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翻译和道理。

文言文的翻译和道理。,第1张

1、学习是快乐的事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道理为人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 2、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译文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保养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道理不怕家中贫穷,就怕自己没有志气。 3.陈蕃愿扫除天下 原文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选自《后汉书》作者范晔 译文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道理为了大的理想,不要在乎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 4.班超投笔从戎 原文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班超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译文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 道理为人要树立远大理想。 5.宗悫乘风破浪 原文宗悫(què),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⑹。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炳曰:“汝不富贵,必破我门户。”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拒⑺贼,贼十余人皆披散⑵,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⑻以文义为业,炳素[10]高洁,诸子群从⑶皆好学,而悫独任气⑷好武,故不为乡曲⑸所称。 译文宗悫的字是元干,南阳涅阳人。他的叔父是宗炳字少文,此人学问很好但不肯做官。宗悫小的时候宗炳问他长大后志向是什么?他回答:“希望驾着大风刮散绵延万里的巨浪。”宗炳说:“就算你不能大富大贵,也必然会光宗耀祖。”有一次宗悫的哥哥宗泌结婚,结婚的当晚就有强盗来打劫。当时宗悫才14岁,却挺身而出与强盗打斗,把十几个强盗打得四下溃散,根本进不了正屋。当时天下太平,有点名望的人都认为习文考取功名是正业。宗炳因为学问高,大家都跟着他喜好读儒家经典。而宗悫因为任性而且爱好武艺,故而默默无闻。 道理有志者事竟成。 6.祖逖闻鸡起舞 原文初,范阳祖逖(tì),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译文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剑。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这样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大家都想着自强奋发,大王您确实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一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司马睿一直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募集。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是到淮阴驻扎,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 道理勤奋能使人成功。 7.画家赵广不屈 原文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史。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画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贼闻其善画,使图所掳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实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又数年,乃死。今士大夫所藏伯时观音,多广笔也。(选自陆游《老学庵笔记》) 译文赵广是合肥人,本来是李伯时家里的书童。李伯时作画的时候就侍奉在左右,时间长了就擅长画画了,尤其是画马,几乎和李伯时所作的一样。建炎年间,他落在金兵手里。金兵听说他擅长画画,就掳走了妇人。赵广毅然推辞作画,金兵用刀子威胁,没得逞,就将他的右手拇指砍去。而赵广其实是用左手作画的。局势平定以后,赵广只画观音大士。又过了几年,赵广死了,如今有地位的知识分子所藏的李伯时的观音画,大多是赵广的手笔。 道理真正的英雄应该临危不惧,坚持不懈。 8.苏武牧羊 原文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屮实而食之。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译文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匈奴以为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归汉。同时把他的部下及其随从人员常惠等分别安置到别的地方。苏武迁移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 道理人要有气节,不能有奶就是娘。 9.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原文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胜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译文陈胜年轻时,曾经被雇佣给人耕田种地,有一次,耕作中他忽然停下手来,走到田垄上,烦恼忿恨了许久,对伙伴们说:“要是谁将来富贵了,彼此都不要忘掉。”伙伴们笑着应声问道:“你是被雇佣来耕田的,哪里来的富贵呢?”陈胜叹息道:”唉,燕雀怎能知道天鹅的志向呢?” 道理人穷困时志气不能短少。 10.项羽不肯竟学 原文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於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译文项籍小的时候曾学习写字识字,没有学成就不学了;又学习剑术,也没有学成。项梁对他很生气。项籍却说:"写字,只要能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剑术,也只能敌一个人,不值得学。我要学习能敌万人的本事。"于是项梁就教项籍兵法,项籍非常高兴,可是刚刚懂得了一点儿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学到底了。 道理坚持学习的习惯养不成,最后也不能成大事。 11.孔门师徒各言志 原文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颜回、子路在孔子身边侍立孔子说:"何不各自说说你们自己的志向 "子路说:"希望有车马乘坐,穿又轻又暖的皮袍,而且拿出来与朋友共同使用,就是用坏了穿破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说:"愿意听听老师您的志向"孔子说:“使年老的人过得安逸,让所有朋友信任,使年轻的人怀念。” 道理人各有志,但都要走正确的人生道路。 12.顾炎武手不释卷 原文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选自《亭林先生神道表》 译文凡是顾炎武外出旅行,都用马、骡子载着书跟随自己。到了险要的地方,就叫退役的差役打探所到之处的详细情况,有时发现所到之处的情况和平日里知道的不相符,就走向街市客店中,打开书本核对校正它。有时直接行走地平坦的大路上,不值得停下来考察,就在马背上默默地诵读各种古代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偶尔有什么遗忘了,就到客店中打开书仔细认真地复习。 道理积累知识的过程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只有用心才能有收获。 13.欧阳询揣摩古碑 原文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傍,三日方去。 译文一次,欧阳询在赶路,见到一块古碑,是晋代书法家索靖写的。他驻马观碑,许久才离开。可是没走多远,他又返回碑前,下了马伫立着,仔细观赏。等到累了,就把皮衣铺在地上,坐下来细心揣摩。又看了许久,他还舍不得离开。于是,他就留宿石碑旁。就这样一连三天,他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道理只有反复研究某一事物,才能更好地理解它。 14.文徵明习字 原文文徵明临《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选自《书林纪事》) 译文文徵明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一定三番五次地改写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道理要求自己严格,才能出成绩。 15.王冕僧寺夜读 原文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译文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就地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 道理专心致志是成功的前提。 16.孙权喻吕蒙读书 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选自《资治通鉴》) 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您现在担任要职,不可以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借口推辞了孙权说:"我难道要您研究经典成为博士吗 只要您广泛阅读,见识从前的事情罢了您说事务繁多,哪里比得上我呢 我常常读书,自己觉得有很大的收获"于是吕蒙开始学习到了鲁肃经过寻阳,跟吕蒙一道议论军事,非常惊讶地说:"您现在的才干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地的阿蒙!"吕蒙说:"读书人离别三日,就应该重新别眼相看大多数哥为什么这么迟才改变看法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 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辞别。 道理学习可以改变人,可以提高人。 17.陆游与书巢 原文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痰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译文我的屋子里,有的书堆在木箱上,有的书陈列在前面,有的书放在床上,抬头低头,四周环顾,没有不是书的。我的饮食起居,生病呻吟,感到悲伤,忧愁,愤怒,感叹,不曾不与书在一起的。客人不来拜访,妻子子女不相见,而刮风,下雨,打雷,落冰雹等(天气)变化,也不知道。偶尔想要站起来,但杂乱的书围绕着我,好像积着的枯树枝,有时到了不能行走(的地步),于是就自己笑自己说:“这不是我说的鸟窝吗?”于是邀请客人走近看。客人开始不能够进入,已进屋的,也不能出来,于是(客人)也大笑着说:“确实这像鸟窝。” 道理做学问就要把自己关在书屋中。 18.“读书百遍”与“三余” 原文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译文有个想向董遇求教的人,董遇不肯教,却说:“必须在这之前先读百遍,它的意思自然显现出来了。”求教的人说:“苦于没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有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冬天是一年的农余时间(可以读书),夜晚是白天的多余时间(可以读书),下雨的日子一年四季都有余。” 道理时间是挤出来的。 19.智永与“退笔冢” 原文永公住吴兴永欣寺, 积年学书,后有秃笔头十瓮(wèng),每瓮(wèng)皆数石。人来觅书,并请题额者如市。所居户限为之穿穴,乃用铁叶裹(guǒ)之。人谓为“铁门限”。后取笔头瘗(yì)之,号为“退笔冢(zhǒng)”。——选自张怀瓘《书断》 译文智永住在吴兴永欣寺,多年学习书法,以后有十瓮写坏的毛笔头,每瓮都有几担(那么重)。来求取墨迹并请写匾额的人多得像闹市,居住的地方的门槛因此被踏出窟窿,于是就用铁皮包裹门槛,人们称之为“铁门槛”。后把笔头埋了,称之为“退笔冢”。 道理不经一番苦,没有成功来。 20.匡衡凿壁借光与佣作借书 原文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及,达到),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而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疑。”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衡邑人有言《诗》者,衡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倒屣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听,更理前论!”邑人曰:“穷矣!”遂去不反。 译文匡衡很勤学但没有蜡烛,邻居有蜡烛却照不到(他的房间)。匡衡于是就在一墙上打了一个洞用来引进烛光,用书映着光来读书。当地有一大户人家叫文不识,家里十分富有,书又很多,匡衡就给他家作雇工辛苦劳动而不要求报酬,主人感到奇怪问匡衡,匡衡回答说:“希望可以读遍主人的书。”主人感叹,把书借给他,(匡衡)终于成了大学问家。 道理勤奋能够补拙。

看的我要笑抽掉了- -

《神仙也有江湖》:很搞笑很天真的文哦。当中的小花好帅好死相的说。看糊里糊涂的虫虫穿越到了一个神仙的世界怎么历尽千辛万苦。找到自己的真爱哦。先是不小心的拔出那把什么东东的剑。那个倒霉的师傅非要收她为徒。好吧。做徒弟就做徒弟。起个名字为什么一定要叫蚂蚁啊!人家的名字虽然不好听,饿。叫姚虫虫,但也比这个破蚂蚁好吧!然后……我又不小心的把那把剑给折断了!不是上古的宝物嘛!怎么一折就断!其他的7把却一点事也没有!这可怎么办,被师傅抛弃寻找修剑的真火石。修仙之路就这样展开喽?……

《异世淘宝女王》 :和《神仙》是一个作者写的= = 内容不是很一样。但是也很好看,这边,她开着一家不入流的淘宝小店;那边,她拥有最大的伢馆。

一切,全因为每个月圆之夜的变身。

请看西方世界的唯一东方女孩,带着很脑残的一对宠物,从事非法生涯的BH人生。

“**”(羞涩中)

“呀?哪儿来的当当,发育的不错嘛!”(捏手捏脚中)

“**……不要……我是请问,不知哪里发财?”(躲闪中)

“哦,贩卖人口。”(不怀好意的打量中)

“……”(一脸惊恐中)

“把你卖掉就可以发财喽!”(兴高采烈中)

《仙有仙归》 :作为一个生来肩负“成仙使命”的凡人,蓝钰瑶修炼的目的很简单,凭着一股子执著,只想哪日修至大成圆满升仙。可是修仙修到家破入亡?天煞孤星也没这厶倒霉吧?还有那个屁颠屁颠的小师弟,居然在最要命的关头把她一脚踢开,跟着仙人的弟子跑了!什么?误会?呸!小小灵丹就想收买她吗,她受到的臣大的心灵伤害谁也弥补不了!

修仙只是使命、仙界才是归宿,乌龙无数、度劫N次后蓝钰瑶糊里糊涂成了仙。可这些仙友仙众怎么回事?!又是拉帮结派又是威逼利诱,还惊动各界天君纷纷示好……然而好景不长,仙人们怎么说翻脸就翻脸,非说她走后门、无间道?仙界老大呢?还讲不讲道理了!人家只是想和小师弟安分过日子罢了,不要贼喊捉贼啦……

《武林萌主》: 武林萌主独家秘笈第一招:没有胸,有脑子也行,没脑子,有狗屎运也行。武林萌主独家秘籍第二招:对付帅哥,要稳!准!狠!

“我要当武林盟主!”——这是苏小舞最近的目标。而且,她不仅要当“盟主”,还要当超可爱的“萌主”哦!

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她,因为过于得意忘形,被人一怒之下踢到了宋朝江湖。

呃?她居然空降到了峨眉派。可是这个派看上去并不是那么气势非凡啊。峨嵋九阳功、九阴真经、倚天剑,统统没有!连全派弟子下顿饭吃什么都是问题!老天啊,这么渣的派她实在看不下去了,掌门让给她当吧,她会带领峨眉派走向辉煌的明天的!好吧,掌门也是要从初级职位做起,她先去做烧火弟子……

苏小舞开始努力打造新的峨嵋派,苏小舞翻新峨嵋派,招人,训练各位师姐师妹。得知江湖上并没有其他女子门派,得意洋洋,打算先打造江湖上第一美女门派,增强影响力

《穿越与反穿越》穿越好,把马子看美男,金银财宝手里攥。穿越好,出天山入龙谭,绝世武功身上缠。穿越好,走江湖游深宫,中外历史听我侃。穿越好,主角命好,没什么本事,也能当韦小宝!穿越好,配角长得好,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还瞎了眼的总往主角身边靠~以黄金规律为指导方针,歌舞与写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谨记广泛撒网重点培养的择偶原则,来吧,我们去穿越!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远古众神凋零,现今只存了龙族、凤族、九尾白狐一族还留了些后人。狐帝白止膝下得了四个儿子一个女儿。这唯一的一个女儿长得颇好,却是个炮灰命。活到十四万岁的高龄,笼统不过遇得五朵桃花。

一朵碍于异族不能通婚,那思慕尚处于萌芽期,便被该桃花的爹娘终结了。

一朵误以为她是个男儿身,纠结于这段断袖情,待出现个跟她长得相似的女子,立刻便跟着人跑了。

一朵是他爹娘亲自做主给她定的亲,待到他们家走一趟,却看上了她的婢女,两人私奔了。

一朵在心底里暗恋她暗恋了万儿八千年不敢表白,待鼓起勇气来表白时,她前未婚夫的爹娘为了补偿她,又与她重新结了一门亲。

前头四朵桃花有三朵都是烂桃花,唯一算得上好的一朵,却又是个才打骨苞儿的。

这五朵桃花中的最后一朵,是她命中注定的夫君,九重天上的太子夜华。恩怨纠葛如浮云过,她遗憾没在最好的年华里遇上他。

遗传学淡定地告诉我们:跨物种恋爱注定是没有好结

这些小说都是我看完了收集起来的,总共83部

都挺不错,文笔优美,情节细腻,剧情都是比较有层次的前进的

都是些比较经典的文章

还有一点就是所有文章都是100%写女主角的,呵呵

1 白首红颜

2 薄荷荼靡梨花白 (强烈推荐)

3 宸宫 (强烈推荐)

4 穿越,没有理由

5 穿越成为霸道少爷的通房丫头

6 穿越之陌上花 (强烈推荐)

7 穿越之清冷公子

8 大宫-雏菊曲 (强烈推荐)

9 帝妃—华之乱 (强烈推荐)

10 帝王妻 (强烈推荐)

11 帝王业 (强烈推荐)

12 独步天下

13 二更鼓

14 风云后宫--寒妃传

15 凤凰无双-释情 (强烈推荐)

16 凤囚凰(强烈推荐)

17 凤在上

18 芙殇 (强烈推荐)

19 歌尽桃花

20 宫斗

21 宫怀缱绻

22 拐个皇帝回现代改造

23 后宫 萧妃传

24 后宫乱 红颜怨

25 后宫——恬妃传

26 狐狸相公

27 花落燕云梦

28 花褪残红青杏小

29 皇后出墙记

30 佳木成林

31 金枝玉叶(又名"九重凤阙") (强烈推荐)

32 景年知几时(未完)

33 绝色赌妃 (强烈推荐)

34 绝艳皇朝之诱魂

35 来不及说我爱你

36 兰陵缭乱

37 零陵飘香

38 乱世红颜梦 (强烈推荐)

39 蔓蔓青萝 (强烈推荐)

40 门当户对

41 梦落繁花蓝雪 (强烈推荐)

42 陌上花已开

43 木槿花西月锦绣

44 木玉成约

45 弄儿的后宫

46 平安京之宋姬物语

47 牵情

48 且试天下

49 青蔷

50 倾世皇妃

51 人生得意须尽欢——云笙传

52 如梦令之天朝女捕快

53 三救婚姻

54 山雨欲来风满楼

55 深宫如海

56 失踪的王妃

57 十里红妆 (强烈推荐)

58 双阙 (强烈推荐)

59 完美大** (强烈推荐)

60 宛如流云(强烈推荐)

61 绾青丝 (强烈推荐)

62 我要跟你走

63 武林萌主(强烈推荐)

64 舞红尘

65 勿忘

66 汐妃传

67 熙元记事(强烈推荐)

68 潇然梦

69 秀丽江山

70 烟水遥

71 胭脂乱风月栖情

72 妍惑

73 妖颜惑众之忆容颜

74 夜凉如洗 (强烈推荐)

75 樱花红破 (强烈推荐)

76 有女芙蓉初长成

77 有缘千年来相会

78 雨梦迟歌

79 月沉吟

80 玥影横斜 (强烈推荐)

81 云中歌 (强烈推荐)

82 甄嬛传 (强烈推荐)

83 醉玲珑 (强烈推荐)

誓不为妃》:女猪绝对强势!穿越~说打死也不进宫为妃,结果呢,被人以古礼骗过成了太子妃!不过难得的是人家从头到尾只有她一个啊!!这家伙看起来慵慵懒懒的,还特别识时务,拍马屁说好话无一不能,可那都是在现代的职场上谈判桌上酒桌上练出来的,实际上这个女子奸诈极点;男猪也很厉害,可是怎么都栽在她手里,谁叫他先动心呢?故事十分精彩,不可错过啊!

《不负如来不负卿》:这个是多次穿越的;学习历史的研究生艾晴成了时空穿越的试验者,穿越到古代去搞研究~机缘巧合下她遇到了还是少年的鸠摩罗什----历史上佛学成就比玄奘还要高的高僧,而且这高僧还个性,娶妻生子,也因此名声不如玄奘~长期相处,他们产生了感情,然后无意开启的时空之门让她离开了;等她再次回来的时候已是十年之后,这次他们成了名副其实的夫妻---原来,她就是那个历史上记载的他的妻子。可是,由于辐射她再次离开……最后还是再一起了,他们的儿子把他带回了现代……感人至深,前面一部分可能会因为一些佛学的知识有一点枯燥,但后面的实在精彩~哭

《长门》:穿越为阿娇,结果不认识人家刘彻,爬到树上去捡风筝,见到马车旁边的的少年,问问周围的人得到需要的信息--那个样子的马车是几品几品大人乘坐的,于是叫人家大人~可她不知道,被她叫做大人的那家伙心里可又惊又喜!“令汝生爱者,将永不知汝爱”,这是刘彻与命运之神交换的代价,他要求让身边那个可恶的女人消失,于是阿娇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穿越来的裴洛阳!可是洛阳永远也不知道阿彻的爱,她最后悄悄的离开了,没人知道她去了哪里~于是刘彻只能找了一个又一个,有点相像的都可以~卫子夫,李夫人……

《回到明朝当王爷》

推荐级别:★★★★★

一个速成的九世善人,被阴司判官送到了大明正德年间。

自认没有一技之长、又对历史一知半解的史上最无能的穿越者郑大善人,幸好遇上了一个最不象皇帝的皇帝,一个不想当皇帝却不得不当皇帝的朱厚照。

国家和个人的命运,就象历史洪流中的一条小船儿,且看他如何把这艘船的舵掌握在自已手中。

《极品家丁》

推荐级别:★★★★★

友情提醒:蔑视一切礼法,挑战道德与伦理的极限。这将是一本极为无耻的书,并且会越来越无耻。

一个年轻的销售经理,因为一次意外经历,来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成为萧家大宅里一名光荣的——家丁。

兴办实业,经营社团,小小家丁,如何玩转商场、官场、战场和情场?

冷若冰霜的公主,深宅豪门的怨妇,名震天下的才女,阴狠毒辣的魔女,无人亵渎的仙子,谁将成为他征服的猎物?

这个家丁不是人,鲤鱼也要跃龙门。

轻松、yd、无耻将是本书的主调,卫道士勿入!

《纨绔子弟》

推荐级别:★★★★☆

本书的主角投胎富贵权势之家,只想做个吃喝玩乐逍遥自在的纨绔子弟。不过,胸无大志却不是傻瓜白痴。只有他整人,没有人能耍得了他。

来看看一个纨绔子弟小霸王幸福离奇的一生。

若爱只是擦肩而过:强烈推荐!女主二十岁穿越成了七岁的叶凡,十年后倾国倾城、聪明举世无双!而且武功高强,和男主经历了一段坎坷,终于在一起不过,结局真的有点纠结,虽然是喜剧

跨过千年来爱你:《若爱》的第二部。女主穿越变成慕容枫,枫儿实际就是叶凡的第二生。若爱的希晨(痴情啊)变成了第二世的锐,和枫儿再续前缘

这两本都完结了,同一个作者写的,文笔非常优美,是那种很淡的文风,女主的性格也让人赞叹,处世不惊,完美!

潇然梦

穿越与反传

步步惊心梦回大清

寻缨丝

穿越只为遇见你

我的灵魂在古代

美人殇

和亲公主

笑倾三国

极品家丁

小女猪被PIA飞史

有些重复,脑子不好,想到就打了

······································

说行天下:小说网站上千个,总有一个适合您。 说行天下 最给力

抒发了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已,得不到同情与慰藉的情感 因为他善于运用奇特的想象,夸张和比兴寄托手法,表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以特殊的精神和性格,寄托自己雄伟壮美的理想一般很少采用传统词作中常见的兰柳花草及红粉佳人为点缀;与所要表达的悲凉雄壮的情感基调相吻合,在他的笔下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多有一种奔腾耸峙、不可一世的气派借以柔美的景物来抒发自己的强烈感情

这首词作于乾道四至六年(1168-1170)间建康通判任上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作一个建康通判,不得一遂报国之愿偶有登临周览之际,一抒郁结心头的悲愤之情建康(今江苏南京)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上的一座亭子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

这首词,上片大段写景: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开头两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的景色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遥远天际,天水交溶气象阔大,笔力遒劲“楚天”的“楚”地,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这里战国时曾属楚国“水随天去”的“水”,指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千里清秋”和“秋无际”,显出阔达气势同时写出江南秋季的特点南方常年多雨多雾,只有秋季,天高气爽,才可能极目远望,看见大江向无穷无尽的天边流去的壮观景色

下面“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是写山“遥岑”即远山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像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像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景色算上美景,但只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人心中有愁有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减,仿佛是远山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词篇因此而生动至于愁恨为何,又何因而至,词中没有正面交代,但结合登临时地情景,可以意会得到

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志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却力不得伸以上种种,是恨之深、愁之大者借言远山之献供,一写内心的担负,而总束在此片结句“登临意”三字内开头两句,是纯粹写景,至“献愁供恨”三句,已进了一步,点出“愁”、“恨”两字,由纯粹写景而开始抒情,由客观而及主观,感情也由平淡而渐趋强烈一切都在推进中深化、升华“落日楼头”六句意思说,夕阳快要西沉,孤雁的声声哀鸣不时传到赏心亭上,更加引起了作者对远在北方的故乡的思念他看着腰间空自佩戴的宝刀,悲愤地拍打着亭子上的栏干,可是又有谁能领会他这时的心情呢

这里“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虽然仍是写景,但无一语不是喻情落日,本是日日皆见之景,辛弃疾用“落日”二字,比喻南宋国势衰颓“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作为“江南游子”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冶集团根本无北上收失地之意,对于像辛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也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三句,是直抒胸臆,此时作者思潮澎湃心情激动但作者不是直接用语言来渲染,而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第一个动作是“把吴钩看了”“吴钩”,本应在战场上杀敌,但现在却闲置身旁,只作赏玩,无处用武,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

第二个动作“栏干拍遍”栏干拍遍是胸中有说不出来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干来发泄用在这里,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非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另外,“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除了典型的动作描写外,还由于采用了运密入疏的手法,把强烈的思想感情寓于平淡的笔墨之中,内涵深厚,耐人寻味“无人会、登临意”,慨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音

后几句一句句感情渐浓,达情更切,至最后“无人会”得一尽情抒发,可说“尽致”了读者读到此,于作者心思心绪,亦可尽知,每位读者,也都会被这种情感感染

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则是直接言志下片十一句,分四层意思:“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这里引用了一个典故:晋朝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作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苏州味美的鲈鱼,便弃官回乡(见《晋书张翰传》)现在深秋时令又到了,连大雁都知道寻踪飞回旧地,何况我这个漂泊江南的游子呢然而自己的家乡如今还在金人统治之下,南宋朝廷却偏一隅,自己想回到故乡,又谈何容易!“尽西风、季鹰归未”既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又抒发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是第二层意思求田问舍就是买地置屋刘郎,指三国时刘备,这里泛指有大志之人这也是用了一个典故三国时许汜去看望陈登,陈登对他很冷淡,独自睡在大床上,叫他睡下床许汜去询问刘备,刘备说:“天下大乱,你忘怀国事,求田问舍,陈登当然瞧不起你如果是我,我将睡在百尺高楼,叫你睡在地下,岂止相差上下床呢”“怕应羞见”的“怕应”二字,是辛弃疾为许汜设想,表示怀疑:像你(指许汜)那样的琐屑小人,有何面目去见象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这二层的大意是说,既不学为吃鲈鱼脍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

作者登临远望望故土而生情,谁无思乡之情,作者自知身为游子,但国势如此,如自己一般的又何止一人呢作者于此是说,我很怀念家乡但却绝不是像张翰、许汜一样,我回故乡当是收复河山之时作者有此志向,但语中含蓄,“归未”一词可知,于是自然引出下一层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是第三层意思流年,即时光流逝;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也有一个典故,据《世说新语言语》,桓温北征,经过金城,见自己过去种的柳树已长到几围粗,便感叹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大呢!这三句词包含的意思是:于此时,我心中确实想念故乡,但我不不会像张瀚,许汜一样贪图安逸今日怅恨忧惧的我所忧惧的,只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宿愿不能实现年岁渐增,恐再闲置便再无力为国效命疆场了这三句,是全首词的核心到这里,作者的感情经过层层推进已经发展到最高潮

下面就自然地收束,也就是第四层意思:“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倩,是请求,“红巾翠袖”,是少女的装束,这里就是少女的代名词在宋代,一般游宴娱乐的场合,都有歌妓在旁唱歌侑酒这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已,得不到同情与慰藉这与上片“无人会、登临意”义近而相呼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1009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6
下一篇2024-04-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