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看书有没有这样一个习惯,在看正文之前会根据书名,作者,封面上的文字等对内容进行一些遐想,然后再打开书,一点一点的去探寻作者真正想为我们展现的世界,就像拆开礼物的包装一样,渴望得到惊喜。而一本好书永远不会让你失望,这本书也是一样。
《无声告白》是译名,英文名是《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看到这样的译名,只能再次感慨汉语的优美,但当我看完全书,我开始觉得还是原名更适合,更能表达作者的思想。
这本书叙述了美国一个混血家庭在遭遇了女儿莉迪亚出乎意料的死亡后发生的一切。作者围绕着莉迪亚的死亡展开叙述,带领读者探寻却又从不指出莉迪亚之死原因到底何在,唯一的提示只有印在封面上的那句话:
故事开头,作者便告知了读者莉迪亚的死亡。
在随后的叙述中,作者将过去与当下交叉着向读者呈现,为我们一点一点的揭开莉迪亚死亡的真相,同时揭开还有主角们内心的自己,当真相在读者面前一片片拼接完整,莉迪亚的父母也渐渐开始醒悟,莉迪亚的母亲始终不相信她的女儿会自杀,要找到人对女儿的死亡负责,无尽的泪水终于让她看清了现实,
他们意识到"还不算太晚",小女儿汉娜推门而入,玛里琳(母亲)毫不犹豫的张开了双臂,这一切终将回复平静,但他们永远不会忘却一个事实:莉迪亚正是在他们的期待中溺水而亡!
期待,这个给人希望又让人畏惧的词,到底具有何等的力量,导致了一个年轻女孩的死亡?抛开书本,提到期待,对孩子而言最容易想到的应该就是大学,而对于年轻人,同样有许许多多的期待,每年逢年过节,面对家里的乡亲父老,最怕的就是闲来碰到一起拉起家常:工作如何?薪水多少?处对象了没啊?等等等等,就像围巾一般,一条条系到你的脖子上,关心着你的冷暖,却使你能呼吸的空气越来越少,你大口的呼吸,感谢他们的关怀,希望他们满意,他们兴奋的发现你很需要这样,于是又给你围上了一条条围巾,直到有一天你带着这些围巾窒息而亡。他们始终不明白:好好的一个人,怎么就这样了?
上面的文字可能有些极端,希望大家不要介意,这样的极端,正是作者在书中想为我们呈现的,书中的几个小片段我想呈现给大家:
等我死了,沉重的词汇,对莉迪亚而言更是如此,她最担心的就是失去母亲。看到这些,我仿佛看到了一条条厚重扎实的围巾,一圈又一圈的,紧紧绕在莉迪亚的脖子上,还不忘系上一个结,本身这个结是活得,可当莉迪亚突然醒悟,匆忙的想解开这个结,却意外将它系死,最终导致了她的死亡。
礼物,在这时候看到它已经不再美好,在莉迪亚眼中,礼物永远是"一本新书",是沉重的负担,可她还是要"微笑起来","是的,我很喜欢!"。
有人会说,毕竟在书中,毕竟是故事,可是,这样的故事真的只存在与书中吗?我给大家提几个常见的词:,高考,大学,专业,工作,相亲,生活的城市,所有这一切都需要面临选择,那么,在选择时,有多少成分取决与你的内心,又有多少成分取决于他人对你的期待呢?这些期待不会让我们窒息,但久而久之,你会为当初没遵循自己的内心而感到遗憾,感到不甘吗?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阻止他人对我们有所期待,这是他们给我们的爱,这些期待有可能是父母曾今的梦想,有可能是师长为我们深思熟虑了一晚上而做出的选择,也有可能只是朋友的随口一说,他们爱我们,相信我们,为你做着美梦,因为我们爱他们,我们不打破他们为我们做的梦,但是,我会向他们诉说我自己梦,诉说我向往的世界:我不需要太大的房子,我只想要个舒适阳台,有温暖的太阳晒在我身上;我也不需要万人瞩目的地位,我只想要个温馨的家庭,有欢声笑语陪伴左右;我也不需要用不完的金钱,我只想要在衣食无忧的基础上能够我一年两次旅游,一周一本书就足矣。也许这些与他人对我的期待有所不同,没关系,那是你们的梦,这是我的,也对不起,因为生活是我的。
在文章的最后,我想再次引用作者在封面写送读者的话:
最近有一部金星老师主持的相亲节目《中国式相亲》火遍网络,成了吐槽对象。但其实与此同时,还有一档网络相亲节目《单身战争》也在默默播出着。而且,这档节目号称 “相亲节目当中的一股清流” ,豆瓣口碑好于《中国式相亲》评分 79 分。
之所以这档节目有如此高分数,哔宝认为主要在于节目在环节设置上吸引眼球,50位男嘉宾和50位女嘉宾以一种“生存游戏”的形式,互相之间进行PK和淘汰。留到最后的一对且配对成功才能获得10万元奖金。
具体点而说,这档节目是这么玩的: 整期节目共设三个环节,分别为第一环节“看不见的危险”、第二环节“女生狙击”、第三环节“男生反击”。就是首先是男女互相淘汰,接着便是女生淘汰男生,然后是男生权利反转,淘汰女生 。有人为了保全自己,选择与弱者PK;有人为了留到最后,背弃了最初的承诺。这样一来,《单身战争》就把通常靠打打嘴炮的相亲节目,变成一场节目嘉宾必须你争我抢,勾心斗角,存亡对决的 “游戏之战” 。
无论是《单身战争》节目的主持人何炅还是导演岑俊义,都反复对外声称,《单身战争》是一部 “完全没有剧本” 的真人秀——
而这档节目在“”的词条释义里,也信誓旦旦地声称 “杜绝临时演员” ——
不过看到这里,哔宝只有 “呵呵” 了。
自从《非诚勿扰》在2010年开播以来,在神州大地上遍地开花的真人秀节目,有一项非常惊人的业绩,就是培养了 数以百计的“专业相亲演员” ,这么多年来,他们活跃在各大电视台以及视频网站,按照规定的剧本,背诵规定的台词,制造早就列在“宣传规划表”里社会话题。他们有的扮演“奇葩前女友”,有的扮演“极品妈宝男”, 担当起一档相亲节目的看点和槽点 。就在《单身战争》的舞台之上,哔宝就先后看见了好几张“熟脸”。正所谓“相亲真人秀,套路猜得透”,马上哔宝就来给你八一八这几位“相亲老戏骨”的前世今生。
《单身战争》相亲老戏骨之 赵浩然
出没节目:《单身战争》《中国式相亲》
经典戏路: 妈宝式渣男
这位是《单身战争》第一期一上来就惨遭淘汰的男嘉宾赵浩然,在节目中刚一出场的他,完全是一副“当代西门庆”的人物设定,上面面对满场女嘉宾通通表白——
这是让哔宝第一个看着眼熟的男嘉宾,之所以眼熟是因为前段时间他实在“太红了”。就在那一期“千人吐万人骂”的 《中国式相亲》 里,这个男嘉宾刚刚陪着他那位“高级营养师”的“妈妈”上过节目,留下了一个有关 “手脚冰凉是宫寒” 的梗——
而坐在“亲妈”身边的这一位,不就是《单身战争》里这个看到女孩hold不住的赵浩然吗?别以为你带上眼镜我们就不认识你。刚在《中国式相亲》里狂追40岁大姐,这一次又在《单身战争》里猛撩大胸妹,哔宝不得不说,你的档期还真的排的挺满的。
《单身战争》相亲老戏骨之 谢忆青
出没节目:《单身战争》
经典戏路: 妖艳贱货
“肤白貌美大胸长腿”的谢忆青很明显在节目中的人设是“男人猎物+女性公敌”,她的宣言是“没有我追不到的男生”,经常向男嘉宾“放电”——
在节目当中,她和“青花瓷女孩”张楠同场PK,最后明显不如谢忆青放得开的张楠惨遭淘汰,从而更让不少人在里痛骂谢忆青“妖艳贱货”——
因为“胸器傲人”,再加上作风大胆,谢忆青在这档节目里风头很盛,然而哔宝略一百度就发现,其实谢忆青的真实身份是一个“十八线小艺人”——
她还出演过好几部都 没听说过的 网络**。
所以现在你知道了吧,在真人秀《单身战争》里这个四处放电的谢忆青,其实也只是她出演的一个角色而已。
《单身战争》相亲老戏骨之 谢黎敏
出没节目:《新老娘舅》《非诚勿扰》《女票炸了》
经典戏路: 极品话痨
《单身战争》的第一集里还有一个非常奇葩的存在,是一个叫做“谢黎敏”的男嘉宾,他的表现非常经典,是一个自我感觉超级良好的“电视购物男”,被“全场最帅”的38号男嘉宾中德混血卢海叫到台上PK,注意看,卢海长这样——
当卢海站上PK台的时候,他出人意料地“点将”谢黎敏上台捉对厮杀,他说是因为谢黎敏的个人签名叫做“万千少女的梦”使他觉得这个人非常的自恋——
谢黎敏被叫上台的时候,他的反应就很经典,他觉得,和卢海相比,“ 他的颜值和我的颜值差不多” ——
这句台词感觉编导得有点儿过分了,想凸显谢黎敏的自我感觉良好,也用不着这么黑他吧——
此时弹幕围观的网友已经认出他了——
相比之下,谢黎敏简直是一个相亲节目的“ 老炮儿 ”了,2016年,他登上过《非诚勿扰》,当时他就凭借着“ 我就是你们的玉面小鲜肉,长得比TFboys还可爱一些 ”这种大言不惭的台词,引来不少吐槽,但是总体来说,走的还是可爱路线。
然而在一档《女票炸了》的网络相亲节目当中,谢黎敏的戏路开始向着“炸裂”的方向演变——
在这档节目里,他的设定是一个既唠叨又猥琐还动手动脚的“极品渣男”——
当谢黎敏在《单身战争》里以每分钟600字的超强语速说出“我是你们的玉面小鲜肉谢黎敏谢霆锋的谢黎明的黎敏捷的敏万千少女的梦就是我”的时候,台下一个男嘉宾以“人肉弹幕”道出了真相:这是一个 “ 综艺咖 ” !
所以看到这里,你就不奇怪为什么谢黎敏在《单身战争》里出演一个“自恋的话痨”了吧,他
只是想挑战一个新的角色而已,这其实是一个戏骨对表演艺术的追求!
《单身战争》相亲老戏骨之 刘靖宇
出没节目:《非诚勿扰》
经典戏路: 牵手成功就劈腿
在《单身战争》的前两集,15号男嘉宾刘靖宇基本上是按照“男一”的标准来打造的,因为他最终和59号女嘉宾陈恬上演的是一段“情比金坚”的偶像剧,虽然这一对没有赢得10万块的奖金,但是他们这条人物线索的剧本是最完美的——
但是实际上,《非诚勿扰》的观众一定记得这位号称 “ 小邓超” 的男嘉宾刘靖宇。因为早在2014年,他就在《非诚勿扰》这档节目中女一个叫陈喆的女嘉宾牵手成功。
在当年那档节目里,刘靖宇的人设是 “ 大连校草级帅哥 ” ,当时他是为了追求女嘉宾陈喆走上的这个舞台,在节目中还上演了“因为长得太帅”惨遭拒绝的悲情戏码,最后经节目组撮合二人牵手成功——
然而当时,就在这一期《非诚勿扰》还没播出的时候,就有人爆料刘靖宇已经劈腿。果然1个月后,刘靖宇发微博暗示和陈喆分手——
哔宝去翻看刘靖宇的微博,发现他的自我介绍是这样写的——
“ 聚光灯下的男人 ” ,这就等于明明白白告诉你了——“ 其实,我是一个演员 ”。
《单身战争》相亲老戏骨之 马炎龙 李丹丹
出没节目:《非诚勿扰》
经典戏路: 职场男和女屌丝
在《单身战争》里成功获得10万奖金的一对马炎龙和李丹丹,其实也不是什么 “纯素人” ,马炎龙同样来自《非诚勿扰》这所“相亲界的黄埔军校”,他曾以“培训机构市场经理”的身份在《非诚勿扰》中求偶——
随后他为台上的2号女嘉宾李天煜留灯,可惜在最后的二选一环节没被看中。 由于参加《单身战争》签了协议,马炎龙退出了《非诚勿扰》。而和马炎龙牵手成功的李丹丹,更不是什么素人,这个在节目里自称 “ 任性女屌丝” 的重庆妹子,但是其实她也是一个女艺人——
李丹丹出演过一部“新农村题材的网络**”,叫做《神秘来客》,哔宝连开机大合影都搜到了——
注意:穿黑衣服的就是李丹丹 。
这部网络**的画风相当奇诡,在里面,李丹丹是这样的——
在**里李丹丹演的是一个一心拆散一对好情侣的小三——
哔宝看过之后很想 @马炎龙 请他看一看。
这就是一部号称“ 全素人真相亲,绝无临时演员 ”的大型真人秀,然而从里面,我们只看见了“ 秀 ”,却没有看到“ 真人 ”。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无声告白的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无声告白的读后感1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詹姆斯,玛莉莎,莉迪亚,内斯,汉娜,还有杰克。
这些人的性格,情绪,情感,在这本小说中一览无遗。
在美国鹤立鸡群的中国人,詹姆斯一直试图融入美国这个大熔炉,让自己显得平常一些。这些内心的渴望,通过对孩子的教育显露出来,是那么强烈,而孩子的遭遇,却显得他的期望那么脆弱无助。
一直都渴望与众不同的美国女生玛莉莎,梦想是突破女性以家庭为主的观念,同男生一样平等地受人爱戴,做一名医生。可是,被詹姆斯吸引,放弃了梦想,嫁作人妇,归于平淡。
被父母捧在手心的莉迪亚,承受着父母巨大的期待,压抑着自己的个性,终于在内斯离开,发现自己喜欢的杰克竟然爱着内斯后,找到了事情到这个地步的原因,精神崩溃,从船上踏了出去,沉在了湖底。
而内斯,在莉迪亚被万般宠爱下,所期待的不过是父母平等的爱,和对莉迪亚的重压减少一些。在发现无法改变家庭的这种关系时,他奋发图强,考进了哈佛,却又在追寻自由之时,失去了陪伴自己的妹妹。
汉娜,这个怯懦的敏感的却又洞悉一切的小女儿,一直都知道发生了什么,却总是躲在不引人注意的地方,怕打扰了这些幸福抑或悲伤。她是一个完全被忽略的孩子,在受关注后不知所措,只会如家人所期待的那样,做出该有的反应。
一直努力的让自己不受注意,却在别人给予关注后不知所措,假装毫不在意。其实,内心早已波涛汹涌。是心太穷了吗
这本小说是一个女孩自杀引起的的一系列事情,同时引发了一系列思考和家人的反思。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伴随其一生。父母的一举一动,不知道怎么样就会伤害到孩子。
爱是枷锁,是负担,如果这爱是父母将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强加在孩子身上。
学会尊重他人,无论对方是自己父母还是孩子,更不论其他人了。将对方当做一个完全的个体,尊重对方的行为,并且以一个同样的个体去理解对方。尤其是对自己爱的人。
这是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
尊重他人,且对自己坦诚。
我想,那么我们的爱,就不会成为对方想摆脱的东西,而是陪伴对方一往无前的巨大力量。
让爱自由,让自己爱的人自由。
无声告白的读后感2朋友问我,“你怎么好久都没更新了?”听到这个,甚是欣慰,这说明有人在关心我呀!
是呀,最近比较忙,忙工作,出差,陪孩子,辅导作业,整个人都快要垮了,累得窒息,周五又得和几个朋友一起去做汗蒸,练热瑜伽,几乎没有时间停住脚步去想想自己的生活处境,去想想自己是怎样影响周遭的人,家人,朋友,同事,孩子,眼里只有自己,生活就会活得越来越没有趣味!
上个周末得闲,把同事强烈推荐给我书看完了,书名叫《无声告白》,自认为语文不是很好的人也来写读后感了,可想而知这本书给我的感触有多深。我在这里先讲讲大致的故事情节,里面的景物描述也很完美,看完这本书辅导小学作文绝对没问题了。
文章以名为莉迪亚的女孩失踪开始,继而她的家人、警察搜寻线索来回忆她的家人之前所发生的事。女孩的妈妈玛丽琳是美国白人,高中准备考进大学当医生的时候遇到了她的爸爸詹姆斯,詹姆斯是中国人,寄宿在美国富人家里,靠富人救济考上了大学,他那时一心想上哈弗,但是没能如愿。玛丽琳与詹姆斯在未经家人同意的情况下奉子成婚,婚礼很简陋,玛丽琳的母亲在婚礼上轻声说,“不可以,不可以,你应该嫁给”和你一样的人“,你一定会后悔的!”自他们结婚后,母亲未和玛丽琳联系过,以不告而别,离家出走的形式离开了三个月。后来玛丽琳发现自己已有身孕,没法继续上课,于是回家了。继续相夫教子的生活。于是有了第三个小孩汉娜。
玛丽琳倾其一切培养莉迪亚,让她学习生物、物理以致考上大学当医生。生日、节日送给莉迪亚的礼物都是书。莉迪亚压力很大,但是她都压抑自己,从不反抗玛丽琳的吩咐,因为她怕妈妈再一次离家出走。在莉迪亚上高一第二学期的时候,成绩一度的下降令她很苦恼,然而此时她的哥哥内斯已经提前获得了哈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莉迪亚很怕哥哥离她而去,试图把哈弗大学寄给内斯信撕掉。她知道哥哥迟早要离她而去,去哈弗过自己的生活,再也不用听父母的管束。莉迪亚与小巷子里的杰克私混在一起,经常很晚回去,抽烟,上他的车,甚至想与其同居。杰克与内斯的关系使杰克阻止了莉迪亚。莉迪亚很是伤心,半夜她一个人偷偷来到湖边,脚放入湖水中,静静地与水接触,结束了她的生命。
故事很长,很多情节没法一一赘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抽空看下。
我们不能把自己所没法完成的梦想强加给小孩,小孩有自己的人生,应该让其自由成长,让其找到真正的自己,他的人生才会更完美。
无声告白的读后感3《无声告白》这本书给我的感触会比《岛上书店》多很多,为什么要拿这两本书对比因为看的时间很接近,也因为有人说这两本书类型相似。
像亚马逊编辑推荐所说的那样,这本书探索了身份危机、人生成就、种族、性别、家庭以及个人道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不是本文中的家庭关系,而是玛丽琳的梦想与家庭羁绊的矛盾。她一直都有一个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也付出了许多,特别是处在女性的地位还比较低的社会时,她是有多大的勇气要做到“与众不同”。可是,她遇到了他,一个与她不同国籍的教授,在她看来他是多么的“与众不同”。后来因为怀孕结婚了,婚后她或许暂时忘了她的梦想,后来她意识到自己没有正事可做,想要出去工作被丈夫阻止了。接着她母亲去世了,想起了母亲过的生活,她对自己发誓,决不能活得像母亲那样。她想去实验室当助手,那个人却笑着回复她说,不知道她是认真的,因为她还有孩子和丈夫要照顾。看到这里,我为她感到悲哀,同时我也恐惧我可能的婚后生活。有了家庭的束缚,自己的追求怎么办自己想做的事情还能去做吗因为就算在现代,多半还是“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做“家庭主妇”、“相夫教子”并不是我追求的生活。看到她最后遇到有一位女性做到了她一直追求的事情,她觉得不可思议,她觉得她原本也能做到,所以她要实施她原计划的时候,我为她感到高兴,觉得她做的特别棒。可惜最后,她却因为怀孕等束缚放弃了她的计划,把她自己想要而做不了的事情寄托在了她女儿身上。我想,这很悲哀,却很现实。文中有一段这样的话“你曾经爱的那么深,怀有那么多的期望,最后却一无所有。孩子不再需要你,丈夫不再想要你,最后只剩下你自己,还有空荡荡的房间。”这很凄凉,也是女人一生很悲哀的一种状况,我不想过这样的生活,即使只有自己一个人,只有空荡荡的房间,我也要过的快乐、愉悦。可能因为这个跟我生活比较相关,所以印象最深刻。
对于家庭关系,我想的比较多的是以后对于孩子的'相处模式及教育方式等。因为我的家庭关系比较和谐,没有这么多的危机,我一直觉得很温暖,只是我们比较缺乏交流吧。当然,我也不是没有不满过,因为可能存在的“重男轻女”和他们的传统思想。而且我也在思考着,我读大学是出自于我自己想读,还是由于他们想让我读。其实我想过放弃的,可现在却很庆幸自己没有放弃,可能这也有利有弊吧。
还有好多好多感触写不完,就再续吧。很晚了。晚安。
无声告白的读后感4这本小说以寻找Lydia死因为线索,讲述了Jame一家的故事。Jame是一位大学教授,在求学、工作的路上他也经历了很多坎坷,作为一个移民,他深深感受社会的种族歧视,使他从小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这也为故事的悲剧埋下了伏笔。Marilyn是一位美国普通女孩,小小年纪阴差阳错和一位亚裔男子结了婚,过早的进入婚姻生活,又使她对婚姻生活产生厌恶,在这个过程中,她对家人的态度以及追求自我的尝试对孩子们造成了深深的伤害。Nath是Lydia的哥哥,家庭矛盾的受害者之一,因为是哥哥,他对妹妹尤为关心和爱护,但是也因为是孩子,他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处理得并不是太理想,他的态度犹豫对Lydia是另一种伤害。Hannah是老幺,平时看着姐姐的一些变化,视乎知道点什么,但是她也无能为力。
那么Lydia为什么落入湖中死去呢?我是这样认为的,Lydia是一个黑头发蓝眼睛的混血儿,母亲对她有很大的期望,希望她能表现优秀,但是事与愿违。Lydia的学习很辛苦,虽然有些拿手科目考得可以,但是有的科目对于她而言确是无从下手。母亲的过度关注使她对自己产生怀疑。在交际方面就更糟糕,学生和老师对她的态度不好,当然也有她不善于交际的原因在里面,可能是受父亲影响,她不太善于表达自己。她觉得父母不是真正爱她的,不了解她,不知道她的需要。所以她把感情寄托在哥哥身上,而哥哥漂浮不定的情绪、因学业必须离开他,让她很痛苦。这时刚好来了一位替代品Jack,Lydia把情感寄托在Jack的身上。在落入河里之前她的情绪已经非常糟糕,各种各样的事情已经让她喘不过气来,然后在某天夜里,她离家外出时,意外落水死亡。
如果要问外因,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得清楚,是这个特殊家庭、部分社会形态刚好对这位花季少女产生了负向的影响。在小说里的这些人物,比较多的是不愿意说或者觉得说了没有意义的想法,让他们相处时的氛围是压抑和郁闷的。
这篇小说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小说人物的心理描写,每个人物通过心理独白展现内心,内心与现实的矛盾形成压抑的氛围,一切显得那么的别扭但是又那么的合乎情理,不同的矛盾纠结在一起,读者的心也被感染,跟着纠结。总的说来,这部小说细腻、有内涵,是一部优秀的作品,谢谢小芳老师推荐。
无声告白的读后感5你好,我是权建卓,716中午看完这本书,今天谈谈。《Everything I Never ToldYou》中文译名《无声告白》,作者是伍绮诗,书封面上写着“征服欧美文坛的华裔作家,凭借处女作夺得20__美国亚马逊年度图书桂冠”。
“告白”有表白的意思,但这里不是,一个沉重的故事。
1、故事是个好故事。开篇第一句,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
莉迪亚,16岁,家中老二,混血女孩,遗传了母亲的蓝眼睛和父亲的黑头发,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与期望。复杂的故事随着探寻莉迪亚的死因展开,华人父亲詹姆斯,母亲玛丽琳,两人的童年经历以及相遇、相恋,结婚生子。
至于死因,警察判定是自杀。“她轻轻地下到小船里,松开缆绳。……她跨出小船,走进水中。”2、这个故事想要告诉什么封面的'一句话,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可能是莉迪亚没有摆脱他人的期待,没有找到真正的自己,也许吧。这篇是读后感,但并没写太多,因为我没太大感受。这本书不长,断断续续地看了两个多星期,看着后面的忘着前面的,一些剧情、一些细节都忘得差不多了。
我知道一旦看完了这本书,就会把它丢掉一遍,很久很久也不会再碰,剧情会很快忘记,像是没读过一样。但我愿意等待一个时机,唤醒一些记忆,那时会重新翻翻这本书。
3、书中打动我的一点句子,虽然需要配合着剧情,但我还想分享给你。
她把鼻子埋进莉迪亚的头发间,暗自许诺,绝不过分纠正她的坐姿、逼她寻找丈夫、打理家务;决不建议女儿从事不适合她的工作,过不属于她的生活;决不让她在听到“医生”的称呼时,只想到男人。她要在余生中一直鼓励女儿,让她做出超越母亲的成就。(莉迪亚5,6岁时,母亲玛丽琳的心理活动)
“你母亲说得对”,他说,“你应该和一个更像你的人结婚”。(詹姆斯对妻子玛丽琳说,因为詹姆斯是华人)
“让我们假装,”他说,“你从来没遇见我,她从来没出生。这些都没有发生过。”然后,他就走了。(詹姆斯对妻子玛丽琳说)
不管过程多曲折多沉重,结局还好。生活总要向前看,向前走。“她明白,他们没有别的去处,只能向前。”
716中午这本书即将看完时,买了作者的另一本书《小小小小的火》,封面上同样有一句话,20__美国亚马逊年度小说桂冠。
对了,还有一句,永远记得,你呼吸着的每一个瞬间,都应该去过你真正想要的生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