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写作文彝族大三弦作文

仿写作文彝族大三弦作文,第1张

1 大三弦500作文

总是一次又一次的和自己的好朋友、老师、同学们说:“我们下学期在一起上课吧!”却忽然意识到自己再也没有和大家一起共度的下个学期了。

这一次转身发现,除了断不掉的回忆,还有断不掉的“情”。 人的一生中有那么多的职业,而我们唯独不能胜任的便是“毕业”。

像一辆刹车失灵的汽车,承载着各种不舍与离别,一旦前行,便无法再停下。当快要毕业的时候,大家的心理充满喜悦,而当真的要毕业的时候,心里却都是悲伤。

还记得我那个费尽“千辛万苦”“抢”来的好朋友,我们是从小并肩长大的两棵小树,被同样的人与事浇灌。我们总是手牵手、肩并肩行走在成长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433623734的路上,看着身旁的事物千变万化……这些变来变去的事物总环绕在我们的身边,唯一不变的是我们六年来积攒的情啊!人们总说“只有小时候的友情是纯洁的、美好的、永生不变的。

是啊,看看我们便知道,虽然整天“打打杀杀”,却从来没有闹翻过,昨天还“满城腥血”,今天却平静的奇怪,无论变得怎样,我们都会坚持那些纯洁的情谊。曾经的梦想,扔进了旧纸箱;曾经的努力,成了旧日历……那些在教室里肩并肩闻着食堂的饭味流口水的日子,已经成为了历史,想重新再来,可门却将我们牢牢地挡在外面,教室的锁已经换了,无法再打开……在我的班级里,各路英雄汇集,上有三好,下有三逃,前有先进,后有懒惰,而我们的朋友,就散步其中。

既然已经认定,怎需刻意相记?紧紧攥着手中的花儿,试想小学六年来一起聊过的八卦。不禁两眼泪水模糊……这些时光既短暂,又漫长,它已成为了我们人生中的历史。

现在走回母校,看看曾经奔跑的操场、曾经打闹的班级,却已不再属于我们自己,每每回到学校,总会被门卫赶出来,只因为自己不属于这里。朋友们,珍惜这短暂的六年吧!虽漫长,却也短暂~、挥挥手,别了母校;别了六年的朋友,老师。

我们将会带着新的理想,踏上新的征程,开始新的旅行……。

2 大三弦的彝族舞蹈

彝族舞蹈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种类繁多,每个支系都有不同的舞蹈,甚至同一支系,因居住地不同,舞蹈也就不一样。彝族不仅能歌善舞,而且热情好客。彝族大三弦富有强烈的感染力。每逢火把节,人们燃起篝火、点上火把,围着篝火弹起大三弦载歌载舞,纵情高歌。火把犹如繁星降地,又似火龙飞舞,令人眼花缭乱。整个节日人山人海,气氛异常热烈欢快。

3 写一篇彝族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作文

彝族服饰,各地不尽相同。

凉山、黔西一带,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有的地区穿小裤脚长裤,并在头前部正中蓄小绺长发头帕,右方扎一钳形结。妇女较多地保留民族特点,通常头上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一些地方的妇女有穿长裙的习惯。

男女外出时身披擦尔瓦。首饰有耳坠、手镯、戒指、领排花等,多用金银及玉石做成。

彝族生活中的主要食物,大部分地区是玉米,次为荞麦、大米、土豆、小麦和燕麦等。肉食主要有牛肉、猪肉、羊肉、鸡肉等,喜欢切成大块大块(拳头大小)煮食,汉族称之为“砣砣肉”。

大、小凉山及大部分彝族禁食狗肉,不食马肉及蛙蛇之类的肉。彝族喜食酸、辣,嗜酒,有以酒待客的礼节。

酒为解决各类纠纷,结交朋友、婚丧嫁娶等各种场合中必不可少之物。彝族的房屋结构有的地区和周围汉族相同,凉山彝族居民住房多用板顶、土墙;广西和云南东部彝区有形似“干栏”的住宅。

各地彝族盛行父系小家庭制,幼子往往和父母住在一起。妇女地位较低。

遗产由诸子平分,绝业一般归近亲所有。彝族历史上盛行父子连名,此俗在凉山彝族居民中一直继续到建国前。

一夫一妻是彝族婚姻的基本制度,娶媳需付较高的聘金,交错从表婚比较流行,夫死实行转房。建国前云南部分彝族地区还保持着公房制度,凉山彝族保持着严格的等级内婚。

历史上彝族多实行火葬,建国前,凉山及云南沿金沙江一带居民仍行此葬俗。其他地区自明、清以来逐渐改为上葬。

补充:彝族的节日主要有“火把节”、“彝族年”、“拜本主会”、“密枝节”、“跳歌节”等。“火把节”是彝族地区最普遍而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般多在夏历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

每到火把节,彝族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打牲畜祭献灵牌,尽情跳舞唱歌、赛马、摔跤。夜晚,手持火把,转绕住宅和田间,然后相聚一地烧起篝火,翩翩起舞。

火把节 火把节--彝族的狂欢节:"火把节"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晚上举行,是彝族盛大的节日。当夜幕降临后,人们挥动火把,成群结队绕村串寨,翻山过田,互相往对方的火把上撒松香粉,打火把仗,满山遍野照耀得如同白昼。

照彝族的习俗,在火把上撒松香粉,使火把“嘭”地腾起一团绚丽的火花,并扬起一股香气,是表示一种美好心愿:后辈对老辈撒,是尊敬,祝福长寿;长辈对晚辈撒,是爱抚,祝愿吉利; 同辈互撒,是亲密友爱;青年男女互撒,则是恋爱的开始。路南、圭山等地的彝族,节日期间,人们弹着大三弦,跳起“阿细跳月”,同时举行摔跤、斗牛等活动;楚雄、弥勒等地的彝族,也举行传统的“祭火”仪式。

节日之夜,在彝族聚居的大山深处,到处是“火树银花不夜天”,景象十分壮观。赛装节 赛装节——彝族少女的时装表演:楚雄彝州有两个地方有赛装节。

一个是永仁县直苴村的赛装节,时间为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日。一个是大姚县三台乡的赛装节,时间为每年的三月二十八日。

赛装节为居住分散,平时很难有机会相聚相识的青年男女提供了一个表白爱情的机会。而姑娘们最能显示自己的,就是看谁的衣服最漂亮。

彝族女子的服装,全靠手工桃花和刺绣,做一套衣服往往要花一两年的时间。因此,谁的衣服多、花样好,谁就会被看作是勤劳能干、心灵手巧的人。

与过去的赛装方式不同、现在,人们已不再把所有衣服都穿在身上,而是不停地更换新衣,有的姑娘一天要换五六套衣服。于是,赛装节上也就多了一个景致:在山管边、青树下,老人们搭起无数帐棚,烹煮着食物,忠实地为自己的姑娘守护着服装。

赛装节从一开始就有比赛的性质,这可谓是最早的时装表演。所不同的是,彝族少女既是服装的设计者,也是制作者,更是表演中的“时装模特”。

打歌--最受欢迎的全球民间舞蹈:每逢收获、婚嫁或节庆,生活在云南的彝族,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上千人,围着一堆堆熊熊的烈火,以四周沉寂肃穆的青山和深邃神秘的天幕为背景,合着芦笙、短笛、月琴和树叶吹奏的音乐节拍,男女手拉手,围成圆圈,逆时针方向踏足而歌,通宵达旦,兴尽方休。 1986年,美国国际民间艺术组织曾把这种民间自娱性的歌舞列为最受欢迎的“全球十大民间舞蹈”之一。

“打歌” 遍及云南,不仅彝族,就连白族、纳西族等民族中都盛行这种歌舞形式,只是叫法不同而已,如有“打歌”、“左脚舞”、“踏歌”、“跳芦笙”等名称。据考证,“打歌”系“踏歌”转音而来。

早在汉唐之际,“踏歌”就曾是我国中原及南方民间十分活跃的民俗性歌舞。而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铜鼓形贮贝器上所铸的“滇族羽舞”和江川李家山出土的18个垂尾人连臂环舞的铜扣饰以及凝固在云南沧源等地崖画上的舞蹈图纹,其舞蹈图案都与彝族的“打歌”形象相同,这也许可作为彝族“打歌”起源古老悠久的佐证。

至今,在云南巍山县巍宝山龙谭殿的壁画上还保留着一幅清代人绘制的"踏歌图",其情形与今天巍山彝族的打歌非常相似。庆年节 庆年节是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每年农历十月,彝族人民都要过庆年节,并相互拜祝,载歌欢舞,祝贺节日。跳虎 在云南省双柏县小麦地冲的彝族人过年时有着“跳。

4 六年级的,彝族打歌的作文500

彝族舞蹈多姿多彩,式样繁多,很具代表性的是浑厚古朴的具有群众自娱性的集体舞蹈“打歌”(也称踏歌)。在《小河淌水》的故乡云南弥渡,彝族同胞每逢婚丧事、建房、庙会、节庆都要举行打歌活动

打歌是男女在或结婚时跳的一种自娱性舞蹈,有芦丝、笛子、三弦伴奏,边跳边唱。跳法有“直歌”、“穿花”、“啊妹跳”、“倒置歌”、“三摆手”、“脚跳”、“喂猪歌”、“四摆手”等,各自有固定的伴奏舞曲,随意性大,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孤儿舞和青年舞。

漾濞彝族打歌,彝语为“阿忾”、“额克”,意为“歌舞”,这是彝族最具特色的文娱活动。彝族打歌是一种载歌载舞的集体舞,风格刚劲、明快,有168种舞步之多。群舞者在笙、笛伴奏下边歌边舞,舞步整齐、舞姿矫健。在举行礼仪的场合,开场时须由长者率若干青壮男子跳序舞,序舞后即不论男女长幼、生人熟客均可随意参加。一般场合下则不一定跳序舞,无论何人均可一开始就加入歌舞,少至三五人在田边地头兴起即舞,多至数十、上百人在打歌场上围着篝火载歌载舞。当数十、上百人一齐歌舞时,优美动听的打歌调声飘四方,山鸣谷应,使人在数里地外也能真切地感受到打歌场上热烈而欢乐的气氛。

彝族的舞蹈,多姿又多彩。

5 彝族的火把节日记,二年级

“火把节”是哈尼等族的传统节日。去年暑假,我到亲戚家去玩儿,正赶上过火把节,真使我喜出望外。 晚饭后,我便缠着哥哥姐姐带着我去观看。我们到时,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哈尼人从四面八方聚集到石林前的一块打草坪上,不少人都举着未然的火把。来观看的人非常多,不仅有年轻人,还有老爷爷、老奶奶和蹦蹦跳跳的娃娃们,许多旅游观光的外国朋友也来了。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天渐渐黑了下来,几千只火把霎时点燃。一瞬间,这“光明之神”发出的火焰照亮了天空,照亮了石林,光亮如同白天一样。顿时锣鼓喧天,欢呼声响成一片,在美丽的石林上空回荡。哈尼人高举火把转来转去,一只只火把犹如一朵朵灿烂的星华。高举火把的人们,有时把火把排成一条游动的火龙,有时围城一个大圆圈。哈尼族小伙子弹起了大三弦,姑娘跳起她们喜爱的哈尼族舞。她们越跳越欢快,周围的人们和外国的朋友也加入了跳舞的行列,我也情不自禁地加入进去,跳啊,唱啊,每个人都沉浸在节日的幸福之中。

6 写一篇石林人民的民族风情的作文应该用什么标题好

节日期间,带领八方游客体验阿诗玛风情文化、风调雨顺、山歌对唱等彝族特色赛事活动外、家人健康的美好愿望。

火把节寄托了彝族人民祈祷来年五谷丰登,历时三天。火把节是彝族最为隆重盛大的民族传统节日、大三弦、学习彝族挑花刺绣,一般于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六畜兴旺015年中国石林国际火把狂欢节将于7月14日至20日举行,弘扬阿诗玛民族文化,游客还可在多个活动地点耍火把、观看露天**、放孔明灯。

据介绍,今年石林火把节以“‘阿诗玛’走向世界50年”为主题,今年恰逢经典**《阿诗玛》拍摄50周年,至今已传承了2000多年、石展,为纪念这一艺术精品,石林县把今年火把节的主题确定为“‘阿诗玛’走向世界50 年”,除传统的摔跤,还可参观游览书画艺术展、斗牛、文博展和古玩艺术展等。

7 彝族的作文

彝族的火把节

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56个民族都有各个民族的特色、习惯。比如:蒙古族的“白节”、藏族的“女儿节”、苗族的“开年节”等等。那我就个大家介绍一下彝族的火把节吧!

关于火把节的来历,路南一带彝族传说,古时有个魔玉残酷迫害百姓,群众忍无可忍,便群起而攻之。但魔王堡垒久攻不克,于是改为用羊群火攻,就是在每只羊的双角和后腿绑上火把,驱羊进攻,结果获胜,人们为了纪念这次斗争胜利,乃于每年夏历六月二十四日耍火把相庆,由此形成了火把节。

在一次火把节之前的采访上,一个42岁的彝族人潘木乃像孩子般陶醉其中。

“每家每户都要喝杆杆酒,穷的村杀两三只鸡,富的村杀头牛。”他说,“最开心的还是跳达体舞,看赛马和摔跤,多有味道的哟!”

火把的亮度可不比烟花差多少,可以将整个地方照亮的如同白昼。这就是火把节的特色,几千甚至几万人在一起点燃火把这才是壮观的一幕。

早在火把节的第一天,彝族村寨里家家户户都要在门前竖立若干火把,准备活动使用。同时在村寨附近选择一块开阔地,在地中央竖立一根长10~20米的青松,青松顶端横放一根挂满红色纸花的木棒,缘青松四周用易燃柴草堆砌成一个类似于宝塔形大火炬,作为活动场所。

第一天是祭火,家家户户举着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并且杀牛宰羊。

第二天是传火,这一天男男女女聚集在一起选择配偶,展示才艺。所以有人称为“中国第二个七夕节”。

最后一天是彝族传统火把节的第三天,也是最后一天。彝语称之为“都沙”,意为“送火神”。傍晚,节日活动的主持人率领锣鼓队敲锣打鼓,寨中各家闻听锣鼓声即出门点燃火把,男女老少举着火把向活动场所汇集。人们到齐之后,主持人一声号令,大家举火把向宝塔形火炬奔去,将其点燃。一时火光冲天,欢声四起,大家各举小火把围着大火炬,跳起“丰收舞”,唱起丰收歌,载歌载舞,热情奔放。

火把节是中国彝族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一般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日举行。传统火把节里,彝族人民点燃火把,绕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巡游,以消灾避难,祈求幸福。

8 小学二年级作文,描写石林的诗

希望您看完作文后点击“满意采纳”,这是对别人劳动的尊重和支持!答题不易,且看且采纳!

石林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它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石林有美丽而神奇的传说。勤劳美丽的撒尼少女阿诗玛,为了心上人阿黑哥的到来,苦苦的等待。最后,变成高大的石柱。那就是有名的“阿诗玛”。

才两岁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带我游览过石林风景区。石林里的石笋、石柱、石屏风一个挨着一个,就像森林里的树木一样。所以,人们称赞她为石林。其实石林就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每年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就开始过火把节了。火把节一共要过三天才会结束。火把节是撒尼族、彝族、哈尼族……少数民族祭火神,庆丰收的日子。每天傍晚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到了石林。大家围着火堆,举着火树,在大三弦的伴奏下载歌载舞。

一堆堆熊熊的烈火、一个个燃烧的火把、还有五颜六色的彩灯、五光十色的礼花,把整个石林照亮,石林成了不夜城。

夜深了,狂欢的人群还在围着火堆跳着那简单而好看的,节奏感非常强的左脚舞,还久久不肯离去。

9 仿写安塞腰鼓写一段大河之舞的作文

我不是一位诗人,不能用优美的诗句来描绘 我不是一位画家,不能用各种色彩来点染 我不是一位作曲家,不能用宛转的音符来传达 我不是一位雕刻家,我能用小刀在玉石上磨砺 然而,我只能用我自己贫乏的文字,来描写这惊人的拉丁舞表演 它像一位天使,降临人间,给我们美好的瞬间 它犹如一朵向日葵,给我们精彩的片段 它仿佛一个婴儿,让我们看到了珍奇,给我们最快乐的回忆 但是,朋友,我只顾使出我浑身解数,来讲说着优美的拉丁舞表演 我不敢大胆地评论,她们是怎么的"本色当行" 我只是一位欣赏者,但是我愿意说出我心中所感受的飞动的"美" 在一个难忘的下午-- 清脆,优美的乐曲拉开了序幕,两旁屹立着挺拔的白杨舞台上的气氛是庄严的,而台下,却是一片欢呼,他们都希望早一点看到火热的拉丁舞 不久,一位阿娜多姿的少女走上舞台,真是耀眼的闪烁她向观众深深地鞠躬,抬起头来,清秀的面庞和柳叶似的双眉,还有一层不染的笑容 她用她灵活的身躯,修长的手指,用她那绚丽的服饰,迷人的短裙,用她非凡的舞技,美妙的乐曲,轻云般移动,旋风般疾转,舞蹈出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我们看她时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时而笑容灿烂,表现出天边的喜悦,时而快,时而慢,时而缓,时而急,犹如一阵阵浪花,敲打着海面 她像现婆天一样,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音乐在最后一个音符干净的收音后停止一段激动人心的拉丁舞结束 多么的令人振奋,一段难忘的拉丁舞 嘿嘿借花献佛啊 偷来的 希望能帮到你。

弥渡,曾名迷渡。相传这里原是一片浩瀚的水乡泽国,行者易迷津,故名“迷渡”、“弥渡”。为讳水患,清代改称弥渡。它犹如一块翡翠镶嵌于滇西高原。唐代,弥渡是南诏王国腹心之地。10多万中原将士和商贾游民,不仅给这片丰腴的土地带来了农商技术,也给这块多情的地方传播了黄河文化。于是,弥渡便有了“灯从唐朝来,艺从唐朝起”之说。到了明朝洪武年间,军屯、民屯、商屯和开疆移民活动连绵不断,又给这里带来了缠绵婉转的长江文化。经过历史的沧桑,弥渡以其境内汉族和彝、回、白等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交流、渗透,综合自己地方民族文化的长处,博采祖国南北文化的精华,形成了独具地方民族特色的灿烂多姿的传统文化。

弥渡是“花灯之乡”、“民歌之乡”、“山歌之乡”。《小河淌水》源于密祉。词曲改编作者尹宜公先生,1924年出生于弥渡县的密祉。他回忆1947年春天的一个晚上作这首曲子时的情景说:“密祉放羊调优美的旋律让我想起家乡的月亮、深山、森林清风和蜿蜒奔流的小河,取了《月亮出来亮汪汪》的歌名。云南大学《教学唱》主编江骛建议用《小河淌水》更好,这首歌发表后,逐渐流传开来。”密祉不仅山歌调子优美动听,而且是云南花灯的重要发源地。这里的龙灯盛会起源于清乾隆年间,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每年正月十五、十六两天,18个村的群众汇集密祉大寺,狮、龙、凤乘兴起舞,男女老幼同场赛唱,昼夜狂欢,气氛热烈,实属罕见,被誉为“东方的狂欢节”。

弥渡花灯、民歌,浩如烟海。弥渡花灯、山歌多达400多首,传统剧目达250多个。《十大姐》、《绣荷包》、《弥渡山歌》、《大风刮来树头歪》等久唱不衰,脍炙人口。

弥渡县的历届领导十分重视继承、发展地方民族文化,提出了“唱响《小河淌水》,跳红弥渡花灯”的地方民族文化建设口号。1999年,从400多首弥渡民歌中精选出以《小河淌水》为代表的13首名曲,摄制了名为《弥渡行》的60分钟VCD音乐艺术片,向国内外发行。几年来,弥渡县年年举行春节大型灯展,大规模开展花灯演唱骨干培训和花灯集体舞大赛,1个专业花灯团、130多支民间业余花灯队常年活跃于城乡。

“到了红岩坡,处处闻歌声”、“十个弥渡人,九个会唱灯”。小河淌水的地方——弥渡,正以充满地方民族传统文化韵味的风姿,展现在世人面前。

答案:九段

解析:第一段,以轮指开始,慢起渐快,犹如悠扬的笛音。接着从彝族山歌《海菜腔》发展而来的缓慢自由、色彩朦胧的旋律,描绘了夜色笼罩下恬静朦胧的山寨美景。

第二段:主题源自彝族民间乐曲《烟盒舞曲》,琵琶演奏时以推挽指法奏出柔美的滑音,旋律悠扬,富于歌唱性,并伴以舞蹈性节奏音型,姑娘们围着火塘,跳起了轻盈的舞蹈。

第三段与第四段:主题旋律被简化,速度突然加快,力度加强。运用扫弦技巧,音乐变得激昂起来。小伙子们入场了,他们围在姑娘身边,跳起了阳刚劲健的舞蹈,使场面变得热烈起来。

第五段:出现一小段以均匀音型陪衬的长音旋律。速度的突慢,对比鲜明。尾部又回到第四段的快速度。

第六段:浑厚深沉的一连串排比短乐句,乐音坚实有力、热烈红火。尾部以音区的逐层提高把音乐推向高潮。

第七段与第八段:再次呈现对比性的抒情段落。悠扬的笛声和歌声,展现了一个更加恬美、朦胧的意境,一对对恋人渐渐走入朦胧的夜色。

第九段:重复主旋律,渐弱渐远,热恋的青年男女沉浸在幸福之中。

8月份,4月份开始的世博会落在五一劳动节,北京日,最后8月份是贵州日。看看时间,就在下周末,世博会也要惯坏贵州了。贵州馆也是人们非常关注的展馆。贵州馆相对于其他省份来说,是一个深山里民俗气息浓厚的地方。

010-10:10时间:8月4日-6日

地点:北京延庆区

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实验区,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数谷中国、数云贵州”绿色崛起。

贵州省日开幕式将于8月4日上午9:30至11:30在北京世博园举行。

贵州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世界上有17个少数民族,包括苗族、侗族和布依族。各民族灿烂多样的文化在这里相得益彰。在贵州,各少数民族一年四季举办的民俗节日有近千个,所以贵州又被称为“千节之省”。

在贵州省当天的开幕式上,侗族山歌、彝族山歌、锦鸡舞、反木鼓、木叶声等丰富多彩的贵州民族风情表演将一一呈现,让与会者大饱眼福。

载歌载舞,热闹非凡,贵州将为北京世园会的盛夏增添更多欢声笑语。但更重要的是,这些少数民族的歌舞不仅记录了过去迁徙繁衍的记忆,也展现了现在团结奋进的努力,充满了未来为梦想而奋斗的方向。这些歌舞表演将让来宾看到新时代贵州的新气象。

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贵州省日

贵州是地球上一颗璀璨的生态绿钻,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中国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家园。3000万年前,波澜壮阔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形成了中国第二阶梯上贵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贵州是中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持的省份,山区面积达925%。是名副其实的山地王国,也是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实验区。贵州17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覆盖了中国56个民族,包括苗族、侗族、布依族等17个少数民族。灿烂的民族文化特色鲜明,相得益彰,一年四季近千个节日多姿多彩。被誉为“千节之省”,现代智慧汇聚的中国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939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5
下一篇2024-04-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