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哪一回最精彩?

儒林外史哪一回最精彩?,第1张

1 《浮萍篇》的意思

曹植的《浮萍篇》则以一个简单的生活画面将情的真切、爱的忧伤以及交织其中的期望、无望、希望等种种微妙的情感心态真实流露,以此进行着深厚而真挚的生命体验。

整首诗中,诗人安排了两组镜头,一是失爱女子哀伤的自述,二是诗人细腻的关照和感知。 先来听听诗中女子悲哀缠绵的自述。

诗首起两句“浮萍寄清水,随风东西流”用的是“浮萍”这一意象。浮萍,《楚辞九怀昭世》中说“哀窃今浮萍,泛*今无根。”

古往今来,浮萍的飘荡无根总会引发人们对命运难以主宰的感叹。听到这样吟咏,人们怎能不心有感触呢?“浮萍”两句诗首先便获得了人们在感物缘情中心灵的共鸣,使得人们能瞬间跨越时空的界限,与诗中女子最近距离地接触。

为何她也会有这样的感叹呢?是哪一段记忆的弦又拨乱了她的心呢? “结发辞严亲,来为君子仇。格勤在朝夕,无端获罪尤。

在昔蒙恩惠,和乐如瑟琴,何意今摧颓,旷若参与商。”这八句诗道出了女子感叹的缘由,看似以极平淡、极自然的的语言道出,却无不含蓄委婉。

人们仿佛看见了这个年轻温柔的女子当年辞别了双亲,嫁到夫家。她是一心一意想做个贤惠的妻子的,所以她每日恭敬勤恳,而那时丈夫也对她宠爱有加。

在那时女子定也有不少“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功夫,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欧阳修《南歌子》)的曼妙之象和柔情蜜意。然而当女子正沉浸在爱的温馨中时,却无缘无故承受罪过,昔日的甜蜜化为乌有。

“无端”意含自己无错,错在丈夫,悲中含着刚意,但越是"无端"就越不会有预料,痛苦的程度才会越大。那一句“何意今摧颓”后面隐藏的悲痛又哪是“摧颓”(失意)一词能形容得出的呢?那时定是比噩耗更叫人通彻心扉,,她夜不能寐,辗转反侧,心乱如麻,往事蜂拥而至聚于心头,当她发现一切的回忆都仍与那个给过她爱也给着她痛苦的人有关的时候,一个“何意”的感叹之下又含着多少伤痛多少无奈多少不情愿啊。

我们读这几句诗的时候,发现诗中女子并没有痛苦万分地哭诉,却让人在她前后生活的对比述说中时刻捕捉到字里行间萦绕的悲伤。 究竟是什么变故让美满变成愁苦?“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

新人虽可爱,不若故人欢。”这四句表明原来“无端”其实只是丈夫情变的一个借口。

只是因为女子一心一意爱着、完完全全地信任着丈夫,所以不曾去怀疑,所以女子才对变故意想不到。在汉魏时候,妇女的贞洁观念其实不如人们想的那样严重。

《孔雀东南飞中》太守对被休刘兰芝可以提亲,《白头吟》中女子可以主动诀别,魏国甄后也是再嫁,曹丕还可以“尝诸文学,酒酣坐欢,命夫人甄氏出拜,坐中众人咸伏,而桢独平视”(《三国志》注引《典略》),也并不在乎。人们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略感一二。

对于丈夫的移情别恋,她没有去痛斥丈夫也没有去贬抑新人,她只是说新人可爱如茱萸,只是不如故人情意更深长。既是错在丈夫,新人又不如故人,女子若也情断离开,也不是不可能的。

但是为何她的述说还这样忧伤?女子的陈述给予了答案:种种原因就集于“不若桂与兰”和“不若故人欢”中蕴涵的绵绵情意。在这里,女子以两组对比、两个“不若”先赞人后显己,自我矜夸,显示出女子的自尊,这种自我矜夸是对自己的肯定也是以此希冀丈夫能回心转意。

“行云有反期,君恩傥中还!”这两句则进一步表白自己的期望。行云有返回的时候,丈夫也许会记得情义回到自己身边吧。

而这种希望中又包含着多少难以表达的情怀呢?温情与残酷的交织、绝与不绝的折磨、痛苦悲伤的弥漫,一声“君恩傥中还!”是女子在经过爱恨的百般滋味品尝后的心的渴望。女性生命本质中的情感心理决定着她们在感情上远不如男性果断,所以早在《诗经卫风氓》中同样命运的女子叹息就已经叹息“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和乐因爱,失意因爱,自夸因爱,期望也是因爱。但是爱有感应吗?丈夫还能回来吗?太多的不肯定使女子燃起的希望又变得渺茫。

“慊慊仰天叹”忧虑无法摆脱,她只得将所有的心绪化成一声长叹。那一声长叹有多少怨恨就有多少不舍,有多少哀伤就有多少期盼。

可是这样的思绪有谁能懂呢?“愁心将何诉?”言语中透着的是心的孤寂和无人知己的怅惘,这不禁让人想起曹雪芹笔下的那首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2 形容浮萍的词语

泛萍浮梗 浮动在水面的萍草和树根。比喻踪迹漂泊不定。

梗泛萍飘 比喻流离漂泊。

浪迹萍踪 形容踪迹漂泊不定,就象流水和浮萍一样。

萍飘蓬转 比喻远离家乡,在外漂泊。

萍水相逢 浮萍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萍踪浪迹 象浮萍、波浪一般的无定。比喻到处漂泊,没有固定的住所。

断梗浮萍 比喻漂泊不定。

断梗飘萍 比喻漂泊不定。同“断梗浮萍”。

梗泛萍漂 断梗、浮萍在水中漂浮。比喻漂泊流离。

梗迹萍踪 像断梗、浮萍在水中一样踪迹不定。

鸥波萍迹 比喻闲适自由的隐者生活。

飘萍断梗 随波逐流的浮萍和植物的断茎。比喻飘泊无定的身世。

飘萍浪迹 飘:飘浮;浪:流浪。飘浮不定的踪影,到处流浪的足迹。形容踪迹漂泊不定,就象流水和浮萍一样。

3 文天祥丹心照汗青文言文解释

译文一:

靠自己的刻苦努力,精通了各种经书,终于取得功名,开始了动荡艰辛的政治生涯;

从率领宋朝军队抗击元兵以来,经过了整整四年的困苦岁月。

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敌人的侵略下支离破碎,就像风雨吹打着柳絮零落飘散;

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动荡不安,就像暴雨打击下的浮萍颠簸浮沉。

想到前兵败江西,从惶恐滩头撤离的情景,那险恶的激流、严峻的形势,至今还让人惶恐心惊;

想到去年五岭坡全军覆没,身陷敌手,如今在浩瀚的零丁洋中,只能悲叹自己的孤苦零丁。

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为国捐躯,死得其所,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

译文二: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

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周星。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

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

零下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

留下这颗炽热之心以永垂青史吧!

译文三:

遭遇苦难的原因是我精通经书而获官职所致,

使我在荒凉冷落的战场上度过了四个春秋。

山河破碎得像被风吹散的柳絮,

一生动荡如同被雨打的浮萍。

在惶恐滩头诉说惶恐,

在零丁洋上慨叹孤苦零丁。

自古以来谁能永远不死,

死后我也要留下这颗精忠报国的红心,让它永照史册。

译文四

苦读经书,取得功名,从此遭遇坎坷不平,

在兵荒马乱、荒凉冷落的战斗中,度过了四个年头。

祖国河山支离破碎,像被狂风吹散的柳絮,

一生动荡不安,像被风吹雨打飘泊不定的浮萍。

在惶恐滩头曾说对国事的惶恐,

在伶仃洋上概叹自己的孤苦伶仃。

自古以来,人生在世谁能不死?

只留下一颗对祖国的赤诚之心照耀史册。

4 古文”王冕”翻译

我记得王冕似乎是个人名而已

王冕(1310—1359),字元章,一字元肃,号煮石山农。浙江诸暨市长宁乡郝山下人。他的别号很多,有竹斋生、会稽山农、会稽外史、梅花屋主、九里先生、江南古客、江南野人、山阴野人、浮萍轩子、竹冠草人、梅叟、饭牛翁、煮石道者、闲散大夫、老龙、老村等。另外,他还给自己的草堂,先后取了水南轩、浮萍轩、竹斋轩、满目青山轩、梅竹轩、耕读轩、心远轩、竹西轩、听雪轩、听秋轩等名称。他是元代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杰出的诗人和画家。

戏曲、小说的引子。一般放在篇首,用以点明、补充正文,或者说引出正文或是为正 铺垫。指旧小说的引子,通常放在小说故事开始之前,起引出或补充正文的作用。

这不过是个楔子,下面还有正文。——《儒林外史》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楔子 外文名 :introduction 拼音 :xiē zǐ 注音 :ㄒㄧㄝ ㄗㄧˇ 篇幅 :一般占用少量篇幅 位置 :篇首 基本解释,扩展阅读, 基本解释 戏曲、小说的引子。一般放在篇首,用以点明、补充正文,或者说引出正文或是为正 铺垫。 元 杂剧也有在本与本或折与折间使用的。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格局》:“ 元 词开场,止有冒头数语,谓之‘正名’,又曰‘楔子’。”《儒林外史》第一回:“究竟 王冕 何曾做过一日官?所以表白一番。这不过是个楔子,下面还有正文。”有些小说采用倒叙的写法,开头的结局就可以称作楔子。金圣叹删改《水浒传》,将原本的引首和第一回合并,改称“楔子”。并解释说:“楔子者,以物出物之谓也。”就是以甲事引出乙事之意。 一般楔子的作用是为下文故事做铺垫,设定悬念,吸引读者。(在网路小说中一般楔子讲的都是前世或上一代的恩怨)总之楔子为下文故事情节做了很好的悬念,一般在小说故事 总会扯上点楔子的事。 比喻 去的人或物;也指旧小说的引子,通常放在小说故事开始之前,起引出或补充正文的作用

这不过是个楔子,下面还有正文。——《儒林外史》 扩展阅读 《白蛇传》的神话 引子 与《红楼梦》的神话 楔子 中国古代的戏曲和说唱文艺作品,都有这么一个特点:在叙述正文之前,往往先讲一个“引子”,旧称为“入话”,引入作品的正题。最初,这种“引子”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当时“说话”、“演戏”实际需要,与作品的内容有没有联系,无关大体。后来,随着戏曲和话本艺术的发展,作品运用“引子”的艺术也逐步得到了发展和完善,成为正文有机的铺垫。它所叙述的内容与正文或相同,或相反,或相关,在思想内容和艺术结构上加强了与正文的映照,造成一种引人入胜的效果。在戏曲和说唱文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长篇小说,它们的开头一般称为“楔子”或“缘起”,起的正是戏曲、话本“引子”入话的作用,同样来源于民间说书艺人的口头艺术。小说的“楔子”,不再只是注重实际效用了,而是把映照正文内容放在首要地位,其内容或寓言、或传说、或神话等等,无不关联全书的题旨。

《白蛇传》的“引子”,是白娘子作为一个蛇仙不恋天堂生活,决意下凡到人间的那一段故事,在许多戏曲作品里,这一段引子是佛祖如来讲说因果轮回的内容。如清代黄图珌《雷峰塔传奇》开端的“慈音”一折,由如来佛上场说东溟白蛇青鱼,“顿忘皈依清静,妄想堕落尘埃。”这白蛇与如来佛“座前捧钵侍者”许宣有宿缘,故令降生凡胎,了此孳案。但恐“逗入迷途,忘却本来面目”,因此才“明示法海,俟孳缘圆满,收压妖邪。”方成培《雷峰塔传奇》第二出“付钵”亦起“引子”作用。事实上,有“灵蛇下凡”、“如来说法”这个引子的《白蛇传》作品,在各种体裁里占的比例很大。带“引子”的白蛇传作品,似乎都罩有一层宗教的迷雾。因此,“如来说法”一类的“引子”历来被论者们视为糟粕,认为是作者按阶级意图替白蛇传故事加上去的因果循环注释。对此,笔者认为,白蛇传的神话引子尽管带有明显的因果轮回的宗教色彩,但却是作品的有机组成部份,它不但符合中华民族的审美接受习惯,同时也是社会环境使然。只有让作品披上一层宗教外衣,才能在那文网恢恢的封建时代得以问世,使“正人君子”们对这个具有强烈叛逆精神和斗争精神的幻想故事看得顺眼些。

《红楼梦》在结构形式上,学习了民间说唱文艺“引子”的手法,运用了一个起“入梦”作用的“楔子”。这个楔子,是几则千古未闻的神话故事:第一回的“女娲补天”、“木石前盟”和第五回的“太虚幻境”。这几则神话故事,看似荒诞不经,实则与现实的关系异常密切,对全书起著提纲挈领的作用,是我们理解《红楼梦》的钥匙。神话是原始社会的产物,是原始初民对自然、社会的不自觉的艺术加工,是初民们把理想和现实混为一谈的产物。随着自然力之被人类支配,产生神话的基础也就消失了,但原始的神话还会在民众口头上继续流传,后代人还会以自觉的艺术方式、运用幻想的手法,创造出带有神话色彩的故事。在这里,人们便把带有神话色彩的故事称为“神话”、《白蛇传》的“引子”和《红楼梦》的“楔子”,便是几则这样的神话。

了解中国古神话的人,读了《白蛇传》和《红楼梦》之后,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这几则神话是作者在古神话基础上新创造出来的。蛇的神话,古巳有之,但古神话资料中没有“灵蛇下凡”的记载,是后世的民众创造的。女娲补天的神话,《淮南子》等古书中都有记载,但从未提到过女娲补天时还剩下一块石头,更没说到这块剩下的石头如何通了灵性幻形入世等。“木石前盟”和“太虚幻境”的神话更是不见经传,千古未闻,这从作品中一系列人名、物名、地名中,透露了它们是虚构而成的讯息。《白蛇传》的神话引子和《红楼梦》的神话钱子,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给作品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对于这两部作品,引子和楔子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富有隐喻、象征和哲理的启示,神话与作品的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与当时的现实社会也是紧密相联的,神话到底是现实的反映。《白蛇传》以神话中那条修炼千余载的灵蛇幻形下凡为开端,又以它升上天界为终结,她下凡后经历的一幕幕人间悲剧,构成一部《白蛇传》的主体故事。《红楼梦》则从神话中那块顽石幻形入世为开端,又以它的返本还原为终结,顽石幻形入世后见到的一幕幕人间悲剧,构成了《红楼梦》的主体故事。两部作品,分别通过灵蛇和顽石的经历,从幻想世界引入到现实世界,再回到幻想世界,使现实和幻想统一起来,创造了独特的艺术境界。离开了顽石故事与主体故事的纠葛,我们就无法探讨《红楼梦》”的主题思想。同理,要对《白蛇传》作深一层的探讨,也离不开对灵蛇故事与主体故事间纠葛的分析。

到了服阕之后,不过一年有余,天下就大乱了。方国珍据了浙江,张士诚据了苏州,陈友谅据了湖广,都是些草窃的英雄。只有太祖皇帝起兵滁阳,得了金陵,立为吴王,乃是王者之师;提兵破了方国珍,号令全浙,乡村都市,并无骚扰。

一日,日中时分,王冕正从母亲坟上拜扫回来,只见十几骑马竟投他村里来。为头一人,头戴武巾,身穿团花战袍,白净面皮,三绺髭须,真有龙凤之表。那人到门首下了马,向王冕施礼道:“动问一声,那里是王冕先生家”王冕道:“小人王冕,这里便是寒舍。”那人喜道:“如此甚妙,特来晋谒。”吩咐从人下马,屯在外边,把马都系在湖边柳树上;那人独和王冕携手进到屋里,分宾主施礼坐下。

王冕道:“不敢!拜问尊官尊姓大名,因甚降临这乡僻所在”那人道:“我姓朱,先在江南起兵,号滁阳王,而今据有金陵,称为吴王的便是;因平方国珍到此,特来拜访先生。”王冕道:“乡民肉眼不识,原来就是王爷。但乡民一介愚人,怎敢劳王爷贵步”吴王道:“孤是一个粗卤汉子,今得见先生儒者气象,不觉功利之见顿消。孤在江南,即慕大名,今来拜访,要先生指示:浙人久反之后,何以能服其心”王冕道:“大王是高明远见的,不消乡民多说。若以仁义服人,何人不服,岂但浙江若以兵力服人,浙人虽弱,恐亦义不受辱。不见方国珍么”吴王叹息,点头称善!两人促膝谈到日暮。那些从者都带有乾粮,王冕自到厨下,烙了一斤面饼,炒了一盘韭菜,自捧出来陪著。吴王吃了,称谢教诲,上马去了。这日,秦老进城回来,问及此事,王冕也不曾说就是吴王,只说是军中一个将官,向年在山东相识的,故此来看我一看。说著就罢了。

不数年间,吴王削平祸乱,定鼎应天,天下统一,建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乡村人个个安居乐业。到了洪武四年,秦致又进城里,回来向王冕道:“危老爷已自问了罪,发在和州去了;我带了一本邸钞来给你看。”王冕接过来看,才晓得危素归降之后,妄自尊大;在太祖面前自称老臣。太祖大怒,发往和州守余阙墓去了。此一条之后,便是礼部议定取士之法:三年一科,用五经、四书、八股文。王冕指与秦老看道:“这个法却定的不好。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说著,天色晚了下来。此时正是初夏,天时乍热。秦老在打麦场上放下一张桌子,两人小饮。须臾,东方月上,照耀得如同万顷玻璃一般。那些眠鸥宿鹭,阒然无声。王冕左手持杯,右手指著天上的星,向秦老道:“你看贯索犯文昌,一代文人有厄!”话犹未了,忽然起一阵怪风,刮得树木都飕飕的响;水面上的禽鸟,格格惊起了许多。王冕同秦老吓的将衣袖蒙了脸。少顷,风声略定,睁眼看时,只见天上纷纷有百十个小星,都坠向东南角上去了。王冕道:“天可怜见,降下这一伙星君去维持文运,我们是不及见了!”当夜收拾家伙,各自歇息。

自此以后,时常有人传说:朝廷行文到浙江布政司,要征聘王冕出来作官。初时不在意里,后来渐渐说的多了,王冕并不通知秦老,私自收拾,连夜逃往会稽山中。

半年之后,朝廷果然遣一员官,捧著诏书,带领许多人,将著彩缎表里,来到秦老门首;见秦老八十多岁,须鬓皓然,手扶拄杖。那官与他施礼,秦老让到草堂坐下;那官问道:“王冕先生就在这庄上么而今皇恩授他咨议参军之职,下官特地捧诏而来。”秦老道:“他虽是这里人,只是久已不知去向了。”秦老献过了茶,领那官员走到王冕家,推开了门,见□蛸满室,蓬莴蔽径,知是果然去得久了。那官咨嗟叹息了一回,仍旧捧诏回旨去了。

王冕隐居在会稽山中,并不自言姓名;后来得病去世,山邻敛些钱财,葬于会稽山下。是年,秦老亦寿终于家。可笑近来文人学士,说著王冕,都称他做王参军,究竟王冕何曾做过一日官所以表白一番。

这不过是个“楔子”,下面还有正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1009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6
下一篇2024-04-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