙擒鳌拜。但在康熙撤藩这件事上,索额图是和康熙唱反调的。
康熙撤藩后,朝局动荡,引起内忧外患。内忧是,索额图岳父跟他对台戏,加上京畿重地假朱三太子杨起隆刺杀,吴三桂儿子吴应熊策动宫内太监造反。
外患是吴三桂、耿精忠借机横扫南方半壁江山,占了优势,不断与朝廷军队隔江对峙,就差没逼近京城了,让康熙焦头烂额。
恰逢皇后赫舍里九死一生,挣扎着为康熙生下胤_,这时的赫舍里生命危垂,已经进入了奄奄一息的状态,康熙匆匆赶来,赫舍里已无法言语,一双凤目圆睁,迟迟不肯闭眼,似有心愿未了,但是此刻已是说不出话来了,皇家御医也是束手无策。
其实他们心里都明白,皇后是因惊吓、劳累又调养不周,以致动了胎气。康熙对赫舍里说了很多话也无济于事,索额图对他的女儿也说了很多,但赫舍里仍是瞠目不语。康熙急着跺脚骂太医:“快用药治,你们这些废物!”说着把气都撒在太医身上,对太医拳打脚踢的。
此时众人都不知所措,只有周培公头脑清醒,猜到了皇后有未了的心愿,是因为放不下刚出生的孩子。于是周培公挺身而出,跟康熙说,臣知道皇后迟迟不闭眼,是因为有心愿未了,容微臣吟一首诗,让皇后安心去
于是周培公开始大声吟道:“娘娘一貌玉无瑕,廿年风雨抛天涯。缘何临去目难瞑?恐教儿子着芦花!”
此刻赫舍里眼睛眨了眨几下,又眼巴巴的望着康熙,但是堵在喉咙里就是出不了声。康熙瞬间恍然大悟,赫舍里未了的心愿是刚出生的孩子,于是立刻宣熊赐履进储秀宫,然后康熙宣布立胤_为皇太子。
“按祖宗家法,未立过储君之例,在关键时期,为固国本,安定民心,朕决意建储,胤_乃是皇后赫舍里氏所生,立为皇太子!熊赐履学术纯正,人品端方,作为太子太保,即为太子师傅”
康熙话音刚落,赫舍里身子微微一震,突然间长吐一口气,双目低垂,西归而去!赫舍里目难瞑,是担心自己这一撒手人寰,没娘的孩子会被人欺负,而此刻只有周培公猜到皇后之意,不但道出了赫舍里的心声,更是暗示康熙向团结的方向指出。
“皇天后土鉴之,朕决不反悔!”
康熙边拭泪边对众人发誓,以表对赫舍里发妻的情义。并重赏周培公黄金一百两,周培公在危难之时,立国本安民心,完全以大局观为主;也为了了却一个即将离世的母亲心愿。周培公此言为公,并非个人利益。
周培公原本是一个落魄书生,进京赶考时遇到康熙的布衣老师伍次友,于是伍次友给他写一封推荐信,去京城找明珠,但周培公持推荐信而不用,坚持通过_诜高第取得功名,但是没考中。后来被康熙慧眼识珠,才有了后来的丰功伟绩。而明珠得知周培公持帝师伍次友的推荐信而不用,从此记恨在心。
周培公才能卓越,是个文武双全,心思缜密,是个不折不扣的百年不遇之才。他横空出世,给康熙提出不少解决策略,撤藩后,筹划让吴三桂下山,到最后参战平定察哈尔叛乱、单枪匹马劝降王辅臣等。
而明珠乃是小人,嫉妒周培公的才能,而且之前因为周培公猜出赫舍里意愿,暗示康熙封刚出生的胤_为太子,要知道当时大阿哥胤_已经五六岁了,显然乱局之中,立他最为合适,明珠又是大阿哥胤_的老舅,明珠这口气能咽下吗?
伍次友是明珠的救命恩人,伍次友被康熙称为“民间天子”,因为这个称呼差点被明珠杀了,幸亏苏麻喇姑及时救了伍次友。更何况周培公还是他外甥的绊脚石,能不恨他吗?
三藩之后,周培公已经今非昔比,不仅功成名就,还与图海共掌兵马总计约三十万。这时的明珠嫉妒不已,更何况他还跟索额图“针锋相对”,周培公建议康熙立胤_为太子此事,一直怀恨在心。
此后明珠花心思谏言,大奸似忠的说:“周培公手握雄兵三十万,可谓本事远在三藩之上,如果他起异心,足能驰骋天下。”
“虽按下吴三桂,担心周培公又是第二个吴三桂,不得不防啊。”康熙觉得有理,开始对周培公产生了猜忌心理,于是对周培公实施冷藏,立马以兵部的名义将周培公解除兵权、调回京城。
周培公是一名汉臣,功劳太大,其他满人大臣中总是会不舒服的,康熙帝不免就耳染目濡听信他们的小报告,于是以出巡蒙古安抚各族首领为由,派周培公到盛京。
对于新晋崛起的周培公来说,一个南方人贬驻盛京,冰天雪地,导致水土不服,身染寒疾,但周培公也没有虚度时光,临死前,交给一张“大清皇舆图”给康熙,用了十年时候做了一张地图,诠释了自己爱国忠君之举。
康熙为什么会采纳周培公的建议
康熙本身就和赫舍里感情很深,但因为索额图跟他对台戏,迁怒康熙,于是冷落了赫舍里,没能陪伴好皇后走完最后一程,对发妻有愧疚之心。
赫舍里和康熙是“发小”,总角之交,是从小的玩伴的青梅竹马。赫舍里氏皇后和康熙皇帝婚后,恩爱有加,生活非常和谐,彼此感情颇深。
之后,不负孝庄太后的期望,把后宫打击井井有条。当时已经怀有九个月身孕了赫舍里,恰逢是动荡时期,假朱三太子杨启隆刺杀和吴应熊策动宫中太监作乱,虽说赫舍里表面表现从容自若,但毕竟是身怀身孕的人,不仅受到惊吓,还动了胎气,没及时调养而导致难产。
加上又是“三藩之乱”,康熙心情郁闷,出宫去找青楼紫云了,没有第一时间赶到后宫陪赫舍里临产,感到愧对赫舍里。康熙赶到时,赫舍里难产产下了孩子,但是躺在那里脸色苍白,已经是奄奄一息了,想对康熙说些什么,但如鲠在喉,只有泪眼两行,瞠目不语。
康熙见此状,又急又心疼问:“你到底怎么样了?”有什么你就说,都怪朕来迟,没有陪你,我们是青梅竹马,恩爱夫妻之类的话,康熙一时无法自持,万箭攒心。此时赫舍里一直凤目圆睁,迟迟不肯瞑目,康熙知道肯定有什么心愿未了,但一时束手无策,猜不出有什么心思。
索额图和其他人,在一旁也对赫舍里说什么万岁极爱重娘娘,您就去吧,一切均有万岁做主。但说这些都无济于事,康熙见此怒火中烧,申诉太医是废物,平时领高价响银,关键时刻无一用,急得跺脚。
站一旁的周培弘猜出来皇后的心思,知道皇后放心不下刚出生的孩子,迟迟不肯瞑目。然后周培公并吟诗和暗示康熙:可谓非常时期,内忧外患外,外有三藩叛乱,内有逆贼作乱,叩请皇上在大阿哥和刚刚出生皇子当中,选择一位当太子,宣告天下,以显示大清的繁荣昌盛,源远流长。
康熙秒懂周培公的话意,为了固国本,稳住此时的乱局,康熙转身拍板承诺立胤_为皇太子,这时的赫舍里才肯闭眼瞑目离去
结语
由于康熙决意撤藩,导致朝野动荡,恰逢内忧外患,当时索额图又和康熙唱对台戏,内部矛盾问题还没解决,赫舍里皇后由于难产“命悬一线”,迟迟不肯闭眼瞑目,此时只有周培公猜出皇后的心思,并暗示康熙立刚出生的胤_为太子。此时的康熙之所以采纳了周培公的建议,因为康熙和赫舍里感情深厚,为了了却发妻的心愿;另外是正逢三藩之乱,为固国本,以大局观考虑,破祖宗家规,立刚出生的胤_为皇太子,缓解他和索额图家族的关系,避免朝野再次动荡!
—End—
紫云这样做可以说是为了爱情,也可以说是为了自己的家人。紫云有一个哥哥叫做杨起隆,如果不是自己的这个哥哥,或许自己可以拥有一个平凡的人生。紫云因为长得漂亮,再加上唱歌好听,杨起隆就想利用自己的妹妹,于是把紫云送到了烟花之地,用来拉拢大臣甚至迷惑康熙。杨起隆把自己的妹妹送到烟花之地后,也开始了宫中的布局,他为了能尽早的铲除掉康熙,买通了康熙身边的一个太监,并且还认了这个太监当干儿子。杨起隆为了达到目的,任何手段都用到了。
紫云对康熙是有感情的,康熙虽是帝王,但是却可以懂得自己内心的想法,这让紫云对这个男人更加的欣赏。紫云与康熙的相遇,可谓是自己哥哥一手安排的,杨起隆为了能把自己的妹妹安插到康熙身边,于是让当时自己的干儿子黄敬把康熙引到了紫云当时的住处,康熙在远处听到了紫云的歌声,瞬间就被吸引住了,然后慢慢的靠近紫云的住处,看到紫云的舞姿加上外貌,更加被紫云给迷住了。当时的紫云本就是为了迷住康熙,所以紫云在有意中的观察,见康熙靠近住处,故意说了一句“是谁”,康熙本就是君王,从不做畏畏缩缩之事,于是主动站出来见紫云。在后续的交谈中,紫云发现康熙是一个能读懂自己的男人,再加上康熙的身份,这让当时处于红尘中的紫云感到非常震惊。康熙见紫云如此讨自己喜欢,于是跟紫云说想让紫云进宫,紫云本就是带着目的性接近康熙,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紫云的入宫,可以说是她命运的结束,一个是自己的亲人,一个是自己的爱人,她最后选择了牺牲自己。紫云一直知道自己哥哥的帝王梦是不可能实现的,多次的劝阻无效,使得紫云也放弃了劝说,最后在哥哥让她毒害康熙的时候,她选择了牺牲自己,希望能让康熙放过自己的家人。
紫云的牺牲本可以避免,如果当时她的哥哥选择本本分分的为国效命,做出一番成就,可能紫云就会拥有不一样的结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